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陆游《枕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D(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

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

【解析】【分析】(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故选D。

(2)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古诗词赏析陆游《枕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陆游《枕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枕上作【宋】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注】郑虔: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书画诗曾被唐玄宗赞为三绝;但晚年生活贫困而嗜酒。

李广,汉代大将,一生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

吴笺:吴地所产的一种用于书写的小幅纸张。

14.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承题,写白发孤舟,诗人想到当年那些和自己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河山为理想的老友相继辞世,而今自己风烛残年,不禁满腔悲愤。

B.颔联写景虚实结合,以景衬情。

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梦,把他从魂牵梦绕的万里关河拉回现实,四山秋色和着连天风雨齐齐向他袭来。

C.尾联抒情委婉含蓄,这一生无去实现杀敌报国、收复失地之志,只能挥笔写清愁,颇有“白头不试平戎策,虚向江湖过残生”的遗憾。

D.全诗结构严谨:首联“卧扁舟”紧承诗题“枕上”破题;颔联“孤枕梦”承首联,下启“四山秋”,风雨惊觉,梦境变为实境;颈联一转,乃有“自笑”“何妨”之论;尾联收束,再回应诗题,扣住“作”。

15.有人说陆诗颈联“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是全诗的诗眼。

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琵琶行》中,通过听乐曲之人的反应来侧面描写琵琶乐声美妙的两句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总结宋文帝北伐失败的原因是:,。

委婉地向南宋统治者发出劝诫。

(3)曹刿向鲁公解释自己判断齐国没有伏兵的原因的两句是:,。

14.C(3分)(“抒情委婉含蓄”错,“写清愁”为直抒胸臆)15.(6分)①同意,本联借用典故抒发了诗人为国效力的志向和报国无门的愤懑。

(1分)②首联中诗人写自己白发弄舟,旧友离世,是表达年老无成的感慨。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41022)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20211110041022)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以下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 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沉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令人愁。

【注】① 本诗写于宋神宗逝世后,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

② 吹箫:《列仙传》记录,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册龙,夫妻同仙去。

(1)以下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幻已安闲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触自己没有仙人道术能够长留梦幻之中,表达了对梦幻的迷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联合,颇具深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绘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照之中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详细剖析。

【答案】( 1) D( 2 )①新法被废的难过与痛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触。

新法被废,如梦消失,诗人心里非常难过、痛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 新事物势必取代旧事物的真理感悟。

中间两联经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绘,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 知己难觅的孤寂与愁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痛饮共叙却无人陪同的孤傲。

【分析】【剖析】( 1) D 项,“抨击了权门贵族的豪侈生活”错误,这句示意人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荣华荣利的不足慕。

应选D。

(2)本题可依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令人愁”,联合说明内容“当时新法已被所有取销”剖析,变法惨遭取销,心里非常难过、痛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烦闷。

剖析颔联时,要经过剖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绘,来领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剖析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取代的真理性。

陆游《枕上述梦》阅读答案附赏析

陆游《枕上述梦》阅读答案附赏析

陆游《枕上述梦》阅读答案附赏析枕上述梦陆游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②死堪羞。

注解:①褠(gōu):直袖单衣。

②床箦(z):床席。

(1)请概述本诗首联中“渔舟”意象的意蕴。

(3分)(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急”、“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3)请具体说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1)“渔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含有退隐江湖的意思(1分),在本诗中表达了作者闲居在家、郁不得志的情怀(2分)。

(2)“急”既写出了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1分),也点明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1分);“开”则有云开日出之意(1分),写出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1分)。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

(3)并非要追求功名,而是耻于平庸老死家中;表达了作者希望上战场收复失地的拳拳报国之心,以及无法实现的悲哀,对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埋怨。

解析褠:直袖单衣。

床箦:床席。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

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赏析颔联表达了作者希望收复北方失地,国家统一的赤热爱国情;颈联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壮志未老,仍然渴望朝廷作用自己,一展抱负及怀才不遇的的情怀。

急既写出了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也点明了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开则有云开日出之意,写出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

尾联,诗人不恨于不能衣锦还乡,只恨不能战死沙场。

表达了作者对宋朝统治者无能的痛斥。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D(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

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

【解析】【分析】(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故选D。

(2)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陆游《枕上》阅读训练及答案

陆游《枕上》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枕上
陆游
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

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

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

明年起飞将,更试北平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能够听到三更之雨,其实是暗示其辗转反侧、孤愁难眠的情况。

B. 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背井离乡之中,从“天涯万里游”即可推出。

C. “虫声憎好梦”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虫鸣声让诗人更加难以入眠。

D. “飞将”指李广,表达了诗人希望当下出现李广这样的名将的想法。

16. 起承转合是格律诗的常见章法结构。

诗中是如何进行“转”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 C “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法有误。

“虫声憎好梦”一句用“憎”这一本该属于人的情感来形容虫子,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16. 诗歌在首联写夜不能寐、神游万里的失眠之状,颔联写虫声搅梦、独伴孤床的愁苦之情,颈联写收复国土、还我河山的忧国之思之后,尾联则一扫前面悲苦之态,以壮怀激烈的情感态度,抒发了自己欲效法前贤、决战疆场的报国之志。

通过这一“转”,全诗感情逐渐开朗,充满战斗豪情。

枕上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

枕上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

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4.(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

(4分。

意思对即可)(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2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

(2分)(4分。

意思对即可)赏析陆游的山阴故居,乃水乡泽国,家中备有小船,所以他可以萧萧白发卧扁舟,酣染入梦。

老诗人的身体躺在家乡的小船里,可心中仍在思虑着国家大事。

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关河期许的朋友,有不少已经与世长辞。

六年前,范成大卒;五年前,陈亮卒;四年前,赵汝愚自杀;本年初,朱熹卒。

这便是死尽中朝旧辈流所指。

中朝,即朝中,朝廷。

韩愈《石鼓歌》有中朝大官老于事。

朋辈凋零殆尽,诗人自己呢?也已是风烛残年,只落得老病有孤舟而已。

但是,他那颗时刻不忘恢复中原故土的赤字之心,仍在顽强地跳动。

身临前线虽不可能,可故国神游却谁也挡不住。

据赵翼《瓯北诗话》统计,陆游计梦的诗有九十九首之多。

对统一大业的热切盼望,使他朝思夜想,形诸梦寐。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也许,诗人从军南郑时铁衣上马蹴坚冰、飞霜掠面寒压指的生活,又复现在梦境?也许,诗人悬想过多次的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的景象,又呈现在脑海?也许,诗人一向怀抱的夙愿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生死(《猎罢夜饮示独孤生三首》),因朋辈的殒折和年华的流逝而益渺茫,故于梦中一展宏图?孤枕梦之孤,自是实写,然又恰与上联之死尽相对,照应极严。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步①陆游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②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注释】①本诗为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作者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

②鹤归辽海:《搜神后记》载汉有道士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发如雪的诗人在夜晚随意散步,“信”字传神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在。

B.“风递”描绘出山寺钟声的悠远,“水摇”表现出灯火倒影水中的景象。

C.尾联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在透窗而入的月光下清愁萦心、夜不能寐的情景。

D.本诗主要写诗人夜晚散步的见闻及感受,写景细腻传神,富有艺术美感。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无寐”的原因。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宫: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点题,写武侯庙前的古柏,枝拱卫祠堂。

B.诗歌三四句写古柏枝繁叶茂,向东伸展到刘备惠陵。

C.诗中“海鹏风”用《逍遥游》典故,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

D.诗歌后四句盛赞武侯之才,并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2)诗的五、六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古诗文阅读】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枕上偶成陆游放臣不复望修门①,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奏雨滴,古韵恨对一灯晕。

河潼②形胜宁终弃,③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①修门: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

②河潼: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

③周汉规模:指历史上周朝、汉朝立国的规模。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就是(5分后)a.起句突兀,读来自有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

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

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b.第三句意思就是,酒后口渴,听见窗外奏雨声声真的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贫病中深感些许的欢欣。

c.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作者认为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南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d.开篇“不复望修门”,写下沮丧之浅,而结尾又写下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发了难以忘怀国事的感伤之情。

e..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

【答案】:bc【解析】:b:第三句的意思就是说道长时间没酒喝如同解渴之思水一样。

c:质问而非复述。

【考点】: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手法15、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答案】:(1)贬谪之恨,贬逐之愁。

(情感1分)“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

而“黄叶村”点出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情。

(分析2分)(2)恢复正常中原的关注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感伤之情。

(情感1分后)颈联及注重了河潼的战略地位,抒发了对当权者恢复正常中原的期盼。

尾联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间大雁,大雁尚且能北归,自己何时就可以看见攻占中原、北伐顺利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猛烈对照中抒发了难以忘怀国事、报国无门的感伤之情。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优选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附答案优选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陆游《枕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枕上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4——15小题。

(11分)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步而有童子之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B.第二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直接表现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C.第三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D.尾联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异曲同工。

E.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15.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

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6分)14.BD (B项写声音是侧面、间接表现诗人静夜不寐;D项尾联貌似表现诗人超脱,实则是愤激之词)15.《冬夜》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枕上作》表现了多年来情感的变化: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然而由于备受打击,报国无望,(所以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但成仙之事渺远)诗人想泛舟江湖,与淸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愤激、无奈。

(括号内容灵活处理,可答可不答)。

部编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宋]黄庭坚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③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④寒挂屋山头。

注释: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

黄十七:黄介,字几复。

②沈:污染。

③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

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

④斗杓:指北斗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

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

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也很难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

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

(2)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赠别几复[宋]黄庭坚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①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①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王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②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此句化用曹植诗“慷慨则气成虹蜺”。

②天心:指君主的心意。

“待见天心”含待见明主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枯槁、面色如冰,但诗人并没有因眼前的处境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

B.诗人不甘虚度此生,“未甘”二字表现出他在困窘中渴望有所作为的壮怀。

C.诗人自信才情过人,兴来写诗多有超凡脱俗之句,醉后放歌歌声美妙动人。

经典:枕上作诗歌鉴赏

经典:枕上作诗歌鉴赏
枕上作
南宋 陆游
•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行。
•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
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
,《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
色”。
1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 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 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 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
诗词大意
内室里幽幽暗暗,从梦中醒来:墙 外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已经过了三更。 房里的油灯孤零零的已经没有火焰了, 洞里的老鼠悉悉索索的出动了:枯叶落 下的声音,邻居家狗儿走动的声音。在 我壮年的时候希望自己像孟博一样“有 澄清天下之志”,到了这垂暮之年又只 羡慕黄初平“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不然乘着小船离家去,到广阔的松江 眺望明月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 参加礼部考试,因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 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 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 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 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 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 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枕上偶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枕上偶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枕上偶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枕上偶成》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于庆元元年(1195年)家居山阴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枕上偶成》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枕上偶成》阅读原文枕上偶成[南宋]陆游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枕上偶成》阅读题目(1)诗歌的颈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5分)(2)你怎样理解“梦回愁对一灯昏”中的“愁”?(6分)《枕上偶成》阅读答案(1)反问。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像黄河、潼关那样的形胜之地,难道就忍心这么永久地放弃吗?要知道周、汉都是以潼关和黄河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的。

前一句反诘提问,后一句引古喻今,委婉而又切中时弊,显示了诗人精于历史、谙熟国事,关注时局。

(2)贬谪之恨,贬逐之愁。

“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

关注时局,忧心国事。

颈联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

对于恢复中原的关切,和报国无门的悲怆。

《枕上偶成》阅读赏析“枕上偶成”告诉我们,这首诗构思于在床上躺着休息的时候。

无深意。

首句“放臣”意为流放之臣。

这里是作者自称。

那么,这当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之诗。

那么,这首诗必定要抒发被贬之愁,理想破灭之恨。

这是陆游写的,里面免不了收复故土的愿望和无法收复的愤懑。

“修门”原指楚国国都郢的城门,后借以代指宋朝都城临安,如文天祥曾在《指南录后序》中说:“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陆游在这里借以指临安,既有离开都城的意思,也似乎有自比屈原的意思。

因为屈原被流放时就是离开修门的。

“不复”一词,还能让人感到一种决绝之意,似乎蕴有愠怒之情。

二句的“江头黄叶”四字修饰“村”字,突出了暂居之地的环境。

处于江畔,正值秋季,黄叶飘零。

这样的环境,烘托出悲凉苍茫的心绪,与其逐臣的身份正相适应。

它还告诉我们,本诗就是在黄叶村的枕上构思的。

颔联“酒渴”指饮酒之后口渴想要喝水。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100(1)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100(1)

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100(1)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枕上述梦阅读及答案

枕上述梦阅读及答案

枕上述梦阅读及答案枕上述梦阅读及答案枕上述梦作者:苏轼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

枕上述梦注音:jiāng hú sòng lǎo yī yú zhōu ,qīng mèng yóu chéng sāi shàng yóu 。

shēng mǎ jū chí tiě tí wàn ,gǔ náo gē zòu jǐn yī gōu 。

yù guān xuě jí chuán fēng huǒ ,qīng hǎi yún kāi jiàn shù lóu 。

bái shǒu bú hóu fēi suǒ hèn ,yī yīng chuáng zé sǐ kān xiū 。

枕上述梦阅读答案:(1)请概述本诗首联中“渔舟”意象的意蕴。

(3分)(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急”、“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答案.(1)“渔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含有退隐江湖的意思(1分),在本诗中表达了作者闲居在家、郁不得志的情怀(2分)。

(2)“急”既写出了边塞大雪纷飞的情景(1分),也点明烽火连传的`危急战事(1分);“开”则有云开日出之意(1分),写出经过奋战后边关安定之景(1分)。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驰骋战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

枕上述梦翻译:无枕上述梦字词解释:①褠(gōu):直袖单衣。

②床箦(zé):床席。

枕上述梦赏析:首联表达了作者希望收复北方失地,国家统一的赤热爱国情;颈联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壮志未老,仍然渴望朝廷作用自己,一展抱负及怀才不遇的的情怀。

枕上作阅读答案-枕上作 陆游

枕上作阅读答案-枕上作 陆游

枕上作阅读答案-枕上作陆游本文主要针对《枕上作陆游》一文进行阅读分析,以下是我的答案。

1. 介绍《枕上作》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所创作的一篇词。

该词曲调优美,词句婉转,语言简洁清新,意境深远,被誉为南宋五大名词之一。

2. 内容《枕上作》是陆游在夜深人静之时,在床上枕着枕头,觉得思绪万千,于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倾注在词中。

词的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显出作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

这表明作者对世界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彷徨和迷茫,以及对人生自我期许的渴望。

最后,词以“明月照沟洫,细看来,便是人家。

”结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回归与重视。

3. 阅读分析3.1 感情表达《枕上作》是一篇充满感情的词。

通过对寂寥、恐惧、彷徨等情感的表达,作者赋予了这篇词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特别是,“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充满了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激情,让人深受感动。

3.2 诗意表现《枕上作》是一篇诗性很强的词。

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可以引发读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琼楼玉宇,可以勾起人们对于理想归宿的向往;“明月照沟洫,细看来,便是人家”则突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领悟和回归,让人感受到深刻的感慨和思考。

3.3 精神追求作为一篇南宋名词,《枕上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追求。

陆游借用了大量的诗意和寓意比喻,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回归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这表明,在大领主经济条件下,南宋文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追求,依然是其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4. 总结《枕上作陆游》是一篇极具诗意的词。

作为南宋五大名词之一,它在文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阅读该词,除了感受到作者深远的情感和思想,更让人感受到南宋文人对于自由、理想、回归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20211110034808)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20211110034808)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诗歌赏析题老学庵壁陆游今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老百姓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说明】此诗为陆游暮年蛰居故土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据北方国土,宋代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略,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 诗人把老学庵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园,能够在书斋中念书度过一成天。

C. 颈联写诗人虽年迈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旧感觉快乐。

D. 尾联是对诗人平常生活状况的描述,照顾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味。

(2)诗人为何“少睡眠”?请依据诗歌内容简要剖析。

【答案】( 1) C(2)①从诗歌首联和尾联看 ,诗人生活窘况 ,心生忧愁 ; ②从颈联看 ,诗人一方面因年纪已高 ,夜晚本来就睡不好觉;另一方面 ,更因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快乐 ,没有愁叹 ,诗人感觉忧愁。

【分析】【剖析】( 1) C 项,“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旧感觉快乐”错误,颈联其实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却安于现状,只有快乐,没有愁叹,所以诗人为此担忧。

应选C。

( 2)要求归纳诗人“少睡眠”的原由,注意依据诗句的内容作答,本题可依据首联中的“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能够看出生活窘况,心生忧愁;颈联“太老百姓乐无愁叹”写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快乐,没有愁叹,诗人感觉忧愁”因此“少睡眠”;“衰老形枯”写诗人年纪已高,形神衰老,因此“少睡眠”。

故答案为:⑴ C;⑵ ①从诗歌首联和尾联看 ,诗人生活窘况 ,心生忧愁 ; ②从颈联看 ,诗人一方面因年纪已高 ,夜晚本来就睡不好觉 ;另一方面 ,更因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百姓安于现状 ,只有快乐 ,没有愁叹 ,诗人感觉忧愁。

【评论】⑴本题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感情的掌握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从幽寂写起,渲染了极为静寂的环境,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

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

C.“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对比十分强烈,但表达的追求却是相同的。

D.尾联以豪放洒脱之语,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洒脱豁达之情。

14.细读全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所写的三幅画面,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秋兴八首(其一)》用情景交融手法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描写行人由秦入蜀,山高路险内心惊悚叹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深秋霜降之时,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在空谷中久久回响。

13.【答案】D【解析】尾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超脱,实则是激愤之词,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痛。

14.【答案】三幅画面:夜晚更声回荡在空寂的城中;室内老鼠窸窣出行,枯叶因邻家的狗走在上面沙沙作响;明月高悬照耀广阔的松林和江水。

(3分)彼此关联:前两幅画面是个整体,由远及近,以声衬静;第三幅画面是想象之景,与前面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3分)
【评分建议】三幅画面必须叙述分明,混为一谈者按1点给分;彼此关联侧重于三个要点——整体、远近结合、对比;第二问答画面的抒情内涵或抒情作用的不得分,答前面画面为后面画面铺垫的得1分。

15.【答案】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0.(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