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侄子与位子

合集下载

中国人亲戚关系表

中国人亲戚关系表

中 国 人 亲 戚 关 系 表称呼对象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父亲的父母祖父,祖母孙儿,孙女令祖父,令祖母家祖父,家祖母父亲的伯(叔)父/母 伯(叔)祖父/母 侄孙儿/女令伯(叔)祖 父/母 家伯(叔)祖父/母生(养)父/母父亲,母亲男(或儿),女儿 令尊,令堂 家父(严、尊),家母(慈) 父亲的兄/嫂 伯父,伯母 侄儿,侄女 令伯父,令伯母 家伯父,家伯母 父亲的弟,媳 叔父,婶母 侄儿,侄女令叔父,令婶母家叔父,家婶母兄(哥),兄妻兄、哥,嫂嫂弟,妹 令兄,令嫂 家兄,家嫂伯(叔)父的子女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 令堂兄,令堂姐 家堂兄,家堂姐弟,弟妻弟弟,弟妹 兄,姊、姐 令弟,令弟妹 舍弟,舍弟妹姊(姐),妹姊、(姐)姐,妹妹弟,妹 令姊,令妹 家姊,舍妹丈夫夫子(或夫君),某某(单称名或字) 妻,某某(单称名或字)某先生,(或尊夫君) 外子妻子吾妻(或贤妻),某某(单称名或字) 夫,某某(单称名或字)尊夫人,嫂内子(人)子女儿、吾儿 ,女、吾女父,母令郎(或公子),令媛(或爱)小儿,小女兄(弟)子/女 侄(或侄儿),侄女 伯(叔)父,姑母 令侄,令侄女 舍侄,舍侄女儿子的子/女 孙、儿孙(或某某),女、孙女祖父,祖母令孙,令孙女 小孙,小孙女侄儿的子/女 贤侄孙,贤孙女伯(叔)祖,伯祖母令侄孙,令孙女舍侄孙,舍侄孙女丈夫的亲父母 公,公婆媳(或儿)令公,令婆 家公爹,家婆母丈夫的伯(叔)父/母伯(叔)父(翁),伯(叔)母(或婶母) 侄媳令伯(叔)父(翁),令伯(叔)母(姑)家伯(叔)父(翁), 家伯(叔)母(姑)表二、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父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姑母,姑丈侄(或内侄),侄女(内侄子)令姑母,令姑丈 家姑母,家姑丈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令外祖父,令外祖母家外祖父,家外祖母母亲的兄(弟),兄嫂(弟媳)舅父,舅母外甥,外甥女令舅父,令舅母 家舅,家舅母母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姨母,姨丈姨甥,姨甥女令姨父,令姨母家姨父,家姨母妻子的亲父母岳父,岳母子婿(或婿)令岳,岳母家岳,家岳母妻子的伯(叔)父母伯(叔)岳父,岳母侄婿令伯(叔)岳,令伯岳母家伯(叔)岳, 家伯岳母兄(弟)的岳父母姻伯(叔)父,姻伯(叔)母姻侄,姻侄女令亲舍亲儿子的岳父母亲家翁,亲家母姻愚弟,姻愚妹令亲家翁,令亲家母敝亲家翁,敝亲家母姊、妹的丈夫姊(姐)丈,妹丈内弟(兄),姨妹(姊)令姊(妹)丈家姊丈,舍妹丈姑(姨)家的兄嫂表兄,表嫂表弟,表妹令表兄,令表嫂家表兄,家表嫂妻子的兄弟内兄,内弟妹(姊)婿令内兄(弟)敝内兄(弟)妻子的姊(妹)丈襟兄(弟)襟兄(弟)令僚婿敝连襟妻子娘家侄/侄女贤内侄(侄女)姑丈令内侄(侄女)舍内侄(侄女)女儿的儿女贤外孙,贤外孙女外祖父,外祖母令外孙(孙女)舍外孙,舍外孙女姐妹的儿女贤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令外甥舍甥,舍甥女女儿的丈夫贤婿愚岳,愚岳母令婿小婿表兄弟的儿女贤表侄(侄女)愚表伯(叔),愚表伯母(叔母)令表侄(侄女)侄注: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亲戚称谓关系表(珍藏版)

亲戚称谓关系表(珍藏版)

亲戚称谓关系表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血统直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生父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娘娘、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血统旁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血统母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稱人自稱稱對方親戚稱己方親戚祖姑丈/祖姑母內姪孫/姪孫令祖姑丈家祖姑丈舅祖父/舅祖母彌甥令舅祖父/令舅祖母家舅祖父/家舅祖母外祖父/母外孫/孫女令外祖父/母家外祖父/母姑丈/母內姪/姪女令姑丈/母家姑丈/母舅父/母甥/甥女令母舅/舅母家母舅/舅母姨丈/母姨甥/甥女令姨丈/母家姨丈母太岳父/太岳母孫婿令太岳父/令太岳母家太岳父/家太岳母岳父/母子婿令岳/岳母家岳/岳母伯岳父/伯岳母姪婿令伯岳父/令伯岳母家伯岳父/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姪婿令叔岳父/令叔岳母家叔岳父/家叔岳母姊丈內弟/姨妹令姊丈家姊丈妹丈內兄/姨姊令妹丈舍妹丈表兄/嫂表弟/妹令表兄/嫂家表兄/嫂表弟/弟婦表兄/姊令表弟/弟婦舍表弟/弟婦內兄/弟妹/姊婿令內兄/弟敝內兄/弟襟兄/弟襟弟/兄令襟兄/弟敝襟兄/弟太姻伯/叔姪婿姻再姪舍親姻伯/伯母姻姪/姪女令親舍親姻兄/嫂姻弟/侍生令親舍親賢內姪/姪女愚姑丈/母令內姪/姪女舍內姪/姪女賢外孫/孫女外祖父/母令外孫/孫女舍外孫/孫女賢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甥女舍甥/甥女賢婿愚岳/岳母令婿小婿賢表姪/姪女愚表伯/伯母令表姪/姪女舍表姪/姪女.漢族親族關係表*(一) 父系(二) 母系(三)夫系(四)婦系。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侄子的概念

侄子的概念

侄子的概念侄子指的是某人的兄弟或姐妹的儿子。

在家族关系中,侄子通常处于家族的下一代,与叔侄关系相对应。

与叔侄关系不同的是,侄子与其叔父或婶母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无论是年龄、血缘还是家庭地位上都有所区别。

作为兄弟姐妹的子女,侄子通常被家族视为重要的一员。

他们是家族的延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由于与叔侄的关系比较亲近,侄子在家族中承担了一些特殊的角色和责任。

他们既可以作为长辈们的助手和接班人,也可以作为晚辈们的榜样和依靠。

在传统的世袭社会中,侄子往往具有继承家族血统和家族财产的重要地位。

他们承担着继承父辈遗产的责任,并被寄予了家族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侄子的地位往往比其他晚辈更为特殊,他们既要承担传统的家族责任,还要维持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侄子的概念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家族价值观和传统观念减弱,侄子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冲击。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自由选择,侄子的身份并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特权或责任,而更多地是一种亲属关系的象征。

此外,侄子的概念也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侄子与其叔父或伯伯之间的关系被视为尊长和晚辈之间的一种传统亲戚关系。

侄子在家族中通常具有一定的儿子的角色,他们需要尊重并听从叔父或伯伯的话语。

这种关系体现了尊长与晚辈之间的尊重和儿子对父亲的依赖。

总的来说,侄子作为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责任。

无论是在传统的世袭家族中,还是在现代社会中,侄子都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侄子既是叔侄关系的一种特殊体现,也是家族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他们既受到家族的期望和支持,也承担着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的责任。

无论在哪个时代和社会,侄子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对于家族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及习俗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及习俗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及习俗所谓称谓:就是对你自己以及和你有关联的家族、亲属、师友及其他一些人的称呼。

目前流行的称谓,都是汉族的称谓。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

男的自称“男”或“儿”;女的自称“女儿”。

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

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女的自称“孙女”。

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

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

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 “令叔”“令伯母” “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

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同胞兄弟姊妹称“兄”“弟”“姐”“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

男女自称同理。

对同族的兄弟姊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或依排行加一个“几”字。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家庭内部关系称谓: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儿子所生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孙子、孙女。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侄:哥哥或弟弟的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侄子、侄女
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外甥、外甥女
旁系亲属称谓:
父系旁系亲属称谓: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旁系亲属称谓: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外孙:夫妻间女儿所生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外孙子、外孙女。

旁系亲属中较复杂的称谓:
叔叔、伯伯的孩子称堂哥、堂姐、堂弟、堂妹,姑姑、姨姨、舅舅的孩子称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依次类推:
堂兄或堂弟(伯父、叔叔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堂侄。

姑表兄或姑表弟(姑姑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姑表侄。

姨表兄或姨表弟(姨妈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姨表侄。

舅表兄或舅表弟(舅舅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舅表侄。

父系直系亲属称谓:
曾祖父、祖父、父亲;曾祖母、祖母、母亲
母系直系亲属称谓:
曾外祖父、外祖父、父亲;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家庭礼仪亲属称谓摘抄

家庭礼仪亲属称谓摘抄

家庭礼仪亲属称谓摘抄亲属称谓是家属和亲戚之间称呼的名称,从中可以反映出其相互关系。

了解亲属称谓,准确称呼亲属,是交际活动的需要,也是懂礼节的表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这里仅简要介绍汉族亲属称谓的三个特点:① 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和母系;② 在称谓上标明了性别;③ 在称谓上标明了父系男方亲属的长幼。

家庭亲友之间在交往中彼此尊重,在称谓上经常使用敬称和谦称。

敬称是用敬语称呼对方或对方的亲属,常用字有“令”、“尊”、“贤”、“仁”等;谦称是用谦语称自己或自己的亲属,常用字有“家”、“舍”、“小”、“愚”等。

现将当代常用的亲属称谓分类列表如下。

对父系亲属的称谓:称呼对象称呼自称父亲的祖父父亲的祖母曾祖父曾祖母曾孙(曾孙女)父亲的父亲父亲的母亲祖父(爷爷)祖母(奶奶)孙子(孙女)父亲爸爸(爹)儿子(女儿)父亲的后妻续母(妈妈)续子(续女)父亲的哥哥父亲的嫂子伯父伯母(大妈)侄儿(侄女)父亲的弟弟父亲的弟媳叔父(叔叔)叔母(婶婶)侄儿(侄女)父亲的姐妹父亲的姐夫妹夫姑母(姑姑、姑妈)姑父内侄(内侄女)伯,叔父的儿子伯,叔父的女儿堂兄或堂弟堂姐或堂妹堂弟、堂兄或堂妹、堂姐姑母的儿子姑母的女儿表兄或表弟表姐或表妹表弟、表兄或表妹、表姐对母系亲属的称谓称呼对象称呼自称母亲的祖父母亲的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曾孙(外曾孙女母亲的父亲母亲的母亲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外孙(外孙女)母亲母亲的后夫母亲(妈妈、娘)继父(爸爸)儿子(女儿)继子(继女)母亲的兄弟母亲的兄弟媳妇舅舅舅母(舅妈)外甥(外甥女)母亲的姐妹母亲的姐夫、妹夫姨母(姨妈)姨姨甥(姨甥女)舅、姨的儿子舅、姨的女儿表兄或表弟表姐或表妹表弟、表兄或表妹、表姐对丈夫亲属的称谓称呼对象称呼自称丈夫的祖父丈夫的祖母祖翁(祖父、爷爷)祖姑(祖母、奶奶)孙媳妇丈夫的父亲丈夫的母亲公公(父亲、爸爸)婆婆(母亲、妈妈)儿媳丈夫的伯父丈夫的伯母伯父(伯伯)伯母(大妈)侄媳丈夫的叔父丈夫的叔母叔父(叔叔)叔母(婶婶)侄媳丈夫的姑父丈夫的姑母姑父姑母(姑姑)内侄媳丈夫的舅舅丈夫的舅母舅舅舅母(舅妈)甥媳丈夫的姨父丈夫的姨母姨父姨母(姨妈)姨甥媳丈夫的哥哥丈夫的嫂子哥哥(兄)嫂子(姐)弟媳(弟妹、妹)丈夫的弟弟丈夫的弟媳弟弟弟妹(妹)嫂子丈夫的姐姐丈夫的姐夫姐姐姐夫弟媳丈夫的妹妹丈夫的妹夫妹妹妹夫嫂子对妻子亲属的称谓称呼对象称呼自称妻子的祖父妻子的祖母岳祖父岳祖母孙婿妻子的父亲妻子的母亲岳父(爸爸)岳母(妈妈)女婿(婿)妻子的伯父妻子的伯母伯父伯母侄女婿(侄婿)妻子的叔父妻子的叔母叔父叔母侄女婿(侄婿)妻子的姑父妻子的姑母内姑父内姑母内侄婿妻子的舅父妻子的舅母内舅父内舅母内甥婿妻子的哥哥妻子的弟弟内兄(哥哥)内弟(弟弟)妹夫姐夫妻子的姐姐妻子的妹妹姐姐(姨姐)妹妹(姨妹)妹夫姐夫妻子的姐夫妻子的妹夫襟兄襟弟襟弟襟兄亲属合称称谓祖孙(祖父与孙子女)、父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叔侄(叔父与侄儿侄女)、公婆、翁媳(公公与媳妇)、婆媳(婆婆与媳妇)、翁婿(岳父与女婿)、舅甥(舅舅、舅妈与外甥)、兄弟、妯娌(兄妻与弟媳)、连襟(姐妹的丈夫)等等。

中国传统称呼关系大全

中国传统称呼关系大全

中国传统称呼关系大全中国传统称呼关系大全爷爷:爸爸的爸爸奶奶:爸爸的妈妈。

姥爷:妈妈的爸爸。

(有的地方称:外公)姥姥:妈妈的妈妈。

(有的地方称:外婆)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姑爷:姑奶奶的丈夫。

(“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

)三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舅爷:奶奶的兄弟。

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叔叔:爸爸的弟弟。

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姑姑:爸爸的姐妹。

姑父:爸爸的姐妹的丈夫。

舅舅:妈妈的兄弟。

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姨:妈妈的姐妹。

姨父: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也有把姨的儿女单分为一类,称呼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嫂子:哥哥的妻子。

(表嫂:表哥的妻子。

)弟妹:弟弟的妻子。

(表弟妹:表弟的妻子。

)姐夫:姐姐的丈夫。

(表姐夫:表姐的丈夫。

)妹夫:妹妹的丈夫。

(表妹夫:表妹的丈夫。

)侄子: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姐妹的儿子。

外甥女:姐妹的儿子。

以上如果是表亲,都可以在称呼上加“表”字。

不过如果是现实当中称呼,为表亲切,都可以不加“表”字。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口语称呼叫大哥即可)大伯娘:丈夫的大嫂。

(口语称呼叫大嫂即可)其余哥哥以此类推。

叔叔的概念

叔叔的概念

叔叔的概念叔叔作为一个家庭关系的称谓,是指父亲的兄弟,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戚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叔叔一词也往往用来指代年龄较大的人或者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历的男性。

叔叔这个概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丰富的涵义和意义。

首先,在家庭关系中,叔叔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一种亲戚关系。

叔叔可以是父亲的亲弟弟,也可以是父亲的堂兄弟、表兄弟等远亲的称谓。

无论是亲弟弟还是远亲,叔叔在家庭中都扮演着兄弟姐妹关系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们可能会在家庭聚会或重要场合时发挥领导作用,起到调节家庭关系的作用,也会在兄弟姐妹之间提供支持和帮助。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叔叔这个称谓也表示了一个有地位和社会经验的成年男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叔叔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担负着家庭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阅历,在家族内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对于家族的传承和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叔叔代表了一种成熟和智慧,是家族中年长和有经验的男性的象征。

另外,叔叔这个称谓也可以从社会角度理解。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叔叔往往象征着尊重和敬重,是年轻人应该尊重和礼遇的对象。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叔叔往往扮演着一种权威和榜样的角色。

年轻人需要向叔叔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

叔叔的存在既是一种约束力,也是一种引导和指导,对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叔叔这个概念涵盖了家庭关系、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等多个层面。

在家庭中,叔叔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戚关系,扮演着调节家庭关系和提供帮助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叔叔代表了成熟和智慧,是家族中的顶梁柱,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同时,叔叔也象征了尊重和敬重,是年轻一代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无论从家庭、社会还是文化角度,叔叔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代际传承和文化传统的延续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座位安排礼仪

家庭座位安排礼仪

家庭座位安排礼仪
咱中国人啊,特别讲究家庭礼仪,这家庭座位安排就是其中一项挺重要的事儿呢!你可别小瞧了这座位安排,这里头的门道可多啦。

比如说,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那主位一般得是家里最受尊敬的长辈来坐呀。

这就好像是舞台上的主角,那位置可是很重要的哟!为啥呢?这就体现了咱对长辈的敬重呀。

长辈往那一坐,就感觉整个场面都稳了下来。

那长辈旁边的位置呢,一般也是留给比较重要的人,比如其他长辈或者是家里的客人。

这就好比是主角旁边的配角,也是很关键的呢。

想象一下,如果把不太重要的人安排在这儿,是不是感觉有点怪怪的呀?
再来说说孩子们的座位。

小孩子嘛,可能就没那么多讲究啦,但也不能随便乱坐呀。

通常会安排在比较方便照顾的地方,这样大人们也能随时照应着。

不然小家伙们调皮捣蛋起来,那可不好收拾呢!
还有啊,夫妻之间的座位安排也有点意思。

一般来说,两口子会挨着坐,这样显得亲密呀。

就好像是两只小鸟依偎在一起,多温馨呀。

要是两口子坐得老远,那不是让人感觉怪怪的嘛。

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那座位安排就更得注意啦。

得让客人坐得舒服、自在,感觉到咱的热情和尊重。

可不能让客人觉得被冷落了呀,那多不好意思。

你说这家庭座位安排是不是挺有讲究的?这可不仅仅是坐哪儿的问题,这背后体现的是咱中国人的礼仪文化,是对家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爱呀。

大家围坐在一起,按照合适的座位安排,其乐融融地吃饭聊天,多幸福呀!这就是家的感觉,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呀!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座位安排,它能让家庭更和睦,让亲情更浓厚呢!。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

中国家庭亲属辈分关系及其称谓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亲属关系称谓表

亲属关系称谓表

亲属关系称谓表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
祖父(王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

叔母(婶):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叔侄名词解释

叔侄名词解释

父之兄称“伯父”。

与伯父、伯母的关系是叔侄关系。

因为伯父、伯母又叫世父、世母。

还可以是伯侄关系。

叔侄关系包括伯侄关系。

但伯侄关系只指与伯父、伯母的关系。

父之弟称“叔父”。

与叔父、叔母的关系是叔侄关系。

叔侄关系举例:
妻子/丈夫的伯父母、叔父母与自己也是叔侄关系。

伯父—侄男
伯母—侄男
叔父—侄男
叔母—侄男
伯父—侄女
伯母—侄女
叔父—侄女
叔母—侄女
伯公公—侄媳妇
伯婆婆—侄媳妇
叔公公—侄媳妇
叔婆婆—侄媳妇
伯丈人—侄女婿
伯丈母—侄女婿
叔丈人—侄女婿
叔丈母—侄女婿。

满族人的称谓

满族人的称谓

满族人的称谓满族人用来表述亲属之间关系的称谓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对男性成员长辈的称谓:爷爷称萨格答玛法,大爷爷称阿姆巴爷爷,小爷爷称费安古爷爷,大姑奶奶称阿姆巴姑奶奶,小姑奶奶称费安古姑奶奶,父亲称阿玛,伯父称塔答,叔叔称额齐克,堂叔称扎勒黑额齐克,堂伯称扎勒黑塔答,堂姑称扎勒黑姑姑,大堂伯称扎勒黑阿姆子,大姑姑称阿姆巴姑姑。

对平辈的称谓:哥哥称阿哥,姐姐称格格,妹妹称奴恩,堂弟称扎勒黑突,堂兄称扎勒黑阿;哥,堂妹称扎勒黑奴思,堂姊称扎勒黑格格。

对下一辈的称谓:儿子称哈哈子,女儿称萨尔干子,侄子称扎勒黑珠伊,侄女称扎勒黑萨尔干子。

对下两辈的称谓:孙子称奥莫洛珠伊,孙女称奥莫洛萨尔于子,堂孙称扎勒黑奥莫洛珠伊,堂孙女称扎勒黑奥莫洛萨尔干子。

对女性成员长辈的称谓:祖母称奶奶(与汉语相同),伯祖母称阿姆巴奶奶,叔祖母称费安古奶奶,母亲称额娘,伯母称阿姆巴娘,叔母称乌合莫。

对平辈的称谓:嫂子称阿嫂,弟妹称乌合合,堂嫂称扎勒黑阿嫂,堂弟妹称扎勒黑乌合合。

对下一辈的称谓:女儿称萨尔干子,儿媳妇称乌伦,侄子媳妇称扎勒黑乌伦。

对下两辈的称谓:孙子媳妇称奥莫洛乌伦,侄孙子媳妇称扎勒黑奥莫洛乌伦。

对外亲氏族(生在本氏族的女子嫁出去的氏族)的男性成员长辈的称谓:外祖父称爷爷(与汉语相同),大姑爷爷称阿姆巴姑玛法,岳父称阿玛,大姑父称阿姆巴姑爷。

对平辈的称谓:姐夫称额附,姊夫称莫押,表姐夫称额思昆子额附,表妹夫称额思昆子莫押。

对下一辈的称谓:女婿称霍作宏,侄女婿称扎勒黑霍作宏,堂侄女婿称扎勒黑额思昆子霍作宏。

对下两辈的称谓:孙子女婿称科罗奥莫洛霍作宏,侄孙子女婿称扎勒黑科罗奥莫洛霍作宏。

女性对丈夫的氏族长辈的称谓:爷爷称爷爷·玛法阿姆哈,奶奶称奶奶·玛玛阿姆合,公公称玛法阿姆哈,婆婆称玛玛阿姆合,伯父称塔答玛法阿姆哈,伯母称阿姆巴娘玛玛额姆合,叔叔称额齐客玛法阿姆哈,叔母称乌合莫玛玛额姆合。

对平辈的称谓:丈夫称额依根,大伯子称扎勒黑阿哥阿姆哈,大伯嫂称扎勒黑阿嫂,大姑子称扎勒黑阿姆巴普尔呼,小叔子称扎勒黑额舍,弟妹称扎勒黑乌浑,小姑子称扎勒黑普尔呼。

家庭关系称呼表

家庭关系称呼表

汉语家族称谓表如果你像我一样,搞不清楚“堂姐”和“表姐”有什么不同的话,下面的表对你就有用了。

家族称谓诸亲称谓师友称谓亲戚亲属家庭成员的英文称呼对于亲属成员的称呼,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英语中的father,mother存在着“多词同义”的情况。

“父亲、母亲”还可以用以下形式称呼,“dad,daddy,pop,pa;mum,mam,mom,mummy,mammy,ma”等。

除father,mother之外,sister,brother,grandmother,grandfather,uncle,aunt,cousin等词都是“身兼数职”。

sister,brother不分年龄,既可指妹妹,弟弟(younger sister专指妹妹;younger brother专指弟弟),又可指姐姐、哥哥(elder sister专指姐姐,elder brother专指哥哥)。

grandmother和grandfather既是“祖母、祖父”,也指“外祖母、外祖父”,没有父系、母系之分。

uncle的词义就更广了,它不仅可以用于叔叔、伯伯、舅舅,还可以用于姑父、姨父,不存在父系、母系及年龄大小的区别;aunt可以用于姑、姨、婶母、伯母和舅母。

cousin所指亲属成员也不分父系、母系,不分性别、年龄,囊括了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一系列汉语的亲属成员。

英语中对亲属成员的称呼要表明属于父方还是母方,就必须在前面加Paternal或on my father's side;matemal或on my mother's side.另外,aunt和uncle也可用于非亲属成员。

例如:父母的朋友可以称为Aunt Helen,Uncle John等。

aunt和uncle有时用来指grandaunt和granduncle。

grandaunt和granduncle 通常不被用来直接称呼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兄妹及配偶,而只起向别人说明的作用,晚辈一般要用aunt或uncle来称呼他们,即将他们的辈份降一级。

人际关系称呼

人际关系称呼

人际关系称呼中华民族常用称呼表:序号对方身份称呼称呼对方用语自称用语1、父亲的祖父曾祖父曾孙、曾孙女2、父亲的祖母曾祖母3、父亲的父亲祖父(爷爷)孙、孙女4、父亲的母亲祖母(奶奶)5、母亲的父亲外祖父(外公)外孙、外孙女6、母亲的母亲外祖母(外婆、姥姥)7、父亲父亲(爸爸)儿、女儿8、母亲母亲(妈妈)9、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侄孙、侄孙女10、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11、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侄孙、侄孙女12、祖父的弟媳妇叔祖母(婶婆)13、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内侄孙(侄孙)、内侄孙女(侄孙女)14、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15、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外甥孙、外甥孙女16、祖母的嫂嫂、弟媳妇舅祖母(妗jin婆)17、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姨甥孙、姨甥孙女18、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19、父亲的哥哥伯父(伯伯)侄、侄女20父亲的嫂嫂伯母21、父亲的弟弟叔父(叔叔)侄、侄女22父亲的弟媳妇叔母(婶母、婶婶)23、父亲的姐夫、妹夫姑父(姑丈、姑夫)内侄(侄)、内侄女(侄女)24、父亲的姐姐、妹妹姑母(姑妈、姑姑)25、父亲的表兄表伯父(表伯)表侄、表侄女26、父亲的表嫂表伯母(表姆)27、父亲的表弟表叔父(表叔)表侄、表侄女28、父亲的表弟媳妇表叔母(表婶)29、父亲的表姐夫、表妹夫表姑夫(表姑丈)表内侄(表侄)、表内侄女(表侄女)30、父亲的表姐、表妹表姑母(表姑)31、母亲的哥哥、弟弟舅父(舅舅)外甥(甥)、外甥女(甥女)32、母亲的嫂嫂、弟媳妇舅母(舅妈、妗)33、母亲的姐夫、妹夫姨父(姨丈、姨夫)姨甥(甥)、姨甥女(甥女)34、母亲的姐姐、妹妹姨母(姨妈、姨姨)35、丈夫的祖父祖翁(爷爷)孙媳妇(外孙媳)36、丈夫的祖母祖姑(奶奶)37、丈夫的外祖父外祖父外孙媳妇(外孙媳)38、丈夫的外祖母外祖母39、丈夫的父亲公公(爸爸)媳妇(儿媳、媳)40、丈夫的母亲婆婆(妈妈)41、丈夫的伯父42、丈夫的伯母43、丈夫的叔父44、丈夫的叔母45、丈夫的姑父46、丈夫的姑母47、丈夫的舅父48、丈夫的舅母49、丈夫的姨父50、丈夫的姨母51、妻子的祖父52、妻子的祖母53、妻子的父亲54、妻子的母亲55、妻子的伯父56、妻子的伯母57、妻子的叔父58、妻子的叔母59、妻子的姑父女婿(侄婿)60妻子的姑母61、妻子的舅父62、妻子的舅母63、妻子的姨父婿)64、妻子的姨母65、丈夫66、妻子67、哥哥68、嫂嫂69、弟弟70、弟媳妇71、姐夫72、姐姐73、妹夫伯父(伯伯)侄媳妇(侄媳)伯母叔父(叔叔)侄媳妇(侄媳)叔母(婶母、婶婶)姑父(姑丈、姑夫)内侄媳妇姑母(姑妈、姑姑)舅父(舅舅)外甥媳妇(甥媳)舅母(妗)姨父(姨丈、姨夫)姨甥媳妇(甥媳)姨母(姨妈、姨姨)岳祖父孙女婿(孙婿)岳祖母岳父(丈人、爸爸)女婿(婿)岳母(丈母、妈妈)岳伯父侄女婿(侄婿)岳伯母岳叔父(伯伯)侄女婿、(侄婿)岳叔母姑夫(姑丈、姑夫)内侄女婿(内侄婿)、侄姑母(姑妈、姑姑)舅父(舅舅)外甥女婿(甥女婿)舅母(妗)姨父(姨丈、姨夫)姨甥女婿(甥女姨母(姨妈、姨姨)夫(或写名字)妻(或写名字)妻(或写名字)夫(或写名字)哥哥(兄)弟、妹嫂嫂(嫂)弟弟(弟、或写名字)兄、姐(或写名字)弟媳妇姐夫(姐丈)内弟、内妹(弟、妹或写名字)姐姐(姐)妹夫(妹丈、或写名字)内兄、内姐(兄、姐、或写名字)74、妹妹妹妹(妹、或写名字)75、姑、舅、姨的儿子表兄或表弟表弟、表妹、表兄、表姐76、姑、舅、姨的媳妇表嫂或表弟媳妇77、姑、舅、姨的女婿表姐夫、或表妹夫表弟、表妹、表兄、表姐78、姑、舅、姨的女儿表姐或表妹79、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儿子表兄或表弟表弟、表妹80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媳妇表嫂或表弟媳妇表兄、表姐81、丈夫的哥哥哥哥弟媳妇82、丈夫的嫂嫂嫂嫂弟媳妇83、丈夫的弟弟弟弟嫂(或写名字)84、丈夫的弟媳妇弟媳妇85、丈夫的姐夫姐夫内弟媳妇(弟媳妇)86、丈夫的姐姐姐姐87、丈夫的妹夫妹夫内嫂(嫂或写名字)88、丈夫的妹妹妹妹内嫂(嫂或写名字)89、丈夫的表兄表兄表弟媳妇90、丈夫的表嫂表嫂表弟媳妇90、丈夫的表弟表弟表嫂(或写名字)91、丈夫的表弟媳妇表弟媳妇表嫂(或写名字)92、丈夫的表姐夫表姐夫表弟媳妇93、丈夫的表姐表姐表弟媳妇94、丈夫的表妹夫表妹夫表嫂(或写名字)95、丈夫的表妹表妹表嫂(或写名字)96妻子的哥哥内兄(兄)妹夫97、妻子的嫂嫂内嫂(嫂)妹夫98妻子的弟弟内弟(弟)姐夫(或写名字)99、妻子的弟媳妇内弟媳妇(弟媳妇)姐夫(或写名字)100、妻子的姐夫襟(jin今)兄,(兄)襟弟、弟、妹夫101、妻子的姐姐内姐(姐)襟弟、弟、妹夫102、妻子的妹夫襟弟(弟)襟兄(兄、或写名字)姐夫103、妻子的妹妹内妹(妹)襟兄(兄、或写名字)姐夫104、妻子的表兄表兄表妹夫105、妻子的表嫂表嫂表妹夫106、妻子的表弟表弟表姐夫(或写名字)107、妻子的表弟媳妇表弟媳妇表姐夫(或写名字)108、妻子的表姐夫表姐夫表妹夫109、妻子的表姐表姐表妹夫110、妻子的表妹夫表妹夫表姐夫(或写名字)111、妻子的表妹表妹表姐夫(或写名字)112、老师老师学生113、老师的妻子师母学生114、父、母亲的同志、朋友老伯(伯伯)、叔叔(叔)、姨姨(阿姨)(概从习惯)侄、侄女115、同志、朋友的父亲老伯(伯)、叔叔侄、侄女116、同志、朋友的母亲老伯母(婶)117、同志同志(或写名字)只写名字、不用自称118、朋友同志、友(双方都是男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兄,自己谦称为弟;双方都是女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姐,自己谦称为妹)只写名字,不用自称119、同学同学(或写名字。

中国传统对一大家人长辈晚辈的正确称呼

中国传统对一大家人长辈晚辈的正确称呼

(一)父系长辈父亲的祖父 称呼:曾祖父(老爷爷) 自称:曾孙(孙女) (以下均省略称呼和自称) 父亲的祖母 曾祖母(老奶奶) 曾孙(孙女)父亲的父亲 祖父(爷爷) 孙(孙女)父亲的母亲 祖母(奶奶) 孙(孙女)父亲的哥哥 伯父(伯伯、大爷) 侄(侄女)父亲的嫂嫂 伯母(大娘) 侄(侄女)父亲的弟弟 叔父(叔叔) 侄(侄女)父亲的弟媳 叔母(婶婶) 侄(侄女)丈夫的祖父 祖翁(爷爷) 孙媳妇丈夫的祖母 祖姑(奶奶) 孙媳妇丈夫的父亲 父亲(爸爸、公爹、公公) 媳妇丈夫的母亲 母亲(妈妈、婆母、婆婆) 媳妇丈夫的伯父 伯父(伯伯、大爷) 侄媳妇丈夫的伯母 伯母(大娘) 侄媳妇丈失的叔父 叔父(叔叔) 侄媳妇丈夫的叔母 叔母(婶婶) 侄媳妇祖父的哥哥 伯祖父(伯公、爷爷) 侄孙(孙女)祖父的嫂嫂 伯祖母(伯婆、奶奶) 侄孙(孙女)祖父的弟弟 叔祖父(叔公、爷爷) 侄孙(孙女)祖父的弟媳妇 叔祖母(叔婆、奶奶) 侄孙(孙女)祖父的姐夫、妹夫 祖姑夫(姑公、姑爷爷) 内侄孙(孙女) 祖父的姐、妹 祖姑母(姑婆、姑奶奶) 内侄孙(孙女)祖母的兄、弟 舅公(舅爷爷) 外甥孙(孙女)祖母的嫂嫂、弟媳 舅婆(舅奶奶) 外甥孙(孙女)父亲的姐夫、妹夫 姑父(始失) 内侄(侄女)父亲的姐妹 姑母(姑姑、娘娘) 内使(侄女)(二)母系长辈母亲的父亲 外祖父(外公、老爷) 外孙(孙女、孙媳)母亲的母亲 外祖母(外婆、姥姥) 外孙(孙女、孙媳)母亲的兄弟 舅父(舅舅) 甥(甥女)母亲的嫂嫂、弟媳 舅母(妗) 甥(甥女)母亲的姐夫、妹夫 姨父(姨丈) 甥(甥女)母亲的姐、妹 姨母(姨姨 ) 甥(甥女)(三)妻系长辈妻子的父亲 岳父(爸爸) 婿妻子的母亲 岳母(妈妈) 婿妻子的伯父 伯父 侄婿妻子的伯母 伯母 侄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依“兄终弟及”祖制奉诏抵京继明武宗帝位的朱厚?型蝗槐湄裕?拒绝以太子身份由东华门进紫禁城。

首辅杨廷和明白,朱厚?械挠靡猓?并非父亲作“叔叔”,“儿子”变“侄子”的礼仪之争这么简单,而是借机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上。

皇权的威严在一个人说了算。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性倌谩案盖妆涫迨濉彼凳露?,颁诏自己的爹娘为皇帝皇后。

嘉靖的做法,对以维护传统秩序为天职的读书人来讲,突破了能够承受的底线!读书人希望嘉靖收回诏书,维持继嗣事实。

翰林院修撰杨慎疾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正义,正在今日”!随即数百名朝臣在左顺阁下跪,要求嘉靖尊重祖制,不能改变自己继嗣登基“父亲变叔叔”的事实。

嘉靖大怒,当场将80多位四品以上官员撤职,134位五品以下的官员施以廷杖,16位朝臣还被当场杖毙。

最终,嘉靖父母归位皇帝皇后,并配享太庙,秩序的威严在皇权面前荡然无存。

可以想象一下,朝堂之上,二百多名读书人齐刷刷地被扒掉裤子打屁股,是多么壮观!而这一切,纠结只为皇帝继位是以“继嗣”还是“继统”的方式。

被历代知识分子奉作楷模的方孝孺,其“便灭十族又何妨”的无知无畏、大义凛然,同样是纠结一个皇权正统的名分――“侄子”朱允?赡嘶饰缓戏?继承人,而叔叔朱棣却是“篡位逆贼”。

建文四年(1401年)六月,方孝孺拒绝为朱棣写登基诏书,其理由即是“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

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国猷”!为维护自己心中的纲常,修正道统礼仪,方孝孺不惜付出十族人873颗头颅的代价!
只是,杨慎等200多名读书人血溅左顺阁坚守的所谓“仗节正义”,方孝孺被灭十族所维护的皇纲正统,其在意的,也仅是皇位继承程序中某一细节的对错,与皇位继承者能否给百姓带来福祉无关。

本来,无论“儿子”与“父亲”,还是“侄子”与“叔叔”,争的只是一个皇权承继的名分,本是皇家的内务事。

但读书人读圣贤书,把对皇统体制的维护,作为了经世济天下的天职,因而心甘情愿不计性命地介入了皇家内务。

但只是纠结于朱厚?杏胫煊娱獭袄褚侨艉巍保?朱棣与朱允?伞笆爰槭胴?”,而叔叔与侄子的亲情背后上演的皇位争夺的血腥大剧,又岂是读书人杨慎、方孝孺们所能拦得住的?皇权照样延续,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同是叔侄争位难题,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后,处理起多尔衮与顺治的“礼仪之争”来,就要比方孝孺、杨慎轻松多多。

面对顺治的哥哥“被死亡”,多尔衮的弟弟轻松上位,皇位几近易手的危局,孝庄皇后以顺治名义发布《顺治五年冬至效天恩诏》,规定“将原称‘皇叔父摄政王’改为‘皇父摄政王’”!“叔叔”要诏书给诏书,要皇帝封号给皇帝封号。

孝庄明白:只要保住皇位,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暴毙。

顺治遂下诏削多尔衮爵位,废除成宗义皇帝谥号、庙享,罢黜宗室,收籍财产入官。

由是观之,读书人但知维护礼仪道统,却不懂皇权是以一个人的是非为标准的政治。

孝庄、朱厚?小⒅扉κ钦?治家,杨慎、方孝孺是读书人,站位不同,各自心目中的叔叔、侄子及位子的分量,自然也会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