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场经营方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
经营方案
(2013年—2020年)
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
二〇一三年八月
林场经营方案编写小组
组长:杨俊丽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书记副组长:鄂海霞大武口区绿化办公室副主任
俞万升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成员:王志忠工程师
王国华工程师
李亚鑫助理工程师
主要编写人员:王国华、鄂海霞、俞万升、李亚鑫、王志忠审稿:鄂海霞
制图人员:李亚鑫、王国华
前言
为了进一步抓好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增强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国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提高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林业的首要任务,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把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区域内的林地落实到林场各管理区,明确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统筹林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科学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林场科学管理,提高林场经营效率奠定科学管理基础,以推动大武口区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林场经营方案编制是根据(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有关规定精神的要求,我局于2013年1月成立对我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林场森
林经营方案编制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编制。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经理期为2013—2020年共8年。
为了确保编制工作任务的完成,编制组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具体为:编制文本的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和第十一章保障措施,由林技中心技术员俞万升编写;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和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国华编写;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和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志忠编写;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技术推广和、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由林技中心技术员李亚鑫编写。
各编写人员按照(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的要求,依据(大武口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武口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进行编写,并由李亚鑫、王国华修改汇编后交局领导审阅,最后提交自治区林业局---审核定稿。
本次编制工作在宁夏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和市园林局的支持下,北武当林场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 (6)
1.1.历史沿革 (6)
1.2.行政关系与位置 (6)
1.3.地形地貌 (7)
1.4.自然环境 (7)
1.5.现有机构和人员 (9)
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 (10)
1.7.社会、经济状况 (11)
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 (15)
2.1.森林资源现状 (15)
2.2.林场森林资源评价 (23)
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 (26)
3.1.森林主导功能区划 (26)
3.2.森林分类区划 (28)
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 (29)
4.1.森林经营方针 (29)
4.2.森林经营目标 (29)
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1)
5.1.北武当生态公益林经营 (31)
5.2.经济林经营 (32)
5.3.森林多样性保护 (32)
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林业技术推广 (35)
6.1.科学实验 (35)
6.2.林业技术推广 (36)
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 (38)
7.1.规划范围 (38)
7.2.旅游功能及空间布局规划 (39)
7.3.道路规划 (40)
7.4.绿地景观规划 (41)
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4)
8.1.森林防火 (44)
8.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 (46)
8.3.生物多样性保护 (48)
8.4.林地生产力规划 (49)
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51)
9.1.林区道路建设 (51)
9.2.林区水利建设 (52)
9.3.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54)
9.4.森林保护 (55)
9.5.经营能力建设 (56)
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58)
10.1.投资估算 (58)
10.2.进度安排和资金筹措 (67)
10.3.效益分析 (68)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69)
11.1.组织保障 (69)
11.2.制度保障 (70)
11.3.技术保障 (71)
11.4.资金保障 (71)
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始建于1997年,前身为森林公园,1998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北武当生态林区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组织实施完成,之后逐年又进行了补充完善,按照打造红色景区的要求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
2008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国有企业,隶属于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包括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和旱生植物园三部分,2010年又新增了沟口林区。
2013年8月因机构整合,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于工农大渠管理所合并管理,挂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和工农大渠管理所两块牌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下设三个管护站所,分别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
1.2.行政关系与位置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下设国有企业。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区西北,距市中心3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上,南、西、北三面紧靠贺兰山,东接原煤机总厂铁路专用支线,地形呈东平西斜的山坡地貌。
地理坐标:北纬39°3′28″——39°2′6″,东经106°20′30″——106°21′37″。
总经营面积1666.7公顷,有林地面积1185.4公顷,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是在乱石横生、风吹
沙飞的山洪冲积区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旱生植物园林区2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沟口林区800公顷。
1.3.地形地貌
石嘴山市地形主要由贺兰山山地、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三部分组成。
山地位于石嘴山市西北部,属贺兰山北段,是贺兰山煤田所在地,平原由洪积和冲积平原组成,洪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位于石嘴山中部,由黄河冲积而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位于大武口区城区西侧,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上,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125米,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历史上自然灾害少,易于进行开发建设。
1.4.自然环境
1.4.1.气候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处大武口区城区西侧,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春夏秋冬明显,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
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8.4℃~9.9℃。
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8.3℃,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
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场区域有各种树木155.254万株。
其中:常青树11.7096万株、乔木61.1万株、枣树6.6444万株、灌木75.8万株。
具体为: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和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有各类树木50.5万株(其中: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5.5万株、乔木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五角枫.丝棉木26万株、灌木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19万株);沟口林区800公顷,有各种树木62.194万株(其中:国槐、刺槐等落叶乔木31.15万株,樟子松、侧柏等常青树4.9996万株,紫穗槐等花灌木20万株,枣树6.0444万株);旱生植物200公顷的各种树木总计42.21万株(其中:乔木树国槐、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等3.6万株,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1.21万株,枣树0.6万株,灌木树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36.8万株);另外每年更换草坪和苜蓿2.6万平方米。
针叶树种:主要有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
阔叶树种:主要有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丝棉木。
灌木树种:主要有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酸枣等。
1.4.3.土壤
林场土壤为灰钙土,土层下为坚实的钙积层,在下为成土母质、母岩石块,土质差,养分瘠薄。
大武口区处贺兰山主脉北端,属黄河水系上游,总体上说水资源条件差,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表水资源贫乏,区内无径流,仅有武当庙沟集水,为地表水资源,水源主要由降雨入渗及山前洪积扇的侧渗补给,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入渗径流开采型。
大武口区内有一条用于农耕灌溉的黄河来水渠——二农场渠,黄河水经二农场渠通过工农大渠1-4级扬水泵引入灌溉,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提供水源,因水资源有限,林场大面积引用节水灌溉—小管出流技术,来解决林场绿化用水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高扬程、高渗漏地区绿化用水的难题。
1.5.现有机构和人员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现统一由工农大渠管理所管理,工农大渠管理所职能为林场提供水源,通过四级泵站扬水,将二农场渠黄河水输送到北武当生态林和森林公园,下设三个站所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分别管护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沟口林区。
2009年至2010年在职职工人数37人,参保37人,季节临时用工245人;2011年至2012年在职职工75人,其中:实聘管理岗位7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它人员61人。
林场机关部门岗位设置为场长1名,副厂长1名,财务人员1名,库房管理人员2名,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其他7名。
另外林场每年季节性临时用工245人。
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
1.6.1.经营沿革
1996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创建“园林化城市”,建设森林公园。
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占地3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于1997年11月份正式启动,1998年9月向游人开放,收取门票;二期扩建工程(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内基本组织实施完毕,之后又对林区逐年进行补充完善。
2010年建设沟口林区。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在茫茫的沙石滩和石质荒滩上建成的,林场原貌是高低起伏的沙丘和乱石堆,除了生长着星星点点的芨芨草和又低又矮的酸枣树外,四周几乎无一棵树。
每逢刮风天气,黄沙弥漫着整个城市,城市环境十分恶劣。
十几年来大武口区每年都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驻地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愚公移山的精神,进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林场建设初期主要的经营内容为森林公园旅游、营林和林木的抚育管理,主要收入为森林公园门票和亚热带植物馆门票,每年收入约18万元。
2007年取消门票,森林公园全方位向市民开放,此后林场的主要经营内容为绿化树木补植补造、林木的抚育管理、景区的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维修。
1.6.
2.经营范围
自1997年建设以来,林场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林区内的植树造林,抚育、养护,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完善道路、防火隔离带、建设管理房、防
火瞭望台、维修管网,病虫害监测等基础设施。
1.6.3.经济状况
林场2012年总支出为482万元,其中工人工资支出360万元(正式职工工资93.7万元,临时工工资266.3万元),修剪、打药支出60万元,肥料支出20万元,电费支出25万元,设施养护维修费5万元,车辆运输燃油费10万元,森林防火支出2万元。
95%由政府拨付,5%为争取资金。
1.6.4.基础设施
我区林场现有作业道路及防火道路共计62.4千米,其中林场内北武当林区和森林公园林区有武当路、归德路、古化石路、森林路等22千米,为柏油路面;旱生植物园砂石路9.37千米;沟口林区共有砂石道路27.83千米,沟口柠条林区土路3.2公里。
森林公园和北武当林区内有停车场3处占地10000多平方米,15万、10万、2万立方的蓄水池3座,曲桥、码头、亲水驳岸、池中景亭等附属设施,安装各类灯具85盏,建成了分级叠水水道;小管出流供水管网666.7公顷,林场办公室5间,占地面积190平米。
1.7.社会、经济状况
1.7.1.大武口区社会经济状况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成立于1973年,位于宁夏平原北部,地处祖国版图东西轴线的中心点。
这里是宁蒙交界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和呼包银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石嘴山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
息中心。
现辖2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1个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共51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87.2%,居住着汉、回、满、蒙等23个民族。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3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7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15亿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到20776元和6204.8元,分别增长12%。
1.7.
2.资源状况
大武口区基础服务设施健全,酒店宾馆、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环卫设施、热电联网、通讯、燃气、供排水等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43.11%,森林覆盖率32%,人均公共绿地19.79平方米,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环城、水系绕城”的格局。
水电供应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属中性软淡水,适于饮用和工业生产;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的大武口发电厂,完全可以满足辖区用电需求。
矿产资源丰富。
探明煤炭储量23.61亿吨,年产量1000万吨。
大武口区旅游资源独特。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旅游区距市区仅10公里。
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星海湖水利风景区湿地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平方公里,不仅拦蓄洪水,还可休闲观光。
贺兰山景区分布着3000余幅远古岩画和贺兰谷等多处景观,反
映了史前人类狩猎、游牧等生活场景,具有很高的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
中华奇石山、古生物化石馆、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星海文化产业创业城等旅游景点正在迅速崛起。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茫茫的沙石滩和石质荒滩上建成的。
今日绿树成荫、春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幽雅,林场内有各类树木135.9259万株。
其中:常青树11.7096万株、乔木41.7719万株、枣树6.6444万株、灌木75.8万株,2009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已经成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科考探险、宗教朝圣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分为北武当寿佛寺寺庙区,森林公园景区、韭菜沟军旅体验景区、贺兰山地质公园(归德沟)景区、贺兰山生态博物馆景区五大景区组成。
景区内有以山林古刹、西夏名蓝为代表的福寿文化、以荒漠绿化为范例的生态文化,以地质奇观、古化石为代表的地质文化,以古长城边墙烽燧、藏兵洞为代表的贺兰山阙军旅文化,以黑石峁岩画为代表“三阳开泰”贺兰山上古文化等,神奇而多彩的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以它独特旅游形象扬名海内外,吸引者八方游客。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大武口区林业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当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武口区西北部筑起了一道绿色的森林防风屏障,有效阻挡西北风带来的沙石及春季经常爆发的沙尘暴,净化了空气,改善人居环境。
1.7.3.人员状况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下设国有企业,大
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林场的技术支撑单位,林计中心有13名职工,专业技术人员9人,工人4人,按学历分,其中研究生1人,大本学历4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3人;按职称分,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林场内专业技术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全部从事林业专业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同时,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注重加强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和园林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进行培训,并聘请省内外专家来园林局讲授,同时每年开办园林技术培训班,对园林职工进行培训,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园林职工队伍,可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大武口区劳动力资源充足。
大武口区移民城市的特征十分突出,城市化程度高,受教育程度高。
2012年大武口区又从隆德县劳务移民1000多户4000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为林场用工提供劳动力资源。
1.7.4.交通状况
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政府所在地,南距银川河东机场80公里,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68公里,北距惠农陆路口岸40公里,距京藏高速公路为16公里,包兰铁路、京藏高速、109国道、110国道纵贯全境,农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石银高速位于大武口南侧,与世纪大道相连,距离城区8公里,301省道、302省道、大平路、姚汝路、沙湖大道、世纪大道、西环路等公路干线纵横东西南北及周边;有平汝和厂矿专用铁路线和3座大型公铁立交桥;该地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内建有总长22千米的柏油路及27.83千米的砂石路,路网发达,林场交通主路3.6千米的武当路与城区外围西环路相连,世纪大道、西环路与301省道从林场周边及沟口林区内通过,于砂石路多处相交,道路四通八达,状况良好,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
2.1.森林资源现状
2.1.1.林地资源
全场总经营林地面积1666.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85.4公顷,灌木林地面积98.0公顷,疏林地面积14.5公顷,未成林地面积295.6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73.2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71%、5.9%、0.9%、16.8%和5.4%。
(见表2-1各类林地面积统计表)
2.1.2.林木资源
2.1.2.1.活立木蓄积
依据大武口区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和大武口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资料显示,林场各类活立木总蓄积59481.94立方米。
2.1.2.2.森林类别面积与蓄积
按面积划分,公益林1320.6公顷,占林地的79.2%,其中:国家公益林787.3公顷,占47.2%,地方公益林533.3公顷,占32%;商品林272.9公顷,占16.4%;无森林类别林地73.2,占4.4%;按蓄积量划分国家公益
林7397.07立方米,占12.4%;地方公益林51794.63立方米,占87.1%;商品林290.24立方米,占0.5%。
(见表二)
2.1.2.
3.龄组结构
我区林场有林地1185.4公顷,蓄积58234.52立方米,其中,按面积划分,幼龄面积876.8公顷,占76.1%,中龄林面积272.3公顷,占23%。
按蓄积量划分幼龄蓄积为12044.56立方米,占20.7%,中龄林蓄积为46189.96立方米,占79.3%。
幼龄、中龄、近成熟林的面积比为74:26:0;幼、中、近成熟林的蓄积比为21:79:0:。
由于林场加强抚育管理,林场森林质量比较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9.2立方米/公顷,其中,林场幼龄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3.7立方米/公顷,中幼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49.7立方米/公顷。
2.1.2.4.林种结构
林场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为612.5公顷,占51.7%,经济林面积为272.9公顷,占23%,特种用途林面积300公顷,占25.3%。
按蓄积量划分防护林蓄积为51638.51立方米,占88.7%,经济林蓄积为309.67立方米,占0.5%;特种用途林蓄积为6286.34立方米,占10.8%。
(见表三)
2.1.2.5.径级结构
按径级结构,大径级林分蓄积几乎没有,大部分为中小经级林分蓄积,
中径级林分蓄积占79.3%,小径级占林分蓄积20.7%。
(见表四)
2.1.2.6.树种结构
我区林场树种大部分为本土树种,落叶阔叶乔木以火炬、杨树、刺槐、国槐、臭椿等为主;常绿乔木以侧柏、樟子松等为主;灌木以紫穗槐、柠条、酸枣、沙柳为主(下表所列为林场森林主要乔木树种)。
2.1.
3.非木质资源
2.1.
3.1.林果业
林场林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分布于林场内贺兰山东麓(石炭井沟口),2010年开始种植,以枣树为主,共种植枣树109.1公顷(灵武长枣、同心圆枣和中宁小枣)、其它经济林文冠果2.5公顷、山杏39.1公顷、山楂28.6公顷、葡萄53.5公顷。
在林果区内配置道路林带15.5公顷、景观林带16.5公顷。
2011年,林场将原有的柠条林进行人工抚育,作为柠条母树林进行管理,在柠条行间进行穴状换土后,种植耐贫瘠、耐干旱、具有一定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树种,建成商品经济林264.9公顷,在保证生态建设目标的同时,尽量实现经济效益。
2.1.
3.2.林下种植业
随着人们对林下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林下种植业作为林场的一种新的林业产业,在我区林场可以实验性的种植并加以推广。
沟口生态园,以沙壤土为母质,在林下可以种植压沙瓜等藤本植物,2013年,共种植压沙瓜42公顷,喜获丰收,但林场工人种植西瓜的经验不足,西瓜的质量有待提高,种植面积要进一步扩大,另外,要探索多种林下种植业,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区国有林场发展的趋势。
2.1.
3.3.森林旅游
2.1.
3.3.1.森林旅游资源
林场旅游资源共分为四部分,一部分为森林公园旅游景点,一部分为北武当生态林旅游景区,一部分为旱生植物园、一部分为生态经果林区。
森林公园景区背依贺兰山,环抱大武口市区,占地面积300公顷,公园以道路,渠道,林带为网络骨架,建成了总长22千米的归德路、古化石路、森林路等路网和占地10040平方米的三个停车场,园内建成了名人纪念林、中日友好林、青年志愿林、防风林等。
共种植各类树木80余品种,32.1万株,草坪35万平方米,苜蓿3万平方米;树种有酸枣、杜梨、云杉、油松、毛白杨、垂柳、国槐、刺槐、火炬等,同时陆续引种黄栌、红叶杨、五角枫以及“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濒危树种胡杨;公园内有主大门广场、观景广场、书画苑、文博馆、荷花池、亚热带植物馆,景观蓄水池、荷花池;荷花池内有亭榭、荷花、睡莲等景观设施和观赏植物;还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苏武牧羊”、悠然吃草的梅花鹿及森林公园纪念牌等雕塑等一批具有园林风情的景点。
成为融游憩、娱乐、体育、文化等活动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林地面积366.7公顷,其中武当庙占地1.2公顷,建筑面积0.43公顷。
北武当庙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今已有三个世纪,其依山而建,整座庙宇从北朝南,四进院落的建筑群体,布局自然,错落有致,中轴主要建筑有山门楼、灵光殿、观音楼、无量殿、多宝塔、大佛殿等。
两旁的钟楼、厢房、配殿相对称,秀美而有气势,是座结构精细,精巧优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庙。
周边贺兰山体天然风貌保存良好,群峰林立,山恋重叠,气势恢弘。
在武当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