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件
仪器分析 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保障人类健康
仪器分析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 检测等。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
早期仪器分析
早期的仪器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如比重法、折光法等。
20世纪发展
20世纪是仪器分析发展的重要时 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 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如光谱
法、色谱法等。
现代仪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时代,各种高灵敏度、高分 辨率、高自动化程度的仪器不断 涌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
工业生产控制
总结词
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控制中是重要的工具,能够监测 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详细描述
仪器分析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 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05
仪器分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提高仪器分析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结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开发新型 仪器分析工具。
探索微型化、便携式仪器分析 设备,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 求。
实现仪器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仪器分析流 程的连续性与高效性,降低人为
误差和提高分析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 仪器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建模和 预测,提高分析的智能化水平。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通 过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来测定各组 分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 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仪器分析法概述课件
通过测量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仪器分析法的未来发展
高通量与自动化技术
高通量技术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样品,提高分析 效率。
自动化技术
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降低误差。
微型化与便携式仪器
微型化技 术
减小仪器体积,降低成本,便于携带 和移动。
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法
总结词
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类型
主要包括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详细描述
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特性,依据 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方法。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仪器分析法概述课件
仪器分析法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仪器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方 法,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来分析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方法。
分类
仪器分析法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 法、热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环保监测
仪器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空气、 水体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为
优点
仪器分析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 分辨率和高自动化程度等优点,能够快 速准确地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同时, 仪器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 不同领域和不同物质的测定。
VS
缺点
仪器分析法的设备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 员操作和维护。此外,不同仪器分析法的 原理和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便携式仪器
适应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方便在各种 环境下进行样品分析。
《仪器分析》课程PPT课件
.
20
二、红外吸收产生的原理与条件
条件一: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迁所 需能量相等。(刚好满足振动跃迁)
条件二:辐射与物质之间必须有耦合作用 (偶极矩发生变化)
T值为0%至100%内的任何值。
A值可以取任意. 的正数值。
12
2. 多组分普通的分光光度法
A1c1l2c2l
(nm)
Co Ni
510 3.64×104 5.52×103
656 1.24×103 1.75×104
将0.376g土壤样品溶解后定容至50ml,取25ml试液进行处理,以除 去干扰元素,显色后定容至50ml,用1cm吸收池在510nm处和656nm 处分别测得吸光度为0.467和0.374,计算土壤样品中钴和镍的质量分数 。
π→π* trasnsition: red shif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olvent polarity
.
8
例题3: 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1)乙烯;(2)1,3,5-已三烯;(3)1,3-丁二烯
例题4: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λmax 最长? (1)CH4;(2)CH3I;(3)CH2I2
0.463 7 .6 4140 cCo 5.5 213c 0Ni
0.371 4 .2 413c 01.7 5140 c
Co
Ni
.
13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基本原理 第三节:AAS分光光度计 第四节:分析技术 第五节:干扰和消除
.
14
一. 基本原理
例6:原子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原子吸收 光谱分析有什么影响?
《仪器分析》课件
汇报人:
样品保存: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如冷藏、冷冻、真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 清洗、干燥、粉碎等
样品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 的安全和完整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 剂、样品 等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 规程进行 操作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 实验数据、 现象和结 果
实验分析: 对实验数 据进行分 析和解释
PART SIX
实验结果的图形表示: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 实验结果的解释:如误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实验结果的应用:如预测、决策等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前提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关键 实验结果的重复性:确保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基础 实验结果的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得出结论
声学原理:声波、声 速、声压等
电磁学原理:电磁场、 电磁波、电磁感应等
信号处理: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 换等
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数值计算: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
优化算法: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 计等
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向量空间等
PART FOUR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样品,确保 其代表性和完整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 测:检测食品中 的农药残留含量
药物成分分析:确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 药物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物代谢研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研究药物与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环境监测:监测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 食品检测: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 药物分析:分析药物成分、药效、副作用等 材料科学: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等
《仪器分析实验》课件
异常情况处理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冷静处理, 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仪器使用与维护
正确使用仪器,注意仪器的保养 与维护。
实验结束阶段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汇报
以报告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包括数据、图表和 结论。
仪器清洁与归位
清洗并整理实验器具,确保仪器归位。
0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意义。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误差来源,如仪器 误差、操作误差、环境
因素等。
误差传递与控制
研究误差在数据处理过 程中的传递规律,采取 有效措施减小误差对结
果的影响。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技能提升
0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掌握了多种仪器分析实 验技能,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01
实验目的明确
了解实验的目标,
为后续步骤提供指
02
导。
仪器检查与准备
确保所有仪器干净 、完好,处于正施准备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03
,穿戴必要的防护
装备。
试剂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 确配置所需的试剂
。
实验进行阶段
操作规范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 实验操作。
数据记录
实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 象。
数据筛选与取舍
将不同量纲或不同单位的数据转换为 统一标准,便于比较和分析。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排除实验误差和 异常情况对结果的影响。
数据归一化处理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筛选关键数据 ,合理取舍无关紧要的数据。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全版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ppt
ni:被测离子i的电荷,nj:干扰离子j的电荷
选择性系数Ki/j的意义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提供相同电位的欲测离 子活度αi和干扰离子活度αj的比值
选择性系数愈小,j离子对i离子的干扰愈小
估量某种干扰离子对测定造成的误差
36
相 对 误 差
K (α) i,j
α .精品课件.
ni /nj j
i
100%
47
.精品课件.
(4) 敏化电极
气敏电极
是一种基于界面化学反应 的敏化电极,由离子选择 性电极与参比电极置于内 充有电解质溶液的管中组 成的复合电极。
氨电极
NH
4
OH
NH 3
H 2O
48
pH变化→膜电.精位品课件的. 产生→与铵离子浓度相关
酶电极
也是一种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 极,酶在界面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而 催化反应的产物是一种能被离子选择 性电极所响应的物质。
9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原电池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负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正极)
电解电池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负极)
电子流出为负极,电子流入为正极
11
.精品课件.
化学电池可用图解法表示:
Zn︱ZnSO4(0.1mol/L)‖CuSO4(0.1mol/L)︱Cu
如何得到K’?
pH标
E标 K' 0.059
用标准溶液测定
pH试
pH标
E E标 2.303RT /
F
定位旋钮、斜率旋钮和温度旋钮的作用!
31
.精品课件.
32
新编仪器分析课件
▪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
浓度(或含量)的范围成为该方法的线性范
围,选择的分析方法应有较宽的线性范围。
一、标准曲线
▪ 2、标准曲线的绘制
▪
标准曲线是依据标准系列的浓度(或含
量)和具有相应的响应信号测量值绘制的。
▪
y=a+bx
一、标准曲线
▪ 3、相关系数 r
▪
在分析化学中,相关系数是用来表征被
(二)电化学分析法
▪ 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建立的 一类 分析方法:如电导法,电位法电解法,库仑 法,伏安法,极谱法等。
(三)色谱分析法
▪ 色谱法是以物质在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 中的分配比例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 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 谱法,离子色谱法,超临界色谱法等。
1、什么是化学分析法 ?
✓ 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 一种分析方法,如重量分析法、滴定分 析法等。化学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分 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适于高含量或中 等含量组成的测定,并不需要特殊复杂 的仪器设备,因而应用十分广泛,是分 析化学的基础。
2、什么是仪器分析 ?
✓ 一般的说,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 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 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 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 的一类方法。
测物质浓度(或含量)与其响应信号值之间
线性关系好坏程度的一个统计参数。
二、灵敏度
▪
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
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用S表示。
▪
许多方法的灵敏度随实验条件而变化,
所以,现在一般不用S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
三、精密度
▪
仪器分析课件
仪器分析课件第1章:仪器分析概述1.1 仪器分析的定义1.1.1 仪器分析的概念1.1.2 仪器分析的历史发展1.2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2.1 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1.2.2 仪器分析的分类和特点1.2.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3 仪器分析的应用领域1.3.1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2 环境监测中的仪器分析1.3.3 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4 能源领域中的仪器分析1.3.5 其他领域中的仪器分析第2章:常见仪器分析方法2.1 光谱分析法2.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2.1.2 红外光谱分析法2.1.3 质谱分析法2.1.4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2.2 色谱分析法2.2.1 气相色谱分析法2.2.2 液相色谱分析法2.2.3 离子色谱分析法2.2.4 薄层色谱分析法2.3 电化学分析法2.3.1 电解法分析法2.3.2 电位法分析法2.3.3 极谱分析法2.3.4 电化学分析中的仪器设备2.4 质谱分析法2.4.1 质谱基本原理2.4.2 质谱原理及应用第3章:仪器分析的操作流程3.1 样品准备3.1.1 样品采集3.1.2 样品制备及处理3.2 仪器操作3.2.1 仪器的打开与关闭3.2.2 仪器的参数选择和调整 3.2.3 仪器的操作注意事项3.3 数据处理与分析3.3.1 数据采集与记录3.3.2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3.3.3 数据分析与解释第4章:仪器分析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4.1 仪器故障与维护4.1.1 仪器常见故障原因4.1.2 仪器故障的排除方法4.1.3 仪器维护的注意事项4.2 数据异常及其处理4.2.1 数据异常的原因分析4.2.2 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4.3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4.3.1 实验误差的分类4.3.2 实验误差的产生原因4.3.3 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第5章: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5.1 仪器分析技术的创新5.1.1 新兴仪器分析技术的引入5.1.2 前沿仪器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5.2 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推广5.2.1 实验室仪器的普及与应用5.2.2 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5.3 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5.3.1 仪器分析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5.3.2 仪器分析技术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结语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你将了解到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操作流程,掌握解决仪器故障和数据异常的方法,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仪器分析 ppt课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电学分析法(21学时)
1.电分析化学导论(2学时) 2.电位分析法(6学时) 3.电解和库仑分析法(5学时) 4.极谱法及伏安法(7学时) 5.电导分析法(1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19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色谱分析法(22学时) 1.液相色谱法(6学时) 2.气相色谱法(8学时) 3.高效液相色谱法(6学时) 4.毛细管电泳法(2学时) 其他分析方法和技术(4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20
参考书
1.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 2. 仪器分析,赵藻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5月第一版。 3.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 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4 .基础仪器分析,金文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 5 .仪器分析,高鸿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2月第一版。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S) 4.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 5.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 6.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LC-FTIR) 7.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LC-NMR)
ppt课件 15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又是一门工具科学,在科学研究
上,起着眼睛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ppt课件
16
分析化学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作用
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 都以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基础 和研究手段。如配合诊断和治疗疾病 的临床检验;协助侦破刑事案件的法 医检验;药物的质量检验及药物在体 内代谢产物的检验;预防医学领域内 的环境监测、职业中毒检验、食品的 营养成分和卫生分析、毒物检验等。
《仪器分析》PPT课件
紫外、可见、红外吸收光谱的 特点和区别
紫外吸收光谱:紫外线波长短、光子能量大(6.2~3.1ev)、能引起分子外层 价电子的跃迁(伴随振转)-----电子光谱,形状简单,具有不饱和结构(共轭 )分子,其价电子跃迁所需能量与紫外线光子能量相当,故UV主要研究不饱和化 合物、应用范围窄,表示方法不同(A~波长)。
第二讲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定义:以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可见紫外区:200nm~760nm 方法特点:(1)灵敏度高(ppm)
(2)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0.5~0.2%) 适于微量组分测定
(3)应用广泛(定性、定量、结构) 为四大光谱之一。
(4)操作简便、快速、实验成本低。
基本概念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下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 而 进 行 元 素 定 量 分 析 的 方 法 ---- 金 属 元 素 )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外磁场作用下,用10—100m无线电波照射分子,可引起 分子中某种核的能级跃迁,使原子核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核磁共振,且在 某些特定磁场强度处产生强弱不同的吸收信号。以吸收信号频率对信号强度作图 ---NMR波谱图--- NMR 法)
基本概念
第一讲 光谱分析概论
光学分析:以电磁辐射或以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与物质间的相 互作用建立的仪器 分析方法,统称为光学分析。分为一般光学分析(折光、旋光、浊度分析等)和光谱 分析
光谱分析:以物质光谱建立的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光谱: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 生的辐射能发射或吸收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得到的谱图称为光谱。
基态:物质分子处于能量低且稳定的状态。 激发态:物质分子接受了外来辐射能,内部能级由原来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
仪器分析技术ppt课件
A.百分吸收系数 B.摩尔吸收系数
C.液体的厚度
D.待测溶液的百分浓度(g/100ml)
E.被测溶液的浓度(g/ml)
1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为了减少测 定误差,应调整溶液的浓度使吸光度( )
A.尽量大 B.在0.3~0.7之间 C.大于0.7
D.大于1.0 E.在0.7~1.2之间
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 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一)色谱法术语
1.相 相是指一个均匀体系,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分开。 如:固体与液体形成的固-液两相;互不相溶的两种 液体,比如水和乙醚,形成液-液两相
2.固定相 固定在某一支持物上的相,如固定在薄层板 上或玻璃柱中的吸附剂硅胶即为固定相
高一半处的峰宽
8.拖尾因子(T) 是衡量色谱峰是否对称的指标。T在
0.95~1.05之间的色谱峰为对称峰,小于0.95者为前沿 峰,大于1.05者为拖尾峰
(三)技术参数技术
9.分离度 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 峰峰宽均值之比,又称分辨率,是色谱法的分离效能 指标。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压、理论板数n等指标来评价
(五)操作流程
1.流动相制备 2.供试品溶液制备 3.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4.进样、测定及计算 5.清洗和关机
三、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 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主要用于维生素E等药物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溶剂残留量的 检查、乙醇量测定以及一些挥发性杂质检查等
3.流动相 与固定相互不相溶的液体或气体,又称洗脱 剂或展开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材料、电子器件
信息 数 据 处 理
方法
信号 实 施 检 测
数据库
描述 报 告 结 果
判断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最优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
新近重大突破和发明
飞秒光谱法
原子吸收的重大突破
库仑阵列电极
多道毛细管电泳
飞秒相干光谱法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Ahmed H. Zewail 教授1946 年出生于埃及,1967毕业于埃 及亚历山大大学,获学士学位, 1969年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 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 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74年获 博士学位。现为加州理工学院 化学物理系和物理系教授。 1999年Ahmed H. Zewail 教授 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 在飞秒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采用超短脉冲激光以飞秒的时 间尺度实时观察分子运动并目 击分子的诞生, 给化学和相关 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没有新型DNA分析仪的进一步发 展,人类也很难在防病、治病特 别是在防治癌症和各种遗传病方 面对现有基因图谱加以利用。
生物芯片
化学计量学
微型化 新技术 自动化 新原理 新仪器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在线分析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活体分析 接口 分离技术 仪器和计算机 教育 定性 传感器 固定化
过程分析
分析化学 主要发展趋向
建立和发展虚拟仪器概念
由电子测量仪器新发展中出现的虚拟仪器概念已 经逐步被更多领域所接受,对实现“柔性”分析检测系 统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加上适当 设计的仪器硬件和专门的应用软件,构成虚拟仪器,使 其既具有传统仪器的基本功能、又能由用户根据自己的 需求变化随时定义,实现多种多样的应用要求.虚拟仪 器不但灵活可变、功能强大,而且作用方便,便于技术 升级更新,价格也低廉(尤其仪器系统的使用维护费用 低)。
原子吸收法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红外法
光分析法
原子发射法
荧光法 核磁法
2. 电分析化学方法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3. 色谱分析法
超临界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液相色谱法 电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4.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① 质谱, ② 热分析,③ 放 射分析
仪器分析的特点
1. 2. 3. 4. 5. 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选择性好。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 相对误差一般较大。 价格一般来说比较昂贵。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展望
科学仪器的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 重要内容。发展科学仪器应当视为国家战略。分 析仪器是科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仪器工 业是高技术信息产业。分析仪器的发展是现代科 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之一。 分析仪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向生物医学领域转 移.分析仪器本身将不断微型化、智能化.但人 类向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极限挑战所需的高级精密 仪器也不容忽视.生命过程、生产、科研和社会 活动大量需要的将是在线、非侵入、非损坏、原 位、实时、多维分析仪器。
仪器分析
-多媒体课件
王 长 发 编 写、制 作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分析化学的发展和仪器分析的产生 仪器分析的历史发展概况 近期重大突破与发明
仪器分析的分类
仪器分析的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展望
学习方法给语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that develops and applies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t o obtain in fo rm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matter in space and time . .
热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联用技术
其他分析法
仪器分析应用领域
社会:体育(兴奋剂)、生活产品质量(鱼新鲜度、食 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环境质量(污染实时检 测)、法庭化学(DNA技术,物证) 化学:新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分子层次上的分析方法; 生命科学:DNA测序;活体检测; 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污染物分析; 材料科学:新材料,结构与性能; 药物: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外层空间探索:微型、高效、自动、智能化仪器研制。
础
核磁共振(NMR),B loch F ,PurcellE M。 极谱,Heyrovsky J。 气相色谱,Martin A T P ,Synge R L M
第三次变革
计算机的发明
尤其微型计算的发展, 给仪器分析带来 全新的 革命。
分析仪器
分 析 仪 器 与 计 算 机
热、光、电新技术
操作 分 析 对 象 控制
分析仪器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延伸
它所测量或所获取的主要是物质的质和 量的信息。以一切可能的(化学的、物理的、 生物医学的、数学的等等)方法和技术,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属性,对一切需要加 以表征、鉴别或测定的物质组分(包括无机 和有机组分)及其形态、状态(以及能态)、 结构、分布(时、空)等进行表征、鉴别和 测定,以求对样品所代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 的了解。这是当今分析科学也是分析仪器发 展所面临的任务。
高聚焦短弧氙灯
库仑阵列电极(CoulArray)
它是穿透式多孔石 墨碳电极有多个串联在 一起,作液相色谱电化 学检测器的工作电极使 用,定量基础是库仑定 律。
多毛细管电泳装置示意图
仪器分析的分类
质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1.光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法
仪器==AD/ DA+ CPU十软件
观念更新应该努力汲取新思想并动手实践。谁醒悟得 早、动手得快,谁就会当排头兵占尽天机、抢占市场。 “软件就是仪器”预示了全新的分析仪器科技和产业的 发展潮流,将会迅速改变世界分析仪器行业面貌的!
分析仪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向着 生物医学领域转移
分析仪器在保障人类健康生活、监控病人 病情、预防灾害发生等方面也都起着重大的 作用。
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和智能化
随着分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子 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的不断推出,计算 机也将越来越微型化。计算机(电脑)与 人脑的结合将不再是一个梦、带有植入式 电脑的人的智能将大大超过不带电脑的 “自然人”。
分析仪器的大众化、个性化和日 用品化,贵重仪器的网络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大 型实验室的数量将减少,但其资源(特 别是其精密贵重仪器)将得到更充分的 发挥。因为它可以面向全世界为所有 “网民”服务,实际上,现在就已有人 在建立利用全球主要实验室资源的“网 络实验室”了。
分析化学(分析学)是一门自然 科学。它致力于建立和应用各种方法、 仪器和战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一定时 间或空间内的组成、结构和能态的信 息。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它包括了任务、 手段、目标和适用面;但不涉及分析化学的具体 内涵。
分析化学的地位
分析化学的发展和仪器分析的产生
什么是仪器分析? 一般的说,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 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 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 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 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这些方法一般都有独立的方法原理及理 论基础。
仪器分析的产生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然, 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
理论
对象 (问题) 生产 科学 技术
技术
仪器分析的历史发展概况
仪器分析的三次巨大变革
分析天平的发明
溶液理论的建Leabharlann (四大平衡的立) 这是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巨大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科学技术 物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仪器分析奠定了基
Ahmed.H.Zewail 1999 年化学Nobel奖得者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仪(ContrAA,德国)
连 续 光 源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仪
2004 年4 月,德 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 公司(Analytik Jena AG)成功地设计和生 产出了连光源原子吸 收光谱仪contrAA ,世 界第一台商品化连续 光源原子吸收诞生了!
表面分析
大分子表征
化学图象 无损分析 单细胞分析
联用技术 其它科技领域
单分子单聚集体分析
我们要努力啊!
我国分析仪器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取得了 不少成绩,两弹一星的成功,就是我国科学家在 仪器研制方面具有很高水平的最好说明。中国科 学家聪明、勤奋、爱祖国、爱科学,数十年如一 日默默奉献者大有人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 不能不遗憾地看到,直到最近,国产仪器所占市 场的份额仍只有1/5左右,出口创汇甚微,具有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很少。高档仪器则 几乎完全被外国垄断。迄今我国分析仪器与国外 的差距还很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一是领导 者(特别是高级领导者)的观念要转变,一定要 树立科学仪器(包括分析仪器)的创新是知识创 新的前提和基础的牢固思想,把发展国产仪器作 为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