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课例研修心得(市级公开课《湖心亭看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课例研修心得

黄梅县小池二中刘咏超今天是2018年10月12日,来到黄石八中的第四天。今天上午有幸聆听语文组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教学——《湖心亭看雪》。经过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认真地讲解,巧妙独到的课堂设计,我对《湖心亭看雪》一文又有了新的认识。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两位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第一堂课的王晓平老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分析课文重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第二堂课的方珍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抢答“西湖古诗词”的活动导入,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

由方珍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几个特点: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整节课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下面从几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这堂课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也符合教学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学科要求。

二、知识结构清晰,问题设计到位

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课堂上,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在研读文本时,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简明流畅。

三、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

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

四、教学流程清晰严谨

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衔接严谨,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从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从问题的设计,到解读点评,从课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稳步推进。

五、能够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体验。

在难点突破讲解白描写作手法时,老师借助两幅荷花图(一幅色彩鲜艳,一幅素面图)进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白描”,并设计“小试牛刀”活动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白描手法。

本课有几个环节值得商榷:

这是一篇文言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载体,文言实词、虚词的认识与积累不能从简,更不能缺失。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认识不能仅仅依靠大屏幕上的闪动,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印记的学生的心里和记忆里,作为今后文言实词串并使用的储备资源。而依赖大屏幕的效果只是一种闪记,无法形成真正的记忆。因此,文言文教学还应该把一些值得记忆的实词和虚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面对实体文字多看几遍,多写几次,这样的教学效果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印象。

在课文内容的梳理上,问题的设计还不到位,语言重复累赘,以

致整堂课用了53分钟。时间把握不到位,只能说明教师的问题设计的不够精炼。正如黄石市语文教研员陈建主任所说,语文三不讲:学生自己能够看懂的内容,不讲;学生能够自行找到答案的,不讲;讲了学生也理解不了的,不讲。其实,从整体感知到画面描述,本文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老师如何利于这些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这就需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如:作者围绕文章题目“湖心亭看雪”写了哪些内容?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的哪句话相互映衬?结合语境,试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等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一层层把内容剥开,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放心、放手、放权让学生自己摸索,教师适当的引导,才能更好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