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第二节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市场需求形势发生新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面临新突破,国际经济秩序出现新调整。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增多,有利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具备服务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时期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必然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改革攻坚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加快推进,将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将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标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任务要求,为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节面临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国际竞争力不强,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服务贸易逆差短期内难以扭转。

服务业人才不足,标准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深化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两个预期性指标均未完成,服务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更加凸显。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一、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二、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政府投入增加,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

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

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

三、重要保障工程国家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一系列保障工程,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八大领域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出了实施26项保障工程,使城乡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一)公共教育1、九年制义务教育。

保留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

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

2、高中阶段教育。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

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3、学前教育。

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二)劳动就业服务1、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提供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待遇核发、关系转移等经办服务。

街道(乡镇)服务站、行政村(社区)服务窗口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2、省、市(地)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省、市(地)级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设施,改善综合就业等服务的条件。

(三)社会保险1、省、市(地)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是指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制定的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标准化工作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的纲要。

这个纲要是为了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纲要的制定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广泛调研和专业论证,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的一套科学、系统、综合的指导性文件。

这个纲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二是确定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三是规定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四是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安排,五是明确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保障措施和政策支持。

纲要明确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本原则是科学、公正、便民、高效,注重质量和效果,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提供高效率、便捷、安全、优质的公共服务。

纲要明确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

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研究和制定,推进标准实施和应用,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等。

重点领域包括社会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

纲要规定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研究和制定,推进标准实施和应用,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监督和评价等。

纲要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安排。

包括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和协作机制,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高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纲要明确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保障措施和政策支持。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间跨度为2011年至2015年,其目标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转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十二五规划的简要介绍。

首先,"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完善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其次,规划强调了创新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第三,规划提出了加强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规划强调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规划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规划提出了加强对外开放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外市场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水平,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人才引进,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结来说,"十二五规划"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的一份全面规划,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升的目标。

这一规划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着力点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着力点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慧社会。

”这不仅对2018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智能化发展作出了部署,也对今后一个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该规划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承诺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该规划为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要求促进机会均等,使全体公民既能公平,又可以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扎实落实,保障能力和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多,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十四五”规划谋划在即,先期研究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实践价值。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应用。

一、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本质再认识基本公共服务的本质是一种服务“用户体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着力点*丁元竹,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国务院:80个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国务院:80个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其 中,购买廉租住房可 以购买旧房 ,也可以购买新 的监督检查 ,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建设任
房。 务。
在完 成 当年廉 租 住房 保 障任 务 的前 提 下 , 同 经 级 财政 部 门批 准 , 以将 专 项 资 金用 于 购 买 、 建 、 可 新 5 8
《 意见 》 明确 提 出 , 励 民间 资本 参 与 开发 军 民 鼓 两 用技术 和产 品 , 与政府 组织 的军工 技术 转 民 军 参
作。 《 法 》 明确 ,中央补 助 廉 租住 房保 障专项 资 办 金 , 指 由 中央财政 设立 的用 于补 助财 政 困难 地 区 是 在 办理 方式 上实 行备 案制 。 营造 良好环 境方 面 ,意见 》指 出要 建 立 和完 善 《 军 民结 合公 共服 务平 台和 武器装 备 采 购信 息发 布 制
购 目录 、 由政 府集 中采购 机构 采购 的项 目, 不得 违 反 规定 自行 采购 或者 以化 整 为零 等方 式规 避 政府 集 中 采 购 。 府集 中采 购 机构 应 当建立健 全 管理 制度 , 政 缩 短 采 购 周期 , 高采 购效 率 , 提 降低 采 购 成 本 , 证采 保
体 规定 , 由国务 院财政 部 门会 同有 关 部 门制定 。 级 县 以上地 方人 民政 府公 务用 车主 管部 门负责 本级 政府
公 务用 车管 理工 作 ,指导 和监 督下 级政 府 公务 用车
管 理工 作 。政府各 部 门应 当严格 执 行公 务用 车 编制 建 国务院 : 府采购禁购奢侈 品或超标服 务 和 配备标 准 , 立健 全公 务用 车配 备更 新 管理 制度 , 政
预算 , 严格 控 制 “ 三公 经 费” 的规模 和 比例 。 府 各部 水 平 等 四个 方 面 ,提 出 了每一 项基 本公 共 服务 的 国 政 门应 当根据 工作 需要 和 机关 运行 经 费预 算 , 定 “ 制 三

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管理科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sp;《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9页。魏永忠:《现代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9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管理科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内容摘要:伴随着公民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西方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正在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当前,中国行政改革的首要职责就是迅速发展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进一步增强执政的合法性,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发达国家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和中国公共服务面临的一些严重滞后的挑战以及应对方略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关键词:公共服务以人为本挑战方略社会管理职能的直接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职能在根本目标上始终具有政治性,即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在社会结构松散、制度不完善的条件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民健身计 划纲要 ” 已经推行 了 l 7载 , 但 竞技体育 独 大、 群众 体育 处于 边 缘 地位 的局 面 依 然 没有 改 变 。在 群: 众体 育需求 日益提 升并 多元 发 展 的今 天 , 无 论 是 学 界 还是 广大 民众 对 于发 展 群 众体 育 的呼 声 日渐 高 涨 。 在 深化 政府 改革 , 推动 政 府 由“ 建设型政府” 向“ 服 务 型政府 ” 转变 的背 景 下 , 《 规划》 重 点 强 调群 众 体 育 的 基: 本公 共服 务地 位 , 对 深化 体育行 政 管理体 制改革 、 推 动 体育 转 型发展 、 促进 事 关 广 大 民众 身 心 健 康 的群 众 体 育发 展都有 着 重要 的指导 意义 。 2 . 2 体 现 了对公 平与效 率 的双层 考量 《 规划》 中体育规划部分体现 了对体育发展公平 与效率的双层考量。指 出: “ 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布局 、 场 馆建 设 、 设 备 配置 、 人员 配备 、 服务规 范等 具体 标准 , 由体育 总局 依法 会 同有 关部 门及 国家 标准化 行政 管理

凯, 等
《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 十二五” 规划》 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N o . 4 2 O 1 3
指出: “ 国家建 立公 共 文 化 体育 服 务 制度 , 保 障人 民群 众 … …体育 健 身 等权 益 ” 。“ 十二五” 时期 , 政 府 重 点 提供“ 向全 民免 费 开 放 基 层 公 共 文 化 体 育 设 施 、 为 城 乡居 民参加 全 民健 身活 动 提 供 免费 指 导 ” 两 大公 共 服 务。 1 . 1 体 育规 划 的重点 任务 《 规划 》 中确 立 了 体 育 基 本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重 点 任务 , 主 要 涉及 4大 任 务 : 1 )加 强 基层 公 共 体 育设 施 建设 , 建立 了群 众 体 育 发 展 的抓 手 。《 规划》 提出“ 加 强 基 层公 共体育 设 施建 设 。大力 推动 公共体 育设 施 向 社会 开放 , 健全 学 校等 企 事 业 单 位体 育 设 施 向公 众 开 放 的管理 制度 ” ; 2 ) 健 全 全 民健 身 组织 服 务 体 系 , 完善 群众体育发展平台。《 规划》 提出“ 全面实施全民健身 计划 , 健 全基层 全 民健 身组 织服务 体 系 , 扶 持社 区体 育 俱乐部 、 青 少年体育俱 乐部 和体育健 身站 ( 点) 等 建 设, 发展 壮大 社会 体育 指导 员 队伍 , 大 力 开展全 民健 身 志愿 服务 活 动” ; 3 ) 推广 面 向大众 的群 众性 体 育 活 动 , 突出群众体育的普惠性。《 规划》 提出“ 积极推广广播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全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3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3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第一篇: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概述国家十二五规划是中国从2011年至2015年的重要发展纲领,主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福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该规划分为主要研究内容、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四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提高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增进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总体来说,国家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是加强国家治理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具体实施情况需要细化并按照设计目标逐步推进。

第二篇:国家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旨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 建设创新驱动国家,实行科技进步和创新振兴战略。

2. 打造质量优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 改革经济体制,推进要素市场化,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环境。

4.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该规划着重推动产业升级,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国家十二五规划-社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同步关注社会发展,旨在促进普惠社会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福利和人生满意度。

具体措施包括: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和发展。

2. 促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

3. 建设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4. 加强文化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湘政办发[2013]50号【发布部门】湖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09.17【实施日期】2013.09.1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2016)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3〕50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要求,为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以坚持底线、保障基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城乡、改革创新为原则,优先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南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加快构建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大任务,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任务紧密衔接。

主要目标是:保障有效供给。

政府投入显著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各项制度实现全覆盖。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013年全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达标率70%左右;2015年,所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部分项目超过国家标准。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和任务[1]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和任务[1]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和任务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推动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加快形成出口、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加快形成合力的收入分配格局。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撑体系。

诚信社会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接受人民监督;必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②起草工作开始前在全党征求意见③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④五中全会进行了认真审议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制定的,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30年的收官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站在更高起点向第三个30年迈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初始期,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意义上说,“十二五”规划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一)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省略模糊页)2.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重大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省略模糊页)3.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均GDP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货物进出口额快速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 基本判断: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上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2.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结构变化加速,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老龄化来势迅猛;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市民化迫切性大大增强,几千年农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改变;产业、技术、人才继续向少数条件好的区域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区将初具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对居住、健康、文化教育、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汽车社会到来;产能过剩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加重;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不够公平的收入分配等,带来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事件频发,社会风险增大;以调整利益格局为特征的深化改革,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规划范围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政策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1.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它是指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

2. 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政府规划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具有特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快速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年均经济增长7%以上;•结构调整目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4.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十二五规划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经济领域: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社会领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和福利;•环境领域: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农村领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城市领域: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5.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了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控经济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政策: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提高老龄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环境保护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发展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城市发展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7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八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 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
28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3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泛 开展国际合作。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 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 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 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保护和合理开发。
30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 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慈善事业。
31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 争能力。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 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 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 米。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的指导方针制定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该规划旨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指导,确立了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并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那么,十二五规划究竟包括哪几年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内容。

根据名称可以看出,十二五规划涵盖了五年的时间期限,但具体的年份是什么?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制定五年规划,中国政府能够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框架内推动国家的发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这样的五年计划制度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确保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达到规划目标。

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中国政府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先进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并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第三,改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加强农业发展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展望“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展望“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收^ 、 分配的透明度 。在第三次分配领域, 数企 业 甚 至达 到 了 60。与 此对 应 的是 , 00 / 法规予以规范 ,通过税收优惠予以鼓励。
同富裕”的文化。 日本企业 内部 的收入
D 0 加大对慈善事业 的支持力度,通过法律 我们的 G P增长一直在 l%左右,过去 差距不超过 三倍 。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 三 十年老百姓 的收入增长城市居 民可支 时候,说老总和工人的收入差距要控制 小康 : 十二五 ”规 划建议 稿中, 配收入年均增长 左右,农村居民纯收 在 7 以 内 ,后来 7 倍 ,现 在 个 别的 达 “ 倍 0 7 7 倍。我们的初次分配差距这 首次提 出 “ 力实现 居 民 收入 增 长和 经 人年均增长 8 努 %左右。 面对如此大的反差, 到 20~30
面 共 同努 力 ,其 中政 府 应起 到 主导 作用 具 体来说 ,政府 可 以在 以下几方 面着 力 :
期 间完 善公 共 服务 体 系提 出了总 体要 求 , 并 从 劳 动 关 系 、 收 入 分 配 、 社 会保 障 、 “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医疗 卫 生 、人 口和 社 会 管 理 等 六 个 方 面 只是—个善意的表述 进行 了具体 部署 。
分 钱 的 便 宜 ,那 就 一 切 都 好商 量 。欧 制 化 、科学 化 和规 范 化
N 广州 U N 0 . 2上海
盟 2 个 成 员 国之 间有 社 会保 障协 议 ,主 的 轨道 。我 们各 级 政 府 7 权 国家之 间的社 保 关 系都 可 以 自由接 续 , 既要 重 视建 设 ,更 要重 我们在 — 个国家 内部 怎么就 这么 难呢 ? 视搞 好服务 。
杨宜勇 : 国民收入的三分法是政府、 是 “ 两会”机制和集 体谈判。通过互动 是第一 阶段 的任务。第二 阶段 ,比如农 企业、 居民。就这么大—个蛋糕 , 三家分。 实现多元博弈 ,达成互相 的妥协 ,最后 村的合作 医疗和城里 比,筹资水平就 差 为什么居 民拿少 了?就是因为其他两方 实现和谐状态 。目前,政府需要创造一 很多,筹资水平差多少,享受的待遇 肯 拿 多了。拿多了是因为制度上对政府和 个 良好的氛 围,各方 才能实 现互 动 。 企业没有明确 的限制。所以要想保持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规划围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政策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指在一定时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活动所制定的技术和管理等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规划围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本规划的围确定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两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任务,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等。

这些容分别纳入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政、环境保护等相关“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不在本规划中予以阐述。

第三节发展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全民健身稳步推进。

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

从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人民群众上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贫困地区和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制度设计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一,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较为突出。

必须深刻认识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仅难以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

从需求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各类公共服务需求日趋旺盛。

从供给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从体制环境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条件不断完善。

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公民都有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必须着眼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

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服务的提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扩大围和提高标准。

——政府主导,坚持公益。

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加强立法、规划、投入、监管和政策支持,有效促进公平公正。

——统筹城乡,强化基层。

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区域间制度统筹衔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覆盖全民。

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改革创新,提高效率。

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节主要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加快构建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大任务,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任务紧密衔接。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供给有效扩大。

政府投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健全,各项制度实现全覆盖。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发展较为均衡。

资源布局更趋合理,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县(市、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服务方便可及。

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设施标准化和服务规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

——群众比较满意。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制度比较健全,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经过努力,“十二五”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争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国家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

第一节重点任务重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一年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方式并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

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保留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

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围。

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实行县(市、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