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劝学》阅读理解试题
《劝学》试题及答案
劝学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就是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木直中.绳中:合于。
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就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輮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与“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与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与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与借鉴意义。
元月《劝学》阅读理解试题
《劝学》课文阅读理解试题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靛.青( ) 蓼.蓝( )木直中.绳( ) 参省.( )须臾.( ) 輮.以为轮( )跬.步( ) 生.非异( )槁暴.( ) 骐骥..( )()驽.马( ) 跂.而望矣( )二螯.(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跂.而望矣( )(4)假.舆马者( )(5)而绝.江河( )(6)风雨兴焉..(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驽马十驾..( )(10)用心躁.也( )3.文学常识填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期______家,是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作品有______,现存______篇。
4.名句填空。
(1)(2009江苏高考,10)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2009福建高考,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3)(2009天津高考,14)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2009全国高考Ⅱ,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8)《劝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劝学》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外阅读Ⅰ阅读下面三段节选自《荀子·劝学》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rú)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千、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①端而言,蝡而动:极细微的言行。
端,微言。
蝡,微动。
②禽犊:家禽和小牛,古时用来做馈赠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滫渐:浸泡。
C.游必就士就:接近。
D.长而异俗长:长大成人。
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乙][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二、课外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刘向《说苑》)[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选文选《劝学》,作者荀子,字 。
1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B.渺渺兮予怀C.客有吹洞箫者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2.下列句中“焉”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风雨兴焉B.则耻师焉C.其心休休焉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3.试分析选文第二段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案:10.卿11.B12.AD13.通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阐述了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解析】【分析】10.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
意思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B项,主谓倒装句,又称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于怀渺渺兮”。
意思是:我的心怀特别悠远啊。
C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者客”。
意思是:有会吹洞箫的客人。
D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劝学阅读题及答案
劝学阅读题及答案劝学阅读题及答案阅读《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月出于东山之上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C.君子生非义也,善假于物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邻之厚,君之薄也(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
B.“君子生非义也,善假于物也”表面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
“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旗帜,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
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作者再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参考答案:(1) A(2) B【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解答】(1)A 从.B 表递进/表修饰;C 句末语气词/表停顿;D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独.(2)B“表面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错,“君子生非义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答案:(1)A(2)B【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劝学》阅读题
《劝学》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
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其中的一道阅读题: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问题: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文中最后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最
能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保持谦虚、虚心和学习的态度,即使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或长处,也
不应当生气或抱怨。
这种态度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因此,“人不知而不愠”是孔子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国古
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劝学》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劝学》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击石取火起兴,由事物的道理引出学习的道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B.颔联转入正题,先从正面讲“学是‘知道’的前提”,再从反面讲“不学就不会懂得自然之理”,情寓理中,令人信服。
C.颈联强调了“已运”的重要性,对“他得”也进行了辩证理解,这种为学主张对当下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很有启示。
D.尾联两句表达的观点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一致的。
16.(6分)与荀子的《劝学》相比,孟郊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答案】15.B16.不同:荀子提倡:积累、坚持、专一。
孟郊提倡:注重实践、批判借鉴、及早努力、珍惜时光。
结合诗句分析:①注重实践:石要发出火,必须靠撞击,人要懂得道理,必须靠学习;②批判借鉴: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不是自己的贤能,需批判性借鉴,在“己运”的基础上予以吸收;③及早努力、珍惜时光:一个人应该趁着青春年少趁早努力作为,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少年”。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再从反面讲‘不学就不会懂得自然之理’”错误。
“自然”理解为“自然之理”错,“不学非自然”意思是,人如果不学习,知识绝不是自然而然就会有的,换句话说,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
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阐明学习要注意积累。
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7.从字数看,这首属词中的。
8.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点明了地点、时间、景物,勾勒出环境和人物的情绪、感觉。
B.词人责怪明月不谙离恨,实际写出了作者被离别折磨,极端痛苦的心情。
C.“独上”凸显出人的孤独,“望尽”句表达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怅惘之情。
D.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抒写了离别相思之苦,意境深远,笔力豪放飘逸。
9.请赏析画线句中“凋”的妙处。
答案:
7.中调(一般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所以从字数来看,这首词属于中调)
8.D项,“笔力豪放飘逸”说法错误,“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词的过人之处
9.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
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练习题,那么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高一语文《劝学》练习题与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劝学》中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说明人的资质差异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解: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完毕B.木直中绳中:符合C.輮以为轮为:成为D.金就砺则利就:凑近解析:A.已,停止。
答案:A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C.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知”通“智”,B.“有”通“又”,D.“生”通“性”。
答案:C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取之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吾身寒于水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 相同,不同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D. 相同,相同解析:于,介词,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 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C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A.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劝学阅读题及答案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旗帜,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
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作者再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C.君子生非义也,善假于物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邻之厚,君之薄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答案:
(1) A
(2) B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劝学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劝学
》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1(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父异()焉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小题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目的:【小题4】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小题5】台球“神童”丁俊晖,现已成了世界级体育明星,关于他父亲让一个处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不使学”,而是弃“学”从“体” 。
他的这一做法随之成为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请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答案:【小题1】(1)粗略的阅读(2)对… 感到诧异(3)同“攀”,牵,引(4)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官注意(2)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为通假字。
【小题2】略【小题3】方法:但当涉猎(1分)目的:见往事耳(1分)【小题4】方仲永天资聪颖不学习,由天才变成普通人;吕蒙由于学习勤奋,学有所成。
劝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劝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劝学》一文中,作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什么?
A. 性格
B. 命运
C. 外貌
D. 习惯
答案:B
2. 在《劝学》中,作者提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学习就像划船,不努力就会后退
B. 学习就像划船,不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C. 学习就像逆流而上,不努力就会后退
D. 学习就像逆流而上,不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答案:C
二、填空题
3. 《劝学》中提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
4. 文章中作者比喻学习如同________,强调了学习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答案:逆水行舟
三、简答题
5. 请简述《劝学》一文中,作者对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作者认为学习是人生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改变个人命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劝学》中有哪些比喻或典故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文中使用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比喻,以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典故,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
7. 结合《劝学》一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能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
《劝学》一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一文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C2. “劝学”一文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味着什么?A. 学习需要积累B. 学习需要天赋C. 学习需要老师D. 学习需要时间答案:A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功名B. 为了财富C. 为了修身D. 为了娱乐答案:C4. “劝学”一文中,荀子提倡的学习态度是?A. 随意学习B. 刻苦学习C. 被动学习D. 盲目学习答案:B5. “劝学”一文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学习环境B. 学习方法C. 学习态度D. 学习时间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劝学”一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不断积累2. “劝学”中,荀子提到学习应该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学问的深度。
答案:持之以恒3. 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可以_________,使人变得明智。
答案:明辨是非4.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习可以使人_________,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答案:洞察事物5. “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学习可以_________,使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答案:增长智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劝学”一文中荀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刻苦努力。
荀子提倡学习应该以修身为目的,通过学习可以明辨是非,洞察事物,增长智慧。
2. 根据“劝学”一文,荀子认为学习有哪些好处?答案: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学习可以使人明辨是非,洞察事物,增长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应对各种情况。
学习是一个修身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更高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四、论述题(20分)1. 结合“劝学”一文,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劝学”一文的内容和自己对学习的理解进行回答,阐述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和认识。
《劝学》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劝学》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劝学荀子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②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16.翻译下面的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青,取之于蓝/则群聚而笑之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8.分析第①段的结构、思路。
答案:14.青出于蓝胜于蓝;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符合、契合横渡、渡过16.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但是能够”或“却能)在地上吃泥土,在地下饮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7.B18.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用两个比喻论证不断学习的好处:可以提高自己甚至超越前人超越老师;可以改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
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就能让自己“知明而行无过”。
文言文阅读《劝学》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劝学》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劝学》题目及答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分)【小题1】给划线句子断句。
(1分)
【小题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1分)
驽马()镂()
【小题3】“蚓无爪牙之利”却能做到“六跪而二螯”的蟹做不到的事,为什么?(1分)
【小题4】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案
【小题1】故不积蛙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小题1】驽马:劣马,跑得不快的马。
镂:雕刻。
【小题1】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
【小题1】学习要注意积累,坚持不懈。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只要意思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能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上心躁也。
1.以下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组是〔〕A.学不能已停止B.木直中绳符合C.锲而不舍舍弃D.虽有槁暴粗暴2.以下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组是〔〕A.善假于物也借助B.而绝江河横渡C.非能水也江河D.而闻者彰清晰3.下面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赛过昨日之我,同学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进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需要“善假于物”、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日的我们来说,有肯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改变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4.翻译下面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心一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课文阅读理解试题
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靛.青()蓼.蓝()
木直中.绳() 参省.()
须臾.() 輮.以为轮()
跬.步() 生.非异()
槁暴.() 骐骥
..()()
驽.马() 跂.而望矣()
二螯.()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跂.而望矣()
(4)假.舆马者()
(5)而绝.江河()
(6)风雨兴焉
..()
(7)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
(8)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
(9)驽马十驾
..()
(10)用心躁.也()
3.文学常识填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期______家,是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作品有______,现存______篇。
4.名句填空。
(1)(2009江苏高考,10)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2009福建高考,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3)(2009天津高考,14)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2009全国高考Ⅱ,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8)《劝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B.而闻者彰.( 清楚)
C.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少许,少量,少部分)
D.而绝.江河(横渡)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用心一.也
D.范增数目.项王
7.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非生异也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B.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D.吾尝终日而思.矣
4、下列各句在句式方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宾短语后置)
B.冰,水为之。
(判断句)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宾语前置)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省略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B.假舆马者假:利用C.锲而不舍锲:雕刻D.而绝江河绝:断绝10.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2.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
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