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诊断

合集下载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_说课稿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_说课稿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_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一方面巩固了11~20 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观察,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

第二个例题是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好准备,同时还介绍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因为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这个内容我打算穿插在后面的练习课中进行教学。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抽象思维,探索,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知加减法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在已掌握了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 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既可以巩固 11~20 各数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学生将能够熟练进行10加几的加法运算和相应的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加几的加法运算以及掌握与10加几【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操作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与10加几相对应的减法运算。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2.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算理。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强。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 11~20 各数,掌握了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对于加减法的关系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计数器、小棒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10 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基础上,抽象“10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在知识间建立联系的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点:
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请你借助图或学具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10+3=13的。
预设:
(1)在图中数一数的方法:从10开始数,11、12、13;
(2)摆小棒,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先数出了10根小棒,再数出3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是1个十,3根小棒是3个一。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所以10+3=13。
3.尝试用数的组成口算下面各题:(配合小棒图理解)
预设:
(1)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鸡蛋,10+7=17、17-7=10、17-10=7;
(2)生活中的学具铅笔,10+4=14、14-4=10、14-10=4;
(3)生活中的飞镖游戏,10+9=19、19-9=10、19-10=9;
教学难点:
抽象“10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樱桃图,提出问题。
2.列式解答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10加几的计算方法
1. 汇报算式,并结合图解释算式意思: 10表示左边樱桃的个数,3表示右边樱桃的个数。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樱桃,是求整体是多少,要把两部分合起来,10+3=13,一共有13个樱桃。
②不同的加法算式及其他算法:6+10=16,也可以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doc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doc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龙婷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一图四式,1T2O 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的学习,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对一图四式,1广20 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教学本节课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一、复习铺垫1、看图列四道算式。

2、用小棒表示15。

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很多小客人。

小明为大家准备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2、出示例题的苹果图。

(1)提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盒子里有10个苹果,盒子外面有5个苹果)(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3)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4)如果没有图我们可以怎么计算?(5)比较四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三、巩固应用1、()+ ()=() ()-()=()()+ ()=() ()-()=()2、开火车(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开火车回答)3、己知10 + 6 = 16,你能说出另外三道算式吗?四、全课总结: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1、课前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新知的学习。

2、故事情境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1、导入部分情境转换的太快。

2、在教学提问时没能把控好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数学专业术语还不能较好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慢慢的引导。

3、在教授新知10加几相应的计算时不够透彻,导致整堂课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没有突破4、让学生用三句话描述一幅图的训练不够。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

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_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_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_说课稿
听了老师《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我感觉非常不错。

教学结构清晰,整堂课比较注重在口算方法上的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

这对刚参加工作的邬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

下面我就听课后的一些商榷之处,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1、用小棒摆13根,然后看图写算式环节:
10+3=1313-3=10
3+10=1313-10=3
我认为:写完算式后,老师可以就介绍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然后再让学生说:看着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2、我反观课后练习,发现有口算“十几加几”的算式。

所以,我认为这堂课的课题定为“11—20以内不进位加法或减法”更合适。

在学生能口算“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后,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迁移自己算“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

3、这节课,我们即使不教,学生也会算了。

那么老师该教什么?我认为:加强学生快速口算此类题也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此,老师在归纳小结算法后,应多加强此类题的口算训练,比如可以多做些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

2.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磁性小白板、磁性数字卡片。

2.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公园,让学生观察公园里的景物,引导学生用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描述景物。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2)让学生举例说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验证发现的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六、板书设计1.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 内容:10 几 = 几 1010 - 几 = 几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运用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教案——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教案——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一年级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教案,旨在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内容主要涵盖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具体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通过心算或者物理操作的方式完成,比如使用手指或者计算器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速算能力,增强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新。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速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或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演示法:通过示范或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讨论法: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和反思,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内容1.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速算练习和相应的练习题。

3.思维题和拓展题,鼓励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

六、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或情境,如数学小游戏、数学歌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和学生们一起玩起“手指计算”游戏。

教师用手指随机合十展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这个数字的大小,用手指把其他手指摆成相应的数字,然后再通过加减法计算出结果。

2.演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比如,通过手指或算盘等工具演示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讨论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和反思,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第一册82页设计意图:“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在本堂课中,我首先采用低年级小朋友喜欢的手指操,复习上节课学习过11~20数的组成知识。

接着由生活情境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引,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发现过程。

在探索新知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练习时总结算法,分类总结各种类型算式,得出计算规律,有利于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

在口算的时候,多让学生用数的组成说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谈话: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数的组成。

我们一起用手指操说一说。

(引导:左手用拳头表示1一个十,右手用手指表示几个一。

通过手指操强化小朋友的数位概念。

)2.填空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20里面有( )个十。

5.提问:15-5表示什么意思?等于多少?你怎么想的?15-10呢?学生活动借助小棒,讲清算理1个十和5个一去掉1个十还剩下()个一,所以15-10=()1个十和5个一去掉5个一还剩下()个十,所以15-5=()【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通过拿走小棒的动作帮助小朋友加深减法的含义,让小朋友边动边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6.小结:小朋友们看一幅图列出了四道算式,还算出了得数,我们一起来结合手指操读一读这些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手指操生动形象地说清算理,加深了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新知的铺垫,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

尊重学生的选择,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探究,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在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口算卡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2.复习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也可以组成十几。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在我教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其中,加减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一数学教学内容,我发现了一些教学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较大的数上进行加法运算时,往往会出现算式混淆的情况。

他们容易把位数对齐混乱,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尤其是在加法运算中,个位、十位、百位等的概念容易混淆,使得算式的计算过程变得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数的位数对齐,并且通过练习题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

例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用纸牌上的数字组成加法算式,并要求他们按照正确的位数对齐完成运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位数对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强调了加法运算的正确性。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解决减法运算时,常常会出现记忆混淆的现象。

他们往往将减法运算当作加法运算来进行,忽略了减法运算的特点和规律。

这种记忆混淆导致了学生在减法运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无法正确得到答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一些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例如,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减法算式的规律,发现计算结果与减数有关,并通过实际物体的拆分与减少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并且,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思维过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学生逐渐掌握了减法运算的特点和规律,提高了解决减法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一内容的应用能力较弱。

他们很难将该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无法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这一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中重点放在了算式的计算过程上,而忽略了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增加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应用题。

例如,我设计了一些与购物、分配等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用《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这样的应用练习,学生对于该内容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5篇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5篇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5篇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就一定要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写好教学反思,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必须将教学反思的写作重视起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您如今正在阅读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的末尾我对11~20各数的组成停止温习,这样先生学习起来比拟容易。

本节课的知识比拟复杂,于是我就让先生多说,多入手操作,多练习,到达每个先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

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先生感兴味,同时防止计算教学的单调,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扬舞手操作的功用,生动了课堂气氛。

一图四式是先生已有的阅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关于才干强的先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关于才干差的先生依然会接受较慢。

因此,我布置先由教员〝扶〞着学,再到教员〝放〞开让先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先生,让不懂的先生能在教员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想生动的先生想自己探求的要求。

增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厚先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厚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了解数的概念。

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了解、去观察。

一方面使先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溢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先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我在设计的时分思索到一年级先生的留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就课前先让先生温习了0——20这21个数字,在先生学习了新内容之后从这21个数字中选择两个,然后写一个算式,先生都写的十分好,看到这种状况我就让先生看着这个算式再写出其他的三个算式,结果出乎我的预料。

不论预备的怎样好,一节课总有很多优缺陷。

由于课前预备不十分充沛且阅历缺乏,一些环节处置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才干还需尽快提高。

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入手操作后花时间仔细总结出算法,让先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表达得不清楚。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材料,请勿照搬照抄组图]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及“做一做〞的练习。

分析教材:《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稳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根底。

分析学生: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信托困难不会很大。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简单上手。

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到达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9+1 8+2 10-7 5+49+0 6-6 4-4 3+67+3 6+4 8+2 0+5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数的组成。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3〕10和4组成的数是〔〕。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二、新授1.教学例5。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10+3=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答复: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二、说教学程序(一)、复习旧知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1、教学例5(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

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副标题#e#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探索发现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发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本堂课中,教师首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即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引出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引,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发现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调控欠缺,导致纪律把握的不好,对学生习惯的培养须加强。

其二,教师的语言过于贫乏平淡,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味的用孩子性的语言,会造成学生听觉上的乏味,从而注意力涣散。

教师应加以适当的指令性语言和激励性语言。

其三,在管理办法方面,除统一性语言外,还需加以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固原市原州区同仁回民小学:杨天宇。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doc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doc

9+1+67+3+210-8+310-6+4
四、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样的计算?你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

《课标》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并未直接采用书上的出示蛋糕图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

教学时能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虽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由于采用奖励五角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但因为教学例题采用摆小棒的方法,直观性强,在讨论10+5等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难以想到用数的组成来想算法,可见抽象性的内容在教学中还需设法突破。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诊断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诊断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诊断一、概况简介(一)上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二)上课对象:横街学校一(3)班(三)上课老师:刘剑(四)上课时间:11月27日(五)教材简介: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例如,教学9加4时,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教材中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安排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都是比较简单的,如11+2、13-2、14-4、11+3。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

(六)教学目标简介:此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是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课堂描述、分析《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课,陈老师是这样设计处理的:第一环节:陈老师根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利用小棒图从数的组成入手,即复习了数的组成,为今天学习的新知铺垫,又顺理成章的引到了新课的教学。

第二环节:利用小棒图,移动小棒让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从而引出4道算式,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处理很形象直观,同时也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教学。

第三环节:运用计数器结合数位知识,通过移动珠子得出四道算式,继而教学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这样处理既是对第二环节知识的练习巩固又很好的落实了算式各部分名称这一知识点,一题多用。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0加
几和相应的减法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是为了巩固
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在例5的教学中,一图4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感觉太简单了,但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新课的时候,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生,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素,既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优生的带动下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也满足了优生想自主探素的欲望。

在例6的学习中,是认识加减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虽然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但其实很多学生都已经认识了。

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自己想。

我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加减法算式里,他们也自己的名字,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什么名字吗?”;学生一听都纷纷开动脑筋,在学生讨论纷纷的时候,再出示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已基本掌握,但在计算时对一些差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特别是减法,有的会说不会写,有的会算不会说,看来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工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诊断
一、概况简介
(一)上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上课对象:横街学校一(3)班
(三)上课老师:刘剑
(四)上课时间:11月27日
(五)教材简介: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例如,教学9加4时,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教材中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安排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都是比较简单的,如11+2、13-2、14-4、11+3。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

(六)教学目标简介:
此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是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课堂描述、分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课,陈老师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第一环节:陈老师根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利用小棒图从数的组成入手,即复习了数的组成,为今天学习的新知铺垫,又顺理成章的引到了新课的教学。

第二环节:利用小棒图,移动小棒让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从而引出4道算式,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处理很形象直观,同时也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教学。

第三环节:运用计数器结合数位知识,通过移动珠子得出四道算式,继而教学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这样处理既是对第二环节知识的练习巩固又很好的落实了算式各部分名称这一知识点,一题多用。

第四环节:陈老师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根据图写出四道算式、直接写出得数、连线题、估算。

基本都是针对本课时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习题,即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数感。

课堂教学中由于采用奖励小贴纸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三、建议和探讨
1、本节课10加几的口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算理和方法,即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对于这一点陈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给学生指出,特别是这节课对于数位这一知识,陈老师没有很好的结合算式进一步理解。

2、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数的各部分名称,第一次这么明确的把相关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放在一起,对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式需要渗透的,课堂中也有学生已经提到,但陈老师没有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3、在第二环节、第三环节的小棒图和计算器移动小棒和珠子,情境非常相似,陈老师在第二环节是扶着学生一步一道算式讲的,第三环节还是这样处理就有点过于扶了。

新课程实验教材对计算的教学往往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本节课也一样,可以老师出示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整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信息。

从而口头表达出来,形成一个问题。

这样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教学诊断
瑞安虹桥路小学戴圣育
一、诊断背景
1、授课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
2、授课对象:杭州市长青小学五年级(5)班
3、授课教师:温州市瓯海区丽岙小学丁王林
4、授课时间:40分钟
5、观察目的
①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诊断得失;实践反思,促进自我专业成长;
②对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评价、提问技巧、时间分配、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案例简略描述: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是相互依存的,如:植物与土壤今天我们学的数学知识也是相互依存的。

师:出示教学图学生列式
生:6×2=12 12÷6=2 12÷2=6
师:在这些算式中2,6,12有什么联系?
(学生能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就自学课本)
根据算式说一说因数和倍数:3×4=12 18÷3=6 a×b=c
(二)找因数
1、师:观察12的因数你有何发现?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说明研究范围)(出示表示因数的文字叙述法和图集法)
2、师:那么你也试着找出18的所有因数,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

你是怎么找的?(一对对有序的找)
3、同桌出数互相找。

(教师收集有用信息,只有1、2、3个的因数的数和中间有重复数字的数)
4、观察以上数的所有因数,你有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本身)
5、按要求写数(最多写3个)
①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有()
②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有()
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有()
(三)找倍数
1、从个数,最大,最小来研究2,3,5的倍数
2、独立研究,写出研究结果。

3、回报结果
4、比较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你有什么要说的?
5、找出1至30中5的倍数
(四)对比,观察
因数和倍数有什么不同?相同?
三、诊断分析
(一)欣赏的地方:
1、教学结构合理,课堂设计层次清晰,以三个主体环节构成了整堂课的明线:一从引入唤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回顾;二通过主动探究,经历模糊到清晰;无序、到有序寻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三通过对比观察练习,沟通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活动较积极。

在反馈学生思维和方法时,把学生的想、说有机的融为一体,学生在表述中体验和感悟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不足的地方:
1、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建立。

文本中是以一副主题图12架飞机排列作为研究内容展开。

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建立有图形支撑。

王老师仅仅是通过让学生自学,然后汇报让学生举例汇报。

学生模仿书上的例子进行汇报。

对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他是无法进行对感念的建立的。

2、找一个数因数的时候展开不够。

课前预设希望学生自主探究一个数的因数,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在汇报的的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思路还算清晰,表述也较完整,但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思维表述的背后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致使整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比较流畅,而事实上浮于表面,没有留下思维痕迹。

也就是雁过无声,厚度不够。

基于以上的情况和指导老师、组内成员的指导、分析,我个人认为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目标去努力。

1、要充分研究教材,读懂文本。

2、尽可能关注中下生,让他们通过感知、合作与交流,建立感念和表像。

3、课堂教学语言还有修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