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论语》十二章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1、子曰:“君子食无【副词,不】求饱,居【动词,居住】无求安【形容词,安适、安逸】,敏【形容词,勤勉】于【介词,在】事而慎【形容词,谨慎、慎重】于言【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就【动词,接近】有道【固定词组,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去”】正【动词,匡正、纠正】焉【代词,这里用于自称】,可谓好学也已【句末语气词】。

”(《学而》)【直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在做事上勤勉不懈,在说话时小心谨慎,接近有道之人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而:如果。

(人而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

2、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词组,由动词“如”与疑问代词“何”组成,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待……”。

如初中课本上《愚公移山》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乐呢?【补充解读】一个人连仁德之心都没有,那他怎么会把“礼”“乐”放在心上?“礼”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与生活方式,根本就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

如果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乐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形式。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 仁》
【译文】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 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 我的缺点。”
【解读】省心向善去恶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 勇敢的人不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 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 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论语·阳货》
《论语》十二章 原文、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 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 什么用?”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 仁》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 上死去也心甘。”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 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 他责任重大,程还不遥远 吗?”
【解读】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 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 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 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 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 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论语》十二章原文加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加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一、文学常识“论语”的“论”是“论纂(zuǎn)”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 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解释,希望对大家学习《论语》有帮助!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小升初衔接01讲《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一、基础题型1、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数.落数.说数.短论长数.一数.二 B.鸡冠.三连冠.冠.冕堂皇张冠.李戴C.奔.走投奔.东奔.西走疲于奔.命 D.中.看中.毒造谣中.伤中.箭落马2、下面四组词语中,四个词都有错别字的是()。

A.呻吟惊慌酒水悲哀 B.时侯克苦专研严历C.戴花代帽带动代理 D.从新厌恶补衣数学3、下面几个词语中,哪个词语中的“之”与“无价之宝”中的“之”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这个词语是()。

A.自广州之上海 B.取之不尽 C.惊弓之鸟 D.知之为知之4、填入下面句中括号里最适当的词语是()。

小组讨论开始了,李老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我们说:“大家要(),踊跃发言。

”A.自言自语 B.滔滔不绝 C.议论纷纷 D.口若悬河 E.各抒己见5、你对格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正:匡正,端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

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

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

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名家解读】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

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

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

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

《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第二章【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解读】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一、文学常识“论语”的“论”是“论纂(zuǎn)”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12章及翻译

《论语》12章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12章原文与翻译

《论语》12章原文与翻译

初一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时间去复习(巩固)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自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什么话都能听进去了,能做到明辨好坏是非;七十岁做事顺其自然,不超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了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读书)却不去思考它就会陷入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清穷苦,然而颜回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好学的志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或【孔子说:“懂仁德的人比不上喜爱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又比不上以施仁德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第一章学而
孔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章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三章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四章见贤思齐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五章子禽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第六章有子
子张问于子思曰:“夫子何如,可谓之达识乎?”子曰:“何哉
尔所谓达识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识也。

夫达识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
必达于事,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丘硁硁然!”
第七章怀德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第八章君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九章友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十章六艺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第十一章古之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第十二章子罕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第12章原文

论语第12章原文

论语第12章原文【论语第十二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到贤人就要想方设法追赶他们,看到不贤之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这句话很有启示意义。

见到贤人,应该羡慕其才,向其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看到不贤之人,我们不能够放下身段,心里进行一次自我反省,注意自身缺点。

只有不断更高效的提升自己,才能不被别人所超越。

【1】重视机会。

有机会时,就要自我加压力,不断突破现有的自我;孔子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岁为创。

”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个自我期许,去尽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所想要完成的目标。

只要有强烈的意志,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得到实现。

只有在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中,我们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不轻视身边的人。

身边的每一位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伙伴;子曰:“弟子闻侍于郑鄭多君子,杜预、颜渊、邵伯鸾、参佐其间,若耶溪、淳于、孔文子、钟吕、师旷,似之何也?”弟子入对己:“以告胤林。

”胤林曰:“夭命,然则文不在其中矣。

”孔子说:“我从前在郑国为官时,认识了许多贤人,其中有杜预、颜渊、邵伯鸾,参佐内乱,所有人都像耶溪、淳于、孔文子、钟吕、师旷一样,都很出色。

”他的弟子后来向他询问背后的含义,孔子说:“这是说文化并不属于其中。

”杜预、颜渊、邵伯鸾等是孔子所在郑国重要的政治人物,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真正存在的历史人物都有其特有的价值。

有些人是非常卓越的,他们的才华和魅力散发出来的光芒,会对他们身边的人产生光明的影响力,而我们则要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们,从而变得更好。

【3】勤奋是成长的必然条件。

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不断进步的结果。

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居无妄之地,其言也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当鸟儿快要死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伤;当一个人快要死去的时候,他会说出最好的话。

一个君子所住的地方没有虚妄之事,他说的话很好听;如果他还有剩余的力量,就要用来学习文化。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一、文学常识“论语”的“论”是“论纂(zuǎn)”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 说,同悦 ,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12.《论语》十二章

12.《论语》十二章
表修饰 乐趣
分析文义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名词作动 词,吃
疏食,饮水,曲肱
仁义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对于

贵,于我如浮云。”
第八章
分析文义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 膊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 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 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 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 问作为快乐的人。”
第七章
内容分析
• 本章:阐述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 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
• 子曰:“饭
• 子曰:“温

而知

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 凭借
新,


为师矣。”
第四章
分析文义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 为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然后从中 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 (这一点)当老师了。”
第四章
内容分析
• 本章: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 强调学习要思考,才能“知新”。
第五章
表转折
分析文义
迷惑 表转折 疑惑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第五章
课文探究
• 本章:学习方法 •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语文迷我收集整理的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屡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屡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 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论语》十二章

12.《论语》十二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 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目标

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 言警句,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 可能背诵。
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
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分析文义
每天 我 名词作状语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 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分析文义
广泛
子夏曰:“博学
并列
坚守
恳切
∕ 而
笃志,切问 ∕
并列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德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地提 出疑问再联系当前情况加以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4 子曰:“由, 诲
当、做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顺承关系:“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示转折关系:“人不知而不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学而时 习之 . 古义: 按一定时间 (2)吾日三 省吾身 .. 今义: 时间
每天 今义: 一天 古义:____ ____ 古义: 泛指多数 今义: 数词,三
(3)温故 而知新 . 古义: 旧的知识 (4)择其善者 而从之 .. 古义: 优点 (5)可以 为师矣 ..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可能,许可 今义: 今义: 过去的,老的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D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张小丽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她基础不牢固的弱点, 教导她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 .... B.这年秋天,祖母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 .... C.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 ....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 ....
善良的人
6.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得到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 懂得 ) ) ) ) ) )
(4)乐: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练习。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 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二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第一则中孔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子贡的问题的?用意是什么?
日前,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论语背诵厅已接待1336人,比去年同期①(增 长 增加)361人,同比②(增长 增加)37%。
(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 增加
② 增长
(2)你认为相关部门举行此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相关部门举行此类活动,既能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
度,传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又切合当地的旅游景点特色,起到很 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意思。 (1)不亦说 乎(yuè) 通“悦”,愉快 . 生气,发怒 (2)人不知而不愠 (y ù n) . 老师传授的知识 (3)传 不习乎(chuán) . (4)三省 吾身(xǐnɡ) 自我检查,反省 . 爱好 (5)好 之者 (h à o) . 迷惑 (6)学而不思则罔 (w ǎ n ɡ) . 胳膊 (7)曲肱 而枕之(ɡōnɡ) . 忠实,坚守 (8)博学而笃 志 (d ǔ ) .
A.孙膑 B.诸葛亮 C.赵普 D.刘备
(3)同桌王小明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就
此活动,请用所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劝 勉他勤奋学习。
小明,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全部精力投 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 了。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你对选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 解。 我选第(⑨)则,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 于自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 否也有同样的问题。以人为镜,不要再次犯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两方面:一是好学,二是虚心求教。孔 子这样回答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一句话为第二则做批注。 孔子感叹时光飞快流逝,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14.第三则与我们课文中学过的哪句话意思类似? 思而不学则殆。
15.从上面四则中找出沿用至今的四个成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以……为快乐
7.(原创)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本报曲阜讯 3月20日,天气渐暖,曲阜论语背诵厅迎来了游学潮,除
了当地及省内各大院校学生外,安徽蚌埠第六中学、沈阳圣城少年行、 河南洛阳国际学校、临沂职业中专及本地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田
家炳小学、曲师附小等各大中小学校莘莘学子纷纷前来“应考”。截至
16.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七(3)班同学举行“走进《论 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请你简要介绍一下《论语》这本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我们常能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下面历史人物和这句话 有关的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