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过几天就要上新的课程了,又要做新的教案了,对于新的教案你有思路吗,还是说你已经写好了?没有的话就来看看以下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寓言两则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寓言两则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寓言两则寓言一:《狐狸和葡萄》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寓言是什么,以及寓言的作用。

2.让学生了解寓言中所体现的智慧和道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寓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看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导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快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

3. 讲解生词让学生了解生词的意思及用法。

4. 破解难点分析寓言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习题训练。

6. 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告诉学生寓言的作用与特点。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寓言二:《蚂蚁和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寓言中的道理和智慧。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寓意。

2.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寓言中汲取人生智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介绍蚂蚁和蝉的故事背景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智慧。

2. 导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

3. 讲解生词让学生了解生词的意思及用法。

4. 破解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本篇寓言中所传达的道理和智慧,让学生明白“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蝉”的不同。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习题训练。

6. 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告诉学生如何从中获得人生智慧。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寓言的作用与特点,并从两个不同的寓言故事中学习了人生的智慧和道理。

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并掌握了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寓言二则苏教版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了解词语,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育先生阅读寓言的兴味。

培育先生的自学才干。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复杂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天分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这两那么寓言故事所包括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阅历了解«鹬蚌相争»所包括的寓意。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师:同窗们,明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24课«寓言两那么»。

板书,提示谁想展现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1.记字形,学写生字:疲勃2.认读生字词,了解词义.ù zé sng iā píèn bó寓言两那么宋国着急精疲力竭疑惑兴致勃勃寓言揠苗滋长3.读通课文4.按课文内容填空古时分有团体,由于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通知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幽默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那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你能回想一下,以前你都听说过那些寓言故事吗?出示:〔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井观天〕师: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两那么〞。

出示:3、如今谁能说一说〝揠苗滋长〞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滋长〞是什么意思?师评价:你真了不起,教员不讲你也能自己处置。

明白:揠,〝拔〞的意思。

揠苗滋长就是拔禾苗协助禾苗长高。

三、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我们试着演一演,怎样样?〔想〕别忙,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我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团体的举措、语气,把这团体当作自己,来,自己先试着读读课文。

看看事情究竟是怎样发作的。

〔一〕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从他的朗诵中,你体会到他是这样的语气?〔着急〕从文中的什么中央可以看的出来呢?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2个生字,能够书写9个生字,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结合生活实践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和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在浏览中领悟寓意。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图片介绍)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

2. 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师:甚么是寓言呢?就是用风趣的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入的道理。

师:这两则寓言会告诉我们甚么深入的道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贝——则、木——宋、皮——疲、力——勃、心——闷、古——枯。

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寓”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留意下边的笔画按次。

“焦”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弱”摆布结构,摆布字形一样。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寓言两则的内容是甚么?揠苗滋长鹬蚌相争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jiāo bàng pí zhuó kū mēn sòng bó ruò焦急鹬蚌疲惫啄食枯死闷热宋国兴味勃勃毫不示弱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理解词语:兴致勃勃:描述兴头很足。

筋疲力尽:描述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得意洋洋:描述称心如意、洋洋得意的模样。

毫不逞强:一点也不表现出脆弱的模样来,不甘心表示本人比别人差。

喜笑颜开:描述心里非常高兴,满面愁容。

三、精读领悟1. 品读:第一则《揠苗滋长》(1)农夫“焦急”甚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农夫心情很焦急?禾苗长得太慢。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24《寓言两则》教材分析寓言是一种文体。

寓,寄予的意思;言,话语。

寓言,所寄予的话。

作为一种文体,它运用假托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经常带有挖苦或劝戒的性质。

这类寓言作品,往往短小精干,生动好玩,发人深省。

教学目的1.教化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幸运心理,做事要老醇厚实,胜利要靠诚恳的劳动。

2.接着训练学生联络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实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法学法:启发诱导,合作沟通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拔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拔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驾驭以下方面:例:(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拔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ang,不要读成“chang”“窜出”的“窜”应读“cuàn”不要读作,“cuā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构造,识记生字。

“寓”上下构造,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构造,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构造,中间“且”字,最终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拔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

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予的意思。

“言”是话,比方故事,寓言就是以比方的手法讲一个好玩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入的道理,使人受到教化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4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4

《寓言两则》说课稿一、说教材《寓言两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两篇寓言小故事。

其中,《揠苗助长》是根据《孟子·公孙丑》所写的一则故事改编;《鹬蚌相争》则是根据《战国策·燕策二》的记载改编的。

这两则寓言一写宋国农夫拔苗助长,欲益反损;一写鹬与蚌互相争持,谁也不肯退让,让渔翁坐享其利,都是前面叙事,末了揭理,或者暗示道理。

短小精悍,寓理于事,是两则寓言故事的共同特色——《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将自食恶果;《鹬蚌相争》则说明遇事必须考虑周到,防止斗勇好狠,两败俱伤。

但两则寓言在写作特色上又各有侧重:《揠苗助长》侧重心理描写,农夫“巴望——焦急——急忙——兴致勃勃”的心理变化跃然纸上,轨迹清晰;《鹬蚌相争》虽然不乏心理描写,但侧重的还是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以鹬和蚌的特定动作和针锋相对的语言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人物刻画清晰,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寓意。

两则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加之寓言故事学生在二年级时就有接触,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仅仅从语言和情节上来理解并不是难事。

但想要让孩子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必须在反复诵读及品味、想象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明白道理,提高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预设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技能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展开想象,探究其中的道理。

2、能够把自己明白的道理结合事例加以阐述。

3、能够再找几则寓言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寓言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用“……虽然……可是……”说句话。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2)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

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师: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4、师:出示:“……虽然……可是……”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5、师:板书:不解、告诉、诚恳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诚恳”的意思?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8、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1、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2、归纳解释:寓言是用虚构、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3. 学习寓字:寓是寄托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

(板书:揠苗助长,指导读准字音)二、初读课文,了解寓言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3、指名读故事,读通顺课文,并说一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故事,揭示寓意1、学生自由读故事,然后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2、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并交流:巴望是什么意思?农夫焦急什么?从哪儿看出他很焦急?他心里会怎么想?(2)指导朗读第一段,读出农夫的焦急。

(3)指名读第二、第三段。

农夫想到什么办法?(相机理解筋疲力尽)(4)让学生观看插图。

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6)指名读第四段:农夫辛苦工作了一天,结果怎样?(理解纳闷)3、理解寓意:(1)讨论交流: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种田人错在哪儿?(2)小结:这个庄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让禾苗长得快些,这种做法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太急于求成,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口头练习说。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文的特点和用途。

2. 理解寓言文中隐藏的道德、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掌握表达寓意的语言技巧和写寓言文的基本结构。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文中的隐喻和寓意。

2. 掌握如何编写寓言文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分析寓言文中的道德、社会和人性问题。

2. 运用所学知识编写自己的寓言文。

教具准备:1. 《寓言两则》课文。

2. 黑板、彩色粉笔。

3. 学生绘本、纸张、颜色笔。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 (10分钟)1. 通过欣赏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动画片或阅读其简化版,引入寓言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学生,他们对寓言文了解多少,有没有读过或听过其他寓言故事。

Step 2:导读 (15分钟)1. 教师用寓言文《马与驴》展示隐喻和寓意,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马”、“驴”和“人”等角色代表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寓言故事通过动物来讲述?3. 通过对比分析《马与驴》和《狼和小羊》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总结寓言文的特点和用途。

Step 3:阅读理解 (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寓言两则》。

2. 学生小组讨论寓言故事中的隐喻和寓意,回答导读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两个故事进行分享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寓言文的理解。

Step 4:寓言文分析 (20分钟)1. 教师将寓言文《马与驴》和《狼和小羊》分别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隐喻和寓意。

2. 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道德、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教师总结学生分析的观点,通过问答形式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Step 5:寓言文的语言技巧 (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文字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反问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中的语言技巧,如“大声叫醒”、“谁是贼”等,解释其寓意。

3. 学生听写故事中的关键句子,体会寓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和表达方式。

三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

2.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端:寓言故事《狼和羊》、《乌鸦和狐狸》的课件、课文扩展素材。

2.学生端: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一下什么是寓言故事。

二、呈现(10分钟)1.教师呈现课件,导入《狼和羊》的寓言教材。

2.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注意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和情节。

3.教师询问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教师解释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教师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下故事中所传递的道理,并写在纸上。

2.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辩论。

五、巩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问题,检测学生对于寓意的理解。

2.教师提供一个创作主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故事创作,并展示给同学们听。

六、拓展(15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寓言故事的延伸阅读,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或者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七、反思(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板书设计:寓言故事的寓意《狼和羊》《乌鸦和狐狸》三、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教师解释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寓言两则》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字阅读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寓言这种文学形式,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课涉及的两则寓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孩子应该能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师生的互动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起来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24、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一篇许多孩子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

该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热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用拔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的方法,最后导致禾苗枯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从事物的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
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交流,给浇浇水,施施肥,还要给它拔拔草……)
3、“揠”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
4、因而“揠苗助长”也称为“拔苗助长”。

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生交流)
5、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把圈出的生字读给同位听。

(3)通过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件事?
6、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1)点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语(出示词语)
寓言巴望焦急纳闷枯死揠苗助长筋疲力尽兴致勃勃(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美读品味,精读感悟
1、这是个很有趣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帮助禾苗成长,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

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板书:焦急)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语能看出农夫的焦急?(出示第二段)(4)学生交流。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迫切禾苗长高的心情。

2、种田人的办法想出来了吗?朗读第二段,体会一下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读,(筋疲力尽)。

(1)学生朗读
(2)学生交流(板书:拔)
(3)他想出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结果怎样?(生交流)
(4)假如你们就是那棵棵禾苗,你们想对农夫说什么?
(5)学生交流
3、他可没听到禾苗的话,还满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默读课文第三、四段。

(生交流)
(1)学生朗读,读出农夫的高兴
(2)你是怎样认为的?
(3)学生交流。

(4)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想什么呢?(生交流)(5)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
(6)同桌想像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7)全班表演
四、揭示寓意
1.这个人花了那么大力气帮禾苗长高,禾苗却枯死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指名说,板书“急于求成”。

2.这个人看到这种景象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如果你在他旁边,你会对他说什么?
3.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指名说,
4、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急于求成的事例吗?相互交流说一说。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你能用最巧妙的方法很快记住哪个字?
2、观察发现,看看那个字容易出错?提示“寓”“焦”“筋”“勃”的写法。

4、描红,临写,组词。

师巡视指导,随机纠正坐姿。

5、当堂作业展示,表扬和鼓励进步学生。

六、拓展作业:
第二年,农夫又种下了禾苗,情况会怎样呢?拿出你的笔、本,放飞你的思想,续写农夫种田。

师小结:同学们,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都有一些寓言书籍,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等,人民创造了许多寓言故事,这些优秀的作品充满了智慧。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第二课时
鹬蚌相争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述历史故事《战国策》。

故事中的苏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使赵王放弃攻打燕国呢?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鹬蚌相争》。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交流,可能会说出它们怎样相争的?为什么相争?结果又是怎样
的?)
2、同学们,能紧紧扣住课题中的“争”字,提出了三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问题)
(1)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合作,一边圈画,这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2)小组讨论
师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鹬蚌相争用尽力气毫不示弱筋疲力尽得意洋洋喜笑颜开(2)汇报交流
三、精读课文
1、鹬和蚌相争,结果怎么样了?
(生交流)(板书:一起被捉)
2、鹬和蚌是怎么争的?学生默读课文,标画有关句子。

3、鹬是怎么表现的呢?“威胁”是什么意思?(板书)你能读出威胁来吗?面对鹬的威胁,河蚌害怕了吗?一点也不害怕,就是“毫不示弱”(板书,并指导“弱”字写法),而是怎么表现的?(得意洋洋),你能读出河蚌的得意洋洋吗?
4、它们互相之间都想争出个什么来?它们俩谁赢了?
(生交流)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鹬和蚌的对话。

6、请两组同学演一演。

四、揭示寓意
1、一个渔夫看到了这种情景,他是喜笑颜开,会说什么呢?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蚌呢,万般无奈,叹了口气说?(生交流)
2、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3、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小结: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从中获利的结果。

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板书)
五、拓展学习
当渔夫悄悄地向它们走来时,它们怎样做就不会被渔夫捉去了呢?拿出你的笔,放飞你的思想,赶快写一写吧!
教学反思:
亮点:
1、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课文情境,一方面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等展开丰富想
象,还原具体形象
,例如:盼苗生长的形象、帮苗生长的形象、洋洋得意的形象、禾苗枯黄的形象。

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创造新的形象。

例如:儿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

这就能让学生在形象的想象创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强对课文蕴涵的感悟和挖掘。

2、引导介入评价。

小学生对蕴含于课文情境中的深刻道理往往难
以理解,就事论事地引导理解,学生则难以接受。

为此,我引导学生一会儿充当拔苗人,一会儿充当旁观者,进入情境,介入其中,谈看法,提建议,说感受。

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筹备和知识积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求索,以浅化知识难点,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理解和课文蕴涵领悟的同时,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寓言所蕴含道理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如《揠苗助长》,学生能认识到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但对于“不能违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点理解不到位,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能涉及到这个问题。

如果在引导学生认识禾苗怎样才能长高这个问题时,借机告诉学生:及时浇水、施肥、拔草,禾苗才能茁壮成长,这就是禾苗成长的自然规律。

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来体会寓言的寓意会顺利得多。

另外,本课最后练说的内容有点多,有点重复,如果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把一部分内容删掉,换成课堂指导写字会更好。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