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宏观分析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fc51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9.png)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一致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共同致力 于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 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
济目标。
政策工具互补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不同的调 节机制和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形 成政策合力。
政策实施协调性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政策 冲突和相互抵消。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1 2
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
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率计算及类型划分
失业率计算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 作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收入法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 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 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
01
02
03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通常采用GDP或人均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ab6c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6.png)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
•
•
•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0824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a.png)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bd8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ppt课件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dee4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f.png)
大学生就业心态不平衡的主客观原因
2
劳动力发展 趋势
劳动力发展趋势
1
劳动力供给增长由快到慢,城 镇劳动力资源增加
2 劳动力素质提高
33 劳动力需求
4 劳动力老龄化加剧
THANK YOU
thank you
18
民工短缺的情况和原因
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 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 业缺工尤为严重 民工短缺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民工短缺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催生区域间的产 业结构转移
技工短缺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
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
1. 高校扩招影响 2. 学生就业渠道不 畅 3. 企业用工制度不 合理
4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5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 机会 6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7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8市场对白领需求不 足
9文科教 育质量 低下
近几年就业形势及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平衡心态
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 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
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的高级技能人才 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
大学生就业
1.2011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 水平,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
2.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 ;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
3.临床医学和法律事务“领衔”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 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看上去很美”:美术学,音 乐学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
4.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毕业半年后,三年后月收入均为 最高;高职高专: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土建大类分类毕 业半年后,三年后最高月收入专业门类
宏观经济指标ppt课件
![宏观经济指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29ca8f561252d381eb6ea0.png)
统价计格方变法动:消费者购买商品及服务的
关注原因
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 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倘若该
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
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
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
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
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
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经济总量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简称PPI),主要的目 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 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
附3
美国耐用品订单月率,代 表未来一个月内,对 不易耗损的物品订购 数量,该数据反映了 制造业活动情况,就 定义而言,订单泛指 有意购买、而预期马 上交运或在未来交运 的商品交易。市场也 较注重扣除国防部门 用品及运输部门用品
Thank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 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 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 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 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
货币财政指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 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中央银行要例 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 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deposit ratio)1。00万存款
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收入法,也称 要素分配法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之和
经济总量指标
失业率
(UnemploymentRate), 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 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 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 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统计方法:统计失业人数占劳 动人口的比例。 关注原因 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 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 况,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 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失业增人长口。/劳动人口=失业率
经济学宏观经济PPT课件
![经济学宏观经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384b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0.png)
03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货币职能与货币政策工具
01
02
03
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 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 货币。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 金、利率政策、再贴现和 汇率政策等。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 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中、银行的银行 和政府的银行。
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货币主义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等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解释。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 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传导机制和影响因素。
05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实践
国际贸易理论
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解释国家 间贸易的原因和模式。
贸易政策类型
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分析不同 政策的实践效果。
国际贸易组织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1 2
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 记录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 交易。
02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概念及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最终成果的价值总 和。
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 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收入法也称分配 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支出法是从
中央银行运作机制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PPT课件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7829cf01f69e314232943b.png)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国家政策
积极协调劳资关系; 大力促进充分就业和劳动力的合
理流动; 适度干预工资水平和工资制度。
29
三、荷兰劳动力市场的 “第三条道路”
宏观经济政策; 独特的工资协商制度; 劳动力市场政策:
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主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跃。
26
(二)政策措施
1、调节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增加投资,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优惠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2、调节劳动力供给的人力政策 就业培训
岗前培训 转岗培训
27
二、 “集团意识”起主导作用 的日本劳动力市场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强烈的集团意识; 双重结构; 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 比较僵化的劳动力市场; 就业比较充分,失业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We
Wb
Sb1 Sb2
A地区
L
B地区
深圳
武汉
L
22
(三)充分就业
23
第三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Internal labor market)理论是近三十年来西方经济学 理论所获得的重大进展之一,并成为劳动经济学新的组成部分,它超越了新 古典经济学的简单框架,弥补了传统劳动经济理论的空白,对当代劳动经济 学有着十分积极的贡献。加州大学经济学家ClarkKerr在1954年发表了一 篇直接探讨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文章,追溯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J.S.穆 勒和J.E.凯尔恩斯关于工资差别导源于非竞争集团的思想,认为现实中的 工资差别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分割化的结果,从而最先提出了有关劳动 力市场分割和非竞争性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J.Dunlophe、 R.E.Livernash在1957年分别发表了“当代工资理论的任务”和“内部工 资结构”两篇文章,在其中提出了有关工作束(job cluster)和工资等高线 (wage contour)的概念,这些概念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关于工作晋升 与工资决定的分析奠定了最初基础。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P.B.Doeringer 和M.J.Piore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这部重要著作中,指出 有两类劳动力市场,一类是工匠、手艺人等零工活动的市场,另一类是大工 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前者直接受市场力量的调节,后者除了在初始雇佣时受 到外部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以外,其有关劳动配置、工资决定等等活动都是 在企业内部通过管理规则或惯例来进行的,而与外部市场基本无关。
宏观经济学 第6章 劳动力市场
![宏观经济学 第6章 劳动力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919ebf82f524ccbff12184ae.png)
0 2 4 6 8
-4
-2
96 1 3 5 7 9 1 3 5 7 96 96 96 96 97 97 97 97
1 1 1 1 1 1 1 1 1Βιβλιοθήκη 1 1 1 1 1 1 1 1 1 1
97 98 98 98 98 98 99 99 99 99 99
9 1 3 5 7 9 1 3 5 7 9
宏观经济学
一、劳动力市场 二、失业的变动 三、工资和价格的决定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和 自然失业率
第六节
劳动力市场
一.失业: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都是失业。 失业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
非社会公共机构的平民人口(成年人口 数):除16岁以下未成年人、军队服役和 监狱服刑人口外,潜在的可就业的人口数。 就业是指处于受雇佣与“自我雇佣”的状态; 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 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 u U L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成年人口总数 labor force 劳动力参与率 = population of working age
2019年1月14日星期一
16
各国工资决定的共同点:
1.典型情况是工人拿到的工资要超过工人的保留工资。 保留工资:指使工人感到工作和失业无所谓、无差 异时的工资。 2.工资通常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环境:失业率越低,工 资就越高。 原因: 工人一方:有一定的谈判能力获取高于保留工资的 报酬。 企业一方:愿意支付高于保留工资的工资吸引工人, 即效率工资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 章 35 12 126of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PPT课件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7f64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e.png)
01
02
03
04
建立过程
简述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理 论依据、假设条件、数学表达
等。
模型选择
说明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 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参数估计
介绍参数的估计方法、估计过 程和结果。
模型应用
阐述模型在政策分析、预测等 方面的应用。
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静态模型
描述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态,不考虑时 间变化。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政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间经济 合作。
未来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应对策略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等。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 化;深化国内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 展机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国 内市场空间广阔等。
03 宏观经济模型分析
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构成
01
02
03
经济变量
模型中包含的宏观经济变 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失 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经济关系
描述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如因果关系、相 关关系等。
参数与变量
模型中使用的参数和需要 估计的变量,以及它们的 经济含义和作用。
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动态模型
考虑时间变化和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模拟 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
计量经济模型
基于历史数据,通过统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 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结构模型
根据经济理论和假设,构建各经济变量之间 的结构关系。
04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d64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e.png)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
Chapter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及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GDP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 的中间消耗。
信贷传导机制
通过影响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 济活动。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 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和 问题。
研究目的
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经济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和 个人提供决策参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资源短缺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或价格过 高,就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 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源泉、制约因素及政策选择
•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落后、卫生 条件差等也会制约经济的增长。这些问题会导 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AD-AS模型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AD-AS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84e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LM曲线方程: ky hr M P
IS曲线方程: y a e d r 1b 1b
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国民收入:
y
a
d
e
(ykh( a1ddeb)hMP)Mh( kh
(1khd
b)1
d
b )
1 P
这就是总需求函数
价格保持不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如何变化? 如果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曲线如何变化?
② 实际工资水平决定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 格水平具有完全弹性。当劳动力市场处于短暂失衡时,能够在较短时间 内完成调整。
③ 劳动者对自己的工具具有充分信息,因此,不存在货币幻觉,不会因为 货币工资的高低和价格水平的涨落而改变预期。
36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37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最后,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 增加,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 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 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r
y
a d
e
(k h
1 d
b )
M h
(k h
1
d
b )
1 P
r1
E1
r2
思考: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0源自位置有无影响?38
3、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总供给曲线
从形态上看,理性预期学派的总供给曲线与新凯恩斯主义 的模型已经区别不大,都是向右上倾斜的一条直线,只是 纳入了预期这一概念。
他们的观点认为,从整体和长期看,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 因此,在总供给模型中增加了预期变量。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是可以灵活变 动的,市场机制能够使供求相等从而保证市场均衡,这与 古典主义相同,所以它又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分析讲》课件
![《宏观经济分析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834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1.png)
06
未来经济展望
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总结词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详细描述
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人工智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创新技术还能够催生新的产业 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通货膨胀与物价指数
总结词
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详细描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物价指数则是衡量 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数值,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 价指数(PPI)。
失业率
总结词
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冷暖。
详细描述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活 动的冷暖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过高或过低的失业率都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的层次
包括总体经济活动和个体经济活动。总体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总 体的活动,而个体经济活动是指单个企业、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03
宏观经济的度量
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
、物价水平、就业率、国际收支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
动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收支平衡
总结词
反映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总体状况。
详细描述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它包括了该国的出口、进口 、投资收入、对外援助等经济活动,是衡量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分析ppt课件
![宏观经济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924f51b90d6c85ec3ac6e6.png)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指标
通货膨胀(Inflation)
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变化型三种
会产生财富和收入再分配效应 、扭曲相对价格 政府历来将其视为经济的头号大敌,不会长期容忍高的通
货膨胀率。
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
是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但并不包括有劳动 能力却不寻找工作的自愿失业情况。
了解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相关 的措施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根据宏观经济波动来分析并预 测股票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
5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指标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数理模型分析法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概率预测法
上述各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预测宏观经济环境变动 对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整体运行的影响,并据 以选择投资策略。
6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简称GDP)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 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 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GDP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率,这是反映一定 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 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1
学习目标
了解宏观经济分析在基础分析过程其中的作用 和地位;
了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一 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了解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并学会 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基本方法;
学会分析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 响;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1b8e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8.png)
•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践应用目录•国际收支与汇率制度改革进展•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展望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关注总量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研究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研究对象不同分析方法不同政策目标不同相互联系0102030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02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进行核算。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国民收入概念及核算方法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
政策目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途径通过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开始积累起飞所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
成熟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缓慢。
起飞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4版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7205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e.png)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财政政策•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与长期经济增长•政府角色、社会保障与环境问题目录宏观经济学概述01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
03研究方法曼昆宏观经济学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推导,又强调经验验证。
01理论框架曼昆宏观经济学以新古典综合学派为基础,吸收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02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
曼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02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计算GDP ,适用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量来计算GDP ,适用于收入分配比较均衡的国家。
生产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来计算GDP ,适用于统计基础比较完善的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GDP )核算方法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劳动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的波动经济增长不是平稳的,而是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国家在生产不同产品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业的含义
• 失业被定义为:凡在特定年龄之上,在规定的时间 里满足下列三种情况的,称为“失业”:(1)无 工作,即不在有报酬的就业或自营职业中;(2) 本人当前可提供工作,即具有劳动能力;(3)正 在寻找工作,即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
•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用失业人口与劳 动力人口之比来定义失业率(u)(the unemployment rate):u=U/L.
8
奥肯定律
• “奥肯定律”(Okun's law)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 (Okun,1962)依据美国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得出的 一个结论,它描述了失业率与产出变化之间的相关 数量关系,即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产出将大约增 加3%。这种产出变化与失业率变化的比值又称作“ 产出的失业率弹性系数”,简称“奥肯系数”。后 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或2.5个百分点(Samuelson &Nordhaus,1992,Stiglitz,1993)。
人事经济学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宏观分析
1
内容概要
• 失业的定义:静态与动态分析 • 失业的类型 • 失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 劳动力市场对收入分配的决定作用 • 评价收入分配的福利经济学标准
2
失业的定义
• 首先明确,一个社会的总人口可以被划分为 两个部分,在劳动力队伍之中的人或劳动力 (L),和不在劳动力队伍之中的人或非劳 动力(N)。而在劳动力队伍之中的人又包 括两部分,已经就业的人口(E),和虽然 失业但是希望就业的人口(U)。
– 收入不平等:是指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差异。
15
贫困的测量
• 贫困线的设置:
– 巴西:最低工资=贫困线 – 美国:$21000 四口之家年收入 – 中国:在2011以前,人均1274元(2010年价格水平)。
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2010 的价格水平为基数)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 新标准的出台,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由2010年的 2688万人扩大到了1.28亿人。 – 国际贫困线:$1.25/人/天 ;$2.5/人/天
7
周期性失业
•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也叫需求不 足性失业(demand-deficient unemployment),是与 经济周期联系在一起的,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经济中 劳动力总需求下降,对于求职者来说没有足够的工 作。在经济的衰退时期,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下降 ,会引起劳动力的总需求下降。当实际工资水平不 具有向下浮动的灵活性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
Ub
I
L
– 帕累托最优是状态
– 帕累托改进是过程
H
K
0
Ua
帕累托改进与准帕累托改进
• 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 somebody better off, nobody worse off.
• 准帕累托改进(Quasi-Pareto-improvement): somebody higher income, nobody lower income.
13
帕累托的福利标准
• (准)帕累托改进才是社会福利提高
例子1:(1,1,1)- (1, 1, 2),社会福利增加了吗? 例子2:(1,1,2)- (2, 1, 2),社会福利增加了吗?
• Anonymous VS Identified (匿名与实名)
14
Abbreviated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4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的含义
•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 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 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劳动保障 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
5
失业的类型
• 1、摩擦性失业 • 即使是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或充分就业情况
下,也仍然会存在一些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失业的劳动者和有职位空 缺的雇主之间进行互相搜寻需要花费时间。企业和 工人都在寻找最佳匹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流动 是没有成本的,那么这个过程可以瞬间完成。但是 在现实中,这些条件都不可能满足,所以一定量的 摩擦失业不可避免。
6
结构性失业
• 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由于以 下两种因素产生的:一是在某一既定地区,劳动力 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的实际供给之间出现了 不匹配;二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不同地区 之间出现了不平衡。比如,工作岗位是软件工程师 ,但求职者却是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的体力劳动者 ;再比如,北京和天津有职位空缺,但需要找工作 的人在海南。这种情况下,失业不是由于信息不完 全,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流动障碍。
9
劳动力市场对收入分配的作用
• 收入分配改革的总目标主要包括提高人均收入,缩 小收入差距,减轻贫困。
• 在人们通常的认识中,经常会有一种误区,认为穷 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工作。而事实并非如 此。大多数的穷人实际上是工作的,处于劳动力市 场中,而且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非常长,他们甚至 想要更多的工作。贫困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工作, 而是工作的报酬非常低。事实上,很多比较贫穷的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是很低的,因为这些国家的穷 人根本无法承担失业的代价,失业对很多穷人来说 甚至是一种奢侈品。
• Social Welfare=f (total income, poverty, income inequality), f1>0, f2<0, f3<0.
– 贫困:这里讲的贫困指的是绝对贫困,即收入不 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具体而言,指收入低 于某一指定贫困线的状态。(Insufficient command over resources)
10
评判收入分配的福利经济学标准
• 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Pareto-superior, Pareto-improvement)
• 简化的社会福利函数 (abbreviated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最优
• 帕累托最优定义:
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 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这样的资源配置 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亦称帕累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