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傩戏
武安“捉黄鬼”与“拉死鬼”傩戏音乐的对比研究
武安“捉黄鬼”与“拉死鬼”傩戏音乐的对比研究作者:苗靖张竹岩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9期【摘要】武安市共有三个村落拥有傩戏这神秘而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义村,白府村以及固义村。
由于历史的沿革和地域的毗邻,各个村落的傩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其演出过程,较少关注傩戏中的音乐元素。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总结了“捉黄鬼”与“拉死鬼”音乐及乐器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特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贡献。
【关键词】武安;傩;音乐;鼓【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引言傩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形态之一,其原始神秘的古老气息和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学者们分别从民俗学、戏剧学、音乐学等诸多学科中的不同角度展开了对傩文化的挖掘研究。
武安傩戏“捉黄鬼”的发现改变了“江北无傩”的观点。
而武安市共有三个村落拥有傩戏这神秘而古老的艺术形式:固义(捉黄鬼)、得义(拉死鬼)、白府(拉死鬼)。
由于历史的沿革和地域的毗邻,各个村落的傩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目前对白府村和得义村的“拉死鬼”研究甚少。
随着笔者不断的观察研究,发现村落间各自傩戏的艺术形式又各具特色,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武安市傩戏艺术的风格特点,为傩戏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促进作用。
朱少波等对固义“捉黄鬼”與白府村“拉死鬼”傩俗进行了对比性研究,总结了其中面具、服饰等差别。
目前对傩戏中的音乐关注较,从音乐美学方面说:“捉黄鬼”和“拉死鬼”的傩艺术包含了丰富的表演艺术与独特的艺术技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
“捉黄鬼”、“拉死鬼”是中国戏剧文化的延伸,通过对“捉黄鬼”、“拉死鬼”的艺术形式比较,对我们了解北方祭祀文化,河北戏剧原生态的形成与演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以音乐为切入点,对“捉黄鬼”和“拉死鬼”进行对比性研究。
傩面具制作工艺及文化艺术特征——以武安傩戏面具为例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0 引言傩文化作为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傩戏的表现形式将其灿烂无比的民俗文化传承至今,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武安傩戏是属于黄河文明影响下的中原傩戏,它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色彩神秘、气势恢宏,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又是先民崇拜自然、适应自然的具体见证。
在傩戏表演中,表演者在面部佩戴的道具称为傩面具,傩面具能够生动地反映人物性格并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被誉为傩戏的灵魂。
本文通过对武安傩面具的概述、制作工艺、文化艺术特征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1 傩面具的概述武安傩面具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扎根于民间传统艺术中,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并逐渐演化为民众的精神信仰。
这些象征着灵魂、神祗、祖先、英雄的傩面具,是傩戏仪式中通灵的介质,通常作为与社会、自然以及超自然进行交流的象征化符号。
寄托了人民希望通过面具接近“神灵”,以获得“神灵”的同情和庇护,从而帮助自己完成在现实中难以达成的愿望。
①为了保持武安傩面具这一民间艺术长盛不衰,历代武安手工艺人始终在赋予角色性格特征以及风格特征上不断摸索,也始终在探寻更为广阔的面具表现元素和符号。
通过面具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人物形象,引导观众进入奇异鬼神世界。
由于长期根植于民间劳作,在民间精神文化和生活中汲取养分,于是形成夸张稚拙的造型、光鲜艳丽的色彩、粗犷滑稽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民间艺人的浪漫想象及其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性。
②武安傩面具一共有25件,城隍、判官、关公、三郎、寿星、赵公明、灶君、财神、四值、四尉、土地爷、五道、牛王、马祖、绿脸小鬼、探神、黄虎、大头和尚、柳翠等。
这些面具可分为三大类:人、鬼神及动物(表1)。
2 制作工艺人们对待傩面具虔诚的态度,体现在傩面具复杂的制作流程,力求每道工序都要做到坚固耐用。
通过对武安傩面具传承人马增祥师傅的采访,记录了从选材到最后上色的全部流程。
2.1 选材纸浆所使用的原料是麻头纸、牛皮纸和报纸,三种原料特性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表2)。
正月十五捉黄鬼,押到南台大抽肠
正月十五捉黄鬼,押到南台大抽肠678地理工作室丁帅丁帅,男,河北武安固义人氏。
固义村不是一个平凡的村,固义傩戏更不是一本平凡的戏,固义傩戏的发现,一举改变了“华北无傩戏”的历史,是华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傩戏表演。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固义傩戏,有喜欢的,可以开车去看。
早做准备,你只管来,我仅管饭。
固义村的傩戏《捉黄鬼》在2006年已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固义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东南2.5公里处,距邯郸市西南55公里,村庄北就龙虎河、南有南洺河,村南隔河便是鹊娥山。
本村在华北平原的最西部,与太行山隔水相望,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族聚居村落。
全村700多户人家,2700多口人。
固义村至今保留着傩戏的传统,傩戏演出是典型的北方傩戏,具有黄河流域傩文化的鲜明特色,有很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但是我还是先要做一个说明,看到傩戏的戏字,再加上上一张图片,大家肯定会觉得这就是跟普通的京剧豫剧一样,是舞台上的表演艺术。
那就错了,这是一种大型的街头表演艺术,要从村子的最东头,一直表演到村子的最西头,从夜里3点钟左右开始,一直表演到中午1点多结束。
好吧,我知道你还是想象不到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也说不清楚,眼见才为实吧。
固义村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从外表看,这个3000多口人的村子并无特别之处;尤其是在萧索的冬日,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看不到一丝的灵性。
然而一走入狭窄泥泞的老街,却仿佛陡然进入了一个散发着古文化芳香的大气场。
与司空见惯、已经被现代化磨平了棱角的北方农村不同,时间的流动似乎在这里停滞了。
进村必先经过一座石拱门洞,门洞上面是灰瓦起脊的阁楼,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祗。
村民称它为“阁”。
这样的阁原来有6座,现存5座。
村民行走、车辗马踏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街道,狭窄曲折,街石油光发亮,倒映着岁月的沧桑。
阁下的石板古道,更被辗出两道深深的车辙。
固义是个神灵汇聚的地方,有供奉观音菩萨的卷棚、东阁,以及河神庙、泰山奶奶庙、关帝庙、胡爷庙、玉皇庙、龙王庙、火神殿、土地庙、老爷庙、五道庙、吕祖庙、三教堂、仙殿等十几座小庙。
河北武安傩戏
河北武安傩戏河北武安傩戏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抭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
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
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
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
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
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透,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转向人本身的邪恶。
河北武安市的固义镇,每年的正月十五,这里举行傩戏表演,其中的捉斩黄鬼,是傩戏的高潮,黄鬼捉到后有村民挥舞棍棒和呐喊声中,沿街示众,然后经判官判决,押到刑场斩掉。
其历史悠久,场面热烈,十分壮观,这一古老的戏种的开发,打破了北方无傩的说法固义村旧称顾义,座落于古老的南(氵名)河北岸,与太行山隔水相望。
沿河东去十余里,是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所在地,早在7300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从事农耕和畜牧业,揭开了华夏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距它百里之遥的河南省安阳的殷墟,曾是商代的都城和甲骨文的发掘地。
因而这里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正是由于黄河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固义村古拙、质朴、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
固义傩是以“抓黄鬼”和傩戏表演两条线索来进行的。
从而把“娱神”与“娱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捉黄鬼”以正月十四的上山请神为始,包括驱邪、抓鬼、审判、斩鬼等仪式。
在抓鬼过程中和斩鬼之后,又穿插进行大规模的戏剧、花会表演。
两条线索时分时合,相互交织,环环相扣。
既神圣计策又热烈欢快,在惊心动魄的锣鼓声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逐步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充分反映出除邪恶、盼丰年的永恒主题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
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搞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
河北武安:“捉黄鬼”闹元宵
河北武安:“捉黄鬼”闹元宵作者: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4年第01期傩戏《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人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通过将其捉拿、游街、审判、刑斩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河北武安有一个村子叫固义,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仪式——捉黄鬼。
黄鬼一说无从考证,中国傩研究会认定为傩,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是古老的仪式,《周礼》、《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了,春季在民间举行的为“国人”傩;十二月官府举行的是国傩,名曰“大傩”。
甲骨文没有傩字,那时傩写作“熯(难)”,殷墟卜辞有“田难(熯)往来无灾”的辞条,可见那时“傩”主要为消灾辟邪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书籍使用词语有着十分严格的分寸和规定,天降灾难即是老天要惩罚国家;人乱纲常为祸,有祸扰民鬼魅所致,必须驱赶,这就是民间傩的延伸。
从内容上看,武安的傩明显属于后者,且变异较多。
武安傩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形式,且分布较广,全市各乡村几乎都有。
近年来,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演出的傩戏《捉黄鬼》,以其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改变了以往“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
“黄鬼”所指为何人?傩戏《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人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通过将其捉拿、游街、审判、刑斩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固义村民所说的“黄鬼”还特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欺负弱小的恶人。
整个表演中所有的演员并无台词,多用肢体来表演,而戏的内容则由一个特殊的角色来为观众诉说,叫作“掌竹”,其扮相是头戴宋代服饰中的无脚幞头,当地人称为“无翅乌纱”,他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篾,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
武安固义傩戏文创产品研发路径
武安固义傩戏文创产品研发路径作者:戴佳瑞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4期摘要:“傩”的出现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文献可考的记载出现在夏商时期的《周礼·夏官》中。
傩戏脱胎其中,带有传统宗教仪式与道德教化的双重基因,由于保存完整、原生度高而被称为“戏曲活化石”。
而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语言环境的失落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民众信仰的消解,武安固义傩戏面临着“断根失源、无人传承的‘失语’状态”。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大转型,提出应对傩戏文化特性进行文化的再创造,提炼、创新符合时代趋势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使得傩文化能够突破浅层的“文化表现”,真正作为一种研究理念深入到地域文化的发扬中去,让国人和世界真正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武安傩戏;非物质文化传承;文化创意产品“傩”一字带有原生的神秘色彩,其在初期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宗教形式所存在,承载着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虔诚,同时兼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向往。
2006年,武安固义傩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耕文明的消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消解,作为改写了中国“江北无傩”的黄河文化重要遗存,武安固义傩戏的传承也无法摆脱式微的态势。
同时,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正面临重大的转型,2016年1月14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三个理念:一是在提高中保护,二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这三个理念都指向“发展中保护”。
[1]而如何让傩戏在静态的“保留”、“记忆”以及“存档”的同时,还能够兼具动态的发展,作为生产性保护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为傩戏的振兴绘出了蓝图。
诚如探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失语要究其根源,回到其传播的真实情境中去追根溯源一样,进行“傩”文创的开发也要先打开受众的认知,厘清其传统传播的阻碍,探究何种形式的再创造能够赋予“傩”新的生命力。
武安简介
武安西倚巍巍太行,东望华北平原,是河北省首批22个扩权县(市)之一、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是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乡、古代冶炼之乡、中国小米之乡、全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千年古县”、“太行明珠”之美誉。
武安是历史悠久的千年文明古县。
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使武安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200多年的建县史展现出波澜壮阔的画卷。
战国时期,苏秦、李牧、白起被封为“武安君”;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两次驻扎武安,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
武安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黄河流域独此一家;一县盛开平调、落子两朵梨苑奇葩,全国罕见。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滋养着武安人民;新时代的老区人民创造和书写着武安新的历史。
武安是实力雄厚的新型工业强市。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铁著称,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以冶金、煤化工、建材为骨干,铸造、机械制造、电力等产业为辅助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先后重返全省“十强”,首次跨入全国“百强”,并实现了保强晋位。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武安西倚巍巍太行,东望华北平原,是河北省首批22个扩权县(市)之一、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是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乡、古代冶炼之乡、中国小米之乡、全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千年古县”、“太行明珠”之美誉。
武安是历史悠久的千年文明古县。
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使武安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200多年的建县史展现出波澜壮阔的画卷。
战国时期,苏秦、李牧、白起被封为“武安君”;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两次驻扎武安,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
武安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黄河流域独此一家;一县盛开平调、落子两朵梨苑奇葩,全国罕见。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滋养着武安人民;新时代的老区人民创造和书写着武安新的历史。
文化之积淀、历史之风韵——武安固义村傩戏
文化之积淀、历史之风韵——武安固义村傩戏作者:邵永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4期摘要:武安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起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
据考证,现今傩戏的雏形起源于商周的傩祭,在早期社会里属于祭祀鬼神的巫术活动,经历了由祭祀目的到庆典娱乐的功能转变。
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的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武安傩戏的存在为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历史文化;武安傩戏;傩;艺术特征作者简介:邵永鹭,女,1989年8月出生,河南南阳人,现就读于聊城大学,为2012级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4--01一、傩戏的发展之源及其本质傩戏的最初形态是早期的傩祭或傩,是一种巫术活动,主要作用是祭祀鬼神。
据记载,现今傩戏的雏形起源于商周的傩祭,《礼记·月令》曰:“天子居宫室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衣黑衣,服玄玉,食粟与彘,其器闳奄,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达寒气。
”其目的主要是驱除鬼魂祛除瘟疫,在过年过节时用,这种形式逐渐固定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以宗教的形式成长为一种固定的戏剧形式。
目前傩戏比较流行于一些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偏僻山区,傩戏之风能在那些地区繁衍相传,一方面当地文化相对落后,文娱生活较少思想相对保守,村民把它当做一种精神寄托。
另一方面主要是傩戏代代相传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历史上任何意识形态或处事方式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而有所改变,当然傩戏也不例外。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傩戏的了解也从表面的概括逐渐过渡到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人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了解它、认识它。
但它仅是一种文化、一种风俗、一种精神寄托,人们要想以此解决实际状况,摆脱自身困境那是不现实的,于是长此以往当人们的精神寄托一次次落空时,就会对傩戏产生怨恨,于是人们就对神感到失望、沮丧。
武安傩戏象征意蕴发微
武安傩戏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色彩神秘、气势恢宏,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畏惧,又是先民崇拜自然、适应自然的具体见证。
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武安傩戏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①总的来看,学者多侧重武安傩戏传承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从艺术和文化的层面对武安傩戏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对武安傩戏的象征意蕴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笔者以武安傩戏为调研对象,通过对武安傩戏祭祀和基本表演情况的探究,来分析其象征符号的内涵和傩戏整体的象征意义。
一、中国傩文化概说傩,是古代先民驱鬼逐疫的一种巫术,它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晚期,后经历代的发展与演变成为人们今天所看到的傩戏。
我国的傩文化历史悠久并且带有神秘的巫术色彩,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我国傩文化的起源在原始社会,由于先民的认识水平有限,对洪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以及瘟疫、痨病、天花等身体疾病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灵魂存在的,也即泰勒所说的“万物有灵”②。
先民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人的肉体死后,灵魂便飘荡在宇宙空间中。
人正常死亡后的灵魂为善鬼,由于疾病或突发事件死亡后的人的灵魂为恶鬼,这些恶鬼因不甘于自身的死亡便作恶多端,祸害世人。
由此,世人一旦染有疫病就认为是某个恶鬼在作恶。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六《三疫鬼》载:“昔颛顼氏生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
”③先民为了驱鬼逐恶,禳灾避疫,便衍生出了表现驱赶、斩杀、烧死等这些行为的仪式和表演方式,这便是“傩仪”。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35卷第2期Vo l.35No .22019年6月Jun .2019武安傩戏象征意蕴发微刘梦舒(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民俗是一个充满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不仅向人们传达着民俗文化信息,其组合而成的民俗系统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特有的功能。
武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1)-武安傩戏
• 武安傩戏与7300年前 的“磁山文化”一脉 相承,是古老的黄河 文化的重要遗存,是 研究戏剧的“活化 石”,是研究农耕社 会文明史、社会发展 史、民俗文化史不可 多得的宝贵资料。 • 2006年5月20日,傩 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
武安是千年古县、文化重镇,诞 生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磁山文化、红 色文化、戏曲文化、商帮文化、傩文 化、冶炼文化内涵丰富、各具特色。 磁山文化遗址、冶陶晋冀鲁豫中央局、 军区旧址两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享誉 全国,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傩戏、武 安赛戏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 是弥足珍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1)-武安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2)-武安赛戏
• 武安赛戏流传于河北省 武安市北部的大同镇东 通乐村。清道光年间东 通乐赛戏已经产生和流 传。东通乐村为敬奉土 地神,每年元宵节期间, 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 从早到晚,都要举行大 型的赛戏演出活动,以 祈求风调雨顺,吉利平 安、年景丰收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2)-武安赛戏
• 【武安傩戏】 武安傩 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 期,距今已有3000年 历史。最初以面具戏 为主,逐步发展为傩 戏、赛戏、队戏等十 余种形式,且分布较 广,全市各乡村几乎 都有。
武安固义傩戏
■核心提示河北省武安固义村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期间都举行大型社火活动———“傩戏”表演。
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
而固义村的傩戏《捉黄鬼》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村人跟在"大鬼"身后找"黄鬼"。
人物傩戏《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人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通过将其捉拿、游街、审判、刑斩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固义村民所说的“黄鬼”还特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欺负弱小的恶人。
整个表演中所有的演员并无台词,多用肢体来表演,而戏的内容则由一个特殊的角色来为观众诉说,叫作“掌竹”,其扮相是头戴宋代服饰中的无脚幞头,当地人称为“无翅乌纱”,他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篾,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
戏中的主要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黑白探马以及被捉拿的黄鬼等。
全村戴面具的演员有数十人,画上脸谱的演员近百人,用骡马三十多匹,配合《捉黄鬼》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以及旱船、龙灯、舞狮子、秧歌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
直接参加演出的有五六百人,连同辅助的村民,总数不下千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找鬼正月十五凌晨,大红的灯笼将整个固义村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全村的演员都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当中。
大幕拉开,全村的街头巷尾都是表演区。
随着一阵锣声和炮声,傩戏正式开始了。
两位扎着靠旗、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黑白探马开始出村巡神。
大鬼、二鬼、跳鬼三鬼差也在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拥下开始在村里村外踏边,来来回回在村中驱除各处邪祟、寻找作祟的黄鬼,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驱除邪祟捉拿黄鬼的队伍中。
"黄鬼"被捉并开始"游街"。
小学语文傩戏
傩戏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
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
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剧种简史产生背景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
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
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
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
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
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
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
论傩戏的音乐特色与人文内涵
80论傩戏的音乐特色与人文内涵(1.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广州 510006 2.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 要:傩戏又称鬼戏,产生于历史上一种古老的祭神驱鬼、祈求安庆的仪式——“傩仪”或称“傩礼”。
据史记载,早在原始社会便有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而后其逐渐与国家礼制、民间风俗相结合,形成了颇具程式感的傩仪。
以期烘托神秘、庄严的气氛,在仪式进行中常歌舞并举,久之,与诸类音乐形式相结合,产生了如今我们所见程式完备的傩戏。
本文概述傩戏产生的历史,通过探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傩戏的用乐来源,总结其音乐特色,并进一步论述傩戏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傩仪;傩戏;音乐;内涵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2)01-080-09收稿日期:2022-08-30项目基金:本论文为201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内蒙古卷)》(批准号:2019ZD08)子课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戏曲发展史》(2002-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波(1971-)女,辽宁省锦州市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博导。
主要研 究方向: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及音乐教育。
曾祯(1994-)男,河北省唐山市人。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傩仪是古时一种驱傩活动,其与傩戏的产生直接相关。
宋以降,在民间戏剧及歌舞的影响下,逐渐发展为旨在酬神还愿、饱含美好信仰、程式性较强的傩戏。
其是兼具历史、宗教、民俗和音乐等因素的信仰综合体。
乘着历史的长河,如今国内各地多有傩戏的遗存,因其内涵丰富,自20世纪便有学者将它列专题加以探讨,久之“傩文化”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曲六乙先生2004年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一书将当代学者对于傩文化关注的历程梳理为两个阶段,一是傩资料的历史积累;二是近代学者对傩的关注(包括王国维先生的“巫觋说”、岑家梧著作《图腾艺术史》中与傩相关的论述、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对20多个省傩戏的相关记载、20世纪50年代对傩舞以及傩戏的考察等部分)。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固义村,地处武安市西部山区,是一个传奇、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被太行山脉、黄土高坡和青石砌墙包裹着的小山村。
这个坐落在南洺河北岸的古老山村,现已享有冀南民俗文化中心的雅称。
该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而神秘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原始图腾舞蹈,一种气势恢宏的大型社火活动。
这就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仍保留着古拙的风格和神秘的色彩。
是冀南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最隆重的大型社火表演活动。
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的民俗文化画卷,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展活化石。
武安县固义村的傩戏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依社会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求佑祛邪,驱瘟逐疫;二是祈天祈地,风调雨顺;三是尊老爱幼,奉公守法。
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
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
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
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
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
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
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透,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转向人本身的邪恶。
捉黄鬼的传说关于捉黄鬼还有个传说。
村中的老人们讲,相传“大鬼”、“二鬼”、“黄鬼”和“跳鬼”本是哥四个,但是老三“黄鬼”终日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欺负弱小、虐待父母,并到了不除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为了还一方平安,“大鬼”、“二鬼”和“跳鬼”哥仨决定将老三“黄鬼”除掉,以告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姻茅海波傩戏面具慰家乡父老。
傩戏
傩戏傩戏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傩戏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目录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编辑本段历史发展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前1600-前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巫傩文化的奇葩
巫傩文化的奇葩作者:杜学德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03期傩仪是原始先民驱除疫鬼的巫术活动,其主持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原始神灵方相氏和十二神兽等。
唐代以后,方相氏等原始神灵被世俗化神灵代替,傩仪也逐渐发展为有一定艺术成分的傩舞、傩戏等形式,在宫廷和民间并存。
延续到现在,我国各民族的傩文化包括社火傩戏、傩愿戏、军傩、宗教寺院傩等类型。
武安傩戏属于社火傩戏,保留在河北省邯郸市所属武安市西南方向的固义村,该村距武安市25千米,距邯郸市55千米。
据《武安县志》记载,早在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年),村北高处就建有佛堂寺,并有僧人住持。
村上有安、何、鲍、董等姓为老户人家;丁、李、马、刘等姓则为明朝初期移民时从山西迁来的。
武安傩戏概说固义村社火傩戏在元宵节期间的正月十四至十七日演出,其内容包括迎神祭祀和娱神娱人演出。
迎神祭祀包括迎神、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仪式等。
娱神娱人的社火傩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戏队(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彩帏、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
直接参加演出的有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
《捉黄鬼》亦叫《大抽肠》、《跑鬼》、《捉鬼》,在戏剧归类上是一出街头队戏,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的对象黄鬼。
黄鬼既是洪涝、干旱、虫灾、疫病的人格化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象征。
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迎神祭祀仪式,反映出该村村民的泛神信仰和鬼魂观念,表现了村民战胜自然灾疫,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村民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教化的演出目的。
该剧吟唱词也教诲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必将受到严刑处置。
在高度重视孝悌教化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要把忤逆不孝者比作黄鬼予以处置,以此警示世人,是符合世情的。
固义脸戏,即面具戏,亦属队戏类,据村人传说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秦国秦庄王十三太子(即白眉三郎),从顺德府唐山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镇殿村学来的。
介绍一种武安风俗作文
介绍一种武安风俗作文
《武安傩戏,那独特的风俗》
嘿,咱今儿个来唠唠武安的一个超有意思的风俗——傩戏!武安这地儿啊,那可是有好多特别的玩意儿呢。
傩戏,我觉得吧,那真的是老神奇了!也许有人不知道傩戏是啥玩意儿,嘿嘿,其实就是一群人戴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面具,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那又唱又跳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有啥好看的呀,但你还真别小瞧了它。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看傩戏,哇塞,那场面,真的是把我给震住了!那些面具一个个都好吓人啊,感觉就像从什么神话故事里跑出来的妖怪似的。
但是呢,看着看着,我又觉得特别有意思。
你说这傩戏里的人,他们到底为啥要戴着这些面具跳来跳去呢?这真的是个谜呀!
有人说傩戏是为了驱邪赶鬼,保佑大家平安。
哎呀,是不是真的能驱邪赶鬼,我也不知道呀!不过咱就图个热闹,图个新鲜呗!也许傩戏真的有它特别的魔力呢,谁知道呢!
说起来,傩戏这风俗还真是独特。
它不像咱平时看的那些歌舞表演,它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和玩法。
而且,这可是咱武安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咱可得好好珍惜。
但是呢,现在喜欢傩戏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这可咋办呀?咱不能让这么好的风俗就这么消失了呀!咱是不是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傩戏,喜欢傩戏呢?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哎呀,我这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
反正傩戏就是武安的一个特别风俗,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们觉得呢?你们有没有看过傩戏呀?要是没看过,那可得去看看,感受感受那独特的氛围。
说不定你们也会被它吸引住呢!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安傩戏
听到傩戏这个词,你一定很陌生吧。
听我们这里的老人说,武安固义傩戏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还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傩戏表演从正月十四早晨开始,整个村子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全村人都已经进入了角色。
全村每一个街道巷尾都成了表演的舞台。
首先进行的是“请神”仪式。
“哐哐”一阵低沉而又沙哑地锣声划破了黎明前的宁静,两个“武士”各提一盏大红灯笼,出现在街头。
后面跟着两个人,同时鸣锣开道。
各角色人员,各种器械有序排列,神秘而隆重,将各路神仙请到仙殿。
十五日凌晨一点,“捉黄鬼”仪式开始了。
“大鬼”、“二鬼”和“跳鬼”和村民们一起高声呐喊着,跑遍全村的大街小巷,去驱邪赶鬼,直至清晨七点,“黄鬼”被缉拿归案。
然后押着“黄鬼”到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从长街的这头儿一直连到那头儿,还有各种民间花会队伍,边走边演,热闹非凡。
斩“黄鬼”迎来了整个活动的高潮。
当“黄鬼”被押上台时,礼炮震天,透过弥漫的烟雾,“黄鬼”被剥皮抽肠,人们开始欢呼着胜利。
庆祝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的晚上,热闹非凡。
傩戏表演象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是古老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存,与73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一脉相承,值得每一个武安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