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精彩摘录
广义政府及国家公权力主体 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泰罗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 威尔逊1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发端, 包括一切与政府职责有关的社会事务的管 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及自身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01
第十八章现 代政府能力
02
目录分析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五章行政组 织
第六章人事行 政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七章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
第九章行政方式方法 第十章行政效率
第十一章机关 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 财政和预算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1复习笔记 21.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2.1复习笔记 22.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3.1复习笔记 23.2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伦理(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伦理(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17.1 复习笔记一、行政伦理概述1.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1)二者的区别①行政道德主要涉及行政主体个人实践活动的正确规范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这主要是作为行政主体的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职业实践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②行政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这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2)二者的联系由于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都与人们的意识和价值相关,加之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往往联袂使用,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二者又是伯仲相连的,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相互替代。

2.行政伦理的含义行政伦理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

行政伦理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2)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3)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系;(4)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5)行政伦理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内在约束机制;(6)行政伦理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文化层面。

3.行政伦理关系(1)行政伦理关系的含义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行政管理活动紧密相关,既包括行政管理中的道德关系,又包括决定行政管理这种特殊职业道德的理由的各种关系,受到行政伦理观念、行政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

(2)行政伦理关系的内容包括:①行政主体中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②行政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③行政组织相互之间的伦理关系;④行政主体与政治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⑤行政人员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伦理关系;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

4.行政伦理的理论模型(1)公共服务伦理研究的六个阶段(六个范式)①20世纪40年代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偏重于研究政策制定者,尤其是选举产生的官员的伦理道德问题,认为必须使行政人员能够根据行政伦理鉴定和质疑行政决策的标准,而非简单依靠习惯伦理及传统道德进行决策。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一、概念题1.新公共行政学(浙工商2018年研;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答:新公共行政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

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已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概括来说,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①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②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③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④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⑤主张“民主行政”。

2.顾客导向(北邮2016年研)答: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成员要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方位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的观念。

顾客导向的含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站在顾客立场思考;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是开创民主行政研究和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为了实现顾客导向制度,公共部门有必要提出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服务承诺,实行顾客意见调查,以实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简答题1.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及对其的评价。

(电子科大2012年研)相关试题:(1)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

(华侨大学2018年研)(2)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观点。

(广西民大2018年研)(3)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事行政一、概念题1.职位答:职位,又称岗位,是指由特定的人承担的职务和责任。

职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职位是任务和责任的集合,是人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位。

②职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③职位与人是一一匹配。

④职位通常包含一组技能、知识、经验相似的任务。

职位是组织的基本单元,组织的战略、目标与计划最终都要通过职位的功能发挥得到落实,并以职位目标与任务的达成为实现手段。

2.职系答: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责任轻重和工作繁简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不同职级的职位系列。

职系是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分类。

一般来说,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办事员职系。

职系是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员工时,从专业性质上进行考核的依据。

3.职组答:职组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系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构成一个职组。

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

职组是在职系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划分,其作用在于方便职位分类。

职组同职系一样也是是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工作的业务性质上进行考虑的依据。

4.职类答:职类,又称职门,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组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若干职组系列。

职类是职位分类中最粗略的单位。

如行政执行职类、专门技术职类等。

职类有利于专业人员的归口管理;易于管理者对工作监督和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职级答:职级是指工作性质,责任轻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基本相当的一群职位,是各个职系中不同级别职位的划分。

如把速记员分为一级速记员、二级速记员和三级速记员等。

职级是对组织内部职位的纵向分类,也是政府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掌握业务的程度和工作能力进行考虑的依据。

6.职等答: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相当,分属于不同职系的职位群。

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在工资待遇上相同。

职等的划分,是为了比较不同职系之间职位的关系。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第三章行政权力一、概念题1.行政权力答: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

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①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④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⑤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2.行政主体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对与行政主体含义的理解有狭义、较狭义、广义之分,具体内容是:①狭义的理解认为,行政主体就是狭义的政府,亦即国家行政机关。

②较狭义的理解认为,除国家行政机关之外,立法和司法机关或者其中的某些机构都可作为行政主体,原因在于立法和司法机关当中都有执行性的行政事务存在,也就是说,行政主体应该是广义的政府。

③广义的理解认为,行政权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公共组织当中,因而行政主体也就等于是公共管理主体。

依据此说法,不仅政府,就连非政府组织、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也都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

3.行政客体答:行政客体是指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

行政权力不像政府之外的其他组织权力那样囿于一定的范围,这就决定了行政权力客体的普遍性。

对于行政客体而言,既接受行政权力对于其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时本身又存在具有自主性领域。

4.三权分立答:三权分立是指一种关于国家权力划分的学说,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依据这一学说建立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的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以权力制约权力。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现代政府能力一、概念题1.危机答: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境。

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因此,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2.政府能力答: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公共行政的角度看,政府能力主要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3.行政发展答:行政发展主要是指这样一种以自身为诉求对象的行政现象,即政府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行政体制、领导制度、行政行为方式、行政管理技术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行政发展具有正面性、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过程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行政发展的前提是当前公共行政形态与系统环境的不适应性。

行政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推动行政系统自身的革新以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

行政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样性,改革是行政发展的基调。

4.发展行政答:发展行政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政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发展行政是一种以社会为诉求对象的行政现象。

“促动”是发展行政的基调,行政发展是发展行政的基础,政府以此为前提审时度势、主动进取,打破“汉承秦制、萧规曹随”的旧习,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即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的发展进步。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4章)】【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1.泰罗答: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

泰罗的组织管理理论成为当时组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主导学派。

他的理论被称为“泰罗制”,泰罗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的理论要点在于:①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

以基层管理为基础泰罗提出了以时间动作分析、工作定额制度、标准化管理、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和刺激性的差别工资等概念为核心的管理理论,被称作管理技术学派。

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他注重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和工作协作,试图通过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配合,来达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③强调任务管理和职能主义。

任务管理即对工人在一定时间里的工作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做标准化的处理,并把工人的报酬与工作成绩直接联系起来的方法。

实施任务管理要以计划和控制为前提,即如何组织管理的问题,为此泰罗提出了职能主义理论。

泰罗认为应当把计划与执行区分开来,并加强专业化职能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建立组织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

这样既能增进组织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又可以改善工厂行政首脑处理“例外”事件的活力。

泰罗的职能主义理论摆脱了传统的、依靠个性进行组织管理的旧模式,开创了科学组织管理之先河。

2.孔茨答:哈罗德·孔茨是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孔茨是整合公共研究时期的管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孔茨提出了当时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的问题。

于1961年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

在该文中,孔茨用“丛林混战”一词来描述和形容管理理论的名词、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学派、理论、体系、方法林立的现象,由此提出了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造成学术研究和管理实务困惑迷茫的问题。

②孔茨对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的管理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

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学派。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第七章行政决策一、概念题1.行政决策答: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由于国家行政管理权力运行的特殊性,行政决策与一般决策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其主体必然会与行政权力有关。

只有具有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才能有权力做出行政决策。

②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公共行政事务。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或公共服务部门,其决策内容离不开“公共”二字,或者是有关公共管理的内容,或者是有关公共服务的内容。

③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政府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决策准则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

2.经验决策答: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凭经验制定决策的活动与过程,或者说凭经验进行决策。

经验决策是相对于现代科学决策而言的。

经验决策产生于蒙昧时代,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按照美国决策理论家西蒙的观点,经验决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凭习惯决策时期。

第二个时期被称之为标准操作规程时期。

第三个时期称之为决策组织专门化时期。

3.科学决策答:科学决策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决策方案的活动与过程。

科学手段的运用使现代决策呈现出决策分析方法数学化、模型化和分析手段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决策的数学化,就是应用现代数学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

所谓模型化,是指建立决策模型,即把变量之间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把两者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求模型的数学解来选择合理方案。

所谓决策分析手段的电子计算机化是指在决策时应用电子计算机作为逻辑计算工具进行解题和作为信息处理工具进行信息处理。

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方法。

4.战略决策答:战略决策是指那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

★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习题集第二部分

★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习题集第二部分

第九讲行政方法一、名词与术语反激励行政方法综合平衡法行政基本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甘特图行政程序计划评审法现代行政方法强制性行政方法行政计划关键路径法传统行政方法诱导性行政方法行政技术 ABC管理法行为激励方法行政工作程序化目标替代平衡计分卡参与管理方法无缝隙公共服务系统工程行政责任方法电子政务 PDCA循环技术二、思考题1.从哲学的、实证的、技术的意义上,论述行政方法的内涵。

2.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3.论从传统行政方法走向现代行政方法。

4.新公共管理方法的意义。

5.行政指令方法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6.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行政方法?7.行为激励方法的主要内容。

8.我国官员问责问题反思。

9.行政程序和行政正当程序之间的关系。

10.行政程序的特性。

11.论述目标替代现象及其危害。

12.行政程序简化。

13.运用所学行政管理理论,评析“全程办事代理制”。

14.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的特点、优点和缺陷。

15.参与管理方法的意义和运用。

16.比较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

17.评价中国电子政务。

18.平衡计分卡的本质内涵和四个面向。

19.应用计划评审法的基本步骤。

20.关键路径法的运用。

21.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意义。

22.目标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关系。

三、热点问题研讨第十、十一讲行政效率与机关管理一、名词与术语经济行政效率要素分析法工作荷载分析法效率微观效率产出评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效益宏观效率回归模型法质量技术效率绩效配置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绩效评估效率测定效率示标成本函数生产函数机关行政业务广义机关管理事务机关行政狭义机关管理机关文书机关后勤管理机关会议机关环境机关物材办公时间办公秩序政府采购二、思考题1.对行政效率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试分析各自的利弊2.论行政效率的基本类型3.公务员考绩的意义已为人们所认识,试论组织效率测定的特点和意义4.试论行政效率传统研究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5.试论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6.如何理解“效率运动已被质量运动所取代”?7.大检查、大评比活动与科学的绩效评估之间有什么区别?8.公共管理的新思维与绩效评估的关系9.为什么说绩效评估是分权化改革的基础和技术保证?10.从公共部门的特点看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困难11.论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12.办公地点的特殊功能。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标准课后习题答案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标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课后答案P571 .为什么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的学科。

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的学科”是一个正确的论断。

因为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过程中,大量应用了不同时期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促进了自身的完善和进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就起源而言,行政管理学脱胎于政治学学科。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虽然从一开始就强调行政执行的特殊意义,但那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理论的、范畴的和逻辑思辨的,而不是技术的、过程的和实际运作的,且有关公共行政的诸多问题常常是与政治学学科合并讨论的。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行政的问题,也仍然是与政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

( 2 )在研究方法上,行政管理学吸收了大量商业管理的观念。

行政管理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商业管理的效率、成本、时间一动作分析等观念和方法,将其应用到关于公共行政问题的研究之中。

这就为公共行政学的学科方法论的丰富化和学科领域的拓展建立了新的基础,推动着公共行政学朝着实证研究的方向不断发展。

2 .公共行政学的一般涵义。

(重点,北科06研,北理05研)答:公共行政学也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物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

公共行政学的一般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从研究范畴上看,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

其包括公共行政制度、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

( 2 )从功能上看,公共行政学的作用在于反映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开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3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功效。

答: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功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政府的行政宗旨。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第十八章现代政府能力18.1 复习笔记一、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1.政府能力的重要性(1)政府能力行为对经济增长,改善教育、卫生、环境状况,减少社会不公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2)积极、合理地确定和扩展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提升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使政府能够不断形成和输出优质的公共产品,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政府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与一国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直接的、重大的利害关系。

2.政府能力问题的现实缘由(1)罗斯福“新政”的理念、政策和方法有效地克服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得政府干预经济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一种普遍的既定国策。

(2)“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形成及其规模化、持续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证明了政府干预以及政府能力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

3.东亚金融危机与政府能力(1)东亚金融危机与政府能力的矛盾①东亚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政府的理念、体制、能力等,距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误差和较为严重的差距。

②严酷的现实又要求政府首先承担起克服危机、引导本国经济走出误区的历史责任,并为此动员公共资源和组织全体国民。

(2)解决矛盾的办法解决矛盾的惟一出路,就在于全面进行具有深重历史含义的、系统的政府行政改革,进而不断提升政府能力。

二、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1.政府能力的一般含义政府能力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政府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2.政府能力的特点(1)非直观性。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北科2006年研;北理2005年研)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

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政府必须以它的法定身份和地位、法定权力和程序进行活动。

必须依法行政,有效行政。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1)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同,用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更多地概括它们的本质和共同点。

(2)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它对执行宪法和各种法律负有责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管理是各国行政组织的一种普遍特点,即使是议行合一的行政体制也有这种特点。

(3)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中,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本身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政体思想的一种反映。

它一方面与封建君主制国家的行政管理相区别,另一方面与私人行政相区别。

2.公共行政制度(北科2004年研)答:公共行政制度是指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制度。

财产可以分为两类:私有物品和公共物品。

对于私有物品来说,它是可以进行分割的,其效益和成本可以归私人所有。

公共物品是不可以分割的,其效益或者成本可以为他人所用或者分摊到别人身上,例如道路、国防、教育、安全、卫生、环境等。

具体地说,对于私人物品,人们可以首先界定它属于谁所有,然后允许其所有者自由交换它们。

对于公共产品,不能从客观上界定其所有者,公共物品不能将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消费之外。

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性质,人人往往采取由公民和社会组织之外的官僚组织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并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强制性征收成本,这种制度就是公共行政制度。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一、概念题1.库恩答:库恩全名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同时也是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有《哥白尼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结构》。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首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典范或范式及其意义的概念。

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

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范式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好的范式的作用就存于其假设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世界。

但是范式存在着许多的例外,而且范式也并不解释它可能遇到的事实。

在此意义上,范式旨在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并不回答“为什么”。

2.范式答:范式又称典范、典则、典则规范,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的。

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

范式的作用集中于:理顺和总结现实;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期和预测未来的发展;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弄清我们应当选择哪条道路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3.五月风暴答:五月风暴是1968年春季,巴黎大学生为表达对现有体制的不满而发起的最终蔓延全国的抗议运动。

五月风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法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获得提高;但独立发展核力量耗资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对,人们对于总统的独断专行表示不满,政府反对罢工的立法导致工人的反抗,削减小农户的政策也激起农民的抗争。

由于经济情况不好,失业人数多达50万,青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20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20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20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第20 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二、思考题7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与官僚制度的失败理论、政策主张以及关于公共选择理论的争论。

答:( 1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特点公共选择理论着力探讨的是政治过程对经济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使这种影响正当、合理。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特点表现在以下凡个方面:①问题界定和问题导向。

公共选择理论的指向,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失败和政府公共管理的无能,针对的是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干预所引发的种种经济的和社会的弊端,试图解决的则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问题。

②传承和借鉴。

公共选择理论直接继承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的概念、假设以及基本理论,并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点,同时借鉴了美国的联邦主义和宪政主义的理论,又吸收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代表克努特?维克塞尔以及意大利财政学派的用边际价值分析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的理论、投票数学理论等理论,进而构筑了包括“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个人主义的行为偏好、交换的普遍性这样三个维度的综合研究视角,形成了颇具冲击力的“公共选择理论”。

③理论开创和方法创新。

公共选择理论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应用于政治行为的分析过程之中,分析的重点则在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在政治生活领域中表现,由此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界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截然分开的研究缺陷,从而形成了“政治交易”市场的概念和理论。

( 2 )政治与官僚制度的失败理论由政府官员主导的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经常低于市场机制下的效率,造成政治与官僚制度的失败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关于“政治人”的人性的基本假定存在谬误。

公共选择理论下的政府官员,与常人无差别,一样具有“经济人”的理性思维的利益取向。

因此,建立在道德神话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理论一遇上“经济人”这一现实的问题便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的客体与利益)【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的客体与利益)【圣才出品】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客体与利益一、名词与术语1.目标群体答:目标群体是指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即政策对象。

目标群体的识别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一项政策的目标群体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清晰的,比如某项国家总政策发生作用的范围最大,涉及的对象几乎是所有的社会成员,而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的政策则只涉及部分成员、某一阶层、某一行业的就业者或某个地区的居民。

这其中的界限就需要予以明确的划定,即把目标群体和非目标群体区分开来。

2.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共同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和。

这一描述暗含了公共利益的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利益是具有社会共享性和非排他性的,即任何人对公共利益的享有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公共利益的享有;(2)公共利益并非单个私人利益的简单加总,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有时难免发生冲突;(3)公共利益的客观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它既与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相关,又与人们的主观需求相关;(4)通常是政府以全体国民的合法身份代表公共利益,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

这是因为,尽管政府的行为并不总是反映公共利益的要求,但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政府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规范。

3.政治环境答:政治环境是指在政治观念层面上只允许一种统治意识形态的存在。

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各项法律、法规都不承认持不同政见者的合法地位,即不允许合法的反对。

这无疑限制了公共政策主客体活动的范围,不利于政治参与的扩大。

4.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

广义的经济环境包括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和经济体制、经济秩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通货水平。

狭义的经济环境主要指可治理的环境,如经济体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等。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职能【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职能【圣才出品】

第二章行政职能一、概念题1.公平答: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机会或收入的均等化以及社会权力的平等化。

在政府行政职能的领域,公平通常和效率一起作为政策设计的目标,政策制定者需要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进行抉择。

公平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

三种公平形式有时是相互矛盾的,需要尽可能对三种公平加以平衡。

2.守夜人答:“守夜人”是指自由主义理论对政府职能规范的概括。

具体内容是: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就是给予经济活动完全的自由,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市场,而政府职能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就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机制来推动,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在这个意义上,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从1776年亚当·斯密以《国富论》全面阐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原理开始,至1933年3月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为止,政府“守夜人”职能一直是西方国家政府在长达二百多年的进程中的公共政策的信条。

3.凯恩斯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打破了此前100余年间在经济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均衡理论,被学术界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理论的要点包括:①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②非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有效需求”的不足;③国家干预理论: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收,增加预算支出,以刺激私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时,政府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收,降低预算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一代经济学家,并成为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政府基本公共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以至于20世纪30~70年代被称为“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人因此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财政、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财政、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一、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答: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它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活动。

2.公共产品答: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公共产品的概念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非竞争性。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②非排他性。

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供应。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其供给的方式有三种: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公共生产,混合提供。

3.国家预算(北航2002年研)答: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

根据不同的标准,国家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等。

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

4.单式预算答:单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资金按收入和支出类别统一在一个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一、概念题1.科斯定理答:科斯定理是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论。

这一定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来的,科斯定理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科斯第一定理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界定的重要性并不影响效率,即不管如何界定产权,市场交易都将导致资源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现实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科斯第二定理是: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交易效率,由此揭示了界定产权的重要性。

2.诺斯悖论答:诺斯悖论是指一种研究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相互矛盾关系的理论。

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提出来的。

诺斯悖论的具体内容是,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没有一个明智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经济增长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国家及政府官员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仍然具有“经济人”本性,也会追求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很有可能导致国家及其代理人与旧制度中的既得利益集团结合在一起,形成对资源的垄断,进而形成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进而导致经济的衰落。

3.公共选择答: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的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即把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这种过程或机制表现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或者“政治市场”的集体选择。

公共选择的主体包括政府、官僚、政党、选民等等。

公共选择是“集体”以公共产品为对象,通过政治市场按照一定的政治程序做出的选择,这是其与市场选择的根本区别。

4.交易费用答:交易费用,又称交易成本费用,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5.治理理论答:治理理论是指研究如何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公民共治的理论。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

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

治理理论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治理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理论:重视社会管理力量多元化;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倡导网络管理体系。

6.顾客导向答: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成员要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以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的观念。

顾客导向的涵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实行“站在顾客立场思考”;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是开创民主行政研究和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为了实现顾客导向制度,公共部门有必要提出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服务承诺,实行顾客意见调查,以实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7.新自由主义答:新自由主义是指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调市场导向、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产权私有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球化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哈耶克1944年的《通往奴役之路》,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创立的标志。

在本质上,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右翼理论表现。

其主体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济的思想,并推向极端,强烈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在他们看来,自由是效率的前提。

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制度是效率最高的制度,因而也是最好的制度。

②政治理论。

新自由主义坚持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

在这方面,新自由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尽可能弱化国家的作用,反对政府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调控市场,强调市场对经济的绝对统治,主张国家仅仅承担界定产权、确保合同的执行以及调节货币供给等有限的经济职能。

③国际关系理论。

新自由主义主张以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在他们看来,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应当用全球的而非国家的视角看待国家的界线问题,主张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开放国界,以实现世界主导经济的扩张。

8.第三条道路答:第三条道路是指西方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所选择选择的一套“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政策体系。

第三条道路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点。

既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逐步改善中下阶层的社会福利,是第三条道路的目标。

第三条道路是一种新资本主义模式。

这种模式努力适应客观世界的急剧变化,努力推进西方社会全方位的第二次现代化,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结合起来,把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结合起来,把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结合起来,把社会竞争、个人创业精神与社会团结互助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能够缓解目前的大规模失业危机与贫富严重分化局面的新的资本主义模式。

第三条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论:①在政治价值方面,主张打破传统的“左”与“右”的两分法。

②在经济体制方面,倡导一种混合经济。

③在国家功能问题上,试图分解国家的权力。

④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强调建立世界主义的民族国家。

⑤在福利国家问题上,主张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

9.新公共管理答: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指以泰罗古典主义管理原则为基础,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理论。

其理论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

针对传统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政府有限”论和必须以市场来解救“政府失灵”的新公共管理典范。

据此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

新公共管理的名称在西方各国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

10.华盛顿共识答:“华盛顿共识”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1989年在《华盛顿共识》一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

“华盛顿共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推进其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

“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包括十项内容:财政纪律;公共支出优先性的转变;税收改革;金融自由化;汇率;贸易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私有化;放松管制和产权。

“华盛顿共识”全面和透彻地表现了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基点和理论逻辑,实际上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因此,其被作为新自由主义嬗变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主导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志。

11.新制度经济学答:新制度经济学是指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对制度进行分析的经济学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开端。

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的理论命题是: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的内生变量,其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指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迄今为止,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12.后华盛顿共识答:后华盛顿共识是指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在对“华盛顿共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强调发展中的制度因素的政策主张。

1998年1月,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芬兰赫尔辛基的联合国大学发表了荣誉性的年度讲演时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后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自由化应与监管的竞争政策相结合。

私有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对制定宏观政策来说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促使市场更加有效率和活力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必须与监管的竞争政策相结合。

②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自由化。

如果不建立一个有竞争的市场,就不可能得到金融贸易自由化的好处。

私人垄断而无竞争对手,效率同样不高,也不会有创新。

③政府有责任维护市场发展。

政府应当成为市场的补充,采取行动使市场运行的更好,纠正市场的失效。

④政府有必要应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实现发展和改造社会的目标。

发展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包括提高生活水平,实现持续发展,均衡发展,民主发展,使所有社会集团都分享发展的结果。

13.圣地亚哥共识答:圣地亚哥共识是指美洲国家首脑为解决“拉美化”的严重后果,于1998年4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拉美化”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

针对这些问题,圣地亚哥共识提出的主张包括六个要点:①必须减少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改革中受益;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③不应该降低国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