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1《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fe8c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f.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篇一《一块奶酪》课文原文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处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
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您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189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d.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与主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学习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反问等。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理解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用法。
2.运用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黑板、粉笔、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讨论。
2.给学生出示“奶酪”二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奶酪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等。
二、讲授(15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百叶窗”、“块”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三、理解(15分钟)1.对课文中的对比进行解释和举例,让学生意识到对比是修辞手法之一。
2.分析课文中的反问句,让学生理解反问是修辞手法之一,表达反问的用意和方式。
3.提问学生,课文中的对比和反问分别是在表达什么?四、运用(20分钟)1.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对比和反问句。
2.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对对比和反问的理解和运用。
五、总结归纳(5分钟)1.让学生归纳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的用途和方式。
2.学生进行口头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用对比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内容自拟。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以上为《一块奶酪》教案的简要示范,具体教案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407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5.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
课文记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终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
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
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
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学情分析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读书时能做到不指读、不唱读。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三篇略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有初步实践,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能做到边默读边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禁”。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a29b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a.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搬、营、啦、诱、强、犯、禁、诱”等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通过学习,能主动改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会与同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文章的主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 通过蚂蚁队长的榜样作用,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自觉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
2. 课文的阅读理解,包括文章的主旨、情感表达等。
3. 对蚂蚁队长品质的分析与学习。
4.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
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文章的主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蚂蚁和奶酪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学习: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深入探究:分析蚂蚁队长的品质,讨论如何向蚂蚁队长学习。
4. 实践应用: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
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重点词语:搬、营、啦、诱、强、犯、禁、诱3. 课文主旨: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2. 口头作业: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讨论蚂蚁队长的品质。
3.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团队合作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深入体会了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4e9a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一块奶酪》这篇课文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还是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的,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童话故事寓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两个多音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准备: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
(学生)2.教学相关课件。
(教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小游戏,你会吗?1.动画演示:先出示奶酪(认识奶酪)、再分别出示小朋友、小老鼠、小狐狸、小蚂蚁。
猜猜他们谁喜欢吃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动画演示,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引出新课做很好地铺垫。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蚂蚁和奶酪之间发生的一个童话故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24c0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0.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一块奶酪》的内容和情节。
2.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熟练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PPT、教具、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例如,展示一块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播放故事音频或老师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2.与学生共同读故事,重点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3.解释生词和重点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Step 3:讨论和理解(10分钟)1.简要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Step 4:巩固训练(15分钟)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进行口头练习,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表达。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1.根据故事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奶酪?奶酪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1.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教学。
反思:教案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有序,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然而,在课时控制方面,可能需要更加灵活。
有些步骤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其他活动无法充分展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f88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d.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优秀9篇)《一块奶酪》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讲的是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
以下这9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一块奶酪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一块奶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吸引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吸引该怎么做?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1《一块奶酪》教案设计及反思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1《一块奶酪》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7b2b81202768e9950e73824.png)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11《一块奶酪》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分角色读演课文内容,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感受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
说到就要做到,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2.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
二、检查预习(1)字音:嘀咕舔诱人淌口水犹豫跺脚(2)理解词意: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恼火:生气发火。
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执行: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禁令:一般带有命令强制性制度。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3)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4)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概括各部分内容。
①第1—3段:蚂蚁队长带队搬食物,并定下了“谁偷了嘴,罚扫地三天”的命令。
②第4—9段:蚂蚁队长发现奶酪搬动过程中拽掉了一块,它很想独自享用。
③第10—13段:蚂蚁队长把那块掉了的奶酪渣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鼓励大家继续搬食物。
三、感悟人物品质1.师:了解了课文内容,你喜欢这个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2.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地方,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试着评价:蚂蚁队长是个怎样的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4.指生回答。
5.师点拨:(1)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师出示课文第二段,指生读句子。
说说蚂蚁队长为什么要宣布那样的命令?你觉得蚂蚁队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读出蚂蚁队长果断的语气吗?(2)言出必行,关爱弱小师出示第6段,引生细读。
边读边想,蚂蚁队长会怎样处理那掉下的一块奶酪渣?①体会“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一句中蚂蚁队长矛盾的心情,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②师:蚂蚁队长想吃那块奶酪渣,其他的小蚂蚁也想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9465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7.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奶酪在蚂蚁队长和蚂蚁们之间的传递过程;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他人的品质,学会与人分享、关爱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奶酪、队长、蚂蚁、抬着、咬着、公平、纪律、停住、诱人。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分析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3. 表达与写作: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形象;学会仿写课文中的句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形象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生字词:奶酪、队长、蚂蚁、抬着、咬着、公平、纪律、停住、诱人3. 课文主题:关爱他人、与人分享4. 人物形象:蚂蚁队长、蚂蚁们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4e60e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f.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诚信、自律和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内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小蚂蚁队长优秀品质的学习与内化。
4. 观察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掌握。
-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 小蚂蚁队长优秀品质的学习与内化。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小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练习巩固:通过朗读、复述、写作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
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生字、新词:蚂蚁、队长、奶酪、纪律、团结互助等。
3. 课文主要内容:小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搬运奶酪,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最终成功搬运奶酪。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小蚂蚁队长优秀品质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最新9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最新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79a9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最新9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学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清明)3.简介诗人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ún jiǔ mù魂酒牧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一句(课件出示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
(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4e5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6.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搬、营、啦、诱、毅、强、挨、咽”等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通过学习,能主动改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会与同伴相互关爱、共同成长。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伴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
2. 培养学生勇于改过、自律自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朗读课文,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搬、营、啦、诱、毅、强、挨、咽”等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伴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集体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通过游戏、卡片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理解课文道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5.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重点生字词:搬、营、啦、诱、毅、强、挨、咽3. 课文内容: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写3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6167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a.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以身作则的蚂蚁队长的故事。
蚂蚁队长下令“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当大家齐心协力搬运一块诱人的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
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蚂蚁队长。
最后蚂蚁队长通过了考验,命令一位小蚂蚁吃掉奶酪渣。
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格自律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三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时重点在于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面对奶酪渣子时,是怎样克制住诱惑的。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蚂蚁队长是一位以身作则的领导者。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诱、舔”等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学习蚂蚁队长爱护幼小的品格,体会蚂蚁队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小练笔单。
学生:发放小练笔单【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感受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奶酪?你们读过有关奶酪的故事吗?师:是的,大家真不错,还记得我们二年级上学期学过的一篇关于奶酪的故事----《狐狸分奶酪》,咱们这个故事讲的是狐狸为了吃到美味的奶酪,把两只小熊骗得团团转,最后,一个人吃光了奶酪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我们喜欢奶酪,童话王国里面的小动物们也是非常喜欢奶酪的,这个奶酪真的太好吃啦!今天呀,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再来读一个关于美味奶酪的童话故事,我们一起看一下,谁最后吃到了美味的奶酪呢?2.板书课题(11*一块奶酪)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让我们来读读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美味奶酪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1《一块奶酪》(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1《一块奶酪》(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83792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6.png)
11《一块奶酪》(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读准文本,理解文本内容。
2. 掌握“奶酪”一词的字形、音形。
3. 了解奶酪的来源和制作方法。
4.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1. 学习“奶酪”的字形、音形。
2. 了解奶酪的来源和制作方法。
3. 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掌握故事的大意。
教学难点:1. 掌握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能够理解奶酪的制作方法和来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
教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奶酪吗?奶酪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2. 呈现文本。
拿出教材《一块奶酪》这篇文章,教师请学生们跟读文章中的这个词,听老师念词语划重点。
二、讲解奶酪的来源和制作方法(10分钟)1. 阅读原文。
请老师请学生们阅读教材上的“奶酪的来源和制作方法”的文字,了解奶酪是由什么制成并掌握奶酪制作的方法。
2. 讲解奶酪的制作方式。
讲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并通过视频或PPT形式的图片来演示奶酪的制作方法。
三、朗读故事(10分钟)1. 集体朗读将《一块奶酪》分段分小组朗读,齐读一篇,分别把重点的单词和句子快速标记出来。
2. 小组合作朗读利用小组的方式,学生们相互之间合作朗读配合,由每一位学生分别朗读不同的段落。
四、理解故事情节(10分钟)1. 复述故事情节。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经过,老师对学生的复述进行评估。
2. 学生彼此检查。
请同学们朗读复述后的故事情节,互相交流,检查是否和原文一致。
五、练习(15分钟)1. 做练习题。
请学生们完成教材上关于《一块奶酪》的练习题。
2. 放学后课外阅读。
请同学们回家后多读一些关于奶酪的故事或书籍,了解奶酪的更多信息。
六、总结请学生们谈一谈这堂课学到了什么,理解了哪些内容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反馈。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了解奶酪这种食物的来源以及制作方法,掌握了这个词汇的字形、音形,更加增强了他们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7c3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禁”。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1.今天我要带咱班的同学去一个有趣的世界,去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到蚂蚁王国。
我们来看看,他们他们来了,认真看,仔细听。
学生观看视频。
同学们来到蚂蚁王国,你们看到什么了?看到蚂蚁队长让小蚂蚁搬东西。
我看到蚂蚁队长在零食的上面。
蚂蚁队长带着小蚂蚁们整队,然后整齐地搬运食物。
掌声送给他。
不仅说得完整,而且特别清楚,老师听到有一个词特别好,整齐的队伍。
看来我们的蚂蚁王国的蚂蚁们也特别讲纪律。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可爱的他们。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他是谁?对,就是大家说的蚂蚁队长。
我们和队长打个招呼,我们把队长请出来。
(贴板贴)在这里还有小蚂蚁。
对了,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当然,一两个人可搬不动那么重的食物。
当然还有一群蚂蚁。
3.我们认识了故事的主人公,就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次快乐的旅程。
这一天,蚂蚁队长发布命令,他非常严肃地说道,蚂蚁们谁来读?要有一点队长的气势。
这时候,队伍里的一只小蚂蚁情不自禁地说——蚂蚁队长继续说——你们记住了吗?这可是蚂蚁队长对大家的承诺。
于是,在蚂蚁队长的带领下,大家兴高采烈地干起活来。
这不,他们发现了好多好吃的。
就在这时,看这是什么?4.哇,一块奶酪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yi'k一块奶酪》,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酪字我们以前学过,还记得是哪一篇课文吗?它的左边是酉字旁,酉字旁的字和发酵的食物有关,所以奶酪是发酵产品。
11.一块奶酪(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1.一块奶酪(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73e0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6.png)
11.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画图、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懂得节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一块奶酪2. 生字、新词3. 课文插图4. 相关知识链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学会用画图、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奶酪?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查找其意思。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的重点句子。
(2)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全班交流(1)让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让学生用画图、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教学重点与难点3. 生字、新词4. 课文插图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用画图、表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课堂参与度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1dc1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知道“稍、处”多音字的读音,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课件出示:奶酪。
充分展示奶酪的美味、诱人。
2、让学生遵守纪律,表现好,课后就能得到奶酪。
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走进《一块奶酪》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观看。
齐读课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体会到奶酪的诱惑力,为下文做铺垫。
1、学生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读通句子。
a 、多种方式朗读。
b 、重点指导前后鼻音、多音字。
1、多音字“稍、处”读音指导。
2、多音字练习。
3、开火车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5、课件出示主要内容填空,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初读课文。
多种方式读词语。
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
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提升课堂的效率。
巩固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
1、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做什么?2、蚂蚁队长怎么要求大家的?a、学生表演蚂蚁队长发布命令。
b、体会到发布的是纪律要求。
C、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体会到蚂蚁队长什么?(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3、小蚂蚁们是搬运粮食表现怎么样?a、朗读。
理解词语。
b、体会到小蚂蚁们怎么样?4、搬运粮食过程中发现了什么?5、这块奶酪诱人吗?找出体现奶酪诱人的句子。
a、感情朗读6、蚂蚁队长想吃吗?a、找出蚂蚁队长想吃的句子?b、有感情的朗读。
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1398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8.png)
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一块奶酪》,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小蚂蚁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块奶酪》。
2. 生字词的学习:奶酪、蚂蚁、搬运、诱人、争论等。
3. 课文主题的理解:小蚂蚁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小蚂蚁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生字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生字词的意思,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蚂蚁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7. 布置作业:根据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内容:小蚂蚁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查找有关蚂蚁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蚂蚁的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一块奶酪》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1《一块奶酪》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c7b1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2.png)
11《一块奶酪》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捡、搬、硬、诱”等10个生字,会写“诱、硬、犯”等13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一块奶酪》。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3.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4. 课后练习的完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生字卡片。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4. 理解课文: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集体主义精神。
5.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珍惜资源,保护大自然。
6. 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生字词:捡、搬、硬、诱等3. 课文主要内容: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4. 教学重点与难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3.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一块奶酪》这篇课文,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ea06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f.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一块奶酪》教案设计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如“宣、诱、舔”等。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分析,体会角色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遵守纪律、以身作则。
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品质。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材知识点引用:课文中对蚂蚁队长的描写,“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这里通过语言描写,直接展现了蚂蚁队长对纪律的严格要求。
案例阐述: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类似这样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然后分析这些描写对表现蚂蚁队长品质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一组学生可能会指出“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这一心理描写,体现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他在面对诱惑时,虽然有动摇但还是坚守纪律的品质。
理解蚂蚁队长的矛盾心理,体会他以身作则的品质的可贵之处。
教材知识点引用:课文中蚂蚁队长在奶酪渣面前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细腻,如“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这里体现了蚂蚁队长在个人欲望和纪律之间的艰难抉择。
案例阐述: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种矛盾心理是比较困难的。
可以通过让学生换位思考的方式,假如自己是蚂蚁队长,在面对美味的奶酪渣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一块奶酪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
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找到了一块诱人的奶酪,面对掉下来的奶酪渣,蚂蚁队长很想吃掉,但最终还是自律地送给一只最小的蚂蚁吃。
故事引人入胜,面对着诱人的奶酪,蚂蚁队长内心的犹豫、彷徨不仅叩问着它自己,也敲打着学生的心,看到它果断地做出决定不禁为它拍手叫好。
故事的跌宕起伏不仅牵动着学生的心,也会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蚂蚁队长的情感变化,然后抓住“多强的纪律性”这一关键点,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换位思考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蚂蚁们的情感世界,最终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激趣:这群可爱的蚂蚁面对诱人的奶酪,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3.板书课题,组织学生交流:什么是奶酪?围绕一块奶酪会发生什么事?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发学生对蚂蚁和奶酪的认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
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对每一个生字。
(3)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质疑提出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识字学词
1.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1)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
(2)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
(3)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4)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课件中,其余字消失,就剩下带有生字的词语: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错、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拢。
(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的音。
(2)指名认读词语,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多次练读。
(3)学生交流: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
3.课件中,其余字继续消失,就剩下本课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1)检查预习情况,认字能力强的同学当小老师,到黑板前领读这些生字。
(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将识记有困难的字标注成红色。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好记的字?
(4)汇报交流,学生自主识记以下重点字:
处——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hǔ,读chù时可以组词为:到处、处长。
稍——多音字,在本课中读shào,“稍息”是一种口令。
读shāo时可以组词为:稍微。
舔——对比识记。
(舌头尝是舔,加上水是添)
跺——对比识记。
(身子活动是躲,脚的活动是跺)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和字音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实践,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蚂蚁队长的严格自律。
预设一: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它能抵住奶酪的诱惑,不独吃奶酪。
(1)学生朗读找到的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
①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
②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③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2)老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蚂蚁队长,进行情景对话:队长,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3)表演朗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头饰,你喜欢哪个人物,就戴上它的头饰,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此时的心情吧!
预设二:我喜欢这位队长,因为它把自己特别想吃的奶酪渣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
(1)这块奶酪渣该怎么处理呢?自己读一读第12自然段,再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有感情地朗读第12、13自然段。
4.过渡:老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蚂蚁队长和小蚂蚁,进行情景对话:
(1)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为什么给小蚂蚁吃?
(2)小蚂蚁,在这里,你是最小的,当你吃到奶酪渣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蚂蚁队长说什么?
(3)蚂蚁们,你们喜欢这位队长吗?说一说理由。
5.教师指导学生带着兴奋和愉快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想法,逐步走近蚂蚁队长,了解他的情感变化,体会领导的表率作用,走进蚂蚁们的世界,体会严于律己带来的作用。
五、情感升华,作业延伸
1.情感交流: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是怎样战胜诱惑的?
2.教师小结: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是美食,可能是衣物,可能是钱财,但我们一定要铭记古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3.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设计意图:感知道理的同时应用道理,让学生从书本中感受到的人文思想落地生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三四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于这篇略读课文,怎么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美好呢?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走进人物的内心,换位思考。
面对着奶酪的诱惑,蚂蚁队长严于律己。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引领学生朗读对应的语句,并设计采访活动,引领学生走进蚂蚁队长的内心,体会蚂蚁队长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在换位思考中自然感受到蚂蚁队长的严于律己,强大的定力,人物的形象自然勾勒出来。
潜移默化地把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
在交流与倾听中学会思考,学会提升。
二、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课程快要结束时,我引领学生拓展延伸: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是怎样战胜诱惑的?可以说说心中的真实想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馋样,自己是怎么偷吃的,自己是怎么战胜自己的贪念的。
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大胆表达,学生因为有了充足的阅读基础,必将有感而发,从而体会文本传递出的做人要严于律己、遵守纪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