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单元2比一比

合集下载

新课程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比一比》(人教版)

新课程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比一比》(人教版)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生字“牛、羊、小、少”。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借助竖中线写好“竖、竖勾”,知道“竖”要写得直。

2、对照范字,认真写好“牛、羊、少、小”4个字,写得正确、端正。

3、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汉字的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写出两种竖的形态特征,并写好竖勾。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把握字形结构,把字写美。

【教具准备】课件、字卡、奖励星(观察星、认真星、小小书法家星)、作业纸。

【课前交流】小朋友,你觉得今天的课堂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真好,我们学习的时候,观察很重要,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获。

(小游戏):师说手指名,生举出相应手指。

(生举大拇指),大拇指有什么用?你想夸夸谁?灵活的手指可以干什么用呀?今天我们就用灵活的手指来写一写字!【教学过程】一、笔画练习导入:小朋友们,今天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笔画朋友,(课件出示笔画)跟它们打个招呼吧?1、练写“悬针竖”和“垂露竖”⑴悬针竖特点:(出示针图比一比,说一说)⑵垂露竖特点:你们发现悬针竖跟垂露竖有什么不同吗?(出示图比较说)⑶师范写: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不同。

悬针竖像针一样笔直,就写一个笔画时我们可以写在(竖中线上)。

先右顿再往下行笔写直,最后出锋,轻轻把笔提起来。

——轻顿轻提垂露竖也写在竖中线上,先右顿再往下行笔写直,最后向左回锋。

⑷生描描、写写: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出它们不同的收笔吗?我们来描一描写一写“悬针竖”和“垂露竖”。

写字时要注意什么?(生读读写字儿歌)⑸作业展评:老师发现小朋友都能写出轻顿轻提和回锋,真不错!2、练写“竖勾”⑴认识竖勾:(课件出示笔画竖勾)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笔画,叫──竖勾。

请你跟竖的两个笔画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⑵师范写:小朋友们真聪明!看老师给它变一变:写在(竖中线上),先右顿再往下行笔写直,最后在回锋的时候把笔向(左)勾出一点点。

一年级数学:2.比一比

一年级数学:2.比一比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2.比一比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三册4、5、6页内容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多媒体出示情境,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美丽校园的一角,图上都有些什么呢?学生交流,预设说出:校园的一角,有一张石桌,两张石登,边上还有一盏路灯,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两个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这美丽校园的一角,还蕴藏着数学知识呢!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1、比长短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长的画钩。

交流,你认为哪根绳子长?你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说出:把绳子的一端对齐(出示画面)总结: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在比。

2、比高矮出示滑滑梯图,提问,哪个人比较高?交流:预设:前面的小朋友高后面的小朋友高一样高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让他们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画面)这样一下子就看出谁高谁矮了。

总结:比较物体的高矮,要让人站在同一地面上比。

3、比轻重出示石榴和柿子,让一位学生用手掂一掂,提问:石榴和柿子哪个重?怎样一下子知道谁重谁轻呢?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天平上比。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教材上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
2、 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 8、9的知识
6、 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 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
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2、解决问题
3、 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 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比一比-苏教版(2021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比一比-苏教版(2021秋)

第一课时比一比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3.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会跳绳吗?有两位小伙伴淘淘和兰兰也喜欢跳绳。

瞧,他们跳得多好!(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淘淘手中的跳绳是什么颜色?兰兰的跳绳呢?(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比一比,这两个小朋友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这是豆角先生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

板书课题:比一比二、新知探索1、比长短(1)你认为哪根长,哪根短?学生兰兰的长一些,淘淘的短一些。

(2)你是怎样比的?(拿出准备的跳绳)谁来比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比一比。

学生比的方法不一定准确,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比长短的时候,应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长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引导:下朋友们用手指一指,书中画的两根拉直了的跳绳,哪端是对齐了的?(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指一指)引导:茄子先生还有一个要求,它要小朋友在长的那根绳子后面的方框里画“√”小朋友们会画吗?试一试。

2、比高矮。

引出第二位“老师”:白菜老师。

白菜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准备玩滑梯的两个小朋友,谁高一些,谁矮一些?引导学生用穿绿上衣的高一些,穿红上衣的矮一些。

怎样比较高矮?指名两人上台比一比。

一人站讲台上,一人站讲台下。

能这样比吗?引导:比高矮时,两人站的位置应该是同一高度,并且双脚放平,背伸直,最好是背靠背。

反馈练习:同桌比一比,看谁高谁矮。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比高矮?两棵树路灯的杆子和树比较桌子和凳子……3、比轻重。

引出第三位“老师”——茄子老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一单元第2课时 比一比》(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一单元第2课时 比一比》(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一单元第2课时比一比(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能正确说出比的含义。

2.能正确念出除了1以外的以−的数词。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比的含义和用法。

•难点:能够正确念出较大的以−的数词。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设计、黑板、粉笔、图片、卡片(1−的数词)、数字卡片(含有1−的数词)等。

•学生:课前准备的令学生好奇的图片。

学习步骤第一阶段:新课导入1.向学生展示图片,明确比的含义,例如:小猫与大象的大小比较。

2.引导学生说出比的用法,例如:猫比大象小。

第二阶段:学习比的表示法1.让学生看一组卡片(1−的数词),问学生:哪个数字的大小比较特殊?2.学生读出1的数词,引导学生明确1的特殊之处。

3.教师逐步展示比较大的数词卡片,要求学生念出各个数词。

第三阶段:练习与巩固1.给学生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两两比较念出各个数词。

2.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比一比自己和同伴的身高或年龄等。

学习反馈1.教师随堂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念出一些含有−的数词。

2.学生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的数词理解更准确。

作业布置1.让学生以比较不同的方式,完成《比一比》一课的练习题。

2.在家与家人一起比较一些不同事物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比较的对象,培养学生对数词的灵敏度和运用能力。

同时,要反复巩固练习,确保学生对比的概念能够扎实掌握。

以上是本课的学习任务单,学生们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应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加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2.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观察和思考,找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卡片、小物品等,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比较大小时,发现和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大小的顺序和方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比一比》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比一比》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比一比》一等奖创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和思考题。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并说出两个简单物体的长短、高矮或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形成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简单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让学生以熟悉的校园生活为题材,从中选取相应的内容,依次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感受长短、高矮和轻重都是比较的结果。

体会比较的方法。

教具:课件,两根线,简易天平。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

▍流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两根不同长短的线,问:你能比较一下老师手中的两根线的长短吗?2.请一个学生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3.请学生判断老师手中篮球与乒乓球的轻重。

说明:线有长短不同,个子有高矮不同,球有轻重不同,这些就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一比,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或是大小。

揭示课题:比一比4.过渡: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快乐小学校园活动场地去参观,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流程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较长短。

(1)出示场景图,说说图中画的是哪里,校园活动场地有些什么东西,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场景图。

(2)看图,说一说:图上两个小朋友手中的跳绳,你觉得哪根绳子长一些,哪根绳子短一些?如何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比较线长短的方法)板书:比长短学生讨论,老师简要小结:可以将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比较出绳子的长短。

出示比较图,指导学生用画“√”的方法自己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长的画“√”。

小学一年级数学:二、比一比 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二、比一比 教材分析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二、比一比教材分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wo, one to one textbook analysi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二、比一比教材分析二、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俏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如,在比长短的活动中,可能有比跳远的,比高矮的甚至还会有比厚薄的,虽然“远近”、“高矮”、“厚薄”都不是“长短”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本质上都是比长度的,都有助于学生理解“长短”的含义。

因此,教师应给这些同学以鼓励,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比的。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的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案 (2)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学知识还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比较经验,比如比较身高、比较物品的大小等,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用它们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学会用它们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含义,能够准确地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比较大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比较大小。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

2.准备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图片中的物品要有大小之分。

3.准备黑板、粉笔、比较符号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一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图片中的物品要有大小之分。

教师提问:“它们谁大谁小?”让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_课件 (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_课件 (2)

头正 身直 足安
黄 牛
杏 子 多少
花 猫
桃 子 海边
鸭子
苹 果 群山
小 鸟
红 枣
一个( ),一个( ), 一头( ),一只( )。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大象 ),一只(兔)。
一边( ),一边( ), 一群( ),一只( )。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蚂蚁),一只(蜂 )。
1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2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3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4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ɡâ
tóu

huánɡ niú


ɡâ xiǎo
zhī māo
1
一 个 大, 一 个 小,

一 头 黄 牛 一 只 猫。
yì yì
biān duō qún yā zi
黄牛大来花猫小。
yì yì
biān duō qún yā zi
yì yì
biān shǎo zhī niǎo
一 边 多,一 边 少, 一 群 鸭 子 一 只 鸟。
yì yì
biān duō qún yā zi
yì yì
biān shǎo zhī niǎo
一 边 多,一 边 少, 一 群 鸭 子 一 只 鸟。
yì yì
biān s
一 群 鸭 子 一 只 鸟。

ɡâ


ɡâ xiǎo
3 一 个 大, 一 个 小,
yì ɡâ pínɡ ɡuǒ yì kē zǎo
一 个 苹 果一 颗 枣。

一年级数学上册2 比一比:比长短 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2 比一比:比长短 说课稿

2 比一比:比长短说课稿一.明确内容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长短》,《长短》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做了必要的准备。

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支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

做一做的内容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

练习一中的5、6题,渗透出了比较的其它方法。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感性经验。

而且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正确地运用“长”和“短”这类词来形容,并且在上一节课“比多少”的教学中,就已经让学生对“比”的方法有一些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教学,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也是孩子们尝试将学习方法用来实践的过程。

这也是我的一个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让孩子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到方法。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四、联系实际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是一年级的教学,针对孩子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烈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趣味式教学,新课伊始,我创设猜一猜的游戏,一下子勾起了孩子浓厚的兴趣,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让孩子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2 比一比》(3套)附答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2 比一比》(3套)附答案

比一比
一、比一比,选一选。

二、照样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哪根最长,画“”√,哪根最短,画“○”。

三、哪根带子短?画“”△。

四、看看谁的个子最高,画“√”。

谁的个子最矮,画“△”。

五、在最短的后面画“×”,在最长的后面画“√”。

六、哪条回家的路近?
七、数一数,比一比,圈一圈。

1.狮子的只数比老虎的只数(多少一样)。

2.松鼠的只数比猴子的只数(多少一样)
3.狮子比松鼠(高矮一样高)
4.猴子的尾巴比老虎的尾巴(长短一样长)
5.你能像上面那样用“比”说一说这幅图吗?
八、比一比,数一数,填一填。

九、智力闯关。

1.哪根钉子最合适?选出来,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2.哪根绳子最长?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地“√”。

参考答案
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第二课时】 比长短 比高矮
2.比一比
一、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二、把同样多的涂上同一种颜色。

三、在多的后面画“√”。




四、在少的后面画“△”。

五、读下面的话,在正确的后面画“0”。

六、
七、在多的后面画“√”。

八、数一数,比一比。

九、明明房间里摆着这些物品,把同样多的涂上相同颜色。

十、涂一涂。

1.把数量多的食物涂上颜色。

2.把数量少的一种叶子涂上颜色。

十一、动手画一画。

参考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上学了第2课时 比一比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上学了第2课时 比一比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上学了第2课时比一比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比较两个大小2.能够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3.能够正确运用比较符号和计数方法进行数的对比教学内容1.运用比较符号比较大小2.运用双向比较计数法进行比较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课题教师引入“比一比”这个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比较? 为什么要比较?第二步:教师讲解比较大小根据孩子普遍的接受能力和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先从孩子了解的东东入手。

教师通过简单的启示,让学生明白大小的概念和关系。

第三步:教师引入比较符号引入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

第四步:运用许多实物引出问题:谁的数量更大?要求学生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双向比较法可以更便于再次复习大于和小于的概念,并加深记忆。

通过相互比较,引出如何用符号表示大小的概念。

第五步:举例讲解让学生观察举例,比较大小。

并引出同样值的概念。

同样值在比大小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步:巩固与拓展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练习,比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拓展。

第七步:作业与反思教师出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和巩固。

在学生的思维和反思中再次加固此课内容。

教学方法1.演示法2.实践法3.讨论法注意事项教师应该重视双向比较法,否则只进行比大小,学生的理解会停留在直接比大小这个表面的阶段,不易深入加强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如果一个学生比较“迟钝”,应该及时引导他尝试,自己进行思考,而不是强行点名提问。

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