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习题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含解析1
4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
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C。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D。
以乱易整,不武.武:威武.项,“武”应为“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即“武德”.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C.“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出使的人”,今天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相同.项,《左传》中的“传"不同于“志”“记”,是解说经义的文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秦伯说,与郑人盟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说”通“悦”;D项,“已”通“矣”。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C.以乱易.整易:交换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解析:选C 易:替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解析:选D A项,焉:①疑问副词,何;②兼词,在那里。
B项,然: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
C项,且: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
D项,于:都是介词,当“对”讲。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子亦有不利..焉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解析:选B B项,古今同义,不好。
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且贰.于楚也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解析:选C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
此书依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③【以其无礼于晋】。
以,。
④【贰于楚】。
⑤【晋军函陵】。
军,。
⑥【氾(fán)南】。
⑦【佚(yì)之狐】。
⑨【若】。
⑩【辞】。
⑪【臣之壮也】。
壮,。
⑫【犹】。
⑬【无能为也已】。
也已,。
⑭【子】。
⑮【寡人】。
⑯【然】。
⑰【许之】。
许,。
⑱【缒(zhuì)】。
⑲【既】。
⑳【敢以烦执事】。
敢,。
执事,。
㉑【越国以鄙远】。
国,。
鄙,。
远,。
㉒【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邻,。
㉓【邻之厚,君之薄也】。
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
㉕【行李】。
㉖【共(gōng)其乏困】。
共,。
其,。
㉗【尝为晋君赐矣】。
尝,。
为,。
赐,。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㉘【许君焦、瑕】。
焦、瑕,。
㉙【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设版,。
版,。
㉚【既东封郑】。
封,。
㉛【肆其西封】。
肆,。
㉜【阙(quē)秦】。
阙,。
㉝【将焉取之】?焉,。
之,。
㉞【唯君图之】。
唯,。
之,。
㉟【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
㊱【乃还】。
㊲【子犯请击之】。
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的字。
之,。
㊳【公】。
㊴【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微,。
夫人,。
㊵【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
敝,。
㊶【失其所与,不知(zhì)】。
与,。
知,。
㊷【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课外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共.其乏困:③夫晋,何厌.之有:④秦伯说.,与郑人盟:⑤失其所与,不知.:2、古今异义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①夜.,缒而出:②朝.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郑:④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⑤既东封.郑:⑥越国以鄙.远:⑦阙秦以利.晋: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⑩烛之武退.秦师:⑪越国以鄙远.:⑫共其乏困..: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⑭邻之厚.,君之薄.也:⑮且贰.于楚也:4、重要虚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朝济而夕设版焉: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之①子犯请击之:②是寡人之过也:③臣之壮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辍耕之垄上:⑦邻之厚,君之薄也: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⑨因人之力而弊之:5、特殊句式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佚之狐言于郑伯:④夫晋,何厌之有:⑤(晋惠公)许君焦、瑕: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⑦(烛之武)夜,缒而出:⑧(烛之武)许之:⑨敢以(之)烦执事:⑩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⑪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⑫是寡人之过也: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6、重要实词①辞曰:“臣之壮也,;……”(辞:)②犹不如人(犹:)③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版:)⑤又欲肆其西封(肆:)⑥不阙秦(阙:)⑦惟君图之(惟:)⑧乃还(乃:)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⑩因人之力而敝之(因:;敝:)⑪失其所与,不知(与:)⑫亦去之(去:)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整理]烛之武退秦师翻译和习题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阅读试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军队B.焉用亡郑以倍邻倍:背叛C.共其乏困共:供应D.若不阙秦阙:缺少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无能为也已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倍邻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请客的主人行装B.宴请的客人行装C.宴请的客人使者D.请客的主人使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九月甲午。
“甲午”,是以干支来纪日,干支纪日并不是每月初一即“甲子”,故换算成公历日期很麻烦。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中“烛之武”,姓烛名武,“之”是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又如“佚之狐”“介之推”。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本义是“寡德之人”。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晋侯①、秦伯②围郑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且贰于楚⑤也。
晋军⑥函陵⑦,秦军汜南⑧。
佚之狐⑨言于郑伯⑩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11)秦君,师(12)必退。
”公从(13)之。
辞曰(14):“臣之(15)壮(16)也,犹(17)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18)也已(19)。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20),今急而求子,是(21)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2)。
”许之(23)。
夜縋(24)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25)矣。
若亡郑(26)而有益于君(27),敢(28)以烦(29)执事(30)。
越国(31)以鄙远(32),君知其(33)难也。
焉用(34)亡郑以陪邻(35)?邻之厚,君之薄(36)也。
若舍(37)郑以为(38)东道主(39),行李(40)之(41)往来,共(42)其乏困(43),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44)矣,许君焦、瑕(45),朝济(46)而夕设版(47)焉(48),君之所知也。
夫(49)晋,何厌之有(50)?既(51)东(52)封(53)郑,又欲肆(54)其西封(55),若不阙(56)秦,将焉(57)取之(58)?阙秦以(59)利晋(60),唯(61)君图(62)之。
”秦伯说(63),与郑人盟(64)。
使杞子、逢(65)孙、扬孙戍(66)之(67),乃还(68)。
子犯(69)请击之(70),公(71)曰:“不可。
微(72)夫(73)人之力不及此(74)。
因(75)人之力而敝(76)之,不仁;失其所与(77),不知(78);以乱易整(79),不武(80)。
吾其(81)还也。
”亦去(82)之(83)。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期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②秦伯:指秦穆公,姓嬴(yíng),名任好,他把女儿嫁给了晋文公。
③郑:春秋时诸侯国之—。
④无礼于晋:即“于晋无礼”,对晋国无礼。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氾.南(fán) 栖.息(qī)游说.(shuō) 跌宕.多姿(dànɡ)B.函.陵(hán) 官宦.(huàn) 更.改(ɡènɡ) 摇曳.生姿(yè)C.宫阙.(què) 窥.视(kuī)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D.涕唾.(tuò) 翁媪.(ǎo) 沟壑.(hé) 恃.才傲物(shì)解析:A项,“说”应读shuì;B项,“更”应读ɡēnɡ;D项,“壑”应读hè。
答案:C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许.之(答应)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解析:B项,易:替代。
答案:B3.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解析:①④⑨⑩是代词;②⑤⑥⑦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是助词,的;⑧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B4.下列加点的词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越国以鄙.远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A项,“封”是疆域的意思;C项,“鄙”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退”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工作。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一 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后练习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第二课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高一下册】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填空: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2、《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并称为“春秋三传”。
答案:1、《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春秋鲁左丘明春秋。
2、《公羊传》《榖梁传》二)基础知识积累:1、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①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④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⑤既东封.郑:名作动,把……作为疆界⑥越国以鄙.远:名作动,把……当作边邑⑦阙秦以利.晋: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⑩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⑪越国以鄙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⑫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⑭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⑮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4、重要虚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来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⑥以乱易整:介词,拿,用而①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习题《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先秦: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导语: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下面是《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欢迎同学们过来了解和练习。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越国:国名B.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解析:选A。
“越国”应解释为“越过晋国”。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组是( )A.B.C.D.解析:选D。
A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C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D项,①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②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3.全部属于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解析:选C。
采用排除法做题。
文段内容没有涉及楚国,也没有说郑国朝秦暮楚,所以应排除③⑤。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基础训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你②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认为④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者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⑥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放肆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⑧亦去之去:离开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⑤⑦⑧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⑤⑥⑧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D.①③⑦/②④/⑤⑥4.下列句中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技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今天欧洲仍有这样的称谓。
经典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经典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题解】本篇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前630)。
在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
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在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
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
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然郑、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本篇以对话著名。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
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
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
【原文】九月甲午(1),晉侯、秦伯围郑(2),以其无礼于晉(3),且贰于楚也(4)。
晉军函陵(5),秦军晉南(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晉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8)。
越国以鄙远(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10)?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1),行者之往来(12),共其乏困(13),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晉君赐矣,许君焦、瑕(14),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厌之有(15)?既东封郑(16),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17),将焉取之?缺秦以利晉,唯君图之!”秦伯说(18),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19),乃还。
子犯请击之(20)。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1)。
因人之力而敝之(22),不仁;失其所与(23),不知;以乱易整,不武(24)。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秦伯说,与郑人盟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析:选 C A项,“知”通“智”;B项,“说”通“悦”;D项,“已”通“矣”。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C.以乱易.整易:交换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解析:选 C 易:替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解析:选 D A项,焉:①疑问副词,何;②兼词,在那里。
B项,然: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
C项,且: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
D项,于:都是介词,当“对”讲。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焉..之往来,共其乏困B.子亦有不利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解析:选 B B项,古今同义,不好。
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且贰.于楚也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解析:选 C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10.下列带“之”的各句均出自课文,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B.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C.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D.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3分)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外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此书依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③【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以,因为。
④【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⑤【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驻军。
⑥【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⑦【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⑨【若】假如。
⑩【辞】推辞。
⑪【臣之壮也】我年轻的时候。
壮,古时男子三十为“壮”,即壮年。
⑫【犹】尚且。
⑬【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也已,表肯定语气。
⑭【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⑮【寡人】诸侯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⑯【然】然而。
⑰【许之】答应了这件事。
许,答应。
⑱【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⑲【既】已经。
⑳【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㉑【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国,指晋国,地处秦、郑之间。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㉒【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㉓【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立体训练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立体训练一、解释括号前加点的词语,翻译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晋军.( )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③夜缒.(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 )之往来,共.( )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 )整,不武。
吾其.( )还也。
”亦去.( )之。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鄙 ①越国以鄙.远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2.封 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其西封.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失其所与.,不知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则名微.而寡众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5.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三、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正误。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及答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此书依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③【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以,因为。
④【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⑤【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驻军。
⑥【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⑦【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⑨【若】假如。
⑩【辞】推辞。
⑪【臣之壮也】我年轻的时候。
壮,古时男子三十为“壮”,即壮年。
⑫【犹】尚且。
⑬【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也已,表肯定语气。
⑭【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⑮【寡人】诸侯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⑯【然】然而。
⑰【许之】答应了这件事。
许,答应。
⑱【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⑲【既】已经。
⑳【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㉑【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国,指晋国,地处秦、郑之间。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㉒【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㉓【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舍,放弃(围郑)。
㉕【行李】外交使者。
㉖【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共,同“供”,供给。
其,指代使者。
㉗【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尝,曾经。
为,给予。
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㉘【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
焦、瑕,均在今河南三门峡市。
㉙【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㉚【既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㉛【肆其西封】扩张它(晋国)西边的疆界。
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欲灭秦。
肆,延伸、扩张。
㉜【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
阙,侵损、削减。
㉝【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
之,指代土地。
㉞【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
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㉟【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国大夫。
㊱【乃还】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㊲【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
的字。
之,指秦军。
㊳【公】指晋文公。
㊴【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㊵【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因,依靠。
敝,损害。
㊶【失其所与,不知(zhì)】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
㊷【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㊸【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其,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㊹【去之】离开郑国。
之,指代郑国。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与郑人盟:说,通“悦”,
.:知,通“智”,明
智。
2、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
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
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
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④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
词,驻扎
⑤既东封.郑:名作动,把……作为疆界
⑥越国以鄙.远:名作动,把……当作边
.晋:名词作使动,使……得
利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
.郑而有益于君:使动,
使……灭.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⑪越国以鄙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⑫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
.之,不仁:形容词作.
也:形容词作动词,属二主 4、重要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用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⑥以乱易整:介词,拿,用 而
①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承接,才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啊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句末语气词 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⑨因人之力而弊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5、特殊句式
①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
④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
如人;……”:省主语
⑦(烛之武)夜,缒而出:省主语
⑧(烛之武)许之:省主语
⑨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
为东道主:省宾语之:
函陵,秦军(于)汜南
: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用“也”
/ 失其所与,
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判断句,通
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6、重要实词
①辞曰:“臣之壮也,;……”(辞:推
辞)
②犹不如人(犹:尚且)
③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给予)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
板)
⑤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延伸)
⑥不阙秦(阙:侵损)
⑦惟君图之(惟:句首语气词,)
⑧乃还(乃:于是撤军)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敝:损
害)
⑪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⑫亦去之(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