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历史含解析byli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选修)2014.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2.传说古代先王在农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农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种为帝王名号改字的现象称之为“避讳”,主要说明了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规范法度的严肃性C.中央集权的力量D.皇权至上不可侵犯3.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监察百官之职B.审议决策之权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B.开创科举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5.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6.周振鹤在《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中说:“……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扬州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试卷历史

扬州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试卷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试卷高二历史(选修) 2014.0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

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

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

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史秦朝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2.许倬云《西周史》记载:“西周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注:是族群间关系的重新组合),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伴随着殖民和扩张B.授民授土是西周分封的基本内容C.西周分封制推动了族群交融D.西周分封制的运作单纯依恃武力3.在一般公共场合常出现“同胞们”、“父老兄弟们”、“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用语,又如常常借用亲属称谓词来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叔叔”、“伯伯”、“阿姨”等等。

这些所反映现象的是A.血缘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强固B.血缘意识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C.宗法血缘组织是生命共同体D.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间的互动4.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5.周天子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分封诸侯;诸侯掌有统治封国的权力,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又分封士。

4 历史-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历史

4 历史-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历史

扬州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历史学科2013-12-28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在民间”的自由研究、注重个性、思想活泼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功利主义、陈腐刻板的局限。

开创“学在民间”这一传统的历史人物主要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2.《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

”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3.以地方行政组织为线,史学家吕思勉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相符的是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C.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4.东汉后期,民间流传着有关察举制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反映当时A.察举制正在向科举制转变B.察举的对象转向贫寒人家C.察举制严重不实、选拔腐败D.察举的对象大多德才兼备5.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A.宗法分封B.权力制衡C.分工协作D.君主集权6.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

右图被称为“诗圣”的诗歌作品A.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B.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C.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D.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考点:宗法制。

由题中所述中国强调姓的现象,可知与宗法制有关,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A项被排除;“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说法并无法说明个人观念淡漠,C项被排除;本题也没有涉及专制王权问题,D项错误。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

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故A项正确。

3.《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答案】D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著作。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

题干摘录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选修)(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选修)(附答案)

2014.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3.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4.2013年福州屏山地铁站考古现场发掘出西汉时期闽越国宫殿遗址专用品“万岁”当(右图),还发现三口汉代水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汉初福州地区仍实施分封制B.“万岁"瓦当是我国出土的最早青瓷C.瓦当上的字体是当时流行的楷书D.汉代使用水排获取井水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选修)试 题5.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6.如右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另外,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A.保障都城安全B.就近指挥,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C.实现以北制南D.以山川形便划行省界,防止割据7.学者阎步克说:“(中国古代)一些时候官僚会趋于身份化、特权化、阶层化、封闭化、自主化,这种演化的最终结果会导致贵族化”。符合这一描述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机处8.《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对材料中转运使的设置,认识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设计B.贯彻了以文治国的用人方略C.突出了中央集权的理财思路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10.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11.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12.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14.右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1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一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三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四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并不符合实际?A.张一B.李二C.王三D.赵四16.右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A.“灵活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C.“无奈的选择”D.“末日的徘徊”1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A.太平天国运动B.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D.洋务运动18.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自由平等思想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19.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20.近代中国的落后,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疯狂侵略的结果,资本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状况是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恶性肿瘤”;但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特征是A.中外发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近代化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D.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二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2分)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点提出的原因。(6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建海《天朝的崩溃》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请回答:(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4分)(3)概述材料三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2分)(4)依据材料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数众多的来宾并不是以真正的使节资格到中国来的。他们来是为了赚钱,带来礼物并希望皇帝赏赐。为了不失伟大君王的尊严,这些赏赐远远超过他所收到的礼物的价值。他们把收到的钱用来购置中国商品,然后拿到他们本国出卖,获取大利。而且他们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的开支就都公款报销。看来中国人想照顾这些使节,或者不如说这些商人,其惟一目的就是要控制邻国,因此他们向皇上进贡什么样的礼物倒似乎是无所谓的。……然而这些蛮夷从老远带来这样一些琐细的东西却使国家为他们路上的开支花费了一大笔钱。好像中国人重视的倒不是这些自称使节的低下地位,而是炫耀他们君主的伟大。——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材料二窃惟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鸥张弥甚,到本年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之极矣。……自换约以后,该夷……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惟有隐消其鸷戾之气,而未遽张以挞伐之威。倘天心悔祸,贱匪渐平,则……必能有所补救。若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即系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奕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情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1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外交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2分)(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了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1分)抨击的理由是什么?(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建议。(3分)2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但改革的失效和阻滞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暴力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梦蕉亭杂记》“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字林西报》材料三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康有为遗稿》材料四“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历史争鸣•回顾戊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2分)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2分)(3)材料四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命题、校对:方云华审核:王雄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2014.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21.(14分)(1)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而后由中央予以评定任用的选官制度。(2分) 变化: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品德和学问的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6分)(2)观点:废科举,设新式学堂。(2分)原因:科举制度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培养新式人才的需要。(4分,任意两点即可)22.(13分)(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2分)“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2分)(3)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诞生了新中国。(2分)(4)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争取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分)民族精神: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3分;一点一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3.(13分)(1)特征:以贡赐贸易为手段;控制邻国、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经济效益;不承认外国的平等地位。(3分,任意三点即可)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天朝上国思想影响;自然经济造成的封闭心态。(3分,任意三点即可)(2)变化:信守条约,与列强合作;施以羁縻防范之策,处理外交关系。(4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战败,暴露中国落后;太平天国起义,国内矛盾尖锐;“换约”后,英法联军撤退。(3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2分)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2)措施:青苗法。(1分) 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2分)(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3分,任意三点即可)2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特征:中庸(或节制、适度);激进(或急功近利)。(2分)原因: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较大支持;(1分)戊戌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遭到广泛反对。(1分)(2)认识:盲目照搬西方政体,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盲目乐观(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2分)(3)依据: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2分)(4)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2分;切合题意、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

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2、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5、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A.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防止结党,限制宰相6、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

[精品]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卷选修新人教版及答案

[精品]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卷选修新人教版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年高二第一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卷 2014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B韩非子李斯 D董仲舒2“夫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A程颢 B朱熹王守仁 D 王夫之3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细绢)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以为纸”。

对此材料解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文字记载是获得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D原料的选择和造纸成本关系不大4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右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李鳝《古木竹石图》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中国文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习宣传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7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

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必修)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期末考试高二历史(必修)201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

第Ⅰ卷(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加强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民贵君轻思想的提出2.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

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3.下列条款引自近代中国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排序应是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4.某战役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

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

”有关此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战发生于1884年 B.此战清军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C.此战清军主力全军覆没 D.此战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6.在《寻访抗战老兵》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部分官兵乘车前往延安。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和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和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和学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要求(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1.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全力改善空气质量。

以下不在空气质量报告范围内的是A.O2B.NO C.NO2D.SO2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Na2O B.Ca(OH)2C.CaCO3D.H2S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属于氧化物,错误;B、属于碱类,错误;C、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属于盐类,正确;D、属于酸类,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判断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B.食物腐烂C.蒸馏法分离酒精与水D.分液法分离四氯化碳与水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B.金属铜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蔗糖是非电解质,错误;B、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是电解质溶液,错误;D、氯化钠属于盐,是电解质,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A.MgCl2B.NaOH C.K2O D.C6H6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小苏打——Na2CO3B.消石灰——Ca (OH)2C.甲醛——CH3OH D.明矾——KAl(SO4)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错误;B、消石灰是Ca (OH)2,也叫熟石灰,正确;C、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错误;D、明矾是KAl(SO4)2·12H2O,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物质俗名的判断7.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B.苏打C.水泥D.水玻璃8.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O2B.O2C.NO D.N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CO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O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NO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且能与空气中对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正确;D、NH3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答案选C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出卷人、审核人:荣盘岭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孔门弟子中有穷困潦倒的颜回、富甲天下的子贡、出身没落贵族的曾子等人,这表明孔子在教育上主张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循循善诱D.温故知新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3.“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反映董仲舒的什么思想A.天人感应B.罢黜百家C.君权神授D.独尊儒术4.“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5.“朱熹在重新肯定儒家的基本学说时,也同时带给了儒家学说新的转变……它使儒学有了整体、和谐的发展,赋予了儒学一个新的面貌。

”这里的“儒学一个新的面貌”主要是指A.从佛教与道教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B.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C.更多地汲取了佛学中禅宗的思想D.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命题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选修)2013.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论六家之要旨,其中“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是在论述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3.“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之术”仅仅指孔子个人的学说B.这一主张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它促进了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这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4.“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李贽B.朱熹C.陆九渊D.王夫之5.黄宗羲的《明儒学案》记载某思想家“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李贽6.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用“发明民主精义”一语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引用黄宗羲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论点。

下列各项中钱穆不可能引用的是A.“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B.“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C.“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7.《梦溪笔谈》记载:“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2014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

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3.在上海,人们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

这反映出A.黄道婆在丝织业方面的突出贡献 B.黄道婆是棉纺织业的始祖C.黄道婆在棉纺织业方面的突出贡献 D.黄道婆雇佣了大量的织工进行生产4.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

唐人卢求在《益州记序》中也写道:“大凡今之报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

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引文反映了A.长安、洛阳是汉朝最繁华的大都会 B.扬州、开封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C.临安、成都是南宋最繁华的大都会 D.扬州、成都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5.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传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6.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A.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C.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巨人反省7.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必修) 含解析 byli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必修) 含解析 byli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必修)试题2013。

11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

礼、法并用 C.兼相爱,交相利D。

无为而治【答案】D考点:战国百家思想.材料意思是:“最好的政治是百姓不知道统治者的存在;其次是百姓亲近赞美统治者;再次是百姓畏惧统治者;最差的是百姓侮慢统治者。

如果统治者的公信力不足,百姓就不会相信他们.所以执政的人要悠然恬静,不要轻易发号施令,干扰百姓的生活。

要给百姓以自由,当事情取得了成功,百姓会说:“这事是我自己办成的。

”因此反映的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2.《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启发诱导B。

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答案】C考点:孔子的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明孔子主张教人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体现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答案选C,A B D 三项含义与上述题意不符。

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立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

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答案】D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2014.0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第22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014年2月7日20:14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其采用的时间为东三区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

图1为“索契多年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据此完成1-2题。

1.冬奥会开幕时的北京时间是A .2月7日1:14B .2月8日1:14C .2月7日0:14D .2月8日0:14 2.关于索契的气候类型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B .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 C .地中海气候,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D .温带季风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图2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和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背斜成山 B .b 处向斜成山 C .a 处适合寻找地下水 D .b 处适合修建隧道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寒流 B .南半球暖流 C .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 .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

图3为“不同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青奥会期间,南京的天气特征最可能的是A .阴雨连绵B .持续高温C .大风降温D .暴雨洪涝 6.图3中所示天气系统与形成上述天气特征的系统相符合的是图12014年高二必修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地理图4图6A .①B .②C .③D .④图4为“埃及某地的景观照片”,其岩层中含有化石。

图5表示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其中甲为岩石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大气圈,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据此完成7—8题。

7.塑造图4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风力侵蚀B .风力沉积C .流水侵蚀D .流水沉积 8.图5中的字母能代表图4所示地貌景观的是A .aB .bC .cD .d 图6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D .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考点:宗法制。

由题中所述中国强调姓的现象,可知与宗法制有关,B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A 项被排除;“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说法并无法说明个人观念淡漠,C 项被排除;本题也没有涉及专制王权问题,D 项错误。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

B 项属于经济方面;C 项和D 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故A 项正确。

3.《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此话强调,君主应A .加强集权B .独尊儒术C .推行教化D .顺应天意【答案】D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著作。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

题干摘录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

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D 项符合题意。

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答案】A考点:陆王心学。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汤因比认为王阳明的思想把人心与万事万物之理看成是同一的。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人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A 项符合题意;B 、D 项要求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C 项强调“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习惯。

B 、C 、D 项均与汤因比的观点不符,可以排除。

5.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A .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B .实现选贤任能C .推动理学传播D . 防止结党,限制宰相【答案】D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历 史考点: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

材料中明确指出,丞相不得自己举荐官员,这主要是反对官员结党营私,防止丞相党羽过多,相权过大。

故选A。

B项错误,材料明确指出不得举荐人才;C项材料并未体现;A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6.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答案】B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四大发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题考查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A 项“希腊公民”从小接受教育,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素质,推论错在“每一位希腊人”,因为妇女、奴隶等没有公民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进了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C项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并不代表此后的工人运动都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D项史实与推论也不吻合。

本题选B。

7、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而到了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答案】D考点: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

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的侵华方式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使得投资数额明显增加,故选D。

8、右图所示读物最初于1897年12月刊出,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时代主流B.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进化论C.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存亡危机D.严复成为读书人心目中楷模【答案】C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材料的图片可以看出这是赫胥黎的天演论。

这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群体传播的维新思想的表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民族危机加深,故选C。

A项材料并未体现;BD项明显错误。

9、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里,他强调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答案】B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

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即“民权主义”,故选B。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C.十月革命的推动 D.五四运动的影响【答案】B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题是以图表的形式考察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图表的时间段1912-1919增长最快,在这个时间内正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兴办实业热潮,所以产业工人激增,答案B正确,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甲午海战所以A答案错误,C答案和本题无关,本题时间只到五四运动前夕,D答案错误。

11、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

由材料中的“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可以排除AB,看出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反映出C的内容,故选D。

12、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

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八路军百团出击破坏了日军交通线【答案】D考点:抗日战争。

从材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A项正确,能够提取相应的信息;从材料“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可以看出B项正确;C项从材料“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可以看出与材料相符;D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八路军百团出击破坏了日军交通线的内容。

故选D。

13、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材料最能说明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在继续抗日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答案】C考点:抗日斗争。

材料反映的是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次数、规模以及伤亡情况的数据,这足以说明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所以选C 。

14、“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B .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C .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 .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答案】D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题中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两个重大外交历史事件,即是尼克松访华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结合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内形势及面临的国际局势思考,ABC 三项说法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要求,被排除;D 项“权宜之计”说法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故正确答案为D 。

15、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

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这说明当时A .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B .我国从此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答案】A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根据时间1982年,可以排除B ;由“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可以排除CD ,故选A 。

16、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

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这说明他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考点:文艺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