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详见附件):[修改版]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详见附件):[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da0b6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第一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详见附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详见附件):一、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二、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三、马传染性贫血防治技术规范四、马鼻疽防治技术规范五、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六、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七、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八、猪瘟防治技术规范九、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十、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十一、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十二、绵羊痘防治技术规范十三、炭疽防治技术规范十四、J亚群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废止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名单1.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2.马传染性贫血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3.马鼻疽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4.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5.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6.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办牧[2002]74号)7.牲畜口蹄疫疫情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农牧发[2004]20号)8.亚洲I型口蹄疫防治技术方案(农医发[2005]13号)第二篇:23.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确认、疫情处置、疫情监测、免疫、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科学选择与使用

j 政泌25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科学选择与使用张义冉,黄秀英(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平谷101206)黄秀英:峪口禽业兽医总监,预防兽医学博士,高级兽医师,负责公司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
在国内率先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研究与实践,建立适合于规模化蛋种鸡场的禽白血病净化程序,净化技术和方法,开创国内禽白血病净化的先河,在国内率先实现禽白血病净化,使得公司成为 国家家禽领域首批净化示范场。
在疾病防控技术方面,总结公司40余年的疾病防控经验,形成针对国内养殖现状的疾病防控思 路,并针对目前养殖现状,践行科学减负,形成一套科学减负思路并取得显著成效,只鸡防疫成本降 低近3元,生产指标提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参与公司众多项目的研究,其中“禽白血病净化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二 等奖;“优质高产蛋鸡配套系及产业化技术师范推广”项目,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京粉2 号粉褐壳蛋鸡配套系的育培育”项目,获得首农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禽白血病净化程序研究” 项目获得首农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获得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家禽养殖场 预防禽流感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在疫苗 选择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疫病 防控带来了诸多隐患,笔者根据基层临床经验, 和大家共同探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旨在 共同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确 保鸡群的健康。
近期,国际高致病性禽流感呈暴发趋势,亚 洲的日本、韩国、老挝,欧洲的英国、德国、意大 利等国均有H 5亚型禽流感疫情发生,国内也于山西运城发现野生天鹅感染H 5N 8高致病性禽 流感,防控形式较为严峻,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作为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种疾病,除了生物安全的提升,鸡群体质的保健等基础工 作,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选择与使用显得至 关重要。
1优质的疫苗当前畜禽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仍然是困扰 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采取的疫病防控是以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疫苗 在动物传染病防控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34 疫苗 因素 禽流感疫 苗生产所用 的毒株型不 能包 括 - 目前所存在 的禽流 感野毒毒 株 ,疫 苗的针对 性 、多价性
有 可能 出现偏 差 ;禽流感疫 苗存在 产生高抗 体高保 护不
足 、临床 副反应较 大、有潜 在散毒 隐患 的风 险 ;由于个 别 生产厂 家疫苗质 量不稳 定,免疫 后抗体滴 度低 ,不能 很好地抵御病毒侵袭。
的H5 亚型禽流 感,给该地 区的养禽 业造成 了难 以估 量 N1
的损 失,并且 造成 了多次直接 或 间接接触活 禽 的人 类死 亡 。由此可见 ,有效 防控禽流 感 ,不仅对于促 进畜 牧业 的健康 发展起 着重要 作用 ,而 且对 于维护社 会经济 稳定
和 公 共 卫 生 安全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J ; m m ; j m :J J ;
后 的抗体 指数 明显较低 。与被 动免疫 相 比,主 动免疫 操 作 更加简 单 ,但 效果较 差 ,如 何改善其 免疫效 果有待 于 进步研 究。 总之 ,畜禽脂肪 代谢 是 由复杂的系 统来调 控的 ,遗 传 、营养 、激 素和免 疫等 多种 方法和 手段 都对脂肪 代谢
3 禽流感防控的不利因素
31 地理位 置 因素 我国处于周边 东南亚疫情 国家 的半 .
包 围之 中,病毒 污染面广且水域 宽,水禽( 国水禽 占世 我
界7 %) 期带毒 ,迁徙候 鸟可成为家禽 禽流感病 毒 的重 5 长
要来源 。
1 概述
禽流 感( I是 由A型流感病毒 引起 的家 禽和野生禽类 A) 感 染 的高度接触 性传染病 。其 中高致病 性禽流 感因其传 播快 、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 动物 疫病 ,我 类 国将其 列为一类 动物疫病 。禽 流感可 分为高致 病性 、低
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疆写在课前的话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中需要牢记两件事,首先,截至目前H5N1 禽流感病毒还不具备人传人的生物学特征,只能由禽类或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传染到人身上。
另外,到目前为止,人类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通过此课件的学习,使学员充分掌握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人禽流感的监测(一)监测步骤怎样才能做好人禽流感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呢?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禽流感的监测工作。
禽流感的监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农业部门,需要对禽类和其他动物进行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另一部分,作为卫生系统来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有关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目前为止,人感染禽流感病毒还是一个偶发事件,我们如果花大力气仅仅去做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很显然,我们还达不到的这个水平。
所以,我们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把把人禽流感监测与流感监测有机结合。
有关人禽流感的监测,主要的分以下几步:第一类监测就是类流感病例监测。
有关季节性流感的监测,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因为流感的流行往往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实现。
禽流感跟季节性流感完全不一样,目前来讲,禽流感主要还是跟禽有高等密切接触的农村地区呈现高发状况。
所以,人禽流感监测应扩大到农村,主要的目的就要早期掌握流感的流行动态,早期发现人禽流感病人。
第二类监测是有关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非常有特异性,它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两个疾病:SAS和禽流感,目前来讲,其实国内发现的部分病例,就是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中发现的。
所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在禽流感的防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早期发现人禽流感病人,减少死亡。
同时能及早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控制蔓延。
第三类监测是流感或类流感爆发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这类监测,才能了解有关禽流感包括季节性流感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
为什么要做禽流感的监测,主要是担心禽流感病毒,特别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发生变异,演变成适合于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从而引起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2.29•【文号】农牧发〔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农牧发〔202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处置疫情,我部在总结防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部此前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的有关规定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农业农村部2020年2月29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疫情报告与确认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类出现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2名以上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附件1)可疑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可疑疫情,及时采样并组织开展检测,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疑似疫情;经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符合确诊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确诊疫情,同时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复核和定型等分析。
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难以确诊的,需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感染禽类,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禽类的重要疫病之一。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
临床症状与其他禽类传染病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涕和腹泻等。
它不仅能感染人,而且还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
家禽是主要的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禽舍、用具和运输工具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重大损失。
一、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禽的组织中,其中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含量最高。
禽类直接接触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均可感染。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羽毛等传播。
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人;通过眼结膜、鼻粘膜和皮肤损伤处感染人。
鸡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其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禽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禽类被带毒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人,也可经消化道感染。
在人群中尚无确切的易感动物。
禽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通常呈隐性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但也可短至数小时。
免疫抑制人群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是禽流感易感人群。
二、临床症状临床上以急性败血性和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
最急性的病例,突然死亡,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常突然发生翅膀下垂、羽毛蓬松,两翅合拢下垂、缩头闭眼等神经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羽毛松乱,双翅下垂;有的突然倒地不起,不久死亡。
病程较长的病鸡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常有不同程度的腹泻。
部分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清鼻涕;有些病鸡会表现咳嗽、呼吸困难;还会出现泄殖腔出血和肛门周围羽毛沾污等。
本病病死率很高,1~3周龄的雏鸡死亡率可达100%。
成年鸡感染后表现为消瘦和产蛋量下降,有的母鸡甚至出现产蛋量下降甚至停止产蛋的现象。
三、病理变化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败血症。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病变,在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分泌物,呈灰白色或灰绿色,在支气管和喉头的粘膜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粟粒大的溃疡灶。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简称HPAI。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
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为止,发现H5N1病毒的流行国家和地区有:柬埔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诊断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1)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高致病性禽流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诊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鸡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阳性。
未经免疫鸡场的家禽出现H5、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阳性。
在禽群中分离到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株或其它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毒株。
流行特点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均易感染。
传染源主要为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
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
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
3.临床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
表现为突然死亡、高死亡率,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4.病理变化剖检病变全身组织器官严重出血。
腺胃粘液增多,刮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粘膜可见带状出血;消化道粘膜,特别是十二指肠广泛出血;呼吸道粘膜可见充血、出血;心冠脂肪及心内膜出血;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点疫病推荐免疫方案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点疫病推荐免疫方案免疫是防控和控制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中国,口蹄疫、禽流感等重点疫病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国《重点畜禽疫病防治规划》,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疫病的核心措施之一。
本篇文章将介绍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的推荐免疫方案。
1.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播和高致病性的家禽流行病。
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以下免疫方案:1.1 鸡、鸭、鹅等家禽免疫方案鸡、鸭、鹅等家禽根据年龄不同可分为新生雏、生长期、产蛋期。
针对不同成长阶段,推荐以下免疫方案:(1)新生雏:在雏龄初期,即出壳后2~3天即应接种艾滋灵疫苗,采用加强免疫方案,第一次接种时应重复接种1次,第二次接种时应重复接种1次,其中第一次接种应当做好2次疫苗共同接种记录和标签记录,艾滋灵疫苗的加强免疫方案是为了提高免疫抗体的水平,增强疫苗的保护效力。
(2)生长期:在生长中期应接种单价或复价的艾滋灵疫苗,让其产生保护免疫力,防范禽流感病毒的感染。
(3)产蛋期:饲养禽类的繁殖期应重点进行疫苗免疫工作,采用复价艾滋灵疫苗进行接种。
1.2 野生水禽免疫方案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致病力禽流感的传播,应进行野生水禽的免疫工作。
推荐以下免疫方案:(1)冬季:在野外和城郊水域内,采用船载、沿线驱动、堤道盯看、手持等不同方法进行疫苗接种,建议冬季采用复价艾滋灵疫苗进行接种,达到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防止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传播。
(2)季节更替期:野生水禽需要进行季节更替期的疫苗接种,切实加强对野生水禽的疫苗监测和防疫工作。
2. 口蹄疫免疫方案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播性、高致病性的口腔、鼻腔和皮肤疾病,危害极大,国际上被列为一种可引发全球性流行的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疫情,推荐以下免疫方案。
2.1 牛、羊等反刍动物免疫方案反刍动物如牛、羊等,推荐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接种。
1-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措施,才能收到有效的防疫效果。
• 综合性防疫措施可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
的扑灭(控制)措施两方面的内容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针对易感动物)
•
(1)饲料
• 饲料的配方或配比应合理,能够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 的需要,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 (2)饲养管理 • 良好的饲养管理方式或方法能够给动物提供有益的生 长环境,有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在不良饲养管理方式或 方法下,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质较差,抵抗力低,容易 发生很多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一些条件致病 菌引发的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幼畜没有 及时足量哺喂初乳而导致幼畜腹泻。
• (1)畜群的内在因素 性别等。 • (2)畜群的外在因素
包括动物种类、品系、年龄、 包括饲养、管理、应激等。
• (3)特异免疫状态 一个畜群流行过某传染病后, 耐过动物在一定时期内具备特异性免疫力、可以不再感染 此种传染病。。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传染源,传播媒介和 易感动物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各种自然因素 及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必然会产生影响。 1.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气温、温度、阳光、雨量、地 形、地理环境等。
• 不同类型的疫苗副反应程度不同,如灭活疫苗的 副反应大于弱毒疫苗的副反应,这是由于接种的抗原 量大,加有佐剂。
会有哪些副反应表现呢?
• 接种后可能出现免疫动物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局部肿胀疼痛,奶牛产奶量下降,孕畜流产甚至免疫 动物死亡等。
但不能因为担心副反应而抗拒免疫疫苗!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
经污染 的饲料 和饮水 传播 (消化 道疾病)
经污染 土壤传 播 (土 壤源性 病原微 生物)
江苏省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

江苏省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管理,规范活禽经营行为,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护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6]148号),以及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活禽经营市场以及在市场内从事活禽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活禽是指鸡、鸭、及其他禽类。
本办法所称活禽经营是指市场中活禽交易与宰杀加工等行为。
本办法所称活禽经营市场是指活禽专业批发市场、有活禽经营的城市农贸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等。
第四条法律、法规对活禽经营行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活禽经营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指导活禽经营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活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活禽经营市场活禽经营行为监管。
第六条活禽经营市场实行休市、消毒制度,每半月至少休市一天,休市时间提前公示。
批发市场休市时实行清场彻底消毒;有条件的城市农贸市场休市时实行清场消毒,清场困难时可实行带禽消毒。
第七条活禽专业批发市场应具备以下动物防疫要求:(一)选址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取水口,避开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等人口密集区,距离养殖场3公里以上;(二)有与外界相对隔离的顶蓬、围墙等设施。
水禽经营区域与其他活禽经营区域应相对隔离,设置明显标识,有独立的出口和入口,不得随意开展宰杀活禽活动;(三)设有排风及照明装置,地面设下水明沟,墙面铺设瓷砖,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区,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冲水龙头和消毒设施;(四)设置专门的活禽经营者生活区域,做到经营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五)有病禽隔离区和污水、污物、粪便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六)车辆出入口设置规范的消毒池;(七)有健全的动物防疫规章制度。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1.04•【字号】成府发[2005]59号•【施行日期】2005.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成府发[2005]59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发电〔2005〕50号)精神,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现就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禽流感防控工作的认识近期,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扩大蔓延趋势,我国部分省市已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当前,正处于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季节,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部署,把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各区(市)县要根据本地防控工作形势,及时查找防疫漏洞,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禽流感防控工作职责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组织协调工作,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保证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市农委负责做好家禽的禽流感防治工作,加强对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定期与卫生部门相互通报监测信息;市工商局、市贸粮局负责抓好家禽流通环节的防控工作;市林业局、市园林局负责加强鸟类的监测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和完善人间禽流感的防治预案,做好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准备。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技术实施要点

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畜禽和人体健康,必须实行强制免疫,科学管控,确保畜牧业平稳、有序、绿色、健康发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一、应免尽免、抗体合格坚持“保供应,固安全,促流通”的工作定位,立足于畜牧业发展、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大局,坚持“防疫优先”的方针,大力开展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防控体系。
坚持人病兽隔离、预防为主、应免尽免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免疫效果评估体系,并对接种后的疫苗实施情况进行追踪,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免疫浓度大于90%,免疫密度为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在80%以上。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引起,可表现出临诊症状,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症状,病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喜卧不动,高度沉郁、昏睡,张口喘气,流泪流涕。
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产蛋率下降,致死率高的急性出血性疾病。
1、免疫要求:对所有鸡、鸭、鹅、鹌鹑等人工饲养的禽类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
由有关单位就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的家禽逐级向农业和农村主管部门报告,确认该种家禽在进口国(区)有明确规定禁止免疫的家禽,或因其他特殊情况无法免疫的,可在经过批准之后不实施免疫。
2、推荐免疫程序:规模场种鸡、蛋鸡:雏鸡在14~21天时开始接种,在3~4周加强免疫,随后在蛋鸡肉鸡分娩之前加强疫苗免疫力度。
随后根据免疫抗体的检测,每隔4~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
商品代肉鸡需要7~10天时接种一次疫苗。
家禽饲养时间超过70天,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
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在14~ 21岁时就开始接种,每3~4周加强免疫,之后根据免疫的结果,每4~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
肉鸭、肉鹅:7~10天时接种一次疫苗。
其它家禽,例如鹌鹑:按照家禽的免疫程序,按照饲养目标进行免疫。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范文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范文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它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禽畜或其排泄物而传播给人类。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对于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预防措施,以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首先,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禽类身体分泌物中,如粪便、鼻涕、唾液等,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禽畜或其排泄物,人类可以感染到病毒。
此外,空气中的气溶胶也可能携带病毒,从而导致疾病传播。
因此,接触感染源的方式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其次,要加强对禽流感症状的认知。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人类身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包括高烧、咳嗽、喉咙痛、呼吸急促、肌肉疼痛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的2至7天内出现。
如果有这些症状的同时有过接触禽类的情况,就需要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另外,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避免接触野生鸟类等。
其次,避免生食鸡肉或鸡蛋,确保食用禽类和蛋类的彻底煮熟。
另外,使用正确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除此之外,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及时监测也是非常关键的。
定期对家禽和野生鸟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毒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此外,建立病毒样品库和疫苗研发机构,加强疫苗研制工作,以提高防控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禽类饲养环境的管理,确保禽类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最后,要加强公众的健康宣教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认知水平,教育公众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提高他们的防控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要加强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预防,通过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加强禽类监测和对公众的健康宣教工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

禽流感流行现状与综合防控措施策划本刊记者八长丽凤编者按:我国的动物流感情况非常复杂,由于养殖模式相对落后,人与动物接触密切,导致禽流感防控面临压力大。
每年国家 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以及疫苗厂家的实验室都分离到大量病毒,掌握了禽流感流行及病毒遗传和变异情况,为有效防控禽流感提供 了参考依据。
针对禽流感的流行情况、发病机理,疫苗选择、有效防控等方面,本刊特邀请各大院校和养殖一线禽流感防控方面的 专家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各个养殖场借鉴参考。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李佩国,贾青辉,李蕴玉,张志强,刘华格,倪慧勇(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疫病防控岗)李佩国: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蛋鸡疫病防控岗位专家,研究生导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
先后获得河北省第五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创新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获河北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9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制定并颁布实施河北省地方标准26项。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 型 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根据其致病性,可 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
世界 卫生组织将其列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是危害我国养禽业和 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生,但以气温较低的11月至次年4月之间发病 率较高,这与病毒耐低温特性有关。
1 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1.1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2020年以来,波 兰、印度、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乌 克兰、南非、德国、丹麦、以色列、沙特、越南、保 加利亚、美国、菲律宾、伊拉克、澳大利亚、俄罗 斯、荷兰、韩国、日本等22国共发生高致病性禽 流感疫情483起(野禽15起),主要以H 5亚型 为主,占95.03%,其中H 5N 1亚型25起(野禽9 起)占5.2%,H 5N 6亚型5丨起占10.5%,H 5N 8亚 型383起(野禽4起)占79.3%。
200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

200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一、具体要求(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所有家禽进行强制免疫,对所有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禽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存栏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对防疫条件好、进口国有要求的出口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途的家禽,报经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对家禽不免疫。
(二)口蹄疫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受威胁地区,尤其是边境受威胁地区的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存栏家畜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要达到70%以上。
(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所有猪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
(四)猪瘟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强制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五)小反刍兽疫对受威胁边境地区等区域所有羊实施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
(六)新城疫对所有鸡实施新城疫全面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七)狂犬病对所有犬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重点做好城镇、高发地区犬的免疫工作。
(八)炭疽、布鲁氏菌病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对3年内曾发生过疫情的乡镇易感牲畜进行免疫。
布鲁氏菌病:对疫病流行区和受威胁区奶牛和种公牛以外的易感家畜进行免疫。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等易感动物进行免疫。
二、免疫方案(一)高致病性禽流感1.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
(1)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日~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也可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进行初免。
在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7日~10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 -H5)初免,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禽流感(AI)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疫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003年冬、2004年春在泰国、越南、日本、韩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进入2004年,我国16个省份的40多个疫点,先后发生了H5N1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养禽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科学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并扑灭。
但禽流感传染源的威胁依然存在,今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有突然发生的可能,以冬春季节多发,因此,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工作,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病变
症状:高致病性亚型主要是含H5和H7的毒株。
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3-5天,该病常突然暴发,流行初期的急性病鸡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一般病程1-2天,症状变化很大。
病鸡可见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鼻炎和结膜炎,病鸡头部常出现水肿,同时出现或不出现腹泻;体温升高,羽毛蓬松,鸡冠发绀。
有的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甩头,严重者可窒息死亡,产蛋率明显下降。
病变:头、颈及胸部皮下组织胶冻样浸润,消化道病变明显,喉头、腺胃粘膜、肌胃角质膜下及十二指肠粘膜、泄殖腔充血、出血;腿部肌肉有出血点、出血斑;胰腺表面有针头至芝麻大灰白色坏死点;典型的腹膜炎,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卵巢、输卵管、卵泡充血、出血。
二、认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点和危害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潜伏期短,传染迅速,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可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毁灭性打击。
因此,我国把该疫病列为一类传染病。
2、野生禽鸟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传染源,尤其是野生水禽,他们都是禽流感病毒的正常带毒者,要彻底地消灭这些带毒者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些野生禽鸟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对家禽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野鸟迁移是造成禽流感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这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可能与野鸟迁移有密切关系。
3、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
其血清型众多且变异频繁。
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
我国这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属H5N1亚型。
4、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传染给人类,使人发病甚至死亡,证明禽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三、要进一步做好禽流感的防制工作
1、搞好科普宣传工作。
使农村和城市的男女老少对其都有深刻的认识,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家喻户晓,使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成为大家自觉行动,上上下下齐心合力把预防工作做好。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属首次发生,许多人员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
大型养禽场和养禽户,还比较重视。
但农村散养家禽户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不防疫,又不消毒,总认为既是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也不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从不考虑社会经济意义,也不考虑公共卫生意义,这样的散养户还很多。
在禽流感防制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疏忽和漏洞。
因此,必须搞好科普宣传,使大家都认识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
2、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养禽场(户)。
养禽场要严格控制饲养点的合理布局,要避免养禽场靠近河流和人员密集的地区,强力推进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彻底清扫冲洗,定期消毒),限制饲养人员流动,禁止车辆、杂物进入饲养场等,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入养禽场的一切渠道,确保家禽安全。
要避免在一个养禽场内饲养多种家禽,尤其要防止多种家禽混养。
3、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检疫、检验工作和日常疫情监测。
搞好进出口检疫工作,尤其是禽类及产品、观赏鸟、生物制品、各种动物及产品的检疫工作要加强,严格各项入境检验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我国,同时要及时掌握世界各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清况,禁止从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进口家禽及其产品。
各地兽医卫生检疫部门要做好家禽流通领域的检疫工作,尤其是对集贸市场、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场等进行重点检疫和监督检查,必须尽快健全农村兽医防疫检疫机构。
确保机构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4、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
除了采取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外,搞好高致病
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是对禽流感防制的最有效方法,也是目前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国此次疫情发生后,就对疫区以外5公里范围的家禽采取了紧急疫苗接种的措施来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
我国是养殖大国,但养殖条件相对落后。
个体养殖户占主流,规模小,设施简陋,专业知识贫乏,再加上一步农村散养户,养殖条件更不值得一提。
在这种条件下,用灭活疫苗对禽类进行主动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
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在家禽机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免疫二次以上。
并要做到一只不漏地接种。
与此同时,还必须抓好种苗和饲养管理,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疫苗的接种各个环节的工作,培养健康的禽群,只有健康的禽群才能对禽流感疫苗接种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四、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采取的措施
1、当发现或怀疑家禽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时,应迅速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养殖场(户)或个人不可以自行处理。
严防养禽户或不法商贩为经济利益而瞒报疫情或倒卖死禽类,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2、坚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规定的要求执行。
对疑似病禽进行隔离、封锁,当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要立即划定疫区,进行隔离封锁。
我国规定将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定为疫区,疫区内家禽全部扑杀,扑杀的家禽焚烧后深埋处理。
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目的是建立免疫隔离带。
3、疫区内的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产品、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应选择深埋、焚烧等方法。
4、对疫区内所有用具、交通工具、禽舍、笼具、宿舍、道路、水源等进行彻底消毒。
清洗消毒所产生的污水要做无害化处理。
5、疫区内所有禽只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并进行消毒后,经过21天,由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审验,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申请解除封锁令。
疫区解除封锁后,一般情况下,6个月内如果疫区没有发现新的疫原,即可再进行禽类养殖。
五、做好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工作,保护人类健康
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与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密切接触的有关人员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消毒工作。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和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但它又是可防可控的。
我们要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高认识,尊重科学,保护环境。
养殖场要搞好日常消毒工作,粪便、垫料及各种污物要集中无害化处理。
消灭禽场的蝇蛆、老鼠、野鸟等各种传染媒介。
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进禽及其制品。
维持家禽产品的正常流通和消费,使我国的养殖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安全化的生产经营道路,就一定能够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
河北邢台市兽医院邢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