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第15章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15章-债务重组(历年考点分析)
第十五章债务重组本章历年考点分析本章主要阐述债权人和债务人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
虽然分数不高,但本章内容仍然比较重要,2022年考核了客观题和计算题。
2023年注意计算题/综合题。
【说明】本章涉及概念源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增值税暂行条例》。
2023年大纲主要变化基本无变化,持有待售资产减值见持有待售章节。
本章解题思路点拨及实战演练名师点拨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者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提示1】债务重组并不强调债务人一定存在财务困难,债权人做出让步。
【提示2】只要是双方重新达成了协议,就符合债务重组的定义。
二、关于债务重组的范围债务重组涉及的债权和债务,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债权和债务,不包括合同资产、合同负债、预计负债,但包括租赁应收款和租赁应付款。
1.通过债务重组形成企业合并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2.债务重组构成权益性交易的,应当适用权益性交易有关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不确认构成权益性交易的债务重组相关损益【如:控股股东免除子公司债务,子公司应减少债务,增加资本公积】。
【提示】债权人(股东)豁免的债务分别情况按照权益性交易或按照正常债务重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题1】如甲公司是乙公司股东,为了弥补乙公司临时性经营现金流短缺,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200万元无息借款,并约定于12个月后收回。
借款期满时,尽管乙公司具有充足的现金流,甲公司仍然决定免除乙公司部分本金还款义务,仅收回40万元借款。
在此项交易中,如果甲公司不以股东身份而是以市场交易者身份参与交易,在乙公司具有足够偿债能力的情况下不会免除其部分本金。
中级会计实务15至20章总结资料
一、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1.解决的问题: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
2.解决的思路:(1)最简单的方法——应付税款法,即将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缺点:这是收付实现制的思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要求。
为了实现会计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所得税费用。
(2)新准则规定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二、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程序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有三个步骤:1.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③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
(3)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三、资产计税基础及其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总结】1.当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当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当按照适用的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中级会计考试辅导 中级会计实务 第十五章 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2018年因债务担保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
税法规定,有关债务担保的支出不得税前列支。
下列关于甲公司该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B.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C.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D.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B、C,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所以,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即永久性差异)。
选项D,产生的是永久性差异,即只需要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可。
2.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2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 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5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300万元。
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2018年甲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万元。
A.-25B.25C.75D.-7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018年年末账面价值=2 300万元,计税基础= 2 000万元,累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元;2018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00×25%=75(万元);201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75-50=25(万元),故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5万元。
快速计算:本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 300-2 200=100(万元),201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00×25%=25(万元),故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5万元。
3.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18年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60万元,相关资产至年末尚未开始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此补助应于收到时确认为当期收益。
甲公司2018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均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试题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资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2016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当年对该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除该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016年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18年)【答案】(1)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借:无形资产800贷:银行存款 800(2)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160贷:累计摊销160(3)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800-160×2)-42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4)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1000+60)×25%=2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265-15=2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5所得税费用2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5(5)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420÷3=140(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PPT课件
案例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信息质 量要求的是( )。 A.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B.会计处理应当注重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 实质
• C.会计处理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 依据
• D.会计处理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 性支出的界限
• 【答案】D 31
案例
• (判断题)只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 忽略其可理解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难 以得到体现。( )
• 2. 会计信息质量的八大要求 • 3. 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及其
应用原则 • 4. 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6
本章难点
• 1.收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概念 • 2.利得与损失的概念及确认 • 3.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及其应用
原则
• 考试分数1-2分。
7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 一、财务报告目标 •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 (1)财务报告仅指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和
19
案例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其原因是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 B、由于有了会计分期假设,才进而出现了 应收、应付、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C、明确持续经营假设,这样会计人员可以 相应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D、对于难以用货币来计量的事项,如企业 经营战略、研发能力等,企业不必在财务 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财务信息。
• 第四,如果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就属于 滥用会计政策,应当作为重大差错予以更正。
29
• 第五,就横向可比而言,并不要求不同 企业之间的所有交易或事项均采用一致的 会计政策。
• 第六,可比性以可靠性和相关性为基 础。不能为了追求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 的绝对可比,而忽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 相关性。
例题--中级会计师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讲义2例题【例题·多选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会计处理有()。
A.实际收到先征后返的返还的增值税税额100万元,属于政府补助B.实际收到先征后返的返还的所得税额200万元,属于政府补助C.实际收到增值税出口退税300万元,不属于政府补助D.实际收到行政无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其公允价值400万元,属于政府补助[答疑编号5668150104]『正确答案』ABCD(二)企业取得针对综合项目的政府补助1.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核算。
2.难以区分的,将其整体归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视不同情况计入当期损益,或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损益。
【例题·计算分析题】A公司20×6年1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
申请报告书中的有关内容如下:本公司于20×6年1月启动数字印刷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60万元、为期3年,已投入资金120万元。
项目还需新增投资240万元(其中,购置固定资产80万元、场地租赁费40万元、人员费100万元、市场营销2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120万元、申请财政拨款120万元。
20×7年1月1日,主管部门批准了A公司的申请,签订的补贴协议规定:批准A公司补贴申请,共补贴款项120万元,分两次拨付。
合同签订日拨付60万元,结项验收时(20×9年完工)支付60万元(如果不能通过验收,则不支付第二笔款项)。
[答疑编号5668150105](1)20×7年1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万元借:银行存款60贷:递延收益60(2)自20×7年1月1日至20×9年1月1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年分配)借:递延收益30(60/2)贷:营业外收入30(3)20×9年项目完工,假设通过验收,于5月1日实际收到拨付60万元借:银行存款60贷:营业外收入60【例题·计算分析题】20×6年9月,B公司按照有关规定,为其自主创新的某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政府财政贴息,申报材料中表明该项目已于20×6年3月启动,预计共需投入资金2 000万元,项目期2.5年,已投入资金600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精品PPT课件
• (四)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 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 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 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即当期所得税),同时结合当期确认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 延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 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 原则和配比原则
【例题1】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 额为1000万元,2006年预计了100 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发 生于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会计处理:2006年计入损益 税收处理: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 除
应付税款法
税收 会计
2006年
利润总额
1000
产品保修费用
100
应纳税所得额 1100
•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 (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 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税基础的 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 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 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 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 其性质,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 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 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 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 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 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 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
• 资产的计税基础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 =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
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 会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 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固定资产原价-税收 累计折旧
• 【例题2】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 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 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计提 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 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考情分析本章在近三年的考试中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均出现过。
从内容上看,本章属于基础性章节,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章节。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如下表所示:内容介绍内容讲解第一节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一、所得税会计概述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
两层含义:资产负债表法;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法——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产生背景:国际会计发展趋势——以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
(了解即可)●债务法——所得税税率变动时,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基本程序:【例题1·判断题】在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答疑编号3265150101]『正确答案』√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一)概述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累计税前扣除的金额比如:企业2009年末取得某固定资产,原价120万元,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3年,采用直线法折旧。
不考虑其他因素。
(二)四类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关系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来自:(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2)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下降,计税基础不变→差异2.无形资产(1)初始确认时,内部研发产生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税法规定:符合“三新”标准的研发项目,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发生当期按150%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150%摊销比如: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1 000万元,会计、税法均按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则税法的年摊销额=1 000/10×150%=150(万元)整个使用期间总共可税前扣除1 500万元。
所以研发成功时,其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1 500(万元)(2)后续计量时,差异来自摊销规定的不同及减值准备的提取。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及答案 第15章 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2.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了1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2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15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2017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A.120B.140C.160D.1803.S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 800万元,当年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35万元,当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借款费用包括高于银行同期利率而多支付的60万元,因违反税收法规支付罚款5万元,当期列入“销售费用”的折旧额未包括计提的低于税法规定扣除金额为36万元。
则2012年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为()万元。
A.423.5B.441.5C.414.5D.417.54.甲公司将某一栋写字楼租赁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6年1月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该写字楼的原价为5000万元,至转换日已累计折旧600万元。
2016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假设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则转换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700B.1275D.1083.755.甲公司自2013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当年发生研究费用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800万元,2014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
中级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计税基础 或者 负债账面>计税基础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计税基础 或者 负债账面<计税基础三、资产计税基础=税法未来可抵扣-资产账面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税法未来可抵扣例题:1.甲公司于20×8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0×9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 200 000元。
答案:20×9年12月31日该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20万20×9年12月31日该企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300万-300*2/10-(300*2/10)*2/10=192万账面价值220>计税基础192,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2.甲公司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10 000 000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 000 000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2 000 000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6 000 000元。
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但尚未进行摊销。
(符合加计扣除)答案:①当年研究费用和不允许资本化的开发费用会计上按400万元列作当期管理费用,而税务上按700万元计入当年扣税支出,形成300(400万*75%)万元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②会计上按60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而税务上按1050万元(600×175%)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由此造成的差异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本质上属于永久性差异,每期摊销口径差异作永久性差异调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A公司2015.12.1取得一项其他债权投资,取得成本为5 000万元,2015.12.31,该项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
(东奥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十五章政府补助
第十五章政府补助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主要阐述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是2013年新增的内容,2013年和2014年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分数不高,从近两年出题情况来看,本章内容不太重要。
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年份2014年2013年2012年题型单项选择题1题1分1题1分判断题1题1分1题1分合计2分 2分主要内容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第二节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其特征◇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政府补助的分类一、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其特征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无偿性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在判断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应该考虑该交易是否具有经济上的互惠性,与交易相关的合同、协议、国家有关文件是否已明确规定了交易目的、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属于政府采购的,是否已履行相关的政府采购程序等。
【例题?多选题】关于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政府通过招标定制开发某软件系统,政府支付交易对价,软件开发公司中标后开发该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应当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B.政府通过招标定制开发某软件系统,政府支付交易对价,软件开发公司中标后开发该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应当将取得的对价确认为营业外收入C.政府行文单方面资助某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某类软件,产权归属该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D.政府行文单方面资助某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某类软件,产权归属该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答案】AC【解析】政府通过招标定制开发某软件系统,政府支付交易对价,获得软件产权,是互惠交易,应根据《收入》准则确认收入和成本,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如果政府行文单方面资助某企业或某类企业用于开发某类软件,产权归属某企业或某类企业的,是无偿的行为,应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营业外收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全
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强化班-张筱冰讲义(1-26讲)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如合并报表所依据的合并主体是会计主体而非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产生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练习(含习题和答案解析)-题目答案分离
第十五章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单项选择题1.AS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2X18年5月17日进口商品一批,价款为4 50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 25人民币元,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 28人民币元,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该外币业务6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收益为()万人民币元A.-90B.45C.-45D.902.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计入的科目是()。
A.营业外支出B.资本公积C.财务费用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注册资本为600万美元,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
中、外投资者分别于2X19年4月1日和9月1日投入45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2X19年4 月1日、9月1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20、6.25、6. 24和6. 30,该企业2X19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万人民币元。
A. 3 320B. 3 335C. 3 380D. 3 727. 504.国内甲企业主要从事某化妆品的销售,该企业20%的销售收入源自出口,出口货物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从法国进口所需原材料的25%,进口原材料以欧元计价和结算。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
A.美元B.欧元C.人民币D.美元和欧元5.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5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6. 24 人民币元。
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6. 20人民币元。
另发生运杂费3万人民币元,进口关税5万人民币元,安装调试费3万人民币元。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人民币元。
A.321B.320C.323D.3176.某企业2X18年12月31日有关外币账户余额如下(12月31日市场汇率1美元=6. 7元人民币):应收账款(借方)10 000美元,68 000元人民币;银行存款30 000美元,204 000元人民币;应付账款(贷方)6 000美元,40 200 元人民币;短期借款2 000美元,13 500元人民币;长期借款(相关借款费用不满足资本化条件)15 000美元, 103 200元人民币。
中级会计实务_第15章_所得税PPT课件
2.其他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 坏账准备除外)。 【例20-8】 【例20-9】
13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 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 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 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 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 债 (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 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例20-10】
11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
➢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
➢税收: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
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税法:成本 【例20-5】 【例20-6】
12
(四)其他资产
➢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 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 础之间存在差异。
A.64 B.72 C.8 D.0
【答案】A
8
(二)无形资产
➢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其 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 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按照税法 规定确定的计税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 用途前发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开发 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予费用化计入损 益;
【例20-3】
10
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 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 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中级会计实务_基础_第15章
第十五章政府补助一、内容提要本章系统地介绍了政府补助的概念及方式,将政府补助分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并分别以案例方式解析了两种政府补助方式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关键考点1.政府补助的基本概念及特征2.政府补助的主要方式3.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4.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三、历年试题分析年份题型题数分数考点2014 单选题 1 1 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判断题 1 1 政府补助的界定2015 单选题 1 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2016 判断题 1 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四、本章知识点详解知识点政府补助概述(一)政府补助的定义及特征1.政府补助的定义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政府补助的特征(1)无偿性;【备注】①政府资本性投入及政府采购属政府与企业间的双向互惠活动,不属于无偿。
②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这与政府补助的无偿性并无矛盾,并不表明这项补助有偿,而是企业经法定程序申请取得政府补助后,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这项补助。
(2)直接取得资产【备注】①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如:债务豁免、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及抵免部分税额等。
②出口退税本质上是退还企业垫付的税款,不属于政府补助。
【教材例15-1】A企业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
国家为了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通过统一招标的形式确定中标企业、高效照明产品及其中标协议供货价格。
A企业作为中标企业,需以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将高效照明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并按照高效照明产品实际安装数量、中标供货协议价格、补贴标准,申请财政补贴资金。
2×12年度,A企业因销售高效照明产品获得财政资金5 000万元。
【解析】此例中,A企业虽然取得财政补贴资金,但最终受益人是从A企业购买高效照明产品的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相当于政府以中标协议供货价格从A企业购买了高效照明产品,再以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 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 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 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 差额。 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 性差异, 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 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 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 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 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 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第十五章 所得税
学习要点 教学内容 关键概念 练习题
退出
2011-1-25 中级会计实务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课外阅读
基本要求
一、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二、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三、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 确定 四、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五、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011-1-25
中级会计实务
6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 其中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 额。其中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 负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 负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 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 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 减少的情况。在这些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 减少的情况。在这些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应当确认相应的递 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 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中资产负债 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 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 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1)固定资产税法规定采用加速折旧法,会计核算采用直线法 )固定资产税法规定采用加速折旧法, (2)固定资产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短于会计预计使用年限 ) (3)企业内部专利开发费计入无形资产,税法计入期损益 )企业内部专利开发费计入无形资产, (4)无形资产摊销年限长于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 ) (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 (6)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 ) 2011-1-25 9 中级会计实务
2011-1-25
中级会计实务
2
学习要点
第一节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第二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011-1-25
Hale Waihona Puke 中级会计实务3教学内容
1.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2.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3 .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011-1-25
2011-1-25
中级会计实务
7
暂时性差异
资产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差异性质
2011-1-25
负债
应纳税 暂时性 差异
可抵扣 暂时性 差异
中级会计实务
可抵扣 暂时性 差异
应纳税 暂时性 差异
8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 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 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 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 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 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 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 得税负债。 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 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 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 扣除的总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扣除的总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 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 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 差异; 差异;
(1)企业确定资产折旧(摊销)年限短于税法规定的 )企业确定资产折旧(摊销) 折旧年限 (2)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税法用 )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直线法 (3)企业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超过税法规定可税前 ) 列支额 (4)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 ) 5)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 (2011-1-25 ) 11 中级会计实务
返 回
中级会计实务
退出
4
第一节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 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 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 面价值, 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 的差额, 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 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 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 中抵扣的金额。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 中抵扣的金额。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 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1)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 ) (2)企业发生亏损可用税前利润弥补的部分 )
2011-1-25
中级会计实务
12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 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 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 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 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 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 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该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 得税负债。 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 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 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 扣除的总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扣除的总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 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 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 差异; 差异;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 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 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 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 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负数, 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 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扣除的金额,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扣除的金额,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 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 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 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 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 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 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