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法指导新完整版
科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学会预习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为例
二、方法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2、听课 (1)勤动脑 (2)勤动嘴 (3)勤动手 (4)完成课堂练习要有效率
二、方法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3、作业 (1)坚持独立完成 (2)坚持全部完成 (3)反复复习错题
三、学好科学的技巧
科学与其他科目不同,科学课是四门 学科的综合,其生活性、运用性、实践 性都很强。
科学
ຫໍສະໝຸດ Baidu
1.中考科学总分?
2.小学就学过科学,你认为进入初中后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 对科学课你有什么建议?
一、态度决定一切
决心:一定要学好科学。
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科学。 恒心:学好科学,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方法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1、预习 (1)粗看教材文本 (2)细看图像信息 (3)精看实验内容 (4)完成学案预习
多读书 多实践
多问问题
小学科学学法
小学科学学法
篇一:小学科学基本教学方法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以及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
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讲义
泥凼镇中学2013年秋季学期
《有效教学的基本功(5)》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
学法指导技能指导
地点:泥凼镇中学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陈选国
时间:2013年9月——12月
第一课时:导引,新课程下学法指导的变化和发展
一、学法指导:新课程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二)新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挑战
(三)新课程下教学策略必须转变
二、掌握学法:新课程下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一)“我要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二)“我会用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课时:话题一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必须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努力寻找“兴奋点”。
一、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从定义看,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在教育学领域中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在心理学领域学习:是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P25 1、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划分a.知识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 c.社会规范学习2、根据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划分a、教师传授式学习b、学生自主选择式学习c、在潜移默化中学习d、通过反思学习3、基于学生在学习中采取的策略划分a、机械学习b、示教学习C、演绎学习d、类比学习e、归纳学习4、根据学习的意义划分a、机械学习与有
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根本特点)2.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特点 3.学生学习是有计划的系统学习 4.学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 5.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5章-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2015年1月22日7时33分
Baidu Nhomakorabea
4
三、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1、现状之一:科学教材难把握
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 教材绝大多数的版面,叙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怜。 苏教版科学教材《常见材料》一课就是一整幅 的房间图画,就“材料”这一话题如何组织学 生进行研究,该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我们老 师茫然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的 教学理念,教师针对这样的教材更是一筹莫展 了。
19
2015年1月22日7时33分
4、学生实验
实验是学生迫不及待想做的事情,是学生心理上兴奋 的高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 力综合训练的最好时机。 上课尽可能让各组学生都能按照他们自己的设计来实 验。为保证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不间断,并能 正常发展,实验前应对学生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要 求他们思考:①实验是怎样做的?②实验中你看到了 什么现象?③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是后 面“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汇报的内容。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的实验 操作。听取学生对实验的议论,为组织讨论的教学过 程收取信息。 实验后,就应当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所观察 到的现象,分小组讨论实验前布置的三个问题。
2015年1月22日7时33分
15
①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某一种观点,对他们发表的不正确 的见解,不要在课堂上由教师给予否定,或表现出暗示性的否 定,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通过教师的质疑、 引导揭示矛盾等),让他们重新去认识,给他们自我修正不正 确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自然地把握课堂教学方向的作用,并 得到正确的结论。 当一个新的事实被学生观察到了,用他们过去说明同类事 实的方式解释不了时,他们就会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发挥 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说明方式,这就是学生假说产生的 过程。 由于他们观察角度不同,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说结论,而 在这些各种假说结论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教师应允许他们 在下一步教学活动中,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材料去纯化这些假说, 让他们自己去取消或修正一些假说,最终认同正确的假说。这 一纯化过程应发生在学生相对独立的认知过程中,而不是教师 强加给他们的。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指南(全)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指南(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以下是各年级的实验内容:
一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水的流动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流动特性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水和不同形状的
- 将水倒入,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 记录不同形状中水的流动方式和速度
实验结论:水会沿着的倾斜方向流动,并且流动速度快慢与形状有关。
2. 实验名称:冰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冰的变化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冰块和温水
- 将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 记录冰块逐渐融化的时间和过程
实验结论:冰在温水中会逐渐融化,并且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二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盆植物和一张不透明的黑纸
- 将黑纸遮住植物的一片叶子,使其无法接受阳光照射
- 观察遮住叶子和未遮住叶子的变化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子接受阳光照射后进行光合作用,黑纸遮住叶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 实验名称: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目的:观察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磁铁和一些金属物体
- 将磁铁靠近金属物体,观察是否发生吸引现象
- 记录观察结果,并改变距离和方向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磁铁具有吸引金属物体的能力,吸引力随距离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三年级实验指南
...
以上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内容。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探索每个年级的实验内容和过程。
小学科学三段七步教学法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解读
在“单元四段”教学模式的基点上,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本着简便易行为主、实用有效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科特点,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创新为——三段七步。
一、模式构建
以“单元四段”教学模式为基点,构建“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三段是指根据科学学科实际将四段整合为三个基本段:即合作准备、导学探究、发展评价。(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将自主发展与双向评价整合进行)。七步是在重点导学课上按照:(实验课)“激趣导入一猜想假设一设计方案一实验探究—结论展示—总结检测—拓展创新”、(文本课)“(前置性学习)—激趣导入一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检测—拓展创新”七个主要环节展开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二、具体实施
合作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采取“结构化”备课方法备课(即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建立知识的完整结构,避免就课论课,造成知识的零散),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精心备课。可从以下几方面完成:(1)解读课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整体把握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板块的目标要求,找准本单元知识在整个学段的地位及三维目标要求;(2)悟读教材, 先明晰单元知识结构,再分析没课教材结构,找准重点、
难点;(3)知识储备,借助资料(教参、专业书籍、网络资料等)对本课教学所需知识进行学习,要尽量全面、深入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为课上点拨、解疑做充分的准备;(4)教法、学法准备(活动形式、评价方法、资料来源途径等);(5)准备教具,学具,课件,实验器材、研究制定学生“前置学习任务”,准备测试题等(规模学校可以进行集体研讨,交流完善教师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学法指导
小学科学学法指导
我们都知道,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要从问题入手,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科学课程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科学课本由教科版改到苏教版今年是第三年使用。
为了老师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苏教版教材,根据我们本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习科学应掌握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如下:引发问题的方法;猜想与假设的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记录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和分类的方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引发问题的方法(三种情形)
1. 在有结构的材料的研究中引发问题。
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
这种材料,既要解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是:
(1)观察认识材料。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察云》优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由于云无法收集,所以要求学生亲自去观察云、记录云,对比教科书中气象专家提供的图片,学生了解并描述云的形状。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大团、堆积的云
(积云)
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层云)
纤维、羽毛状的云
(卷云)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观察云量,并学会记录。
主问题2:观察云量,区分云量的多少。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习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观看视频)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晴天是,阴天是
多云是, 雨天是
板书设计:
6.观察云
云的分类云量
积云层云卷云晴天多云阴天
教后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导学单
为学生准备:导学单、学生活动记录册、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云的图片,典型的晴、多云、阴的图片)
学习内容:
一、题目
认识云的三种基本状态。
卷云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目
1.观察云量,区分云量的多少。
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如果云量不超过3/4, 就是();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
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
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级、()级、()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
2.观察云量,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记录为
记录为
学习收获: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学数学论文)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
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学,而且要让学生爱学,这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学法即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技能等。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结果,都离不开学法,要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我国自古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强调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由此不难看出,教给学生学会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根据这些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做到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上网 小学科学导学案
植物与能量导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光能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转变为化学能的;
2、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诊断检测
回顾旧知填空
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__________中。
2、太阳能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
__________,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____。(师友订正,汇报)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光能与化学能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学法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注意分析图片中的文字和箭头,师友交流,如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
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②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
③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
(2)描述光能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学法指导:自读课本,确定关键词,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用喜欢的方式转述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画图,思维导图,表达式等均可)
(2)思考:假如自然界中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保护绿色植物
(1)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提示:研读课本、自己及组内同学的搜集的相关资料,试想如果没有了绿色植物就没有了......)
(2)绿色植物是怎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
(学法指导: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多角度分析)
三、练习与提升
(一)填空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
(二)选择题
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实验指导手册
基础教育小学科学实验指导手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本小册子旨在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份指导手册,帮助他们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实验教学导论
1.1 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目的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1.2 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 系统性原则:实验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形成科学知识的整体架构。
- 循序渐进原则:实验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 可操作性原则:实验步骤应简单明了,实验所需材料易于获得,实验装置易于制作。
- 安全性原则:实验活动必须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第二章:实验准备与组织
2.1 实验前准备工作
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应提前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
-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
- 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 预防和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配置实验教具,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
- 了解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前置知识,为实验教学提供针对性引导。
2.2 实验组织与管理
实验组织与管理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和地点;
- 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 提前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地地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两个明确地地观点:今天教育地地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未来地地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地地人。《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地地文盲不是目不识丁地地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地地人。
学习方法指导是培养跨世纪地地一代创造型人才地地需要。我们正处在科技迅速发展地地时代,知识地地更新日新月异。人们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能力地地自学能力,不断更新自己地地知识结构,才不致于落后,才能为社会地地发展作一份贡献。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开拓型、创造型地地人才,都在进行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地地学习能力。科学家和教育家都预言:未来地地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地地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地地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地地口号。
事实证明:小学阶段不养成良好地地学习习惯,不学习初步地地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到了中学,就会一败涂地,落在后面。
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地地认识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它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地地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地地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地地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地地自学能力。简言之,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学习者地地学习方法信息进行地地一种反馈控制。
学法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地地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教学方法改革地地一个重要地地发展趋势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地地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地地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把学法研究地地着眼点放在纵向地地教法改革与横向地地学法改革地地交融处,真正体现教与学双边活动地地有机统一。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方案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方案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有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知识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部分知识会失效。所以说,学生必须培养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知识,才能不断更新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时代的发展冲击着教育,学生要适应这个社会,作为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和贯彻,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和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试点实验阶段。国家和省两级先后全面启动新课程实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探索、积累经验。苏州市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地区,我区也随之进入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其间,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先期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率先涉足新课程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也将作为“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课程改革之重要而紧迫。然而,实践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论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它不仅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摆脱现行课程的惯性,更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确立现代课程理念,以创造性的劳动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是整个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突破口。
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
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则
是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科学
教学法的特点以及教学大纲的内容等方面探讨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批判
思维的学科,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小学科学教学法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与成人
存在差异,因此,科学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设计。其次,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此外,小学科学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
学思维,如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教学大纲要明确科学
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其次,教学
大纲要明确科学教学的内容和重点。科学教学内容应包括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和科学推理等。教学大纲还要明确科学教学的
方法和手段,如教师讲授、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此外,教学大纲还要
明确科学教学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和学科竞赛等。
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学法指导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科学学法指导
我们都知道,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要从问题入手,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科学课程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科学课本由教科版改到苏教版今年是第三年使用。
为了老师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苏教版教材,根据我们本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习科学应掌握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如下:引发问题的方法;猜想与假设的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记录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和分类的方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引发问题的方法(三种情形)
1. 在有结构的材料的研究中引发问题。
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既要解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是:(1)观察认识材料。
(2)进行实验、操作。
(3)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
例如,本课伊始,老师在大屏幕出示了几幅图片,非常的漂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灯光的原因。进而引发问题——光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吗?
2. 在猜想与结果的矛盾中引发问题。
(1)要预测实验结果。
(2)观察实验现象。
(3)将观察到的现象与预设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矛盾,引出问题。
3. 在知识的迁移的过程中引发问题。
(1)亲历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2)由此问题的结论想到彼问题的结论。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如:热胀冷缩)
二、猜想与假设的方法
1. 明确猜想与假设的内容。
2. 找出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或理由)。这说明作出的猜想不是凭空乱猜的。
3. 对猜想与假设进行修改、筛选,做出自己认为比较准确的猜想。
本课在研究“光的行进路线”时,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时大屏幕上出示了几幅图片,实际是在让学生知道猜想的理由,也是指导学生科学假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要有依据。
三\制定观察、实验计划的方法
1. 确定观察、实验的内容。
2. 明确计划中主要应包括的项目内容。
(1)明确观察、实验的目的。
(2)选择观察、实验所用的材料。
(3)确定观察、实验的方法。
(4)明确对比实验中的对比条件(控制条件和可变条件)。
(5)明确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
(6)说明观察、实验的步骤。
(7)本课教学在“研究光是否是直线行进”时,老师说“问题有了,预测有了,下面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知道结果?”这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老师又说:“你们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实验中要用到哪些器材。”这是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
四、观察的方法
1. 明确观察的目的。即: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
2. 根据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是用感官直接观察,还是借助工具或仪器进行观察。)
3. 明确观察方法的顺序及注意事项(不能轻易用嘴尝)。
4. 明确观察对象的顺序。(即: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由表及里还是由里及表等进行观察)。
5. 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认真记录。
五\记录的方法
1. 确定记录的内容。
2. 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获取准确的信息。
3. 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文字、画图、表格、数字等)。
本课在研究“光的行进路线”时,为了方便学生,教师设计了实验记录表,学生进行填写。这就是引导学生,:记录不是盲目地看到什么记什么,要先确定记录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表格、数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获取准确的信息,认真记录,才能为得出科学的结论奠定基础。
六、归纳、总结的方法
1. 将多次观察、实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2. 若出现了误差,就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 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课教学在交流“光的行进路线”的实验结果时,教师把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些实验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七\分类的方法
1. 观察分类对象,确定要分几级。
2. 找出每一级的分类标准。
3. 在各级分类中要先将其分为较少的类别,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然后再逐渐增多,依次分下去。
以上是个人之见,可能有不当之处,我们共同商榷。希望我们在坐的科学教师们,能够携起手来,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研究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