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股份嫌疑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增大,一些上市公司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出现。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操作、篡改财务数据,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并列举了10个潜在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防范此类行为。
一、虚增收入和利润虚增收入和利润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与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交易,但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交易或价值。
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虚构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财务表现,从而吸引投资者和提升股价。
潜在案例1:某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签订合同,虚构大额销售收入,增加当期利润,欺骗投资者。
潜在案例2:某公司在报表中虚构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虚增采购成本,以此来虚增利润。
二、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的滥用上市公司为了掩饰损失或提高利润,有时会滥用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
虽然根据会计准则,公司有权对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但滥用这一措施就成了财务舞弊。
公司可能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减少利润或做成其他所谓的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3:某上市公司无视实际市场情况,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此来掩盖真实的损失。
潜在案例4:某公司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假冒专业机构,通过虚构贬值前提,减少当期利润。
三、滥用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交易,并在交易中充分利用其地位和关系,获取不当的利益。
这些交易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价格虚高或虚低等情况,以此来操纵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5:某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但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以此来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
潜在案例6:某公司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价格虚低的采购交易,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四、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公司可能通过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掩盖真实的资金状况。
虚构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可以使公司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方面呈现出正常或良好的财务表现。
近三年业绩承诺与财务舞弊案例
近三年业绩承诺与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是一个严重的商业问题,近年来,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公众对财务舞弊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人员因财务舞弊被曝光和受到惩罚。
以下是近三年业绩承诺与财务舞弊案例:
1. ST凯乐:该公司在2016年至2020年间,通过与隋田力合作开展“专网通信”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其高管包括副总经理隗凯和朱后利、董事段和平、副总经理赵晓城和财务总监刘莲春等都涉及其中。
2. 科迪乳业:这家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连续三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其年报存在重大遗漏,未披露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和担保的情况。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相关责任人因此被罚款。
除了上述案例外,还有康美药业、乐视网、獐子岛等公司也存在财务舞弊的情况。
这些案例都表明,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财务舞弊,应该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公众对财务舞弊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公司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案例一: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蓝田股份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在资本市场上也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丑闻逐渐浮出水面。
蓝田股份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严重违反了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质量特征。
在可靠性方面,蓝田股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伪造了虚假的财务报表。
其财务数据严重脱离实际,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
蓝田股份在报表中夸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在相关性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严重脱节,投资者无法依据这些虚假信息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难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利益受损。
在可比性方面,蓝田股份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使得历史数据无法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众多投资者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对其失去了信心,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另银行等债权人也因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而收紧信贷,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蓝田股份的造假行为也对整个农业行业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为了防止类似的会计造假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
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违规成本,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三板财务造假案例
新三板财务造假案例案例:公司新三板财务造假案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的生物医药公司,成立于202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该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发、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等相关业务。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该公司在发展初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该公司决定通过财务造假来提高自己的利润和市值。
首先,该公司通过虚报销售额来增加收入和利润。
在财务报表中,他们虚报了产品销售额,将实际销售额夸大了一倍以上。
他们利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机会将产品库存调整到其他公司的账上,虚构了销售收入。
由于新三板注册公司的财务审计和披露制度相对宽松,没有像上市公司那样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导致他们的行为得以长期维持。
其次,该公司还通过虚构研发费用来减少税收和增加利润。
在税务报表中,他们将一部分非研发费用的支出标注为研发费用,以此减少纳税额。
同时,他们还虚构了一些虚假的研发项目,并伪造了相应的发票和合同来证明费用的合理性。
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虚假利润,还降低了他们的公司所得税。
最后,为了掩盖财务造假的痕迹,该公司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伪装自己的财务情况。
他们聘请了一些专业人士给公司提供特殊报告,给投资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此外,他们还通过突出公司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来吸引投资者,使他们相信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前景。
这种伪造宣传和宣传手法,使得这家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
然而,财务造假始终只是一时的做法,不能长期掩盖公司的真实状况。
在2024年,由于公司资本链断裂和信誉受损,该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
投资者纷纷撤资,并举报了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随后,相关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并最终证实了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以上就是一个新三板财务造假的案例。
这个案例反映了新三板市场财务监管不力、财务造假的潜在风险以及投资者应对财务造假的警惕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当加强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审查,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避免陷入财务造假的陷阱。
企业内部欺诈案例
企业内部欺诈案例标题:企业内部欺诈案例——阳光公司的财务内幕交易事件时间:2008年至2009年事件背景:阳光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制造和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公司。
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公司的财务部门发生了一系列内部欺诈事件,揭开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的黑暗面。
事件概述:2008年11月,公司财务部门的首席财务官李明成收到了一个匿名举报信,称公司某高层管理人员正在进行财务内幕交易。
李明成深感事态严重,决定展开内部调查。
调查过程:1. 2008年12月:李明成开始对财务部门的账目进行仔细审查,并发现了一笔高达2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异常交易。
经过进一步核实,这笔交易涉及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华和一家名为“友和投资”的公司。
2. 2009年1月:李明成设法获取了有关该笔交易的更多信息。
通过查阅公司的财务记录和相关合同,他发现这笔交易是一起以“软广告”为名义的内幕交易,旨在让张华非法获得与“友和投资”有关的特权利益。
3. 2009年2月:李明成与公司法务部门取得联系,并全面汇报了他的调查结果。
公司法务部门随即向有关部门报案,请求立案调查以及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立案调查及审理:1. 2009年3月:公安机关接到公司法务部门的报案后,立即展开了针对阳光公司的调查。
调查组成员前往公司,并对相关文件和证据进行了调取和查验。
2. 2009年7月: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张华和他的合伙人涉嫌在财务内幕交易中非法获利。
公安机关决定对两人立案起诉。
3. 2009年10月:阳光公司的案件移交至法院。
经过多轮庭审,法庭对张华和他的合伙人判处有期徒刑,同时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
律师点评:这起企业内部欺诈案例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李明成作为一名慎重负责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并果断采取了行动。
他的举报和调查展示了内部员工保护企业利益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公司法务部门和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并最终成功将违法者绳之以法。
存在财务舞弊的11大并购案分析
存在财务舞弊的11大并购案分析股正在经历并购浪潮,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
2017年并购家数11,291家,并购交易额45,288.62亿;2018年并购家数12,271家,并购交易额33,962.44;2019并购家数10,968家,并购交易额26,594.50亿。
鉴于目前的并购重组估值普遍是以收益法作为评估依据的,因此并购标的天然具有进行财务舞弊做大业绩从而提高并购对价的动机。
此外,在业绩对赌阶段,并购标的也存在财务舞弊的动机以完成业绩对赌承诺。
从造假行业分布看,化工、农业、机械、商业贸易、纺织服装等行业发生财务造假的数量较多。
某些行业是财务造假的高危行业,例如交易对手不规范或不透明、业务环节简单或难以验证(如提供非实物类服务公司)、资金流动缺乏痕迹(如农业行业)、关联交易多(依附集团母公司等关联方),使得造假成本较低或隐蔽性较好。
不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资本市场服务中介如投行、会计师、评估师,快速识别并购标的的财务真实性成为一项技术难题。
近年来,A股已发生多起标的公司由于被上市公司并购而进行的财务舞弊案例,部分案例汇编分析如下:案例1宁波东力(002164)并购年富供应链之财务舞弊案例宁波东力于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业务为传动设备、门控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年富供应链是宁波东力2017年7月以21亿元高价收购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进出口报关、采购销售执行、资金结算支持等综合性供应链管理服务。
收购后,年富供应链承诺2017、2018、2019年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2亿元、3.2亿元、4亿元,如未达标将进行业绩补偿。
2016年6月30日,宁波东力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以21.6亿元购买年富供应链100%股权。
同时,拟向宁波东力实控人宋济隆和年富供应链股东之一的母刚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6亿元。
该收购计划于2017年7月15日顺利获批。
2018年7月1日,宁波东力称在收购年富供应链的过程中,遭遇合同诈骗。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造假手法也越
来越高明。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1. 东方日升
东方日升是一家从事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在2012年至2016
年期间,其高管为了完成目标,采用了多种手段突破当光伏行业市
场的瓶颈,其中一个手段就是会计造假。
这些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将
销售收入、利润等虚高,使公司操纵了市场价格,误导了公众和投
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投资损失。
最终,东方日升因为涉
嫌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暂停上市并被罚款。
2. 聚龙股份
聚龙股份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16年,该
公司的内部控制出现严重漏洞,很快就发现了大量的财务造假行为,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业绩,将多年的财务真相隐藏起来。
最终
证监会对该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的处罚措施。
3. 安正时
安正时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公司业务和财
务数据逐步步入发展趋势的过程中,该公司高层客串制造出大量虚
假业绩和虚假财务信息,使公司的利益集团获得了获利。
最终,证
监会对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等措施,公司实际控制人也被判处刑期。
以上几个案例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大家看到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重性。
这些公司通过造假方式来掩盖真
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企业形象和信誉形成了不能弥补的损害。
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核、监管和问责,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财报造假案例
财报造假案例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而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进行的欺诈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一些财报造假的实例。
2001年,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因为在财务报表中虚增利润、隐瞒亏损,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安然公司的高管通过虚构交易、虚报收入等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非常乐观,但实际上公司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债务中。
安然公司的破产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也引发了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深刻反思。
另一个著名的财报造假案例是中国的“新希望集团”事件。
2010年,新希望集团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新希望集团在财务报表中虚报利润、隐瞒亏损,虚构业绩等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因为财务造假而受到处罚或者破产。
比如,2015年,中国一家名为“康得新”的上市公司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康得新在财务报表中虚构了大量业绩,虚报资产、收入等信息,最终导致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财务造假不仅仅是企业的道德败坏,更是对投资者的欺骗。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的监管部门都在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加大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总之,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是对整个市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地编制财务报表,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案例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案例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工作越发重视,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和提高审计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案例。
首先是宏源证券的虚假财务信息案。
2024年,宏源证券涉嫌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信息、虚增资本等行为,并于2024年被证监会商务部的审计机构通过季度审计及事务所检查发现。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证监会的调查下,宏源证券最终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这个案例表明了监管决心对虚假财务信息进行严厉打击,并且强调了审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的监督和审计。
其次是坤彩科技的虚假财务信息案。
2024年,坤彩科技涉嫌财务造假,通过夸大投资管理业务和虚增收入等手段,掩盖了实际经营亏损的事实,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这一事件引发了证监会的重视,调查发现坤彩科技在业绩预测和年度审计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最终,坤彩科技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这个案例强调了审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慎,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被虚假财务信息所误导。
还有恒康医疗的虚假财务信息案。
2024年,恒康医疗因涉嫌虚假陈述和虚增收入等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恒康医疗在销售和收入确认等方面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虚增了营业收入,掩盖了实际亏损情况。
证监会最终决定对恒康医疗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这个案例显示了虚假财务信息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突出了审计机构应该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提高对财务信息的审慎程度。
综上所述,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工作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审计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审计机构要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发挥其作为市场监督者的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才能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或者其他目的,通过人为操作、编造虚假交易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伪造,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违背证券监管规定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2015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中环股份财务造假案”。
中环股份是一家从事环保设备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其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87亿元。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环股份存在多项财务造假行为,包括虚构销售合同、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造成公司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中环股份股价暴跌,也让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另外,2016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康得新财务造假案”也是备受瞩目的案例。
康得新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涂料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1.89亿元。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康得新存在多项财务数据造假行为,包括虚构交易、虚假披露关联交易等手段,导致公司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这一事件不仅让康得新股价暴跌,也让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以上两起案例都是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其共同点是通过虚构交易、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伪造,以达到误导投资者的目的。
这些案例的发生不仅揭露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力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同时,上市公司也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解析与核查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解析与核查一、长生生物狂犬疫苗事件长生生物公司在生产狂犬疫苗过程中存在多项质量违规行为,如使用过期原料、调整生产数据等,导致其生产的疫苗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此案例属于财务造假的一种,因为公司在销售疫苗时做出虚假宣传,掩盖了质量问题,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二、欣泰电气虚假销售案欣泰电气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额计入财务报表,虚增公司业绩。
该公司高管在内部控制不严的情况下,通过与合作伙伴的串通,编造虚假销售业务,并通过资金循环的方式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准则,属于财务造假案例。
三、ST康得涉嫌虚增利润ST康得公司在2016年及之前的财务报表中虚增利润,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应收账款等手段,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该公司高管通过虚构交易和资金循环等方式,掩盖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市场,属于财务造假案例。
四、中弘股份虚增土地储备案中弘股份公司在土地储备方面存在虚增的情况。
该公司通过虚构土地储备项目,将未实际取得的土地计入财务报表,虚增公司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
这种行为既违反了会计准则,也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属于财务造假案例。
五、金亚科技财务数据造假案金亚科技公司在2017年的财务报表中,通过虚构销售收入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业绩。
该公司高管通过虚构交易和资金循环等方式,掩盖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市场,属于财务造假案例。
六、东方日升财务造假案东方日升公司在2016年的财务报表中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和虚增应收账款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业绩。
此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财务造假案例,违反了会计准则,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七、中天金融虚增业绩案中天金融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和虚增应收账款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业绩。
该公司高管通过与合作伙伴的串通,编造虚假交易和应收账款,掩盖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属于财务造假案例。
八、*ST中葡财务数据造假案*ST中葡公司在2016年的财务报表中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舞弊行为的出现,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管理不善,更是对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部门的不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第一,中潜股份公司。
中潜股份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曾经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
然而,在2015年,该公司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中潜股份公司在年报中虚增了销售额和利润,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差异。
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误导了投资者,导致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医药制造企业。
然而,2019年,康美药业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中虚增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出入。
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第三,山东华鹏玻璃。
山东华鹏玻璃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玻璃制造企业。
然而,2018年,山东华鹏玻璃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山东华鹏玻璃在信息披露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这些上市公司舞弊案例表明,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同时,上市公司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公司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例,探讨造假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以期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警惕和监管。
案例一:某A公司利润虚增某A公司是一家浙江地区的制造型企业,曾在A股上市。
在其上市前几年,公司的利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某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额、低价收购母公司资产以及编造盈利模式等手段,将利润人为地虚增。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损害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案例二:某B公司虚假资产减值某B公司是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的房地产公司,其股票在香港上市。
为了避免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不利披露,该公司在减值测试中虚构了负债、夸大了利润,进而通过欺诈手段掩盖了资产负债风险。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风险状况,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案例三:某C公司编造虚假交易某C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其上市后几年内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编造了大量虚假交易、合同和收入。
这些虚假交易不仅使得公司财务数据失真,也让投资者陷入错误的判断和判断风险。
最终,该公司被证监会处以罚款并被暂停上市,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财务造假案例背后的原因:一、利益驱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往往是为了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使公司股价得到提升,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而一些高管、股东或内部人员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参与其中。
二、监管不严: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监管缺失,通过操纵账目和披露信息来误导投资者,进而获取不当利益。
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也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新3年财务造假案例
最新三年财务造假案例1、*ST新亿虚增2018年营业收入1338.54万元、利润总额129.11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00%、利润总额绝对值的5.24%;虚增2019年度营业收入572.36万元、营业外收入7590万元、利润总额7924.82万元,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55.13%、253.78%。
*ST新亿2018年、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2022年2月14日,我国证监会开出了春节后的第一张罚单,而收到这张罚单的则是肥料产业的龙头金正大。
金正大在与自己的供应商、客户和外部单位进行虚构合同,空转资金,进行虚构贸易业务等财务造假让自己的企业虚增收入。
尤其是在2015年到2018年之间,累计虚增收入230.73亿元,虚增利润高达20亿元。
在近4年的时间里,金正大的高层隐瞒资本市场和数万的股民进行巨额财务造假。
3、乐视网 2007年至2016年累计虚增收入1872亿元、虚增利润17.37亿元。
4、科迪乳业 2016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8.43亿元,虚增利润3亿元。
5、宜华生活 2016年至2019年虚增收入70.92亿元,虚增利润27.79亿元。
6、同济堂 2016年至2019年累计虚增收入21121亿元,虚增利润28.16亿元。
7、康得新 2015年至2018年虚增利润115.31亿元。
8、广州浪奇 2018年至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28.86亿元,虚增利润412亿元。
9、宁波东力 2015年至2018年3月虚增收入34.82亿元,虚增利润4.36亿元。
10、中信国安 2009年至2014年累计虚增收入5.06亿元,虚增利润1013亿元。
11、龙力生物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虚增利润6.7亿元。
12、粤传媒 2011年至2015年累计虚增收入5.99亿元,虚增利润5.61亿元。
13、天夏智慧 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累计虚增收入不少于30.86亿元,虚增利润不少于11.48亿元。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以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例,分析其暗地里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二、案例描述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向来保持良好的财务表现,股价也向来稳步上涨。
然而,最近一次财务审计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揭示了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行为。
1. 销售收入虚增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定单和收入,将实际未发生的销售额计入财务报表。
他们与一些合作火伴合谋,创造虚假销售定单和收入确认凭证,以此来夸大公司的业绩。
2. 资产减值未计提该公司在资产减值测试中,故意低估资产价值,未按照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样一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的净资产值被人为夸大,给投资者带来了误导。
3. 财务指标篡改为了掩盖财务造假的事实,该公司还篡改了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
他们通过虚构数据和调整财务报表,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看起来更加优秀,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和提高股价。
三、案例分析1. 造假原因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内部原因:- 高管压力:公司高管面临着业绩压力和股价压力,为了满足市场的预期,他们选择了财务造假来夸大公司的业绩和价值。
- 控制环境薄弱: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给了财务人员造假的机会。
外部原因:- 投资者预期:市场对该公司的业绩和前景寄托了很高的期望,为了满足这些预期,公司选择了财务造假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审核不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挠财务造假行为。
2. 造假影响分析财务造假对公司和投资者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公司的影响:- 信任危机:财务造假行为会破坏公司的信誉和声誉,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降低,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公司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可能会受到罚款、停牌、退市等处罚。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
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
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
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
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
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
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6.26•【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诚信是市场最宝贵的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财务造假行为破坏了整个市场规则和诚信体系建设,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和延伸司法职能,对财务造假违法犯罪案件加强审判指导,制发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发布典型案例,意在依法整治财务审计秩序、有效遏制财务造假工作,不断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行为惩治力度,坚守法治和诚信底线,构建公开透明、诚信为本的市场环境。
人民法院对财务造假案件的妥善审理,关系到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及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五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这批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方位各环节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
本次选取的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挂牌公司、普通国有公司及私营企业多类主体,造假行为涵盖挂牌公司公开转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等多个场景。
人民法院对于证券发行人、主办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财务造假主体,根据各自过错予以相应刑事与民事打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要求。
二是惩首恶、打帮凶,坚持“过责相当”原则。
证券发行企业的大股东和实控人是财务造假的首恶,首先应予以严惩。
同时承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造假,严重损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了市场投资信心和国家金融安全,也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08年江苏阳光经营活动现金流有虚增嫌疑
营 活动 产生 的现金流量 净额 为 l 。 l3
.亿元 ,公司称主要原 因是 收回了 2 0 年 是纺 织行业 非常 困难 的 报 涉嫌虚假 列报 。2 0 年 年报 公布 6 1 08 08 上 期前三 名欠款 单位 的往 来及销售 年 ,然而从 年报 看江苏 阳光 依然 后 ,再 次 遭 到 质 疑 。 货款 。 交出了一份略有增长的年度答卷。 3 月6日, 证 券 日报 的 江 经 向 数 位 会 计 师 询 问后 的 反 董 秘徐伟 民表 示 ,江苏 阳光 的 苏 阳光 不分 红惹 利润虚 增猜 疑 未 馈 表 明 ,江苏 阳光 经营 活动现 金流 内销 市场 主要 以职业 装为 主 ,包 括 分配 利 润 达8 亿》 一 文 质疑 ,江苏 净额能 增加到 1 .亿元 这样高 的数 3 1 银 行 、部 队 、公安等 部 门有大量 稳 阳 光 拥 有 高 达 8 1 .4亿元 的 未 分 配 利 值 ,其原因尚待商榷 。 定 的职业 装更新 需 求 ,因此尽管 纺 润 ,却以 补充 流动资 金为 由 ,决 定
江苏 阳光 预付 账款 比去年 大 幅
收到 的现金 ”和 “ 购买 商 品 、接 受 缩 减 ,据 公 司称 预付款 项 期 末余额 及设备 款 8 0 亿元 ,主要是 报告 期 .7 1 劳 务支付 的 现金 ”两个 项 目影 响较 较 期初余 额 减少 近 1 亿元 。追 溯江 内经 董事 会审 批的 利用 天然 特种纤 大 。数据 显示 ,江 苏 阳光 “ 销售 商 苏 阳光预 付账 款 减少 的原 因 ,报表 维开 发生产 高档 精 纺面料 技 术改造 品、提供 劳务 收 到的现 金” 比去 年 中提到 : ( )本公司及 阳光 后整理 项 目预 付2 5 9 元 ,新建 纺 纱织 1 6 6万 增加 约4 亿元 ,而 “ 购买商 品、接 受 公 司预付 的 工程 款按 工程 项 目进度 布车间及道路设 施项 目预付 1 5 0 9 0 万
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财务造假典型案例1. 哎呀,各位财务界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财务造假这个又刺激又危险的话题!别以为这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说不定哪天就发生在你身边呢!2. 记得有个叫"阳光股份"的上市公司吗?表面上阳光灿烂,背地里却是乌云密布。
这家伙玩的可是个大的!他们把财务报表搞得跟魔术师变戏法似的,数字说变就变!3. 你们猜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把一大笔应收账款硬是说成了已收到的现金。
这招儿可真高!就跟你跟爸妈说"我月薪两万"实际上还在等录用通知书一样,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4. 有个财务小王看到这操作,心里直打鼓:"哎呀妈呀,这不是在刀尖上跳舞吗?"可是老板一个眼神扫过来,小王就怂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5. 结果呢?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这个财务泡沫就"啪"的一声破了。
监管部门一查,好家伙,造假金额高达几个亿!这下可好,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简直是一地鸡毛啊!6. 再给你们讲个案例。
有家叫"梦幻科技"的公司,名字起得挺梦幻,做的事儿也挺梦幻。
他们玩了一招叫"虚增收入"的把戏,把还没影的订单收入都算上了。
7. 财务总监小李看着那一串串虚假数字,心里直打颤:"这不是在玩火吗?迟早要出事!"可是为了年终奖,他还是咬牙把数据做了上去。
8. 果不其然,好景不长。
审计师一来,这些虚假收入就像是阳光下的雪人,瞬间就化了。
公司高管集体被请去喝茶,小李也难逃法律制裁,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9. 看到这儿,你们是不是觉得财务造假挺刺激的?可别动歪脑筋啊!这可不是过家家,一旦东窗事发,那可是要坐牢的!10. 有人可能会说:"哎呀,不就是改改数字嘛,谁能发现?"大错特错!现在的审计技术可先进了,就像是火眼金睛,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被揪出来。
到时候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啦!11. 所以啊,各位财务同仁们,咱们可得擦亮眼睛,守住道德底线。
阳光股份嫌疑财务造假
阳光股份嫌疑财务造假■本刊特约付梓钦阳光股份(000608.SZ)于11月26日发布了一份《关于XX证券交易所监管关注函的回复及年报更正公告》,披露了该公司的主要股东“辰元房地产开发XX”和“燕赵房地产开发XX”存在实质性的控制关系,属于一致行动,但是对此,上市公司以“未收到任何书面通知”为由未进行任何信息披露。
最终还是XX证监局发现了此问题,并向辰元出具了警示函。
存在有意隐满信息披露嫌疑从阳光股份所披露的信息内容看,似乎上市公司是“无辜”的,但实际上公司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查出辰元与燕赵之间的实际控制关系。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录的信息,燕赵的惟一股东为“天兴国业企业管理XX”,而“天兴国业企业管理XX”的惟一股东即为“辰元房地产开发XX”。
我们不怀疑辰元与燕赵很可能没有主动向阳光股份阐述两家公司之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但疑点在于,曾任阳光股份第五届监事会主席、现任第六届监事会主席之职的X建国先生恰恰担任着燕赵总经理一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为什么要向上市公司隐瞒这两家公司是一致行动人这层关系呢?笔者发现,对辰元而言,隐瞒了与燕赵的关联关系是有利于该公司的资本操作的。
根据阳光股份披露的公告信息,辰元在2013年末时还持有阳光股份2.29%股权,而到2014年末所占股比则减少至0.49%,到目前更是将所持阳光股份完全出清,由此可看出该公司自2014年初至今是一路减持的。
因为该公司所持阳光股份的股份占比并未达到5%的“红线”,因此在减持之时避免了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但一旦作为持股5%以上的燕赵的实际控制人,则辰元的减持是需要进行信息披露的,这并不利于其资本运作。
由于与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其应该是很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而从其一路减持以来的态度看,或多或少可能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上的问题导致其不看好上市公司。
从阳光股份披露的2015年半年报、三季报数据看,在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还同比增长40.66%的条件下,三季度时却同比大幅下滑了48.55%,这进而导致前三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滑了38.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股份嫌疑财务造假
■本刊特约付梓钦
阳光股份(000608.SZ)于11月26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监管关注函的回复及年报更正公告》,披露了该公司的主要股东“北京辰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燕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实质性的控制关系,属于一致行动,但是对此,上市公司以“未收到任何书面通知”为由未进行任何信息披露。
最终还是广西证监局发现了此问题,并向北京辰元出具了警示函。
存在有意隐满信息披露嫌疑
从阳光股份所披露的信息内容看,似乎上市公司是“无辜”的,但实际上公司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查出北京辰元与北京燕赵之间的实际控制关系。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录的信息,北京燕赵的惟一股东为“北京天兴国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北京天兴国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惟一股东即为“北京辰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我们不怀疑北京辰元与北京燕赵很可能没有主动向阳光股份阐述两家公司之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但疑点在于,曾任阳光股份第五届监事会主席、现任第六届监事会主席之职的刘建国先生恰恰担任着北京燕赵总经理一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为什么要向上市公司隐瞒这两家公司是一致行动人这层关系呢?
笔者发现,对北京辰元而言,隐瞒了与北京燕赵的关联关系是有利于该公司的资本操作的。
根据阳光股份披露的公告信息,北京辰元在2013年末时还持有阳光股份2.29%股权,
而到2014年末所占股比则减少至0.49%,到目前更是将所持阳光股份完全出清,由此可看出该公司自2014年初至今是一路减持的。
因为该公司所持阳光股份的股份占比并未达到5%的“红线”,因此在减持之时避免了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但一旦作为持股5%以上的北京燕赵的实际控制人,则北京辰元的减持是需要进行信息披露的,这并不利于其资本运作。
由于与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其应该是很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而从其一路减持以来的态度看,或多或少可能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上的问题导致其不看好上市公司。
从阳光股份披露的2015年半年报、三季报数据看,在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还同比增长40.66%的条件下,三季度时却同比大幅下滑了48.55%,这进而导致前三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滑了38.97%。
笔者发现,在这令人失望的业绩数据背后,有很多财务疑点印证了北京辰元不看好的理由。
营业税金冲账是否合理?
对比阳光股份披露的半年报和三季报数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上半年的累计发生额还高达3438.5万元,而到了三季报时却为-8273.9万元,这对应着该公司的此科目在第3季度单季度发生额为-11712.4万元。
这样的数据表现,出现在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上面,实在是非常罕见的。
对于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的阳光股份而言,“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中包含的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是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土地增值税又大多是在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完全清盘之后才进行清缴,而在此之前的土地增值税均为公司自行测算出来的,在测算之时还并未产生实
际纳税义务,因此会体现在应交税费科目当中。
从阳光股份半年报的“应交税费科目”余额看,高达2.75亿元,其中应交土地增值税余额就达2.41亿元。
因此,阳光股份第3季度“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诡异地出现大额负数发生额,应当是应交土地增值税在最后清缴过程中,发现与公司此前自行测算的金额相差巨大,不得不进行账务冲回。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土地增值税的核算政策在今年第3季度并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阳光股份核算土地增值税应纳金额的客观依据,并未发生过变更。
在这样的条件下,该公司此前年度计算的土地增值税应纳金额,与最终实际应缴纳金额存在着上亿元的出入,这合理吗?
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如此大金额的税金调整,对于阳光股份的业绩表现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上述逻辑中可以看出,阳光股份是在以前年度多计提了土地增值税,而在今年第3季度进行了冲回,也即增加了以前年度的费用支出金额、降低了本年度的费用支出金额,客观上导致将以前年度的利润转移到了今年第3季度,这对于过往年度税前利润也仅能维持在数亿元的阳光股份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业绩波动因素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阳光股份在2014年的净利润为-5.22亿元,今年前3季度则为3807万元,如果不是金额高达11712.4万元税费冲回,难免今年再次出现大额亏损。
而如果连续两年出现亏损,阳光股份将难免被冠以ST的帽子。
在这样的业绩环境下,突然冒出来这样一笔上亿元的土地增值税冲回,“巧妙”地将以前年度利润“平滑”到业绩难堪的今年,
这如何不令人怀疑是刻意为之?而阳光股份以前年度刻意加大了土地增值税计提比例再在关键时间点冲回,有人为操纵利润之嫌。
现金流量数据存疑
除了税费缴纳这一项之外,阳光股份的其他现金流量数据也存在很多疑点。
例如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该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的累计发生金额为5750.6万元,而3季报中披露的当年累计发生额却仅有4085.5万元,这就对应着该科目在第3季度的单季度发生额为-1665.1万元。
但是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现金流二级科目不应当出现负数发生额,这些数据表现指向阳光股份针对其经营性现金流出现过非常可疑的调账。
更何况,现金流二级科目还并非单一孤立存在,再如“投资支付的现金”科目,阳光股份在今年1季报中披露的累计发生金额为3000万元,而半年报中披露的当年累计发生额却仅有万元,这就对应着该科目在第2季度的单季度发生额为-2989.8万元。
“投资支付的现金”科目是用于核算公司对外投资实际支付的收购款,如果出现了很大金额的退还,就应当指向该公司的某个涉及金额巨大的收购失败,但是从阳关股份的信息披露当中并未发现这一情形存在的依据,这就非常令人怀疑该公司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了。
成本结转存在矛盾
阳光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存货科目仅包括“开发成本”和“开发产品”这两个,根据会计准则的定义,“开发成本”是用于核算在建房地产项目的累计成本,
一旦完工、处于可交付状态之后,便会结转到“开发产品”科目当中,直到最终房产项目实际销售出去、满足确认销售收入时,才会从“开发产品”科目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当中。
然而,阳光股份半年报披露的存货数据却是非常奇怪的,相比2014年末的科目余额,“开发成本”在2015年上半年中没有出现丝毫变动,两期数据均为190658.9万元。
这只可能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阳光股份今年上半年在在建项目上的投入金额,恰好完全等同于已完工产品对外销售结转成本的金额,但是这种情况存在的条件过于极端化,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却是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则是第二种情况,也即阳光股份在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开建项目中,既没有因未完工而结转到“开发产品”科目,同时该公司也没有针对在建项目进行后续投资建设。
在正常的房地产会计核算逻辑下,“开发产品”科目的减少金额,也就对应着已完工产品的对外结转金额,这些对外结转要么实现了对外销售,并被体现在主营业务成本当中,要么留作自用,被计入到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同一会计期间内阳光股份计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成本金额,不会超过存货“开发产品”科目的减少金额。
然而事实上,阳光股份的“开发产品”科目上半年末余额为16.54亿元,相比上年末的17.19亿元减少了6500万元,但是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包含的“开发产品销售”成本却高达8583.3万元,明显超过存货“开发产品”科目余额的减少金额,很明显这不符合正常财务逻辑,那么这多出来的2000元成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预付款无法佐证
阳光股份半年报的预付账款科目高达56465.3万元,在阳光股份的流动资产中占到了13%左右的份额,这对于以存货科目为重的房地产行业公司而言,不得不引人关注。
从阳光股份的预付账款科目构成来看,主要涉及的项目为向“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的预付股权转让款,余额高达43133.5万元。
从预付股权转让款的科目定义来看,很显然这笔巨款对应的收购行为还尚未完成、收购标的的所有权还尚未正式转移,因此还不满足计入到长期投资等资产类科目的条件。
同时这也就应当对应着,这笔收购资产的原持有人,也即“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尚未满足资产转让的确认条件,实际已经从阳光股份收到的这笔巨额,就应当体现在预收账款科目当中。
然而与此同时,根据锦江股份半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该公司确认的预收账款科目全部余额仅为19770.06万元,其中还并未包括“股权转让款”类待结算款项。
也就是说,这对阳光股份所披露的这宗股权收购交易,阳光股份和锦江股份的确认条件并不一致,在一方(阳光股份)认为收购尚未完成的同时,另一方(锦江股份)却认为已经完成了股权交割义务。
很显然这样的数据披露是矛盾的,这其中必然存在一家上市公司是在说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