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傩戏
傩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目录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
展开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浙江省长兴县傩戏
现状传承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
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前1600-前
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1]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编辑本段表演特点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
傩戏腔调。
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
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编辑本段演出音乐
傩戏音乐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民间歌曲,这是傩戏音乐的基础,包括山歌、小调、叙事歌曲、劳动歌曲等。
二是民间歌舞音乐,曲调多属分节歌体的上下句结构,段与段之间用打击乐过渡,歌唱以一唱众和为主。
三是民间宗教音乐,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简单,以口语性和吟诵性为主要特征,说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四是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
五是民间戏曲音乐,随着剧目的丰富,唱腔的戏剧性增强,表现力加大,还吸收融汇了一些兄弟戏曲剧种的声腔音乐,角色唱腔已呈雏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当唱腔和相对稳定的基本曲调。
六是民间特色器乐,常用的乐器是小锣、中锣、钹小钗、鼓、师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乐器。
这些乐器在傩戏音乐中的地位重要,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
湘西以及沅水、澧水一带除沅陵傩戏腔用唢呐伴奏句尾之外,其余大多为锣鼓伴奏的清唱,一启从和,气氛热烈,特色浓郁。
编辑本段演出形式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
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
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
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近年亦多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
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
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
另外,傩戏的演出形式与其他戏曲不同,它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
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
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
迷信的乡人遇上一病两痛、三灾六难,以为是鬼神作祟,便请求神灵庇护,并许下傩愿。
一旦到了还傩愿的时候,还要备好香纸、法器和祭献的用品。
清末傩戏班子,边做法事,边演傩戏。
傩戏一般在愿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着神像,三面向观众,时空虚拟。
傩戏班子里的演员也兼法事主持,他们既能唱、又能舞,还会“判卦”、“绘符”、“念咒”等法事技能。
傩戏班多以“坛门”组合,艺人一般以作法事开始,以唱《盘洞》戏为结束。
湘北一带还傩愿演出,则要经过发功曹、扎寨、请神、安位、出土地、点雄发猖、姜女团圆、勾愿送神等八大法事,有关剧目就穿插其中演出,
法事与演出形同一体。
在傩戏演出中,还穿插着不少巫术表演。
如捞油锅、捧炽石、过火炕、跺火砖、吞火吐火、踩刀梯等。
傩戏演员多是巫师出身,剧目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
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诀”,以及柳巾、师刀、师棍等特种道具的运用等.[2]
编辑本段傩戏分类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
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
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
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武安傩戏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距邯郸市30华里。
武安傩戏历史久远。
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
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
傩戏面具角色原始古朴。
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起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
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的人们祈盼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武安傩戏的存在为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武安傩戏演出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
武安傩戏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仪式戏剧发展衍变中的四种形态。
傩戏·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
傩戏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
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
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
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
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傩戏·侗族傩戏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
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
”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
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
“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
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
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
“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
“咚咚
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
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
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
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
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
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
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
”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
沅陵“辰州傩”(又称土家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
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
”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
唱演傩戏。
……至晚,演傩戏。
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
”
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的主要传人仅17人,辰州傩渊于荆楚,辐射于巴蜀吴越秦等地,曾一度影响中原。
傩戏按其内容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大本戏之分,正戏是法师请神演变而成,表演剧情简单,小戏已具小型戏曲特征,大戏的戏曲化程度较高,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傩技为绝技杂技表演,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
辰州傩不仅是戏剧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这些方面学术研究难得的研究文本。
傩戏·德江傩堂戏
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
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
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
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
它是一
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
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
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
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
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
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浙江省长兴县傩戏
长兴县白岘乡吴岕口村盛行的傩戏,始于两千多年前,据老艺人说,夏朝大禹治水时,有一干将跟随左右,后因治水有功,被人尊称为“祠山菩萨”,供于白岘境内的一个庙宇中,另因传说这位干将的前身是一只野猪精,因而祠山菩萨的面具是黑色的。
另外还有供在襄阳岭庙中“禹王菩萨”,他是大禹的象征,当地人传说禹王菩萨是祠山菩萨的娘舅,因而后者需要朝拜前者,因此,便有了大班人马穿着袍戴着面具游走于乡间。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鬼神人兽,造型各异,色彩斑
斓,制作材质有木、皮、竹、泥、石、布、纸等很多种。
白岘的艺人在祠山菩萨画像前的供桌放有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的木刻面具头像,头戴官帽,面具上有獠牙,统称为“五福”,桌子往前是“土地”和“值武”两个菩萨,分别守在两旁。
平日里,这些面具都用“毛堂纸”包起来存放在箱子内,待到每年阴历十月十一日开始,村里人就要把菩萨(面具)一个个请出来,到十一月十四这一天,各路菩萨全部出动,称为出会(出庙会)。
出会时,由身材和身份等适合的人带上面具,手执朝板(笏),脚蹬靴子,穿上各色龙袍;拿三角旗和盖伞者随后,另有马夫(小孩子饰)手拿鞭子跟在最后,菩萨面具为何颜色,则此人穿着及后面的随从都与这种颜色配套。
各村的“小辈菩萨”们都等在村外迎接朝拜,与行路队伍汇合后,再往另一个村汇合下一个菩萨。
每一个村的队伍都有至少二十人。
整个过程中,人们敲着十番锣鼓行路。
最后,各路菩萨到白岘“祠山庙”朝拜祠山菩萨,再由16人抬着祠山菩萨到襄阳岭一起朝拜禹王菩萨,整个过程才算结束,这个活动的寓意在于驱邪及保太平等。
伴奏乐器:十番锣鼓(大件组有:大鼓、铙钹、大锣、号头;小件组有:板鼓、京锣、中钹、次钹、小锣、叫锣、京鼓、尺板、木鱼)。
编辑本段现状传承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
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戏传承困难。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词条图片(5张)中国省区戏剧划分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