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等式和方程1、利用课件逐一出示天平图(不带下面的式子),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两边有什么?天平平衡表示什么,不平衡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列式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
2、交流学生写出的式子,说一说怎样想的,教师有意识地按等式和不等式板书出 5个式子。
3、让学生观察写出的5个式子,首先介绍等式和不等式的概念;再观察3个等式,介绍方程的概念,说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4、讨论: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知道:方程也是等式,等式包含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教师画出集合图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判断,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第1题,提示学生看懂图,自己尝试列出方程。
然后交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程的机会。
如(1)题,可以列出32+x=57,57-x=32。
如果学生列出57-32=x,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列方程时,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写在等号的一边。
(3)题列出方程3x+4= 40,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给予指导。
第2题,提示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中的等量关系后,再列出方程。
答案:(1)5x=40(2)2.5+2=ll.9第3题,根据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答案:(1)x-42=56(2)9.6÷x=8(3)5x-21=14 (4)6x+10=20.8。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方程》(解方程(一))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方程》(解方程(一))教学建议冀教版《解方程(一)》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2、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3、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兴趣,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计算的严谨性。
教学建议:◆解方程例11、观察括线图,师生共同列出方程。
2、提出兔博士的要求,教师特别说明,求方程中x的值,要先写一个“解”字,并在后面写出方程。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求x+58=79中x的值,分别提问:应用等式的性质可以怎样做?为什么等式两边要同时减去58?边问边答边板书,特别强调每一步等号要与原方程中的等号对齐。
3、教师参照教材文字介绍检验x=21是否正确的方法,板书出检验过程。
然后总结: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说明x=21正确。
最后强调:解方程后都要进行检验,如果题目有检验的要求,要书写检验过程;没有要求的,可以进行口头检验。
4、教师介绍“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解方程例21、观察括线图,师生列出方程,并共同完成解方程。
使学生了解,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x=438,因为3x÷3=x,所以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2、提出“检验x=146对不对”的要求,鼓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检验过程,然后交流检验结果。
◆试一试1、教师写出“试一试”中的两个方程。
让学生自己解方程,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交流学生解方程的过程和结果,重点回答蓝灵鼠和大头蛙的问题,说一说为什么,应用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3、让学生口头检验x的值是否正确。
如果学生有计算错误的,可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了解检验的重要性。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明白题意,再自己判断,交流时,重点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可以先解方程,再看哪个是方程的解;还可以把括号中的两个x,的值分别代人方程检验。
第2题,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答案:(1)x=59(2)x=36第3题,提示学生口头检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
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在玩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上课:一、认识等式1.谈话:同学们,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现象和跷跷板是一样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1)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上20210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说出此时天平(不平衡了)。
表示天平左边比右边重了。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20210=50)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板书:等式)等式有个明显特征:=,它表示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关系。
二、认识方程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1)认识未知数如果两个物体中一个不知道它的质量,现在又如何用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指出:真不简单!同学们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质量。
这些字母表示的数咱们事先不知道,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
(板书:未知数)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课件演示,播放录音】现在,我们可以用202150来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
(纸条① 202150)(2)如果指针偏向左边,说明什么?现在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吗?(纸条② 2021>50)这个式子表示两边不相等。
<(3)出示指针偏向右边,那这又如何表示呢?这个式子也表示两边不相等。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方程、等式,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对同学们进行爱护环境教育。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方程。
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和一定的代数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学习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活动中我采用借助天平,感悟等量,激发了学习兴趣;用观察分类法,形成概念;用图解法,区分关系。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观察、写式子、归纳、类比中经历探索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认识方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天平,由天平的作用引出怎样比较测量物品质量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天平“平衡”与“不平衡”表示的意义。
教师出示实物天平。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谁来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生:天平可以测量物体质量。
生: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师:用天平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呢?生:把两个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哪边,哪边托盘上的物品就重。
生:哪边的物品重,哪边的托盘就低;哪边轻,哪边的托盘就高。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方程》等式的性质 |冀教版
《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在观察实验过程图、讨论交流、列式表示、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的性质的过程。
2、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改变等式的形态。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应用己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改变等式的形态。
教学过程:◆等式的性质Ⅰ1、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每一幅图,直观显示实验的情况。
让学生说一说丫丫和亮亮在做什么,用算式表示每一步实验的结果,教师有目的地板书出来。
2、提出: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发现的机会,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等式加、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Ⅱ1、第1个实验,先出示第一幅图,说一说天平两边有什么,写出等式:x=10。
接着用课件完成第二幅图,让学生观察、交流天平两边的物品有什么变化,结果怎么样,写出算式:5x=5×10。
然后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实验的结果。
师生总结出: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2、第2个实验,方法和过程同第1个实验,最后总结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讨论一下:能不能同时除以0?使学生了解: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数也不能是0。
3、让学生读一读两个实验总结出的结论,鼓励学生把两句话整合为一句话。
总结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练一练1、师生共同完成(1)题。
让学生观察(1)题的等式左边的变化,说一说右边○里填什么符号,□中填什么,依据是什么。
2、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其它题。
然后交流学生填的结果,分别说一说怎样填的,依据是什么。
3、提出大头蛙的要求,请学生白己尝试举例,然后全班交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理解等式和方程在数学表达中的基本特性。
学生将学习等式的性质,如两边相等、可以进行等价变形等,以及方程的基本概念,即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
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识别和运用等式与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基本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并能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等式和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运用,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等式和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运用。
可以采用图表、例题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设计一些基本的等式和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等式和方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3. 实践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等式和方程的应用题目,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一、前言方程和等式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重点去讲解的内容。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方程与等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概念。
2.学习方程和等式的运用方法。
3.能够熟练地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方程和等式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以生动形象的课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概念。
2.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帮助他们熟悉方程和等式的运用方法。
3.通过讲解和排练,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方程和等式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信、勇于探索、积极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概念。
2.方程和等式的基本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方程和等式的本质区别及运用实践问题。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花1~2分钟举个例子,比如让学生猜测x=3和x+4=7的不同意义,并强调这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 讲述概念在掌握了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等概念,然后再引入方程和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方程就是带有未知数的等式。
3. 分享经验给学生举例,让他们知道方程解法的思路,启示学生应该先对方程进行转化,使得新方程可以运用平衡计算去解决问题。
4. 动手实践设计3~5个简单的方程等式练习题,分组让学生上台再解答,并让其他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讲解的过程进行点评,用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思维碰撞能力。
5.课外拓展给孩子安排习题,《冀教版》第八章第二节练习题与教材中的实例类似,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写类似题目,扩展练习。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方程与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方程和等式的解题技巧。
相比较其他的知识点,方程和等式是比较重要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数学教育重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
认识方程与等式学习目标:1.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卡,任务卡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幻灯片猜谜语——古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正直,偏心不干。
(设计意图:激发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生:天平师:好,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天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知识。
二、合作探究出示第1张图片天平图(不带式子)师: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幅天平图的两边分别都有什么?生:天平左边有一个20克的砝码和30克的砝码,天平右侧是一个50克的砝码。
师:天平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生:天平平衡(指针指向中心)师:天平平衡表示什么?生: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的质量相等。
(绿头蛙幻灯片)师:既然是质量相等,那么在数学里面我们会用哪个数学符号表示相等关系呢?生:=号师:哪位同学能根据这幅天平图列来列一个数量关系式呢?生:20+30=50师:第二张图片,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3/4/5图片)……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5个式子,如果让你分类,你如何分类呢?生:1/2/3分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等号连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4.5分为一类,因为他们用大于、小于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式子。
师:同学们,我们把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师:同学们在观察一下黑板上的3个等式,所以,黑板上哪些是等式呢?生:123 是等式,45是不等式。
师:这5个式子,你还可以怎么分类?生:有的式子里面都是数字,有的式子里面有x。
我们把只有数字的分一组,把含有x的分为一组。
师:x在数学里面我们不知道它具体表示多少,所以我们把x叫做未知数。
我们看一下黑板上哪些有x呢?师: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有两个特性:含有未知数,等式,哪位同学能指出哪些是方程呢?生:23三、试一试(完成任务卡)四、练习测试五、巩固新知(学生谈收获)六、布置作业板书等式和方程(1)20+30=50(2)30+x=80 (4)x>30(3)2x=100 (5)50<x+10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但是属于新授课知识,所以用猜谜语的形式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表现很积极,对于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也理解清楚,在判断是否是方程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等式方程冀教版
认识等式与方程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天平示意图;1、关于天平你了解哪些知识?(如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有两个托盘,指针指向中央说明天平平衡等。
)2、天平有什么作用?⑴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⑵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3、怎样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板书:不平衡4、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板书:平衡二、看图列式天平的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天平在数学中的应用。
1、请同学们观察天平示意图㈠:⑴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吗?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⑵请你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2021=502、出示天平示意图㈡:⑴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也是平衡的,有一个砝码用表示。
⑵式子表示天平用两边数量的关系:30=803、出示天平示意图㈢、㈣:式子分别表示天平用两边数量的关系:20210 2=1004、出示天平示意图㈤、㈥:①再来观测天平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不平衡,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②谁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试一试。
50>100 50<2021三、认识等式和方程1、把上面6个式子分类,你怎样分?为什么?⑴按平衡、不平衡可分为等式和不等式。
明确:什么是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⑵再观察上面的4个等式有什么不同?(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不含未知数。
)明确: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⑶未知数是否只可以用表示?用其它字母表示行不行?2、讨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方程和等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理解方程和等式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来理解和掌握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和等式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是两个表达式之间的相等关系。
2. 方程和等式的解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来求解方程和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难点:理解方程和等式的意义,掌握解方程和等式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本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方程和等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讲解:介绍方程和等式的定义,解释方程和等式的意义,通过示例来展示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方程和等式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和等式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方程和等式的定义2. 方程和等式的解法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方程和等式的理解和掌握。
2. 探索性问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和等式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补充和说明:方程和等式的解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未知数的求解和数学逻辑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解方程和等式的方法,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式与方程|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式与方程|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符号;2.能够写出简单的等式;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等式的概念和符号;2.拟定等式的过程;3.初步解决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1.等式和方程的区别;2.多种方法解决方程式。
四、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常规解析法,让学生看一些等式的例子,帮助他们了解等式和符号。
例子:“2+3=5”,“5-3=2”,“3x2=6”,“8÷2=4”等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等式中是否有相等的关系,并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等式。
在引导了解等式的基础上,再引出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
示范问题:“小李脚上有几双袜子?” 鼓励学生思考,导出等式“2x+3=7”。
在引导学生理解“2x+3=7”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方程其实就是未知数在等式里的运算过程。
2. 知识点讲解在概念引入后,让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符号和术语,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号、未知数、常数等等。
3. 练习环节在讲解完等式和方程的知识点后,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习题。
例如,“某个数字加上3得到12,这个数字是多少?” 让学生设这个数字为x,可列出方程式“x+3=12”。
再紧接着,引导学生解决未知数x是多少的问题。
4. 拓展教学在练习后,为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拓展教学可以按照下列3种方法进行:1.看图解方程。
通过图像呈现方程式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方程。
2.用表格解方程。
让学生用表格列出变量和常数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帮助他们以逻辑和组织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3.编程解方程。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解决方程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知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等式和方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初步解决方程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2014秋)
年级学科五年级数学执教者田伟宁一、教学内容认识方程二、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和质量不等的小物品,设计理念:这是一节概念课,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比较枯燥,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基础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用直观手法向抽象过渡,用递进的形式,层层推进,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尽可能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理解的概念,最后归纳、总结,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重要的朋友。
(出示天平)谁来说说它的作用?活动一:在天平左边放入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放入50克的砝码。
1.观察天平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吗?板书:平衡20+30=50【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出发,经历从自然语言描述事件到数学语言描述过程,体会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数表示两个相等的量,又通过对不平衡的情境的数学表达,丰富对数量之间关系认识。
活动二:左边放一个3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80克的砝码。
1.观察天平你发现了什么?2.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板书:不平衡30克<80克师:怎样天平就平衡了?小结:未知数可以用任意符号表示,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用X表示板书:30+X=80学生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设计意图】经历体验是最好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方程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并弄清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下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
(口答)(1)与6的和(2)与4的和(3)20215倍的差(4)的2倍加1 8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都喜欢玩哪些游戏呢?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你想不想玩?那接下来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
老师有65千克(板书:65)你呢?(指名学生)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当我与他坐上翘翘板两端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那怎样就能使翘翘板平衡了呢?你能用一个式子把它表示吗?(板书:3035=65,左右两边相等)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翘翘板相类似的物体吗?天平今天我这里有一架天平,谁能介绍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吗那什么时候天平就平衡了呢?当两重量相等的时候或者指针指向中间的时候。
你了解得的可真多!【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平衡与平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天平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理解方程的意义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不能)前面我们学的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但这里是一个固定的值,不能表示任意的数,只能是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2014秋) (5)
《方程》教学设计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小学纪晔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0页。
教材分析:方程式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这从方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方程的定义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等式,一个是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和等式的性质的理解,教学时借助天平是必要的。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景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为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鉴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感受方程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力扣、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出示天平)今天我非常很高兴可以和咱们东苑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学数学,同学们好!——老师好——谢谢你们的热情和礼貌!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今天要学什么?,那么关于方程你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或者你在哪里见过方程,或许对于方程你还想了解什么?都可以说一说。
生1:我在XX辅导班见过方程,在上面拌了个大跟头,我要学好方程。
——那你一定特别期待今天要学的知识对不对?——对生2:方程是什么?——很好,虽然你提的问题很简单,但是一针见血。
生3:方程有什么作用?——我们以前没有学过方程,也能解决问题,那么方程今天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生4:方程是什么样的?生5:我学过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你知道的还真不少,没关系一会在课上如果其他同学遇到了困难用你的学问帮帮他们,好不好?生6:我在XX课外班学过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2014秋) (12)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教材,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内容有:认识等式与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起始课“方程的意义”更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
呈现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体质量关系的情境图(其中有两幅图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不同),提出了“观察天平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要求。
在学生观察、写式子、对式子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识等式和方程。
试一试,判断方程,练一练,写方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⑴师:老师小时候非常喜欢玩一种游戏,相信你们也一定玩过,看⑵师:猜一猜哪边的小朋友重呢?第二张图呢谁重?那这幅图?你从哪看出来的?⑶师:是的,只有跷跷板保持平衡,才能玩得尽兴。
⑷师: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设计出了天平(出示图)它是用来称量物体质量,当指针在中间的时候,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说明了什么呢?⑸师:对,说明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我们可以用等于号连接,那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不相等时,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呢?⑹师:大家说得都不错,那我们来实战一下,看看自己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唤起学生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对天平的状态有了初步的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天平,两次分类:⑴师:观察这个天平,你发现什么信息?左边的质量怎么表示?右边的质量表示?⑵师:再来看天平,它处于什么状态?⑶师:对,也就是说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平衡,我们就用等于号连接,所以列式为20+30=50.⑷师:出示图:左边的质量怎么表示?这个x你知道是多少吗?⑸师: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方程(8)_冀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方程(8)_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天平图,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定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依照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
2.过程与方法:在观看、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积存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定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看动画片吗?师放映《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段小羊们玩跷跷板的视频。
2、师生围绕动画视频谈话。
师:小羊们在玩什么游戏?(跷跷板)有两只小羊在玩跷跷板的时候被“震飞”了,同学们记得是哪两只小羊吗?(喜洋洋和懒洋洋)它们是被谁“震飞”的?(暖洋洋)尽管被“震飞”这种现象有些夸张,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假如跷跷板两端的物体重量不相等,跷跷板会如何样?(引导学生说出跷跷板会不平稳,即重的一端会沉下去,轻的一端会被抬起来。
)有两只小羊玩跷跷板的时候就没有显现震飞的现象,是哪两只小羊?(喜洋洋和沸羊羊)同学们能够大胆估量一下,假如跷跷板两端的物体重量相等,跷跷板会如何样?(引导学生说出跷跷板会平稳)(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画及自己玩跷跷板的经历,初步感知假如跷跷板平稳说明两端物体重量相等;假如跷跷板一端沉下去,说明沉下去的一端重,抬高的一端轻。
)3、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个如此的跷跷板,它的名字叫天平。
师利用课件让学生认识托盘天平,并让学生联系跷跷板的原理推断天平的原理。
让学生明白,天平平稳表示两边的质量相等,天平的哪一端下垂,就说明这一端物体的质量多。
4、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来认识一下等式和方程。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教学新知1、多媒体演示,学生观看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示意图)哪位同学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语言鼓舞学生大胆展现自己)。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1 认识等式方程|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1 认识等式方程|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能用两个含有未知数的数字式子表示等式;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等式方程的实例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等式方程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师: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相等的概念,通过举例介绍等式的概念。
如:4 + 1 = 5;3 + 2 = 5。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数学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2.师:通过演示等式的性质,引出等式方程的概念,通过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等式方程的概念。
如:3x - 2 = 7;2y + 5 = 9。
3.师:让学生体会等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如:小明手头上有一些零钱,由1元、5角和2角组成,共有20个硬币,面值为12元,请问其中有多少个1元?(二)讲解1.等式师:通过讲解等式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等式的概念。
2.等式的性质师:通过演示等式的性质,使学生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3.等式方程师:通过讲解等式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等式方程的基本概念。
4.等式方程的解师:通过讲解等式方程的解的定义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等式方程的解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三)练习1.练习等式的性质。
如:9 + 3 = 12是否成立?为什么?2.练习等式方程的求解。
如:4x + 5 = 9x -1,求解x的值。
3.练习等式方程的实例问题。
如:一位商人用350元钱买了15件衣服和10条裤子,每件衣服价值30元,每条裤子价值20元,请问他花了多少钱买每一件衣服和每一条裤子?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学会了用两个含有未知数的数字式子表示等式。
学生还学会了用所学知识解决等式方程的实例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学生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但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巩固练习和扩展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生:不同点是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师:观察得很认真,总结得也很好。像30+X=80、 x+20=70、2x=10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方程。
教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接着讨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2)以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为标准,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
一类含有未知数,如:30+x=80、x+20=70、x>30、40<x+30;一类没有未知数,如:20+30=50
如果第(2)种说法没出现,不做介绍,如果出现给予肯定。
2.介绍等式的意义。提出:“观察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读书。
2.交流学生的判断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判断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生:30+X=100是方程,因为它是一个等式,并且含有未知数。
生:8-3X>6,它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
……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鼓励学生列出一个方程,然后交流。
二、看图列式
1.出示天平示意(1),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观察到的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教师板书:不平衡——不等。
师:用天平比较两个物品的质量,我们都清楚了。谁知道怎样用天平测量一件物品的质量呢?
生:把物品放在一个托盘中,另一个托盘放砝码,当天平左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
师:天平保持平衡时,说明什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运算方法•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学过程1. 引入导入老师先问学生:“你们平时学的数学内容有哪些?” 接着,老师现场出示一道算式:3+5=8,让学生看一看并说明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算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确定公式中所包含的元素,并尝试把他们归类。
2. 建立概念根据前面的引入教学,让学生探讨“=”,得出“=”符号的几种含义,比如两边数值相等等。
接着,老师照顾学生现实生活,以日常用语“一样”的概念为参考点,直接向学生说明“=”符号表示左右两侧数值一样,等如同一物质。
3. 认识等式教师将若干个带未知数的等式板书在黑板上,含义一字一句地讲清楚每一步的推导过程,底下学生跟随教师口头作出应答。
在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导数清晰渐进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也可以简单了解等式的一些基本运算规则。
4. 推广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当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概念、性质整体可以开始推广方程的概念和操作,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在白班中模拟出真实情境,通过求解方程式解答问题,可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总结本节课重点讲解了等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力和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许多互动教学与展示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多地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目标任务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 ▎冀教版(2014秋) (2)
《等式与方程》教学设计邯山区渚河路小学李水玲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寻找平衡,初步认识等式。
1. 示例1天平图(两边没有砝码)。
你们认识天平吗?知道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 在天平的两边加上砝码。
学生自己看图并说说看懂了什么?学生可能想到:一边托盘内放了两个重50克砝码,一边放了一个重100克的砝码,两边一样重。
追问:不看两边托盘内放的东西,你知道两边一样重吗?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板书:50 + 50 =100)为什么用等号连接?指出:像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二、分类探索,初步认识方程。
1. 示例2天平图中的指针部分局部图(第一幅图)。
看到这时的指针位置,你有什么想法?如果用式子来表示,还会选用等号写等式吗?为什么?2. 示完整的天平图。
你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怎样用式子表示?(板书:x + 50 >100)这里的x表示什么?3. 依次出示例2第二、三幅天平图。
要求:先用语言描述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然后用式子表示。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x + 50 =150,x + 50 <200。
4. 出示:2x =200。
根据这个式子,想一想天平两边的物体是怎样的?你能描述出来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出示教材第1页例2的第四幅天平图。
(图略)5. 探索分类,认识方程。
引导:我们来看刚才根据天平图所写的几个式子。
在黑板上集中呈现5个式子的卡片:50 + 50=100 x + 50 >100 x + 50 =150x + 50 <200 2x =200谈话: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等式和方程
1、利用课件逐一出示天
平图(不带下面的式子),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两
边有什么?天平平衡表示什
么,不平衡表示什么?然后
让学生列式表示天平两边的
数量关系。
2、交流学生写出的式
子,说一说怎样想的,教师
有意识地按等式和不等式板
书出 5个式子。
3、让学生观察写出的5
个式子,首先介绍等式和不
等式的概念;再观察3个等
式,介绍方程的概念,说明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
程。
4、讨论:方程和等式有什
么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描述,使学生知道:方程也
是等式,等式包含方程,方程
是等式的一部分。
教师画出集
合图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判断,
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
第1题,提示学生看懂图,
自己尝试列出方程。
然后交流,
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程的机
会。
如(1)题,可以列出32
+x=57,57-x=32。
如果学
生列出57-32=x,教师首先
要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列方
程时,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写
在等号的一边。
(3)题列出方程3x+4= 40,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给予指导。
第2题,提示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中的等量关系后,再列出方程。
答案:(1)5x=40
(2)2.5+2=ll.9
第3题,根据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答案:
(1)x-42=56
(2)9.6÷x=8
(3)5x-21=14 (4)6x+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