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2洪涝与干早-导学案-粤教版(2017)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2. 掌握洪涝和干旱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3.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洪涝的概念、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
2. 干旱的概念、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
3. 洪涝和干旱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了解洪涝与干旱的概念及其区别。
2. 掌握洪涝和干旱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
3. 学习洪涝和干旱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结合示范: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洪涝与干旱。
2.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学习洪涝与干旱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话题,引发学生对洪涝与干旱的兴趣。
2. 学习内容:讲解洪涝与干旱的概念、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异同。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实际影响和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和应对方案。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作业布置:1. 独立思考:布置作业让学生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2. 资料搜集: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洪涝与干旱的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3. 实地调研: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或参与相关环保活动,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七、评价方式:1. 书面作业: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2. 实践任务:根据学生的实地调研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调研方法、实践成果和反馈意见。
八、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举办相关主题讨论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2.洪涝与干旱
疏通河道
防洪实战演练
如果洪涝灾害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避防?
根据洪水量级,洪水预警分为一般、 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等级,分别用 蓝、黄、橙、红四色表示。
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洪水信息
迅速转移到高处
不要在洪水中驾驶车辆或停留在车 里,要立即离开汽车
*不要试图步行穿越积水和洪流。当洪水平静后, 可乘坐救生筏转移到安全地带。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要远离 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洪涝过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活动3 干旱的危害
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可能会造成洪涝。而长期无雨或 少雨则会造成干旱,导致河水断流、土地干裂、农作物 枯死等,危害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
搜集我国重大旱情的资料,举例说明干旱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活动2 洪涝的危害
洪水会引起河流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洪水泛滥时,会冲垮 房屋,淹没农田,使地势低洼的地区受到威胁,形成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淹没房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破坏通信与交通设施
……
洪涝是严重的灾害之一。
洪涝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减轻洪 涝灾害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应及早准备,做好防护 措施。
2. 将泥沙在泡沫盒内堆积成两条上游 “河道”和一条下游“河道”;
3. 倾斜放置泡沫盒; 4. 取两杯水,从上游“河道”快速倒 入,观察现象。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
交流与分享
水聚集 得真快呀!
如果在“河流”上游缓慢注入同样多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低洼的地方。 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降雨,聚集的水就可能无法 及时排走,出现洪涝现象。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单元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洪涝与干旱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洪涝和干旱吗?这两种自然灾害有什么不同?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2.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洪涝和干旱的破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进修1. 洪涝的成因及影响:(1)成因:降雨量过大、河流泛滥、堤坝决口等。
(2)影响:农田被淹、房屋倾圮、交通中断、生命财产受损等。
2. 干旱的成因及影响:(1)成因:降雨量不足、气候干燥、植被过度退化等。
(2)影响:农作物枯萎、水资源匮乏、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
三、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洪涝和干旱对不同地区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救灾措施。
四、讨论互动1. 分组讨论:针对洪涝和干旱的防范措施,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互动提问: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增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知识总结1. 总结洪涝与干旱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观点。
六、拓展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内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了解当地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及防灾减灾工作。
七、教室反思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洪涝与干旱的特点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面对自然灾害,珍爱环境,建设美好故里。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洪涝与干旱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洪涝与干旱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定义、成因和特点;2. 掌握洪涝与干旱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能够分析洪涝与干旱的应对措施以及预防方法;4. 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和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三、设计内容:1. 洪涝与干旱的定义和成因;2. 洪涝与干旱的影响;3. 洪涝与干旱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4. 案例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洪涝和干旱事件;5. 学生讨论:如何提高自身的环境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设计步骤:1. 学生自主进修: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定义、成因和特点;2. 教师讲解:在教室上对洪涝与干旱的影响、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进行讲解;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洪涝和干旱事件,并提出应对措施;4.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洪涝与干旱事件;5. 学生讨论:学生就如何提高自身的环境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学生在教室上的讨论表现、提问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和深度;3. 小组讨论效果:小组讨论的效果和应对措施的创新性。
六、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水文站或气象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洪涝与干旱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2. 知识竞争:组织知识竞争,增强学生对洪涝与干旱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 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环境珍爱和自然灾害防范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对洪涝与干旱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环境认识和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22.洪涝与干旱.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2.洪涝与干旱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一、教材分析洪涝与干旱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天气、气候和我们单元的第五课。
本课引导学生以洪涝、干旱的发生、危害、预防为线索,通过模拟实验、分析探讨认识洪涝、干旱,学习减灾防灾的方法。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洪涝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洪涝现象及洪涝形成的原因。
活动2洪涝的危害,引导学生讨论洪涝的危害,了解预防洪涝的措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3干旱的危害,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我国重大旱情的相关资料,了解干旱的危害和防旱抗旱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能从新闻、电视、电影中获取一些关于洪涝和干旱的信息。
有些地区的学生可能亲身经历过洪涝、干旱这些灾害,但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也不了解相关的知识。
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字、视频等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应对的措施。
三、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洪涝是怎样形成的,认识洪涝现象。
2..查阅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知道防洪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查阅资料,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危害及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教学难点是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洪涝形成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
五、教法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观察法、讲述法、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泡沫箱、泥土、烧杯、水、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七、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创设情境:琪琪和妍妍正在看电视,电视上的画面显示洪水冲毁了村庄,人们在屋顶上求救。
问题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洪涝?师生交流:洪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洪涝与干旱。
(二)活动探究活动 1 洪涝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河流模型的图片。
学生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河流模型。
粤教粤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气、气候和我们》每课教学反思
粤教粤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气、气候和我们》每课教学反思18关心天气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从内容涉及中就可以看出这需要考查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和生活天气常识,我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究活动,发展了形象思维,本节课探究活动即了解熟悉天气符号,在落实这一重点环节时,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我注重了2个环节:1是引导学生自己猜测天气符号表示的意义,以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形象思维。
2是出示标准天气符号表示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说说这样比你想得好在哪里。
这里不但是发展了学生思维,更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二、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来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从我们生活的环境入手,天气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天气预报都是现实为出发点,并把科学知识服务于日常生活。
三、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出天气现象的特征: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风速是个难点。
上课时,当分析完天气预报图后,就概括出天气现象的特征,学生在最基本的天气现象不太清楚时,概括出其基本特征就有些牵强。
另外在叙述天气怎么样时,我没有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过渡,以至于让学生在利用今天的天气怎样造句时,学生不会说,就是说,都是围绕那几个词,思路展不开。
学生的语言较为单调,需加强观察与思考的有效训练,使内容更丰富。
从作业情况反馈来看,孩子们都学得不错,也令人欣慰。
这节课为本学期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课上完后,回首再看教学目标,发现目标定位还是以“科学是知识”为中心,为指导观念。
如:了解各种多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了解认识多种天气符号,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等。
重新再审视教材,课题是我们关心天气,重点是“关心”两字,进一步思考,我认为目标要定位在“学生主动去关心天气,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
这个主要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建立有关天气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还给我一个深刻启示就是:课前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把相关知识融会,尤其是专业性的语言更应理解,否则,很可能出现课上语言不准确、不严密的现象。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洪涝和干旱的观点,掌握其形成原因和影响;2.进修如何预防和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洪涝和干旱的定义及形成原因;2.洪涝和干旱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预防和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的措施。
三、教学活动设计:1.教室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洪涝和干旱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洪涝和干旱灾害对当地的影响,以及他们认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干旱情况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洪涝和干旱的影响。
4.制作海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洪涝和干旱的海报,展示在学校或社区,提高人们对于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认识。
5.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于洪涝和干旱的认识水平,以及他们对于相应灾害的预防措施的了解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总分析。
四、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进行评判。
2.小组讨论报告:评判小组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3.海报展示:评判海报的内容设计、版面布局、信息传达等方面。
4.调查报告:评判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洪涝和干旱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五、拓展活动:1.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2.参观科普馆:组织学生参观科普馆,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环境珍爱等方面的知识。
3.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洪涝和干旱的知识,提高大众的防范认识。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洪涝和干旱的观点、形成原因和影响,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对于环境珍爱和灾害防范的认识,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2课时《洪涝与干旱》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洪涝与干旱单元四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2.知道什么是干旱以及旱灾,能举例说明干旱发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1.能运用简单的实验演示观察洪涝形成的过程。
2.通过讨论,观察归纳洪涝灾害带给人们的危害。
3.能通过探讨提出预防和治理洪涝与干旱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使学生意识到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激发其关注生活的意识。
重点知道什么是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通过讨论,观察归纳洪涝灾害带给人们的危害。
难点能运用简单的实验演示观察洪涝形成的过程;能通过探讨提出预防和治理洪涝与干旱的措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些地区出现什么问题了吗?追问:你经历过洪涝灾害吗?洪涝发生,会有什么危害?洪涝灾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图片,说一说联系生活说一说,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一说图片引入,形象生动;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进入洪涝灾害的学习讲授新课活动1:洪涝是怎样形成的1.认识洪涝的定义: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涝灾害。
2.展示图片,了解洪涝:我国洪涝最严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和淮河流域。
1.科学认知,读一读2.读一读,从图片中认识洪涝内容的设置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后,再从图片的景观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3.开展实验探究:(1)明确实验目的:探究目的:观察现象,描述洪涝形成的过程。
(2)准备实验用品:准备物品:泥沙、塑料器皿、塑料薄膜、水将物品准备好,按照步骤设计成河流的形式。
(3)引导学生做一做:提问: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a.持续性降水或者降水量极大。
b.河流内水位急速上涨,排泄不畅。
c.河道里的水溢出河道,形成洪涝灾害。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洪涝与干旱》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洪涝与干旱》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洪涝与干旱》第四单元的第五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方法。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严谨,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简单地解释洪涝和干旱的原因和影响。
2. 能够简单地列举洪涝和干旱的预防方法。
能力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能够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与洪涝、干旱相关的问题。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洪涝和干旱的原因和影响。
2. 洪涝和干旱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理解洪涝和干旱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洪涝和干旱的概念及其影响,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预防方法。
但是,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1. 老师展示一张洪涝和干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次强调洪涝和干旱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洪涝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堵塞等原因造成的水灾,而干旱则是由于降雨不足或气候干燥等原因造成的旱灾。
第二环节:探究洪涝和干旱的预防方法1. 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洪涝和干旱的预防方法。
例如,洪涝的预防方法包括加强河道清淤、建设防洪工程、开展水土保持等措施,而干旱的预防方法包括节约用水、开展水资源调配、建设水利工程等措施。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实验等方式,了解洪涝和干旱的预防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展示一些防洪堤、水坝、水利工程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工程是如何预防洪涝和干旱的。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语《洪涝与干旱》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到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基础知识。
二、导学目标1. 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定义及成因;2. 掌握洪涝与干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 掌握应对洪涝与干旱的基本措施。
三、学习重点1. 洪涝与干旱的概念及成因;2. 洪涝与干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应对洪涝与干旱的方法及措施。
四、学习难点1. 洪涝与干旱的因果关系;2. 应对洪涝与干旱的实际操作。
五、学习内容1. 洪涝与干旱的概念及成因a. 洪涝的定义及主要原因;b. 干旱的定义及主要原因。
2. 洪涝与干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a. 洪涝对农业、交通、居民生活等的影响;b. 干旱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3. 应对洪涝与干旱的方法及措施a. 预防洪涝的措施;b. 应对干旱的方法。
六、学习任务1. 针对本文提出的学习内容,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做好预习;2. 讨论洪涝与干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思考并提出一种应对洪涝或干旱的切实措施。
七、课堂测试1. 什么是洪涝?洪涝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2. 干旱对农业有哪些影响?从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化解干旱带来的影响?3. 提出一种应对洪涝或干旱的具体措施,并进行简要解释。
八、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洪涝与干旱的概念及成因,还让我们认识到洪涝与干旱带来的严重影响。
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为地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拓展延伸1.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著名洪涝和干旱的灾害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2. 参观当地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展览,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节水知识和环保技能。
十、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测试;2. 用文字或图表形式,总结洪涝与干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3. 就如何更加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展开思考并写出个人观点。
小学科学22洪涝与干旱(教案)
小学科学22洪涝与干旱(教案)洪涝与干旱(教案)引言:洪涝与干旱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两种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洪涝和干旱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并提供一些案例和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洪涝与干旱。
一、洪涝的概念和原因(400字左右)洪涝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降雨的情况下,洪水在河流和城市中积聚和蔓延的现象。
洪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强降雨:当气候条件不稳定,大气中水汽充足时,就容易导致强烈降雨,进而引起洪涝灾害。
2. 地形:陡峭的山地和不通水的地表,如水泥路面、建筑物等,都会使降雨无法迅速排出而形成洪涝。
3. 河道狭窄:当河道较窄或存在河道狭窄的地方,大量的雨水无法顺利排出,导致洪水泛滥。
二、洪涝带来的影响(400字左右)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人员伤亡:洪涝灾害中,人们容易被淹死、被电击、遭受感染等,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2. 财产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庄稼作物被冲走、农田受损、房屋倒塌等,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3. 公共设施瘫痪:洪涝灾害还会造成城市交通、供水、电力等公共设施的瘫痪,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
三、干旱的概念和原因(400字左右)干旱是指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降雨量明显偏少,水分供应不足的现象。
干旱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气候变化:气候的长期变化会导致某些地区的降雨量减少,进而引发干旱。
2. 长时间高温:高温会加速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干燥,使地面上的水分快速消失,造成干旱。
3. 可蒸发能耗:可蒸发能耗与供水能力之间的不平衡也是引起干旱的原因之一。
四、干旱带来的影响(400字左右)干旱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影响:干旱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粮食产量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
2. 水资源短缺:干旱期间,水源枯竭,水资源短缺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干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干旱》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在开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 准备知识:了解干旱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准备工具:笔记本、铅笔、橡皮、书本等学习用具。
3. 创设学习氛围: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专心学习的状态。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干旱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干旱的成因和影响。
3. 了解干旱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4. 探讨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干旱?干旱是指地区在一定周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地表水蒸发过大,土壤中的水分大量丧失,导致植被枯萎、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现象的气候现象。
2. 干旱的成因(1)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导致干旱频发。
(2)地质因素:地表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
(3)人为因素:过度开采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
3. 干旱的影响(1)农业减产: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业产量大幅下降。
(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应不足,影响生活、生产和工业用水。
(3)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枯萎、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
(4)社会稳定受影响:干旱引发粮食和水资源紧缺,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4. 应对干旱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节水意识。
(2)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恢复工程,增加植被覆盖。
(3)科学农业耕作:采用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农作物适应干旱能力。
(4)政府引导:政府加大对干旱地区的援助力度,提供防灾救灾支持。
四、学习方法1. 听课: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理解学习内容。
2. 讨论:与同学讨论干旱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交流看法。
3. 实地考察:校园或社区内寻找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实际案例,深入了解干旱问题。
五、课堂反馈1. 请学生简要总结本课学到的干旱概念及成因影响。
2. 学生展示实地考察成果,分享所见所闻。
3. 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拓展延伸1. 网上搜索有关干旱的新闻报道,了解最新干旱灾害情况。
《干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干旱》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干旱的定义、原因和影响;2. 掌握预防干旱的方法和应对措施;3. 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干旱防治工作。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干旱?干旱是指某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通常为数月甚至数年),降水量明显低于长期平均值,从而导致土地和植被丧失水分,造成干旱现象。
二、干旱的原因:1. 气候变化:气候异常导致降水不足;2. 人类活动: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加剧了土地水分蒸发;3. 地理位置:一些地区天然地形、气候条件造成降水稀缺。
三、干旱的影响:1. 影响农业: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草原草木枯萎;2. 影响生态:植被丧失导致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下降;3. 影响生活:缺水导致居民生活困难,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四、预防干旱的方法和应对措施:1. 强化水资源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雨水等资源;2. 提高灌溉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浪费;3. 推动节水意识: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减少浪费;4.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破坏植被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五、个人行动:1. 保护水资源: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用水习惯;2. 宣传节水:向身边的人传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带动更多人加入节水行动;3. 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志愿参与环保组织,为干旱防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导学作业:1. 请写一份关于干旱的小短文,包括定义、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2. 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学校情况,制定一份节水计划,列出具体措施;3. 收集一些关于干旱的新闻报道或图文资料,整理后与同学分享。
导学案总结:通过学习《干旱》这一主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干旱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干旱带来的影响。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干旱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减少干旱灾害、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干旱的定义和原因;2. 掌握干旱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3. 了解防治干旱的方法和措施。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洪涝与干旱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开展相关作业,可以增强学生对这两种自然灾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境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提高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 增强学生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认识。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1. 进修任务:学生通过教室讲解、资料查阅等方式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调研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洪涝与干旱的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3. 情景模拟:设计洪涝与干旱情景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情况。
4. 创作表达: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洪涝与干旱的认识和感受。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提高他们的环保认识。
四、设计方法1. 教室教学结合实践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调研报告和情景模拟游戏。
3. 引导学生自主进修,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评判方式1. 考察学生对洪涝与干旱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判学生在调研报告中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考核学生在情景模拟游戏中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评估学生在创作表达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洪涝与干旱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进修打下良好基础。
希望本设计方案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尽力为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土壤1.《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4.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5.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2.土壤中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殊质)等。
3.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城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3.《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5.沙质土宜种生长期短,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6.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7.壤土土质松细适中,春季升温校慢,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4.《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2.最适合做陶器的是(黏质土),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许多工艺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
3.因为红砖的制作原料是(黏质土),使用红砖就避免不了大量地消耗土地。
粘土属于耕地,为了保护珍稀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
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2.黑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紫土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四川盆地是紫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
3.(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单元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洪涝和干旱的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洪涝的成因及影响1. 洪涝的成因:洪涝是由于降水量过大、河流湖泊水位上涨、地表径流增加等因素导致地表水淹,造成洪水灾害。
2. 洪涝的影响:洪水会造成农田被淹、房屋倾圮、道路中断、交通瘫痪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二、洪涝的防治措施1.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修建堤坝、水库、河道整治等工程,提高防洪能力。
2. 定期清理河道和排水系统:保持河道通畅,及时疏通排水系统,减少地表积水。
三、干旱的成因及影响1. 干旱的成因:干旱是由于长时间缺乏降水、气温过高等因素导致地表水资源匮乏,造成干旱灾害。
2. 干旱的影响: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枯萎、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四、干旱的防治措施1. 提倡勤俭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2.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五、教室讨论1. 你认为洪涝和干旱哪个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更严重?为什么?2. 你认为个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勤俭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六、作业1. 请以“如何应对洪涝和干旱”为题,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
2. 收集一些关于洪涝和干旱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七、拓展延伸1. 请搜索了解一些国内外闻名的洪涝和干旱灾害案例,并了解当地的防治措施。
2. 请观看一些关于环境珍爱和勤俭用水的纪录片,总结其中的启迪和教训。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于洪涝和干旱的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对环境珍爱的重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应对洪涝与干旱的预防措施和救灾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知识点拓展:1. 洪涝的形成原因:暴雨、融雪、河道堵塞、城市排水不畅等。
2. 干旱的形成原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3. 洪涝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等。
4. 干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歉收、缺水、粮食价格上涨等。
5. 应对洪涝与干旱的措施:加强防汛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科学灌溉等。
三、学习重点:1. 理解并掌握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
2. 掌握应对洪涝与干旱的预防措施。
四、学习方法:1. 听讲解,理解知识点。
2.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探讨应对策略。
五、学习过程:1.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及影响,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
2. 图片展示:展示洪涝和干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实际情况。
3.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灾害事件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4. 分组讨论:根据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洪涝和干旱,提出解决方案。
5. 展示成果:让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讨论出的解决方案,并进行点评和完善。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7. 反思讨论: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拓展任务: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防汛和防旱宣传活动。
2. 制作海报或宣传册,向身边的人传播应对洪涝和干旱的知识。
3. 参加地方的环保活动或救灾行动,实践所学知识。
七、总结反思:通过学习《洪涝与干旱》,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能培养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环境和应对灾害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课时一、导入引言洪涝和干旱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们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
《洪涝与干旱》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洪涝与干旱》,让学生了解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原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灾害能力。
第一部分:导入1.1 引入话题:你在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洪涝或者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1.2 激发思考:为什么有些地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而有些地区则经常遭受干旱困扰?这些灾害又是如何造成的呢?第二部分:学习内容2.1 洪涝灾害的原因:大雨、河流泛滥、地表积水等因素是导致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2.2 洪涝灾害的影响:洪涝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2.3 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天气监测预警、修建防洪堤坝、改善排水系统等是有效防范洪涝灾害的措施。
2.4 干旱灾害的原因:气候干燥、降水不足、高温持续等因素是导致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2.5 干旱灾害的影响:干旱灾害会导致农作物枯萎、土地退化、水资源紧缺等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6 干旱灾害的防范措施:节约用水、发展防灾抗旱产业、加强生态保护等是有效防范干旱灾害的措施。
第三部分:思考交流3.1 小组讨论:针对洪涝与干旱两种自然灾害,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以及加强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3.2 思考问题:如果你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即将来临的洪涝或者干旱灾害?为什么?第四部分:知识拓展4.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访当地的水利工程、防洪设施或者干旱区域,加深对洪涝与干旱的了解和认识。
4.2 媒体关注:鼓励学生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洪涝与干旱的信息,从中学习灾害应对的经验和教训。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5.1 回顾学习: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复习洪涝与干旱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灾害的理解。
5.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有关自然灾害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导学案结语:通过学习《洪涝与干旱》,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培养他们的应对灾害能力和环保意识。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
《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洪涝和干旱的意义及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2. 学习掌握洪涝和干旱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洪涝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2. 干旱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3. 洪涝和干旱的比较与对比。
4.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洪涝和干旱对人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教师介绍洪涝和干旱的定义、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活动:分组讨论洪涝和干旱的防治措施,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展示给全班。
4. 实践: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洪涝或干旱受灾地区,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学生向全班展示总结报告,分享他们对洪涝和干旱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平时表现评定: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成绩评定:小组展示报告的内容和表现、实地考察的报告、对洪涝和干旱的认识是否深刻等。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关于洪涝和干旱的研究报告。
2. 小组展示洪涝和干旱的防治措施。
3. 记录实地考察的所感所悟。
4. 宣传海报设计:呼吁大家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实际行动关爱自然。
2. 带领学生参加有关洪涝和干旱方面的讲座或研讨会,拓展知识面。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文化展演,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本次《洪涝与干旱》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防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学生在这次作业设计中有所收获,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关爱和责任。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洪涝与干旱这两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促使他们具备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 22 课洪涝与干旱教案【精品】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 22 课洪涝与干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洪涝与干旱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尝试制定一份合理用水的方案。
教学重难点洪涝与干旱的成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情景图片,淇淇和妍妍一块看电视,当看到洪水冲毁了村庄时,妍妍问:为什么会发生洪涝?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洪涝与干旱的知识板书:洪涝与干旱二、讲授新课活动 1.洪涝是怎样形成的洪涝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排水不畅,淹没、渍水的现象 .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类,洪水灾害是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堤坝溃决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形成的灾害称洪水灾害。
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大量积水,致使土地或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雨涝灾害。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存在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故统称为洪涝灾害。
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河流模型,尝试在“河流”上游快速注入大量的水,观察、描述洪涝形成的过程。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小结:洪涝是由于强降雨、大雨或暴雨致使河流短期内水位上涨,泛滥,淹没农田那么,洪涝有哪些危害呢?活动2.洪涝的危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 40 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 206 年到 1949 年的 2155 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 1092 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 5—6 年即出现一次,1951—1990 年。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9 次,平均受灾面积 667 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470 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 200 余万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与干早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洪涝是怎样形成的,认识洪涝现象。
2.查阅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知道防洪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查阅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知道防洪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洪涝是怎样形成的,认识洪涝现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______的地方。
如果______时间内大量降雨,聚集的水就可能无法及时排走,出现______现象。
2.洪水会引起____________水量迅速增加。
洪水泛滥时,会______房屋,______农田,使地势低洼的地区受到威胁,形成______灾害。
3.洪涝会威胁人们的______和______安全。
4.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可能会造成______。
而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成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降雨,聚集的水就可能无法及时排走,出现干旱现象。
()2.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低洼的地方。
()
3.为减轻洪涝灾害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应及早准备,做好防护措施。
()
4.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世界上水灾频发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洪涝的危害虽然非常大,可以通过修建()等措施,将洪涝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A.修建水坝B.修建防洪堤C.修建排水系统D.发展农田节水
2.属于人类防旱抗旱措施的有()。
A.兴修水利B.植树造林C.改变作物构成D.发展农田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