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研究

合集下载

敦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敦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敦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敦煌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敦煌遗址和敦煌文化的学科,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敦煌遗址的发现与保护、敦煌艺术、敦煌文化与文化交流、敦煌文献研究和敦煌考古。

首先,敦煌学主要研究敦煌遗址的发现与保护。

敦煌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鸣沙山、阳关等。

敦煌学通过对这些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可以还原历史,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敦煌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敦煌艺术。

敦煌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敦煌壁画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壁画之一,被誉为“东方古代艺术宝库”。

敦煌学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艺术创作的技法、风格和题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敦煌学还研究敦煌的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第三,敦煌学关注敦煌文化与文化交流。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敦煌学研究敦煌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敦煌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

通过对文化交流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为研究中国和世界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四,敦煌学还重视敦煌文献研究。

敦煌莫高窟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敦煌文献,包括经史、文学、医药、音乐等方面的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源。

敦煌学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最后,敦煌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敦煌考古。

敦煌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其考古工作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敦煌学通过对敦煌遗址的考古工作,可以还原历史,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经济、农业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

敦煌学论述题

敦煌学论述题

敦煌学论述题
敦煌学是指以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和安西县榆林窟为中心的历史、艺术和考古等诸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下面列举了十道关于敦煌学的论述题目,供您参考:
1. 论述敦煌学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及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2. 分析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风格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3. 讨论敦煌遗书的发现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贡献和意义。

4. 阐述敦煌学研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文化价值。

5. 探讨敦煌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

6. 分析敦煌石窟群中各个洞窟的宗教属性及其在佛教传播史上的角色。

7. 论述敦煌学在推动汉字书法艺术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8. 讨论敦煌壁画中的乐器与音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9. 探讨莫高窟壁画中的服饰文化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10. 分析敦煌学研究对现代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敦煌学

敦煌学

敦煌学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

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资料。

敦煌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文献和文物,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

敦煌学一词由史学家陈寅恪在1930年提出。

当时的含义主要指整理和研究敦煌发现的文献资料(敦煌遗书)。

经过演变发展,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有所拓展。

具体包括5个分支领域:①敦煌石窟考古主要考订各个石窟的建造年代、分期和内容,为石窟艺术和其他分支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②敦煌艺术对敦煌彩塑、壁画、书法、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进行考察研究。

③敦煌遗书主要整理研究藏经洞所藏各类写本和刻印本书籍。

这是敦煌学研究的最大领域,包括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许多方面。

④敦煌石窟文物保护包括敦煌小区域气候观测,流沙治理,窟内、外温、湿度控制,壁画、塑像病害治理,壁画色彩褪变化验与研究等。

⑤敦煌学理论主要包括敦煌学的概念、范围、特点、规律的研究,敦煌学在人类文化和学术史上的价值,研究敦煌学的现实意义,敦煌学发展史等等。

对于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宽度与广度,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国际上有广义敦煌学与狭义敦煌学之说,但不论研究范围的宽泛或狭窄,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为基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个特点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敦煌学20年来,中国敦煌学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文献的整理和刊布。

1981—1986年,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由台湾新丰文公司出版,共140巨册,影印英国、法国、中国大陆及已经刊布的敦煌汉文文书。

1990年台湾和大陆合作出版了63册的《敦煌大藏片经》,以北京图书馆所藏为主,兼及英法所藏的部分敦煌写经。

1990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英国图书馆合作编辑的《英藏敦煌文献(汉文非佛经部分)》大型图册15卷,图册利用最新摄影印刷技术,图版清晰。

敦煌学概论

敦煌学概论

三、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流散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22日(阴历五月二 年 光绪二十六年) 月 日 十六日), ),道士王元箓偶然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藏 十六日),道士王元箓偶然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藏 经洞(现编号17窟)。里面装满从公元三世纪到 经洞(现编号 窟)。里面装满从公元三世纪到 十一世纪的宗教文献、社会文书、 十一世纪的宗教文献、社会文书、刺绣绢画等稀 世珍宝数万件。许多都是孤本,弥足珍贵。 世珍宝数万件。许多都是孤本,弥足珍贵。这一 发现,震惊了中外学人。 发现,震惊了中外学人。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 地理、 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 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 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 料。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以及后来对这批宝藏的研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 更促成了敦煌学的形成。 究,更促成了敦煌学的形成。
名胜古迹
• 有全国唯一保存良好的汉长城和烽火台 •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 关等。 • 敦煌纪念品:夜光杯、天然水晶石、敦 煌地毯
月牙泉
古代于阗玉石经此输入中原,因此得名。 玉门关
二、敦煌与丝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 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 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冯 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 中国》 指西汉( 202年 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交通路线。 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交通路线。其基 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 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 条路线。 条路线。 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 丝绸之路” 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

敦煌文书的发现,与甲骨文、敦煌西域汉晋简牍、明清内府档案的发现一起被称作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

敦煌文献发现以后,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学者的瞩目,利用这批宏富的珍贵资料,中外学者从历史、考古、经济、政治、军事、地理、民族、民俗、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建筑、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以敦煌遗书和敦煌艺术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敦煌学。

敦煌学显然并非一门单一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包括许多学科的群体性学问,如果从学科本身所研究的客体上来看,敦煌学应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艺术、敦煌史地、敦煌简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群敦煌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举凡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学、语言文字、哲学、教育、科技、建筑、美术、音乐、舞蹈、书法、体育、保健等等,都可以利用敦煌资料,或填补空白,或创立新说,或纠正前人研究的疏漏。

因而敦煌资料被誉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敦煌学被称之为“学术的海洋”。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作者:杨秀清据统计,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献约5万余件。

这些文献几乎包括了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且由于它全部出自当时人之手,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原始记录,没有经过后人加工改造,是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社会实际的第一手资料,因而被称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敦煌文献中,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现存敦煌佛经中最早的写卷是日本中村不折所藏《譬喻经》,经末题记云:“甘露元年三月十七日于酒泉城内斋丛中写讫”。

“甘露元年”即前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这也是藏经洞敦煌文献的最早记年。

佛教经典中,经、律、论三类经典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妙法莲花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维摩诘所说经》等,而最有价值的则是禅宗经典和三阶教经典。

禅宗自北魏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僧侣的改造,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20世纪法国学者敦煌文献研究述评

20世纪法国学者敦煌文献研究述评

20世纪法国学者敦煌文献研究述评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敦煌文献的概述 (3)1.3 法国学者在敦煌学研究中的贡献 (5)二、法国学者对敦煌文献的整理与释读 (6)2.1 《敦煌宝藏》的编辑与出版 (8)2.2 《法藏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9)2.3 其他重要文献的整理与释读 (10)三、法国学者对敦煌文献的内容研究 (12)3.1 敦煌文学的研究 (13)3.2 敦煌历史文献的研究 (14)3.3 敦煌宗教文献的研究 (15)3.4 敦煌科技文献的研究 (17)四、法国学者对敦煌文献的价值与影响分析 (18)4.1 对欧洲汉学和敦煌学的影响 (19)4.2 对法国本土学术界的影响 (20)4.3 对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贡献 (22)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3)5.1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4)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5)六、结论 (27)6.1 总结研究成果 (27)6.2 提出建议与展望 (29)一、内容描述本论文集收录了20世纪法国学者对敦煌文献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敦煌文献的整理、翻译、解读及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在整理方面,学者们对敦煌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甄别和分类,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翻译方面,他们借助先进的语言学工具,将晦涩难懂的敦煌文献翻译成法语,使得法国学者能够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敦煌文化遗产。

在解读方面,学者们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敦煌文献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们不仅关注文献的字面意义,还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为理解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研究还涉及到了敦煌文献在法国乃至欧洲的传播和影响,揭示了敦煌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作用。

在文化价值方面,敦煌文献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古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于敦煌文化的文献

关于敦煌文化的文献

关于敦煌文化的文献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要表现。

敦煌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许多学者对该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相关论文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

1. 《敦煌文献学概要》该书是对敦煌文化的综合研究,主要包括敦煌文献的发现、保存、研究方法、文献学原理、文献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领域的问题等方面,是了解敦煌文献的必备参考书。

2. 《永乐大典图像研究》该书是敦煌文献研究中的一篇重要著作,作者梁启超通过对敦煌石窟中所发现的图像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和刊刻等方面的问题,为敦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 《敦煌写本搜微》该书是清代学者沈德潜所撰写的一本关于敦煌文化的著作,涉及到敦煌文献、图片、雕塑、壁画等多个方面。

该书内容详实,考证精准,被誉为是研究敦煌文化的一部经典之作。

4. 《敦煌艺术史》该书是研究敦煌文化的另一本重要素材,主要介绍了敦煌文献所反映的艺术史,包括敦煌艺术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等等,全面地展现了敦煌文化的艺术特色。

5. 《敦煌本科技与生物科技》该书是对敦煌文化的一种全新解读,主要探讨了敦煌文献中所描绘的一些技术手段和生物科技的应用,如植物种植、药物配制、疾病治疗等,为敦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6. 《敦煌艺术与文化》该书的重点在于敦煌文化的艺术与文化,对敦煌文献中所描绘的艺术形式、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挖掘,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敦煌艺术的思想内涵和特点所在。

7. 《敦煌学论叢》该书是一本由多位学者合辑所写的敦煌文献研究著作,涉及到敦煌的历史、文献、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繁多且学术性强,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敦煌文化的好素材。

结束语:综上所述,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各位学者进一步研究和阐释这一文化,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它记录了当年举办的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研讨内容和成果。

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是我国著名的国际学术会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参与,旨在推动我国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与交流。

本文集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精彩论文,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现了敦煌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一、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概述1990年的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是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学术盛会。

会议围绕着敦煌艺术、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展开研讨,对敦煌研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视角出发,对敦煌艺术的特点、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的学术成果。

二、文集内容概述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是对该次学术盛会的重要总结和回顾,它收录了大量精彩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全面地展现了敦煌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成果。

文集内容涉及敦煌壁画、雕塑、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是一部集多领域研究于一体的学术精品。

三、文集的重要意义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通过文集的出版,可以将当年学术讨论会的成果永久地记录下来,为后人研究敦煌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文集的出版也推动了敦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世界各国学者对敦煌艺术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与研究。

四、文集的学术价值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作为一部汇集了丰富学术成果的研究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文集中的论文和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深入探讨了敦煌艺术的表现形式、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内容,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敦煌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五、对后人的启示通过对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的研究和阅读,可以使后人更好地了解敦煌研究的历史和发展,对敦煌艺术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文集中的学术观点和成果也为后人开展敦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对于推动敦煌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敦煌学探秘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敦煌学探秘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敦煌学探秘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敦煌莫高窟第()窟壁画中,表现了张骞应征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的场景。

参考答案:3232.西汉时期,对西汉威胁最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是()参考答案:匈奴3.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概念有两个认识来源参考答案:亨利·玉尔的《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托勒密的《地理志》4.连结东西方贸易的商道——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

错5.西汉时,管辖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行政机构是()参考答案:西域都护第二章测试1.()被余秋雨称作是“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参考答案:王圆箓2.藏经洞原本是()的禅窟。

参考答案:洪䛒3.藏经洞的开凿并不是为了收藏佛经的。

对4.藏经洞现在的编号是第()窟。

参考答案:175.关于藏经洞的封闭原因,荣新江先生持避难说。

他认为最有可能促成藏经洞封闭的事件是:()年,于阗王国被黒韩王朝所灭一事。

参考答案:1006第三章测试1.斯坦因是法籍匈牙利人?错2.下面不属于斯坦因著述的是参考答案:《莫高窟记》3.1907年5月,斯坦因仅用()块马蹄银骗取了六朝到五代的经卷、写本共7大箱,约万余卷,以及5大箱的绘画、帛画等艺术品,约500余幅。

参考答案:404.斯坦因曾四次来到中亚进行探险,其中第()次的收获是最大的。

参考答案:25.“我只知有旧中国,我不管什么国民党的少年之中国的喊叫,以前外国人与中国学术团体接洽合作,皆是无聊,新疆又不开化,我的老经验依然适用,只要拿钱行贿新疆官吏没有不行的。

”斯坦因的这些言论说明了()。

参考答案:斯坦因对自己这次探险收获信心满满,事实也的确如此第四章测试1.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拿走了大量精华文献,这其中不包括哪种文字的卷子?参考答案:拉丁文;西夏文2.1909年,伯希和重返中国,购买汉籍图书。

在北京,他将一些随身携带的敦煌珍品展示给中国学者,引起学界极大震动。

伯希和当时展示的敦煌写本中,包括()。

01敦煌学概论

01敦煌学概论
3900卷汉文卷子中,佛教卷子仅占65%左右,比
中、英、日、俄所藏卷子的佛教卷子比例低得多
。这些国家通常约占85%--95%左右。
2.其所藏卷子中有年月的卷子较多,伯希和
原编的2700号草目中,标有年月的卷子有515件,
占19%,近1/5。英藏卷子有年月的占4.3%,北图
所藏卷子有年月的仅占0.58%,俄藏占1.36%。
、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国
立历史博物馆等,但大都数
量有限。
47
敦煌博物馆
48
台湾中央图书馆
49
50
51
出版情况:
1.《敦煌宝藏》,台湾出版;
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江
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3.《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
出版社出版;
4.《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碎片32件,分为两包,各为一个编号。其中
有题记年号者,计北魏兴安三年五月十日谭
胜写弥勒经,北魏太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写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罪过生死得度经,北魏和
平二年十一月六日唐丰国写孝经残页等三种。
此外,还有六朝职官名册残页。
64
常书鸿
65
4、国外敦煌文献的收藏
巴黎的国立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和英联邦事务部图书馆,1973年
5.《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52
6.《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
东京柳原书店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合作
出版;
7.《甘肃藏敦煌文献》,甘肃人民出
版社 ;
8.《天津文物公司藏敦煌写经》,文
物出版社 ;
9.《浙藏敦煌文献》,浙江教育出版

敦煌学

敦煌学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供养人,是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

今天,也指那些出资对其他人提供抚养、赡养等时段性主要资助的个人或团体。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藏经洞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莫高窟诸多洞窟中,最为驰名的首推藏经洞——一第17窟。

当你站在洞窟门前,望着这小小的石室,定会思绪万千,满腹狐疑。

里面曾经堆置的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遗书,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由于何种原因存放的?何时将洞门封住,轻松地抹上泥皮,绘上了壁画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体。

因敦煌石窟是开凿在砾岩上,因此多为木架结构。

在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压紧抹光,再施白粉,最后彩绘。

始自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直到清代,目前尚存彩塑3000多身,其中圆雕2000多身,浮塑1000余身。

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

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

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
敦煌学是研究敦煌遗书、遗文、遗画、遗址等方面的学科。

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

敦煌遗存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敦煌学在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敦煌文化中,佛教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敦煌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敦煌古代文化中所包含的佛教故事、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同时,敦煌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之一,对于研究古代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其次,敦煌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敦煌文化中所包含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敦煌遗址中所保存的诸多历史文书、刻石、墓志等,可以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更加详实、真实的历史资料。

最后,敦煌学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史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敦煌遗址中所保存的壁画、彩塑、木刻等艺术作品,不仅有着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态、装饰图案、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特点,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研究敦
煌文化、挖掘敦煌遗存,不仅可以为世人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料,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敦煌文献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

敦煌文献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

一、概述我国古代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宝库,而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遗产之一,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敦煌文献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其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在于它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性、历史细节、历史变迁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敦煌文献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

二、敦煌文献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1.历史真实性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记录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印证作用。

通过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我国古代的历史面貌,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

2.历史细节敦煌文献中所包含的大量史料,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

这些历史细节涉及到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事件、社会变迁、战争冲突还是日常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在敦煌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通过对这些历史细节的挖掘和整理,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

3.历史变迁敦煌文献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演进。

我国古代历史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革,历史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通过对敦煌文献中的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风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4.文化传承敦煌文献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讯,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通过对敦煌文献中的文化内容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我国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的传承和演变,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三、结论敦煌文献作为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我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敦煌学百年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敦煌学百年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之,敦煌学作为一门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学科,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 著成果。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和研究敦煌学,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进步,同 时也要敦煌学的应用价值,努力让这一古老而珍贵的学术资源服务于现实社会。 让我们共同期待敦煌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参考内容
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到如今已成为全球 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之一。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中国期货行业的历史、现状与 未来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 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大数据技术则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市场趋势,提高决 策效率。区块链技术则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三、计算机技术的趋势
未来计算机技术将呈现智能化、融合化、专业化和安全化的特点。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计算机将更加智能化。它们不仅可以 执行特定的任务,还可以学习和自我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融合化:各种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例如,物联网和云 计算的融合,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各种资源。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的机械式计算机以来,计算机技术已经经历了漫长 的历程。从最初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技术不断演进,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次演示将从历史、现状和趋势三个方面,探讨计算机技术 发展的历程。
一、计算机技术的历史
19世纪后期,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动式计算机。1833年,查尔斯·巴比奇设 计了一台分析机,可以进行乘法运算。然而,由于同时期的技术水平有限,这 台分析机并没有真正制造出来。
敦煌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由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引起了世界 各地学者的高度。敦煌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敦煌文献、壁画、石刻等方面,这些 材料为研究敦煌及其所在的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然而,关于敦煌学的 定义和范畴,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敦煌学应该局限于敦煌的文献 研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包括与敦煌相关的所有领域。

保护与发展—— 敦煌文化旅游产业分析

保护与发展—— 敦煌文化旅游产业分析
城市,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重要节点城市,其文化遗产的富集程 度和极高品质,在国内堪称翘楚,在 世界文化遗产中地位显赫。
精:世界级文化遗产 高:敦煌学具有极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1. 敦煌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P5
多:丝路枢纽城市,资源丰富
敦煌在丝绸之路中占据着“总枢 纽”的地位,堪称“丝路第一枢 纽城市”。同时,敦煌还拥有玉 门关、阳关、汉长城、烽燧、悬 泉置和莫高窟以及十数座古城址 等高水平、高密度的文物点,是 丝绸之路上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 的地区。
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100
全市GDP的比重为
0 2011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0.5%
2012年
2013年 坐标轴标题
2014年
2015年
2. 敦煌文化产业现状
P10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敦煌投入运作的《又见敦煌》情景剧和《敦煌盛典》大型实景剧属于典型的创 意文化产品,这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效益。智慧城市建设,让世界任何地方 均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敦煌旅游的实时动态,敦煌由地上变在线,现实结合虚拟, 做到了千里之外、咫尺之遥。
02 敦煌文化产业 现状
旅游 文创 产值
2. 敦煌文化产业现状
P10
旅游景区现状
敦煌目前拥有 1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莫高窟) 1个国家5A级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3个国家4A级景区(阳关景区、雅丹地质公园、玉门关景区)
2. 敦煌文化产业现状
P25
文化产业发展概览
12.5%
敦煌市8万农民中现在有1万多人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产业, 每年净增收入人均达3000~5000元左右。
1. 敦煌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P6
精:世界级文化遗产

敦煌学十八讲

敦煌学十八讲

敦煌学十八讲第一讲:敦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的西北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

它位于河西走廊的东部,是历史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

敦煌地处沙漠边缘,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历史背景敦煌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是西域的一个重要边陲城市。

在东汉末年,这里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佛教壁画和经文的创作和收藏。

第二讲:敦煌的文化遗产莫高窟莫高窟是敦煌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它是一系列由岩壁雕刻和壁画组成的佛教洞窟,起源于4世纪,持续到14世纪。

这些洞窟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丰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孤山寺孤山寺是敦煌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5世纪。

它是一个佛教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孤山寺的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宗教场景,展示了敦煌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讲: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和题材艺术风格敦煌壁画采用了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

它们通常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细节为特点,描绘了各种人物、动物和风景。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中国绘画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题与题材敦煌壁画的主题多样,涉及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其中最常见的主题是佛教故事和佛陀的生平。

这些壁画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和精湛的雕塑,生动地展示了佛教的信仰和哲学。

第四讲:敦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艺术和文化传播敦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并对当地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在西方艺术和宗教中得到了广泛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敦煌文化也影响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在佛教艺术和教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敦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学者和艺术家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国际学术机构都在进行敦煌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以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1、了解和认识“敦煌学”的产生及其百年发展历程。

2、认识敦煌学的丰富内涵,增进对文学、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了解。

3、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形成关注国际学术前沿的自觉思维,强化多学科、 综合交叉的学术训练。

(三)教学内容了解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百年学术发展历程; 蠡清敦煌历史沿革及与丝绸之 路的关系;回顾敦煌文物的发现、流散与收藏现状;以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民族、中西交流、宗教、文学、民俗、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平台, 全面展示敦煌文献与石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0学时。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相关图片及影视资料,指导学生研读敦煌 古文献,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本文导论教学要点:“敦煌学”的形成及内涵、敦煌学发展历史及研究领域。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敦煌学”的内涵与外延1、何谓“敦煌学”2、敦煌学研究的旨趣和难点第二节 敦煌学史概述1、欧美的敦煌学研究2、中国和日本的敦煌学研究3、二十一世纪转型期的敦煌学考核要求:把握敦煌学的学术概念,了解敦煌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及现状。

第一章 敦煌历史沿革教学要点:敦煌的历史兴衰及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敦煌的地理位置1、敦煌与中原的地理关系2、敦煌与西域的地理关系第二节 敦煌的历史兴衰1、两汉至魏晋时期的敦煌2、隋唐时期的敦煌3、吐蕃统治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4、西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考核要求:了解敦煌与古代丝绸之路兴衰的同步性以及敦煌文化产生的历史背 景。

第二章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流散教学要点:关于藏经洞封闭原因的学术探讨、敦煌文献的收藏与整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现藏经洞1、王道士其人2、藏经洞的发现3、藏经洞的原状第二节 藏经洞封闭原因1、废弃说2、避难说3、末法说第三节 敦煌宝藏的收藏与整理1、法藏敦煌文献2、英藏敦煌文献3、俄藏敦煌文献4、其它考核要求:了解藏经洞封闭原因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敦煌文献的收藏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研究第一节敦煌遗书对于古文献校勘、训诂、辑逸方面的贡献敦煌遗书规模之大,内容之宏,涉及面之广可谓是空前的。

姜亮夫先生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一书中说:“它在文化上的整个价值,虽此时尚不能作确切的估定,将来影响于学术文化,甚至于我们民族创进的资鉴,亦正待于国人的兴起研究。

但我可以平平实实,不夸张、不收不揜地说,它的深邃之处,容或不如孔壁之于儒家经典,甲骨之于殷商史实,铜器之于两周史迹,而博大之处,关联之处,即综合的比价必不在前几次任何一次之下”。

诚如斯言,敦煌遗书为浩博的中国古代文献增添了异样的光彩,弥补了许多以前意想不到的空白,在古文献校勘、训诂、辑逸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校勘校勘,是古籍整理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又叫做“校雠”,是广泛搜集各种相关的本子,取证各种相关资料,对同一古籍进行比较对照,校出篇章文字的异同,审定是非,力求准确地恢复古籍原貌的一项学术性工作。

敦煌写本中,有些原本是四部典籍的写本,还有的不少是孤本,可以取作底本或参校本,也可用作参考材料,补充现存古籍校本的不足。

敦煌写本产生年代一般要早于刻本产生年代,往往更接近于原本真实面目,在校勘中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在校勘《元和郡县图志》等唐代地志文献时,不仅要取两《唐书》、《唐会要》、《通典》、《太平寰宇记》等书相互参证,同时也要格外注意采用敦煌文献,才能更好地还原本本来面目。

敦煌写本中存3件唐代编纂的地理总志写本,即敦煌市博物馆藏《天宝十道录》,保存了5道138 州府、614 县的记录;P.2522 《贞元十道录》,保存了剑南道12州残文;P.2511 《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保存河东道州府情况。

这 3 种文献都可作为整理《元和郡县图志》等的参考资料,可利用借鉴之处甚多。

如《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卷40沙州敦煌县悬泉水条“在县东一百三十里,出龙勒山腹”一句,校勘记云:“今按:各本作‘出悬泉山',无‘腹'字”。

而据敦煌写本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三“悬泉水”条载,“右在州东一百卅里,出于石崖腹中。

《西凉录· 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

”据此,“腹”字不误。

又据P.5034《沙州图经》卷五龙勒山条,“右在 [寿昌] 县南一百八十里”。

可知《元和郡县图志》底本“龙勒山”应为“悬泉山”。

又如,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首尾完整的唐代慧能的《六祖坛经》抄本,这个抄本比现存的宋代刻本要少很多内容。

根据这个抄本,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坛经》的扩充经过,以及到宋代时又增加了哪些内容。

此外,敦煌市博物馆藏完本、旅顺博物馆藏完本的首尾照片、北京图书馆藏冈 48 和有 79 号两件残本的相继问世,为校订新的《六祖坛经》提供了重要资料。

周绍良先生《敦煌写本 < 坛经 > 原本》一书指出,这些敦煌本年代不一,但内容相同,应当就是慧能的原本,也就是惠昕所据以改动的古本。

在此种见解的指导下,周先生对此书的整理方法是,先把各个敦煌写本影印出来,然后校录,以保存本子的真实性。

周先生的看法是建立在利用现有所知全部敦煌写本来考订《坛经》写刻本基础上的,是利用敦煌文献来考订古籍的范例。

二、训诂敦煌文献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古籍写本和一些与之相关的珍贵文书,在训释、考订古籍,或是在利用古籍编纂某一专题的工具书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古代口头语言,在正统文献中涉及的很少,而利用敦煌文书中保存的变文文书却可以对当时人们的口头语进行深入的探讨。

变文是唐五代时期的民间文学,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口语,有些材料可以和敦煌的其他文献相印证。

如《难陀出家缘起》中有文“道三两声家常”,此言较难理解,而通过敦煌王梵志的诗文,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它含有布施的意思。

又如“庠序”,利用敦煌文献可以了解它除“学校”含义外的意思:在敦煌维摩诘讲经文“威仪庠序,服锦新鲜” 中,可知它有“安详”的意思,同时根据敦煌《贤愚因缘经》可知“徐庠”“祥序”都可表示安详。

又如《资治通鉴》卷239中曾记“(李)师道素养刺客奸人数十人,厚资给之”。

其中的“奸人”是指何人?据敦煌文书《张议潮变文》“(前缺)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劫掠沙州,奸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僕射。

”可知奸人应为密探、间谍之人。

可见敦煌文献在训诂字义、考订古籍方面具有其他正统史书所无的价值。

三、辑逸辑逸是整理研究古籍的重要手段,是对群书保存下来的已经亡佚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基本恢复原书面貌,或辑录出一个残本的目的。

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写本,都含有一些古佚书的残卷,如《论语郑氏注》、《春秋后语》、《大唐新定吉凶书仪》等,它们是古书的转抄本,和清代学者辑逸作品相比,大多保存字数较多,而且相对完整,价值大大超出一般从类书、地志、古注等书中所辑出的零散片断。

因此,敦煌文献在古籍辑逸上具有极高价值。

如唐五代时颇为流行的晋孔衍的《春秋后语》,元以后亡佚,明清时期辑逸之风盛行,现在所能见到的该书辑本共有6家,其中以王谟《汉魏遗书钞》所辑最全,共辑75条,约七八千字。

而敦煌所存《春秋后语》写本多达12件,即P.2569、P.2589、P.2702、P.2872 、P.3616、P.5010、P.5034、P.5523、S.0713、S.1439、P.t.1291和罗振玉旧藏本等,保存下来的文字既多于前人辑本,而且更为真切,大多为孔书本文,弥足珍贵。

敦煌写本中还保存下来一些佚书片断,这些片断往往留存于类书、书仪、地志当中,它们对于辑逸工作同样是极其珍贵的。

台湾成功大学王三庆教授所著《敦煌类书》(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 1993 年)中特别列出“提供遗佚书籍的残文”一项,将敦煌类书所含亡佚古籍的名录加以分类,为今后辑逸工作提供了指南。

现转录于下:经部及小学:《尚书中候》、《易飞候》、《易乾凿度》、《易通卦验》、《易是类谋》、《河图洛书》、《赤伏符》、《运斗枢》、《礼含文嘉》、《春秋说题辞》、《春秋考异邮》、《春秋元命苞》、《孝经援神契》、《韵集》,共14种。

史部:《春秋后语》、《三十国春秋》、《东观汉记》、《三国典略》、《晋中兴书》、《晋阳秋》、《汉官仪》、《良吏传》、《孝子传》、《三秦记》、《梁四公记》、《广州记》、《武昌记》、《英雄记》、《宜都山川记》、《嵩山记》、《蜀王记》、《南越志》、《风土记》、《拾遗》等,共50余种。

子部:《亡名子》、《玄游子》、《华子》、《抱朴子》、《符子》、《典论》、《世语》、《制法论》、《忠臣论》、《物理论》、《古今通论》、《氾胜之书》、《语林》、《女诫》、《博物志》、《太公家书》、《灵异记》、《五行记》、《梦书》、《符瑞图》等,共 41 种。

集部:诸家《诫子书》、《流别论》、《魏朗书》及各家诗、文、论、引、俗谚等,数十种。

此外敦煌其他文献写本也常常引用佚书。

如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引有《西凉异物志》、《十六国春秋》之《西凉录》、《北凉录》、《后凉录》等多种。

P.2511《诸道山河地名要略》引用《赵录》、《图经》等。

P.3900《书仪》残卷,引有毋至《风土记》、《续晋阳秋》、《晋咸康起居注》等。

可见,敦煌文书对于中国古籍的校勘、训诂、辑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节敦煌遗书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敦煌遗书中历史学资料极为丰富,有些可以补充史料记载之不足,有些则可以纠正正史记载的讹误,有些则可改变某些传统的说法,特别是有关西北史研究的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敦煌遗书中的史学材料包括:法制文书、官府文书、田制文书、户籍、手实、差科簿、赋役文书、财政文书、寺院经济文书、仓廪文书、勾检文书、地理文书、军事文书、各种契约以及有关公廨钱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资料大都是当时人记当时之事的第一手史料,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些文献有助于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有关土地制度的文献,可以使我们得晓唐代均田制、吐蕃计口受田制、归义军请授田制度等实行的细节;户籍、差科簿、契约与社司转贴等文书,对敦煌古代徭役、兵役等制度的研究很有帮助;唐代法制文书,可与现存唐律相互印证;社会史的史料,有助于帮助了解唐代物价、劳动力价值、僧尼的生活、喜庆宴会及婚丧嫁娶等社会风俗。

如敦煌唐代法制文书,保留了正史中大多已散失的唐令、格、式,以及部分唐代律、疏等,计有20件,另外吐鲁番出土法制文书8件,共计28件,计律10件、律疏6件、令2件、格5件、式4件、令式表1件。

这些写本共计载律、疏、令、格、式约250 余条,涉及名例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诈伪律、捕亡律八律,名例、职制、贼盗、杂律四疏,田、禄、祠、假宁、公式、职员、官品七令;刑部、户部、吏部、职方、兵部五格;吏部、度支、祠部、水部四式,保存了贞观、永徽、仪凤、垂拱、神龙、开元及天宝历朝的法律制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律典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尤其是令、格、式等法典写本的保存,填补了正史典籍记载的空白。

敦煌遗书中保存有4件为历代书目所未载,题名为《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的残卷,卷号分别为:S.5505、5785、P.2652、4016 。

记载了远古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九氏三皇五帝的事迹,一直到晋朝。

据考证此书作者是宗略、宗显二人,成书时代不早于西晋,不晚于隋,而作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可能性较大。

据《隋书· 经籍志》所载,这一类著作当时还有《帝王世纪》、《古史考》等,但大多数都已失传。

而敦煌石室中保存的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却首尾完整,较好地保存了这一类书的面貌。

敦煌文献中的社会经济史料,开拓了对唐代土地制度、赋役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的研究领域。

如敦煌出土的有关均田制与户籍管理方面的文书,记载了均田制的实施情况及细则,十分珍贵。

如有关北朝均田制的情况,由于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无法清晰地了解其实施的完整过程,而S.0613《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计帐残卷》,记载了西魏均田制的实施、受田标准、丁中年限、赋税数额等情况。

在田制上记载了应受田、已受田、未受田、足、未足、麻田、园、课田、不课田等内容;在丁户上记载了老、丁、女、贱、婢等内容。

此外还保存了有关当时的纳税量词:石、升、斗、斤、两、匹、丈、尺、围等。

从而为研究北朝均田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再如敦煌文书中保存着丰富的敦煌佛教社会的各种原始资料,其中尤其以晚唐五代宋初的资料为最,这些资料为我们敞开了古代敦煌佛教社会的大门,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僧官体系、僧尼生活、寺院规模、依附人口、佛教节日等相关问题。

其中僧官体系在吐蕃与归义军时期名称不尽相同。

吐蕃时期敦煌的僧官体系为:都教授—副教授-都法律-法律-都判官-判官;归义军时期的僧官体系为:都僧统-副僧统-都僧政-僧政-法律-判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