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ppt
一、政治文明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1、政治文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核心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 和政治行为文明,核心是政治制度文明。
2、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总体: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和党的领导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
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 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3)政局是否稳定
5、关于政体改革的一种思路
咨询型法治政体的基本框架:
1)中立的文官系统: 功能: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违法必究;拥
有立法建议权。 2)自主的司法系统: 功能:法律争议的唯一和最后的裁判权 法律审议权
3)独立的反贪机构: 直属最高行政首长,队伍精干,专司对
文官系统以公权谋私利行为的监察。
1)本身存在弊端 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3)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的需要
3、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绝不照搬西 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4、邓小平的标准
1)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 高
2)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改善的 程度
4)独立的审Βιβλιοθήκη 系统:•对行政系统滥用公权尤其滥用财权的监察。
5)、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 的社会咨询系统: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其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和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些探索和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明了他们的文明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地划分了文明和文明时代,二是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
他们对资本主义创造的伟大文明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定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是包含经济、政治和精神几个方面巨大成就的比较全面的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历史新阶段。
关于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成就,马克思讲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在政治文明方面,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
……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在精神和文化方面,他进一步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总之,资产阶级在推进创造人类文明方面,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
三是将人类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是由许多因素按照一定方式所组成的复杂的结构。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以下是一些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心得:1.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2.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成效。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引领。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一、背景材料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使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深刻和完善。
政治文明的提出具有极为丰富的意义;1、政治文明是政治建设理论的一大创新,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人类文明的三大存在形态,使人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全面,更完整。
2、它使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三大奋斗目标”都有了具体落实的载体。
“富强”,依靠物质文明建设来实现;“文明”,即指精神文明,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
“民主”,依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实现。
3、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
我党提出的政治文明,是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当然也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二、热点分析导航1.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框架江泽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①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是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在一起。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的认识。
③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它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又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它既反映了矛盾着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又体现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推进法治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2. 加强民主建设。
推广群众性、代表性、基层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推进全民参与、全过程监督的民主实践。
3. 实施宪政建设。
推动宪法的普及和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和宪法修正,不断完善宪政制度。
4. 建立廉洁政治体系。
健全反腐败体系,推进政治生态治理,保障国家政治清明和政府公信力。
5. 推进文明政治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
6.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
7. 实现社会和谐。
加强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管理,推进文明和谐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一、什么是政治文明1.政治文明概念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
一定的政治文明建设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以一定的精神文明为条件,同时又影响和决定着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14页)2.政治文明概念辨析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是母概念与子概念的关系。
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中的政治制度文明属于政治文明,但制度文明中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文明则不好放入政治文明之中。
政治文明与法治文明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但不等于全部政治文明,不能以法治文明取代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上层建筑中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但上层建筑中还有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等。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政治文化是个中性词,并不表示价值内涵,即不表示政治文化的进步与否;而政治文明是一个褒义词,表明政治进步状态。
(参见: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理论前沿》,2002年第4期。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一种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公平、社会共同富裕为鲜明的价值倾向;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专政,确保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地位;在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上,以其对以往旧的政治活动原则和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评勇气,和对新的政治文明构成的极大创造精神,展示了其远大发展前景。
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主制度主要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
(4)“一国两制”方针。
它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香港、澳门回归与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是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内的广泛的基层群众性的民主自治制度。
这些民主制度都是我国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它们涵盖了我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建议及感受
论题: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感受及建议组长:王晓霞 201224310102组员:何川 201224310101杨雪晶 201224310112刘越 201224310107李灿 201224310118杨新曼 20122431012112级英语1班 2013, 11, 1目录一.前言二.调查问卷及分析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四.大学生的建议及感受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建议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感受五.尾语一.前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始终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从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观念、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出发,在经济全面提速的同时,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深入学习吧,有义务呼应时代主题,积极配合宣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文明,则国文明。
在深刻认识到政治文明建设对国家、团体及个人的深刻意义之际,我们认真组织了调查、学习与讨论,大致把握了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并且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感受及建议。
在此,我小组成员非常有幸将这一课题与大家分享。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调查问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分化的日趋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
作为制度研究和社会舆论的主要参与群体,高校知识分子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认知和未来改革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进程。
为深入了解高校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情调研小组拟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向您征求对以下问题的看法,请您如实作答。
第八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 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 它的基本内涵是: 度。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国家统一领 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导下,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我国少数民族 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经济因素 与政治因素有机结合、 与政治因素有机结合、中央统一集权 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不仅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 不仅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也有利于国 家的集中统一;既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 家的集中统一;既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有利 于国家的富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于国家的富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为: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 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是新型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是新型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政 权; 第三,它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它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任务。 义的任务。
二,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式,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由人民群众直 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民 代表, 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国家的地方大 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 内容, 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 民主的广泛性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适 合中国国情的,应继续 合中国国情的, 完善。 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摘要:我们党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表现了我党建设思维的发展与转换,体现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我党越来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纳入整个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大道。
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面向当今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政治文明/人类文明/全球化/协调发展正文: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人们一般认为,文明是指脱离了蒙昧状态和野蛮状态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通常讲,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主要体现于进步的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行为。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范畴。
马克思曾在人类社会真正进步的意义上广泛使用“文明”这个词。
他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文明史的真正开始。
马克思也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个词。
理论界公认的看法是,马克思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的早期表述,是在1844年。
这是马克思在拟定《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时提出的。
“草稿”所列的九条简明写作计划有关于集权制和等级制、集权制和政治文明的表述,涉及到对政治文明的理解。
另外,马恩和列宁的许多经典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论国家》等著作中都蕴涵着关于政治文明的深刻思想。
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政治文明”,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使用了“政治文明”这个范畴。
他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直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是我们党继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又一重大举措。
“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曾经使用过。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不可能详细论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究竟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领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命题。
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六大以前,我国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概念反映人类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目标。
在十六大报告、党章和相关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三者互制互动、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核心,精神文明是灵魂。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制约并影响着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而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又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不仅如此,物质文明和精神的许多成果,往往要以政治这一制度化、组织化、程序化程度极高的形式体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也就是说,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发挥着引导、规范和保证的功能。
政治文明本身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三维结构的整体。
政治意识文明为政治制度文明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是政治行为文明的指南;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发展的结果,是政治主体在政治行为模式上的组织化、程序化安排;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政治行为文明程序不断提升和进步,能够给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政治资源。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3.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心得篇1正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球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人民民主监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地方人大建设得到加强。
同时,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村民自治、居民自治逐步实现全覆盖。
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步伐加快。
这些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心得。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国家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其次,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广泛参与,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文明交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政治文明成果,为推动全球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篇2 目录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会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四、总结与展望篇2正文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政党建设,推进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促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要推进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国家权力运行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和民主化。
要加强政治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的政治风尚。
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传播和实践。
要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oc
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党的历史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状态,人类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就是人类政治实践所形成的积极成果,具体表现为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的相对先进阶段和进步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比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加进步,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以解释为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意识提高、政治体系完善、政治行为进步、政治发展先进的阶段和状态。
然而,进步与先进总是相对的,政治文明也是发展的、相对的。
同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文明一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有其产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这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应当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国情的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文明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内容,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北京大学教授肖蔚云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主制度主要是:(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
(4)“一国两制”方针。
它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香港、澳门回归与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它是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内的广泛的基层群众性的民主自治制度。
这些民主制度都是我国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它们涵盖了我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行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是人民群众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伦理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当前,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代表选举程序不够透明,代表履职能力不足,人民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高代表的选举、培训和履职能力,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当前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参与程度不够广泛、政治协商透明度不高、党内民主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各个政党之间、党内之间的民主监督和交流合作,提高政治协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自治机构履职情况不够理想、民族自治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应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自治机构的履职能力和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论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
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政治领域推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全面贯彻宪法精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推动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其次,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积极推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民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第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面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要注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健全现代法治体系,提高法治实施水平,确保公正执法和司法公正。
同时,德治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理念。
第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先进文化宣传等,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同时,要加强媒体管理,推动媒体履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健康理性地参与社会政治讨论。
总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治文明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是我们党继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又一重大举措。
“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曾经使用过。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不可能详细论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究竟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领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命题。
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六大以前,我国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概念反映人类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目标。
在十六大报告、党章和相关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三者互制互动、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核心,精神文明是灵魂。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制约并影响着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而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又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不仅如此,物质文明和精神的许多成果,往往要以政治这一制度化、组织化、程序化程度极高的形式体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也就是说,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发挥着引导、规范和保证的功能。
政治文明本身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三维结构的整体。
政治意识文明为政治制度文明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是政治行为文明的指南;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发展的结果,是政治主体在政治行为模式上的组织化、程序化安排;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政治行为文明程序不断提升和进步,能够给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政治资源。
通过三方面的交互作用,人类的政治文明才呈现出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形态演化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应该指出:高度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绝大多数人享有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先进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底
蕴,和谐的政治生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政治文明的途径与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
与此同时,必须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求。
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由党为民作主,向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我作主的转变;二是实现
由党直接领导,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机制来实现党的领导的功能转变。
在立法、决定重大事项、监督和人事任免等方面,要通过党自身的动作机制,综合方方面面的意志,形成党的意志和主张,再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运作机制转变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二、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用制度实现和扩大人民民主
一是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立法和决策忠实
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使民主政治真正成为人民的公意政治和共益政治;二是制度和体制创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真实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切地享受广泛的政治权利,切实当家作主;三是完善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公共权力的人民所有性、为民所用性和公正合法性,切实成为人民实现公意、处理公务、谋求公益的工具。
三、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即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表现,也是人民民主政治机体中产生的自我保障机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主权者,因此必须根据人民的意志来治理国家。
确认人民意志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表现人民意志的形式是宪法与法律。
按照人民的意志来治理国家,在实践中就表现为依法治国,即依据体现人民公意的法律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处理国家公共事务,谋求人民公共利益。
民主政治机制中必然生成依法治国的法治机制;把权威机构的职权和民众的权利以及取得与行使的行为,纳入体现民意的法律轨道,用法律手段遏止和防治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公民权利的滥用,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民性和有序性。
四、紧紧依靠人民,培育人民的民主意识,锻炼和提高人
民的政治行为能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的人民民主政治。
为此,要培育和增加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和法治意识,制造条件让公民充分参与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政治发展的道路。
我们建设的政治文明,不是一般的政治文明,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就是对政治文明民族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定位,即必须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文明。
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障。
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民主,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一方面,党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来实现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
只有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