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土体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土力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土力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践环节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探索土力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新的教学模式设计,并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将进一步验证新模式的可行性。
最终希望能够讨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讨新模式的可行性,并展望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引言部分结束】1.2 问题提出在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很难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实验设备过时、实验内容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土力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现有问题。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土力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需要对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培养具有土力学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1.3 研究意义土力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当前,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环节,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不足。
探索土力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新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可以丰富土力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学科,其实践教学一直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课堂演示和课后练习等形式,这种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不强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建构和应用,以期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体验,导致他们对土力学实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
现有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内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实际应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
如何改进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土力学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现状和挑战,并提出基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建构,旨在为土力学实践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目的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缺乏案例引导等,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基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探索,构建更加丰富多样、实用性更强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分析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新模式提供参考;二是了解当前土力学实践教学面临的现状和挑战,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依据;三是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探索,探讨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四是评价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五是展望未来,探讨土力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土力学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土力学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土力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
解和掌握土壤的力学特性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1. 实验室实践: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土力学实验,例如黏土试验、剪切试验、
压缩试验等,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有效地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这种实践教
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的力学行为。
2. 计算机模拟实践: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模拟土壤的力学特性和行为。
学生可以在
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土壤力学实验,探索不同参数对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这种
实践方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土壤力学理论的应用。
3. 现场实践:组织实地考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了解土壤的实际情况。
例如,
学生可以去现场采集土样、进行土质分类、进行原位试验等,以了解土壤的实际工程
应用情况。
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4.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或个人项目实践,让学生应用土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土方工程、一个基坑支护结构等。
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他们对土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来说,土力学实践教学方法应结合实验室实践、计算机模拟实践、现场实践和项
目实践等不同形式,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土力
学的理论和实践。
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5期博士论坛高教学刊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曾召田,莫红艳,颜荣涛,牟春梅,朱银红,张芹(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30004)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已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是为学生打开研究殿堂的重要环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构建更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用新的理念来进行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其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面前,岩土实验教学已经不仅仅要求是对理论课程知识的重现、验证,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以此来认识岩土材料的自然规律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因此,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探索和实践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本文基于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剖析了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新模式,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旨在全面地提高学生土工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岩土工程“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剖析我校土木类专业成立于1995年,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三个方向(岩土工程、工民建、交通土建)均开设了土力学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老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消极实验、缺乏创新意识,目前土力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由于课时限制,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土力学实验项目主要有:1.土的密度、含水率及土粒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2.土体抗剪强度、压缩系数等力学指标的测定。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主要研究土体的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在土体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土力学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陈旧、实验设备老化、实践环境狭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就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索与讨论。
一、现状分析二、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新模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新模式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应该充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工程中获取所需的土壤数据,比如钢管桩承载力实验、土体压缩性能实验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创新实验设备新模式的土力学实践教学需要配备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包括三轴试验机、剪切试验仪、孔隙水压力计等,以满足不同实验项目的需求。
还可以引入虚拟仿真实验设备,提高实验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3. 拓展实践环境新模式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应该拓展实践环境,引入工程实践中的场地勘察和试验,例如土体取样、原位测定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提高他们对土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方案四、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新模式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1. 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课程作业质量等指标来评估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实践课程设计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了提升。
3. 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的理解程度。
五、结语新模式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适应时代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教学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三性”教育理念的提出,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突破,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探索。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三性”的教育目标,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就如何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改革与实践经验,为教育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问题陈述三性实验教学体系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中,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如何构建一个涵盖知识、实践和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字数:204】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将实验教学、一体化教学和多层次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旨在通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性”实验是指科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
科学性是指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启发性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性是指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发现和创新,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多层次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内容要与课程紧密结合,能够体现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提出结论。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实验和实验模拟软件,拓宽实验教学手段和途径。
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效果,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评估,倡导综合评价。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三性”实验一体化多层次教学体系的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学校和教师要建立实验教学资源库,将实验室设备、实验材料和实验教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学校要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验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验项目。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探究、讨论研究、实验展示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和实验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评价,倡导综合评价,多角度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引导学生及时修正错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
意义。
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实验设备过于简单、实验环境单一、实践内容与实际工程脱节等。
探索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个成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知识是土力学实践
教学的基础,学生们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单纯的理论课程
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
在土力学实践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土力学的知识。
在实验室中进行土壤力学试验,让学生自
己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土力学实验设备往
往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
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土力学实验设备,例如索力计、剪切试验仪等。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土体力学性质,并且能够进行更加
复杂和细致的实验操作。
通过借助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土力学实践
技能。
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实践环境的创造和改善。
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往
往只在实验室中进行,无法真实地反映土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可以将实践环境拓展
到实际工程中,例如在地基工程现场进行观测和测试。
这样,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际
工程中,了解土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土力学实验总结和心得
土力学实验总结和心得土力学实验是土力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进行不同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土体力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土力学实验,如剪切实验、三轴压缩实验、孔压实验等,下面我将简要总结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剪切实验。
剪切实验主要用于研究土体的剪切特性和剪切强度。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要准备好各种试样,然后通过使用剪切试验仪器,对试样进行剪切加载,然后测量剪切力和剪切位移,最终得到剪切强度等相关参数。
在实验中,我学到了剪切过程中土体的剪切面变形规律,以及如何正确选择试样和操作剪切试验仪器。
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土体的剪切特性和性质,并且锻炼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接下来是三轴压缩实验。
三轴压缩实验是研究土体的压缩性质和固结特性的重要手段。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试样放入三轴仪器中,并施加轴向荷载和侧向应力,通过测量试样的应力和应变,来确定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相应的力学参数。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安装试样,如何准确测量试样的应力和应变,并且了解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力学行为。
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土体的压缩性质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是孔压实验。
孔压实验是用于研究土体孔隙水的压缩性质和渗流特性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制备一个装有试样的压力室,并通过施加不同的水压力来观察试样的压缩变形和渗流特性,最终得到孔隙水压力和渗流速度等相关数据。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安装压力室和试样,并掌握了测量孔隙水压力和渗流速度的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孔隙水对土体力学特性和渗流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土力学理论提供了基础。
通过参与这些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土力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还加深了对土体力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中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结合,让我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了土力学的知识。
同时,实验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及其应用。
土力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探索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
一、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实验室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基本的土力学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来掌握土力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实验器材和场地受限。
传统的土力学实验多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场地,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的实验时间和操作机会受到限制。
2. 实验内容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的土力学实验,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对土力学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针对传统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
1.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新模式下的土力学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和实用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土力学实验,还增加了地质勘探实践、现场施工观摩、工程案例分析等内容。
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土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的教学方式新模式下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采用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方式。
老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摘要】所谓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是指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结合实践与理论,提升学生参与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力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后介绍了基于案例教学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并探讨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方式。
对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探索,期望能为土力学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效果评价、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壤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
土力学实践教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土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实际工程案例等,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探索基于案例教学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通过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土力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也是新模式的重要特点,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新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加深对土力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探索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土力学实践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程案例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土力学原理的理解。
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同学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实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土力学工程项目。
土力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
土力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摘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探索创建有效的实验室开放培养模式,多层次、多模块、多渠道地实行实验室开放,利用实验室开放基地为学生搭建工程设计、科研等各类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程和科研,为就业及进一步深造做准备。
实践证明,实验室开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化了专业知识,为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了实质工作,同时大大提高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土木工程专业是具有实践性强、工程应用背景浓厚的一门学科,学生除应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但往往由于实验项目单一、学生动手机会少、实验时间短,难引起学生兴趣,更谈不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效益和效率,施行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教学改革的一大措施,以下是本文的几点探索:一、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为鼓励和引导大多数学生有兴趣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设置应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别、兴趣爱好的差别、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差别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充分考虑土木专业实践性强、工程背景浓厚的学科特点,实验室开放模式采用多层次、多模块和多渠道的培养模式。
1.多层次发展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能力的差别分别设置基础型和综合提高型开放项目。
基础型是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法参与实验或者实验能力锻炼还不够,那么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这个平台上重新参加项目、参加锻炼从而达到掌握实验技能的目的。
而综合提高型是针对优秀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等课题,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项目等课题参加开放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等能力,进一步挖掘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土力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讨
重组实验教学体系 , 优化课程结构 , 更新实验教 学 内容 , 加综 合性 、 增 设计 性实 验项 目成 为实 验教 学
改革 的 目标 。在这 种 教 改 目标 的指 引 下 , 种 以 学 一
生为主体 、 教师为主导 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正在逐 步形成。如何提高综合性实验效果 , 真正达到预期 的 目标 却 又 是 个 难 题 。 本 文 结 合 土 力 学 实 验 教 … 学, 对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是 通过试 验 而建立 的 , 而土 Nhomakorabea工 试 验 又 为土 力 学 理论
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化 实验教学改革 , 高度重视综合性实验 , 因为它能有效
提高学 生综合 运用 所学 理论 知识 分析 和解决 实 际问 题 的能 力 , 养学 生创新 意识 和创 新能 力 , 发 和调 培 激 动 学生 学 习的主动 性 和 积 极性 , 培养 学生 的动 脑 动
系 的过程 , 而土 工试验 是 岩土工 程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是 规划 和设 计 的前 期 工 作 , 为工 程 规 划 、 计 、 工 设 施
提 供重 要依 据 。
从 本学 科 的发展 特点来 说 , 验 是 “ 力 学 ” 试 土 理 论 发展 的基 石 , 观 土力 学 发 展 史 , 纵 可将 “ 力 学 ” 土 看 成 “ 的试 验 力 学 ” 土 。许 多 重 大 土 力 学 理论 的 发 现, 如库 仑强 度理 论 、 西 定 律 、 的 压实 理 论 以 及 达 土 描 述土 的应 力 一 变 关 系 的双 曲线 模 型 等 , 一 不 应 无
稳定 、 经济合理 , 在相 当程度上取决 于它的工程性 质 。一 般来 说 , 功 地 解 决一 个 岩 土 工 程 问题 的程 成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在介绍了传统土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后,分析了基于案例、实验和实地考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新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促进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望了未来土力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强调了与社会需求和工程实践的结合,以培养具有复合能力的土力学人才。
综合考虑,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将促进土力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地考察、可行性分析、优势、特点、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
土力学的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土力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具备设计和分析土木工程结构的能力。
传统土力学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真实地感受土体的力学特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探索土力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教学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这些新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土力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能够胜任各种土力学相关工作。
本文将探讨基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教学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其可行性和优势,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土力学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土力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和实地实践的环节。
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知识传授,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力学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土力学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1引言近年来,有关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引起了高校物理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每一次改革都正如陈佳洱院士所言:“每当教学改革呼声高涨时,非物理类专业就要求砍杀物理课程的学时”。
而事实上,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理工科院校非物理类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得少于课时,有条件的还应该扩展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课时。
可见,改革不等于砍杀课时。
教学改革的途径有很多,比如提升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或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等等,归根结底就是改革教学模式。
因此,要摆脱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困境,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只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才能保障教学的良性循环,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农林专业为例,针对当前现行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反思,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阐述了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及其改革策略,旨在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2.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技能化,教学时数严重不足课堂教学多使用讲授法,教师沦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支配,构成“一言堂”、“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则处在被动拒绝接受的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太过著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控,却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的亲历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轻微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追根溯源,引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时数的严重不足。
目前,农林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总学时为32课时,讲授7章内容,课时长,任务轻,教师必须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此法也就是无奈之握。
2.2教材内容陈旧,经典与近代物理比例严重失衡教材内容大多以经典物理为主且章节内容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有效联系,尤其是力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总是给人以老面孔的感觉,甚至大部分和高中重复,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厌倦情绪。
“三性”岩土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践
“三性”岩土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践作者:曾召田朱银红莫红艳孙刚臣牟春梅来源:《高教学刊》2018年第19期摘要:针对传统岩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三性”实验内涵,对“三性”岩土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实验项目及内容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性”岩土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及成效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实验教学体系;“三性”实验项目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9-0074-03Abstract: 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geotech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s and contents of "three features" geotech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re design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demand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s. On the basis, the reform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al projects of geotechn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are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geotechn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 project近年来,围绕着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土工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范文
土工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范文土工实验是土力学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地基根底施工现场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一定数量的土工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深入了解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熟悉土工实验各种仪器设备,学会整理测试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建筑工程企业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为使实验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土工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了探讨和实践。
一、土力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土力学实验通常是作为土力学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各个实验。
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实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等优点,但由于每次实验相对独立,存在准备工作大量重复、内容分散以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等缺点,在一样的学时和实验条件下,不能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1、内容分散有重复,缺乏连贯性传统的土力学实验按照课程进度,安排在《土力学》课程学时之内,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教学内容,验证土力学课程的基本原理。
以土力学课程设置为例,总学时48,其中实验占8学时。
现有模式存在着明显缺陷,即各实验间有相当的重复工作,学生对土工实验的操作程序缺乏整体了解。
例如,土的三项指标测定中要测定土的容重及含水量,在土的固结实验中仍需测定。
有时受学时限制,只能采取“掐头去尾”的做法,比方略去取样、开土、编号等环节,直接进入到实验内容;如土的固结实验,慢剪需24小时加载一次,快剪也需1小时加载一次。
实际操作时受时间限制,一般采用每10分钟加载一次等。
2、不能适应多专业方向的要求现在的人才市场要求学生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求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所了解。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面向建筑、道路、港口、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方向,了解不同专业方向的土工实验方法及规定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很快上手,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曾召田莫红艳颜荣涛牟春梅朱银红张芹来源:《高教学刊》2019年第05期摘; 要:从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对土力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出发,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实验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对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旨在通过“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詞: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5-0095-03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majors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oil mechanic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mechan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in our school. From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the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methods, management mode, assessment criteria, etc., the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of mechanics is carried out useful exploration. I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and realize the training go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qualified talents".Keywords: soil mechanics; the "three features"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rgumentation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已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是为学生打开研究殿堂的重要环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构建更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用新的理念来进行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其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面前,岩土实验教学已经不仅仅要求是对理论课程知识的重现、验证,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以此来认识岩土材料的自然规律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因此,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探索和实践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本文基于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剖析了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新模式,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旨在全面地提高学生土工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岩土工程“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剖析我校土木类专业成立于1995年,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三个方向(岩土工程、工民建、交通土建)均开设了土力学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老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消极实验、缺乏创新意识,目前土力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由于课时限制,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土力学实验项目主要有:1. 土的密度、含水率及土粒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2. 土体抗剪强度、压缩系数等力学指标的测定。
这些实验教学内容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好、实验时间短,缺点是内容简单、陈旧,脱离了工程实践,未反映科技发展,因此,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甚者,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满足课时偏少的需要,大部分实验项目缩短了观测时间、简化实验步骤或由实验教师课前先完成几个环节的操作。
譬如,黏性土的固结实验过程中,采用施加一级荷载,观测时间由标准的24h缩减为5min;土体直剪、压缩等实验,实验教师提前做了大量的备样工作。
课堂上,学生只能进行几个简单环节的操作,不能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割裂了实验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因此学生对整个实验感到很抽象,实验技能也得不到提高。
由于实验内容简单,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讲解内容进行模拟操作,同时由于学生人数多、仪器设备数量不够等条件限制,有些实验只能分组进行,不能人人都能动手操作,因此学生的实验兴趣锐减,积极性受到打击,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实验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称之为“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现阶段,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土力学实验教学一直沿袭“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学生实验-数据处理”四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这四个阶段中,实验教师准备仪器设备、课堂讲解示范实验过程、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课堂听老师讲解、分组实验、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被动地接收相关知识。
上述教学模式的优点:1. 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数据、操作仪器、撰写报告等基本实验素质;2. 促进学生对土力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消化。
缺点在于:1. 不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 不利于培养动手能力;3. 许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知所措,实验效果不好。
(三)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学生根據分组实验撰写的实验报告是我校教师对学生实验水平评判的基本依据。
这种实验评价方式反映不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学生个体的实验水准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的实验评价模式也容易造成学生相互抄袭、篡改数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一般地,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统称为“三性”实验,它是一种设计内容广、教学要求高、以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于2017年5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再次强调了《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的核心地位。
以此为契机,课题组提出了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
(一)设置合理的土力学“三性”实验项目及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首要条件。
因此,为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让学生具有发挥的空间性和实际的应用性。
因此,课题组经过调研、讨论,对土力学的岩土实验项目及内容进行合理设置:1. 保留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全部设置为“必做”项目,如土的密度、含水率、土粒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指标测试。
这些实验是学生进行土工实验的基础,能有效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这些实验内容源于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土力学基本理论的掌握。
2. 开设一些综合性实验,全部设置为“必做”项目。
如混合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粗颗粒采用筛分法、细颗粒采用比重计法分别进行颗粒分析实验,综合两部分实验数据进行颗粒分析,绘出混合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在这些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综合的实验知识或实验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能力。
3. 开设设计性实验,全部设置为“选做”项目。
实验过程中,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相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作为了实验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简单的科研活动。
这些实验项目包括实验方法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排水条件对三轴剪切强度的影响等。
4. 开设创新性实验,主要分2类:第1类,大学生课余相关的科技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挑战杯”等;第2类,一线教师邀请学生参加的部分课题实验工作。
这类实验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指导教师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全过程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把关,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
(二)优化土力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针对“三性”实验的“自主、创新、实践”等特点,土力学实验教师必须具备4个特征:1. 专业理论功底扎实;2. 工程实践经验丰富;3. 关注岩土学科的发展动态;4. 拥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以上目标,现有的土力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需要采取以下3方面的措施进行优化:1. 安排实验室现有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的专业培训,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2. 鼓励教研室理论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设置设计性、创新性的岩土实验;3. 从校外土木工程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指导岩土实验的相关教学活动。
(三)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土力学“三性”实验教学的培养目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岩土实验的兴趣。
让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教师只需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改革实验室开放模式“三性”实验对实验室管理提出新要求,即具有开放性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设备的使用、流动更为灵活。
为了适应“三性”实验的要求,实验室对管理模式进行相应改革:1. 定时定期开放实验模式(10:00~20:00)——学生自主安排实验时间,采取实验预约制度,每组人数为1~2人,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主要针对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2. 自主式实验模式——由指导老师审核实验方案,办理实验室门禁卡,学生可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实验,具有更大的灵活度;主要针对设计性实验和创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