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考资料分析

1、一个数乘以1.5等于本身加本身的一半2、一个数乘以1.1等于错位相加12345*1.1=12345+ 1234.513579.53、一个数乘以0.9等于错位相减12345*0.9=12345—1234.511110.54、一个数除以5,等于这个数乘以2,小数点向前移一位一个数除以25,等于这个数乘以4,小数点向前移二位一个数除以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小数点向前移三位例如:24÷25=(24*4)÷(25*4)=96÷100=0.965、巧算(刷题班):当a%和b%比较接近时,他们的差小于5%。
(1+b%)÷(1+a%)约等于1+b%-a%(已知现期求基期比重中应用)6、A超过B的N倍是,A>BN,不是多几倍的意思截位直除1、除前看选项差距(最接近的2个选项),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截位题干时,注意下一位四舍五入)差距大:A、选项首位不同,B、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差距小:选项次位差小于首位或者等于首位2、一步计算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一步除法:12345 多步除法:12345 5678934567 34567 45678多步除法注意约分选项10倍以上考虑位数,否则不用分数比较1、两个分数,分别分母分子、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的,分数大例:119/456 大于110/7892、两个分数,分别分母分子,同大同小,A、直接除,看首位,首位大的大B、横着看速度(即分子和分子比倍数关系,分母和分母比倍数关系,谁大谁牛逼,慢的看成1)例:7/24 和3/12 7是3的2倍多,24是12的2倍,分子大,所以分子流弊,分母小,就把分母看出1,于是等于7大于3,推出7/24 大于3/12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每段迅速找关键词(与众不同的)2、材料注意单位不一样基期现期基期:作为对比参照的为基期,基期=增长量/增长率A比B(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则B为基期,A为现期例如:2017年,小龙120元,小东100元问题1:2017年小龙比小东多多少(求增长率)(120-100)÷100=20%问题2:2017年小东比小龙少多少(求增长率)(100-120)÷120=16.6%化除为乘(R小于5%)A÷(1-R)=A(1+R)÷(1-R)(1+R)=A+A*R/(1-R^2)=A+A*R R^2无限趋近去0,A/(1+R)=A-A*R 加变成减,减变成家增长率和倍数关系是几倍=增长率+1 是几倍=多几倍+1增长率=多几倍翻番=2^N例:今年比去年多1倍即多100%,基期*(1+100%)=现期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可正可负,带符号比,30%>20%>10%>-40%降幅:必须为负,不带符号比,-30%>-20%变化幅度:可正可负,不带符号比(绝对值比较)-40%>30%>-20%>10%增速:带符号,高减低加降幅:先不带符号高减低加,后加上负号提高扩大都是高,减回落收窄都是低,加增长量超过10%,类似题目可以转换为现期-基期10%基期现期>基期+基期*10%比较类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都是指增长率比较增长率R=现期/基期-1,因为都减1,所以可以不看1、当现期/基期=1 (不明显),用(现期-基期)/基期比较2、当现期/基期≧2(明显),用现期/基期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如果r1和r2均小于10%,r1*r2可以忽略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间隔基期=现期/(间隔增长率+1)年份间隔是同比增长率,月份间隔是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最快、年均增速排序(1+r)^N=现期/基期(N等于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比较时,N相同,直接比较“现期/基期”关于时间:1、2011年到2015年,基期就是2011年,现期就是2015年,年份差是2015-2011=4 2、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2011年到2015年基期为2010年,现期为2015年,年份差是2015-2010=5 R=[(现期÷基期)-1]÷年份差混合增长率部分混合得到整体例:进口+出口=进出口房产+地产=房地产1-11月+12月=全年是+非=全部混合居中、偏向基数大的已知进口增长率和贸易顺差增长率,求出口增长率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出口=贸易顺差+进口,所以出口增长率在贸易顺差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之间求今年进出口差额与上年的差值,本质就是求增长量的差值(17出口-17进口)-(16出口-16进口)=(17出口-16出口)-(17进口-16进口)=17年出口增长量-17年进口增长量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现期-基期)/年份差时间跟年均增长率一样增长趋势,只看首尾,只要尾巴比开头高就是增长趋势,递增趋势是一个比一个高百分点:是2个百分数做差得到的占比,一般是百分比,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比例增长贡献率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总体增量比较大小时,总体增长量一样的时候,就比较部分增量大小即可,可以为负数,可以为正数现期比重现期比重=A/B基期比重基期比重=(A/B)*(1+b)/(1+a)(交叉相乘的)A部分增长量,B总体增长量,a部分增长率,b整体增长率速算:1、先截位直除算A/B2、然后看(1+b)/(1+a)与1的关系,结合选项看答案两期比重比较识别:两个时期+比重+上升/下降遇到两期比重比较,先看a(部分增速)和b(整体增速)大小a》b ,今年比重上升a《b ,今年比重下降a=b,今年比重不变推出原理:两期比重实质=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比重=A/B基期比重=(A/B)*(1+b)/(1+a)当a》b,(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当a《b,(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当a=b,则(1+b)/(1+a)=1,所以现期A/B=基期(A/B)*(1+b)/(1+a)两期比重计算公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A/B-(A/B)*(1+b)/(1+a)=(A/B)*(a-b)/(1+a)速算:1、判定方向(a《b,上升,a《b下降)2、定大小:小于〡a-b〡平均数相关一、现期平均数识别:问题时间与材料一致+平均(均/每/单位)列式方法:后除前(截位直除)例如:人均收入=收入/人数每亩产量=产量/亩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平均数=总数/个数= A/B (同现期比重)削峰填谷方便点类似比较12月与1-11月的平均值,给出12月和全年的12月与(全年-12月)/11 可以转换为12月*11与全年-12月比较,也是等于12月*11+12月=全年即12月*12与全年比较二、基期平均数:(A/B)*(1+b)/(1+a)(同基期比重)三、两期平均数:比较大小(同两期比重比较)识别:两个时期+平均数+上升/下降a》b ,今年比重上升a《b ,今年比重下降a=b,今年比重不变计算:识别:两个时期+平均数+上升/下降+百分之几公式: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a-b)/(1+b)倍数关系关键点在于看问法,是几倍?或者多几倍?现期倍数=A/B基期倍数=(A/B)*(1+b)/(1+a)遇到选项是比例就算出结果具体数值个位数增长是指1%到9.9%之间两位数增长是10到99.99%之间比重、平均数、倍数考点辨析注意事项时间陷阱:时间段和材料不一致主体陷阱:主体和材料不一致单位陷阱:计算单位不一致概念陷阱:1、近、将近是小于但是很接近目标2、超过就是大于3、约,可大可小4、持续增长、逐年增长:每年都比上一年增长5、增长趋势:一般看首尾6、说比重,必须要有明显的整体和部分关系,例如:可以说男生占全班比重,不能说男生占女生比重7、不足一年:当年新增加的。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

资料分析要记住一些特殊分数:%2.2292%,6.2872%,3.8121%,1.9111%,10101%,1.1191%,5.1281%,7.1661%,2051%,2541%,3.3331%,5021≈≈≈≈=≈=≈==≈= 基期量与现期量相关公式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 (1)当增长率很小时,可以使用化除为乘的计算公式≈现期量 - 现期量×增长率,大家 使用这个公式需要注意:①真实值略大于用此公式算出来的结果;②选项之间差距比较大的时候,r 比5%略大时也可以使用;③当r 为负值的时候要注意加减号。
(2)若选项首位均不同:直除首位(3)若选项首位均相同:r 或1+r 用分数代替3、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4、特殊题型:已知2012年为A ,2013年为B ,若2014年的增长率与2013年保持一致,则预计2014年为多少?答案:AB 2增长量相关公式以及增长量的比较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1(计算时,增长率用特殊分数代替) 3、增长量的比较:题目中会出现“增长最多”的表述①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简称“大大则大”;②一大一小时,看倍数关系增长率相关公式1、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 2、末期量=初期量×(1+年均增长率)nn 表示相隔年份。
3、两期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 1r 与 2r ,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1212r r r r ++⨯4、整体(合成)增长率:大小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期基数较大的。
5、拉动增长率总体的基期量部分的增长量= 6、贡献率=总体的基期量部分的增长量 比重相关公式1、总体部分现期比重= 2、部分增长率总体增长率总体部分基期比重++⨯=11 3、若部分增长率>总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即比重上升;反之下降。
4、比重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1)小于部分增长率与总体增长率的差(2)部分增长率总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总体部分+⨯=1-。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行测:资料分析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公务员、编制考试通用)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普通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 量/(n+1),n是增长率化为特殊分数后的分母,增长率是负数时,n-1
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间隔年份
1.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增长量大小比较(先用方法1,不行再用方法2,最后考虑方法3)
年均增长率大小比较:比较基期量和现期量的倍数关系即可
现期比重=A/B
基期比重=A/B×(1+b)/(1+a)
比重(部分/整体)
比重变化(今年与去年比,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只和增长率有关,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时,即a>b时,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比重差(今年与去年比,比重具体上升或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先判断比重变化是 上升还是下降,然后选项要<|a-b|,一般是选小的选项,选项非常接近时使用公式 (A/B)×|a-b|/(1+a)比较,求的是百分点
行测
资料分析
基期 基期量 现期 现期量
含义:现期比基期增长了多少,增长量有正负
增长量(有正负)
正的增长量:增长、上升某个具体数值 负的增长量:减少、下降某个具体数值
变化量:增长量的绝对值,是一个正数
年均增长量
关键词:年均增加 含义:增长量与基期量的变化关系,增长率有正负
增长率=增速(有正负)
正的增长率:增幅/增长/上升...%、增长...倍、增加的速度
国内GDP=三大产业GDP之和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个比例越低,反映生活 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 越小,收入差距越小 五年计划: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十四五规划(2021-2025) 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占总企业的比重 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整体
公务员事业单位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对于资料分析,首先需要熟记公式,然后在识别题型的基础上快速找到需要的公式,接下来就是利用一些速算技巧、结合选项等来选出正确答案。
接下来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分析中的公式。
一、高频考点之增长率1.识别:* 问题中出现两个时间比;* 出现“增长,减少,上升,下降,增长率,增速,增幅”等字;* 出现“A比B多多少倍,或增长了多少倍”;* 选项单位一般是%现期2.公式:增长率= 1基期增长量现期-基期增长率= =基期基期间隔增长率= 现期增长率 + 基期增长率 + (现期增长率 x 基期增长率)(注意:间隔增长率当两个增长率都小于10%时,乘积可忽略)二、高频考点之基期量1.识别:题目问的是材料所给年份之前的年份(一般为前一年)现期量2.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x(1+增长率))1+增长率注:当增长率的绝对值小于5%,且为负时可化除为乘。
现期量即基期量==现期量x(1+增长率)1-增长率3.关于基期量易考点:* 计算基期量* 基期量做差做差技巧:可以列式以后直接比较两个分式大小,判断正负排除部分答案三、高频考点之增长量1.识别:增长(增加)+具体数值(多少)+单位(元、吨…)现期量现期量现期量2.公式:增长量= x增长率 = x 1/n =1+增长率 1 + 1/n n+1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1+增长率注:常用方法:特殊分数化简法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 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 1/14=7.1% 1/15=6.7% 2/7=28.6% 3/8=37.5% 2/9=22.2% 2/11=18.2% (注意:增长率为正数时,n取正数,增长率为负数时,n取负数)3.增长量考点:增长量大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 大大则大: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一定大;*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值是4倍关系,增长率是2倍关系,就看现期值),其中数值大的,增长量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掌握一些有效的速算技巧,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解题速度,为考试赢得更多的时间。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方法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致的估算,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 近似看作 120,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 4800÷120 = 40,从而得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观察选项的差距,如果选项差距很小,估算可能会导致误差较大。
同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近似,尽量减少误差。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得出商的首位或前几位,从而确定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 5678÷2345,直接用 5678 除以 2345,得出商的首位为 2,然后对比选项,就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直除法适用于除数和被除数数字位数比较接近的情况,如果数字位数相差较大,可以先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
可以分为截前几位和截后几位。
截前几位时,比如计算 34567×12%,可以将 34567 截为 35000,然后计算 35000×12% = 4200。
截后几位时,比如 45678÷1234,我们可以把 45678 截为 456,把1234 截为 12,计算 456÷12 = 38。
使用截位法时,要根据选项的精度和数据的特点来确定截位的位数,一般以能够简化计算且保证精度为准。
四、特殊值法特殊值法是将一些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殊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1/4 = 25%,1/8 = 125%,1/16 = 625%等。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重要公式

单一数据相关计算公式:
现期值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1
现期值题目问法:时间与材料一致,问具体数值为多少。
基期值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1-
基期值题目问法:时间比材料靠前,问具体数值为多少。
增长量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长率=增长率
现期值+1×增长率 增长量题目问法:有增长含义+带单位的表述。
增长率相关计算公式:
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率--===
增长率相关问法:有增长含义+不带单位的表述。
两数之比相关计算公式: 现期:B
A (倍数、比重、平均数) 基期:A
B q q ++⨯11B A (倍数、比重、平均数) 增长量:A
B A q q q +-⨯1B A (比重、平均数) 增长率:
B B A q q q +-1(平均数) 两数之比的问法都会涉及到自身概念,比如问倍数就会出现倍数的相关字眼,比重平均数也
是一样,再者问的是哪一个内容就和前面的单一数据一样,例如问增长量就会出现增长的含义+带单位的具体数值,只是在主体中会有两数之比的表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公考资料分析公式最全集合

资料分析公式集合●基期现期
基期=现期-增长量= 现期
1+r
=现期-现期×r
现期=基期+增长量=基期×(1+r)
●增长率
增长率=A
B −1=现期−基期
基期
倍数=增长率+1
给百分比的增长率时,高减低加
●增长率的比较
当现期和基期相差大,用现期
基期
比较大小
当现期和基期相差小,用现期−基期
基期
比较大小●增长量
给增长率r,|r|=1
N ,增长量=现期
N+1
,减少量=现期
N−1
●增长量的比较
同增同减时,现期量大,增长幅度大,增长量也大(大大则大)一大一小时,可以先相乘,相差较小的话,必须百分比
●年均增长量
现期−基期
年份差
(例外:十三五规划,五年规划的年份差都是五)
●番数
番N倍=原来的2N倍。
省考资料分析常用公式

省考资料分析常用公式1. 平均值(Mean):平均值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值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公式:Mean = (x1 + x2 + ... + xn) / n其中,x1, x2, ..., xn是数据的值,n是数据的个数。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中间的数值。
中位数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位置分布。
公式:如果数据个数n为奇数,则中位数为第(n+1)/2个数据;如果数据个数n为偶数,则中位数为第n/2个数据和第(n/2+1)个数据的平均值。
3. 众数(Mode):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众数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公式:众数通过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4. 方差(Variance):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Variance = [(x1 - Mean)^2 + (x2 - Mean)^2 + ... + (xn- Mean)^2] / n5.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Standard Deviation = sqrt(Variance)6.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组数据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0表示无相关。
公式: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cov(x, y) / (std(x) * std(y))其中,cov(x, y)表示数据x和y的协方差,std(x)和std(y)分别表示数据x和y的标准差。
7. 百分位数(Percentile):百分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有p%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该数值。
百分位数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公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公式

4.3. 2. 22 3 31. 5.公式:利润=单价-成本;期望利润=定价-成本;实际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定价× 折扣;总售价=单价×销售量;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相遇追及问题:相遇距离 S=(V 1+V 2)×相遇时间t ;追及距离 S=(V 1-V 2)×追及时间 t环形运动问题:环形周长 S=(V 1+V 2)×反向运动时间;环形周长 S=(V 1-V 2)×同向运动时间;环线型n 次相遇,共同行走的距离=n×环线长度流水行船问题:顺流速度=静水船速+水速;逆流速度=静水船速-水速;顺流航程 S=(V 船+V 水)×顺流时间 t ;逆流航程S=(V 船-V 水)×逆流时间 t两集合型:A+B-A∩B=满足条件 A 或 B 的情况数三集合标准型:A+B+C-A∩B -A∩C -B∩C+A∩B∩C=总数-一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数三集合非标准型:A+B+C-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数-2×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数=总数-一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数常用面积公式:S 正方形 =a²,S 长方形 =ab ,S 圆=πr²,S 三角形 =ah ,S 平行四边形 =ah ,S =(a+b )h ,S n 360πr ² 常用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6a²,长方体表面积=2ab+2ac+2bc ,圆柱表面积=2πrh+2πr²,圆柱的侧面积=2πrh,球的表面积=4πr²常用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a³,长方体体积=abc ,球的体积=4 πr ³,圆柱的体积=πr²h,圆锥(棱锥) 的体积=1×底面积×高数资必备公式 = 梯形 扇形7.6.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用方法:①套用公式②给定时间型:只出现工作时间没有出现效率之间关系的,赋值工作总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效率制约型:出现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直接赋值工作效率为简单值公式:R=r +r +r ×r ,间隔基期量=现期量 (注:r 与 r 分别代表最近两年的增长率) 1 2 1 2 1+间隔增长率1 2 例: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当年,2018 年相对于 2017 年,以及 2017 年相对于 2016 年的增长率分别为 r 1 与 r 2。
公务员考试必读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特点是数据较大,在考试中一般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在考场上,如何快速且准确的进行计算成为了重中之重。
下面介绍一些资料分析中常用的速算技巧。
一、截位直除1、什么是截位?截位就是从左往右四舍五入保留若干位有效数字。
例:22758 ①截2位:23 ②截3位:2282、何为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例:0.17145 ①截2位:17 ②截3位:1713、如何截位?看选项:选项差距大截2位;选项差距小截3位。
4、如何粗略判断选项差距大小?(1)选项差距大:a.选项首位各不相同。
例:A.11 B.21 C.31 D.41(选项首位各不相同,选项差距大)b.选项首位有相同,最接近两项的次位差>首位。
例:A.5.6% B.11.1% C.15.3% D.20.2%(B、C首位相同,次位差=5-1=4>1,次位差>首位,选项差距大)(2)选项差距小:选项首位有相同,最接近两项的次位差≤首位例:①A.11 B.21 C.23 D.41(B、C首位相同,次位差=3-1=2,次位差=首位,选项差距小)②A.9498 B.9689 C.9727 D.9973(四项首位相同,B、C次位最接近,次位差=7-6=1<9,次位差<首位,选项差距小)5、截谁?(1)一步除法(A/B)分子不动,只截分母例:9095/81278.6,若选项差距大且位数相同,则分母截取2位,此式可以直接看成9095/81,如果只有一个1开头的选项,则直接选该选项;若有两个1开头的选项,继续除看第2位商几,最接近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2)多步乘除计算A/B÷C、A/B×C、A/B÷C/D、A/B×C/D分子、分母都截位例:[234.4/(1+14.06%)] ÷[9191.6/(1+21.46%)],若选项差距大且位数相同,此式可以直接看成23/11 ÷92/12 =23/11 ×12/92,先进行约分:23/11 ×12/92 = 1/11 ×12/4 = 3/11,再结合选项首位或次位进一步计算得出正确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必背公式大全第一章 数量关系一、计算问题1.等差数列:记第一项为a 1,第n 项为a n ,公差为d ,则有 通项公式:a n =a 1+(n-1)×d ,a n =a m +(n-m )×d ;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n =a 1n+⨯−d n n 2(1)=⨯+n a a n 21=n 中a 。
2.等比数列:记第一项为a 1,第n 项为a n ,公比为q ,则有 通项公式:a n =a 1−q n 1,a n =a m −q n m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n =−qa q n 1-(1)1=−q a a qn 1-1(q ≠1)。
3.分式的裂项公式:+n n (1)1=n 1-+n 11+n n d (1)=(n 1-+n 11)×d+=−+n n d d n n d1()1(11)4.基础计算公式: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b 22()() 完全平方公式:±=±+a b a ab b ()2222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a b a b a ab b 3322()()5.正约数的个数公式:设将自然数n 进行质因数分解得n=n n p p p ααα1212,则n 的正约数个数为(1)(1)(1)n ααα+++12。
二、利润问题1.利润=售价-成本当售价大于成本时,赢利,反之,亏损,此时商品利润用负数表示。
2.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00%-100%-1100% 推出公式:①售价=成本×(1+利润率) ②成本=1+售价利润率3.折扣=打折后的售价原来的售价=11⨯+⨯+成本(后来的利润率)成本(原来的利润率)=11++后来的利润率原来的利润率三、行程问题设路程为S ,速度为v ,时间为t ,则S=vt 。
1.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 v v v 212122.普通行程:S 一定,v 与t 成反比;v 一定,S 与t 成正比;t 一定,S 与v 成正比。
公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必背公式30条

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一、增长量和增长率 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和增长率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和现期量 3、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和现期量 4、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增长率 5、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和增长量 6、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现期量 二、间隔增长率 三、混合增长率 六、平均数 二、行程问题 1、流水行船 3、混合浓度=混合前溶质的和/混合前溶液的和=(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4、巧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混合溶液问题 六、经济利润问题 1、收入=成本+利润 2、利润率=利润/成本 *100%【备注:数学运算中,除非题干特意说明,否则利润率均等于利润/成本。
但经济学方面、资料分析中未必如此,注意注意!】 3、收入=成本(1+利润率) 七、钟表问题 1.一个指针走完一圈3600,一个表盘3600;总共分为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1个大格等于300,1个小格等于60; 2.时针每分钟走0.50,分针每分钟走60,速度差为5.50/分,速度之比为12:1; 3.时针与分针每小时出现2次直角,1次重合,一次180度;时针与分针每昼夜出现44次直角,22次重合,22次180度。
八、牛吃草问题 基础公式:y=(N-x)×t,其中y代表原草量,N代表牛的头数,x代表草生长的速度,t 代表牛吃完这片草所用的时间。
九、植树问题 1.单边线形植树公式(两端都植): 棵数=总长÷间隔+1 2.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端都不植): 棵数=总长÷间隔-1 3.环形植树公式: 棵数=总长÷间隔 十、方阵问题 1、n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n2。
2、n排n列的方阵:最外层有(4n-4)人。
3、无论是方阵还是矩形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十一、过河爬楼问题 1、从地面爬到第n楼,需要爬n层。
2、从第m层爬到第n层,需要爬(n-m)层。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一、资料分析基础重要记录术语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记录术语,熟悉这些记录术语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本文中列出了资料分析中的基础重要记录术语。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假如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达,需要除以参考值;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达,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如:当期为2023年4月,则同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4月的增长,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3月的增长。
需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如2023年1月,其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12月的增长。
◇翻番翻番:即变为本来的2倍。
翻n番:即变为本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
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当带着符号进行比较。
譬如,-15%的增长率就应当比-10%的增长率更小。
计算一定期期的平均增长率时,一般不涉及第一年的增长率。
譬如,计算2023—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以2023年的数值为基期,2023年的数值为末期得到的数值,这其中涉及“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这四年的增长,但不涉及2023—2023年的增长。
二、名词解释汇集◆百分数完毕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毕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成数相称于十分之几◆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与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如果基期量就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已知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就是a,B的增长率就是b,“A+B”的增长率就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就是10%,“二成”代表的就是20%,以此类推。 A就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就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就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就是原来的8倍。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她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就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就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就是80。 算法: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就是100,那么现在就就是20。 算法:100×20%=20。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就是 (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倍数与翻番 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就是指2020年的GDP就是2000年的4倍。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就是最初水平,也可以就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就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它就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增长速度可以就是正数,也可以就是负数。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就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平均数相关术语 1、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 这种平均数就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就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 两者的差别在于: (1)一般平均数就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就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就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就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就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就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与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与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 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或百分之百)进行间接计算。
增幅与同比增长 1、增幅 增幅与增加幅度就是一个概念,指的就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 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就是10%,去年5月就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就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就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就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 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就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标准就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强度指标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与普遍程度。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价格相关术语 1、价格 价格就是商品与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 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 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份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用10月份4、53减去9月份的4、87可以得出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3、价格指数 表明商品与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与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商品与服务项目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来计算的。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就是指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与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简称CPI。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
发展水平与增长量 1、发展水平就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2、增长量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它就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这个差数可以就是正数,也可以就是负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 增长量相关术语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就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前一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前一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2、累积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就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逐期增长量之与等于累积增长量。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很多考生分不清楚比重变化量与平均数变化率这两个概念,在此小编提醒大家可以通过题干中很多的信息点找到两者的区别,准确列式求的答案。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概念剖析 1、比重变化量指的就是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做比较所变化的具体百分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因为比重为百分数,百分数之间做比较只通过作差比较大小,所以比重的变化量就是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作差所得。
2、平均数变化率指的就是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均数做比较所变化的百分数。需要注意的就是因为平均数为具体的数值,所以平均数变化率就是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均数通过比值求得,研究的就是现期平均数相较于基期平均数的增长率。
二、公式对比
三、例题精讲 对于这两个易混淆概念的区分,可以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部分,一就是题干中就是否有与比重相关或者与平均数相关的概念性语言;二就是观察选项就是百分点形式的还就是百分数形式的。注意到了这两点,基本上就能够很准确的区分好题目的考点。我们现在通过两道例题来熟悉一下这两个概念。
例1:2016年福建泉州市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4、7亿元,同比下降4、9%,利润总额为486、4亿元,同比下降6、9%,2016年福建泉州市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相比去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