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 (初三)

合集下载

《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

《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

《相见欢》诗词鉴赏《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相见欢》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相见欢》诗词鉴赏篇1【作者】:李煜——《相见欢》【内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此词的词牌亦有作"乌夜啼"。

谢:凋谢。

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赏析】: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

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

李煜《相见欢》两首赏析

李煜《相见欢》两首赏析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李煜《相见欢》两首赏析相见欢两首·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读李煜《相见欢》二首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

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

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试选取《相见欢》二首略加解说。

先看第一首。

“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句叙述,通过动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

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炼准确。

写的动作是“上西楼”,单从这三个字,看不出人的情感。

如果是爱妃宫娥,前呼后拥上西楼,那倒是十分欢乐热闹的。

然而这却是“独上西楼”,并且还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的形象跃然纸上,呈现眼前。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

他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

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个表现愁情的物象,“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等等,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

初三语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初三语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如何表达“离愁”的? 以“丝”比喻“离愁”,欲剪却“不断”,要理却“还乱”,词人 通过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将愁苦的感情具体化,表现出词人的万 般无奈。 5. 如何理解“别是”一词? “别是”极言这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亡国之君的离别绪。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对点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 秋. 锁清秋:深深为秋色所笼罩
2.“无言独上西楼”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寄托了亡国的哀思。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锁”字有什么好处? “锁”住的不仅是满园秋色,也是词人思乡的情、亡国的恨, 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①, 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
内容:“离愁”指亡国之愁。 修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将“离愁”比作“丝”,化抽象为具体,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的纷繁难解、万般无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注释】①离愁:离开国家(南唐)之愁。
【译文】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只有夜空中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这 像麻丝一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离乡之苦 ,那悠悠的愁思缠绕在心头,又是另一种不可名状的痛苦。
【主旨】词人通过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沉痛的离别之愁和亡国 之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家作品介绍】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五代南唐最后一 位国君,世称“李后主”。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 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 锥心怆痛。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煜《相见欢》鉴赏赏析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高考中考初中诗歌鉴赏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煜《相见欢》鉴赏赏析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高考中考初中诗歌鉴赏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煜《相见欢》鉴赏赏析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高考中考初中诗歌鉴赏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门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存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8.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2分)9.“抠不断,理还乱”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存有什么新意?(3分后)8.亡国哀思凄婉9.用难理的麻丝比喻纷繁复杂的往昔(以麻丝喻往昔也可以),把抽象化的情感形象化,现在常用去比喻事情难以处置或心情特别彷徨。

简析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初恋恨。

此词文学创作时期难定。

例如系李煜早之并作,词中的番外篇往昔不过属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例如写于归属于宋以后,此词所整体表现的则应就是他居无定所去国的锥心怆苦。

起至句“无言楼记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法者,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楼记”的滞重步履和肃穆神情,可知其寂寞之甚、忧伤之甚。

本来,作者深明“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可以刺痛心中愁思,而今他却冒著其“保险”,又可知他对故国(或故人)想念之甚、留恋之甚。

“月例如钩”,就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角残月映衬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衬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发他多少玩味、多少回忆起?而俯瞰楼下,但见到深院为萧飒秋色所弥漫。

“孤独梧桐深院门锁清秋”,这里,“孤独”者究竟就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辨别,因为情与景已精合浩瀚。

过片后“抠不断”三句,以麻丝喻往昔,将抽象化的情感予以解构,历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更见到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就是通常滋味在心头”。

词家利用独特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整体表现往昔时,或写下愁之深,例如李白《靠近别》:“海水直下万里浅,谁人不言此恨和古”;或写下愁之长,例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轻,例如李清照《武陵春》:“山壳双溪艋舟,有载一动许多恨”;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原文及赏析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原文及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唐]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品赏析(一名乌夜啼,又名上西楼、西楼子、月上瓜洲、秋夜月、忆真妃)--------------------------------------------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两首《相见欢》的解读一、李煜生平及词风衍演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称南唐后主。

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

他在对宋委屈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

南唐为宋灭之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约两年囚徒生活,终为太宗赐鸩毒杀。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无能,文艺上却颇有成就,工书善画,妙解音律,尤工于词。

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不修政事,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为了使宫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态竟至于让宫女束脚,戕害中国女子裹脚陋习便起于其人。

他这一时期的词作大都反映了他荒淫奢靡的官廷生活,这些词虽在技巧上已日臻成熟,实则为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承续。

后期则为入宋之后,此时,他逐渐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对屈辱的拘囚生活极为愤懑感伤,他的词开始转向抒奏亡国之音,倾泻其“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巨恸,他的词有了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

可以说,亡国使他丢掉了皇帝的宝座,却使他在词的创作上获取了巨大的成就,诚如清人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便是对他文学地位的中肯评价。

二、《相见欢》的“细读”西方新批评学派在解读诗歌时采纳重视文字本身在作品中的作用的“细读”方式,他们认为,文字是组成篇什的基础,而文字表现出的形象、肌理、色调、语法乃是评说一首诗歌的重要依据。

下面,笔者就用这种“细读”的形式对两首《相见欢》的意义加诸简评。

(一)《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1、“林花”:满林花树;“谢了”:表现一种美好事物--美好之节、美好之花、美好之色--零落凋残的悲慨;“春红”:代落英;“太匆匆”:花开短促,体现为对美的凋零的伤悼之感。

《相见欢》译文注释及赏析

《相见欢》译文注释及赏析

《相见欢》译文注释及赏析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般一作:一番)译文及注释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

别是,一作别有。

赏析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专题40《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40《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40《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40.中考必背古诗词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词意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一、助读资料1.注释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

别是,一作别有。

2.文题解读“相见欢”,词牌名。

3.写作背景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二、主题思想该词通过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等复杂情感。

三、写作特色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四、考点梳理1、说说“无言独上西楼”的妙处。

答:“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2、赏析“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的好处。

李煜《相见欢》中考14题

李煜《相见欢》中考14题

相见欢·李煜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凄婉。

2.“无言独上西楼”赏析:无言:无人与之言,不愿与人言,言之无用,不如无言,无论哪一种无言都表明诗人内心的痛苦。

独上:除痛苦外,还有孤独无依的情状。

3.(考卷)哪些思想感情?①深愁长恨;②饱含的是对故土(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③对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悲伤与凄凉(表达词人国破家亡的凄苦无奈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答出2点得4分)4.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描绘了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5.在抒写感情时词人为什么要选择“月如钩”这一意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残月如钩,借景抒情,它塑造了一种悲凉凄惨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寂寞,痛苦的心境。

6.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1分),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1分);“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愁别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1分)。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忆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之情。

8.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联系下片词意简要赏析。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作具体的丝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9.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①画面:向深院望去,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多么清冷的环境啊。

②锁:一语双关,既写出眼前冷落凄清的景色,又暗喻了自身的不自由,被锁住,构成一个寂寞凄清的意境。

③(考卷)(2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梧桐”象征凄凉悲伤的离愁(去国离乡之愁);“流响出疏桐”中的“梧桐”象征人的品行高洁。

10.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用丝缕比喻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来形容愁思的纷繁难解,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李煜《相见欢》的意思及赏析

李煜《相见欢》的意思及赏析

李煜《相见欢》的意思及赏析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

别是一番3滋味在心头。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我一个人默默地登上西边的高楼,天空有一弯残月像钓钩一样,深深的庭院里,寂寞无声的梧桐树被这凄清的秋色深锁着。

这心头纷纷扰扰的离愁啊,怎么剪也剪不断,怎么理它还是乱。

唉,我此时此刻的心头,涌上来另一番滋味,久久无法逝去。

【愁苦之美】深秋是凄美的,在诗人这里,“独上西楼”更笼罩着一层失意的颜色。

深夜,在一个寂静无声的庭院里,残月冷照,风吹梧桐,秋色凝重。

诗人还没有睡去,默默地登上了西边的高楼,看着眼前一景一物,眉头又紧皱了几分,诗人心里的愁苦无处诉说,更无法诉说,这种凄苦的愁滋味似乎比别人更多了一种味道,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启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在诗词造诣上自成一家,成绩斐然。

这首词写的是亡国以后的受人拘囚的生活状态,内心失落,愁苦百结。

可以说,南唐亡国与李煜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治国无心,不务“治国正业”,从而导致家破人亡。

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论做什么事情,切忌三心二意。

大到治国,小到做人做事,都应该兢兢业业,有始有终。

【赏析】积累同一类写作素材,从中品味其艺术特色,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途径。

在历代诗词中表现离愁的诗句不胜枚举,作者常常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它们。

比如,写愁之深的有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写愁之长的有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愁之重的有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愁之多的有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等等,加强同类题材诗词的收集、整理和品读,对写作来说,本身就是个趣事。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答]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答]“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问题】(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分)【参考答案】:1.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2、比喻和情景交融。

【问题】3.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李煜的诗词《相见欢》原文和注释赏析

李煜的诗词《相见欢》原文和注释赏析

李煜的诗词《相见欢》原文和注释赏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注】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愁。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

别是,一作别有。

【赏析】“无言独上西楼”句,叙事直起,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

“月如钩”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凄凉处境,似乎不带任何感情,又似乎带有千愁万绪。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叶稀稀疏疏,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还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离愁的滋味,词人已经尝尽,它“剪不断,理还乱”。

这种离愁,是追忆荣华富贵的生活时的惆怅,是思恋故国家园时的伤感,是失去帝王江山后的悔恨。

它像丝一样缠绕在心头,然而,丝可以剪断,可以理清,而这愁却终究无法排遣。

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它积压在心头,能真切感受到,却说不明道不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一国之主,今日阶下之囚,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只得默默承受,无言独上西楼……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破之浅,不破之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刘永济《词论》:“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

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扩展阅读:李煜的人物简介李煜(937年—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璟第六子,九六一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九七五年,宋曹彬破金陵,煜降宋,封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

相见欢(李煜)

相见欢(李煜)

渔父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楫春风一叶舟,一纶丝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李煜唐诗《相见欢》

李煜唐诗《相见欢》

李煜唐诗《相见欢》李煜唐诗《相见欢》《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相见欢》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⑴谢:凋谢。

春红:春天的花朵。

⑵匆匆:一作忽忽。

⑶无奈,作常恨。

寒雨:一作寒重。

晚:一作晓。

⑷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胭脂,一作臙脂,又作燕支。

⑸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为令人陶醉。

留,遗留,给以。

醉,心醉。

⑹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⑺自是:自然是,必然是。

【翻译】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

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

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

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这些自属有目共见。

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

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

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 相见欢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 相见欢

其他
第40首 相见欢 〔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那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的,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更有一种无可名 状的感受压在我心头。 修辞:比喻。以“丝”比喻离愁,欲剪却“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 点,要理却“还乱”,写出离愁纷繁杂乱、难以厘清的特点。词人运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将愁苦的感情具体化,把身为亡国之君的哀痛心情 深沉而含蓄地展现了出来。 情感:“一般滋味”不仅仅是指“离愁”,“别是”表明这不是普通人的感受, 而是亡国之君所独有的,这里既有远离故国的离愁别绪,也有身为阶下囚的孤 寂悲凉,又隐含亡国的悲痛愤恨。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目录
知识 方法
• 考点 1 • 考点 2 • 考点 3 • 考点 4 • 考点 5 • 考点 6 • 考点 7 • 考点 8 • 考点 9
解释句子含意 描绘诗歌画面、情境 内容理解及分析 赏析诗歌语言 分析句子的作用 作家作品 分析主旨及情感 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表达技巧
知识
其他
第40首 相见欢 〔南唐〕李煜
作家作品
开宝八年(975),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 便是李煜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 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其他
第40首 相见欢 〔南唐〕李煜
其他
第40首 相见欢 〔南唐〕李煜
诗歌主旨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囚之后所写,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无法排遣的
苦楚与怅惘之情,表达了词人身为亡国之君的无奈和哀痛。
诗歌精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文言文翻译

相见欢李煜文言文翻译

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无人相伴,独自登上西楼,仰望天空,月亮弯如钩。

寂寞的梧桐树在深院中,锁住了那清冷的秋。

那离别的忧愁,如同剪不断的丝线,理也理不清。

它是一种独特的滋味,深深地藏在心头。

此词以李煜的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西楼之景,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下面,我将从词句的意境、用词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详细解读。

一、意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这两句描绘了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仰望天空的情景。

月亮弯如钩,象征着离别之苦。

这里的“无言”和“独”字,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离别时的无助与无奈。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句以梧桐树和清秋为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的景象。

梧桐树在深院中,象征着词人孤独的生活,而清秋则代表着离别的季节。

这句词将词人的离愁与季节的凄凉相结合,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二、用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句以“剪不断”和“理还乱”来形容离愁,生动地表现了离愁的难以割舍和难以理清。

这里的“离愁”一词,既是对离别之苦的概括,也是对词人内心世界的揭示。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句中的“滋味”一词,将离愁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愁的苦涩。

这里的“一般”一词,则强调了离愁的普遍性,使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

三、修辞手法“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句中的“锁”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梧桐树和清秋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词的意境更加生动。

同时,“锁”字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句中的“剪不断”和“理还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离愁比作剪不断的丝线,理也理不清,生动地表现了离愁的缠绵与复杂。

综上所述,李煜的《相见欢》通过描绘西楼之景,抒发了词人内心的离愁。

词句意境深远,用词精炼,修辞手法巧妙,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么的感情? 表达出亡国之君的无法解脱的愁苦和思念。 • 上阕:囚禁生活 • 下阕:愁绪深重 环境烘托 比喻抒怀
亡国之思
• 课堂练习
• 1、剪不断、理还乱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
,把 纷繁的离愁 比作 难断难理的麻丝 , 表达了作者 。 无法解脱的亡国思乡的苦愁 • 这两句后人多用来比喻 内心特别烦乱,或形容事情难以解决 。
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1、为什么会“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二字活现出词人的愁苦神态。 “独上”勾勒出作者独身登楼的身影。全无 昔日帝王的气势。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 示词人内心深处不能诉说的孤寂与凄婉。
2.“月如钩。”此处若改成“月似盘” 你觉得如何呢?
相 见 李 欢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相见欢,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 式的名称。 • 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 夜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 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煜 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等。
李煜 (937——978),五代时 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李煜善于 写词,词作内容大部分都是描写宫廷的腐 化生活,风格浮靡。进入汴京以后,他的 词作多寓身世感慨,情致凄婉。后人将他 的词作与其父李璟(南唐中主)的词作合 刻为《南唐二主词》,《宋史》、《五代 史》有传。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 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 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这首词上阕写眼中之景,下阕直抒胸 臆,其实上下阕均为凄婉之情所笼罩。上 阕情随景生,情景交融;下阕从具体描写 到无法形容。百般写情,所以感人至深。
残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那如钩的残月经 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 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 别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锁:锁住,笼罩。 清秋:清冷的秋天。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 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 个表现愁情的物象,如:温庭筠的《更漏 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张炎的《清平乐》中的“只有一 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表现的都是愁 闷的境界;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 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一般:一种
别是一般:也作“别是一 番”,另有一种意味。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 可名状的痛苦。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中“别 是”一词,就是不同于一般,这是由君 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这种滋味,凡 人未能尝试,只有自家领略。自己亲身 尝过,尚且说不出,则他人又岂可明白 。此所谓“无声胜有声”,万般的愁苦 无法诉说,只能强压心底。真实刻画了 这种无言的哀伤。此种无言之哀,更胜 于痛哭流涕之哀。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让人 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 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 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 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 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 此贴切、自然。
从修辞角度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
• 2、怎么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 字? 字面上是写清秋,其实是被锁者,是深院中的人
,写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悲愁无尽。
• 3、怎么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用白描的手法,道出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 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真实感受。
逐 句 解 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西楼:指西边的楼。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 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 一、这首词中选择了那些意象向我们传达 出他的愁?
• 1、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 • 一座空荡荡的、孤独冷清的楼。,一处派遣忧伤或遥望故 乡的伤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楼 • 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 明月是惹人秋思之物,残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国,也没有 家人团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虚、痛苦,就 像月亮一样。 • 3、梧桐---------隐含了家国之悲。 • 梧桐是一种表现愁情的物象,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 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的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都会 产生凄寒孤独之感。 • 4、深院---------体现了寂寞、孤单之身世。
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秋,喻 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锁”字 看似写凄清的秋色被寂寞的梧桐深锁在高 墙深院之中。然而锁着的何止秋色,更锁 住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 的恨。“锁”字形象表现了作者愁深似海 的情感
上阕所写,全是后 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 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 彩。
• 以丝来喻离愁,生动形象表明了离愁的多 乱繁杂,突出了离愁别绪的深重,无法忘 却,越去想心中越乱。抒发了作者的离愁 别绪
• 愁之深,如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 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 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 • 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 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亡国被俘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 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 ;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 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 后主的一生。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 陷,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 ”,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凄 凉寂寞,以泪洗面的日子。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 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 所作。 这首《相见欢》就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 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 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 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 作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 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 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3.“寂寞”和‘锁’该如何理解?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景写人, 人景合一。不光写天上月,院内梧桐,更 是写见桐见月的人,是深层次的抒情。寂 寞的不是梧桐,不是深院,而是词人在梧 桐深院中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