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销售案列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
《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
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
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
《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
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十大经典创意包装营销案例
十大经典创意包装营销案例商品包装作为商品设计的延续,已经成为商品营销的一个基础元素。
富有创意的经典包装,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本报推出十大经典创意包装营销案例,让我们一起探寻包装的魅力所在。
经典案例之一:山姆森玻璃瓶一个价值600万美元的玻璃瓶说起可口可乐的玻璃瓶包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1898年鲁特玻璃公司一位年轻的工人亚历山大·山姆森在同女友约会中,发现女友穿着一套筒型连衣裙,显得臀部突出,腰部和腿部纤细,非常好看。
约会结束后,他突发灵感,根据女友穿着这套裙子的形象设计出一个玻璃瓶。
经过反复的修改,亚历山大·山姆森不仅将瓶子设计得非常美观,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他还把瓶子的容量设计成刚好一杯水大小。
瓶子试制出来之后,获得大众交口称赞。
有经营意识的亚历山大·山姆森立即到专利局申请专利。
当时,可口可乐的决策者坎德勒在市场上看到了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后,认为非常适合作为可口可乐的包装。
于是他主动向亚历山大·山姆森提出购买这个瓶子的专利。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可口可乐公司以60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此专利。
要知道在100多年前,600万美元可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然而实践证明可口可乐公司这一决策是非常成功的。
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瓶子不仅美观,而且使用非常安全,易握不易滑落。
更令人叫绝的是,其瓶型的中下部是扭纹型的,如同少女所穿的条纹裙子;而瓶子的中段则圆满丰硕,如同少女的臀部。
此外,由于瓶子的结构是中大下小,当它盛装可口可乐时,给人的感觉是分量很多的。
采用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作为可口可乐的包装以后,可口可乐的销量飞速增长,在两年的时间内,销量翻了一倍。
从此,采用山姆森玻璃瓶作为包装的可口可乐开始畅销美国,并迅速风靡世界。
600万美元的投入,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回报。
经典案例之二:易拉罐包装容器之王上世纪30年代,易拉罐在美国成功研发并生产。
usp实际——经典案例
usp理论——经典案例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
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者居上,其关键在于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地传达产品概念。
二、舒肤佳——后来者居上称雄香皂市场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而早在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士”已经牢牢占住香皂市场。
后生“舒肤佳”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硬生生地把“力士”从香皂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根据2001年的数据,舒肤佳市场占有率达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个百分点。
舒肤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新颖而准确的“除菌”概念。
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掉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罐等场景告诉大家,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
成功的营销十大案例
成功的营销十大案例作为企业,学习一些企业的成功营销方案,借鉴一下,去尝试自己的成功营销。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成功的营销十大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营销十大案例篇1: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公司跨越古今,创意“王府生活”推荐理由:一场创意十足的跨越古今的体验之旅,让消费者在“喝封坛老酒,享王府生活”的过程中,引爆了对汾阳王的品牌和新品的追捧热情。
营销目标:利用这场别具一格的体验营销活动,与客户和消费者深度互动,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汾阳王酒的文化、酿制工艺及品牌内涵。
营销结果:汾阳王通过特殊的时间节点,规划出配套的主题活动和事件营销,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而汾阳王“封坛老酒”在2015年7月份正式上市,只用了5个月便创造了40万箱的销售奇迹,现在还在不断刷新着销售纪录。
营销动作:汾阳王酒业凭借其承建的“汾阳王府”展开的“跨越古今”的体验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客商的眼球。
首先,与酒类知名电商平台——酒仙网进行合作,展开“喝封坛老酒,享王府生活”的宣传造势。
一方面,汾阳王酒业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媒体渠道,进行圈层传播。
另一方面,通过酒仙网进行活动页面的推广。
一时之间,“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带你回到一千年前那个雍容华贵,气势磅礴的时代。
”的活动宣传语在微信朋友圈中快速发酵。
其次,在活动当天,参与活动的客商,在汾阳王府中,将欣赏到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汾阳郡王”郭子仪生平的皇家园林式主题建筑,品尝到历史悠久的汾阳王酒,聆听古老的晋剧曲目《打金枝》……乐声酒香里,处处弥漫着盛唐的恢宏气势,将唐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期间,客商还可以穿戴唐朝服饰,进行角色扮演。
不少客商表示,能够在体验汾阳王酒文化、酿酒工艺的同时,还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生活,“真是不枉此行”。
随后,与“王府生活”体验活动并行,汾阳王还从三个方面进行品牌造势再升级:第一,以过年为话题植入汾阳王品牌信息,传递“山西味,有年味,回家过年,汾阳王酒”的温情;第二,发起如“游山西美景、吃山西美食、喝汾阳王酒”春夏旅游美食季活动;第三,抓住中秋节等特殊节日造话题,发起“月是山西圆,好酒汾阳王”团圆推广活动等。
十大经典贸易案例分析
引言概述:贸易案例分析是对历史上十大经典贸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探讨这些案例在全球贸易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些案例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时代,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对这十大经典贸易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每个案例分别阐述其背景、影响以及对贸易发展的启示。
正文内容:一、法国与英国的红酒贸易战1.1背景:法国和英国在19世纪末发生了一场以红酒贸易为起因的贸易战。
1.2影响:这场贸易战导致了双方经济损失,并最终以签署贸易协议解决。
1.3启示: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对经济都是有害的,通过协商和合作可以解决贸易争端。
二、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2.1背景:美国和中国在2018年爆发了一场以贸易关税为核心的贸易战。
2.2影响:这场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两国经济损失巨大。
2.3启示:贸易战不仅对参与方有害,也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稳定造成危害,应当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三、美国与欧盟的钢铝关税争端3.1背景:美国在2018年对进口钢铝征收关税,引发了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
3.2影响:这场关税争端对全球钢铝行业产生了冲击,也对美欧关系造成了紧张。
3.3启示: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应加强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化。
四、对美国汽车的出口限制4.1背景:上世纪80年代,对美国汽车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措施。
4.2影响:这些出口限制措施导致了美国对汽车市场的贸易不平衡。
4.3启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引发贸易争端,也会对双方造成损失,应提倡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
五、WTO与巴西在大豆争端中的角色5.1背景:WTO在1994年成立后,巴西与美国在大豆贸易上发生贸易争端。
5.2影响:WTO裁决了这起争端,并为巴西获得了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大豆的权利。
5.3启示:国际组织的存在和作用能够为贸易争端提供公正的解决机制,维护全球贸易的稳定。
总结:经典贸易案例分析对我们了解全球贸易史以及国际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成功营销案例故事5个
成功营销案例故事5个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与服务,也适用于组织与人,所有的组织不管是否进行货币交易,事实上都需要搞营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营销案例故事,欢迎阅读!成功营销案例故事1: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
店主人察觉到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
一个星期二的傍晚,店主人闲来无事,随便翻阅了当地的电话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个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一位名人同名同姓。
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计上心来。
他当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簿中随便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偕夫人一起来。
约翰·韦恩欣然应邀。
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光临本餐厅。
”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瞩目与骚动。
到了星期二,来客大增,创造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大家都要看看约翰·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
到了晚上8点,店里扩音机开始广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霎时,餐厅内鸦雀无声,众人目光一齐投向大门,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身旁站着一位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
人们开始一愣,当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便迸发出了欢笑声。
客人簇拥着约翰·韦恩夫妇上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
此后,店主人又继续从电话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晚餐,并出示海报,普告乡亲。
于是“猜猜谁来吃晚餐”、“将是什么人来吃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高潮。
店主人没花一分钱,歪打正着,应归功于他大胆的创见。
成功营销案例故事2:那时候我已经做了竞价几年,因此代理公司请我们这些客户去郊游,说白了就是出去玩,去的地方倒没什么特别,就是在附近的一些小山村,先爬山,完了后去村里吃饭。
但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到现在仍然记得,只是没有将它落在纸上,就怕很多人的真实评论破坏了我心中当初的那种美好。
usp理论——经典案例
usp理论——经典案例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
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者居上,其关键在于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地传达产品概念。
二、舒肤佳——后来者居上称雄香皂市场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而早在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士”已经牢牢占住香皂市场。
后生“舒肤佳”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硬生生地把“力士”从香皂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根据2001年的数据,舒肤佳市场占有率达%,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个百分点。
舒肤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新颖而准确的“除菌”概念。
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掉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罐等场景告诉大家,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
10个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
案例1 海尔的市场营销战略海尔的前身是一家生产普通家电产品,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
1985年,成立海尔股份XX,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电冰箱产品。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现己发展成以家电为主导产业,涉及房地产开发、商贸金融等多领域的集团公司。
15年来,海尔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1.6%。
1999年海尔实现国内外营业额26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企业排名,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企业。
一、向多元化家电产品扩X海尔集团认为名牌永远是动态的,要保持名牌永久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
一个品种就是一个市场,忘掉海尔一个品种就会丧失一片市场,一片消费群体。
于是海尔集团利用海尔品牌效应,先后开发了与冰箱相关系数高、技术市场相关性大的其他“海尔”家电产品,如空调器、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同时还向黑色家电领域进军,生产数字化彩色电视机。
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
目前,海尔拥有13大门类6000余种规格的名牌产品群。
二、细分市场,差异性营销策略海尔集团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在选定产品市场的X围内,确定顾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了多品种、多规格的家电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如,海尔洗衣机是我国洗衣机行业跨度最大、规格最全、品种最多的产品。
根据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海尔集团开发了“小小王子”伴侣全冷冻小冰箱,解决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产品一上市便脱销。
宽电压冰箱新品种的问世,打开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在西北市场上被富裕起来的农民抢购一空。
三、采用迎头市场定位策略海尔集团市场竞争的原则是不首先在量上争第一,而是在质上争第一,依靠高科技推出新产品。
它所涉足的除冰箱外的其他产品均起步较晚,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但海尔集团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清醒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后,认为可以进入这些产品市场中参与竞争。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一些经典的营销案例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下面是十个比较经典的成功营销案例,这些经典案例能让我们学习一些什么东西呢?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吧!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1【移位营销】上海工业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传统产品缝纫机针,因成本高难以维持。
决定把公司在上海难以生产的缝纫机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内地去建立生产基地。
这样,一包针的生产成本降到0.3元,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而夺回了失去的市场。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2【限量营销】日本汽车公司推出一款式样古典、风格独特的“费加路”新车,非常抢手。
该公司没有因此拼命上产量、扩规模,而是公开宣布每年只生产2万辆,进行限量销售,结果订单激增到30多万辆。
为公正起见,公司对所有订购者实行摇奖抽签,中奖者才能成购得此车的幸运儿。
其结果造成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紧俏气氛,使企业始终保持优势。
山东济宁新华毛皮总厂在困境中不随波逐流。
有一年,我国毛皮生产出口压缩,内销不畅。
许多厂家停止收购,竞相压价抛售。
该厂经过调查分析,审时度势,逆向营销,贷款400万元以低廉价格在量收购。
数月以后,市场需求回升,毛皮价格上涨,该厂赚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3【文化营销】格兰仕集团生产的微波炉是新兴产品,为了挖掘潜在市场,该集团在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的微波炉知识推广活动,全方位介绍微波炉知识。
此外,还编出目前世界上微波食谱最多最全的《微波炉使用大全及菜谱900例》,连同《如何选购微波炉》一书免费赠送几十万册,使格兰仕这个深入人心。
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成功营销案例4【启动营销】海信集团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彩电在农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该集团制定全面启动农村市场的营销战略,并迅速付诸实施。
针对农村的特殊状况,他们开发生产灵敏度高、电源适应范围宽、可靠性好、耗电量少、价格适宜的彩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对产品价格、可靠性能的特殊需求,从而开拓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17个经典营销案例
17个经典营销案例营销锦囊寓言系列一:两个推销员这是营销界尽人皆知的一个寓言故事: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
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营销启示: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新市场,事实是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你怎样发现这个市场而已。
营销锦囊寓言系列二:两辆中巴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
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给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
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
听说停开了。
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营销启示:忠诚顾客是靠感情培养的,也同样是靠一点一点优惠获得顾客的忠诚的,当我们固执地执行我们的销售政策的时候,我们放走了多少忠诚顾客呢?营销营销寓言系列三:两家小店有两家卖粥的小店。
50个营销案例
案例1.海尔集团公司的服务理念 (3)案例2.电影《英雄》成功营销策略 (4)案例3.中国瓶装饮用水市场特点 (10)案例4.安利公司的转型策略 (13)案例5.2000年中国保暖内衣行业扫描 (16)案例6.商务通创造新市场 (20)案例7.火红的万宝路 (24)案例8.摩托罗拉新形象 (30)案例9.伊莱克斯的亲情化营销 (37)案例10.活力28:瞬间芳华 (39)案例11.抗感冒药零售市场调查报告 (46)案例12.“丰田”向山姆大叔挑战 (51)案例13.“加钙金锣王”火腿肠新品上市 (54)案例14.“挑战者”润滑油营销方案 (62)案例15.健力宝倾情打造“第五季” (72)案例16.新科空调市场营销策略 (78)案例17.好火好生活——华帝营销策略 (85)案例18.金星啤酒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89)案例19.日本公司利用权力和公关拓展美国市场 (93)案例20.“酷儿”,酷在哪里 (97)案例21.色彩激活冰箱市场 (100)案例22.春都集团公司的陷落 (107)案例23.J牌小麦啤酒延长生命周期策略 (111)案例24.海信引爆空调市场 (114)案例25.美的从精耕细作到决胜终端 (117)案例26.TCL空调终端制胜 (121)案例27.分销:TCL大战长虹 (127)案例28.苏泊尔深度分销 (132)案例29.娃哈哈集团营销策略 (140)案例30.实战孔府家 (147)案例31.活力28广东地区广告方案 (149)案例32.农夫山泉:以攻代守 (154)案例33.谋断冠生园 (157)案例34.“大冢”反败为胜推销术 (162)案例35.雅诗兰黛推销有术 (166)案例36.名将之花的凋谢 (170)案例37.立邦漆:让专业的人专心做事 (177)案例38.远大理念创造成功营销 (196)案例39.亚莱公司的理念识别系统 (202)案例40.万家乐迎战万和 (204)案例41.2000年中国水战 (208)案例42.纳爱斯雕牌:痛并快乐着 (214)案例43.遭受四面围攻的宝洁 (226)案例44.宝洁、恒安山城论剑 (231)案例45.名人的反击策略 (234)案例46.丽花丝宝对红桃K (250)案例47.格兰仕的竞争战略 (253)案例48.联通CDMA营销之路走向何方? (256)案例49.麦当劳公司1991年市场营销计划书 (268)案例50.海润糖果公司的市场营销审计 (274)[市场营销案例1]案例1. 海尔集团公司的服务理念从1984年到现在,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巨大变化。
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经典广告的营销案例
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经典广告的营销案例1、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王老吉品类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符合的认知,成功的大多迎合了的认知。
王老吉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点。
通俗的来讲,产品是否能够为所接受,这是产品能够动销的前提条件。
而的成功建立在产品有销售量的基础之上。
将凉茶界定为一种新的饮料品类,赋予凉茶在心中一个“合法”的身份,是王老吉在建立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让凉茶符合饮料的基本特性如口感,是顺应的另一个创新。
定位的意义:在认知中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获取对于产品大类的价值依赖;在行业中往往来自于对行业标杠企业的对立行定位灵感。
一个道理:成功的要率先进行独占性定位2、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百事可乐通过广告语传达"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首先是准确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
围绕这一主题,百事可乐的合作伙伴BBDO为百事创作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电视广告,如“鲨鱼”、“太空船”等等,这些广告,针对二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倡导“新鲜刺激独树一帜”,独特的消费品鲜明地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
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
3、"多元化,多品牌——宝洁“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这是宝洁公司在世界各地推广其品牌的承诺。
在宝洁的广告策略中,每个品牌都被赋予了一个概念:如海飞丝的去屑、潘婷的保养、飘柔的柔顺等,然后通过广告传播不断强化。
例如,海飞丝使用“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干净”的广告语彰显个性;潘婷的个性在于对头发的营养保护,于是就有“富含维他命原B5,能由发根渗透至发梢,补充养分……”;而“洗发护发一次完成,令头发飘逸柔顺”的广告,则强调了飘柔的个性。
解析中国十大经典广告营销案例
解析中国十大经典广告营销案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这十几年是中国营销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也诞生了很多伟大的营销传播概念,它们或一举成就了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或一举转变了市场运行规则,经整理得出十大营销传播概念,这些看似简单而且“过时”却创造奇迹的营销概念,在大家都在“拼体力”(如渠道争夺战、价格战、促销战等)的现下,这些本不该被大家忽视却正在被大家忽视的经典案例综合在一起应该会对中国的营销人一些深刻启发的,值得新世纪的营销者们再度深思。
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层出不穷,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作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居上,关键在于其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的传达产品概念。
二、舒肤佳——后来居上称雄香皂市场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而早在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士”已经牢牢占住香皂市场,后生“舒肤佳”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硬生生地把“力士”从香皂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根据2001年的数据,舒肤佳市场占有率达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个百分点。
usp理论——经典案例
usp理论——经典案例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
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者居上,其关键在于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地传达产品概念。
二、舒肤佳——后来者居上称雄香皂市场1992年3月,“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而早在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士”已经牢牢占住香皂市场。
后生“舒肤佳”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硬生生地把“力士”从香皂霸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根据2001年的数据,舒肤佳市场占有率达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个百分点。
舒肤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新颖而准确的“除菌”概念。
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掉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罐等场景告诉大家,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
品牌事件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事件营销经典案例
品牌事件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事件营销经典案例1. Pepsi与Coca-Cola的超级碗广告大战在2003年的超级碗上,Pepsi与Coca-Cola展开一场史上最激烈的广告大战。
Pepsi在广告中请来了布兰妮-斯皮尔斯和碧昂丝两位流行天后,展示了年轻、时尚的形象,以吸引年轻人群体。
而Coca-Cola则选择了一支令人难忘的广告,展示了一群不同肤色的人们一起唱“美丽新世界”,传达了和谐共融的理念。
这场广告大战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关注和观众讨论,提升了两个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2. Oreo的“黑暗中亮起爱”事件在2024年的超级碗上,Oreo在一场突发电力故障导致比赛中断时,推出了一则广告:“你可以在黑暗中吃饼干”。
这则广告立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情境,并以幽默的方式宣传了Oreo的产品特点。
这则广告被认为是事件驱动的营销的典范,通过抓住时机和展现品牌的独特性,成功地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并为Oreo带来了巨大的曝光率和品牌忠诚度。
3.宝洁公司的“薄纸巾事件”在2024年,宝洁公司的品牌巾帼(KOTEX)在台湾推出了一款超薄纸巾,但由于过于薄,导致使用时容易破裂,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
宝洁公司及时回应并道歉,并承诺改进产品。
为了重塑品牌形象,公司还邀请了一位知名作家撰写了一篇关于女性权益的文章,并在各大媒体上刊登,传达了宝洁公司对女性健康和权益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积极应对危机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宝洁公司成功地挽回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品牌声誉。
4.微软的“百纳乐章”事件在2024年的圣诞节期间,微软为了宣传其音乐软件“百纳音乐”,邀请了一位流行歌手和一位经典音乐大师合作演绎一首融合了流行和古典音乐的乐曲。
然而,这首乐曲受到了大量质疑和批评,认为它丧失了原本的古典音乐的纯粹性和精髓。
微软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果断作出了回应,并道歉了这首乐曲的创作和推广方式。
此外,微软还重新组建了一个由古典音乐家组成的团队,重新演绎了这首乐曲,并将其发布出来,以此向公众展示其对音乐的尊重和承诺。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
《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
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
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
《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
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史上最经典的七大市场营销故事
史上最经典的七大市场营销故事非常值得一看的营销案例:意大利有个莱尔市场,专售新产品,且只售首批,买完为止,不再进货。
而这结果是:来这里的顾客中意就买,决不犹疑。
一、打1折估计大家都喜欢去买打折的商品,因为感觉能便宜很多。
其实打折是很多商家的一种变相的赚钱方式。
一般都是打7、8折很常见,5折就很少见了。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却是打1折!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据悉日本东京有个银座绅士西装店。
这里就是首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曾经轰动了东京。
当时销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
他们是这么实行的。
首先定出打折销售的时间,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天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第十一天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天第十四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
看起来好像最后两天买东西是最优惠的,是吗?那我们看下面——商家的预测是:由于是让人吃惊的销售策略,所以,前期的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
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将蜂拥而至。
当然,顾客可以在这打折销售期间随意选定购物的的日子,如果你想要以最便宜的价钱购习,那么你在最后的那二天去买就行了,但是,你想买的东西不一定会留到最后那两天。
实际情况是:第一天前来的客人并不多,如果前来也只是看看,一会儿就走了。
从第三天就开始一群一群的光临,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洪水般涌来开始抢购,以后就连日客人爆满,当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买完了。
那么,商家究竟赔本了没有?你想,顾客纷纷急于购买到自己喜受的商品,就会引起抢购的连锁反应。
商家运用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商品在打5、6折时就已经全部推销出去。
“打1折”的只是一种心理战术而已,商家怎能亏本呢?见过打折促销的,却是没见过如此“打1折”的神奇策略的,我们在佩服商家的聪明生意经的同时,也感受到网络营销的强大奇迹!二、一件货对买新产品的商家来说,最吸引顾客的无非是“新”,如何再在“新”上继续作文章呢 ?意大利有个莱尔市场,就是专售新产品的。
中国商业史上十大经典广告案例解析
中国商业史上十大经典广告案例解析如何评判品牌的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笔者认为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产品好,营销好。
无论是传统商业巨擘可口可乐、麦当劳,或是新兴的苹果、特斯拉,都是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也在营销上获得了很大的成。
那么如何做好商业营销?让我们来回顾中国商业史上的那些经典营销案例,温故知新。
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
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者居上,其关键在于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地传达产品概念。
营销穿透力:★★★★二、乐百氏,27层净化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水战”,饮用水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就连实力强大的康师傅也曾一度被挤出了饮用水市场。
综观各水成败,乐百氏纯净水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27层净化”的营销传播概念。
乐百氏纯净水上市之初,就认识到以理性诉求打头阵来建立深厚的品牌认同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27层净化”这一理性诉求经典广告的诞生。
市场营销方面的案例
案例1 张裕用心良苦做市场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办于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历史。
她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
主要产品有白兰地、葡萄酒、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酒和粮食白酒六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百年张裕历经坎坷创辉煌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
张裕之命名,前袭张姓,后借“昌裕兴隆”之吉。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裕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
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张裕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然而,名牌不等于市场,金字招牌对于张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却不足以使张裕在市场上所向披靡。
在改向市场经济的头两年中,由于市场观念差,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盲目生产,等客上门,受到了市场的惩罚:1989年,张裕的产值较上一年下降了2.5%,产量下降了26.2%,6 条生9 线停了4条,1/4 的职工没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积压在仓库里,累计亏损400多万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时刻,张裕人并没有躺在历史上顾影自怜。
在积极反思失败原因,努力摸索市场规律,下功夫钻研营销后,公司树出了“市场第一”的经营观念和“营销兴企”的发展战略,实现了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企业由“销售我生产的产品”转变为“生产我销售的产品”,一切围绕市场转;二:是由“做买卖”转变为“做市场”,从“推销”变成“营销”。
这两个转变使企业的经营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推销问题,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调研、决策、实施、监控的有机结合,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
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
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
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事件营销案例:
1. 凯迪拉克:以“超级碗”为契机,通过广告和营销活动,让凯迪拉克成为超级碗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广告之一。
2. 百事可乐:在1999年,百事可乐以“百事挑战”为主题,组织了一场由数百名消费者参加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活动中体验百事可乐的味道,从而提高了消费者对百事可乐的忠诚度。
3. 麦当劳:在2010年,麦当劳以“成为麦当劳”为主题,组织了一场由数百名消费者参加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活动中体验麦当劳的食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消费者对麦当劳的忠诚度。
4. 美国航空公司:在1996年,美国航空公司以“世界各地的微笑”为主题,组织了一场由数百名消费者参加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活动中体验美国航空公司的服务和关怀,从而提高了消费者对美国航空公司的忠诚度。
总之,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表明,通过利用契机和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可以让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打1折
估计大家都喜欢去买打折的商品,因为感觉能便宜很多。
其实打折是很多商家的一种变相的赚钱方式。
一般都是打7、8折很常见,5折就很少见了。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却是打1折!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据悉日本东京有个银座绅士西装店。
这里就是首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曾经轰动了东京。
当时销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
他们是这么实行的。
首先定出打折销售的时间,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天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第十一天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天第十四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
看起来好像最后两天买东西是最优惠的,是吗?那我们看下面——
商家的预测是:由于是让人吃惊的销售策略,所以,前期的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
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将蜂拥而至。
当然,顾客可以在这打折销售期间随意选定购物的的日子,如果你想要以最便宜的价钱购习,那么你在最后的那二天去买就行了,但是,你想买的东西不一定会留到最后那两天。
实际情况是:第一天前来的客人并不多,如果前来也只是看看,一会儿就走了。
从第三天就开始一群一群的光临,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洪水般涌来开始抢购,以后就连日客人爆满,当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买完了。
那么,商家究竟赔本了没有?你想,顾客纷纷急于购买到自己喜受的商品,就会引起抢购的连锁反应。
商家运用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商品在打5、6折时就已经全部推销出去。
“打1折”的只是一种心理战术而已,商家怎能亏本呢?
见过打折促销的,却是没见过如此“打1折”的神奇策略的,我们在佩服商家的聪明生意经的同时,也感受到网络营销的强大奇迹!
二、一件货
对买新产品的商家来说,最吸引顾客的无非是“新”,如何再在“新”上继续作文章呢?
意大利有个莱尔市场,就是专售新产品的。
有些新产品很畅销,许多顾客抢着购卖,没抢到手的,要求市场再次进货,可得到的回答竟是:很抱歉,本市场只售首批,买完为止,不再进货。
对此,有些顾客很不理解,还向旁人诉说。
但从此以后,来这里的顾客中意就买,决不犹疑。
不难看出,莱尔市场的“割爱”是个绝妙的创意,它能给顾客留下强烈的印象——这里出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要买最新的商品,就得光顾莱尔市场。
这真是“新”上创新的创意!
三、明亏暗赚
日本松户市原市长松本清,本是一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
他经营“创意药局”的时候,曾将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卖出。
由于80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所以“创意药局”连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由于他不顾赔血本的销售膏药,所以虽然这种膏药的销售量越来越大,但赤字却免不了越来越高。
那么,他这样做的秘密在哪里呢?
原来,前来购买膏药的人,几乎都会顺便买些其它药品,这当然是有利可图的。
靠着其它药品的利润,不但弥补了膏药的亏损,同时也使整个药局的经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余。
这种“明亏暗赚”的创意,以降低一种商品的价格,而促销其它商品,不仅吸引了顾客,而且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有名有利,真是一举两得的创意!
四、“限客进门”销售法
意大利的菲尔·劳伦斯开办了一家七岁儿童商店,经营的商品全是七岁左右儿童吃穿看玩的用品。
商店规定,进店的顾客必须是七岁的儿童,大人进店必须有七岁儿童做伴,否则谢绝入内,即使是当地官员也不例外。
商店的这一招不仅没有减少生意,反而有效地吸引了顾客。
一些带着七岁儿童的家长进门,想看看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而一些身带其他年龄孩子的家长也谎称孩子只有七岁,进店选购商品,致使菲尔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后来,菲尔又开设了20多家类似的商店,如新婚青年商店、老年人
商店、孕妇商店、妇女商店等等。
妇女商店,谢绝男顾客入内,因而使不少过路女性很感兴趣,少不得进店看一看。
孕妇可以进妇女商店,但一般无孕妇女不得进孕妇商店。
戴眼镜商店只接待戴眼镜的顾客,其他人只得望门兴叹。
左撇子商店只提供各种左撇子专用商品,但绝不反对人们冒充左撇子进店。
所有这些限制顾客的做法,反而都起到了促进销售的效果。
五、别具一格的“垃圾”信
在美国,经常能收到一些印有“重要!”,“紧急,请马上回信!”、“紧急,×月×日前答复!”字样的信件。
这些看似重要的信件只是推销产品的广告和订单,被称为“垃圾信”。
这些“垃圾信”五花八门,为了能引起消费者和读者的注意,发信者别出心裁。
信的形式设计得很精致,印刷精美,有些信甚至冒充“官方通知”,信封上标有老鹰标记,寄信地址是“联邦调查局”,印有黑体大字“拘票通知”,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一行小字:“领取现金或奖品通知”,打开信封里面竟是“某某邀请函”。
有的凭信件可买到优惠商品,有的录像带可试看15天,甚至连牛排都可以用干冰邮寄,让消费者难以推却。
六、化整为零出奇效
1945年战败的德国一片荒凉,一个德国年轻人在街上在叫“卖收音机,卖收音机!”可由于当时在联军占领下的德国,已禁止制造收音机,即使卖收音机也违法的。
后来,这位年轻人将组合收音机的所有零件全部准备好,一盒一盒以玩具卖出让顾客动手组装。
这一做法果然奏效,一年内卖掉了数十万组,它奠定了德国最大电子公司的基础。
七、一元销售术
美国人卡尔开了家小店,开始时生意萧条,后来他经过精心计算做出决定,只要顾客拿出一美元,便可以购买店里的任意一件商品。
于是招来了大批顾客,销售量超过了附近几家大的百货公司。
后来他改行经营绸布店,又在经营方式上出新,决定凡在该店购买10美元商品,可获赠白券一张,积5张白券可兑换蓝券一张,积5张蓝券可兑换红券一张,一张红券可以任意挑选店中的一件商品。
这种“卡尔销售术”,使他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