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篇
考试成绩分析5篇_范文
《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分析(一):考试成绩综合分析一、综合成绩分析:1.均分:全校语文均分85.18分(去年同期88.25分),数学均分85.45分(89.36分),综合科均分80.6分(84.13分),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88.8分),语数综合全校均分83.74分(87.25分)。
本学期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较上一学期88.8分降低3.53分。
2.百分:双百24人,单百24人。
其中:语文6人,数学3人,社会14人,科学1人,思品2人,英语0人。
3.语数均分提高5分以上者:有四人x4.不及格:共56人:语文2人,数学7人,思品6人,社会3人,科学21人,英语39人。
五科不及格1人:郭x三科不及格5人:x双科不及格8人:x单科不及格42人。
[去年同期:共91人(其中语文不及格2人,数学不及格21人――六年19人,,思品社会不及格1人,科学不及格8人,英语不及格88人――三年4人,四年21人,五年3人,六年60人。
)]二、具体年级成绩分析:1.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科任成绩都没有去年同期好,去年都在90分以上,今年语数是89分左右。
2.三年级语文85.28较去年同期87.7降低2分;数学85.12较去年同期92.3降低7分。
3.四年级语文80.61比去年同期86.11降低6分;数学83.35比去年同期97.35降低14分。
4.五年级语文86.39分,较去年度79.97提高7分;数学87.71较去年度86.24有所提高1.5。
5.六年级语文80.13分,较去年度87.63降低7分;数学81.64分,较去年度同期71.67提高10分。
6..科任成绩:三四五年级社会成绩不错,均分在93分以上,六年级79.79分,一二年在80分以上。
科学均分不高,三年72,四年66,五年74,六年89。
英语:三年68.79较去年同期77.1降低成本9分;四年69.8较去年同期59提高10分;五年80.05较去年同期50.87提高30分;六年69较去年同期36.36提高33分。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综合题
7.(2021·随州)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利用杠杆从水井提水的 情景.现简化成图乙模型,轻质杠杆 AB,支点为 O,AO∶OB=3∶2,在 B 端用轻绳系着石块 P,石块质量 m=15 kg;在 A 端用轻绳系着一只木桶 Q, 木桶以及桶内的水总质量 M=40 kg;水井边站着提水人阿宝(g 取 10 N/kg).求:
题型四 综合题
一、力学综合题 类型 1:有关速度、压强、功和功率的综合题 1.(2022·重庆)“共建卫生城市,构建美好家园”,如图所示是“雾炮 车”喷洒水雾以减少扬尘的情景.某次喷洒完后,该车在 4×103 N 的牵 引力作用下,匀速通过 200 m 的平直道路用时 20 s.求:(g 取 10 N/kg) (1)此过程中该车的速度; (2)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的功率.
=1.0×103 kg/m3×1×10-4 m3×10 N/kg=1 N, 细线 T2 对合金球 B 的拉力: FB=G-F 浮B=3 N-1 N=2 N;
(3)物体 A 的重力: GA=F 浮 A-FB=9 N-2 N=7 N, 当细绳即将断裂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A 物体此时的浮力: F 浮′+F 拉最大=GA+FB,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则: ρ水 V 排′g+F 拉最大=GA+FB,即 1.0×103 kg/m3×V 排′×10 N/kg+5 N=7 N+2 N,解得: V 排′=4×10-4 m3;
2.(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 标有“6 V 3.6 W”字 样.闭合开关 S,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0.3 A.设灯丝电阻不 变.求: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2)定值电阻 R 的阻值;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改变橡皮泥“船”的形状,使其空心部分的体积适当增大,增大可利 用的浮力,从而提高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
考试成绩分析5篇_范文完美版
《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分析(一):考试成绩综合分析一、综合成绩分析:1.均分:全校语文均分85.18分(去年同期88.25分),数学均分85.45分(89.36分),综合科均分80.6分(84.13分),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88.8分),语数综合全校均分83.74分(87.25分)。
本学期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较上一学期88.8分降低3.53分。
2.百分:双百24人,单百24人。
其中:语文6人,数学3人,社会14人,科学1人,思品2人,英语0人。
3.语数均分提高5分以上者:有四人x4.不及格:共56人:语文2人,数学7人,思品6人,社会3人,科学21人,英语39人。
五科不及格1人:郭x三科不及格5人:x双科不及格8人:x单科不及格42人。
[去年同期:共91人(其中语文不及格2人,数学不及格21人――六年19人,,思品社会不及格1人,科学不及格8人,英语不及格88人――三年4人,四年21人,五年3人,六年60人。
)]二、具体年级成绩分析:1.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科任成绩都没有去年同期好,去年都在90分以上,今年语数是89分左右。
2.三年级语文85.28较去年同期87.7降低2分;数学85.12较去年同期92.3降低7分。
3.四年级语文80.61比去年同期86.11降低6分;数学83.35比去年同期97.35降低14分。
4.五年级语文86.39分,较去年度79.97提高7分;数学87.71较去年度86.24有所提高1.5。
5.六年级语文80.13分,较去年度87.63降低7分;数学81.64分,较去年度同期71.67提高10分。
6..科任成绩:三四五年级社会成绩不错,均分在93分以上,六年级79.79分,一二年在80分以上。
科学均分不高,三年72,四年66,五年74,六年89。
英语:三年68.79较去年同期77.1降低成本9分;四年69.8较去年同期59提高10分;五年80.05较去年同期50.87提高30分;六年69较去年同期36.36提高33分。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3篇)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理解了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学习心得。
首先,学习工程力学需要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
工程力学是一门涉及到力、力矩、质点、刚体等基本概念的学科,因此对于力学、数学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工程力学的基础。
在学习之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了数学和物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其次,学习工程力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做了习题,练习了不同类型的题目,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我对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另外,学习工程力学需要注重思维的转变。
工程力学是一门以力的研究为基础的科学,它需要我们把握住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力学思维。
力学思维是一种以物理学和数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通过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和刚体,以及通过力的叠加原理和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初学时,我经常陷入局部观察和分析的陷阱中,无法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
这种思维转变在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习工程力学需要注重实际应用。
工程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桥梁、机械等诸多方面。
因此,学习工程力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研究了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并尝试着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中。
通过这种实践,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工程力学》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
通过良好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努力,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高二物理月考总结范文7篇
高二物理月考总结范文7篇篇1随着月考的结束,我对本次高二物理月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本次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和进步的机会。
以下是我对本次月考的总结。
一、考试概况本次高二物理月考的内容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知识,以及物理实验方法和技巧。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整个考试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纪律性。
二、成绩分析从本次月考的成绩来看,学生们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较好。
特别是在力学和光学方面,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
然而,在电磁学部分,部分学生的成绩有待提高。
此外,在实验题部分,学生的得分情况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说明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学生表现在考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导致部分题目未能完成。
此外,一些学生在答题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对于难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了答题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时间管理,提高答题效率,并增强自信心,以应对考试中的挑战。
四、教学改进根据本次月考的结果,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电磁学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巧水平。
3. 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方面。
五、备考建议1.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打好基础,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 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做好时间管理,提高答题效率,确保在考试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4. 增强自信心,保持积极心态,克服考试中的焦虑情绪。
5. 多做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六、结语本次高二物理月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一次机会。
力学研究论文:经典力学论文15篇
力学课题研究论文经典力学论文15篇【摘要】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神学走向科学,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物理学起到了绝对重要的作用。
而物理学的第一次颠覆时刻就是经典力学的建立。
但创造历史的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制约,重点论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关键词】经典力学力学经典力学论文经典力学论文:从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的启示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是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其中涉及到两位重要的科学家,这两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发现有什么共性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让我们先这两位科学家谈起。
牛顿,在中学时代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中,学习到了很多化学、物理知识,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花大量时间去思考自然哲学,光学和数学领域,最终23岁发明了微积分,创立了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小开始就一直对数学、物理学不断追求,16岁开始思考有关相对论的问题,26岁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两人的成长历程来看,共同的特点是有兴趣,小就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很早就开始思索科学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如饥似渴、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惊叹万有引力和狭义相对论的想象力的同时,不禁要问它们的来源,关于两人的传记多次提到音乐,牛顿爱好风管,爱因斯坦爱好小提琴,音乐是科学研究的催化剂,我们可以认识到,培养多种兴趣,无论对于学习,或是其它事情,都会有极大的好处。
经典力学的建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极其成熟的学科,它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几乎是无懈可击,而其它学科,只有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用数学形式去表述自身,才能建立起严谨正确的体系,经典力学正是用这一种数学方法,而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而后来的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无不不是建立在数学语言的基础之上,而使得物理学迅速成为一门仅次于数学的严谨学科,物理学的这一发展模式,对于其它学科,比如化学,生物等等,我们都有借鉴之处。
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我们认识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典力学曾经取得无比辉煌的成就,它是不能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它仍将在它适用的范围内大放光彩,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理论,都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理论而抛下旧的理论,科学研究是一代代人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
沪粤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五 综合应用题
RL+R=8 Ω+40 Ω=0.25 A,
则通过灯泡的电流:IL=I=0.25 A;
(3)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 位于最右端时,灯泡 L 与电热丝 R1并联,此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
U 12 V IL′=RL=8 Ω=1.5 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电热丝 R1 的电流:I1′=I′-IL′= 2.1 A-1.5 A=0.6 A,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热丝 R1的阻值:
(1)电源电压; (2)当只闭合开关 S 和 S2,滑片 P 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3)当只闭合开关 S 和 S1,移动滑片 P,电热丝 R1工作 1 min 产生的最大 热量.
解:(1)当只闭合开关 S 和 S2,将滑片 P 移到最右端时,电路为灯泡 L 的 简单电路,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U=UL 额=12 V;
(2)石料的质量: m 石=ρ 石 V 石=2.5×103 kg/m3×8×10﹣3 m3=20 kg, 石料的重力:G 石=m 石g=20 kg×10 N/kg=200 N;
(3)石料露出水面前石料对滑轮组拉力: F 拉=G 石-F 浮=200 N-80 N=120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W有总=W有W+有W额=F拉hF+拉hG动h=F拉F+拉G动 =12012N0+N30 N=80%.
(2)运输车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G 总=m 总g=31×103 kg×10 N/kg=3.1×105 N;
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p=FS=6
3.1×105 N 200×10-4
m2=5×105
Pa;
(3)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F 牵=F 阻=2.6×103 N, 运输车牵引力做的功: W=F 牵 s=2.6×103 N×9×103 m=2.34×107 J; 运输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Wt=2.63×4×6010s7 J=6.5×104 W.
2024年工程力学学习心得(3篇)
2024年工程力学学习心得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状态和效应的学科,它是工程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我学习工程力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工程力学的学习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是工程力学的工具和语言,掌握好数学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非常重要。
特别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向量分析等数学知识,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要多多使用和熟悉。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力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只是一部分,实际应用能力同样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多与实际工程情况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工程力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而解决问题离不开逻辑思维。
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子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
第四,要善于运用力学模型。
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学科,而力学模型则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和运动的数学模型。
在工程力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建立力学模型,了解不同材料、结构和受力情况下的力学规律,从而能够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
第五,要注重实际案例分析。
工程力学的学习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中。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和学习实际案例,从中提取出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第六,要持之以恒,善于总结。
工程力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学习的热情,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学习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力学模型、注重实际案例分析、持之以恒并善于总结。
希望我的学习心得能够对即将学习或正在学习工程力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工程力学知识。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五 综合题
(1)图丙中“潜艇”剩余部分悬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0..55N;由图乙分 析可知,当注水深度为 1188cm 时,“潜艇”对容器底部压力刚好为 0; (2)注水停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潜艇”水平切掉的高度Δh 以及图乙中 m1的值.
解:(2)注水到24 cm时停止,水的深度h=24 cm=0.24 m,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 p=ρ水gh =1.0×103 kg/m3×10 N/kg×0.24 m =2.4×103 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2.4×103 Pa×8×10-4 m2=1.92 N;
G=mg=1 500 kg×10 N/kg=1.5×104 N,
电机对石材做的功:
W=Fs=Gh=1.5×104 N×3 m=4.5×104 J,
电机对石材做功功率:
W 4.5×104 P=t= 30 s
J=1.5×103
W;
(3)由题意可知,空载叉车静止时,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大小相 等,空载叉车对地面的压力: F 压=G′=m′g=720 kg×10 N/kg=7.2×103 N, 空载的电动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压=7.02.×0810m32 N=9×104 Pa.
(3)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弹簧的长度 L0=10 cm=0.1
m,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G 木=8 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Fρ浮水′g=1.0×103
8N kg/m3×10
N/kg=8×10-4
m3,
木块浸入水的深度:
h
浸=V排S′木 =(180××1100--42
600 30 s
J=120
W;
(3)滑轮组对重物做的功:
高中新教材目录必背篇目72篇目录
高中新教材目录必背篇目72篇目录语文必背篇目1. 古文经典诵读篇目2. 现代文经典诵读篇目3. 汉语言文字知识篇目4. 词语运用篇目5. 古代文学作品篇目6. 现代文学作品篇目7. 修辞手法篇目8. 文学常识篇目数学必背篇目9. 数与式篇目10. 二次函数篇目11. 三角函数篇目12. 几何变换篇目13. 概率与统计篇目14. 逻辑与命题篇目15. 数列篇目16. 向量篇目英语必背篇目17. 基础语法篇目18. 阅读理解篇目19. 写作综合能力篇目20. 听力技巧篇目21. 口语表达篇目22. 语言运用篇目23. 翻译应用篇目24. 文化背景篇目物理必背篇目25. 运动学篇目26. 力学篇目27. 动力学篇目28. 热学篇目29. 电学篇目30. 光学篇目31. 声学篇目32. 相对论篇目化学必背篇目33. 原子结构篇目34. 化学键篇目35. 化学反应篇目36. 酸碱盐篇目37. 离子反应篇目38. 化学平衡篇目39. 化学计算篇目40. 有机化学篇目生物必背篇目41. 分子生物学篇目42. 遗传学篇目43. 细胞生物学篇目44. 生态学篇目45. 植物学篇目46. 动物学篇目47. 人体生物学篇目48. 微生物学篇目历史必背篇目49. 宋朝篇目50. 元朝篇目51. 明朝篇目52. 清朝篇目53. 近代史篇目54. 世界史篇目55. 中华民国篇目56. 共和国时期篇目地理必背篇目57. 地球与地图篇目58. 自然地理篇目59. 人文地理篇目60. 地理信息技术篇目61. 资源与环境篇目62. 区域地理篇目63. 城市与乡村篇目64. 地理学方法篇目政治必背篇目65. 理论基础篇目66. 共和国政治篇目67. 马克思主义篇目68. 篇目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篇目70. 政治制度篇目71. 国际政治篇目72. 经济政策篇目。
高考物理全国卷2023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科学思维篇1活用“三大观点”解析力学综合问题课件
[解析] (1)根据题意知,B、C 之间的距离为
l=7R-2R
①
设 P 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 vB,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θ-μmglcos θ=12mv2B
②
式中 θ=37°
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B=2 gR.
③
(2)设 BE=x.P 到达 E 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P 由 B 点运动到 E 点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动力学观点常用于求解恒力作用下的单体多过程直线运动或多体多过程直线运动. (2)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 直线运动规律相结合,常用于解决斜面问题、滑块木板问题、传送带问题等. (3)物体的受力情况往往与运动情况相联系,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将物体运动过程分 为多个阶段,再分析每个阶段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同时注意各阶段间的速度关 系和位移关系.
(2)第 2 s 内物体有平行斜面向下的速度,故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f,物体还受到竖 直向下的重力 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N,由图乙可知力 F 平行斜面向上,合力沿斜 面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0.9mg+μmgcos 37°-mgsin 37°=ma2 解得 a2=5 m/s2. (3)物体在第 1 s 末的速度大小 v1=a1t1 Ek1=12mv21=50 J.
5 6Rsin θ
⑨
y1=R+56R+56Rcos θ
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 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 θ 的事实.
设 P 在 D 点的速度为 vD,由 D 点运动到 G 点的时间为 t.由平抛运动公式有 y1=12gt2⑪
x1=vDt
⑫
联立⑨⑩⑪⑫式得 vD=35 5gR
801工程力学参考书
801工程力学参考书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力学规律的学科。
801工程力学参考书旨在通过对力学知识的详细阐述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本参考书的编写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工程师、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物体受力的原理和规律,熟悉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又注重实际案例和工程应用的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程力学。
本书的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并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概括;正文部分是本参考书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要点的讲解;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工程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之,801工程力学参考书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工程力学知识的参考书,内容包含了工程力学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工程力学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提高工程力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框架和层次结构。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入801工程力学参考书的背景和重要性。
通过概述801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领域,可以让读者了解到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是801工程力学参考书的核心部分,主要围绕着两个要点展开。
第一个要点将详细介绍801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内容。
《高考物理必做的36个压轴题》参考答案
ω=2π/T
M=4/3πρR3
由以上各式得
ρ=3π/GT2
代人数据解得
ρ=1.27×1014kg/m3
点拨:在天体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只是一个近似结论,其实上物体还会受到一支持力,在赤道处,有 ,N的大小等于我们常说的重力,当 越大时,N越小,当N等于零时,叫做自我瓦解现象。
第05题 规范作图是保障,时空条件是出路
从B1到B2时间为t, + 2π= 2π,
则有t= = .
点拨:恰好看到或恰好看不到卫星,是个临界问题,此时观测者与卫星的连线恰好是地球的切线。
第06题 双星三星与四星,破解方法均基本
1.解析(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
F1=
F1+F2=mv2/R
第03题 时空顺序拆联合,复杂过程不复杂
1.解析(1)“A鱼”在入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vA12-0=2gH
得:vA1=
(2)“A鱼”在水中运动时受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A,有
F合=F浮+fA-mg
F合=maA
0-vA12=-2aAhA
由题意:F浮= mg
综合上述各式,得fA=mg
M′= πρ(R-d)3⑤
在矿井底部此单摆的周期为
T′=2π ⑥
由题意
T=kT′⑦
联立以上各式得d=R(1-k2)⑧
点拨:物体在深度为d的矿井底部的重力等于半径为R-d的球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可以证明,范围为d的那部分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合为零。
2.解析(1)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得在地球表面t= ,
在星球表面5t= ,
2.解析(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测定物体的重心力学实验报告
测定物体的重心力学实验报告篇一:力学实验报告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学院(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201 年 0 月日实验成绩评定总评成绩:日期:201 年0 月日实验项目名称1. 应变片粘贴技术.................................................................................2 2. 应变片横向系数测定..............................................................................4 3. 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 (7)4. 桥路接法………………………………………………………………………135. 偏心拉压实验…………………………………………………………………………186. 复合梁正应力分布规律实验 (27)7. 方框拉伸实验……………………………………………………………………………37 8. 圆框拉伸实验 (44)实验一:应变片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 初步掌握接线、防潮和检查等工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常温电阻应变片。
2. 等强度梁试件,温度补偿块。
3. 数字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电阻值)。
4. 501或502粘贴剂。
5. 硅橡胶密封剂。
6. 丙酮、药棉、细砂纸、划针、镊子、测量导线、接线叉、接线端子片。
7. 电烙铁、钢直尺等工具。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1. 检查待贴各应变片的电阻值,选择电阻值相差为?0.5?以内的应变片供粘贴。
2. 先将试件待贴位置用砂纸打磨,然后用有丙酮的棉球擦干净,直至棉球洁白为止。
图1-1 应变片粘贴图3. 用镊子镊住应变片引线,将502胶涂抹应变片下表面,贴于待贴出,此时应立即将应变片基准对准住引线。
随后,以薄膜覆于其上,以手指揉压之,以挤尽多余胶水并且使应变片与试件粘贴牢固。
注意点:1胶水不宜过多,过多影响工作片性能;不宜过少,过少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精讲本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六 综合题
(3)由甲图可知,R0与 R 串联,则
UR+IminR0=U 电源,即 5 V+0.1 A·R0=U 电源,①
ImaxR0=U 电源,即 0.6 A·R0=U 电源, ② 联立①②可得: U 电源=6 V, R0=10 Ω.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P=I(U 电源-IR0)=-R0(I-U2电R源0 )2+U4电2R源0 , 当 I=U2电R源0=2×610V Ω=0.3 A 时, P 最大,
风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风速 v 0.3~ 1.6~ 3.4~ 5.5~ 8.0~ 10.8~ (米/秒) 1.5 3.3 5.4 7.9 10.7 13.8 风压 0.055~ 1.6~ 7.2~ 18.9~ 40~ 72.9~ p(帕) 1.4 6.8 18 39 72 119
2.(2021·怀化)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水中的工 件.已知工件的体积为 30 dm3,密度为 3×103 kg/m3.每个滑轮 的重力为 20 N,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已 知ρ水=1.0×103 kg/m3,g 取 10 N/kg)求:
(1)工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2)工件受到的重力; (3)工件在水中上升 6 m 的过程中(工件始终浸没在水中),工人做了多少 功.
类型二:简单运动类 3.(2021·安徽)如图所示,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 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 500 N,握拳 时手臂的长度为 0.6 m,完成 4 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 10 s.求: (1)小明完成 1 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 s 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Pmax=I(U 电源-IR0)=0.3 A× (6 V-0.3 A×10 Ω)=0.9 W.
2024年结构力学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结构力学心得体会范本结构力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工程领域的学科,它研究和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我学习结构力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
在此我将总结我学习结构力学的体会和心得,以期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结构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例如力的平衡、应力与应变、弹性力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理解结构的载荷和力的作用方式,并可以进行力的分析和计算。
然而,理论只是抽象的模型和假设,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因此,在课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各种力的作用、测试材料的性能等等。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验证并实际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学习结构力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其次,结构力学需要有严谨的思维和细致的分析。
结构力学是一门涉及复杂的力学和数学问题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假设,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征。
这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有严谨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能够草率行事。
一旦出现错误的假设或计算,将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学习结构力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严谨性和细致性,保持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
再次,结构力学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形式和受力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和计算手段。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经典的解决方法,例如静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死板地应用这些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甚至可以开拓新的解决思路。
材料力学心得体会
材料力学心得体会篇一:材料力学性能学习与体会《材料的力学性能》之学习收获与体会转眼间半个学期就将过去,而《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即将结课,跟着孙老师学习这门课,真的让我收获不少。
不仅给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从孙老师那里了解到很多这方面的前沿科学,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等,而且还激发了我们做学问的兴趣与追求。
首先说一下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按课本的说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课本的前七章,主要阐述金属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机制和基本理论,材料在一次静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在各种加载方式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的抗过载实效能力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也就是第八至第十一章,论述了疲劳、蠕变、环境效应和磨损。
这是机件常见的四种失效形式。
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
最后三章介绍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我看来,所谓的材料力学性能主要就是说金属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等力学性能。
而本课程的内容就是运用《金属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材料力学》的进一步说明,补充和扩展。
通过对《材料力学》,《金属学》和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就本课程各章节学习的收获简述如下:第一章材料的拉伸性能本章首先学习的就是拉伸试验,记得在学习《材料力学》时已经做过拉伸实验,但那时只知道做实验,并不太清楚其意义之所在,现在才知道拉伸试验的重要性,因为通过拉伸试验不但可以测定材料的弹性、强度、塑性、应变硬化和韧性等许多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而且还可以预测材料的其它力学性能,如抗疲劳、断裂等性能。
要想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就必须做拉伸试验,做出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曲线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材料的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等。
应当指出,应力——应变曲线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是应为那是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与《材料力学》里所说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是有区别的,且真应力比工程应力大,真应变比工程应变小。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篇
静力学知识点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本章总结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原理。
3.约束和约束力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
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分离体)。
物体受的力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
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在受力图上一般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还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问题问题一画受力图时,严格按约束性质画,不要凭主观想象与臆测。
第二章平面力系本章总结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 )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 2 )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3. 平面内的力对点O 之矩是代数量,记为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或4. 力偶和力偶矩力偶是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
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力偶矩M 的大小和转向,即式中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相等,则彼此等效。
力偶矩是平面力偶作用的唯一度量。
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为7、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是力的作用线可杂乱无章分布但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当物体(含物体系)有一几何对称平面,且力的分别关于此平面对称时,可简化为平面力系计算。
综合篇 单元十二 动载荷与疲劳破坏
解得
FN
G
G g
a
G 1
a g
40 1
5 9.8
kN
60.4kN
(2)计算钢索的横截面面积A 由强度条件σd=FN/A≤[σ]得钢索的横截面面积为
A
FN
60.4 103 80
755mm2
单元十二 动载荷与疲劳破坏 课题二 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问题
解 (1)计算静挠度Δj和最大 静应力σjmax。查型钢表得22a工
字钢的截面轴惯性矩Iz、抗弯截
面系数Wz为
Iz=3400cm4
Wz=309cm3
简支梁的梁中点受集中力作用时的挠度为
j
Gl 3 48EI z
1103 (3103)3 48 200103 3400104
mm 8.28102 mm
解 (1)应用截面法计算动内力FN,沿 m—m截面将钢索截开,取下半部分为研
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并加上重物的惯性
力 ,如图b所示。研究对象被假想成平
衡状态,建立平衡方程
Fy 0
FN
G
G g
a
0
单元十二 动载荷与疲劳破坏 课题二 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问题
• 一、构件在等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动载荷问题
a g
)
j
(1
a) g
式中,σj=G/A是静载荷G在钢索中产生的应力,称为静应力。
单元十二 动载荷与疲劳破坏 课题二 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问题
• 一、构件在等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动载荷问题
引入系数 则
K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