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推进我国政治文明
公民社会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l期(总第103期)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 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ci I)a1C om m i t t ee N o.1,2010(Sum,103)政治与公共管理公民社会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常若云(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河南郑州450042)摘要:近代公民社会不仅形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萌芽,而且由于其致力于组织和教育公民参与政治,改善国家制度和公共政策,从而推动着国家的有效治理以及民主、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的实现。
当前,公民社会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动力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O l—0044—03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政治进步状况。
公民社会作为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主体,不论是它强调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还是认为公民社会是介于国家和家庭、企业之间的中问领域,都对推动国家现代化特别是政治民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公民社会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公民社会与政治文明的内涵1.公民社会的内涵及社会价值。
归纳各国学者提出的不同定义,公民社会的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政治学意义的,一类是社会学意义的。
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是强调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民间组织和机构,即公民社会是指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组织的公民结社和活动领域,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问组织,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强调它的“巾问性”,即公民社会是介于国家和家庭、企业之间的中问领域。
公民社会是一个多元性的概念,其构成要素是:第一,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由经济、宗教、文化、知识、政治活动及其他公共领域中的自主性社团和机构组成,在经济和政治上独立于政府;第二,这些社团组织由社会成员自愿地结合而成,并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以保障或增进成员的利益或价值。
高三政治-《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单元测试试卷-人教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单元测试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Ⅱ卷两部分,请将第1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4分。
日本在野党和自由党为了与执政的自民党争夺政权,两党迅速完成了合并。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A、日本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B、日本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C、日本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D、日本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2、日本的在野党之所以要与执政党争夺政权是因为()A、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B、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C、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D、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据此回答3-4题。
3、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表明()A、中央委员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C、党的最大优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4、中共中央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表明()A、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组织领导B、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C、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经济领导D、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思想领导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据此回答5-6题。
5、这一纲要的颁布体现了()①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④有利于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这一纲要的实施,正是()A、党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体现B、党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的体现C、党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力举措D、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步骤7、之所以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是因为()A、精神决定物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B、履行文化职能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它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内容提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为政治参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文明/建设/作用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保持良性运转的基本条件,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尺度。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政治参与的研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管理国家事务,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当家作主。
政治参与是国家出现以后产生的一种政治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政治参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而不包含专门从事政府工作的职业政治人;二是政治参与客体是政府活动,政治参与不包括所有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只是指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
三是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客观的政治活动,而不包括主观的政治态度。
四是政治参与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现代国家普遍确认公民的主人地位,因而政治参与是体现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尺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
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政治文明按社会历史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浏阳二中林继红浏阳田家炳实验中学王意成浏阳市教研室黄佑生【时政热点背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规定,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宪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这是“政治文明”首次被载入宪。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可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将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㈠政治学科⒈与经济常识的结合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健全的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依据和准则。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⑵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法律手段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国家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要求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请你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谈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园艺1101班韦丽娟 11213133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解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起关键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
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文化与积极、政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推进法治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2. 加强民主建设。
推广群众性、代表性、基层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推进全民参与、全过程监督的民主实践。
3. 实施宪政建设。
推动宪法的普及和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和宪法修正,不断完善宪政制度。
4. 建立廉洁政治体系。
健全反腐败体系,推进政治生态治理,保障国家政治清明和政府公信力。
5. 推进文明政治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
6.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
7. 实现社会和谐。
加强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管理,推进文明和谐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2020届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题
2020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考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本答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1、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述正确的有:()①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②初级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一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③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上我国GDP指标已经摆脱了不发达阶段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长20%,自20世纪90年代推广至今,增产3.7亿多吨,创经济效益3700亿元。
这一事实说明()①科学技术加快了传统产业的发展②依靠科技能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③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④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不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要解决《愚公难移之“山”》中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A、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B、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4、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A、台风“桑美”登陆我国,给所经地区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我国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C、国家组织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活动D、中国南极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5、“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6、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加强合作,减少对抗B、高层互动、平等协商C、两岸互通,互不设防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A、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C、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达到发达国家不平。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学习课件
(一)建设文化强国
①文化创作要注重实践,才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②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先进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作品必须反映真实事实,才会释放恒久的魅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6.(2021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故事的《山海情》,剧组创 作做到生活提炼、精神提纯,既能脚下有泥,还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处处 彰显博大的家国情怀,蕴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贏得了许多观众共情 共鸣。该剧的成功得益于( ) ①把握时代脉搏,构筑精神家园 ②遵循创作规律,创新传播手段 ③坚持扎根生活,讲好百姓故事 ④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际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0.(2021江苏海门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 神孕育伟大的青年。“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启示青年学生应该( ) ①自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 ②唱响文化主旋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3.在中外文化互动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就是敌对势力借助经济全球化进行制度围剿和文化渗透, 引发了苏联的理想信念危机,使之丧失了文化自信。这启示我们要( ) ①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②以融贯中西态度对待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③帮助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知识点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 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三,民主政治发展应当采取“选 举民主优先,兼顾协商民主和自由民 主” 的策略。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发 展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打牢这个基础, 民主政治大厦才能稳固。选举民主发 展的策略应当是发展基层民主重于发 展高层民主。
第四,民主政治发展应当采取“党内 民主优先、兼顾人民民主”的策略。中 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对人民民 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 对于开发体制内资源,激活现行体制和 文本制度中的民主基因,增强执政党的 凝聚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发展 党内民主的核心是实行党内民主选举制 度,引入竞争机制。
党内民主选举应当从基层和地方做 起。党内民主选举本身不是目的,而 是为了使党组织向政权机关提名领导 人的方式民主化,真正将党内优秀分 子推荐到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人。因 此,应当将党内民主选举同政权机关 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民主选举 连接起来,从基层做起,实行二选联 动,实现执政党依法选举执政。
前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俄罗斯共 产党中央总书记久加诺夫在一次谈话中 坦诚地说:“苏联共产党垮台的真实原 因是它的三垄断制度:即共产党以为自 己想说的都是对的——垄断真理的意识 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 的——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以为 自己有没有做不到的特权——垄断利益 的封建特权制度”。
—— 最关键的是“改革和完善党的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通过体制 创新来建构新型的党政关系
执政党中央 管 理 选 举 领 导
领 导 授权、监督 全国人大 选 举
管 理
中央政
党
中
央
政
府
人
大
两 院
人 民 群 众
我国原来政治体制是“双重双轨 制”……(伞状结构,客观上存在着一 府两院对党负责和对人大负责的矛盾, 从权力授受关系上讲,应对人大负责; 但由于党管干部,所以实际上是对党委 负责;就是党委决策、政府贯彻,人大 虚设) 其主要弊端是: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 政(党政不分)和“人治”,根子在党 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高中政治与文化总结知识点
高中政治与文化总结知识点一、政治与文化的关系1.政治和文化的概念政治是指统治阶层的权力、组织和管理社会的活动,包括政府和政党的活动。
文化是指社会的价值观念、信仰、风俗、传统等。
政治和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交融。
2.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对文化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等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而政治稳定与和谐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变迁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变动。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1.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儒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强调忠孝、仁爱、礼让等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
2.近代政治变革19世纪以来,中国遭遇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这些变革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1.政治文化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政治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2.政治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反映了国家的国民素质、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等,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3.政治文化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的重要精神纽带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能够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挑战1.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官员的腐败、官民关系不和谐、道德风气败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是人民群众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伦理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当前,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代表选举程序不够透明,代表履职能力不足,人民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高代表的选举、培训和履职能力,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当前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参与程度不够广泛、政治协商透明度不高、党内民主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各个政党之间、党内之间的民主监督和交流合作,提高政治协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自治机构履职情况不够理想、民族自治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自治机构的履职能力和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培育公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定意 义 上公 民文 化是 建 设 政 治 文 明 的 土壤 , 建 设
社 会 主义政 治文 明需要 培 育 公 民文 化 。 “ 新 时期 政 治文 明主体 建设 应 沿着 如 下 路 径 发展 : 积极 培 育 社 会 主 义公 民文化 , 加强公 民教育 , 特 别是公 民主体 意 识、 平 等意识 和参 与 意识 教 育 ” …, 通过 加 强 公 民教
明建 设便 失去 根基 ; 另一 方 面 , 政治 文 明建设 氛 围是 培 育公 民文化 的 良好 环境 。为 此 , 必须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做 出努 力 : 1 . 促 进 和 扩 大公 民的政 治参 与 , 促进 政 治价 值
认 同, 推 动政 治社 会化
育, 增强全体公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 社会主义
・
78 ・
王文苹
培育公 民文化
建设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
明建 设 中 , 要 理性 引 导话语 权 的合理 实 现 , 可 以从 培
运作 , 需要公 民文化落地生根 , 需要核心价值观深入 到公民的头脑中, 需要核心价值 观流淌于公 民的血 液 中, 需 要 民主共 和 理念深 入 人心 , 需要 民主成 为 民
的核 心价值 、 热 爱社 会 主 义 中 国 的情 感 以 及 必要 的 政治 知识 、 政 治技 能 、 政 治安全感 、 政 治效能感等。
使全体公 民明晰 :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 明是 中国共产 党领 导 的政治 文 明 , 是人 民 当家做 主 的政 治 文 明 , 是 坚 持 以德 治 国 和依 法 治 国相 结 合 基 本 方 略 的政 治
文 化就 很难 发育 成 熟 。为 此 , 必 须促 进 和扩 大 公 民 的政治 参 与 , 促进 政治 价值认 同。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姓名:杨泓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专业:发酵工程年级:级研究生联系方式: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社会各界人士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不同的看法: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林代表说:“如果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的旗帜与方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国的目标,那么公民道德素质就是文化强国的外在体现形式与根本的落脚点。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交流心得
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心得交流
本文旨在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全面深化改革旨在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民参与国家事务。
三、实践方法
1. 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法治国家,提高法治水平,强化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 完善制度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 推进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用,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4. 增强公民意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5. 强化舆论引导: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加强对社会舆情的引导和调控,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政治文化环境建设方案范文(通用篇)
政治文化环境建设方案范文(通用篇)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经验教训等都对政治文化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加强和改善政治文化环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部门制定了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政治文化环境良好、积极向上、融合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国家。
三、方案任务(一)加强党的领导1.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对文化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实施。
2.加强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全民共享文化资源。
(二)提高政治文化素质1.加大政治文化教育力度,推动全民政治素质提升。
加强中小学政治课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组织开展文明行为宣传教育活动,推行示范守法、守规、守纪公民评选活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各领域。
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强化社会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加强公共场所的文明宣传工作,推行文明礼仪行为,传递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四)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1.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挖掘,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企事业单位。
2.发展文化创新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支持文化创新企业和个体的发展,培育文化创新人才,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五)加强文化安全管理1.加强互联网文化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加强网络文化监管,规范网络内容传播,防止网络暴力、低俗信息等。
2.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
加强文化市场执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四、实施措施(一)加强党的领导1.党委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统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事业改革发展。
政治必修四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政治必修四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 加强文化创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广。
2. 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1.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四、培育文明风尚1. 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良好风尚。
2.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素质。
五、提升公民素质1. 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
2. 加强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保护文化遗产1.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登记和保护。
2.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承机构的保护和发展。
七、促进文化产业繁荣1.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2. 支持文化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鼓励文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八、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1.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九、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1. 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 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1. 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文化安全。
2. 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和管理,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和不良影响的发生。
政治文化主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就政治文化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政治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幸福。
在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政治文化的理解。
首先,政治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
这种文化不仅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民的行为准则。
一个健康的政治文化能够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政治文化是民主法治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民主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政治文化作为民主法治的基石,要求我们尊重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弘扬法治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努力构建一个法治社会。
再次,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它要求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此外,政治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个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的不断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政治文化,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一、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公民的政治素养。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法治,推动政治文明进步。
三、加强舆论引导。
舆论是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
四、强化公民教育。
公民是政治文化的主体。
我们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总之,政治文化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政治学知识
一、我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式现代化是指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和路径。
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以我国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基础,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现代化之路。
二、政治学知识在我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1.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我国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政治学家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和建议,如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增加政治参与和监督、构建法治国家等。
2.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是我国式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政治学家认为,要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必须不断提升国民的政治素养,培育良好的政治道德和政治信仰,加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3.民主决策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学知识对民主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学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如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完善民主制度,推动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法治化。
4.治理能力提升我国政治学家认为,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治理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学知识为政府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建设廉洁政府等。
三、我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在我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蕴含的政治学知识,反映了我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点和道路选择。
我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具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以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我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我国式现代化强调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地位,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坚持稳定基石我国式现代化注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认为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等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五化建设讨论实施方案
五化建设讨论实施方案
五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指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
为了有效实施五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探讨五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首先,在政治方面,要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加强党的领导,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此外,还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的意识,建设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其次,在文化方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社会方面,要推进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环境,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在生态方面,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
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共建美丽中国。
最后,在军事方面,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同时,
要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总之,五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需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才能有效推进五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现代化。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五化建设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推进我国政治文明
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公民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理想,也是国家意志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中国人民民智大开,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好地弘扬和培育。
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全体公民的起码的文化要求来说,现有公民文化中还有许多与民主政治不匹配的地方,如公民权利文化不够彰显,现代民主精神、法治观念的相对薄弱等。
那么,怎样通过公民文化建设培育公民意识呢?
一、确立人民主权观念,提高公民主人翁意识
列宁在《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指出了民主共和制的本质就是“全体人民享有全部权力”。
由此可见,主权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是主人,人民就有权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
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总的来说却是一种义务文化,主要表现于在构筑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时仍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孔子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代的社会主义,强调国家、民族、社会,强调集体主义、献身精神。
过分地强调集中,过分地强调服从,忽视了个人的权利。
权力过分集中,又容易出现个别人说了算,出现家长制,削弱了法律的庄严和公正,造成人为的灾难。
公民文化建设就是要重新确立起全体公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政府、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一种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官与民、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管”与“被管”的关系。
要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公民的选择权、评判权;要树立起对政府行为大胆质疑的意识与习惯等。
二、确立国家观念,废除宗派主义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裙带关系、宗派主义仍时有表现,如家长制现象,要求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还有以提拔为“恩赐”、以“效忠”为回报等现象,都典型反映了宗派主义及政治立场私人化的倾向。
近年来各种以“同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名义出现的官员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也沉渣泛起,并且大有猖獗之势,由此带来的是小团体主义在某些地方、领域、部门的泛滥,对国家利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作用。
因此公民文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肃清传统文化中的把“庇护”“拘私”和对私人的“效忠”视作“美德”的观念,弘扬独立自主的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党的事业为唯一效忠对象的现代国家意识。
三、提高契约意识,淡化人情化交际关系
中国人一向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处处讲“人情”论“人伦”,国人往往没有“公”与“私”的明确分野,而只有对关系远近的亲疏
判断。
关系越是靠近亲缘的核心,其利益越是容易得到照顾,其情感越是肯定性的、合作的,亲密的;反之,越是远离亲缘核心,其利益也越是容易受到侵犯,其情感也越是具有否定性、排斥性、疏淡性。
由此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公事公办”的官员,在对他有所求的人群中,得到的评价往往是“不肯帮忙、不给面子、装腔作势”等否定性评价;而一个贪官污吏,在其各式各样的亲友中,得到的往往是同情、惋惜乃至辩护等,其中甚至可能还包含着一些本来对腐败抱有深恶痛绝情感的人。
说到底,就是在我们的文化中,社会交往的感情性色彩过浓。
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行为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不断增大,为了保证利益的实现,人际关系的感情色彩出现了偏于淡薄而转向契约性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人际关系对象范围的扩大和人际关系选择舒张性的增加,人际关系多以合同契约的形式被固定下来,以法律、制度、规章作为人际交往准则的现象也多了起来。
要确立起以“事理”而非“伦常”为是非判断的标准,注意事件本身,养成“对事不对人”的习惯。
因此,公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国民克服这种以“伦常”为是非标准的特殊主义的倾向,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化的契约机制来。
宪法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契约。
然而我国长期处在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历史状态,因此帮助公民确立一种以宪法为基础的公民对政府的契约意识,也是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使之成为国人的最高信仰
伯尔曼曾经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为狂信”。
因此,“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的确,宪法和法律的颁布,远非法治理想的实现。
宪政的良好实施,根本上依赖于人们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任和理解。
就目前来说,中国总体上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特别是“有法可依”的矛盾已得到很大的缓解,然而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上与完全的法治社会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传统的官文化依然有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他们动辄找领导或摆官威,无视遵纪守法的人们的善良,构成了对国家法的最大威胁。
因此,弘扬法文化,批判官文化,也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