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十九世纪时曾是清朝皇室和宾客的游览胜地。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1860年遭到了毁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痛楚和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朝政府对来犯的英法联军采取了软弱无能的态度,导致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
英法联军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和烧毁,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极大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沉重打击。
圆明园不仅拥有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还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烧毁,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作为一座具有独特价值的园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创作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英法联军的破坏行为使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消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
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也让人们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感到永远的愤慨。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努力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传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要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明,让圆明园的毁灭成为历史上的痛楚,而不是重演的悲剧。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毁灭》
明末,清初,大型公园—圆明园,曾在今天的北京北山附近盛极一时。
它有着丰美的花木,如春日的竹林、晚间的牡丹花和芦苇池塘等。
如
果说这里有什么像宝藏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藏在碧绿清澈的湖水中的
众多珍禽异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只有目标的“满洲白鹳”,它的外表
似雁、叫声犹豫,据说已难觅踪影了。
据记载,圆明园落尽的祸根也就是这只满洲白鹳引起了。
很久以前,
满洲白鹳受到了王室成员们的极大重视,而其在园内生长的环境十分
优越,其特殊的身份及其珍惜的白鹳,使得各种异兽到了圆明园成为
宠物。
但是,飞欲三千尺,血欲仇人死的满洲白鹳,在入园不久后便对圆明
园四处兴风作浪,令负责管理园林的职员们头疼不已。
此外,由于该
鸟不喜欢看到其他鸟类,因而在圆明园内也给其他既收藏的宠物类型
带来了畏惧。
最终,满洲白鹳只得被管理工作人员抓住后,送回荒山空城,但却引
起了外人游客的贪图,游客们想趁机偷盗园内财物,结果最后导致百
年名园毁于一旦。
至今,“满洲白鹳”依然是提及圆明园的第一词,成为中国的国宝,也让圆明园流芳百世。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的课文,也是北京教育课改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课文。
这样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简介引言圆明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古代皇家园林之一。
然而,1840年到1900年间,圆明园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最终被彻底毁灭。
本文将简单介绍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和相关资料。
圆明园简介圆明园建造于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总占地面积约350公顷。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艺术品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和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皇家园林区、大型宫殿区和西洋建筑区。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第一次被洗劫(1840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队趁乱进攻圆明园。
英军烧毁了大量建筑和文物,带走了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导致圆明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第二次被洗劫(1860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法英联军攻占北京,再次洗劫了圆明园。
他们烧毁了几乎所有的建筑,带走了无数文物和宝贵的艺术品。
圆明园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成为废墟。
最终毁灭(1900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圆明园成为义和团的目标之一。
他们烧毁了圆明园的大部分建筑,包括最后幸存的一些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次毁灭中,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几乎一无所有。
相关资料由于圆明园的毁灭,大部分的建筑和文物都无法完全保存下来。
然而,一些文献记录、照片和插图仍然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于圆明园毁灭的相关资料:1.《圆明园纪实》:该书是圆明园现存资料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部分,记录了圆明园毁灭前的建筑、景观和文物。
2.圆明园残存照片:一些摄影师在圆明园毁灭前拍摄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成为了今天了解圆明园的重要资料之一。
3.《圆明园考古图录》:该书是对圆明园进行考古调查和记录的综合性图录,其中有一些珍贵的插图和文献材料。
4.《圆明园考古发现与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圆明园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其中包括了一些考古发现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结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损失,它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的毁灭
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
拓展空间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的诗歌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思维导图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课文回放
开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尾: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技巧点拨
这里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使文章前后内 容联系紧密,主题突出,把作者的痛惜、愤恨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之情。
人们是什么时候发明秤来称量 (liáng)物体重量(liàng)的呢 ?
还
hái 还有 我从图书馆借的书还(hái)有两天就 huá 归还 到期了,我得抓紧时间归还(huán)
n。ຫໍສະໝຸດ 近字郊(郊外) 效(效率)
煌(辉煌) 惶(惶恐)
拱(拱手) 供(提供)
侵(侵略) 浸(浸湿)
辉(光辉) 晖(余晖)
销(报销) 消(消失)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导入
几千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过辉煌 的成就,建筑就是文化的见证之一。圆明园,曾被誉 为“万园之园”。但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园林被毁,现 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圆明园 的毁灭》,一起来回忆这段历史吧。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圆明园毁灭的过程1.火劫众所周知圆明园的首次大规模的`破坏是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烧。
但焚烧以后,许多建筑还算完整。
1870年有一位德国人拍下了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破坏,依然楚楚动人”,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看到“虽草断,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有无数亭殿,有白头官监守之,竟日仅能游其一角。
”需记住,参与抢劫的有不少中国人,而且带领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并出主意怂恿额尔金烧园之人,即为龚自珍的孙子龚孝拱。
后来移居上海,用从园中取来的财物嫖妓,得梅毒而死。
2.土劫后来,洋人退出,管园的太监和兵丁与窃贼展开了持续40年,没完没了的“游击战”,值钱物品被偷光后,人们又将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土中的细碎宝物上,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但这些除西洋楼的铜管被偷外,基本上未伤及建筑,并且尚留林泉山石之貌。
园内珍贵花木仍在,假山园林仍在,山形水系仍在,园墙仍在。
仍为皇家禁园。
3.木劫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们把园内建筑、木桥的柱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滥伐殆尽。
大料做为木材,小料烧成木炭。
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园内碳厂林立。
经过此劫的圆明园,满园古木杂树荡然无存,但仍有山石湖泉,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也还在。
4.石劫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圆明园带来好运,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圆明园中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全部被搜罗净尽,每天几百车往外拉,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1929年,张学良为其父建陵园,所用的石料不少就出自圆明园。
经过此劫,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残存建筑全成过眼烟云。
5.最后的毁灭1940年,日本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鼓励开荒。
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的湖山之胜遂荡然无存。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们把园内建筑、木桥的柱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滥伐殆尽。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圆明园的毁灭》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赏析《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惋惜之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痛惜。
二、赞叹之情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
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
三、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用仇恨之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语速要稍快,“凡是”“统统”“任意”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
最后两句语速要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全解重点生字估:gū揣测,大致地推算:估计。
估价。
估一估。
古同“贾”,商人。
估gù 〔估衣〕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
笔画数:7;部首:亻造句:他的估计没有错,果然是这样。
损:(損)sǔn减少:损失。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历时150多年,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园林艺术瑰宝。
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小路、形态各异的假山。
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的典雅与含蓄,又有西方的华丽与壮观。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圆明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掠夺一空。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悲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发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课文赏析:《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惨痛遭遇。
文章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组成和建设历程,展现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接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中。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讲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的悲惨历史,表达了对侵略者暴行的强烈谴责和对文化遗产损失的深深惋惜。
最后,作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鉴,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是一篇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课文。
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扩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展标。
圆明园的毁灭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
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 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 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 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 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 北京圆明园图片[摄影图,JPG] 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 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 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
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 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 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 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 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 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 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 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 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 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 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 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 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 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 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 枝,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 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 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 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 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 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 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 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 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 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 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 监、宫女、工匠等共300圆明园于咸丰 十年,即1860年 的10月,遭到英 法联军的野蛮洗 劫的焚毁,成为 我国近代史上的 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的毁灭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简介圆明园的毁灭简介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五年级上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讲解
五年级上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讲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指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期间,英国军队以火攻的方式将圆明园完全摧毁的事件。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建造的一座宫殿园林,位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极大,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
当时,英法联军与清政府发生了战争,圆明园成为英军的攻击目标。
英国将军埃尔金率领部队将圆明园用火攻的方式完全摧毁,烧毁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建筑。
整个园区烟雾弥漫,火焰蔓延,景色美丽的园林建筑被彻底夷为平地。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行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抗。
圆明园的毁灭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灾难之一。
这起事件不仅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宝藏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对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圆明园的毁灭成为中国民族心中的创伤,也引发了对外侵略的强烈反抗情绪。
今天,圆明园的废墟被保留下来,作为一种对历史惨剧的纪念和警示。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反对任何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侵犯。
只有对历史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的第14课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遭受外国侵略军队的洗劫和毁灭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该课文的笔记:
1.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皇家园林之一,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被誉为"万园之园"。
2. 外国侵略:19世纪中叶,外国列强入侵中国,其中英法联军是最具代表性的侵略势力之一。
3. 火焰腾空: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烧了圆明园,并将园内珍贵的文物、艺术品掠夺一空。
4. 园中宝藏:圆明园内收藏着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包括古代书画、瓷器、珠宝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5. 文化遗产: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众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永远失去了。
6. 民族自尊: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损失,更是对
中国人民尊严和民族自尊心的侮辱。
7. 爱国情怀: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引起了对外侵略的反思和抵抗。
8. 纪念意义:圆明园的毁灭引起了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也成为了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象征之一。
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也要坚定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原文
三一文库()〔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历史背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园林艺术成就被普遍认为既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内容圆明园,又称圆明园遗址,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
它曾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文物而闻名于世。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历史上却遭受了极其悲惨的毁灭,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痛苦记忆。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发生在1860年,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长达数日的破坏。
他们不仅洗劫了园中的宝贝,还纵火焚毁了园内的建筑和植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场毁灭行为不仅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痛。
圆明园的毁灭是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一次极大冲击。
园内的建筑和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的毁灭使得中国失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让世人感叹着这段历史的悲剧。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中国民族尊严的一次践踏。
当时的英法联军以列强的姿态入侵中国,他们不仅肆意破坏圆明园,还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掠夺。
这种侵略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让中国在世界上失去了尊严和地位。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文明需要保护,历史需要珍惜。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付出生命的人们。
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明和力量。
总的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悲剧,它给中国文化和民族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
然而,正是这段悲惨的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愿历史不再重演,愿文明永存。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资料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之一,也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然而,圆明园在1840年至186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成为了历史的残片。
本文将介绍圆明园的毁灭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不幸事件。
第一阶段:太平天国运动(1840年-1864年)184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蔓延至北京地区。
起初,圆明园的建筑物并未受到严重破坏,但是这一局面在1850年后发生了变化。
1850年,从江西出发的太平军攻占了北京城,并开始将其作为基地。
太平军激进的思想使得他们对贵族和皇家建筑持强烈的敌意,圆明园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
据记载,太平军曾在圆明园发生过多起焚烧、破坏行为,使得园内的建筑遭到了严重损失。
第二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除了太平军的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圆明园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1856年,英法联军在对中国进行报复行动的过程中,攻占了圆明园,并将其作为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根据历史记录,英法联军的士兵烧毁了园内的建筑,劫掠了大量的艺术品和财富,还破坏了园内的花园、湖泊等自然景观。
尽管当时有一些清朝官员试图保护圆明园,但由于英法联军的强大火力和人数优势,保护行动最终失败。
第三阶段:后续损毁和重建(1860年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圆明园的毁灭并未结束。
虽然一些建筑仍然保留了下来,但它们的状况迅速恶化。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遭受了盗窃和破坏的更多行为,一些文物和艺术品流失殆尽。
此后几十年里,圆明园遗址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直到20世纪末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结: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和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导致了园内建筑物的严重破坏,一些文物和艺术品也因此流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遗址逐渐被遗忘,直到20世纪末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尽管圆明园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残片,然而,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的努力,我们仍然能够从中了解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
• 作者是如何看待圆明园的毁灭的?齐读:圆明圆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 2、理解“不可估量”并板书。 • 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
在世界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速,这个奇速就是圆明园。
这么伟大的世界夺速却成为了一片废墟,你有什么样的感想。(愤怒、患哀等)那 么现在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是谁造成了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展示填空题,学生阅读课文并填空朗读)
2、出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哪旬你感触最深?并把你的感爱批住在旁边,师生共 同交流。
物。4、看了圆明园内如此众多的景观和珍宝,作者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
•
找出关键句——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是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将这两个句子展现在多媒体上,并进行关
联词换旬练
五、圆明园的毁灭
1.教师引导:全世界都知道什么?金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 国人也知道。它就是---明园!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评价圆明园:
• 5、话语一转,教师告诉学生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被把大火毁灭了,出示圆明园的 废城图,并板书“的毁灭”,补充课题。学生带着遗憾之情和愤怒之情来齐读
• 课题。
• 二、学习生字词
•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 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 2、对于学生容易读借的生字(量)加上拼音,帮助学生记忆。 • 3、采用指名读、齐读、轮流读的方式来巩固与检查。
日的圆明园看看。
• 四、走进圆明园,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把 你知道的画下来, 并在旁边做个标记。
•
2、交流: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宏伟建筑、珍贵文物”这几个
关键词。指名读相应的句子。
•Leabharlann 3、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填空,合作学习圆明园的独特布局、宏伟建筑以及珍贵文
• 2、搜集中国历史上遭受过的屈辱以及中华儿女进行奋力抗争的故事,课下与同学分享。
•
微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
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不可估量!
谢谢观看!
• 1、播放国歌,学生跟唱。唱完后,师生交流听完唱完的感受。 • 2、提到中国, • 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讨论。 • 3、联系北京的风景名胜,感受北京之美。 • 4、温故知新。通过四年级学过的《颐和园》一课,从共通点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导
入圆明园,并展示圆明园美丽风景图片,板书圆明圆。让学生结合图片用相关词语来 解解“圆明园”这三个字,进而得出一一-圆满、明亮的园林,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美好 的想象。
3、目睹毁灭过程,铭记历史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澈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
六、总结提升
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再度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切身感受作者用文字抒发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齐读一一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
• 七、作业
1、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前后。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共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 难点:
•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 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3 教学过程
• 一、播放国歌,激发热情
梦 境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目录: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 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享台 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错文章的 表达特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