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总结非常全面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地处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邻朝鲜半岛、韩国和日本诸岛。
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
南界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北连蒙古国,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接壤。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
中国地形以西北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南部丘陵和广大的河流系统组成。
1. 西北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它是中国境内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单位,占地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
2. 安集海、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秦岭、大巴山等山脉纵横交错,横亘中国地理版图,构成中国境内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四川盆地等一系列平原和盆地的形成,使中国南北平原和盆地占了很大的土地面积。
4. 沿海地区:中国沿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
中国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之一,沿海地区属于典型的沿海平原地区。
三、气候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
主要气候类型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1. 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因地处高纬度,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2. 温带气候:包括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带等地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3.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
中国的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东亚季风和西北季风是中国主要的季风类型。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的国家。
其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地理差异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南临南海,北界蒙古、俄罗斯、朝鲜。
其地形地貌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西部高原与盆地和南部丘陵、山地等。
具体来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其中,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2. 西部高原与盆地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巴蜀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中国的水源保护区。
巴蜀盆地地势低洼,盛产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景观壮丽。
3. 南部丘陵、山地中国南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华南丘陵、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等多座世界最高峰。
以上所述,中国的地形地貌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纬度、地形地貌和季风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部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3. 干旱气候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雨较少,气候干燥,土地肥沃。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面积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它东临黄海和东海,南界南海,西连新疆、西藏、云南,北接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的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丘陵和沙漠等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中国的边界线长达2.2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蒙古、俄罗斯、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
这些边界线跨越了高山、河流和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化,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带、华北平原、西南高原、青藏高原、新疆盆地和东北平原等。
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
华北平原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带,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西南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这个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交错,气候多样。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新疆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是亚洲内陆最大的盆地之一。
这个地区拥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地貌,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能源生产区。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这个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主要山脉和河流: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其中,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除此之外,还有松花江、黑龙江、珠江等重要河流。
中国的主要山脉包括秦岭、太行山、华山、长白山、黄山和喜马拉雅山等。
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南边界,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也是珠穆朗玛峰所在地。
气候和自然资源: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
北方气候干燥,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而南方气候湿润,四季温暖。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和渔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中国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在中国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地球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等知识。
本文将围绕中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成和形状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地表四部分组成的。
地球呈椭球形,它的赤道周长要比两个南北极之间的周长略大。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进行的旋转。
3.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山地等形状。
中国的地形主要以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平原、西南丘陵盆地以及华南连绵山地为主。
4. 气候气候是地球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平均值。
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大气圈和水圈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5.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温度情况,地球的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6.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等都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
例如,人类聚居地区的选择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7.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地球自然活动造成的灾害。
地震、洪涝、旱灾、风暴、滑坡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8.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应该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类的聚居地人类聚居地是指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人类的聚居地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城市是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地方,而乡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居住地。
2. 人类的活动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着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生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而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文化、教育和交通等。
3.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总数。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一、中国地理1.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南临南海,南以海峡与台湾相望,西南与印度、不丹等国相邻,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朝鲜相邻。
2. 中国地形:中国地形起伏变化,东部大部分为低洼平原和丘陵地带,中部为高原和丘陵地带,西部为高山地带。
3. 中国气候:中国地处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4. 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元素、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等。
5.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可以按照地势和气候特点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理区域。
二、世界地理1.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世界上共有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
2. 世界的气候带:世界的气候带包括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生态。
3.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世界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飓风、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主要国际河流: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河流有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河、黄河、长江、亚马逊河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
5. 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环境保护1. 环境异化:环境异化是指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恶化和变坏,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它们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量流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模式,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航拍中国 地理知识点总结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理多样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景观。
航拍中国,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国的自然美景,还能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知识。
本文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临西太平洋,北界东北亚地区。
中国大陆地理坐标为东经73°33′到东经135°05′,北纬18°03′到北纬53°33′。
中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海洋,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
二、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东部平原地区、中部丘陵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和南部山地地区。
1. 东部平原地区中国东部是一个广阔的平原地带,主要是长江和黄河两大平原。
长江流域的平坦平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虽然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但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2. 中部丘陵地区中国中部是一个起伏不平、丘陵连绵的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华中丘陵和华南丘陵等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较为起伏,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和森林资源,对中国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3. 西部高原地区中国西部是一个高原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新疆、西南地区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也是中国的主要水源地。
新疆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有着绝美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南部山地地区中国南部是一个山地地带,包括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台湾岛等。
这些地区地势崎岖,山高谷深,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被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三、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中国的气候特点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1. 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资源和多样地貌的国家,地理特点决定了中国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系统、自然资源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2.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毗邻14个国家,东临太平洋,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的四大边界是东海和黄海、冰冻期的北冰洋、塔里木盆地以及南海。
3.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多样。
整体上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四个地貌区域。
其中,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云贵高原等是中国的重要高原和山地区域。
4.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和多雨。
西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5. 水文系统中国拥有丰富的水文系统,主要由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等重要河流组成。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60公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水道。
中国还拥有众多湖泊,如武汉的鄂州湖、四川的洞庭湖等。
6. 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铜、铝等。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和铜的主要出口国。
7. 人文地理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
中国的人文地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民族风情等。
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苏州的古典园林等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8. 旅游资源中国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中国的旅游景点有长城、故宫、黄山、九寨沟、桂林等。
这些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9. 环境保护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地理环境也是非常多样和丰富的。
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多样的国家,主要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和河流等。
1.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位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川西高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交界处,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横断山脉和金沙江。
内蒙古高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部分是草原和沙漠,这个地区被誉为中国的“草原之魂”。
2. 山地: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方,有“天然屏障”之称,对中国的气候和地质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岭山脉坐落在陕西和甘肃两个省区,起伏不平,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和荆楚府南边的依仗太行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地跨石家庄、邯郸和安阳等地,给北方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是陕北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中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华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是中国人口和粮食主要集中地区之一。
华南平原分布在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这些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干燥,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和天然气田。
4. 河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内河。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由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组成。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多寒冷。
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新疆和青海等地,降水少,气候干燥。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下面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资源、植被动物、人口分布、经济地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东南临东海,西靠西伯利亚、蒙古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北邻俄罗斯、蒙古国、朝鲜和哈巴河地区。
中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东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势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交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河流湖泊等。
中国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西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中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中国盆地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盆地等。
中国平原主要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平原。
中国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以长江、黄河、珠江、淮河为主要河流,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鄱阳湖等为主要湖泊。
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环境不仅多样,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中国主要有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大气候区域。
中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西藏高原气候严寒天气条件恶劣,所以成为世界屋脊。
中国气候环境的多样性是中国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
水文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河流湖泊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中国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主要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鄱阳湖等。
中国的水文资源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植被动物中国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拥有着上万种植物和动物资源。
中国南方植被多样,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北方植被类型相对简单,以针叶林为主。
高一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一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中国地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航拍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技术手段,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加直观、真实的地理信息。
本文将通过航拍视角,介绍中国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地理概况中国地处东亚,北纬3°52’N至53°33’N,东经73°40’E至134°46’E 之间。
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9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台阶状分布。
东部为平原、丘陵,中部为山地,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南部为喀斯特地貌。
二、中国的山脉中国境内有多条著名山脉,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天山、昆仑山以及秦岭、大巴山、五岳等。
我们通过航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山脉的雄伟壮观,如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天山的冰川等。
山脉对于中国地理的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中国的河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境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著名河流。
通过航拍,我们可以鸟瞰这些河流的起伏曲折、奔流如注的景象,还可以看到其流域的农田、城市、渔村等。
这些河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对于国家的经济、交通、农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湖泊中国拥有众多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通过航拍,我们能够鲜明地看到这些湖泊的辽阔面积、碧波荡漾的景象,以及周边的山峦、城市等。
这些湖泊不仅是中国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五、中国的自然景观中国地理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高原湖泊、沙漠等。
通过航拍,我们能够欣赏到这些景观的壮美和独特之处。
比如,鸟瞰喀斯特地貌,可以看到溶洞、天坑等奇特的地貌地形;而在高原上,则可以俯瞰到宛如宝石般湛蓝的湖泊;沙漠的辽阔、蜿蜒而流的沙丘也给我们带来了震撼。
六、中国的经济发展航拍还可以展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平原、丰富的水域和独特的气候。
本文将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欧亚大陆,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
东、南、西三面环海,南海、东海和黄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域。
中国还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国家。
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非常明显,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
地貌中国的地貌非常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
中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雪域高原、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和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也非常多样,从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等气候区域都有。
中国的气候地带横跨东西六千公里,南北五千公里。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中国南方雨水充沛,北方雨量较少。
中国还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分明。
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
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重要河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巴音布鲁克等大型湖泊。
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赛里木湖,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现代的城市文化等。
民族文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
其中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边疆地区。
农耕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灿烂的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文化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地区。
认识中国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认识中国的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概貌中国地形复杂,南有高山、北有平原。
中国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
中国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大巴山等。
中国的主要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季风气候,北部大部分地区为寒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部沿海地区四面环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
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等。
长江位于中国中南部,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黄河位于中国中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六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
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中国的铁矿、铜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中国土壤肥沃,适宜耕作,是世界上农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世界强国行列。
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争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产业链等方面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技术创新、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自然环境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动,包括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等。
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鼓励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大海,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因此,中国经济资源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
同时,中国在世界地理环境中处于关键位置,东临太平洋,西接南亚、西亚,北连中亚,南邻东南亚,地缘政治战略优势较为明显。
中国常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常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展现,也是中国特有的国土资源的总体体现。
中国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高原呈阶地状,海拔较高,呈台地状,地势平坦。
平原地形地貌广泛分布,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山地地形地貌是中国地貌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地形地貌主要由山组成,是世界上山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
丘陵地形地貌适宜农耕,中国丘陵地形地貌广泛分布。
盆地地形地貌为内陆干旱地区,中国盆地地形地貌广泛分布。
二、气候中国气候地域广泛,呈现出分布不均、气候类型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国境南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国境东部。
这三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地域上各有所占,气候条件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水文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一、水文地貌多样、水文系统发达是中国水文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
中国水文可以分为内陆河流、湖泊和水库。
内陆河流是中国的主要水资源,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
湖泊是中国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也是中国的名牌景观。
水库主要是用于灌溉农业、发电和防洪。
四、土壤中国的土壤是丰富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黄河流域等地方。
中国的土壤较为肥沃,土壤的质地为不同类型。
土壤的类型可以分为红壤、黄壤和黑土。
中国土壤的类型多样化且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的种植。
五、植被中国的植被以森林为主。
森林地带分布在西南和东北两大地区,其中,西南以云南、四川一带森林最为发达。
中国东北的森林以落叶林为主。
森林可以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等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资源与环境、经济与人口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国土面积中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80万平方千米。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同时也是东亚最大的国家。
中国国土分布东西宽度约约5500千米,南北长度约5000千米。
具体而言,中国东部是广大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中部是高原和盆地,西部为高山和高原地形。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
主要的地形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中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高山峻岭如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三、气候与水文中国有着丰富的气候与水文资源。
根据气候类型,中国可划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几种类型。
中国境内有众多的内陆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长江、黄河、松花江、内蒙古额尔齐斯河等。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
四、资源与环境中国资源十分丰富,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方面。
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等。
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和西南地区。
中国在能源方面主要依靠煤炭和油气资源。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
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包括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五、经济与人口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电子通信、金融服务、房地产和旅游业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4亿人。
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总结起来,中国地理高考考察的内容涉及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资源与环境、经济与人口等方面。
中国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广泛丰富,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
下面对中国地理高三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貌中国地处世界第三大陆亚洲的东部,地处地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欧亚大陆。
中国地理上有东西两大基本形态北长南短。
中国地势大体而言,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从海拔数来分,高为冰雪区和雪质区,低为沿海平原地区。
中国地貌以山地为主,广大平原平均高程低于500米。
气候中国地处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和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之间,在南北方向上有明显的温度差别和降水分布格局,造就了我国气候带的分布特点。
在幅员辽阔的地域内,上、下游左、右岸等相互之间差别很大。
气候类型丰富,分布不均,形成了多种独特的气候景观。
水文中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2,330亿立方米,其绝对遗漏百里。
水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
中国水文地理经过了先秦时期的开墾民主,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壮族民族杂交繁衍,清代辫丝历史的必然结果同南水北调工程保水工程,同一条修建轻轨的农业发展,人口的发展等。
土壤中国土壤资源丰富,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殊性。
中国地土壤资源疏松分布,地势高、地震多的西北地区,土壤类型多为棴性土壤;山地和丘陵地区苗地为主,土壤类型多为酸性;平原地区黑壤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南方地区亚热带水稻主产区和西南地区盛产柑桔资源丰富。
植被中国植被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多样性和区域特殊性。
中国林地资源丰富,以森林资源为主,占地1.9万吨平方公里,占世界总林地面积的1/10。
中国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明显;我国面积最大的密林乔木资源最为丰富的是滨海地带、长江流域地区、西南丘陵地带和东部大平原地区。
动物中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总物种数约为47693种,其中脊椎动物5481种。
中国是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珠江、长江、南海等的流域,涉及的地区有亚热带寒温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生态类型丰富多样,形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生态景观层出不穷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接壤14个国家,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二、中国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地带和高原、山地带组成。
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南沿海地带和东北地区。
2.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中国最长的黄河和长江,以及神农架、泸沽湖等数百个湖泊。
黄、长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系,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南方多雨、四季分明,北方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根据气候差异,中国被划分为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的南北气候带,东西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多样性大。
三、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耕地和草原资源。
但由于耕地不足,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
2. 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煤、铜、铝、锌等70多种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家。
3.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则较缺乏,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4.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然而也存在森林砍伐、滥伐等问题。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繁荣发展。
2.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承德和都江堰等。
3. 交通与通讯:中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式便捷。
通讯设施也发达,移动支付、5G通讯等技术领先。
五、地理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出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学习中国的地理知识 了解祖国的山河 小学教育的地理知识普及
学习中国的地理知识了解祖国的山河小学教育的地理知识普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拥有丰富而多样的地理资源和美丽的山河景观。
了解中国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祖国的山河之美,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普及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东西跨度较大,南北狭长,因此在其境内拥有丰富的地形和气候类型。
北方地区主要有长白山、丹霞山等山脉,也有西北干旱的沙漠地带;南方地区则拥有秀丽多峰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蜿蜒曲折的长江、珠江等大河。
此外,中国还拥有辽阔的高原、山脉、湖泊、盆地等地理特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地理知识1. 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学习祖国的地理知识,可以让小学生对中国的山河胸怀崇敬之情,增强爱国情怀。
2. 提升地理意识:地理知识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地理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 拓宽视野: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拓宽他们的眼界。
三、地理知识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1. 教材内容设置:在小学地理课程中,应注重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导向,设置富有情境的教材内容。
例如,通过介绍不同地区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地图、视频等视听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了解。
3. 实地考察和环境教育:组织小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环境教育活动,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并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跨学科融合:在小学教育中,地理知识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与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相结合,在学生中形成知识网络,增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介绍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理广阔,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本文将概述中国地理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地势地貌、气候、河流湖泊、山脉和人口分布等内容。
2. 地势地貌中国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多样。
主要的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中国北方有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高原:中国西南地区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但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山脉:中国境内有多个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3. 气候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涵盖了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的各种类型。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寒冷气候带:位于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温带气候带:包括中国东部和大部分北部地区。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气候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华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4.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区。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周围景色优美,是旅游胜地之一。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旅游胜地。
5. 山脉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山脉,其中一些对中国的地理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之一。
山脉上的冰川是中国珍稀的自然资源。
•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自然屏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⒌主要地形:[补充]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
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
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
这里的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
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
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
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
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1、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
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特征内容成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7、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1、河流的基本特点2、[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1(23、长江概况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
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2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