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

合集下载

关于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探讨

关于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探讨
有 较好 的财 务 弹性 , 企 业健 康 发 展下 去 。鄂 么 , 使 束来 财务 会 计确 认 的基础 将会 有 何 变化 ?
里, 按期 逐 渐转 销 。但 是 , 自创商 誉若 没有 交 易活 动就 不 予 确认 , 就 导致 了会计 的确认具 有 模糊 性 。 这 4 由于受 到各种 因 素 的制 约 , 责 发生 制对 某些 会计 权
是财务 会计 系统提 供 的 主要信 息 。企 业 历史 信 息是一 个 企 业 以前经 营状 况 、 模 和发 展速 度 的反 映 , 企 业 未来发 展 规 是 的起点 , 于企业 经 营 中 的预测 、 制 和决策 以及受 托责任 对 控 的报 告都 是相 当 重要 的 。 由于权 责 发生 制 在取得 历史 信 息 上 的 优 势 .决 定 了 它 依 然是 未 来 财 务会 计 的 主 导 确 认 基 础。 另一方 面 权 责发生 制 相辅 相成 的 历史 成 本在未 来 依 和 然有较 强 的 生命 力 。虽 然通 货膨 胀 下历 史成 本 受 到诸多批 评, 但是 历 史成 本所 具 有 可靠性 、 验证 性 以及 取得 简便这 可 些 优点 , 它仍 会 在会 计计 量 中处 于重 要地 位 。 使 在历 史成 本
收付 实 现制 是 以款 项 的实际 收付 作 为标准 , 认本 期 的收 入和 费用 。完整 确
的 收付 实现 制 的特征 是 : 收付实 现 制作 为确 认基 础 , 一般 只用 来确 认收 入 的费
用 ;按 收付 实 现制要 求 , 有 收到 的现 金都 作为 当期 收入 ,所 有现 金支 出都 作 所


●■ t l ■ ■ ;

kS
维普资讯
3、 一些 已形成 的权 利 和义 务 , 由于没 有相 应 的交 易活 动 , 往 无法 确认 。最典 型 的是 自创 商誉 的问 题 。 誉代 表 往 商 了企业 一种 超 过一 般盈利 水 平 的超额 获 利能 力 = 目前 会计 实 务 的普遍 做 法是 : 因企业 购 买 、 并 等产 生 的商 誉 , 对 兼 在 具体 的购 买 、兼并 交 易发生 时 ,予 以确认 .并 在 以后 期间

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几点认识(一)

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几点认识(一)

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几点认识(一)在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中,会计确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

目前,无论从财务会计的理论还是实务来看,可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一般只有两个,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两种方式比较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是会计确认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基本原则,但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的取得和责任的承担作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即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或承担费别的责任就可确认收益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

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人、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

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较,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二、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不足尽管权责发生制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时有其合理性,在当前乜已成为绝对主流的会计确认基础,几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实现制,但随着权责发生制在实际中的应用,已显现出它的局限性:(一)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

对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认识

对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认识

对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认识摘要:会计确认基础理论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准确、及时、有效的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目标。

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局限性,提出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发展方向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归属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而不管其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出现金。

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论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一、权责发生制局限性1.与配比、稳健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

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比如当前各国会计准则中普遍运用的成本于市价孰低法中,当市价低于历史成本时,常常确认持有资产的跌价损失,这种会计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这样做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大部分国家会计准则都同意这种会计处理。

2.与相关性的矛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用途有关。

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还应能够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要成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决策的依据。

其中的现金流动信息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财价值。

无论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还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作出决策都会重视现金流动状况,而不是单纯以传统的净利润指标来进行判断。

而权责发生制恰恰是不考虑现金实际收付,因而不能提供现金流动的信息。

刍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

刍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

刍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一)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所谓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归属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而不管其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出现金。

与之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入与支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的收入与费用。

在产业革命以前,会计实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的,因为当时的经营活动大多是单独的、互不关联的短期活动。

随着产业革命及股份公司的出现,权责发生制才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会计实务,其目的是为了正确计算损益。

但是,近年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大量衍生工具的出现,大量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正逐步从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权责发生制会计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

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2.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会计最终决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现金与现金流量比会计利润更重要,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

因为在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即便企业盈利,若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无法顺利实施其计划,从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偿还到期,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3.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实现财务会计过去公认的目标——“向所有者报告资源的经管责任或经营责任”是很必要的。

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谈未来会计价值的确认

谈未来会计价值的确认

谈未来会计价值的确认作者:张莹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考察未来会计下的确认问题。

本文将对诸如确认什么、为什么确认、何时确认、如何确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未来;会计;价值;确认确认是指将某一具体项目以资产、权益、资产流、权益流等形式进行记录并在会计主体的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的过程。

这一定义除用资产流代替收入,用权益流代替费用有些特殊外,其他方面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基本相同。

1.反应能力一个会计系统应该能够对各种事件和决策的财务影响及时而恰当地进行全面计量。

未来会计将对每一项购进或销售业务、每一项资本性支出、每一次经历或设想的改变立即作出直接反应。

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基于未来会计的财务报告是对股东信息需求的反应。

公司立场应为股东立场。

为此,公司也应该对具有较强反应能力的会计系统感兴趣。

未来会计站在股东立场对有关决策或事件进行直接计量。

公司也可直接将未来会计方法用于管理决策过程。

传统财务会计记录过去,不能对未来作出反应。

未来会计则立足现在,对预期的未来作出反应。

不过,未来会计并不会对各种不真实的损益作出反应,它反映的是能使预期现金流量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因素。

未来会计也考虑过去业务,但仅限于那些会对未来财务成果产生影响的业务。

未来会计完全承认过去的非财务性事件所引起的未来财务结果。

这些事件可以是巳经完成的业务,比如销售、合同或其他约定,也可以是与过去全无关系的某些决策,但这些决策却必须与未来财务成果有密切关系。

表面看来,将决策作为会计系统反映的对象似乎为管理部门操纵财务成果报告提供了方便,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在未来会计下,管理部门会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和能力以创造更好的实际财务成果。

2.未来会计决策未来会计所包含的决策在内容上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防止管理部门操纵财务报告,我们将用一个很普通但却很严格的定义对未来会计决策的内涵作出规定。

未来会计决策是指为了极大地改变未来现金流量而作出的有充分根据的管理选择。

再论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再论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再论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一、权责发生制的概念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实务中一直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

对于权责发生制,国际会计准则解释为:;“按照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事项和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时)确认其,而且要将它们记入与它们相联系的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报告。

”这一解释明确了要在“发生”时确认,而非在“收到或支付”时确认。

按照这一解释,再结合会计实务中的做法,完整的权责发生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1)它能有效地判别、甄定应该进入会计系统的业务,;即经济业务要进入会计系统进行核算,必须首先经过权责发生制这一筛选过程。

所以,权责发生制是整个会计系统的基础和起点,其标准是:对的经济资源和经济义务确实产生了影响,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与否来判断。

权责发生制要求会计处理中运用估计、判断等多种,使会计核算变得复杂。

(2)经过筛选,准予进入会计系统的交易和事项,;在输入会计系统时,要按照对经济资源和经济义务的影响程度来决定应记入何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

(3;)权责发生制实际包括了三个层次的认定:哪些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对象?这些经济业务何时发生,应纳入哪一期的会计报表?这些经济业务引起了何种影响?这三方面是相互关系相互统一的。

毕业论文(4)权责发生制用于对全部会计要素的确认,;而不应仅局限于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交易或其他事项”,规定将会计确认的范围扩大到全部会计要素。

当然,作为权责发生制基础的一部分,收入和费用一直是会计关注的焦点,收入实现和费用配比这两条原则得比较完善。

相比之下,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就显得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原则。

(5)权责发生制应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为基本依据。

之所以要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确认,是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会计假设为权责发生制确认解决了时间、内容和范围的;会计原则和会计要素则是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基本指导,解决了会计确认的方式方法问题。

对会计确认的探讨

对会计确认的探讨

三 、会 计 确 准 确 认 为 一 项 会 计 要 素 后 ,
加 以确 认 的标 准 。 二 、会 计 确 认 的 标 准
会计确认 的标准要解决 的问题是某 一会计交易或事项应 否被确认 为 项会计要素 ,即前文提到 的资产 、负债、收入 、费用 。如果 这一交易 或事项符合会计确认 的标 准,则 可 以把 它确认为一项 会计要 素来计量 , 否则就不能够对其进行计量 ,更不会出现在财务报表上 。 F A S B在第 5号 《 财务会计 概念公告》 中给出会计确认定义 的同时, 在 “ 效益大于成本 ”和 “ 重要 性” 的前提下 ,也 给出 了会 计确认 的 四 个标 准: 1 、可定义性 :一项 交易或 事项必 须符合会 计要素 的定义 。对于会 计 的各个要素 ,准则 中都给它们做 出了详细的定义 。比如资产的定义是 “ 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 成的 ,由企业 拥有或控 制 的,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人力资 源的重要性 在企业 的发展过程 中不 言而喻 ,但是 由于人力资源不符合资产的定 义,就无法 对其进行 报 表披露 。所 以一项交易或事项必须符合各 自要 素的定 义 ,才能进行会计 确认 。可定义性是会计确认 的最根本的标准。 2 、可计量性 :一项交易或 事项 能够用数字 可靠 的计量 。如果一 项 经济 活动不 能用数字计量 ,这项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财 务报表上反 映出 来 ,这样就失去 了记 录的意义 。再 以前文的人 力资源举 例 ,人力资源 不 能用一个 准确 的数字加 以量化 ,所 以也 就不 能在 财务报 表上 列示 。因 此 ,一 项经济 活动是否具有可计量性是会计确认 的一个很重要 的标准 。 3 、相 关性 :一项交易或事项所 生成 的信息要 对信息 使用 者做 出的 决策产 生重大 的影 响。

2第二节 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及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2第二节  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及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第三节会计确认基础的选择及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一、会计确认的基础确认的基本问题:确认什么?(会计要素问题)何时确认?(确认的基础)怎么确认?(确认的标准)确认多少?(计量问题)因此,广义的确认是包含计量的。

记录为什么要素?项目应于何时确认?这涉及到收入确认基础的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讲,收入确认的基础主要是两个,即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在日常生活中,有三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很高,这三个词是权利、义务与责任。

后两个词在使用中的含义往往发生混淆。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财产权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具有一定物质内容并直接体现为经济利益的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

物权是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属于自己的有形物(不动产与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人依据法律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要求。

在经济交往中,义务主体只要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反之权利主体享有了权利,他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所谓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享有了相应的权利,却不愿意履行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由某种外力强制该行为主体履行义务并依法额外给于的惩罚。

这种惩罚可以来自法院或行政部门,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如某单位采购物资价值100万元,在有偿付能力的情况下,逾期不付款。

诉诸法院,法院强制该单位付款,并处罚款。

又如,某人抢劫出租车司机100元,法院判其偿还非法利得,并给予该抢劫者治安拘留。

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含义权责发生制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按照权利是否取得,义务是否履行(即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来确定是否将该项经济活动的结果(项目)纳入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确认的原则。

收付实现制却不考虑权利义务的对等,只要权利已经取得(强调经济利益已经流入企业)即确认收入的实现,而不考虑义务是否履行;反之,只要义务已经履行(强调经济利益已经流出企业)即确认费用已经发生,而不考虑相应的权利是否已经取得。

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对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由此形成的预算会计模式曾经为政府及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核算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预算会计确认的基础,并加以完善。

一、会计确认基础的种类会计确认基础一般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或者说应计制和现金制。

然而实践证明,至今已不存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和纯粹的权责发生制。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在其1991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第1号《中央政府的财务报告》中提出了多种会计确认基础的名称,其中包括现金制基础、修正的现金制基础、修正的应计制基础和完全的应计制基础。

该委员会还认为“在会计上有这样一个会计基础区间,这个区间的范围从现金制基础这一极端到另一极端完全应计制基础。

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或者是对现金制基础或者是对完全应计制基础的修正。

”由此表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仅是确认时间基础的两个极端,我们可以把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统称为混合会计确认基础。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融合是未来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

二、选择会计确认基础的原则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满足不同的决策管理的需要。

选择不恰当的会计确认基础,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与会计报告的质量,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从而制约会计职能的发挥。

如何正确选择会计确认基础呢?从总体上讲,选择最合适的会计确认基础取决于:会计主体的特征和性质,会计目标,会计报告的类型,以及建立和维持必要的财务信息制度的成本和效益。

具体讲,选择会计确认基础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

选择会计确认基础,必须是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反映受托单位的受托责任。

一般来讲,企业会计确认基础侧重于决策有用现,而预算会计确认基础侧重于受托责任观,以实现其会计目标。

2、充分考虑会计主体的特征和经济业务性质。

浅议会计确认基础

浅议会计确认基础

浅议会计确认基础作者:张新丽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27期现行会计模式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和继承了传统会计理论的基本成果,并根据现时经济发展环境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其中一个极为显著的变化趋势,就是财务会计的重心已从会计确认和计量环节向报告和披露环节转移。

一方面这是“决策有用观”的价值取向和会计目标使然,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现行会计确认计量模式因其固有的局限而无法满足新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会计确认涵义的介绍,归纳了会计确认的标准和作用。

一、会计确认的涵义对会计确认首次做出权威性定义的当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 年12 月发表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五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中的表述:“确认(Recognition)是指把一事项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确认包括用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数额包括于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之内”。

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的标准,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对经济业务和经济信息进行确认,将直接关系到会计记录、计量和报告,并影响到会计目标能否得以顺利的实现。

为了做好会计确认工作,应当严格遵循必要的标准。

会计确认的标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第二个层次是会计确认的具体标准。

(一)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1. 可用货币进行计量。

对经济业务和经济信息用货币进行计量是进行会计确认从量的方面所要求的规定性。

关于量的规定性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凡进入会计系统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信息应当可用货币进行计量;其二,经济业务和经济信息虽然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还必须能够引起资金的数量增减变动,如果只能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不能引起资金的数量增减变动,那么会计系统也同样不能对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符合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

经济业务应当符合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是进行会计确认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会计假设、确认基础和会计原则

会计假设、确认基础和会计原则
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历史成本计价等成立的前提。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 划分为一个个较短、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它规定会 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的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 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指 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 周期)相关,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 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应当作 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作为本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列入 利润表。 资本性支出应当作为资产反映,列于资产负债表。

2、收入与费用配比 包含两个方面的配比问题: 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即取得一定的收 入时发生了一定的支出,而发生的这些支出的目的 就是为了取得这些收入; 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 的收入和费用配比。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生成、约束会计核算工 作的规则,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

会计准则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准则;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准则;第三个层次是应用指南

2006年颁布了新的基本准则和38号具体准则: 趋同与等效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欧盟委员会2004年6月公布的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初步 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在其制定的五个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 标准中只有一个达标,未达标的四个中包括没有建立一套 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可见,会计准则的国 际趋同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1995年 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 家。

一个例子:
假设某企业2004年10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4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2)销售产品10000元,收到货款8000元; (3)预付2005年厂房租金6000元; (4)本月应计银行利息1000元; (5)收到上月份客户所欠的购货款4000元; (6)收到客户交来的预付货款8000元,该批商品下个月 交货。

什么是会计确认的基础

什么是会计确认的基础

什么是会计确认的基础企业会计确实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实际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正确计算各期间的经营成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基础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采纳其他计量基础的,应当确保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这种由传统的单一历史成本转为以历史成本为主导、多种计量基础并存的变革,说明我国会计计量取得革命性进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一、会计计量的有关概念会计行为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中确认和计量是核心。

所谓会计计量,就是指对会计对象内在的数量关系进行衡量、计算和确定,将其转化为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又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就存在按历史价值还是按现在价值计量会计要素的选择,由于价值往往由交换价格代表,那么就存在按现实交易价格还是按潜在交易价格计量会计要素的选择。

作为会计计量的组成要素,计量基础是会计计量对象的数量化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

对会计计量基础一般从时间(过去、现在、将来)和流向(流入、流出)两个方面合计。

计量基础的不同选择,会使相同的计量对象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金额。

二、多重会计计量基础的必定性长期以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强调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这种计量基础在提供具有充分客观性、可验证性的会计信息,正确反映物权、所有权转移,合理配比收入与费用,均衡各期损益,公允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

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

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会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基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基本会计核算要素。

会计确认是会计基本程序的首要环节,没有会计确认,会计其他流程的工作就无法展开。

一、会计确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对会计确认做出权威性定义, 在其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

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

而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发布的文告《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对会计确认进行了定义,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和第83段规定的确定标准项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它涉及到以文字和金额表示一个项目并将该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总额”(第83段如下:如果符合下列标准,就应确认一个符合要素定义的项目:①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②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我国对会计确认的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葛家澍教授所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人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人会计报表和如何列人会计报表”。

同时还指出,“会计确认实际上要进行两次,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报表的揭示问题”。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对未来会计确认基础的设想

对未来会计确认基础的设想
究方 向 : 会计 学。
5 7
信息资料 , 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 无法满足未来经济社会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决策
的需要 。 3 现 金流 动制确 认基础

致, 而这种并存和混合使用并非是会计的主观能
动 的选择 , 而是 客观 上 迫 于 特定 的业 务 或 事项 难 以
我 国20 年 2 1 颁布 的新 《 06 月 5日 企业会计准 则——基本准则》 第九条 明确规 定 “ 企业应 当以权 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 确认 、 量和报告 ” 计 。但 是,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 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
收 稿 日期 :0 8— 9— 0 20 0 3 t
22 权 责发 生制 的确认 范 围有 局 限性 . 与权 责发 生制 相联 系 的历史 成 本原则 也 是面 向
过去的 , 在难以用历史成本合理可靠加 以计量的业 务 中 , 责 发生 制也 难 以确认 , 限制 了权 责发 生制 权 这
的确 认 范 围 。 2 3 权 责发 生制原 则要 求收入 与 费用相 配 比 . 这就 要求 会 计 人员 必 须分 期 确 认 、 算 和 分 配 计
确认 基础 的 , 因为 当时 的经 营 活动 大多 是单 独 的 、 互 不关 联 的短期 活动 。随着 产业 革命 及股 份 公 司的 出 现 , 责发 生 制才 逐 步 被人 们 所 接 受 并 应 用 于 会 计 权
实务 , 以正 确计 算损 益 。
2 权 责发 生制 确认 基础 及 其缺 陷
1 会计 确认 基础 的发 展 阶段
定 性增 加 , 会计 信 息使 用 者 要 求 企 业 提 供 更 多 的有
我国的会计确认基础经历 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 发生 制两 个 阶段 。

浅析企业会计的确认基础

浅析企业会计的确认基础
1 .会 计确认 的定 义
债” 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 这—特性; 在“ 量” 的方面 ,
美 国财 务会 计 准 则委 员 会 ( F A S B )在 第 五号 概 念 公告 中 要求被确认项 目具有可计量 的属性 ,即要求被确认项 目符合 该
作 了如下 具体说 明: 会计 确认 是指将 某一 项 目 作 为一 项资产 、 会计 要素的量的规定性 。由于会计对象是 能用货 币表现 的资金 负债 、营 业收 入 、费用等 正式 地记 入或列 入某 一主 体财 务报 及资金运动 。可计量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业务能用货 币加 以计量 。
选择 比努 力重要 , 这好 比一个 人 的徒 步远行 , 当选对 方 向时 , 利益,它为主体所取得或主体 能加 以控制 ” 。这个定义就涵盖
通 过 自己昼夜 兼程 自然 可 以顺 利抵 达 目的地 ;然而 当行 者选 了资产的三个重要 的属性 :首先 ,它 是在 未来可 能流 入的经 济 择 了错 误 的行 进方 向,这 时,无论 其如 何努 力 ,其 得 到的 回 利益;其次,企业 已经取得或控制 了这项 经济利益 ;第三 ,这
经 济管 理
浅析企业会计 的确认基础
刘振伟
前言 : 目前 ,权 责 发生制 原则 作为 会计 确认 的基础 在我 债 ?负债 强调现 时义 务,也 就是 说 ,如 果企业 某项 义务 构成 国企业 界普 遍被采 用 ,随着 经济 社会 的不 断进步 ,新 技术新 企业 的负债 时 ,表 明企业 必定 基础理 论 的缺 陷与不 足渐渐 显 露 的 义务 。什 么 是支 出或费用 ?支 出或 费用突 出 日常 活动 ,只
会 计确 认处 理 的是定性 成绩 。例 如 ,什 么 是资产 ? 判 别是 否 务会计 的一项重要程序 ,是会计 确认 的基本标准之一 。即使某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会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基础,是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基础。

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指确定会计要素是否应当计入财务报告的标准。

在会计准则框架下,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主要包括可靠性、权责发生和计量属性。

首先,可靠性是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标准。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客观。

会计要素确认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虚假记载。

只有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才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权责发生是会计要素确认的核心标准。

权责发生原则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应当以交易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即在权利转移或责任发生时确认相应的会计要素。

只有依据权责发生原则确认会计要素,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再次,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标准。

计量属性是指确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应当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可比性。

不同的会计要素可能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综上所述,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准则制定和应用的基础,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会计人员在确认会计要素时应当严格遵循可靠性、权责发生和计量属性等标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只有按照规定的标准确认会计要素,才能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用的信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估计确定未来财务状况的依据

会计估计确定未来财务状况的依据

会计估计确定未来财务状况的依据会计估计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对一些不确定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假设,以确定未来财务状况的依据。

这些估计和假设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会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会计估计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但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和减值的估计。

首先是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并非在一瞬间消失,而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价值,合理估计每期的摊销金额,将其分摊到相关期间的财务报表中。

其次是减值,当无形资产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会计人员需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计算减值损失金额。

二、存货的减值存货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值可能会对企业利润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的估计。

存货减值的估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物价水平以及存货的实际销售情况等。

会计人员需对存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准确估计其未来可变现净值,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三、长期待摊费用的分摊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未来经济利益而支付或承担的费用,如广告费用、研发费用等。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需要将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和期间进行分摊的估计。

分摊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选择,例如按照时间比例、按照预计产生经济效益的顺序等。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估计每期的分摊金额,并进行相应处理。

四、坏账准备的设立坏账准备是指为弥补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可能产生的损失而进行的预留。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需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坏账准备的估计。

坏账准备的估计需要考虑市场情况、客户信用状况以及历史坏账情况等因素。

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

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摘要: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制毕业论文关键词:本文从理论上说明了基于存盘制思想的现金流量制的优势。

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的现金流量可以被操控,加之公允价值模式的普遍使用,得出未来经济发展会使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制逐渐融合的趋势,即会计确认基础会从以权责发生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现金流量制为主。

一、引言从会计发展看,尽管复式簿记法的产生就开始了对经济业务全面科学的数量化记录,但从理论上探讨经济业务应在何时、按多少金额予以记录,却始于18、19世纪。

至于直接使用“会计确认”(Accounting Recognition)更是进入20世纪之后才开始的。

我国则是20年才从国外引进这一术语的。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而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则认为:“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以输入会计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经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会计报表。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会计界都认为需要确认的项目,都应同时满足四个确认标准:(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3)相关性;(4)可靠性。

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涵义毕业论文会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两种较为系统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归属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支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来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到和支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权利或义务是否真正发生为标准来将经济业务确认为收入、费用及其它相应的会计要素。

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论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所谓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归属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而不管其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出现金。

与之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入与支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的收入与费用。

在产业革命以前,会计实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的,因为当时的经营活动大多是单独的、互不关联的短期活动。

随着产业革命及股份公司的出现,权责发生制才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会计实务,其目的是为了正确计算损益。

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大量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权责发生制会计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

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2.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会计最终决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现金与现金流量比会计利润更重要,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即便企业盈利,若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无法顺利实施其投资计划,从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3.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实现财务会计过去公认的目标——“向所有者报告资源的经管责任或经营责任”是很必要的。

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实践证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最相关的信息乃是现金流量的信息,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能计算过去的损益,这样无疑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4.根据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损益只反映经营损益,而不包括持产利得,这不仅使传统损益概念在反映企业绩效方面过于狭隘,而且也使企业的损益反映不实,这样既不利于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决策。

5.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

这使一些已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在会计上无法确认,最典型的是自创商誉问题。

自创商誉因为没有直接相关的某一笔或几笔经济业务,在会计上一直不予核算。

还有一例就是近年来大量兴起的衍生金融工具。

它以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企业在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期间,可能承受各种高风险与高报酬的变化,但是由于并没有明确的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基于传统的、以交易行为的发生为依据的权责发生制,对这种市场风险与报酬的变化不予反映,这显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而且权责发生制会计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对未来趋势的信息不予反映,这样无疑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

6.提出和接受权责发生制计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的根据是,它们可以为计量企业的效率提供有用的量度,并可为预测企业未来活动和利润分配提供相关信息。

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分配程序和以历史成本计价所造成的弊端,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方法能否达到上述目的很值得怀疑。

而且,传统会计方法下所确定的净收益也有缺陷,如对费用的估计不足而使利润虚增,导致企业实际税负过重和超常利润分配,使得后续经营乏力,风险加大。

以取得收款权力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低估坏帐的影响,使企业虚收实税,负担过重等等。

仅以净利润来预测利润分配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利润分配决策必须考
虑很多的其他因素,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企业的发展计划与融资能力等,而且利润计算的主观性也使这种预测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偏见。

7.权责发生制会计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然而目前历史成本备受批判,其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①不切实际的币值稳定假设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币值变动造成的历史成本差异丧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②历史成本会计由于很少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化,使资产价值数据严重失真。

③过去注重资产的可验证性使得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得到反映。

④忽视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信息的有用性不断下降。

8.权责发生制会计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

会计分期假设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表现在以下两点:①未来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信息的及时提供是决策致胜的关键。

但在会计分期假设下,只能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信息资料,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严重滞后;变化越快,滞后越严重,这无法满足未来经济社会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

②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日益先进,会计分期变得不再象原来那么重要,大量网络公司的出现,使非持续经营也变得比较普遍。

以快速变化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时代与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世界经济变化速度的加快,要求会计有很强的反映能力,以多种形式提供灵活多样的适时信息;大量新兴金融工具的使用,加大了市场风险,要求会计提供更多的有关现金流量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资料。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改进权责发生制原则,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会计处理,显得日益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