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基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分析

合集下载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随 着 1 9 年 高 校扩 招 ,大 学 生就 业 9 9
“ 民工荒"背后 的原 因

低 工 资 、减 少 改 善 劳动 条 件 的必 要 投 入
保 障低 成 本 ,赚取 利润 。 农 民 工不 仅 工
形 势 日益 严 峻 。大 学毕 业 生 供过 于 求 , 且供 求差 距 明显 扩大 ,2 0 年 全 国毕 业 01 生人 数 15 。2 1 年6 0 ,1 年 时间 万 1 00 3万 0 数字 增加 了5 之 多 ,但 主要 表现 为对 高 倍 素质 人 才 需 求 的增 加 。且 增 长 的幅 度 远 远小 于大 学毕业 生所 占比率 。 大学 生 市 场 上 会 出现 就 业 难 ,是 因 为在 大 学 生市 场 上 由于 大 学毕 业 生在 其
工 已 经成 为人 力资 源 市 场 的 求职 主 力 。 他 们 的 受 教 育 程 度 较 高 ,权 利 意 识 较
强 ,对 工 作 不 再是 有 求 必应 ,而 是 和用
人单 位 之 间的 双 向选 择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外 出打 工 目的 与第 一代 农 民工 不 同 ,挣

国 家 政 府层 面 。 “ 工荒 ”其 民
根 本 症 结在 于城 乡二元 体 制 的 户籍 管 理
资 水 平低 、工 作 环境 恶 劣 、条件 差 。工
资 还经 常被 拖 欠 。而且 农 民 工 的人 身 安
制 度 。 在城 乡二 元结 构 的 分 割 下 , “ 城
镇 户 口”可 以享 受到 “ 老 、 医疗 、失 养
全 和 尊 严 、 平 等 择 业 、 劳 动 保 护 、 社
业 、 救 济 、补 助 ” 等 多 重 福 利 , 具 有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现象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现象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现象【摘要】本文将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分析目前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从而对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现象做出解释,提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同时存在的根本原因,并对如何摆脱困局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民工荒;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不断进行改革。

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日趋严峻。

2012年6月11日上午,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

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这个报告是在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

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4年末以来,“民工荒”现象陆续出现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现象有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迹象,我国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日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两种现象同时在一个时期存在,并都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这两个问题有过许多研究。

在大学生就业难方面,丁元竹(2003)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择业方式与现行用人制度不完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王远博(2005)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余桔云(2006)则是结合了上述两者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需求,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吴克明、孙百才(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也是一个原因,但他们同时指出,这种较高期望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学费大幅度上涨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浅析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浅析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浅析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09市销林钻0911*******◆摘要: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得尤为明显,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对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并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提出对策◆引言:企业用工荒,是劳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的必经阶段,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为此本人通过实地采访宁波某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企业方面的调查了解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及本人的一些建议。

◆调查分析:调查的对象为某塑化厂,招聘对象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与塑化有关的技术型人才,一类是企业管理类及财务类人才,一类是车间的普通工人。

在采访该工厂负责人的时候,他向我表示最近确实招工有困难,首先是车间的普通工人,对于这类工人企业对他们的学历要求不高,主要以外省的务工人员为主只要他们肯吃苦耐劳并且接受工厂的薪资,基本都会录用。

但是现在的这类工人也不好找,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对工厂的薪资要求较高,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时间也有较高要求,而这些对于他们这家企业来说很难达到他们的要求,工厂经常性会要求工人加班,虽然对于工人来说也可以选择不加,但如果不加班仅凭基本工资是不够的。

负责人向我述说上次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这工作,但仅仅一个月就不干了,原因第一工作太辛苦,第二环境太差,车间里充满了刺鼻的塑料味,第三工作枯燥而无技术含量发展空间有限。

这就是第一类人员的招聘难问题,也是对于他们这种生产类企业来说最大的招工问题。

第二类是管理型人才,一般的管理类职务他们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按理说这类员工应该是企业占据主动权,但事实上这类员工的招聘也并不容易,现在的应届毕业生都对薪资要求较高,并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看不上这样的小企业,他们认为应该进入国企或者是外企在这种小企业是鲜有发展空间的,另外,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虽然理论知识强,但实践不足,刚入职场的他们很难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也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无法给予他们满意的薪资的原因。

浅谈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浅谈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留在 珠 三 角 、 长 三 角 等 地 ,他们 需 要 大 批 农 民 工 , 而 产业 转 移

1 产业结 构不合 理 .

个 完整 的产业链 ,应该既能满足不 同层次的劳 动力需要 , 和惠农政策导致珠三角、 长三角等地求职人数减少, 从而出现 “ 用
大 学 生 与 农 民 工 的 不 同 是 ,哪 里 有 好 处 哪 里 工 作 轻 松 他 们
2 劳 动力市场 供需不平 衡 .
才 能 施 展 自己 的 才华 。 一 些 人 涌 向 东 部 沿 海 城 市 求 职 , 于是 造 成 东 部 人才 济 济 ,导 致 “ 业 难 ” 就 。
4 中国工人 的工资 水平 相对 下降 .
有 数 据 显 示 ,新 生代 农 民工 已经 占农 民工 总 数 的 6 % ; 0 他
中国 电力教 育 CE E P
21 年第 3期 总第 12 00 1 8期
D I O 编码 : 03 6 / . s . 0 — 0 92 1.10 5 1 .9 9 j sn 1 7 0 7 . 0 3 .7 i 0 0
浅谈农 民工 “ 用工荒 ’ ’与大学生 “ 就业难”
摘 要 : 全 国经 济复苏的形 势 “ 在 民工 荒” “ 业 难” 与就 同时 出现 。造 成 捉 民 ‘ 荒” 用工 与大学生‘ 就业 难” 的原 因包括产业 结构 不合 理 、 劳 动力市场 供 需不平 衡、 产业转 移、 工资水平 相 对 下 降及供 需双 方认 识 上 的误 区等。从 产业升 级和 产业 结构 调 整、转 变就 业 观 念、 对 大 学生与农 民工的人 文 关 怀及 国家制度 保 障等 四个 方 面提 出了 解决农 民工 “ 用工荒” 与大学生 “ 业 难” 问题 的设 想。 就 关 键 词 :农 民工 ; 用工荒 ; 大学生 ; 业 难 就 作 者 简 介 : 昌宝 (93 ) 男 胡 17- , ,安徽 六安人 ,扬 州工业 职 业技 术 学院,讲 师,理 学硕士 ,主 要 研 究方 向 : 电技 术 。( 光 江苏 扬 州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近年来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这次“民工荒”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是“荒”在全国.缺工最严重的还是电子.农民工集中于农村劳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甚至内陆一些城市频频拉晌“民工荒”警报,民工短缺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竟然大范围地出现劳工短缺。

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存在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背后的原因如何,又如何来解决?探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民工荒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

自从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那时的企业用工短缺表现为局部性的、暂时性。

经历了金融危机.2010年的用工荒来势异常凶猛。

2010年春节期间,珠三角首先传来了用工荒的消息。

2010年2月24日广东省人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广东缺工约90万,其中广州缺工15万,深圳缺工20万,东莞缺工20万[1]。

上海社会科学院陆晓禾研究员认为,这次“民工荒”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是“荒”在全国,不但波及几乎所有沿海地区,而且蔓延到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性现象;二是“荒”在普工,从深圳、东莞、广州、沪苏浙闽等地来看,大量缺乏的仍是普工,例如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缺工近30%,人数在百万之上,已接近金融危机前的状态,缺工最严重的还是电子、电力相关论文家具、制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线上的普工,而电工、焊工等技工的缺口仅3万;三是“荒”在“80后”和“90后”,即称作“农二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用工单位难招的是25岁以下的这一代人;四是“荒”在不返回,例如2009年初金融危机时,东莞企业有60万农民工失业、百万农民工离莞,到下半年订单恢复时,99%以上的企业招工困难,离莞的农民工不再如候鸟般大批返回,致使这些企业有单不敢接。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作者:姚成林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第04期民工荒问题发端于2003年前后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初主要表现为技工荒。

但近几年来民工荒越演越烈,特别是2009年经济危机的返乡潮之后,伴随经济的回暖,2010年春节过后民工荒问题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招工难也由技工荒扩大到普工荒。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主体。

而在劳动力市场上,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则面临着截然相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反的就业困境。

从2002年(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开始凸显。

据国家发改委方面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2700~-人,该数量高达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80%以上。

单2006年和2007年大学生供给量年均增长22%。

特别是受Og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劳动力市场上同一年龄组(主要指80后及90后青年)的就业群体却面临姚成林两种截然不同的供需状况,本文试图在综合两种劳动力市场困境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劳动力的需求方、供给方特性来指出其实质是市场上期望工资与实际工资矛盾作用的必然反映。

一、关于两种劳动力市场困境的原因综述(一)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关于民工荒问题的研究从2003年起到现在,学科涉猎范围从经济学到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这里面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分析。

可以说对于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角度各异,甚至充斥着种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大体归纳一下基本上有如下几种观点。

1.劳动力供给总量迅速下降的原因。

但是关于供给总量下降是否导致民工荒也是一直以来学界最具争议的话题,其实质在于中国有没有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进入了刘易斯转折点,而且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7年的有关报告也认为,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中国劳动力过剩时代即将结束。

不足时代即将来临。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浅析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浅析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浅析解非(徐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每年临近毕业,劳动力市场上总是频频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息,近年来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起薪低。签约率低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民工荒”,25岁以下农民工的供需缺口在700万(章铮,2005),农民工工资开始上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差无几。为什么两个就业市场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本文试图利用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l、中国城镇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由Doeringer和Pie're(1971)提出,主要观点包括: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在中国既存在刘易斯意义上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城市部门,也存在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所说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集中在城镇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而农民工主要在城镇内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两个劳动力市场长期分离。下面我们分析城镇内部这两个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状况及其工资决定机制。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长期以来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大学毕业生的稀缺性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时的工资水平,如图l所示。大学毕业生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确定的市场出清工资水平w。低于实际工资水平¨,n。然而从1993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政策的推出以及1997年开始的高等教育连续扩张改变了这种状况。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类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工资水平接近于市场出清水平。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与需求曲线相交确定的均衡工资水平w1,wl明显低于原来的工资水平v%。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或者劳动力需求增加,但是增加速度低于劳动力供给增加速度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降低或者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原来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变,这样就会出现失业;如果增加雇用劳动力的数量,这样工资水平就会降低。也就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的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低和起薪低的现象。WWoW‘WtLo L.Ll图1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状况3、农民工就业市场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大量农业劳动力涌向城镇寻找工资。农民工和一般的城镇就业者不同,他们进城就业并没有放弃他们的土地,他们随时可以返回农村。而农民是否进城务工取决于在城镇就业的工资水平是否高于在农村的收入水平。如果高于,那就会转移,否则不会转移。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处于刘易斯所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如图2所示,0Lo所表示的阶段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没有变化,这时在农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工人,农民的收入水平等于生存工资。只要在城镇就业的工资水平超过农民的生存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农民的工资水平不变,直到到达拐点A点。超过A点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0 L.L图2农民工市场供求演变分析我国东南沿海这次出现的“民工荒”预示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达到拐点,或者至少可以讲部分年龄段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达到甚至度过拐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移至处于拐点A的左侧,也就是农业劳动力无限转移的阶段。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工资十年没涨的现象的出现。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农民收入增加很快,而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上升缓慢,很多农民工选择留在农村。另一方面,大量国外资本涌向中国,在中国建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生产产品,需要大量的农民工。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民工荒”。具体见图3。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M点,M点对应的工资水平wo。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于是农民工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l。与此同时,大量国外资本涌向中国对于农民工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这时市场出清时的工资水平为wI,Ⅵ>%。当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工资水平仍然保持在Wo时就会出现“民工荒”现象。WWl0图3农民工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分析4、“民工荒”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带给我们的思考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城镇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两个劳动力市场完全不同的就业情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而就业市场上却缺乏与之年龄相仿的农民工。当然我们可以建议大学毕业生到农民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但是这一现象中所包含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难道仅仅是城镇内部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吗?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万方数据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浅析作者:解非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刊名: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2008,(4)被引用次数:0次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jjxx200804059.aspx

谈“用工荒”与“就业难”

谈“用工荒”与“就业难”

谈“用工荒”与“就业难”还有一个多月又有一大批毕业生要走向社会了。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是每年这个时候最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比2010年的630万多3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时下也正值全国各地毕业生及农民工找工作的高峰时期,在福州各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调查中可以发现,有着较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平均每月工资约2000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受到欢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农民工的工资达到甚至超过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工资。

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

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企业“用工荒”不外乎两类,普通工人和高级技工。

一直以来,技能型、高素质工人的短缺都是“用工荒”的突出特性。

最近媒体这一轮番的、铺天盖地报道的“用工荒”大多是普通工人,似乎遮蔽了“高级技工荒”。

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

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大学生的“就业难”难在何处?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不匹配。

而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较大及工作时间较长,这对大学生产生不了多少吸引力,况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方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渠道、个人发展等,加之普通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中职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低等诸多原因都在加重大学生的“就业难”。

“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框架下的解释

“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框架下的解释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相继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是在宏观经济高速扩张的背景下,二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的结果。

因此,作为应对手段,应当致力于深化市场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障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二元劳动力市场根据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我国都具备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性。

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将在2016年达到峰值,此后才开始减少。

因此,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这一特性至少还要持续10年左右的时间。

然而,自2003年底以来,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相继出现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并逐渐向其他地区蔓延,2004年严重到被称为“民工荒”的程度,并且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相关资料表明,供给不足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玩具等劳动密集且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以适应生产需要。

因此,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显然是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欲解读这一现象,必须诉诸于其他角度。

一、现有文献回顾与评述对于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事实,国内很多学者已就其成因从多个角度作了分析,其中提及较多的有两个观点。

第一,伴随着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民收入因政策拉动效应比往年有了不少增长,由于农民是理性的,当权衡到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时,部分人选择回去种田,因此减少了外出务工的数量;第二,因为工资粘性和工作环境较差等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短期内难以形成新的均衡价格,部分农民选择放弃当前的工作转移到其他收入较高的地方就业。

此外,赵晓除了认为“劳动工资粘性”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外,还从宏观经济角度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赵晓,2004)。

上述分析对于认识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原因有很大帮助,但仔细推敲这些原因发现,上面的论述有许多疑问仍没有解决。

“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分析

“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分析

“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分析【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民工荒”的出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它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与过剩,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凸显。

“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和中国经济脱离“低成本陷阱”的重要转折。

因此,要充分利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产业结构调整倒逼机制一、引言近年来“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并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同一年龄组的两个就业群体面临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就业状况,即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开始大规模的短缺,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却出现明显的劳动力过剩。

一方面,“民工荒”日益普及,2004年首次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出现以后,已迅速蔓延至各个行业及地区,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民工荒”问题已经发展为全社会的困局,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意味着中国传统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格局正经历一场大的变革,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之后将进入劳动力局部短缺甚至全面短缺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将迈入新的时期。

另一方面,2003年之后大学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难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改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国家公布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2700万人,2006和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市场供给量年均增长22%,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532万人,而到2010年已增至631万人,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大量尚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至2010年市场总共存在大约2100万大学毕业生供给(如图1),在世界面临经济急速下滑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群体将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论用工荒和就业难

论用工荒和就业难

对“就业难”与“用工荒”问题的认识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是逐年攀升,就业形势严峻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然而,于此同时却传出了某些代工企业“用工荒”的消息,对于这一现象,我分析到如下几个原因:一、就业上的矛盾目前,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结构不平衡。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必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老一辈的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农民工”。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初发布的“新生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据了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

在就业上,新一代农民工和老一代的农民工最大的不同就是,工资不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虑因素了,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的好与坏、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工作环境,已经让他们难以满意。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余地相对于农民工来说更大,自我的就业标准更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着失业问题,他们不愿进入普通的大工厂做纺织工、搬运工等等,他们想要一个工作环境好,能展示自我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上,以往的就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工厂依旧是原来的工厂,工作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企业生产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老模式。

然而,参照外国的发展经验,当第二产业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时,很多人就会进入第三产业就业。

第三产业包括餐饮、旅店、商店等传统领域和金融、保险、教育、政府部门等领域,它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工作环境和社会评价比较高。

而就我国目前就业环境来看,第三产业还不足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的就业部门。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就业需求和供给上的矛盾。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用工荒PK就业难“大学生赚不过农民工”?前言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以及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

对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表明,“供需失衡、同专业人才过剩、薪酬低”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鲜明特点。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还在继续恶化。

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

“大学生就业难”已俨然成为一个影响国民教育和经济两大领域的社会问题。

在大学生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同时,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出现了“用工荒”。

“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看似矛盾,却同时在中国存在着。

本文将从原因、对策等方面全面分析这一现象。

原因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大学生的基数成倍增加,从06开始,大学生就业达到扩招后的高峰,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和实际毕业人数严重失衡,求职竞争空前激烈。

而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却有所减弱。

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个失衡的天平显然倾斜得更厉害了。

此外就业的结构性也存在严重不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由于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成为空白,失去竞争优势,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另外很多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而企业所需要的是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有经验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学生自然不能受到青睐。

而在企业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加之大学生的大量剩余,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选用更加挑剔。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用工荒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用工荒论文

现今时代,新一代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多地取力军。这一代人已经不再有紧迫的养家糊口问题,而更多地考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因素。这种新情况和新趋势,事实上已经“倒逼”企业更好地善待员工,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昔日的天之骄子,咋就沦为社会新底层?
2008年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下,当时是使众多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数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回暖,倒闭的企业开始复苏,新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面对就业岗位的与日俱增,各大小企业猛打“招工”牌,各大媒体也大力宣传破解“用工荒”的策略。
今年春节过后,各企业门口同以往一样摆着极为醒目的招聘广告,“招工,招工”又成了眼下企业最为紧要的事;有的企业提高员工的生活标准,有的企业则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公司副总开车接求职者先参观工厂,以感情留人;政府职能部门为了招商引资,也在经济开发区开展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企业试点工作,优化用工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来如何破解用工荒。
从以上各地报道中,如何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是企业家谋求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思考的首要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招工门庭冷落,有的则是火火爆爆?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被《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的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老福特)在90多年前喊过的一句经典口号——“让造车的人都买得起车”。这句百年经典口号被人称道至今,正是源于福特汽车善待员工的基本理念。事实也证明,善待员工的企业,往往不闹“用工荒”。
对此一些企业的奇招:企业给员工父母发福利;上员工老家拜年;为员工无偿购房等。这一切都是以情来留住优秀员工。
所以,企业在用工中:提高工人工资;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公司氛围;夫妻房留住工人的心;建立机制优化用工环境等成功之术正是破解“用工荒”的法宝。企业奉“让造车的人都买得起车”的核心价值为圭臬,把善待员工作为吸引、留住员工和发挥员工生产力、创造力的根本途径,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形成合力,让农民工真正走进“春天里”,让企业用工不再“荒”。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问题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问题
三 、建 议 与 不 足
( 一 )对 策建议 。( 1 )加快产业结 构升级 的 同时 ,引导 人力 资本优化升级 。大学生就业难 与民工荒并存 的问题实质 上 是劳动力市场 的供需失衡 问题 。解决 这一两难窘境的根本 途 径就是实现产业结构 与人力 资本结构的相吻合 。( 2 )充分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改革户籍 制度 、教育制度等。通过政策 导 向,逐步缩小东 、中、西部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促进人 口 合理流动 、培养专业技术人 才 ,在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经济 发展需求等 。 3 )加大对 就业 观念的正确引导 ,树立正确择 业观 。通过专题讲座 、发 放知 识读 本等途径引导择业人员树 立正确 的择业 观 ,不断追求 自我价值 实现 和幸福感 的 同时 , 逐步摒弃错误观念 的影响 。 ( 二 )不足 。本 文 由于篇 幅等原 因没有对大 学生就业难 与 民工荒并存 问题的原因做深入全面 的探讨 。另外 ,数 据等 方 面也存在着不 足 ,有待进一 步完善 。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与 民工荒并存 问题提 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以供参 考。 【 关键词 】 大学生就 业难 ;民工荒 ;原 因


研 究背 景
我 国作为 劳动力 资源丰 富的人 口大 国,在 2 0 0 3年首 次 出现 “ 民工荒”现象 ,与此 同时 ,我国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 难 的状况 也相 当严 峻 。根 据 中国教育部 的统计 ,截至 2 0 0 9年 7 月 ,我 国应 届大学 生就业率 仅为 6 8 %。《 2 0 1 2年 中国大 学 生就业 报告 》显示 ,2 0 1 l 届 大学 毕业 生 中有 8 2 . 1 % 的人 毕 业半年 后受雇全 职或半 职工作 ,仍有 近 5 7万人处 于失业 状 态 ,1 0多万 人属于 “ 啃老族 ” 。可见 ,我 国的劳动力市 场处 于 “ 民工荒”与 “ 大学生就业难 ”并存 的两难状 态。 究 竟是 哪 些大 学生 就 业难 ? “ 民工 荒 “ 又荒 在 哪?孙 静静和彭平平 ( 2 0 1 3) 指出 : 大学生就业难仅指 一般地方综 合高校 的知识型 大学 生并不包括成人教育及 职业 大学 的专科 生 ,也 不包括著 名一 流高校 的大 学生 ; 在 一些 劳动条件差 、 工资待遇低 的劳 动密集型行业和低端服务业 以及有一些有专 业技术含量 的职业存在着 民工荒 的问题 。 二、大学生就业难与 民工荒并存 的原 因分析 ( 一 )经济层 面 。( 1 )地 区经济 发展不均衡 导致 的就业 取 向差异化 。一方 面 ,近年来 ,我 国西部大 开发战略政策 的 实施 ,中西部地 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 ,所能容纳 的劳动数量 越来 越多 。在工资水平相 当的状 况下 ,人们更愿 意就近择业 ,农 民工返乡现象趋 向于普遍 化 ,东部沿海地 区 尤其是珠 三角地区大量农 民工流失 。另一方面 ,许多大学 生 为寻求更好 的发展机会 ,更愿意待 在大城市特别是东部经 济 发达地 区。大量大学生涌人大城市 加大竞争压力 的同时必 然 存在大 学生失业 、待业 问题 。( 2)经济结构失调 。“ 民工荒 ” 荒 的是不太 注重学 历的普工 ,“ 就业难 ”难 的是 受过高 等教 育 的人 。知识密集型企业还没有 多到能接收现有 知识 密集 型 人才 的程度 ,新生代农 民工有 技术 不愿 当普工 ,老一代农 民 工没精 力没能力 当普工 ,因而不可避免 的出现 了大学 生就业 难 与民工荒并存的问题 。 ( 二 ) 社 会层 面。( 1 )教育结 构不合 理造成 我 国劳动力 市 场供 给 结构 失衡 。第一 ,高等 教 育迅 速扩 招 ,高 等教 育 趋 于大众化 。从 1 9 9 9年至 2 0 0 9 年 ,高等教育招 生人 数年均 增 长率 为 1 4 . 7 %,2 0 0 8年秋 季入学时 的毛入学率 ( 2 3 % )比 1 9 9 3年高 出 l 8 个 百分 点。而随 着社会 的发展 ,我 国的产业 结 构处于转 型阶段 ,所能容纳 的高等教 育劳动力数量非常有 限 。第二 ,教育经 费投入 结构不合理 、专业 设置与市场需求 不符 。我 国教育 经费不断增加 的同时 ,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 断 向普 通高 等教育 倾斜 。高 等教育 经 费投 入每 年增 长达 到 2 5 . 1 %,而 中等专 业学校 和技工学 校的教育 经费投 人增长速 度每年 分别为 4 . 3 %和 7 . 7 %。这种教育资源 分配的倾斜使得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作者:明明黎珊珊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07期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辞退农民工,引发了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时至 2010年春节,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珠三角、长三角甚至内陆一些城市频频拉响“民工荒”警报,民工短缺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

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现象,即大学生“就业难”。

“民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来解决?“民工荒”背后的原因一、国家政府层面。

“民工荒”其根本症结在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管理制度。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下,“城镇户口”可以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多重福利,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工虽然已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户口的限制,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这种福利与权力的缺失,使得农民工看不到在城市发展的希望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逐渐减少。

近几年,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免农业税,实施各种农业补贴,并同时通过新农合、新农保等多项措施,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农村福利待遇。

同时,随着中西部的发展,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地区的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离土不离乡”的工作机会,减少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农民工供给。

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低,大都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和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来换取工作报酬。

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够,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农民工缺乏企业所需要的他们具备的技术,造成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员。

二、企业层面。

在我国,中国加工制造企业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其得益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我国制造业,在结构上的低端化导致我国的产业附加值不高。

企业主要依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保障低成本,赚取利润。

农民工不仅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恶劣、条件差,工资还经常被拖欠,而且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和尊严、平等择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居住等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合法权益屡遭侵害。

大学生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浅析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加之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民工荒”则是指用工短缺现象。

“民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

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

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一、就业难存在原因1.现在整个就业的状况,因为我们国家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这个大的背景下。

再加上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就显得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难度就显得非常突出。

2.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对大学生这种白领岗位的需求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

3.大学生的供给不太适应市场需要。

大学专业的设置和相应招聘、招收这些专业的大学生的人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以及大学生的观念能力,观念也不太适应。

4.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5.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

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

其二,诚信问题。

不少毕业生觉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诸如环境还不够宽松、公平,企业用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等等。

其三,流动问题。

大学生在企业工作中不安于现状,在企业对其培养以后,跳槽行为屡见不鲜,使企业不敢启用或者聘用在其重要岗位且对大学生不以重用。

大学生就业难PK农民工用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PK农民工用工荒
求生存、挣钱 糊口、期望值低
年龄结构荒
打工目的 年年家性龄期龄庭格结望、结特构值学构征荒历
农二代
18-30岁
高中、中专
独生子女 兄弟姐妹少
不能吃苦、开销大、 思想开放、生活 能力弱
求发展前途 期望值高
四、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及建 议
企业:
1、加快企业产业和 技术结构调整步伐 2、改善用工环境, 创建良好企业文化 3、加强校企联姻, 抢占资源先机
江海强,男,38,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6人,建筑工人(水电工),年薪 35000元左右。自从20岁他就跟着叔叔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年只有春节的10天假能回家 看望家人。他想学习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想自己创立一家小型装修公司。
2、改善用工环境,创建良好企业文化
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
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 应该要提倡留人制度。 第一、提高工资福利,
(四)企业用 工“政策性调 整荒”
(一)政府应 对“用工荒” 的主要途径
(二)、企业 应对“用工荒” 的主要途径
(三)民工自 身的历练
一、“民工荒”荒在哪里?
服务业
技术工种
生活服
熟练工种 务业
建筑业
制造业
季节性用工
商业服 务业
缺工类型
劳动密 集型 企业
二、三大特点:
波及范围广
回流中西部
上演争夺战
家庭因素
家庭社 会地位
个人因素
影响
家庭因素
经济条件
学校因素
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学校因素
投入不足导致大学生质量下降Fra bibliotek就业准备不充分 其他因素
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 理 论 是 在 制 度 层 面 对 中 国 劳 动 力 市 场 体私 营 、 民营企 业 、 资企 业, 三 他们 一般 益率远远高 于农村 ,务工收入远远高 于 农 村 粮 食 收 入 。这 样 在 农 民 工 市 场 上 供
求 均衡的结果是 : 均衡工资较低 , 工作待 遇差, 工作 时间长 、 作强 度大 , 动密 工 劳 集 , 至安全没有保障。 甚
社 会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可 见 对 该 问 度 , 人 力 资 本 积 累 最 低 , 握 的 科 学 此 , 其 掌 由于人力资本 积累不高 , 进城 务工 的 题 的研 究 不 容怠 慢 。

理 论 和 专 业 技 术 少 , 都 靠 出 卖 自 己 的 农 民工 为 了 生存 不 得 不 出 卖 自己 的 劳 动 大
‘ 工 荒 ”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 民 与
基 于 劳动 力 市场 结 构 的 分析
口 沈 阳 黄绍 娜
2 1 新 春伊 始 ,我 国许 多省 市 就 纷 的划 分 ,它 不 能 很 好 的反 映 中 国劳 动 力 是待 遇 较差 , 00 工作 强 度 大 , 劳动 密 集甚 纷 闹起 了“ 民工 荒 ”从 东 南 沿海 地 区的 一 市场 主体特点 ,不能更好 的体现 中国现 至 是 体 力 劳 动 的 企 业 。 , 工 难 求 到 中西 部 地 区 的 劳 务 输 出 频 频 告 阶 段 “ 人 为 本 ”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宗 旨 。 以 构 据 实 证 分 析 表 明 ,就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急 ,民工 荒 ” 2 0 “ 自 0 4年 以来 再 度 成 为 各 因此 , 者 认 为 在 这 里 运 用 根 据 劳 动 力 收益率 而言 ,城市劳动力人 力资本高于 笔 大新 闻媒 体 报道 的热 点 。与此 同时 , 年 的 特 征 把 中 国 的 劳 动 力 市 场 分 为 农 民 农 村 进 城 劳 动力 人力 资 本 。因此 , 企 业 每 对 我 国都 有 数 百 万 大 学 毕 业 生 涌 入 劳 动 力 工市 场和大学 生市场两类不 同的市场 的 主来 说 ,雇 佣 更 多 的 农 民工 意 味 着 拥 有 就业 市 场 , 国 就业 形 势 日益 严 峻 。一 边 这 一 分 法加 以探 讨 , 有 价 值 意 义 。 由于 更 多 更 廉 价 的 劳 动 力 , 年 来 , 国 加 工 我 更 近 中 “ 民工 荒 ” 业 招 不 到人 , 边 却 是 劳 动力 农 民 工 市 场 和 大 学 生 市 场 两 类 劳 动力 市 制 造 企 业 以惊 人 的 低 价 迅 速 抢 占 国 际 市 企 一
3大 学 生 市场 的 供 求 及 均 衡 。大 学 .
生 市场 的 供 给方 受过 高等 教 育或 职 业 技术教 育 的毕业生 , 人力 资本投 资成 其
本 高 , 识 收入 预期 高 , 定 了其 劳动 知 决
力 供给 的要求 高于农 民工 , 因此他 们对
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的需求就较高, 工资
求, 工作稳 定性强 , 全保 障程 度高 。 安

劳 动 力 市 场 结构 差 异
体 力和 花 费更 多 的 劳动 时 间来 换 取 工 力而获得相 对低 廉的工资 。同时由于在
1两层 次 市场 的划 分 。 动力 市场 分 作 报 酬 。 民 工 市 场 的需 求 方 主 要 是 个 同等人力资本情况 下 ,在城市工作 的收 . 劳 农
富余就业形势严峻 , 这种“ 悖论现象 ” 看起 场 的 供 给 主 体 不 同 ,决 定 了 两 类 市 场 的 场 得 益 于 国 内低 廉 的 劳 动 力 资 源 。加 之
来 是 两 个 问题 , 实 是 一 个 问题 , 起 来 供 给 和需 求 特 征 以及 均衡 结 果 的不 同 。 其 看
极地应对措施 ,从而促进 中国劳动力市 教育程度 、 技能水 平 、 作 意愿 、 作环 然 中国已有 1 的农 村劳 动力转 移到非 工 工 场健康有序地进行 ,对保证 中国经济又 境 要 求 和 工 资 要 求 有 其 特 殊 性 , 们 的 农 产业 , 民工 成 了 产 业 工 人 的 主 体 , 他 农 然 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 受 教 育 程 度 低 , 都 是 高 中 以 下 文 化 程 而由于素质不高 , 大 主体地位并不稳固。因
期 望值也较 高等 。
大 学 生 市 场 的 需 求 方 与 农 民 工 市
场 的需 求方 相 同 , 是 , 一需 求 方 主 但 这
要 是 针 对 大 学 生 招 收 高 新 技 术 人 才 和
管理型 人才Hale Waihona Puke ,且 一般 农 民工无 法胜任 ,
即 不 可 直 接 替 代 。 因 此 , 大 学 生 市 场 在
4 2
以人 为 本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正 在 如 上 供 求 均 衡 的 结 果 是 : 高 的 均 衡 价 格 也 无 法 实 现 均 衡 ,造 成 大 量 大 学 毕 业 与 完 善 , 较 而 民 和 工 资 、 较 高 的 工 作 待 遇 和 工 作 环 境 要 生找 不 到工 作形 成 “ 毕业 即失 业 ” 的现 火 如 荼 地 进 行 , 一 边 的 “ 工 荒 ” 一
目前 中国农村 劳动 力市场 中,小学及 以
矛盾 , 其实是 统一的。因此 , 科学地分 析
2农 民 工 市 场 的供 求 与 均 衡 。农 民 下 文 化 程 度 占 3 .%, 初 中文 化 程 度 占 . 8 2
“ 民工 荒 ” 就业 难 产 生 的 原 因 , 采 取 积 工市场 的供给 决定其 主体 是农 民工 , 与 并 受 0 , 过 专 业 技 能 培训 的仅 占 91 虽 . 受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