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地下气库(LPG)洞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地下气库(LPG)洞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变形。 卜
目前应用广泛 的弹塑性模 型主要 有 : 莫 尔一 基于 库伦 屈服 准则 的库 伦模 型 ( ol )德鲁 克一 C u mb 、 o 普拉 格 ( rc— Duk ePae) 型 、 桥 ( a r g ) 型 、 德 ( ae 模 r rgr模 - 剑 C mbi e 模 d 拉 Ld) 型 、 德一 肯 ( aeD na ) 型 等 。 摩 尔一 伦 屈 服 拉 邓 L d— u cn 模 库
挖过 程及 开 挖后 洞室 围岩 的 内力 和 变形 将 怎样 变 化 是 未知 的 , 而造 成 施 工 时 的 风 险 。有 限元 法 作 为 一 种 从 强有 力 的数值 分 析 方 法 , 已经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许 多 工 程分析 与 模拟 中 [2, 11它不仅 可 以求 出土 体 中各 点 的应 -
地下气库 ( P 洞室 围岩稳 定性 数值 分析 L G)
刘红 刘 王秀 王本洲 军 , 泉维 , 海 , 2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 部重 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 6 0 ; . 1 6 1 0 2 青岛市黄岛 区国土资源局 ,山东 青岛 2 6 0 ) 6 5 0
受压情况, 为避免 2种材料的重叠, 计算 时, 常取 1 个 很大 的法 向刚 度 系数 , 样 就 不 可避 免地 带 来 一 定 的 这 误差 ( 特别 是应 力 ) [ 。而 Dsi ea等人提 出的薄 四边形 单 元则避免了摩擦型接触面单元的这一缺陷, 可以较好的 反 映法 向变形和 切 向变形 以及 应 力的 传递 _。 因此 , 8 J 采 用德塞斯 ( e ) 四边形 单元对接触 面进行模拟 。 Ds 薄 k 接触 面 变形 的数 学 模 型 : si 元 与普 通 单 元 一 Dea单 样 在平 面问题 中有 3 应 力分 量 和 3个 应 变 分 量 。对 个 划入有厚度接触单元内的接触面和其附属 的岩土体来 说 , 形分 为 两部 分 : 变 一是土 体基 本 变形 { e }它与一 △ , 般土体的变形一样 ; 二是破坏变形, 包括滑 动破坏和接 触破坏 {e }总的变形为两者的向量叠加, : △ 2, 即 { e ={ e } △ 2 △ } △ 1 +{ e } () 8 基本 变 形 所 采 用 的 本 构 关 系 与 土 体 其 他 单 元 相 同, 其应力 应变关 系不再重 复。破坏变形对接触面上 的一点来说, 它们的变形都是刚塑性的, 即破坏前接触 面上 无 相 对 位 移 , 旦 破 坏 , 裂 或 错 动 , 对 位 移 不 一 张 相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是指地下厂房洞室周围岩体的稳定性问题。

地下厂房洞室通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储存需求,因此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对于地下厂房的长期运行、人员安全和资产保障至关重要。

在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洞室群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

通过适当的岩石力学试验和野外观测,可以获取岩石的力学参数,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稳定性分析和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需要考虑工程参数的影响,如洞室尺寸、埋深和周边岩性的条件。

洞室尺寸对岩体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尤其是高宽比较大的洞室,容易导致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洞室的埋深也会影响岩体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岩体的稳定性。

周边岩性的条件决定了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需要对周边岩性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岩体的结构面、节理和隐伏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岩体中存在的结构面和节理体,会导致岩体的开裂和滑动,对岩体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隐伏断层的活动可能导致岩体的滑动和破坏,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最后,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离散元分析和解析方法等。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预测岩体的破坏形态和稳定性。

数值模拟还可以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为优化设计和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岩石力学特性、洞室尺寸与周边岩性、地质构造和数值模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为地下厂房洞室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其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实践探讨

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实践探讨
科技信 息
。建筑 与工程 0
S I N E E H O O YI F R TO CE C &T C N L G O MA I N N
20 0 8年
第 2 期 l
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实践探讨
(. 1河海大 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江苏
冯 科锋 ’ 杨师 东 郭纹华 南京 2 0 9 ; . 1 0 8 2 中南 勘测 设计研 究 院
形情况, 得尤为重要。 显 本 文 分 析 了某 电站 地 下 厂 房 开 挖 过 程 中 的 围 岩 变 形 特 征 , 论 了 讨 围岩 支 护 的 合 理 时 间 及 重 要 性 , 类 似 洞 室 的 设 计 、 挖 提 供 有 效 的 为 开 参考 。
2 工程 概 况 .
21工 程 简 介 . 该 水 电 站 装 机 容 量 6 0 MW ,枢 纽 建 筑 物 主要 有混 凝 土 重 力 坝 、 00
影 响 。
图 1 主 厂 房 轴 线 地 质 剖 面 示 意 图
3 围岩 变 形 监 测 、 形 时 效 特 征 分 析 及 其 回 归 曲 线 . 变
3 1 形 监测 .变
图 3 M 4断商各深度围岩变形一 时间曲线 4

岩 体 作 为 一种 非 线 性 介 质 . 室 开 挖 后 围 岩 中发 生 的 物 理 、 学 变 形 趋 势 会 越 来越 平 缓 . 现 了水 利 工 程 地 下 洞 室 开 挖 的 洞 室 群 效要 有 两 大 类 : 是 由岩 体 结 构 面 和 开 挖 面 组 合 形 成 一 的局 部 块 体 稳 定 性 问 题 口 另 一 类 是 由岩 体 强 度 和 岩 层 层 面 、 间 破 碎 : 层 带 或 断 层 控 制 的洞 室 整 体 稳 定 性 问 题 。 于 大 型地 下 洞 室 跨 度 一 般 较 由 大 , 深 较 深 , 以 施 工 难 度 较 高 , 开 挖 的 过程 中 , 时 掌 握 围岩 的变 埋 所 在 及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北京地铁王府井车站
广州地铁东(山口)~杨(箕)区间隧道
3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3.2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开挖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称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是 岩体在建造或改造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综合作用形成的。
主要包括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岩体内任何一点的初始应力状态(常称为原岩应力)通常可 以垂直正应力(通常为主应力)通常以垂直正应力和水平正应 力来表示:
围岩应力重分布特征
径向应力随着向自由表面的接近而逐渐减小,至洞壁 处变为零。
切向应力在一些部位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大, 并于洞壁达最高值,即产生所谓压应力集中,在另一些部 分,愈接近自由表面切向应力愈低,有时甚至于洞壁附近 出现拉应力,即产生所谓拉应力集中。
这样,地下洞宝的开挖就将于围岩内引起强烈的主应 力分异现象,使围岩内的应力差愈接近自由表面愈增大, 至洞室周边达最大值。
从这类变形、破坏的发生机制和发育特点中可 以看出,在现代地应力或构造剩余应力较高的薄 层状岩层内修建这类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与 洞室轴向相对于区域最大主应力方位有密切关系。 通常.轴向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洞室,其稳 定性远低于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者。
这是因为:在洞轴垂直于水平最大主应力的条 件下,当洞体平行或近于平行地通过陡倾岩层时 强烈的卸荷回弹会使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洞 壁发生严重的弯折内鼓,而当洞体通过平缓岩层 时,高度的应力集中又会使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 洞室顶底板,特别是顶拱,因弯折内鼓的发展而 严重坍塌。
2 张裂塌落
张裂塌落通常发生于厚层状或块体状岩体内的洞室 顶拱。当那里产生拉应力集中,且其值超过围岩的抗 拉强度时,顶拱围岩就将发生张裂破坏,尤其是当那 里发育有近垂直的构造裂隙时、即使产生的拉应力很 小也可使岩体拉开产生垂直的张性裂缝。被垂直裂缝 切割的岩体在自重作用下变得很不稳定,特别是当有 近水平方向的软弱结构面发育,岩体在垂直方向的抗 拉强度较低时,往往造成顶供的塌落。但是在N0的 情况下,顶拱坍塌引起的洞室宽高比的减小全使顶拱 处的拉应力集中也随之而减小,甚至变为压应力。当 项拱处的拉应力减小至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时.顶拱 因岩韶趋于稳定。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在进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岩层的力学性质:岩层的力学性质是岩石稳定性的基础。

要进行稳定性分析,首先需要获取岩层的力学参数,如岩石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剪胀性等。

通常可以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调查和实测等方法获得这些参数,或者借助已有的类似工程的资料进行评估。

2.地下水:地下水是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一项因素。

地下水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孔隙水压,降低岩层的有效应力,促使岩体产生破坏。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岩层的影响,包括水位高度、水质状况、渗流特性等。

3.岩体结构:岩体的结构对于岩层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岩体的结构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岩体层理等。

这些结构特征对洞室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形成控制洞室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对岩体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

4.洞室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洞室的开挖过程和支护措施对围岩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开挖过程中,洞室周围会受到剪切应力和变形等影响,进而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稳定性分析中需要考虑洞室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岩体应力场和支护材料。

在进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和现场监测法等。

力学分析法通过分析力学参数和地质参数,计算岩体的稳定系数,从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模拟洞室周围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过程,预测洞室的稳定性。

现场监测法是指通过安装监测点,对洞室周围的围岩变形和破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洞室周围的地质和力学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才能有效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并制定出合理的支护措施,确保地下洞室的安全和持续稳定。

第三章 围岩分级(

第三章  围岩分级(

二、岩石力学性质
岩石对围岩稳定性及分级的影响主要是指岩石强度或坚固性。由于岩 石(块)强度可由室内试验获得,因此围岩分级中一般采用岩石单轴饱和 抗压强度σcw作为强度指标。该指标既考虑了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又兼 顾考虑了岩石的风化情况,同时,它与其它力学指标有较好的互换性,而 且试验方法简单可靠。若无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实测值,可采用实测 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换算值,换算公式为: (3-4) 0.75 σ cw = 22.82 I s(50) 实际上,与围岩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因素是岩体强度,但岩体强度一般 不容易直接测得,因此,在围岩分级中常引入岩体准抗压强度的概念,以 近似代替岩体强度。准抗压强度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 强度σcw的乘积表示。岩体完整性系数除可按式 (3-2)确定外,从定性上 则可认为主要取决于岩体结构类型。因此,相同的岩石抗压强度相对于不 同岩体结构类型,其准抗压强度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围岩分级中,也有 采用岩体准抗压强度作为分级指标,考虑到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体结构类 型相应,多数围岩分级也采用岩体结构类型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不同组 合来划分围岩类别。
岩体完整性系数KV是用岩体、岩石纵波速度比的平方来表示,即: 2 (3-2) V
K
V
式中:Vpm为岩体声波纵波速度;Vpr为岩石声波纵波速度。 岩石质量系数可用岩芯采取率予以反映,是表示岩体完整性的一个定量 指标,计算公式为: 10cm以上岩芯累计长度 (3-3) RQD(% ) = 岩芯总长度
3.结构面发育状况及产状 结构面发育状况及产状包括节理裂隙或层面的密度(间距)、组数、 贯通程度、闭合程度、充填情况和粗糙程度等。结构面的定性指标通常有 如下几种: (1)结构面的成因及其发展历史,一般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与次生 结构面。 (2)结构面的产状,包括结构面的长度、宽度、方向与间距等。结构面按其 贯通情况可分为贯通的、断续交错的。结构面方向主要考虑与洞轴线的关 系及结构面与临空面的组合关系。表3-4列出了洞轴线与主结构面产状的不 同交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类中尤应注意软弱结构面的数量、规 模与产状。软弱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利交角关系及软弱结构面与临空面的 不利组合,是形成不稳定块体,造成围岩失稳的重要因素。 (3)结构面的结合情况,如结构面的闭合程度,充填情况和粗糙程度。结构 面按闭合程度可分为紧闭的(<0.01mm),闭合的(0.1-0.05mm),微张的 (0.5-lmm)与张开的(>lmm)等几种,按充填情况可分为未填充,充填岩屑, 充填泥土和胶结等几种情况。按粗糙起伏度可分为明显台阶状、粗糙波浪 状、光滑波浪状和平整光滑状等。

学习资料三认识围岩的稳定性分解PPT课件

学习资料三认识围岩的稳定性分解PPT课件
第19页/共39页
4、松动解脱和塑性变形
❖ 碎裂结构或散体结构的岩体随挖随塌,或不挖自塌,基本不能 自稳。即使利用初期支护使其勉强不坍塌,但其塑性变形也长 时间不能停止,具有很强的流变性。
第20页/共39页
松 动 解 脱 和 塑 性 变 形 的 表 现
第21页/共39页
(五)岩体工程性质的结论
施工中应尽可能早地封闭围岩表面,缩短围岩暴露时 间,避免围岩急速风化,保持围岩的稳定能力。
第28页/共39页
五、围岩的稳定性分级
1、分级的目的和原则
(一)分级的目的
❖ 为了工程应用的便利,有必要将围岩按其稳定性的 好坏(能力的强弱)划分为有限个级别,以便于进 行工程类比。
(二)分级的原则
❖ (1)、分级目的明确、形式简单、级数适中; ❖ (2)、分级指标清晰、便于识别、易于区分; ❖ (3)、分级数据易得、便于定量、易于划分。
松动解脱和塑性变形)
❖ 6、围岩稳定性的力学解释(总结了围岩的稳定性与围岩的
强度和变形、隧道结构条件、隧道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关系)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9页/共39页
1、岩体的抗压强度 ①岩体的抗压强度比岩石
的抗压强度低得多。 ②岩体的抗压强度具有
明显的各向异性。
第11页/共39页
2、岩体的抗剪强度 ❖ 岩体抗剪强度主要受岩体内结构面的性质和形态所
控制。 ❖ 即结构面的产状、分布、规模、密集程度、空间组
合形式和表面形态、填充物的性质和充填状况、含 水情况等,均直接而显著地影响着岩体的抗剪强度。 ❖ 岩体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含水性等因素对岩 体的抗剪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岩体的受压变形特性 ①压密阶段(OA) ②弹性阶段(AB) ③塑性阶段(BC) ④破坏阶段(CD)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2 存在的问题 2.1 参数及本构 岩石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是岩石力学研究中最核心的两个
问题,然而,由于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岩土体材料,一 般均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非均质及多相性等特点,尤其是天 然岩体,由于其赋存的特殊性,它被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节 理、层理等)切割成既连续又不连续的形态,从而一般均形成一 个从松散体到弱面体再到连续体的材料序列,而且,天然岩体所 涉及的力学问题是一个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多相 (气相、固相、液相)等影响下的复杂耦合问题,再加上工程开 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获得较为准确 的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不准”已成为岩 石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瓶颈”问题。
值或变形速率判据用于软弱围岩往往时效不佳,根据牛顿运动 定律,物体从运动转变为静止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加速度由负 值渐趋为零。因此,围岩稳定性判据应以加速度为主,辅以变 形值或变形速率,据此提出了变形速率比值判据。
然而采用不同的失稳判据得到的稳定安全度一般是不相同 的,如何建立一个具有理论基础的、可得到唯一解的失稳判据 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21参数及本构岩石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是岩石力学研究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然而由于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岩土体材料一般均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非均质及多相性等特点尤其是天然岩体由于其赋存的特殊性它被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节理层理等切割成既连续又不连续的形态从而一般均形成一个从松散体到弱面体再到连续体的材料序列而且天然岩体所涉及的力学问题是一个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多相气相固相液相等影响下的复杂耦合问题再加上工程开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力
传统的岩石力学理论是以岩石的加载试验(包括室内及现 场原位试验)为基础,引入成熟的弹塑性理论等建立起来的而 地下洞室岩体开挖后的实际情况是以卸荷为主,且往往有较大 的拉应力区出现。显然传统的岩石力学理论统一采用加载试验 获取的岩体力学参数,应用适合于加载情况的力学分析软件进 行分析与计算,得到的变形及稳定分析结论与现场的实际情况 必然有巨大区别,甚至连趋势都无法反映[4]。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概述1.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2.我国古代的采矿巷道,埋深60m,距今约3000年左右(西周)。

目前,地下洞室的最大埋深已达2500m,跨度已过50m,同时还出现有群洞。

3.分类:按作用分类:交通隧洞(道)、水工隧洞、矿山巷道、地下厂房仓库、地铁等等;按内壁有无水压力:有压洞室和无压洞室;按断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门洞形和马蹄形洞室等;按洞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关系分为:水平洞室、竖井和倾斜洞室三类;按介质,土洞和岩洞。

4.地下洞室→引发的岩体力学问题过程:地下开挖→天然应力失衡,应力重分布→洞室围岩变形和破坏→洞室的稳定性问题→初砌支护:围岩压力、围岩抗力(有内压时)(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主要研究围岩重分布应力与围岩强度间的相对关系)第二节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

2.地下洞室围岩应力计算问题可归纳的三个方面:①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一次应力、初始应力和地应力)的确定;②开挖后围岩重分布应力(二次应力)的计算;③支护衬砌后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

3.围岩的重分布应力状态(二次应力状态):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岩体经应力调整后的应力状态。

一、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将呈弹性变形状态。

这类围岩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围岩重分布应力可用弹性力学方法计算。

重点讨论圆形洞室。

(1)圆形洞室深埋于弹性岩体中的水平圆形洞室,可以用柯西求解,看作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无限大弹性薄板,沿X方向的外力为P,半径为R0的小圆孔,如图8.1所示。

任取一点M(r,θ)按平面问题处理,不计体力。

则:图8.1柯西课题分析示意图……………………①式中为应力函数,它是和的函数,也是和的函数。

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

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
通常情况下,自重应力和构 造应力是地应力中最主要的部分。
由于地下洞室的开挖破坏了 岩土体中原有的应力状态(一次 应力状态),造成应力重分布 (二次重分布应力)。
1.1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2.围岩与围岩压力 围岩是指地下洞室开挖后发生应力重分布的洞周围的
土体。洞室开挖后,为保证洞室的稳定需要经常进行支护 和衬砌,洞室支护和衬砌结构上必然受到围岩变形和破坏 的岩土体的压力,这种由于围岩的变形与破坏而作用于支 护和衬砌上的压力,称为围岩压力。围岩压力按其形成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冲击压力。冲击压力也 称“岩爆”,当建筑物埋深较大 ,或由于构造作用使初始应力很 高,开挖后洞体应力超过了围岩 的弹性界限时,这些能量突然释 放所产生的巨大压力,称为冲击 压力。
(4)膨胀压力。某些岩土体 由于遇水后体积膨胀而产生膨胀 压力。膨胀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岩 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下水的 活动特征。
1.2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4)弯折内鼓。在薄层脆性 围岩中,当卸荷回弹或切向压应 力超过薄层岩层的抗弯强度时, 岩体变形、破坏将主要表现为层 状岩层以弯折内鼓的方式破坏。
当以垂直应力为主时,水平 岩层在洞顶易产生弯折;当以水 平应力为主时,竖直岩层在洞壁 易产生弯折。
Hale Waihona Puke 在卸荷回弹造成的破坏中, 破坏主要发生在地应力较高的岩 体内(如深埋洞室或水平应力高 的洞室),并且总是在与岩体内 初始最大应力垂直相交的洞壁上 表现最强烈。
(1)松动压力。松动压力也称“散体压力”,指由 于围岩松动或坍塌的岩土体以重力形式作用在支护结构 上的压力。
1.1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2)变形压力。变形压力是 指支护结构为抵抗围岩变形而承受 的压力。围岩变形是时间的函数, 变形压力与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有 关,所以变形压力是时间和支护结 构特征的函数。洞室开挖后,一定 的支护结构应有一个合理的支护时 间;若同一支护时间采用不同的支 护结构,则变形压力也不同,一般 支护结构柔性越好,变形压力就越 小。

浅谈城市人防地下工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浅谈城市人防地下工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力可 由下式 求得 , : 即

断扩大 , 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 在原 有地下建筑的上部 建造高层建筑己经屡见不鲜 , 由此引发的工程事故也越
来越 多 。可 见 , 强城 市 防 空 洞 围岩 稳 定 性 评价 工作 , 加 以期 采取合理 可靠 的处 理措施 , 到既保 证 上部建 筑 的 做
1 2 定量 分析 法 .
将上 式积 分 , 引进 边 界 条件 z 0d一q z 并 一 , ; —H,
()近似结构力学分析法 : 1
①按无 铰拱计 算 验 算 : 洞顶 呈 拱 形 时 , 无 铰拱 当 按 验算 , 据无 铰抛 物线拱 或 圆弧拱 计算 公式 求拱脚 和拱 根 顶 的支 座反 力和力矩 后 , 再求 出铰拱 最 小安 全厚 度 。 ②按 板 梁验算 : 当顶 板岩 层较 完整 、 强度 较高 、 层理 厚且 已知顶板 厚度 和 裂 隙切 割 情 况 时 , 可按 板 梁验 算 。 当跨 中有 裂缝 、 顶板 两端 支 座 处 的 岩 石 坚 固完 整 时 , 按

要 : 市 中广泛存 在 的人 防地 下 工程给 城 市建设 带来 了工程 隐患 , 必要加 强洞 室 围岩 稳定性 评 城 有
价 工作 。在 综述 常 用的 围岩 稳定 性分析 方 法 的基 础上 , 举例说 明 了有 限元 分析在 此领 域的应 用 。
关键词 : 防地 T= 程 ; 室稳定性 ; 人 n 洞 有限元 中图分 类号 : 5 . 1 文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4 5 1 ( 0 7 0 - 0 2 - 0 U4 6 3 B 10- 76 20 )5 12 2
常常受到其适用性的限制 , 而且同一个模型计算出来的
结果差别很大。而数值模 拟分析方法具有考虑各种因

浅谈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谈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谈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摘要:对于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简单地对这一领域的开展趋势作出了评述。

关键词:地下洞室;隧道;围岩稳定岩体力学是一门相对较年轻的学科,同时受制于岩体本身材料性质和几何形状的特殊性,其受力特点复杂,总结方法和结果非常复杂。

地下工程的失稳主要是由于施工中的开挖造成了围岩内部应力的变化而超过围岩自身强度的过程。

所以选择适宜的围岩稳定分析方法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平安和最终成败。

目前根据数学模型建立的围岩稳定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我们在此进行分别讨论介绍。

在进行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时,会经常利用复变函数来计算围岩的内力,以此得到近似的弹性解析解。

【1】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以圆形隧道为根底进行计算。

众所周知,大局部隧道开挖尤其是公路隧道和地下洞室的开挖面都是不规那么的,这时候就要利用数学中的保角变换进行连续场函数的变换,而如何得到映射函数是其中的关键。

【2】当洞室形状并不复杂的时候,利用映射函数得到级数形式的近似解的级数项并不多。

而当地下洞室的开挖面极其不规那么时,利用映射函数所得到的解太过于复杂无法应用得出表达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将求解过程方程化,编写成软件,得到围岩内力变化的近似解。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發展的今天,这种将求解方法和过程代数化,并结合程序编码加以利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能够大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把我们从繁重的数学求解过程中解放出来。

方法在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分析中,解析法只适用于那些开挖面较简单的情况。

然而在实际的地下工程当中,我们往往面对的都是不规那么的开挖形状和围岩性质特性复杂的情况。

因此多数的具体工程应用中我们只能用具体的数值方法来求出我们想要的解。

数值方法众多,而这其中,有限元法应用最为广泛,我们在这里做主要介绍。

有限元法在土木工程的计算分析应用中已经非常成熟了。

它的根本原理是把连续体离散化为一系列的单元,用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体分块近似表示需要求解的未知场函数。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是地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洞室围岩的稳定程度和寿命,为洞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首先,对地下洞室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

这包括围岩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的测定。

通过测试和分析得到的力学参数可以为后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对围岩的岩性和结构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围岩的地质构造、结构洞的位置、破碎度和节理特征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机理,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然后,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可以使用有限元方法或者其他数值模拟方法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得到围岩的应变、应力分布以及稳定性指标,进一步评价围岩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

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标准,可以将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级评价,确定围岩的稳定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在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过程中,需考虑不同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例如,水文地质条件、地应力状态、围岩的强度参数、地震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总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是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测试、调查、分析和数值模拟,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围岩的稳定性,为地下洞室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

破碎岩体中修建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破碎岩体中修建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站 于 20 年 5 投 产发 电 。 0" / 月
条, 其特性详见表 1r级小断层和挤压面发育共揭 ; f
露 5 余条 , O 它们一般具 以下 四个特征 : ①除流面为
中缓倾角外 , 以陡倾角为主; 以压扭性 的复合结构 ② 面为主 , 错距小 ; ③产状变化大, 破碎带宽度多变 , 常
为主 , 由地表向深处风化逐渐减弱 , 受构造、 地形影 响 , 状风 化 和差 异风 化特 征 明显 。在 断层 带 、 压 槽 挤 带、 节理密集带及其交汇部位附近 , 岩体风化普遍较
2 工 程地质条件
2 1 基本 地质 条件 .
工程区处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 东支、 云南山字型构造 体系和纬 向构造体系的复合
具 尖 灭再 现特 征 ; ④破 碎 带物 质 以碎块 岩 、 裂岩 为 碎
主, 内岩体多发生高岭土化蚀变 , 带 断层泥薄而不连
续 。工程 枢纽 区地 应力 为 中低 地应 力场 。 枢纽 区大 部地 段基 岩 裸露 , 盖层厚 度 较小 , 覆 崩
塌、 坍滑、 泥石流等不 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 岩体 风化、 卸荷作用较强烈 。岩体风化以表层均匀风化
1 工程概况
漫湾 二 期 装 机 1 0 ×30MW, 程 枢 纽 建 筑 物均 工
系松散层所覆盖 ; 地层 、 岩性为三叠系中统忙怀组第 二段第三层(2 ) T 的流纹岩 , 局部夹岩脉; 为一倾
向山内的单斜构造。工程枢纽区出露 Ⅱ 级断层结构 面有 7条 、 Ⅲ级 断 层 1 8条 , Ⅳ级 小 断 层 和 挤 压 面 发 育, 其发育 的平均间距为 8 1m 节理发育至极发 ~1 ;
压力 钢管道 、 主厂 房 运输 洞 、 风 洞 、 水 调 压 井 通 排 尾 风洞 、 出线 洞 、 房一 、 、 厂 二 三层 排 水 洞 、 5~7号施 工

洞室围岩稳定分析方法

洞室围岩稳定分析方法

析法、数值分析法 。具体的分析方法有限元法 、边界元
法、离散单元法、D A法、F AG D L 方法。 1 、有限元 ( EM)法。该方法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F 数值分析方法。16 年,布莱克 ( .B a e 96 W l k )最先应用 F EM解决地下工程岩石力学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有限元 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数值分析技术 ,可用于 求解线弹性 、弹 塑性 、粘弹塑性 、粘塑性 等问题 ,是地 下工程岩体应力、应变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2 、边界单元 ( E B M)法。边界元法B M又称为边界 E 积分方程法 ,由英国学者Brb iJ ib a 总结提 出,并从2世纪 0
引言 :随着地下建筑规模的 日益扩大,洞室的围岩稳 定问题 日渐复杂和突出。虽然随着岩石力学理论和测试 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的推广与应用,在研 究岩体的构造和力学特性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机理和支 护结构的受力机理、探讨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 得了许多进展,为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 和改进 ,但作为地下工程的根本问题之一 ,围岩稳定性 分析,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 ,所以有必要对 目前 地下洞室稳定分析方法进行总结 ,了解其优点和不足 , 有助于在工程实践 中做 出正确的判断。 洞室 围岩分类 目前已有的围岩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 某一种能反映 围岩强度及破碎状态综合情况的定量指标 作为分类指标 ,另一种是综合几方面指标的分类 。由于 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除受岩性 和岩体的完整程度控制外 , 还和结构面的抗剪性能 、产状及地下水的活动等各种因 素 有关 ,因此在 工程实践中常用 的是 多指标的分类 方 法,其中著名的有z .T.比尼威斯基提出的节理化岩体 地 质力学分类 ( RMR)、N.巴顿等人提出的隧道支护 设计用的岩体工程分类 ( )、水利水电工程围岩工程地 Q 质分类 ( )等。 Hc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1)围岩应力条件
判断岩爆发生的应力条件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洞壁的最大环向应力σθ与围岩单轴抗压强度σc
之比值作为岩爆产生的应力条件;
一是用天然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σ1 与岩块单轴抗压强 度σc之比进行判断。
经验公式:σ1 /σc大于0.165~0.35的脆性岩体最易发生 岩爆。
2)岩性条件
弹性变形能系数ω:加载到0.7σc后再卸载至0.05σc时, 卸载释放的弹性变形能与加载吸收的变形能之比的百分数。
(3)断层错动引起的岩爆
坑道以小角度逼近一个潜在的活动断层时,坑道的开 挖使作用于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减小,从而使沿断层面的摩 阻力降低,引起断层突然再活动,形成岩爆,这类岩爆一 般发生在构造活动区的探矿井中,破坏性很大,且影响范 围较广。
3)岩爆的产生条件与发生机制
本质上,岩爆乃是洞室围岩的一种伴有突然释放大量 潜能的剧烈的脆性破坏。从产生条件方面来看,高储能体 的存在及其应力接近于岩体强度是产生岩爆的内在条件, 而某些因素的触发效应则是岩爆产生的外因。
围岩
按照森维南原理,由开挖洞室引起的应 力状态的重大变化局限在洞周一定范围之内。 通常此范围等于地下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 的3—5倍,习惯上将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 岩”
3.3 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破坏
3.2.1 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地下洞室开挖常能使围岩的性状发生很大变化,促使 围岩性状发生变化的因素,除上述的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 布之外,还有水分的重分布。 一殷说来,洞室开挖后,如果围岩岩体承受不了回弹 应力或重分布的应力的作用,围岩即将发生塑性变形成破 坏。 这种变形或破坏通常是从洞室周边,特别是那些最大 压或拉应力集中的部位开始,而后逐步向围岩内部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随着离洞壁距离r的变化
(2)其他形状洞室

应力集中系数
地下洞室开挖后洞壁上一点的应力与开挖前洞壁 处该点天然应力的比值,称为应力集中系数。该系 数反映了洞壁各点开挖前后应力的变化情况。
圆形 洞室
h (1 2 cos 2 ) V (1 2 cos 2 )
h V
V
h
§3.2 围岩初始应力场
1、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

由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组成。
1)自重应力场 指上覆岩体自重所产生的应力场,它是 地心引力和离心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构造应力场 指地壳各处发生的一切构造变形与破裂所 形成的地应力。可分为活动的和残余的两类:
构造应力场
活动的构造应力:是近期和现代地壳 运动正在积累的应力,也是地应力中最活 跃最重要的一种,常导致岩体的变形与破 坏。地震的产生正是新构造应力的反映。 残余的构造应力:是由古构造运动残 留下来的应力,包括残存在岩体中的应力 以及原生内应力。

0



围岩内重分布应力与 θ 角无关, 仅与R0和σ 0有关。 由于 τ rθ =0 ,则 σ r , σ θ 均为主 应力,且 σ θ 恒为最大主应力, σ r恒为最小主应力。 当 r = R0( 洞 壁 ) 时 , σ r=0 , σ θ =2σ 0 ,可知洞壁上的应力差 最大,且处于单向受力状态,说 明洞壁最易发生破坏。
讨论:
1)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
r 0 h V 2( h V ) cos 2 V 1 2(1 ) cos 2 0 r


洞壁上的 τ rθ = 0 , σ r = 0 ,仅有 σ θ 作用, 为单向应力状态 σ θ 大小仅与天然应力状态及计算点的位置 θ 有关,而与洞室尺寸R0无关。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①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确定 ②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1、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 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围岩呈弹性变形。 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 围岩重分布应力可根据弹性力学计算。 如果洞室半径相对洞长很小,按平面应变问题考虑, 概化为两侧受均布压力的薄板中心小圆孔周边应力 分布的计算问题。
2 4 3R0 h V R 0 h V 1 1 r 2 4 2 2 r r 2 4 h V R 3 R V 0 1 0 h 1 2 4 2 2 r r 4 2 3 R 2 R h V 0 0 1 sin 2 4 2 r 2 r r 2 4 R0 2 cos 2 r cos 2
第三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3.1 §3.2 §3.3 §3.4 §3.5 §3.6
概述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围岩压力计算 岩体破坏机理分析
§3.1 概述
1、初始应力
初始应力场是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 在应力,可称之为岩体的初始应力或地应力。
由σ H产生的重分布应力
2 4 2 V R 3 R 4 R 0 0 0 r 1 2 1 4 2 cos 2 2 r r r 2 4 V R 3 R 0 0 1 2 1 4 cos 2 2 r r 4 2 V 3 R 2 R 0 0 r 2 1 r 4 r 2 sin 2
M点的应力分量
2 4 2 R 3 R 4 R p 0 0 0 1 r 1 2 cos 2 2 4 2 r r r 2 4 R 3 R p 0 0 1 2 1 4 cos 2 2 r r 4 2 3 R 2 R p 1 0 0 sin 2 r 4 2 2 r r
柯西课题的 边界条件:
p p (σ r ) r b 2 2 cosθ (σ r ) r b 0 p (τ rθ ) r b sin 2
(b R0 ) (b R0 ) (b R0 )
应力函数υ
A ln r Br2 (Cr 2 Dr2 F ) cos 2


塑性松动圈的出现,使圈内一定范围内的应力因 释放而明显降低,而最大应力集中由原来的洞壁 移至塑、弹圈交界处,使弹性区的应力明显升高。 弹性区以外则是应力基本未产生变化的天然应力 区(或称原岩应力区)。
σ v和σ H同时作用时圆形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
1 R 2 1 3 R 4 4 R 2 0 0 0 1 1 r V 2 cos 2 2 4 2 2 r r r 1 R 2 1 3 R 4 0 0 1 1 cos 2 V 2 4 2 r r 2 4 2 3 R 2 R 1 0 0 r V 2 1 r 4 r 2 sin 2
2 塑性围岩重分布应力


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集中最大,当它超过围 岩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由弹性状态转化为 塑性状态,并在围岩中形成一个塑性松动圈。 随着距洞壁距离增大,径向应力σ r由零逐渐增 大,应力状态由洞壁的单向应力状态逐渐转化 为双向应力状态,围岩也就由塑性状态逐渐转 化为弹性状态。围岩中出现塑性圈和弹性圈。
2、初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1)自重应力场
从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出其规律是: 地应力随着深度线性增加; 水平应力总是小于垂直应力,最多也只能与 其相等。
2)构造应力场
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复杂性以及随时间地不断 变化,使得很难用具体的函数形式表述构造应力 场的特性。
3、影响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因素

一是重力、地质构造、地形、岩体的物 理力学性质以及地温等经常性因素; 二是新构造运动、地下水活动、人类活 动等暂时性或局部性的因素。
2、围岩应力
地下洞室开挖后,在洞室周围的岩体天然应力 的相对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围岩中的应力产生重分 布作用,形成新的应力状态,称为重分布应力状态, 形成的应力称为围岩应力。
开挖完成 后的结构 图
隧道锚 杆弯矩 与轴力 分布曲 线
3、洞室围岩力学问题


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重分布应力计算 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位移计算、破坏区确定 围岩压力问题——围岩压力计算 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围岩抗力计算

1 2(1 ) cos2
3) λ =1(σ H=σ v=σ 时的围岩重分布应力
1 r 0 r 2 R0 1 2 0 r 0 r
2 R0 2
•假定洞室开挖在天 然应力比值系数为 λ 的岩体中,则问 题可简化为右图所 示的无重板岩体力 学模型。 σ H =λ σ v
V
H
M
V
x
= H
M
x
+
x M
σ v引起的围岩重分布应力
2 4 2 V R 3 R 4 R 0 0 0 r 1 2 1 4 2 cos 2 2 r r r 2 4 V R 3 R 0 0 1 2 1 4 cos 2 2 r r 4 2 V 3 R 2 R 0 0 r 2 1 r 4 r 2 sin 2

影响初始应力场的因素:
1)地形地貌 2)岩体的力学性质 3)地温 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4)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包括:大堆渣场的形成、深的露 天开采、地下开挖等等,都有可能局部地影响围 岩的初始应力场。
§3.3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重分布应力:地下开挖扰动后在围岩中形成的 新的应力。 重分布应力与围岩性质、洞形、洞室受外力状 态有关。


4) σ
r
、σ

随着离洞壁距离r增大,σ r逐渐增大,σ θ 逐渐 减小,并都渐渐趋近于天然应力σ 0值。在理论 上, σ r , σ θ 要在r→∞处才达到 σ 0 值,但实 际上σ r,σ θ 趋近于σ 0的速度很快。 当 r=6R0 时, σ r 和 σ θ 与 σ 0 相差仅 2.8% 。因此, 一般认为,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围岩分布应力 范围为6R0。在该范围以外,不受开挖影响,这 一范围内的岩体就是常说的围岩,也是有限元 计算模型的边界范围。


2)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随λ 变化 V 当λ <1/3时,洞顶底将出现拉应力; 当 1/3 < λ < 3 时 , 洞 壁 围 岩 内 的 σ θ 全为压应力且应力分布较均匀; 当λ >3时,洞壁两侧将出现拉应力, 洞顶底则出现较高的压应力集中。 每种洞形的洞室都有一个不出现拉 应力的临界 λ 值,这对不同天然应 力场中合理洞形的选择很有意义。
α ,β 为应力集中系数,其大小仅与点的位置有关。
特点:
①椭圆形洞室长轴两端点应力集中最大,易引起压 碎破坏;而短轴两端易出现拉应力集中,不利于围 岩稳定。 ②各种形状洞室的角点或急拐弯处应力集中最大, 如正方形或矩形洞室角点等。 ③长方形短边中点应力集中大于长边中点,而角点 处应力集中最大,围岩最易失稳。 ④当岩体中天然应力σ h和σ v相差不大时,以圆形 洞室围岩应力分布最均匀,围岩稳定性最好。 ⑤当岩体中天然应力σ h和σ v相差较大时,则应尽 量使洞室长轴平行于最大天然应力的作用方向。 ⑥在天然应力很大的岩体中,洞室断面应尽量采用 曲线形,以避免角点上过大的应力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