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文言文阅读虚词专题二于且何乃若所也因2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考标文言虚词一(一)、连词“而”的用法1、表转折,“却、反而、竟然”之义,或不译。
前后在意义上有明显反差和转折的:而听细说、小学而大遗、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表并列,前后词语或短语在结构上通常相似或相同,在句中处于同等地位而并列说明的,或表示两个动作、两件事同时发生的。
可译为“而且、且”等,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吾从(之)而师之、而又有剪发杜门、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表结果、因果,“而”前的人事物直接导致“而”后的事情,“而”后的事情由“而”前的人事物引起的。
可译为“所以”“因而”“于是”“才”等,或直接用“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今急而求子、夜则以病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其疾病而死、赂秦而力亏、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表承接(即顺承),表示继前面动作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动作,往往译为“然后”等:毕礼而归之、觉而起、起而归、归而求救国之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表目的,表示“而”前的行为是为了“而”后的事情,有明显的目的性、方向性或计划性。
通常可译为“来”:择师而教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6、表假设,一般用于主谓之间,通常译为“如果、假设、即使、就算”等。
“而”后的事情未发生,处于某种预想状态的,较少: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7、表递进,表示意义上进一步的发展或提高,较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表修饰,有时可直接译为“地”“着”;或在形式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动词),在中心语前表某种方式、条件等;或“而”前的东西处于附属地位,表补充说明,一主一次的: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群臣相视而嘻、缇骑按剑而前、缒而出、戮力而攻秦、立而饮之、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扣舷而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客喜而笑、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顺流而东也、自远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一(二)、代词“而”的用法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意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1二、何1、疑问代词,什么,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做前置宾语: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何以至此、而幸生也何为、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何辞为、何以伐为、童子何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不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何也、君亲其谓予何、赐也何敢望回、夫子何哂由也3、副词,多么、何必等。
高考18个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不断检验反省自己。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
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语文】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虚词用法讲练 “因”“所”“若”“何”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虚词讲义(四)“因”“所”“若”“何”【因】“因”作为虚词,有介词、副词和连词三种用法,作为实词有动词和名词的用法,经常把动词与介词和副词一起考,很少考连词和名词。
一、介词“因”作为介词,后面加名词或者代词,构成介宾结构,在句子中往往作状语等。
1.介词,译为“依照,根据”;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罔不因势象形(依照)变法者因时而化(根据)善战者因势利导之(依照)2.介词,译为“凭借”“依靠”;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依靠、凭借)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依靠、凭借)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依靠、凭借)3.介词,译为“由,通过”通过,经由;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4.介词,译为“因为”,“由于”;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因坐法华西亭(因为、由于)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因为、由于)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因为、由于)二、副词“因”作为副词,往往放在动词前,修饰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上的连续承接。
1.表示动作的连续性,修饰动词,有种承接意味,可译为“于是,就”“因而”;如: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因拔刀斫前奏案。
(于是,就)因求假暂归(于是,就)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因而)2.表示动作机会间的穿插,可译为“趁机”“趁此”“趁着”;如:不如因而厚遇之(趁着,趁此)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趁着,趁此)三、动词“因”作动词,很难和介词分开,可以根据构词方法,瞻前顾后,慢慢推敲。
1.根据,依照,依靠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因其固然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材施教善战者因势利导之2.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沿袭,继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沿袭,继续)陈陈相因(顺着,沿袭)四、名词可译为“原因”,缘由,机缘,机会于今无会因(原因、缘由、机缘、机会))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原因)因果竟在何处(原因)【一文串记】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因”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然后”。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来”“着”等。
①登高而招、顺风而呼②笑而止之曰、环而攻之7、表因果关系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其他组合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2、【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专题二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ຫໍສະໝຸດ 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6、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如: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7、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8、表示假设关系,可不译。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乃尔】译为“这样”。 如: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关于“其”字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或者“你的”“你”。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 里”。 如: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 为“你”。不能作宾语。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搭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 践灭吴》)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文言虚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文言虚词用法【编辑】Crazy Urus【日期】2009-12-13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荀子《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司马迁《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李密《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司马迁《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司马迁《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连词关系例句译并列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又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而且、并且承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指南录〉后序》就、接着,或不译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但是、却假设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如果、假如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连接状语,可不译因果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目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你的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
《察今》好像,如同复音虚词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限止语气,罢了而后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才,方才而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既而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不久,一会儿 2.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前置,哪里、什么作定语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什么作谓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什么原因、为什么疑问副词句首、动词前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为什么、怎么形容词前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复音虚词何如/奈何 /若何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怎么样、什么样何以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以何,拿什么,凭什么无何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促织》不久、没多久何乃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怎能何异(于)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有什么不同何则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
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将…怎么办呢?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语气助词疑问语气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吗、呢测度语气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吧感叹语气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啊、呀词尾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精讲
文言文虚词精讲【知识梳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虚词,小升初必考文言文虚词
4.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5.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
二 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 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 宾语。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其:
1.第三人称从属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 的”“它的”或“他”“他,他们”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例:秦王恐其破璧。——《蔺相如列传》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
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6.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 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动词 7.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对》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
一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文言文中的虚词完整版之欧阳理创编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答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⑤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曲》)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2、表比较,常译为“比、胜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3、表被动,常译为“被”。
不拘于时(《师说》)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复音虚词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常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 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 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五人 墓碑记》)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 恶乎待哉 (《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 (《赤壁之战》)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 “所……的人”、“所……的事物”、"所…… 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 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④何以战 (《曹刿论战》)
七、何
(1)疑问代词 (2)疑问副词 (3)复音 虚词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或事物可译 为 “哪里” “什么”。译时, “何”要后置。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 “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 译为“怎么样”“什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 "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赤壁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文言文阅读之
虚词专题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 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 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 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
五、于
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乐乎?
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仅" “才”等。
①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 “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 “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 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 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 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
(二)连词: 1、表并列,常译为“并且、又、一边……一 边……”。 ①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 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 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 记》)
2、 表递进,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五人墓碑 记》)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赤壁之 战》) 3.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 家》)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 战》)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 论》)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
使我国得以休息。闲,空闲、休息,使动用法
(《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车子后边有几个递茶送水的人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 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 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 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 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 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 代词, 可译为这样,这,如此 3、 动词,可译为像, 如,及 4、 代词,可译为你 5、 连词,选择 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 表意思他转,放 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同现代汉语 7、 介词,
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一)介词用法:
1、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常译为 “在、到、跟、从、对、对于、由于”等。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就这样” 。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一句, 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 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 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 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 可译为你的 3、 副词,相当于是 4、 副词, 可译为竟然,却 5、 副词,可译为才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 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 (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当为 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4)其大也! 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 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7)?
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 ②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 译为"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