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唯一的听众》
北师小学语文五上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五上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6e4291f960590c69fc37669.png)
课文解读
《唯一的听众》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开始拉琴时像锯木头,被众人嘲笑。
在一个老音乐家的关怀下,“我”的自信心增强了,坚持天天练琴,迅速成长为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的小提琴手。
按照情节的发展,课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
——发生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我”在树林里拉琴,每天都有唯一的听众给“我”鼓励。
——发展
这一部分插叙了“我”以前在家练琴的事,起对比现在的作用,所以这一部分叙事的地点主要还是树林。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写“我”知道了那位唯一的听众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高潮
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一直珍藏着那个秘密,每天照样面对唯一的听众拉琴。
——结束
第五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绩、收获。
——尾声
课文叙述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1.“我”拉琴水平的变化。
原来“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后来“奏出了真正的音乐”,“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再后来“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
“我”的这个变化是直接写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PPT课件2 公开课课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PPT课件2 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4994a6c175f0e7cd137e1.png)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19、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 油泼掉 ,别因 为犯了 一点错 误就把 一生的 事业扔 掉。— —蒙古 20、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一事无成, 最根本 原因在 于他们 不知道 自己到 底要做 什么。 在生活 和工作 中,明 确自己 的目标 和方向 是非常 必要的 。只有 在知道 你的目 标是什 么、你 到底想 做什么 之后, 你才能 够达到 自己的 目的, 你的梦 想才会 变成现 实。
学完了课文,你肯定 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谁 说呢?请将你说的话写下 来吧。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 学习方法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2、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23、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 坦 24、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 带给别 人信心 ;已经 信服的 人,方 能使人 信服。 ——麦 修·阿诺 德 25、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 炼的; 任何幻 灭都不 能动摇 他们的 信仰: 因为他 们一开 始就知 道信仰 之路和 幸福之 路全然 不同, 而他们 是不能 选选择 的,只 有往这 条路走 ,别的 都是死 路。这 样的自 信不是 一朝一 夕所能 养成的 。你绝 不能以 此期待 那些十 五岁左 右的孩 子。在 得到这 个信念 之之前 ,先得 受尽悲 痛,流 尽眼泪 。可是 这样是 好的, 应该要 这样… …—— 罗曼·罗 兰 2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 弯路, 犯过错 误,并 不是坏 事,更 不是什 么耻辱 ,要在 实践中 勇于承 认和改 正错误 。—— 爱因斯 坦88我 们的理 想应该 是高尚 的。我 们不能 登上顶 峰,但 可以爬 上半山 腰,这 总比待 在平地 上要好 得多。 如果我 们的内 心为爱 的光辉 所照亮 ,我们 面前前 又有理 想,那 么就不 会有战 胜不了 的困难 。—— 普列姆 昌德 27、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 分板上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与必背知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与必背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c613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2.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与必背知识小学六年级的语文知识点有很多,所以准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暑期准备预习这部分内容,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山中访友》——课文记叙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课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草虫的村落》——课文具体描写了黑甲虫、小圆虫、蜥蜴的生活情景,还简略的写了甲虫的音乐天赋、小虫子的智慧。
流露了作者赞叹小虫子友善和谐的相处、勤勉的劳作的思想感情。
《索溪峪的“野”》——本文作者通过具体描述索溪峪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索溪峪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詹天佑》——课文主要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彩色的翅膀》——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从黑龙江捕捉小昆虫,将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穷人》——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https://img.taocdn.com/s3/m/9dab55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9.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唯一的听众》篇一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
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
设计的初衷为了努力体现以下四方面。
一、学法自动化:因为对临近毕业的学生而言,六年的阅读经验已经足以掌握写人文章的方法了。
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用行动去实践的环节,没有再去提问“如何去学?”的问题,既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实实在在地检验了学生对于学法的掌握水平。
二、朗读多样化: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六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
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打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
朗读是一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既给了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又给了学生升华课文内涵的境地。
三、理解多元化: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
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
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
重点突出了,又无遗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获缺的是自己的努力。
这样一篇文章丰富多元的理解就可能成为最真实的体验。
四、问题焦点化:我备课一贯以学生的预习本上的问题作为调查学生学情的重要凭据,也就是要摸清学生的阅读起点、疑点。
经过统计,本课书,学生共提了31个问题,在其中我筛选了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2个直接融入备课,2个作为课堂相机处理。
这两个问题毕竟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遗憾与不足可以转化为宝贵的经验,促使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把握更趋深入。
《唯一的听众》篇二一、看拼音写词语。
sheacute;n shegrave;ng zhuāng zhograve;ng jiegrave; yigrave; zhuī wegrave;n()()()()huāng taacute;ng shēng wagrave;ng gē shě dagrave; chī yī jīng()()()()二、选词填空。
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
![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24db6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70.png)
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情感真挚,适合于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我们在此整理了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供大家参阅,期望大家在阅读流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文原文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
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身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肯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肯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筹备溜走。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肯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
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或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拉了起来。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很好。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身变了。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训练曲的乐声。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https://img.taocdn.com/s3/m/9983fd686bd97f192279e9fb.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七说说课材稿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说课标说教材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说的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七方面来说。
首先来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包括《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及拓展三,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课后练习和拓展中,提供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内容丰富而生动。
我今天讲的是第三单元中的《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中老太太的一句句诗一般的语言造就了一个学琴少年在音乐的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文中讲述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开始学琴时不掌握要领拉得十分刺耳,心理不由得十分沮丧、自卑。
我来到了一片树林中邂逅了一位称自己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励和激发下,我重拾信心,坚持不懈地练习,最终当我已拉成曲调时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根本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
至此更加激发了我的刻苦精神。
课题“唯一的听众”表面指文中的老太太,内在还隐含着对我拉小提琴的鼓励和引导,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是文本核心价值所在。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优秀9篇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c4dd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8.png)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优秀9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
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学习神情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激情有这样以为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都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
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是一个音乐白痴。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观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1、学生读题。
2、理解“唯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
2、出示生词,读词语,扫除字音的障碍,正音:冲(chòngchōng)3、指名回答:唯一的听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交流回答:心理上:沮丧(开头)信心百倍(结尾)。
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https://img.taocdn.com/s3/m/9bad18ee19e8b8f67c1cb934.png)
教学课题:《唯一的听众》教学预案教案背景:教材分析:《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心理、行动变化等方面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语言、神态描写中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与鼓励。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师:电脑课件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题质疑1、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的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动听的音乐要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每当读到这个题目,老师总会产生疑问。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唯一”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回答:唯一是单单、只有一个的意思。
唯一的听众指谁?随机板书:老人、老妇人、老教授、音乐教授……“众”是许多人,而“唯一”只有一个。
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这不是矛盾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自己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2、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从一个音乐白痴到能够登台演奏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就是那位——(生答:音乐教授)她是怎样做到的呢?三、精读课文,品析词句(一)默读找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1唯一的听众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1唯一的听众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e37152af1ffc4fff47ac11.png)
回顾内容, 思考问题
• 1、文中的“唯一的听众” 指的来自谁?• 2、为什么称她为“唯一” 的听众呢?
• “唯一的听众”——
• 老妇人(老教授)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 的重要意义 。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我”的成长道路
思考:是什么给了我动力,让我 的心理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都是老教授真诚鼓励 和无私帮助的结果。
1、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 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 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 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 地是 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 密不 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 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 资源”和 “怎样珍惜资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的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的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b726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5.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的教学案例【摘要】这篇教学案例是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为教学内容。
在包括教学案例的背景、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
在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效果和课堂体会。
在有教学反思、教学建议和总结。
通过这篇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步骤,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反思和教学建议中,还会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总结教学案例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引言、教学案例的背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正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效果、课堂体会、结论、教学反思、教学建议、总结、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1. 引言1.1 教学案例的背景《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以小猫为主人公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将能够感受到小猫的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心情,同时也能够领会到友谊的珍贵。
在这个年纪的学生身上,正是对友情和情感理解的时候,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学生渐渐丧失了对于他人情感的关注,只顾着自己的快乐与利益。
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爱之情。
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探讨友情的真谛以及珍贵。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案例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物的关注和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美的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完整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4a1adfee06eff9aff80771.png)
具体原因
内心沮丧,失去在家练 琴的信心
悄悄地到楼区后面的 父亲和妹妹的嘲笑
小树林练琴
与打击
高兴
庄重的架起小提琴
对练琴环境的热爱
“
我” 内心沮丧
看见老人,想偷偷的 溜走
小提琴演奏水平太差
的 被老人的话打动、羞愧、 每天早晨到小树林练
成 兴奋
琴
长
变得快乐,有了信 心
又在家练琴了
老人的鼓励 老人的持久关注
完整版ppt课件
24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 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完整版ppt课件
3
检查预习情(二)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嘿嘿笑 大吃一惊
完整版ppt课件
4
白痴:病,患者智力低下,动作迟钝, 轻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起居饮食 不能自理。(有时指骂人)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使人觉得奇 怪的程度;。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 那双眼睛永远定在我的脑海里,那双 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后 来……
完整版ppt课件
21
说说我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 发生了哪些变化?
心理:沮丧——神圣感—— 又沮丧——羞愧、兴奋——有 了信心
行为:不敢练——林中练—— 又练琴——刻苦勤奋
完整版ppt课件
22
心理变化
行动变化
这都是老教授真诚鼓励和无 私帮助的结果。
完整版ppt课件
9
1、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 的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 儿。”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 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c049ada38376baf1faed6.png)
第11课《唯一的听众》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尽管(jǐn jìn)沮丧(sānɡsànɡ)仪式(yíyì)溜走(liūliú)三、字典检索。
“透”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__部,其书写时的笔顺规则是__________。
该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通过②泄露③极度④显露⑤达到充分的程度。
请为句中的“透”字选择解释。
(填序号)1.他的脸白里透红。
()2.他伤心透了。
()3.你给他透个信儿过去。
()4.我浑身上下让雨水给浇透了。
()5.阳光透过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
()四、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2.灰心失望。
()3.智力低下。
()4.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
()5.众所仰望的名声。
()五、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庄重()打扰()介意()感受()羞愧()毕竟()洋溢()声望()六、佳句赏析。
1.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__________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__________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__________。
2.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心情。
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__________”的意思。
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__________。
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__________,同时点明了__________。
新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ppt课件
![新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唯一的听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c3ec6202020740bf1e9b40.png)
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 滋:生 长 暗暗地不知 不觉地生长
自读自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 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由没有 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 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再读课文
• 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 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11 唯一的听众
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 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唯一的听众”——老妇人(老教授)
检查预习(一)
悠 yōu 悠悠 仪 yí 仪式 歉 qiàn 抱歉 溜 liū 溜走 嘿 hēi 嘿嘿笑 割 gē 割舍
检查预习情(二)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嘿嘿笑 大吃一惊 .
(3)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拉得并不好,老人谎称自 己是聋子,为听不到好的琴声向 “我”表示歉意,让“我”充满了 快乐,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说明她爱护年轻人。
(4)我停下来时,他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 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 有过的感觉。
白痴:病,患者智力低下,动作迟钝, 轻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起居饮食 不能自理。(有时指骂人)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使人觉得奇 怪的程度;。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介意:把不愉快的事情记在心里,在意。
追问:追根究底的问;追查。
割舍:舍弃;舍去。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 分意外。
全力以赴: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 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11唯一的听众》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11唯一的听众》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0d91b483d049649b665848.png)
请用“___”在文中画出 与“平静地望”有关的语句。 思考:老人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平静地望着我?
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 地望着我。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 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 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 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 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 地望着我:“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 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 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 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 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 深深的潭水……
“我”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一找,仿 照下面的例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 现在,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以前,我…… 现在,我……
……
当“我”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的 身份,再次走进小树林,面对这位 老人的时候,“我”又会做些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第三组唯一听众唯一的听众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 我在音乐方面简直就是一个 白痴。
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 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 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 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小提琴曲。
平 静 地 望
请用“___”在文中画出 与“平静地望”有关的语句。 思考:老人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平静地望着我?
唯一的听众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 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 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 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地调好弦, 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 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 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 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 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 地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8ae7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c.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唯一的听众》课文原文及赏析《唯一的听众》原文:我坐在树林里的小提琴前,试图拉出一首曲子。
但是,我的技术太差,每次拉动琴弦,发出的都是一串刺耳的噪音。
我感到沮丧和羞愧,因为我知道,我的音乐只会打扰到那些在树林里享受宁静的人。
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位老妇人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
她看上去很和蔼,眼神中充满了理解和鼓励。
我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以为她会像其他人一样,因为我糟糕的演奏而离开。
然而,她并没有离开。
相反,她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仿佛在说:“继续吧,孩子。
”我被她的善意打动,于是我又拿起了小提琴。
从那天开始,每天早晨,我都会来到树林里,那位老妇人总是坐在那里,成为我唯一的听众。
她的存在给了我勇气和信心,我开始努力改进我的演奏技巧。
几个月过去了,我的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
我能够流畅地拉出一首首优美的曲子。
我感谢那位老妇人,是她的耐心和鼓励让我找到了音乐的乐趣。
然而,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那位老妇人原来是一位著名的音乐教授,她的听力已经严重受损,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感到震惊,同时也深深地感动。
她为了鼓励我,忍受了我那些刺耳的噪音,她是多么的伟大!赏析:《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男孩学习小提琴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理解和鼓励的力量。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故事中的老妇人是关键人物,她的出现给主人公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她的微笑、点头和存在,都是对主人公无声的鼓励和支持。
她的身份最后揭示为一位著名的音乐教授,且听力受损,更凸显了她的无私和伟大。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鼓励和坚持。
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坚持和鼓励,就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此外,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设计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唯一的听众》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唯一的听众》](https://img.taocdn.com/s3/m/6d1c2826b90d6c85ec3ac620.png)
2016/11/4
2016/11/4
唯一的听众
老教授 真诚无私
唯一的观众
音乐白痴
小提琴手
我
敬佩感激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教材内容
《唯一的听众》 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 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 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 激之情。
2016/11/4
1、知识结构: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事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具 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是认识问题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因 此我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基础,深入钻研问题,揭露事物的前因后 果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 识和进取意识。
《唯一的听众》
课
件
2016/11/4
教材分析
《唯一的听众 》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 课文。本单元以真情为主题共收录了《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 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四篇课文。课文中的这些 人物虽然身份不同, 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本单元着重 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和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 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 1、自主识字 2、合作识字
3、教师指引
同 偏 旁:授、拉
形
声 字:锯、蹑
编字谜识字:聋
2016/11/4
写字教学
1、小组练习
岳永利文章《唯一的听众》读后感多篇
![岳永利文章《唯一的听众》读后感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1b32d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3.png)
岳永利文章《唯一的听众》读后感多篇《唯一的听众》读后有感(一)这通过读了这篇《唯一的听众》,我感受到了一种鼓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
篇文章讲了妹妹觉得“我”拉小提琴夜曲就像在据床腿,他很沮丧,后来去森林里练习小提琴。
在一天有一位很有声望的教授“指点”,使“我”重新拾起希望,最后“我”竟然去文艺晚会上表演。
是什么让“我”这个“音乐白痴”变成了一位小提琴手?是认为“我”没有任何天赋的妹妹??不,是那位“聋”老人——那个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如果不是她这个有意的“聋”,“我”能重新获得希望吗?一个“聋”字拯救了“我”那颗受伤的,沮丧的心灵。
我敬佩那位“聋”教授,是因为教授不仅是“我”唯一的听众,更是“我”“心灵的听众”!听着“我”拉着“据床腿”般的小提琴声,她不光装作聋子一般,还有非常温柔的话语来鼓励“我”:我才想你一定拉的很不错,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多么善良的谎言,多么美丽的心灵呀!心灵的听众,你是沮丧时的微笑,你是气馁时的鼓励,你是灰心时的期盼,你是闪烁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启明星!《唯一的听众》读后有感(二)1/ 6前阵子,我在语文书里读到了落雪的《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说的是,作者在家人不支持自己练琴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跑到树林练琴,遇到了“耳聋”的老太太,得到鼓励,最后作者拥有了高超的琴技。
老太太以“不能听”为理由,成为了作者的“听众”,用自己的行动来赞美作者的毅力和勤奋,使作者的琴声从“锯桌腿”变成优美动听。
而这之间的联系却是两人的“秘密”——老太太的秘密是:第一,她并不聋;第二,她对作者琴声的赞美是假的;第三,她是一位音乐教师,而不是她自己所说的“不懂音乐”。
作者也有三个秘密:第一,他一直背着家人在练习;第二,他有一位秘密的“听众”;第三,这位听众的耳朵是“聋”的。
作者在最后知道了老太太的“秘密”,他之所以不揭穿,是因为他不忍心,也害怕失去这唯一的听众,更加因为他愿意与老太太分享这个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文《唯一的听众》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
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niè)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
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拉了起来。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
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