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身份的认证——浅谈看不见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身份的认证——浅谈看不见的人
1.导言
由拉尔夫·埃里森所著的巨作《看不见的人》,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日趋成熟。正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它隶属于成长类小说。当读完整篇小说,你可以很轻易地得出这个毋庸置疑的结论,那就是书中的年轻黑人,更准确的说是看不见的人,正是埃里森所精心打造的主人公。通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小说通过一篇序言,将故事追溯到了20年前。小说开始时,我们的主人公还很年轻单纯,或者说是有点天真,所以他不可能理解祖父遗言所隐含的意思。但是,这些话将会在他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在他接下来的生活中,他的经历会让他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不可思议的话会出自一个被公认为最温顺的黑人之口呢。尽管带着这些迷惑,他还是顺利的进入了大学。大学生活看起来是那么轻松和美好。他一心想着取悦,而不敢一丝一毫的冒犯那些白人。但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接下来,他被学校驱逐,工厂里的事故,以及被兄弟会所抛弃,甚至有时候他自己的种族也反对他。所有这些事件带来了他个人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认识到自己的无形,做真正的自己。
从整体来看,小说揭示了埃里森为黑人争取自己的存在,做真正的自己而呐喊。一个人怎么可能会看不见呢?实际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还带有一点神秘感。但是我们所说的并不是跟科学有关,而是人性,或是作者所说的,人内心的眼睛,因为白人拒绝看见黑人。黑人被当做工具一样。最后,在对兄弟会彻底失望之时,年轻的主人公认识到了这一点。随后,他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随时准备反击,如果有人敢侮辱他的话。这使我相信,当他开始以一个黑人的身份行为做事的时候,他也最终成长了。
2.文学评论
《看不见的人》基本上描述了一个年轻黑人的成长历程,到他最后的觉醒。作为主流美国文化中的一个次要角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部小说讲述了自我认识的发展历程。从其一出版,这部小说就受到很高的推崇,并被誉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的史诗,时至今日,依然名声在外。一些主流报刊评论,例如,《纽约时代》,《时代》,《纽约人》,都认为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更重要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一致认为《看不见的人》是部经典小说。
某些学者关注自身与世界的内在关系。常要信在他的《美国文学简史》中指出,《看不见的人》讲述的是一部典型的现代社会里的存在主义的故事。它最终提及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要求所有的个体都必须遵从他的标准,价值观以及需求。这就不可避免的要求个人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个性以适应社会这部大机器的需要。然而,埃里森重新定义了社会责任与个人身份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实际上是具有互补性的。胡铁生和朱峰壹强调通过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找寻自我的历程,它揭示了黑人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的唯一渠道就是要遵循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他们自己才能与社会和谐相处。
同样,作为一部黑人大师的巨著,黑人的身份认证总是很多学者所热衷的话题。石发林和邓彦东认为,《看不见的人》作为一部写于黑人民权运动高潮时期的小说,包含了诸多的历史因素,如私刑和哈莱姆地区的骚乱,所以他全面反映了黑人在美国社会所遭受的歧视和压迫。很多黑人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里,在失败,困境和迷茫中找寻他们自己的身份和自由。唐晓中认为《看不见的人》同样也是在处理白人与黑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对抗问题。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黑人的经历,他的沮丧和失败,到他以真实身份的重生。最终,他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还有一些学者从成长小说这个角度来阐述这部小说。彭燕青和康尼芝在他们的文中指出,整篇小说都是围绕着一个年轻,天真的黑人的成长来开展的。从他的依赖别人到依靠自
己,并最终认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有些次要角色的谈话,例如那个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指明了成长之道.
所有这些关于《看不见的人》所作的分析都相当的精彩。然而,我认为,整部书也包含了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任何人想让别人看的见自己必须首先呀自己看得见自己。小说展示了主人公认识到自己的无形的时刻即是对自己有形认识的开始。正如埃里森在序言中所陈述的那样,结束即是开始,这篇论文探讨的重点也在于此。
3.1身份探索
3.1.1第一个阶段:温顺
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南方黑人家庭,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温顺的黑人,特别是在他的早年生活阶段。这种温顺心里很好的体现在了他没有一丝的反抗白人的意识,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当我们看到全家都被祖父的临终遗言所震惊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对此很不安。事实上,祖父的形象将深刻的影响主人公以后的生活。另一个事件也同样体现了他的温顺,那就是他的那篇关于谦卑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论文取悦了白人当权者。很自然的,他受邀给这些白人当权者进行演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把这看成是整个黑人集体的胜利,但是这也的确给了我们了解白人社会的机会。
在上等酒店的大舞厅里,埃里森描述了上层白人社会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即以性,暴力,和金钱为象征。当我们的主人公被带到这里的时候,这对他和其他黑人小伙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当观看一个裸妇开始跳舞时,所有的黑人小伙都感到了一种羞愧感。然而,这些白人却相当的陶醉,他们一边喊叫,一边追赶着这名舞女。通过对一个秃头商人贪婪的追赶着裸女的场景,这些资本主义白人大老爷丑陋的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作者更以生物这个词来称呼那名肥胖的商人,更是直接的体现了作者的极端厌恶和批判态度。接着,这些黑人小伙被安排了一场打斗以此来愉悦在座的白人大亨。通过主人公与Tatlock之间的谈话,我们可以正视到被扭曲的人性。整晚,他都在担心着自己的演讲,但其他人都满不在乎。当他最终开始演讲时,大部分白人仍然在谈笑。然而当他误拼了社会平等这个词时,引来的确是更多的嘲笑和敌意。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作为奖励,他居然获得了奖学金和一个小箱子,这让他在大学里更加的温顺了。
所以当他进入大学后,他依然还是那样温顺。然而大学对他来说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并不是说他在这里得到了什么高等教育,因为在这里他说唯一知道的身份也将在不久后给予他沉重的打击。总之,一直到大三为止,他的日子还是相当的平静和舒适,当然也有点无知。然而,他却在无意间,向学校的赞助者,诺顿先生揭露了一家人的非正常关系,这使诺顿先生大为震惊。接下来在黄金时代酒吧里,和医生的谈话再次激怒了他。因为此事,他被Dr. Bledsoe赶出了学校的大门。值得注意的是他与Dr. Bledsoe的谈话。年轻的主人公使如此的老实,单纯,远没有Dr. Bledsoe圆滑,他的处事哲学就是在白人面前撒谎和尽可能的谦卑,在学校却像个国王一样。这种现象说明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有些黑人选择伪装自己以便保持自己的地位并求得生存。对于自己的种族,他的话语确实很伤人。譬如他称呼年轻的主人公为“黑鬼”,这自然使这位年轻人深受其辱,同时也为自己的这个新身份而感到震惊。他决定将其驱逐出校,这样一来,主人公想成为一名律师,医生或任何一份体面的工作的愿望也就彻底破灭了。年轻的主人公自然是无法忍受。他决定反击。然而传统的黑人文化是如此深刻的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他很快就在Dr. Bledsoe答应为其向白人推荐谋求一个职位的空头许诺下投降了。主人公随后几年也认识到他是多么的天真,当时居然相信了诡计的Dr. Bledsoe。事实上此时他还沉浸在赚很多钱然后衣锦还乡的美梦中。然而他的这次纽约之行将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住在纽约的黑人之家里,他开始将Dr. Bledsoe的推荐信一一散发。在此时他依然幻想着能见到诺顿先生,他认为他可以帮他找到一份工作。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愚蠢的。当爱默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