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第01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高二地理探究课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2
地球的自转
情境导入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 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 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2011年11月
兴隆观测站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合作探究
HEZUOTANJIU
1.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4.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选择性必修一
自
然 地
基于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理 基
第一讲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础
情境问题式教学 QINGJINGWENTISHI
目录
contents
地球的 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公转
自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的 太阳直射点 形成和影响 的移动规律
方向、周期、速度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义。
明地轴特征及其应用,黄赤交角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观察北极星高度,推断当
水平 4:结合地球运动示意图,判断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纬度;观察太阳和星空运动特点,说
的方向,在地球公转图中判断二分二至日。
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先学后教
XIANXUEHUJIAO
阅读课文
完成导学案 [ 必备知识 ] 模块
时间:15分钟
1
BIBEIZHISHI
地轴
0°
α
俯视
侧俯视
经度 地 球 面 上 一 点 与 两 极 的 连 线 与 0 度 经 线 所 在 平 面 的 夹 角
➢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
高中地理 必修 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教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板书)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的自转(板书)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图一【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学生回答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 图2 图3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固有的运动,是地球日常运行的基本原理。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完成一次自转周期为一天,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完成一次公转周期为一年。
这两个运动共同造就了地球的四季交替和昼夜更替,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前提。
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地轴,它通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且与黄道面夹角约为23.5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上约为1670公里/小时,而在两极附近则相对较慢。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我们能够观测到昼夜的交替。
当地球某一地区处于阳光直射时,该地区经历白天;而当地球某一地区背离太阳直射线时,该地区进入夜晚。
自转还造成了所谓的地球惯性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在自转的效果下,具有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这些力对气候和天气模式也有影响。
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的椭球形轨道,其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太阳。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5.25天(一闰年为366天),每公转一圈形成一个完整的回归年。
地球的公转是由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被称为黄道,黄道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地区的角度有所变化,因此造成了地球四季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效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各个区域的昼夜长度、季节变化和气候特征。
在自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得到了阳光的照射,从而形成了温暖的气候区域;而没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则形成了寒冷的气候区域。
同时,地球的自转也导致了地球的离心效应,使得赤道地区形成了较大的气旋和气候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赤道地区的气候更加潮湿和炎热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不同地区的太阳直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宇宙中的运动方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自转是地球上一天分为24小时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的轴线被称为地轴,它通过地球的中心并延伸出来,分别穿过南北两极。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圈,使得我们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这也是我们所处的坐标系旋转的速度。
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使得不同季节的出现。
当地球绕太阳运动到夏至时,南半球会迎来冬季,而北半球则迎来夏季。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转给我们带来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白天我们可以享受阳光的照耀,进行各种活动,而夜晚则是我们休息和睡眠的时间。
自转还带来了地球上的时区划分,不同地区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安排。
公转则使得地球的温度分布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的地区温度较高,而靠近极地的地区则温度较低。
这种差异导致了地球上多样化的气候和季节的交替变化,为人类的农业、生态系统和生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所独有的特点,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时间制度。
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珍惜地球的运动,积极保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的运动,旋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的知识点包括:自转的方向、速度、时间制和造成的现象。
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这是因为地球从西向东自转所造成的地面上的天体运行轨迹为东西方向上的弯曲。
2.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的时间。
所以地球的自转速度为每小时约1667公里。
3.自转的时间制:地球自转的时间制通常采用24小时制,即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
每个小时再按60分,每分钟再按60秒计算时间。
4.造成的现象:地球自转造成了许多重要的现象,如天文学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即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白昼和黑夜不断交替;同时自转也会造成地球产生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影响地球的重力分布和气候。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的运动,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公转的知识点包括:公转的轨道、速度、时间制和产生的季节变化。
1.公转的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为近似椭圆形。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最近时距离太阳约1.47亿公里,最远时约1.52亿公里。
2.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指地球在绕太阳轨道上每单位时间所走过的距离。
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变化,平均速度约每秒29.8公里。
3.公转的时间制:地球公转的时间制采用365天制,每隔四年会多加一天,即闰年。
所以平均每年365.25天。
4.产生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和地轴与黄道的倾斜角度是引起季节变化的关键因素。
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形,所以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能量较高,温度较高,此时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最远时,能量较低,温度较低,此时为冬季。
而南北半球由于在不同时间离太阳最近,所以季节是相反的。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的自然日和时间制度,造成了昼夜交替和离心力、科里奥利力等现象。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完成一年的时间为365.24天;地球的自转则指地球的自身运动,绕着地心自转,完成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两种运动形式在地球的自然环境中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对人类生存和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环绕运动,即地球每365.24天绕着太阳完成一周。
2.形成原因公转是由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在太阳引力下的惯性运动相结合所形成的。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轨道平面称为黄道,而公转则是地球绕着黄道进行的。
3.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椭圆形轨道,而不是规则的圆形轨道。
地球公转速度附着在轨道上,近地点速度最快,远地点速度最慢。
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离心率为0.0167,即轨道形状比较接近于圆形,但并非完全的圆形轨道。
4.季节变化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不是完全的圆形,轨道上的点离太阳距离不同。
距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距离近日点的时候,太阳发出的光和热能到达地球的面积比距离远日点的时候要集中得多,所以近日点期间地球表面更容易受到太阳的照射和热能,这时节气就会转入春、夏季;而在远日点期间,地球离太阳较远,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小,此时节气就会转为秋、冬季。
因此,地球公转对于季节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5.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地球公转还影响了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除了两极周围地区需要一个冬夏交替的日照给予季节变迁以外,其它地方核心太阳会以一定的高度角照射地面,也就是说,白天的时间会比夜晚要长;此外,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点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因此地球的光照强度也会有所变化,光照强度最强的时候为夏至,最弱的时候为冬至,具体影响因素还包括投影面积。
二、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着地心轴的自旋运动,即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
2018-9-18-1.3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自转,公转)

远日点
北半球为例: 位置 节气 日期 直射点位置 A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B C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D
你画对了吗?
夏至(6.22)
● ●
23 26 ' N
秋分 ● (9.23)
●
。
春分 (3.21)
春分 ● (3.21)
地球 围绕 运动方向 运动 中心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恒星年:
运动速度
平均角速度: 约1°/日 平均线速度: 约30Km/秒
公 转
太 阳
北极上空看: 365日 逆时针 6时9分10秒 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近日点较快, 远日点较慢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的概念 2.黄赤交角的大小
目前度数:23°26′
90o
低 中 高 纬 的 划 分
北极 90°N
高纬度
60°N
中纬度
30°N
低纬度 赤道 低纬度 0°
30°S
中纬度
高纬度
南极 90°S
60°S
五 带 的 划 分
有极昼极夜 北寒带 无 直 射
北温带
热带
有直射阳光, 且直射两次
南温带
无 直 射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特殊纬线
0°: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 低中纬度分界线 60°: 高中纬度分界线 90°: 南北极点 23°26′:
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日
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 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是? 19时56分4秒
3.自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