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平调落子曲谱集(武安职教版)校本教材教案第七讲 平调落子音乐曲牌
2020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2020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简谱)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2020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简谱)教学课件(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60页 0164页 0173页 0182页 0191页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欣赏 驯鹿 欣赏 鸿雁 唱歌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唱歌 吹起羌笛跳锅庄 演奏 瑶族舞曲 欣赏 锦鸡出山 第三单元 唱大戏 欣赏 花木兰 唱歌 西湖美 第四单元 影视音乐 唱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 纸风车 唱歌 送别 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 欣赏 梅花三弄 音乐知识 常用表情术语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包楞调_课件1
请您欣赏
歌曲《包楞调》
后来,这种形式被改成一头是 个莲花盆,一头是个大鲤鱼,担子 用竹片制成,光滑而有弹性,招来 众人围观,边舞边唱小曲。唱词有 的来自佛经、民间故事等,曲调有 的是当地民歌,有的是地方戏曲, 《包楞调》就是其中的一首。
读一读节奏,唱一唱旋律。
“鱼咬尾”《包楞调》旋律的发规律 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 是指前一乐句的结束音与下一乐 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 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 音乐中发展规律的一种常见方法。
包楞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支脉音
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 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过程与方法
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 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支脉音乐的特点。 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形式,
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聆 听 、 体 会 歌 曲 情
绪 。
《包楞调》的由来
历史上,山东成武的梁王庙等寺庙都有庙会。 每逢庙会,总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庙里烧香拜佛, 祈求平安,尤以妇女拜佛念经者多。
一开始,庙前常有年迈的妇女,肩上挑着担子, 一头是进香的香火,一头为了平衡衬个东西,口中 念念有词。
湘艺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七课 同步课件
听赏
新疆舞曲(第一号)
欣赏
主题Ⅰ 主题Ⅱ
听赏
这首钢琴独奏曲以跃动的节奏
和欢快的音调,表达人们载歌载舞
的愉悦心情。
作
者
第一、二主题都先后重
哈 孜
·
复四次,在聆听中你感受到
艾
买
音区、力度有怎样的变化吗?
提
演唱
掀起你的盖头来
欣赏
伴奏
演唱
学习新疆的几个基本舞步,然后边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边跳一跳。
练一练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
第七课
同步课件
演唱
在葡萄架下
欣赏
伴奏
随琴声唱唱歌谱,注意唱准乐句中的下滑音和上波音。
演唱
音乐知识
上波音与下波音是两种形态和性质相近的装饰音,分别由标记在音符上方
的
表示,如
。详见下表:
名称 上波音 下波音
记法
演唱(奏)法
3 4 3·
3
3
3 4 3·
听赏
玛依拉
欣赏
伴奏
哈萨克族民歌 王洛宾编曲
读谱唱歌
欣赏
伴奏
练一练竖笛吹奏欣赏源自欣赏湘艺版五年级下册
谢谢观赏
平调落子剧《武安人》音乐唱腔赏析
4
一
●
5 6
该剧第 一场 《 深 入疫 区》 中李桐 山唱 “ 脉 弱似游 丝 ” 先 是 由 b B调到 F调采用移调手法造成 紧张的描述性 的场景音乐 , 然后 引入平调倒j梆板 式。 在这段倒三梆板式中 , 又采用 了节奏上空 “ 板” 强“ 眼” 的变化手法 , 造 成 了很 好 的 律 动 疑 问 , 增 强 了李 桐 山 为虎子费心解除病情的戏剧气氛。 谱例 1 .
1 B詈
紧张地
( 0 1 6 1 5
攻击 , 坚 持这种艺术创作和实践 , 终 于使 自己的唱腔获得发展和 提高 , 受到广 大群 众的欢迎而成 为大家 , 为豫 剧的发展做 出了历 史贡献 。 豫 剧大师桑振君 的唱腔 , 也是吸收了河南 坠子并使之在 豫剧 中融合发展 ,才使她的唱腔艺术 极富魅力 。著名现代豫剧 《 朝阳沟》的成功 ,其音乐 唱腔就充分吸 收融 合了河南 曲子 、 越 调、 大平调 、 怀邦等姊妹艺术 , 才得 以家喻户 晓。 历史 上之所以得 到广 大群 众 欢 迎 的著 名 演 员 或 剧 目,没 有 一 个 只局 限在 传 统 的 束缚里 , 都是根据内容 、 人物和时代的需要 , 进行吸收融合 、 不断
出武 安 乡村 民间 生 活 过 新 年 和 丰 收欢 乐 的场 景 。
平调落子剧 《 武安 人》 共分序 幕和 九场戏 , 其 中序幕序 曲采
用了落子的喊腔 、 彩娃子和平调二板过门 , 第二场 《 善恶分 明》 中
刘一氓 、 刘 罗氏的对唱“ 别给我讲什么 当务之急” ; 第 场 《 深明 大 义》 中李母 、 儿媳 对唱“ 近来安好年关 近” 和“ 回家过 年” 音乐; 第八场《 真情 思念 》 中李母唱“ 腊月里来数 九天 ” 和李母 、 儿媳 、 父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武术》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武术音乐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例如:教授弓步时,强调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并指导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弓步动作的演练。
(3)音乐与武术动作的融合:学会将音乐节奏与武术动作相结合,进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
-例如:在《少林寺》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学生按照节奏完成冲拳、推掌等动作,体验音乐与武术的融合之美。
2.教学难点
(1)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可能在把握节奏上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武术音乐的基本概念。武术音乐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它在武术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东海渔歌》这首曲子是如何与武术动作相结合的,它展示了音乐在武术表演中如何提升动作的美感和力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简谱节奏和音符的识别,以及武术动作的协调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简谱节奏与音符的识别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习简谱中新的节奏和音符,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并运用到实际演唱和演奏中。
-例如:以《东海渔歌》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切分音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正确表达。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7节《京剧传统戏》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7节《京剧传统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
欣赏传统京剧戏选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忽听得万岁宣包拯》和《蒋干盗书》。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是京剧《空城计》的选段,为老生唱段。
老生又称“须生”“胡子生”,为中老年男性角色。
老生多表演正面人物形象,一般分为文、武两种。
老生的演唱运用大嗓,声音宽厚透亮,较为平稳舒展、苍劲、流畅,借以体现人物所具有的含蓄、沉稳的性格特征。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为旦角中正旦的唱段。
正旦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青年女性,且多为正剧或悲剧人物。
正旦的造型基调娴熟、庄重、优雅,多用韵白,唱、念、做兼重,唱腔质朴淳厚、情真意切。
因常穿青素的褶子,故又称“青衣”或“青衫”。
《忽听得万岁宣包拯》是《打龙袍》选段,是净角唱段。
净行俗称“花脸”,如按人物的身份、性格及其艺术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两大支系。
《蒋干盗书》是《群英会》选段,为丑角表演段落。
丑行俗称“小花脸”“三花脸”,分“文丑”“武丑”两种。
通过作品欣赏,初步了解我国传统京剧戏的知识。
第二部分,讲解传统京剧戏知识——京剧的起源、行当、流派及代表人物和京剧四大名旦。
教材详细讲解了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2.通过聆听京剧作品,感受、体验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通过念唱做打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国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知道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四个京剧选段的作品鉴赏,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京剧戏的知识,感知传统京剧戏的瑰力,培育在听觉机制作用下对音乐音响的综合体验、感知和评鉴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吸纳和传承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对崇高人文精神的追求,增强对真善美的讴歌与塑造能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听赏)湖北小调(2)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听赏)湖北小调(2) 》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湖北小调(2)》是一首湘艺版的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地方特色,展现了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这首歌曲以听赏为主,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湖北地区的文化背景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
此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湖北地区的文化背景,感受地方特色。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3.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湖北小调的特点。
2.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湖北地区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感受其旋律美和歌词美。
3.分析法: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4.实践法:让学生参与演唱、演奏等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湖北地区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湖北小调有所了解。
2.呈现(10分钟)播放《湖北小调(2)》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美和歌词美。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3.操练(15分钟)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湖北小调的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湖北小调作品,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演唱、演奏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9课 棋牌乐——牌篇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 棋牌乐—
—牌篇
第9棋牌乐——牌篇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9棋牌乐——牌篇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组织教学
导人新
提问: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
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http://anxue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例如:ble,ge,
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武安平调落子研究文献调查分析
Theatre Dramaturgy 戏剧戏曲武安平调落子研究文献调查分析李晶晶 郭红喜(大连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摘要】武安平调落子,是流行于我国河北南部武安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
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原本是两个剧种,由于经常同台演出,或由同一剧团兼演,顾习惯统称为平调落子。
平调相较于落子只流行于武安及附近,平调流传的地区较广,以武安为中心,南至河南安阳,北至邢台,东至广平,西至山西长治等地区。
前人对平调落子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为平调落子的发展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戏;平调落子;文献;传承【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武安平调落子,是流行于我国河北南部武安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
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原本是两个剧种,由于经常同台演出,或由同一剧团兼演,顾习惯统称为平调落子。
2006年,国家为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批准命名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安平调落子就被收录其中。
这一措施的实施,为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平调落子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
纵观前人所做的调查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从剧作内容和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约有12余篇研究者主要通过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整体内容风格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和文献考证等对其进行分类,对平调落子剧作内容的指导思想、选题方向、内容编排等角度进行阐释。
平调在内容上“以朝代大戏为主,角色以宫廷人物为主,参演人数众多(多时可至三四百人),场面庞大”。
内容题材丰富多样,优秀演员众多,《中国音乐词典》中记:“武安平调的传统剧目有一百三十多本,以袍带戏、扎靠戏居多。
”落子在内容上则多表现农民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以家庭小戏为主,多说唱,常有秧歌、高跷等民间舞,叙事抒情相结合,舞台道具简单,还穿插武安快板”。
代表性的剧目有《端花》《王定保借当》《借髢髢》《老少换》等。
关于史学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通过历史溯源和文献考证等对平调落子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
《音乐就在心中》教学设计
重点
理解并接受作者的观点:提倡多元文化,主张音乐多样化。
教学
难点
领悟作者所描写的音乐的三种艺术境界。
主要
教学
方法
1、活动法:以讨论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表达,
2.体验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聆听音乐,交流体验感悟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1、根据老师出示的课件,明确这一环节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本文结构很有特色,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来,也可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去
四、
乐曲欣赏
交流分享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
1、流行歌曲
【语文教学设计】
音乐就在你心中
张
素
平
语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素平学校(通信地址):武安市职教中心农林部电子邮件:zhangsp_123@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职高语文
教材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题
音乐就在你心中
年级
高一
学期
下
学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接受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2.理解作者的音乐主张和论证过程。
乐为无声
2、贝多芬乐曲
3、古典音乐
1、细心聆听,品味欣赏
2、说出自己对不同风格音乐的看法
1、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之美,提高欣赏品味。
2、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铁匠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铁匠波尔卡》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简谱中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学习歌曲《铁匠波尔卡》的旋律与歌词;了解简单的音乐节奏及其在歌曲中的应用;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实际教学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辨识及节奏把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节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节奏敲击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谱中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次性掌握。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分段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部分的节奏,最后再将整首歌曲串联起来。
(3)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力相对较弱。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提高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铁匠波尔卡》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准确演唱,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京剧牌子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京剧牌子曲》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京剧牌子曲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 掌握京剧牌子曲的基本表演技巧。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牌子曲的发展背景- 介绍京剧牌子曲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析京剧牌子曲的音乐特点和戏曲表演风格。
2. 《京剧牌子曲》的欣赏与分析- 播放《京剧牌子曲》的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 引导学生通过观赏和听辨,分析曲调、音色、节奏等元素。
3. 研究京剧牌子曲的基本表演技巧- 分析京剧牌子曲中的动作、唱腔、表情等要素。
-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展示-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京剧牌子曲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魅力。
2. 欣赏与分析《京剧牌子曲》- 播放《京剧牌子曲》的音频或视频。
- 引导学生留意曲调的起伏变化、乐器的运用、演唱者的表现等方面,进行音乐分析和表演欣赏。
3. 研究基本表演技巧- 通过分析京剧牌子曲的表演要素,引导学生模仿演唱者的动作、唱腔和表情。
- 练基本动作和唱腔,培养学生对京剧牌子曲表演的兴趣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 利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京剧牌子曲的理解程度和表演实践能力。
-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和研究态度,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 《京剧牌子曲》音频或视频材料-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堂练和评价材料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京剧牌子曲》优质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表演,旨在培养他们对京剧牌子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粤剧牌子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粤剧牌子曲》优
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粤剧牌子曲的历史渊源、创作背景、特点等。
2. 听音乐,理解乐曲形式、曲式和基本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
4. 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粤剧牌子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节奏。
2. 理解乐曲结构和曲式,感受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
3. 学会合唱粤剧牌子曲,并发扬集体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魅力,播放一段浅显易懂的戏曲音乐视频,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对于这段音乐的感受和见解。
然后介绍本节课
所要研究的粤剧牌子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粤剧牌子曲。
2.研究粤剧牌子曲的历史与特点
通过播放多段粤剧牌子曲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历史渊源,同时让学生了解特色的咬字发音和男女神韵的妆容装束。
3.听音乐并分析乐曲结构
播放《粤剧彩楼配乐花道场牌子彝》视频,让学生认真聆听,
并帮助学生分析其曲式,探究其构成和基本节奏。
4.学唱粤剧牌子曲
先给学生演示合唱粤剧牌子曲的流程和节奏,然后分散式教唱,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最后完成全
部课程教学唱一次完整歌谱。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对于戏曲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具备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和集体合作精神。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京调》教案
5.增强文化自信:深入了解国粹京剧艺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京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京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歌曲《京调》:通过学唱该歌曲,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掌握简单的简谱演唱方法。
2.京剧唱腔知识: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末)的唱腔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3.简谱知识:复习简谱中的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要素,提高学生的简谱识读能力。
4.音乐欣赏:欣赏京剧选段,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5.创编活动:分组进行简谱创编,结合京剧唱腔特点,创作具有京剧风格的简谱作品。
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创编方法:教师提供模板、示例,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创编,降低难度。
-团队协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创编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京剧?”(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唱腔的奥秘。
-升降调: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升降调的演唱方法。
(2)京剧唱腔特点的掌握:对于初次接触京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模仿不同行当的唱腔是一大难点。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铁匠波尔卡》人音版(简谱)(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铁匠波尔卡》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铁匠辛勤劳作的歌曲,充满活力和节奏感。它对于我们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铁匠波尔卡》这首歌曲,来看它是如何在音乐中展现铁匠劳作的场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切分音和强弱拍,我会通过举例和身体动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铁匠波尔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铁匠波尔卡》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学习歌曲、探索节奏等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铁匠波尔卡》这首歌的节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授节奏时,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如身体拍击、乐器敲击等,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准确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寻找更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
-对于情感传达,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分组练习,逐步增加难度,指导学生如何相互倾听、调整节奏,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1.2京调|人音版(2023)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京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唱中表现京调的韵味。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京调演唱实践。这个操作将演示京调的基本原理和表演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京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京剧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对京剧艺术的热情。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对京剧的日常接触,我发现很多孩子对京剧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增强学生对京调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唱腔等元素;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通过合唱、表演等形式展示所学知识;
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运用京调元素进行音乐创作;
5.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入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在音乐领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感受、表现、创造、理解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京调音乐的旋律、节奏特点:通过学习《小放牛》等歌曲,掌握京调音乐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理解拖腔、甩腔、装饰音等京调特有的音乐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特点: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末)的基本特点,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京剧表演的基本身段和表情。
武安平调落子
第三章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武安落子系本县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
据初步考证,平调约产生于明末清初,落子约产生于明嘉靖年间。
两剧经长期演变而日臻成熟,武安人至为喜爱,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常可听到吟唱之声。
第一节武安平调一、起源平调起源无文字记载。
据1954年调查,有两种传说。
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兄弟俩),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
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
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
第二种传说依据充分,如曹、白办科班分门教学,师徒按班次排辈,解放后尚在一些老艺人中流传。
另外,艺人中还有“平、越、怀”不分家的说法,即平调、越调、怀调艺人在一起唱戏,吃喝不分家。
从剧种本身看,平调与怀调不仅剧目、表演基本相同,且唱腔、曲牌亦有许多相同之处,黑脸唱腔几乎完全一样。
另外,武安过去属河南省,平调的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和假嗓唱法与河南梆子类似。
平调形成约在150年前,即清代各种花部小戏盛行之时。
据名艺人韩蕴金(艺名金马驹)回忆,他7岁学戏,拜师老富荣(1844年生),老富荣之前还有前辈,如名艺人“满堂红”等。
平调以办科班方式培养演员。
民国初到1937年“七·七”事变,武安、磁县一带有5个科班。
科班一般为有钱人所办,自任班主,学徒称其“奶师”,艺人当老师,学徒称其“科师”。
学徒大都是贫苦农民子弟,5年出科,期间唱戏收入全归班主,出科后还要义务为班主唱一年谢师戏。
“七·七”事变后,伪县长李聘三所办科班既学平调又学京剧,京剧的武功、身段和锣鼓被吸收进来。
平调流行冀南的邯郸、邢台,豫北的安阳、新乡,晋东南长治等地区。
二、表演艺术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
四生即红生(通称红脸)、小生、老生、配生(不抹红脸和靠架生);四旦即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大脸(通称黑脸)、二脸(通称二黑脸)、三花脸、杂花脸。
协奏曲-冀少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协奏曲-冀少版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文件概述本文档是协奏曲-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的教案,提供了实现课程教学的详细步骤和教学方向,旨在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基于协奏曲-冀少版七年级下册,了解七段律动与哼唱、大调与小调的区别,审美陶冶和提高,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和魅力。
三、教学内容1.了解协奏曲的基本概念2.了解七段律动与哼唱、大调与小调的区别3.学习协奏曲的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做到了解并欣赏4.练习改编乐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教学方法启发性教学方法、讨论辨析方法、实验比较法、听课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协奏曲的基本概念1.教师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述他们对于协奏曲的认识,欣赏著名的协奏曲,以及对其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感想。
3.根据学生对于协奏曲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简单的协奏曲,通过音乐的方式完成表达。
第二节了解七段律动与哼唱、大调与小调的区别1.通过讲授、讨论,解释七段律动与哼唱的概念和内涵。
2.分析大调与小调的区别,并让学生听举例子辨别不同的调式,做到听觉识别调式。
3.通过实际操作编制不同的调式的音乐,更加深入体会各种不同的调式特点。
第三节学习协奏曲的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做到了解并欣赏1.从文化、历史、风格等方面,讲解协奏曲的不同类型和风格,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协奏曲的美妙。
2.通过多媒体课件、画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介绍给大家欢迎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
第四节练习改编乐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让学生自己分组组织起一支乐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创作,制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2.让学生了解如何调整音调、节奏、乐器的搭配,让演唱效果更加欣赏的规律。
3.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乐曲,向大家展示自己写作和演唱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协奏曲的基本概念和风格,拥有更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平调落子音乐曲牌
主修戏曲音乐课:
(一)、平调落子曲牌、民歌类及唢呐类曲牌《扬州开门》、《逗曲》、《随手牌》、《小对午》、《那吒令》、《大救驾》、《二板揣》、《大泣颜回》、《到秋来》、《得胜令》、《三大罗》、《走三腔》、《备马令》等。
(二)、唢呐伴奏的吹腔曲牌《打枣曲牌》、《王大娘离了厢房》、《赵京娘细打量》、《是谁家枣儿红》。
课程类型:实践课(主修+选修)
授课时间:10课时
授课内容:
平调落子曲牌、民歌类,平调有的折子戏中,用曲牌演唱也有的曲牌夹于板腔体唱腔中间演唱,还有些唱腔其格调新颖,以独立曲体存在,其旋律流畅、活泼、轻松、风趣,有的用二弦伴奏,有的用唢呐伴奏,类似笛腔戏“乱弹” 他们不少已失传,如:一串铃(一串铃)是用得比较多的曲牌,由于其曲牌流畅、活泼、在结构上与[二版]及[二八板]较接近因此近年来已常与这些板式结合起来使用。
教学难点及重点:
把所教的内容,按单元分模块反复演练加强技巧部分的重点练习,掌握技巧的要领和节奏及曲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扬州开门》、《逗曲》、《随手牌》、《小对午》讲授示范
组织学生集体训练
熟练谱子、器乐操作训练
复习所学曲牌,熟练曲牌的
谱子
器乐操作训练
《那吒令》、《大救驾》、《二板揣》、《大泣颜回》
讲授示范
组织学生集体训练
加26页表头
突出重点、强化技巧训练
复习所学曲牌
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纠正、随堂考试
《到秋来》、《得胜令》、《三大罗》、《走三腔》、《备马令》讲授示范
组织学生集体训练
分模块巩固训练
课堂纠正、课堂考试
课堂巩固训练重点和技巧
部分
课堂纠正、随堂考试、
《打枣曲牌》、《王大娘离了厢房》、《赵京娘细打量》、《是谁家枣儿红》讲授示范
组织学生集体训练
旋律节奏的技巧部分,重
点强调器乐技巧操作的
熟练性
节奏旋律的重点训练,教师
随堂纠正、随堂考试
课后作业1练熟所学曲牌,按老师要求的数量完成作业
2复习唢呐曲牌的技巧训练,按老师要求的数量完成作业
课后指导教师示范:以上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