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核心提示: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国脉电子政务网整理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纲要》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具体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2.16•【文号】发改高技[2013]266号•【施行日期】2013.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发改高技〔2013〕266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中心以及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

)的管理,促进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投资效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一)电子政务建设思路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在建设目标上,要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转变;二是在建设方式上,要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三是在系统模式上,要从粗放离散的模式,向集约整合的模式转变,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内容的确定,要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公众为落脚点,加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提升政务部门信息能力的原则,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部门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切实发挥电子政务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能的作用;三是注重顶层设计的原则,要推进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发挥电子政务项目促进多部门协同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作用,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发挥投资效益。

浅谈军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浅谈军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浅谈军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摘要:军事信息资源是指各级军事机关、部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值等各类信息资源,包括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据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采集、依规授权管理的,以及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业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在世界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争夺信息主导权对赢得新一轮经济和军事竞争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美国政府2012年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每年投入2.5亿美元用于大数据建设,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实施网络中心化数据战略,坚持网络化数据共享理念,形成覆盖全球的数据保障体系。

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大规模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转型起到了很大作用。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打破部门壁垒,把信息共享建设提上了日程,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随后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行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取得很大成效。

关键词:军事;信息系统近年来,多国军队都在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以促进其在作战训练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军事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使用,很容易存在因制度不健全导致不敢共享;因观念意识落后导致不愿意共享;因条件滞后导致无法共享的实际情况,造成共享渠道不畅、共享形式单一、共享效果不佳。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顶层设计进行全盘统筹,从机制开始破除藩篱,循序渐进推进军事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1 需求分析1.1 联合作战数据化指挥需要信息共享联合作战本质上是信息的联合,各军兵种信息资源只有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统一的数据源头,其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作战环节才能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联合作战。

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点是大空间环境、大网络联通、大体系支撑,而数据是体系融合的纽带、指挥决策的依据、作战行动的支撑,蕴含了战争制胜“密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03•【文号】国办发〔2017〕39号•【施行日期】2017.05.0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5月3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十二五”以来,通过统筹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局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未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

为更好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促进“五个统一”,统筹谋划,锐意改革;另一方面立足当前,聚焦现实问题,抓好“十件大事”,重点突破,尽快见效。

(二)基本原则。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05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电子政务05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政务智能系统
1. 决策支持系统
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3. 新型决策支持技术
1. 数据仓库 2. 数据挖掘
2. 数据库技术
3. WEB技术
应用技术基础
WEB技术
Web技术
• 构建政府网站的最常用技术
• Web服务器利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传递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 • Web浏览器则使用http检索html文件
1. 免安装,升级维护 容易。 2. 通用性好,一次开 发,多平台通用。
Web技术
– 专用服务器
• 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更加注重系统的输入输 出能力
• 内存容量、性能、技术等方面不同于普通pc。
• 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还采用了大量普通电脑没有的 技术: • 域名服务器/web 服务器 – 冗余技术(系统容灾备份)、在线诊断技术、故障预报警技术 • 应用服务器(FTP,mail, 文件共享,打印) 数故障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得到及时的修复,具有极强的可 • 数据库服务器
– 随着Java等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日趋成熟 ,企业级web模型成为典型应用结构。 – 工作机的web浏览器可方便链接到各种信息资 源中,可检索,也可对目标数据进行更改、分 析。 – 良好的交互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 电子政务的理想模型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协同工作
• 三种模型:
– 静态Web模型 – 动态交互web模型 – 企业级web模型
Web技术
• 静态Web模型
Web 1.0
– Web服务器发布静态html页面 – 工作机web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申请 建立连接 – Web服务器响应申请返回页面结果并断开连接 – 更新功能差,协同处理能力弱 – 只适用电子政务初期阶段,政府信息量较少时期

“十二五”期间相关规划

“十二五”期间相关规划

“十二五”期间相关规划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为“十二五”期间相关规划等的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务院及各部门“十二五”期间相关规划
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
版权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气象局
自然科学基金会
粮食局
能源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邮政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医药局
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苏政办发[2012]29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政务信息化工程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化工程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化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政务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推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更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因此,政务信息化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对政务信息化工程的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以期实现政府服务的便捷、高效和透明。

二、项目背景1. 政务信息化工程是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拓展政府服务领域的重要举措。

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开展,对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运用,政务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国家对政务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推动政务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为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开展了不少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但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数据共享不足等,需要通过设计和实施统一的政务信息化工程,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三、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完善的政务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政府整体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原则:本项目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可扩展性和用户友好性。

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和高效流转,提升政府内外服务效率。

四、整体架构设计1. 系统架构:本项目的整体架构采用B/S架构,以Web应用为主,结合云计算技术,实现信息化服务的快速部署和跨平台访问。

2. 数据架构: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政府数据利用率。

同时,采用数据加密和备份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平台,支持自治区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采用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部署的模式,实现自治区政府各级部门的联动和统一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数据在政府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政府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政府中的应用一、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以及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

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

工程和科学问题尚未被重视。

大数据工程指大数据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系统工程;大数据科学关注大数据网络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发现和验证大数据的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的4个“V”,或者说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

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

前文提到的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

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第四,处理速度快。

1秒定律。

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业界将其归纳为4个“V”——V olume(数据体谅巨大),Variety(数据种类繁多),Value(价值密度低),Velocity(处理速度快)。

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不同参与主体参与的大量数据信息(原材料基础);二是支撑大数据存储和运算的IT基础设施;三是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并进行应用的能力;如果说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那么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政府决策支持、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则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

二、大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智能方式,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相关性。

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从这里发现的知识,应该是先前未知的,不能靠直觉发现的知识,发现的知识要未知、实用和有商业价值。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处:赛迪顾问日期:2010-06-032.1 政策环境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2008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原则文/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 宁家骏面对“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有针对性提出发展电子政务的战略设想和总体思路。

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电子政务必须明确的总体思路,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 必须始终坚持如下三项原则: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即建设项目的取舍和建设内容的选择,应以服务公众为出发点,以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为落脚点。

要想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必须按照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要求,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优化业务应用流程,改革公共服务模式,创新行政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型。

这是确定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合理设定部门建设任务的主要原则。

二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原则。

即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电子政务项目时必须围绕提升四方面的信息能力来规划建设内容。

包括提升处理国计民生重大事务宏观决策能力、提升监测和规范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能力、提升社会公平普惠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提升维护网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能力等,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上述四个方面的信息能力,才能支撑部门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切实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这是用来确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具有必要性的主要原则。

三是构建整体系统的原则。

即按照五中全会《建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本要求,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程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布局。

所建的工程,都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中的重大问题,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以发挥信息网络化提高多部门协同水平和监测、决策、服务的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从而大幅提升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和效能。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前言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成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开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继续完善,许多地方制定了相关法规。

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深入推进,富有成效的典型应用不断涌现。

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已经达到70%。

金关、金税、金盾、金审等一批国家电子政务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宏观经济管理、财政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等方面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改善和增强了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监管、人口和法人管理等方面电子政务应用持续普及,加强和提升了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县级以上政务部门普遍建立政府网站,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

【工信规划】本溪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规划】本溪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规划】本溪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信息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调整和转型,奠定更加牢固的工业强市和信息社会发展基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十一五”规划总体框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1.信息基础设施和普及水平实现高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信息网络已覆盖所有城乡,2010年底,本溪市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22.5万芯长千米,建设移动通信基站2684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目标基本完成。

全市电话用户173.5万户,普及率达100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9.4万户,网民人口比重近32%,较2005年增长1.2倍;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60GB;广播电视传输容量达500套以上,光接点容量达50万户,现有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4万户,手持电视1000户,已实现有线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4%。

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惠及公众范围大幅度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国民经济领域,一批国家信息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40%规模以上的钢铁、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本钢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设计周期缩短6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85%,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0%。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国工程院“十二五”规划信息化专题组2009年6月15日一、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农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教育、体育、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治领域的信息化,包括OA、门户网站、重点工程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

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10日发布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

该报告中的路线图同时提出了必须着力解决22个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其中,包括6个信息领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

这些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由IBM 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描述了信息社会的远景。

“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通过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人们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21•【字号】桂政办发[2012]161号•【施行日期】2012.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6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为做好《规划》实施推进工作,切实完成《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全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水平,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届党代会精神,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目标,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科学管理、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规划》实施工作,确保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我区“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基本原则。

《规划》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统一管理、分级实施。

统一规划、制度、标准和技术体系,自治区、市、县三级组织实施,推进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

国务院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国务院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国务院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促进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十二五以来,通过统筹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局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未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

为更好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8〕73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1 / 21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促进五个统一,统筹谋划,锐意改革;另一方面立足当前,聚焦现实问题,抓好十件大事,重点突破,尽快见效。

(二)基本原则。

按照五个统一的总体原则,有效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解决方案

SYSTEMINTEGRATIONE-GOVERNMENT EXTRANET CONSTRUCTION SOLUTIONCONTENTSPART ONEPART TOWPART THREEPART 1E-government Extranet Construction Background电子政务外网历经了18年发展,实现了建设内容从零到壹,建设规模从单级到多级,支撑业务从简单办公到复杂的融合互联,这一张网络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中支撑各级委办单位纵横联动、支撑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的一张“运营型”大网!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用1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内外网,在运行中不断完善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200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在2010年底前,电子政务外网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横向连接各级政务部门2012年5月,《“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好内网,扩展外网,整合优化已有业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成型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进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信息化建设的阶段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各类业务专网都要向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整合并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宣告电子政务外网向融合互联的大网演进2017年7月,《“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快非涉密政务专网的迁移和融合互联,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覆盖,加快向乡镇、街道、社区、农村延伸2018年至今,国务院不断发文要求深化和加快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同时要求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各个委办的数据打通,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最终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事项管理动态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各级政府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政务外网作为业务承载网络,其业务承载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抗击风险能力和运维管理能力都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原来的业务架构互联网+政务服务下的业务架构原来的业务架构以烟囱式为主,各部门业务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互通不畅而形成“孤岛”,导致群众办事需要在多个部门、地域之间来回跑路,事情办结流程长、耗时长,资源浪费大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目录,通过建立数据共享的交换体系,消除部门间、地域间、层级间信息共享难、信息不一致、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打破“烟囱”的壁垒,实现“最多跑一次”PART 2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 Of E-government ExtranetConstruction各自为政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政务信息化人在证途奇葩证明无数行政审批长征国家省市县县级广域网核心市级广域网核心省级广域网核心国家级广域网核心省级城域网核心市级城域网核心县级城域网核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本级)……委办1委办2委办N…省级数据中心管理中心SDH/MSTPSDH/MSTPSDH/MSTP……委办1委办2委办N…市级数据中心管理中心………………IPsec VPN委办2委办1委办N…乡镇/村2乡镇/村1乡镇/村N…偏远乡镇/村2偏远乡镇/村1偏远乡镇/村N………部委1部委2部委N…国家级数据中心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管理中心安全交换平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安全交换平台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安全交换平台广域网纵向到底国家省市县县级广域网核心市级广域网核心省级广域网核心国家级广域网核心专线专线专线“互联网+政务服务”促使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交换更密切随着政府逐渐向服务型转换,“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中央、省、市、县的上下级联动更频繁,同时也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业务协同更紧密,因此广域网作为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交换网,骨干网的传输带宽和质量成为关系到电子政务外网使用体验的重要考量指标骨干网角色转变承载业务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骨干网的角色从建设转变为运营,业务数据的纵向贯通与稳定可靠关系着政府内部与外部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因此骨干网需要能够提供连续不间断的传输能力数据既要协同也要隔离数据传输安全仍是重点对于不同的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既要通过安全交换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但仍然要保留传输过程中的私密性,因此不同业务流量之间应采用VPN 等隔离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隔离跨层级跨地域共享省市县城域网横向到边省级城域网核心市级城域网核心县级城域网核心……委办1委办2委办N…省级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委办1委办2委办N…市级数据中心管理中心………………IPsecVPN委办2委办1委办N…乡镇/村2乡镇/村1乡镇/村N…偏远乡镇/村2偏远乡镇/村1偏远乡镇/村N…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安全交换平台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安全交换平台①城域网互联网出口区:为各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访问业务,同时对外提供移动办公和公众服务接入②城域网业务区:本级自有单位和政务云数据中心接入③城域网委办及单位接入区:实现委办局专线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统一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控和审计溯源•数据中心业务安全充分保障,重要业务满足等保三级标准•委办及单位接入边界安全如何防控,保障终端同一时刻仅能访问一个业务区域的安全问题在政务外网城域网建设实践中,在排查异常外联时,还发现存在以下待改进的管理问题:人大发改委住建局公安局总工会政府国税局国土局妇联卫计委政法委政协人防办交通局……集中管理委办人员接入☹异常问题如何溯源到人?☹入网安全如何保障?异常用户是谁?在NAT环境下如何追溯到真实的用户IP如何保障用户终端同一时刻不能同时访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业务政务外网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事件通报政务外网建设需求安全易用分级分权,多因子认证方便部署推广应用无阻力审计溯源接入用户画像,日志记录隔离入网隔离互联网接入稳定可靠重保关键业务,热备•充分保障上下协同业务稳定、连续开展•高性能支撑纵向业务容量提升要求•实现不同委办专用网络间安全隔离省市区县……专用网络区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专用网络区公用网络区互联网接入区国家级政务外网……省级委办单位市级委办单位区县级委办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区县级政务外网12纵向上,安全隔离、注重体验1•分时访问,委办业务接入隔离互联网•审计溯源,安全风险全面记录•便捷部署,防护手段简单高效横向上,分时访问、边界无忧2PART 3E-government Extranet Solution互联网区互联网出口区纵向骨干网物理委办接入区城域网核心区大楼局域网接入区省级外网省级骨干路由器区县级骨干路由器市本级骨干路由器边界防火墙数据交换系统(外)数据交换系统(内)Internet……S A NSDN 控制器防篡改…区县级外网门户网站群、政务服务、互联网托管…公用网络区……S A N政务外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及其支撑服务数据交换和传输服务、政务外网电子邮件服务跨网交换系统安全接入区态势感知平台IT 运维管理平台管理中心认证准入平台VPN 接入RACC资源访问控制平台委办局A 委办局B委办局C城域网汇聚委办安全接入网关委办接入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上网行为管理出口防火墙移动办公•各级政务外网广域网内主要传输电子政务的数据、视频、图像等相关业务。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布 等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布 等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规划》提出三大任务11项具体工程。

要求加快服务融合,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

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优化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模式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2]1202号一、现状和形势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努力,围绕各级党委、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政务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政协、法院、检察院有关政务机构(以下统称政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重要领域和重点业务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开展的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金农等近百个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陆续建成,相关业务信息系统顺利投入运行,各级政务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的重要渠道,对于强化科学民主决策,保障政务部门高效运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主要是:一批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信息化系统尚需加快建设,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应用程度需进一步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编制和实施《“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指导,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部署。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安排国家投资建设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依据。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

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结合各政务部门核心职能,深入开展需求分析,合理设定建设任务,科学量化效能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成熟一项,建设一项,确保工程应用实效。

——坚持协同共享。

科学规划工程项目,统筹部署应用系统,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基础网络,有效控制投资规模,切实发挥投资效益,坚决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坚持创新发展。

结合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和政务运行机制创新,优化业务流程,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坚持安全保障。

强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信息化发展实际需要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安全保密措施,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着力提升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依据,重点明确以下建设任务:(一)构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好内网,扩展外网,整合优化已有业务专网,构建完整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加快推进专网业务向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迁移,确需保留的部门专网根据业务需要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

1.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建设目标: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主要用于承载各级政务部门的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等业务信息系统,并实现安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设内容: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规范网络连接,整合网络资源,确保安全接入。

重点建设中央级平台,尽快实现顶层互联互通。

各部门按照业务系统部署和安全管理要求,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应用,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共用。

2.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建设目标:实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各级政务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服务,为面向公众、服务民生的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信息支持。

建设内容: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级平台,整合地方网络资源,加大地方各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进中央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与地方各级电子政务外网的有效联通。

(二)深化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信息资源库包括基础信息库和业务信息库,并依法向政务部门和社会开放。

基础信息库要按照一数一源、多元采集,共享校核、及时更新、权威发布的原则建设。

业务信息库要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共享校核的原则建设。

1. 人口信息资源库。

建设目标:初步实现相关部门人口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实有人口统筹管理、人口全生命周期管理、社会治安状况、人力资源能力素质、社会就业形势、市场消费能力和公益事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

建设内容: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以居民身份证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建立信息共享和校核机制,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信息,逐步建设人口总量和静态动态分布、户口登记、健康素质、残疾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教育程度、就业状态、居住状况、收入水平、纳税情况、参保缴费、社保待遇、婚姻状况、优抚救助、扶贫开发、党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库。

2. 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

建设目标:初步实现相关部门法人单位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就业需求、行政资源配置、产业经济安全、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开放竞争、社会信用体系等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

建设内容:建设和完善以法人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的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各类机构单位基础信息库。

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为基准,建立信息共享和校核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普查信息,逐步建设法人信用、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就业规模、生产经营、税源税收、法人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库。

3. 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库。

建设目标:初步实现相关部门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自然资源储备和开发利用状况、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交通资源配置和物流配送效率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国土空间资源配置效率。

建设内容:在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整合相关数据资源,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建设和完善以测绘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以国家空间地理基础信息为基准,建立信息共享和校核机制,逐步建设土地矿产资源、海洋环境状态、地质地震构造、耕地草原状况、森林湿地荒漠、水源水系分布、城乡建设规划、综合交通布局、水域空域航线、网络资源分布、重点水利工程分布、行政区划和地名、邮政编码和地址、地理数据资源等业务信息库和国土资源监管信息系统。

4.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

建设目标:依据业务需要实现宏观经济信息的共享,为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等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确保金融、税收、统计等宏观经济基础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建设内容:强化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完善消费、投资、进出口以及经济运行、节能减排、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业务信息资源。

建立完整、统一、高效、适用的国家统计信息系统,完善国家统计数据库,建成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联网直报系统。

5.文化信息资源库。

建设目标: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内容: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逐步建设以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国家重要文物、国家档案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库。

完善文化市场信息监管平台,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推动新闻信息搜索引擎发展,完善国家级网络视频内容传播和共享平台。

(三)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坚持以促发展、保安全为主线,按照规制为主、疏堵兼顾、科学管控、共建共享、政企结合的方针,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1. 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在已有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提高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网络失窃密监测预警能力、网络有害信息监测和管控能力、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能力等,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安全管控机制,建设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重点信息安全管理业务系统,构建密码保障、身份认证、保密监管、检测评估和监测预警等技术支撑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可控。

2.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设施。

减少各部门互联网出入口数量,推进党政机关互联网统一接入。

加强涉密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设施建设,统筹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能力建设,增强电子政务网络、基础信息库和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为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运行提供支撑。

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推进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已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现面向电子政务内外网与各级各类业务应用的身份认证、访问授权和责任认定等安全管理,为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务业务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四)推进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在继续加快推进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金农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

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整合部门工程项目功能,实现重要信息系统的跨部门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形成相关部门项目关联组合的信息化一体工程。

1.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

建设目标:实现相关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卫生监督和公众健康保障能力,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