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2.劳动力市场概论PPT课件

2.劳动力市场概论PPT课件
需求曲线 工资率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
-
5
需求曲线
W
需求曲线说明了在其它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 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
间的反向关系。
O LD
-
6
非价格因素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产品需求变化 资本价格变化
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
导致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
-
7
非价格因素变化引起需求曲线整体移动
w
L
-
8
66.5
76.4
67.2
74.7
-
女性%
33.9 37.8 43.4 51.6 57.5 60.2
3
劳动力市场
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
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
-
4
劳动力市场:需求
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工资率:工资率是劳动力的价格。 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雇主减少雇佣; 采用更加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模式;
劳动力市场:供给
工资率和劳动力供给
工资率上升,导致供给增加(一般情形下); 拉弗曲线:向后弯折的供给曲线
-
9
劳工市场的均衡
W
O
-
s
D
L
10
讨论思考题1: 黑死病与劳工工资变化
1348年~1351年,黑死病袭击了英国,导致了 17%~41%的人口死亡。在这一时间里,英国劳工 工资则上升了50%~100%。 ?试运用均衡分析来解释这一现象。
2.劳动力市场概论
-
1
劳动力人口与就业
2.10亿
>16岁人口
1.41亿
劳动力人口
0.69亿
非劳动力人口Leabharlann 1.35亿就业人口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

W MRPL
B W0
A
SL
W1 E1
D’L=MRP’L E0
DL=MRPL
劳动力数量
图5.6 垄断者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2、关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所支付的市场 工资水平的争论。 关于垄断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到底是不 是会更高却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有些研 究认为,在对具有相同教育水平和工作经 验的员工所支付的工资水平方面,那些在 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行业中经营的企业所 支付的工资确实比竞争性企业更高。但另 外一些对被管制的垄断企业的工资水平所 进行的研究却得出了各不相同结论。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 影响: 影响:实证检验
由于对实施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对就业产生的 影响的担心,经济学家们对其实际影响开展 了多项研究,但是,不同的经济学家所得出 的研究结论却存在差异,反对最低工资立法 的研究结果和支持最低工资立法的研究结果 在数量上似乎不相上下。
(三)最低工资立法:实践考虑 最低工资立法:
(二)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1、劳动力可以零成本地自由流动吗? 在现实中,劳动力流动确实是有成本的, 其中不仅包括寻找就业信息的成本,而且 包括因为离开原来的雇主而失去的很多经 济或非经济收益,比如福利的损失或者与 感情很好的同事不能经常在一起等等。 此外,从为一位雇主工作转移到为另外一 位雇主工作,往往还涉及到一些在原来企 业学习到的技能失效,以及需要重新接受 培训,从而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与公共政策
本章学习要点
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 公共政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方向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措施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保障 劳动者权益;推动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企业 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05 未来劳动力市场 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就业率的调节作用
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当市场上的就业率发生变化时, 也会引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调整,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在经济扩张 时期,劳动力需求增加,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劳动力需求减 少,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延迟退休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可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以延长劳动力供给。THANKS感谢来自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
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消失,同时创造新 的高技能岗位。
技能需求变化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人才的需 求减少。
就业结构调整
需要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体系和培训计划。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影响本地就业。
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水平。
02 劳动力市场均衡 理论
均衡的基本概念
01
均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和就业率处于稳定状态。
02

论劳动力市场分割

论劳动力市场分割

论劳动力市场分割[摘要]理论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配臵,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通过自由交换而自动平衡的结果。

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劳动力转移障碍。

劳动者具有同等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某些社会性、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引起劳动报酬或待遇上的悬殊差别。

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我们旨在引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新概念、其形式与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原因影响政策措施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新概念1.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LMS)是指由于受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表现形式①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地区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产业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种族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等等。

每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不尽相同,所以我在此以我国为惯例进行描述:1.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最主要形式。

它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上。

改革初期由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或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简称城乡收入比率)高达2.37。

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后,城乡收入比率开始下降,到1983年达到1.70这一最低点。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从1984年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率有所加快,1992年开始超过1978年的差距,1994年进一步扩大到2.86,此后虽然有所缩小,但1999年仍然达到2.65。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与其它要素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具有较明显的非竞争性。

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lahour market segmentation) 理论正是以区别于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新范式来解释这种非竞争性的。

该理论认为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歧视现象,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能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Mill ,1885; Caines,1874),20世纪60-70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以新古典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出挑战并出现了不同的学术分支。

如以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职业竞争理论、运用历史和制度分析法提出来的激进理论及双元结构论。

这些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观测点、划分方法以及研究方法不同等。

其中双元结构论引述最多并成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

双元结构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这种区分最早由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MichaelJ。

Piore,1970)提出来的。

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等特征;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没有升迁机会。

一级市场的岗位主要是由内部劳动力市场组成,工资的确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由管理制度等规则来调控,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而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二级市场的就业者多为穷人,尽管双元结构论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还是存在着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多个区域组成的;另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工作链,“链”上的工资差别很大,但并不存在界线明晰的区域。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St+1= f(Wt)
在前述假设条件下,依据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弹性 相互关系的不同情况,存在着三种均衡变动。
为使分析得到简化,设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变,其弹性为1。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 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劳动力需 求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于工资率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性的,也不 是发散性的,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 形成一个循环,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在劳动供给或需求决策到执行和完成决策之间存在着时滞因素 在考虑时间因素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下一个时期 (t+1)的劳动力供给实际上是本期(t)工资率的函数。均衡也随之形 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流动状态,即动态的均衡。
这里作如下假设: 假设1: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 决策的时间为下一期,以t+1表示,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假设2: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 率和本期的劳动需求量,两者的关系为:Wt=f(Dt) 假设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 资率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为因变量。两者的关系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LMS)理论2.1.1分割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其新的研究思路劳动力市场到底是统一的还是分割的?这是分割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发出的诘问。

针对后者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要素自由流动假设,分割理论提出了对立的看法: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劳动力市场内部存在着流动障碍。

亦即劳动力市场内部是分割而不是统一的,内部不同的市场之间在工作待遇上是不平等的,并且劳动力在市场间流动是不自由的,存在着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流动障碍,于是这种工作待遇上的不平等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消除。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大特征和最具意义的理论创新就在于:强调造成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结构性因素而非个人因素。

在这点上它与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正相对立,后者关注人的差异而不是工作本身的差异,将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仅仅归因于劳动者个人在人力资本拥有上的差异,强调的是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而非分割性。

而分割理论则指出,这种不平等不能仅由劳动者的个人因素来解释,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分割特征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不是劳动者个人间的差异而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分割更能解释劳动者之间的不平等。

在这样一种研究纲领的指导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首先对分割的标准和划分方法进行了探讨,理论上的争议很多,但就研究的具体情况而言,普遍采用下面几个标准:1)工作的稳定性;2)工资高低;3)提升机会;4)工作条件的好坏。

在这四个标准中尤以工资高低这个标准被应用得最多,其次则是工作稳定性与流动。

此外,它还研究了造成这种分割的原因。

由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造成分割的经济原因上,主要的解释有产品市场与产品需求的稳定性、大公司制度的兴起、转换工作的成本等。

在这种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是“二元劳动力市场”或“双元结构”,它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primary segments)和“二级市场”(second segments),通过指出在这两个市场间存在的工作待遇差别和劳动力流动障碍来证实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的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 修规(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 下,总之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 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工资率是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决定的工资率为w。就业最为L0。当法定最低工资率超过均衡工资 率等于W1时,有L1数量的劳动者希望就业。而厂商根据利润最大 化目标,只能雇用L2 数量的劳动者,从而有L1-L2 的劳动者处于 失业状态。这种失业仍是由供求曲线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而 是自愿失业。
间表示供大于求。 ➢ 如果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分配充分有效地运行,因为劳动力的需求大
于供给数量的增加与V 的增加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两者的关系可用 向左上倾斜450的线EV来表示。同理,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与U 的关系也可用向右上倾斜450的线EV表示。
4. U-V分析
➢ 从其定义出发,均衡失业并不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而是所谓的摩擦性失业。 均衡失业率U* 的高低反映了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机制的效率,即U* 高则摩擦性失 业多、效率差; U*低则效率高。
➢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和就业水平都会有一个趋势,即会低于竞争性劳 动力市场中的水平。再次参考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果在这种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 挥动魔杖,通过增加雇主数量将它转化为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将会变为wc,就业水平将变 为Lc。注意,这两个水平均高于买方垄断的雇主工资和就业水平。事实上,一些经济学家wc和wm 的差异作为买方垄断剥削程度的替代测量,而不是作为边际收益产品和wm之间的差异。

Labour Market Analysis劳动力市场分析幻灯片PPT

Labour Market Analysis劳动力市场分析幻灯片PPT
= in a “free market”, demand and supply (the “market forces”) determine together the price of labour and, hence, how much of it will be employed
精品文档
A free market?
Decisions are subject to regulations
Whether formal or not
精品文档
Which regulations?
official (laws and decrees) Employment, laying off, security at work Minimum wage
Employer, or employment opportunity
精品文档
The labour market
Virtual space
In which are matched, in a more or less organised manner…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all sorts of labour
精品文档
Factors affecting labour markets
affecting both supply and demand side
exchange
allocation and price
determination
supply
demand
精品文档
The labour market
production exchange
utilisation
supply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与其它要素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具有较明显的非竞争性。

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lahou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正是以区别于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新范式来解释这种非竞争性的。

该理论认为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歧视现象,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能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Mill,1885;Caines,1874),20世纪6O-7O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以新古典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出挑战并出现了不同的学术分支。

如以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职业竞争理论、运用历史和制度分析法提出来的激进理论及双元结构论。

这些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观测点、划分方法以及研究方法不同等。

其中双元结构论引述最多并成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

双元结构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这种区分最早由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MichaelJ。

Piore,1970)提出来的。

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等特征;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没有升迁机会。

一级市场的岗位主要是由内部劳动力市场组成,工资的确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由管理制度等规则来调控,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而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二级市场的就业者多为穷人,尽管双元结构论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还是存在着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多个区域组成的;另一种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工作链,“链”上的工资差别很大,但并不存在界线明晰的区域。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摘要: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

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理论抽象,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并由此引伸出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际之间的对立统一。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竞争;分割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

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

这种机理突出表现在市场信号(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能够正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诱导资源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门或领域流动。

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

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

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其配置对象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

在诸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是由市场配置的,唯独劳动力这个活的、能动的要素,是由行政计划配置的,一定活不了,国民经济也一定活不了。

如果把劳动力要素排除在市场机制配置之外,这种市场经济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迄今为止,不管是哪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没有把劳动力排除在市场机制作用范围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生产 技术和工艺过程决定的,而要取决于企业 内部的调控策略和权力关系。
(三)拓宽了研究分析的范围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偏好和公共政策看 作内生变量。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释 和结论,如:
• 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特征与工 作特征不匹配;工作不稳定的经历造成二 级市场工人的离职率较高。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重点: • 就业稳定与工作流动,并着重分析企业
对产品市场变化的应对策略,注重阐释 工资结构,如外部工资结构和内部工资 结构。
(一)关于二级劳动力市场形成原因的解释
• 1、产品市场稳定程度的差异 • 帕雷(pioer)的研究重点是产品市场的演化,从区
内到全国,从完全竞争到厂商垄断,覆盖面广,时 间序列长。 • 若产品需求稳定,存在技术进步,企业将选择资本 密集型生产方式,在一级劳动力市场雇佣工人从事 生产活动; • 若产品需求不稳定,企业将选择劳动密集型生产方 式,在二级劳动力市场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活动。 • 这样,面临产品市场稳定的企业与面临产品市场的 企业之间形成分工。
• 总之,按照“两分法”,总能得到一个双 元结构图,以表明一级市场(Primary segments)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segments)的差别(Piore, 1970)。
(三)双元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 一级市场: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 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 该市场富人较多。
• 青工和已婚妇女长期滞留二级劳动市场的 主要原因是: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从属地 位。
• 不否认两个市场劳动力素质的整体差异,但关键 是,工资差别大大高于劳动力素质差别,劳动报 酬与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成反比。
• 关于就业稳定性与劳动力素质的关系也是如此。
(二)关注产品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当需求大于供给以及存在工会组织的条件 下,劳动力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依赖于产品 市场特征,而产品市场又受到需求变化、 雇主权势以及生产技术的影响;
第五讲 劳动力市场分割 理论
R.麦克纳勃(Robert McNabb) P.瑞安(Paul Ryan)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概述
•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现代起源:
• 一是,20世纪60年代对美国城市劳工和贫困问 题的研究,目标在于提高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 本以改变其物质财富,但却以失败告终(Piore, 1970)
• 二级市场: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 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该市 场穷人较多。
• 双元结构的分界线主要在于劳动报酬。 • 在二级市场,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
报酬,甚至不允许向一级市场流动。
• 强调工作特征(需求方和制度因素),而不是工 人特征(供给方和劳动者个人因素)
•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报酬既要考虑工作技能和工作责 任,也与技能的重要程度和供职时间长短成比例的变动。
• 工会在形成和实施此类规范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LMS)理论的创新
• (一)将劳动力市场看作是同一个人由于 从事不同的工作而获得了不同的工资
• 因此,劳动力素质并不是一级市场工资领取高工 资的唯一原因。
• 因此,无论如何,核心产业的企业都没有必要将工人全部 纳入一级市场,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内部的工资结构。
• 典型案例: • 特殊工种,如清洁工、驾驶员等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都具有
二级市场的特征。 • 作坊生产者,如能被机器取代的手工生产者都面临退化成
二级市场的危险。他们采取的保护手段:吸收半手工者增 加谈判力度和利用内部市场机制阻止外部劳工介入。
• 2、产业生命周期变化
• 随着产业生命周期变化,在现有技术水平和市场 规模的限制下,企业在产业之间实现大规模的转 移,造成一些企业滞留在夕阳产业中,在二级劳 动力市场雇佣工人;
• 同时,技能提高落后于新兴产业企业要求的工人 形成低技能群体,滞留在二级劳动力市场。
• 3、产品市场需求的中期变化
• 按照就业稳定划分的市场,将随国民经济 变化而变动。
• 大型企业具有产品市场的控制能力,使其 实施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提供优厚的劳动报 酬成为可能。
(二)外部工资结构理论
• 处于一级市场中的核心产业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资本 密集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等特点,有支付高薪的实力;
• 处于二级市场的边缘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资本密集程 度低、产品市场高度竞争等特点,无力支付高薪。
(四)双元结构与市场分割理论
频 数
频 数
0
工资报酬
(a)竞争性市场 频 数
0
α
工资报酬
(b)市场分割:启苛刻型双元法

工资报酬
(b)市场分割:启发式双元法
注释:1、工资报酬是按照劳动力质量 确定的;
2、如图b,工资报酬大于λ,则为一级 市场,反之,则为二级市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 观点
• 当劳动力市场供给看紧而产品市场需求看 好是,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将扩大;相 反,则二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将扩大。
• 4、企业规模的扩大
• 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工作职位与劳动报酬 紧紧联系在一起。
• 大型企业采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设置工作阶梯,强调激励作用,实行官僚 式控制,以取代市场式控制,成为制造一 级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 二是,按照阅历划分法,为激进经济学家将美 国工人阶级“肢解”成政治“条块”的理论提 供支持(Gordn, rds and Reich, 1982)
(二)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差异
• 研究的关注点:报酬,还是流动; • 市场分割的标准:工作、产业、性别、人
种、年龄等; • 调查研究方法:定性,还是定量
(三)内部工资结构理论
• 关于内部工资差异的解释 • 传统解释:工作岗位培训所形成的企业专用技能,并为熟
练的老工人所特有,往往只有高工资和稳定的就业条件才 能是他们乐于传授他人。 • 新解释(帕雷等):一种遵循惯例的规范要求。 • 当全体工人认为某两类工人的劳动报酬应该相等时,他们 的实际工资就会相差无几,尽管企业对他们的实际需求程 度不同,应按照实际供求支付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