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开启心扉的钥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开启心扉的钥匙
作者:陈孝标
来源:《高等教育》2016年第08期
从叙事功能以及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来看,散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散文是作者言说自己。
散文的叙述者是作者,作者叙述的对象是作者的内心。
——胡勤《语文认识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散文是真实的,散文抒写的是作者自身的情感。
因此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真正读懂作者的内心。
而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一些关键细节,无疑就是找到了开启作者心扉的钥匙,将能更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2016年新版教材将郑振铎的《猫》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与梁实秋的《鸟》一起做为这个单元的两篇教读课文。
如同其他保留的篇目一样,《猫》这篇文章在语言上也与原来版本的教材有细微的不同。
有两个地方引起我的关注:首先,家里两个用人的称呼不同了,由原来的“李嫂”和“张婶”改为“李妈”和“张妈”,统一以“……妈”称呼;其二,有个标点不一样,当发现芙蓉鸟被咬死一只时,妻对张妈说的话“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原版教材是“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一句话,连用两个句末点号。
目前手上没有郑振铎的原著,但从称呼来看,我觉得还是新版教材更接近原著,因为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那时候称呼女用人多为“……妈”,鲁迅不也是称“阿长”为“长妈妈”的吗。
教学时,我抓住了这个不同,将新版本的“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和原来版本的“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同时展示给学生,要他们比较,哪一句更准确地表现了“妻”当时的真时情境?学生一读“张妈”,马上想到了“老妈子”,经过几番品评,一个暴怒异常、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主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这时我追问学生,如果你是“张妈”,面对“妻”的质问,你会怎么回答?学生众说纷纭,但大多围绕为自己开脱而说:如忙于买菜、烧菜、洗衣等等家务。
有个男生很可爱地说:“你们家里那么多活都我一个人干,我还有什么时间看你的鸟?忙里忙外快忙死我了,一个月才那么点工资,老子不干了。
”此话一出,
马上有几个学生附和。
那我们来看看当时张妈说什么?——“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我说:大家都有这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张妈为什么“默默无言”?这时学生注意到了“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而不是“没有”什么话。
为什么“不能有”?学生似有所悟,那个时候张妈若多说什么,可能就被“炒”了,也许张妈全靠她替人当用人的这一点收入养家糊口、也许张妈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个工作、也许……
张妈与猫一样,都是弱者,在强者的“淫威”面前,猫不会说话,只能“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更可怜的是张妈能说话,但她就算有再多辩护的理由、有再多的委屈也只能强咽在肚里,只能“默默无言”,连一声“咪呜”都不能叫。
“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这个细节,作者将强者与弱者并举,我们读到的仅仅是作者因冤苦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猫而自责?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弱者的同情,还有那种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这才是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鸟》的出现,意味着梁实秋的作品也进入了初中的语文教材,这篇文章我以前没有读过,初读课文,我感受到的仅是作者对鸟的爱,对“悲惨处境”之鸟的悲苦与对“笼中鸟”的同情,也是作者爱鸟的一种体现。
然而,再读时,一个细节的发现,让我觉得这样的感受是何等肤浅。
原文有这样的描述: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
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对这只麻雀作者显然是很同情的,可段末为什么说“不暇令人哀”?学生一开始也没有注意这个细节,经我一点,他们马上发现,不是不令人哀,而是人“无暇哀之”了。
还有比它更令人哀的就是:“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
鸟的孤苦伶仃已足以让人同情、难过,可作者由鸟及人,无论对物还是对人,都抱有一份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理解之心,对鸟儿、垃圾堆上的人的悲哀与不幸感同身受。
由此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样就算真正读懂了作者的内心了吗?
我们再关注一个细节:
“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要说那雪天里艰难觅食的麻雀足以让作者悲悯,可作者还是忍心看的,而且还看得很仔细,那么,文末的一个“不忍看”,作者对“囚在笼里的小鸟”的情感,岂是一个“悲悯”就道得尽?
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
1938年,梁实秋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年底,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公开投入日寇怀抱,这使梁实秋感到愤慨。
战时,梁实秋流亡四川重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现象比比皆是,失望、幻灭使他感叹“国政大事,非权要之人无力干预,官场龌龊,亦非正直之人涉足之所”。
政治的复杂、战乱的频繁,传统封建世家的出身,让他由上下求索的追求外在的成功转入到独善其身的内心的丰盈……
联系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笼中鸟”为什么不忍看了。
作者宁可做一只在寒冬里艰难觅食的麻雀也不愿像汪清卫之流一样投降日寇做一只“笼中鸟”。
这篇文章,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通过几个细节,我们不但读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读出了作者对国计民生的关注,更读出了作者铁骨铮铮的民族情感。
“于细微处见真情”,散文虽然不像诗歌那样常用意象等方式含蓄抒发情感,但也不会向读者直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文中的细节,往往就像作者预设的通向内心世界的暗道,善于捕捉细节,才能真正带着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