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中学的历史教学,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来说,其地位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的地位不容乐观,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视程度也是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中学历史教学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评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推行创新教育,既是当今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学历史教学本身发展所必须的。

1创新教学理念,探究学科内涵

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形成想学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精心设计问题,要培养学生去寻求答案与探索规律的热情。历史上的变法、改革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罗斯福新政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人类社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变法、改革乃至革命呢?这些变法与改革有什么规律可循呢?为什么变法有成有败呢?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哲学思考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求知欲望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纽带,应该有其积极作用。

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还应该体现在精彩、到位的师生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是学生主体性、探究性的最好体现。只有真正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才能置身于教学相长的氛围中而乐此不疲。师生互动不在于形式的热闹,它应该是师生情感的一种交流,心灵的碰撞。只有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拓宽学生思维含量的前提下,这种互动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归纳,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时;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形成一个对社会现象、社会本质相当深刻的认识时,他们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就是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萌发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最佳折射。

2注重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2.1教师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诚然,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要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独立思考等,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如只强调灌输结论,学生被动接受历史事实,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更不要提历史教学创新了。因此,历史教师是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探究方法的促进者,历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能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还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在引导促进中提高学生兴趣,从中获取较多的知识。

2.2教师应从知识的讲述者转变为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传统观念认为教师“传

道、授业、解惑”,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但历史创新教学倡导教师从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如今新课程的探究性和活动性特点比较明显,历史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就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支撑历史教学。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历史教材仅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此外,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等,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社区和上网等多种渠道获得。

2.3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过去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去教,教师成了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而历史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共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这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审视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研究、反思与改进,历史创新教学迫切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有机的统一,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如何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知识在“填”的教学中可以得到,而获取知识要“填”与“寻”结合起来,“寻”就是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获取。历史教师应侧重于对其自身教学中的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技艺的提炼和总结,教学研究应以探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

3创新识记方法,提高识记效果

3.1“自问”,阅读教材对知识目标进行分解,通过预习、自学和同学的相互探讨掌握,自己提问、自己解答;

3.2“问资源”,通过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获取知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3.3“互问”,通过集体对专题知识进行讨论,你问我答,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4“问老师”,通过提出、探讨问题,创造从疑问开始,只有爱思考的人,才能看出问题关键,提出大胆、新颖问题。

3.5“编顺口溜”,把一个课文中的历史时间、事件、条约等用比较顺口的语言贯穿起来,使人读来朗朗上口,不仅能记住记牢,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能够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培养他们面向社会的习惯;才能够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基本前提,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