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细菌的启示教案

细菌的启示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教案精读赏析课型两课时单位:龙子心中学姓名:武燕飞上课时间:2014-3-7《细菌的启示》教案课型:精读赏析课型教学时间:2014-3-7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关于“非典”时期的相关材料;2、复习说明文的常识,重点学习说明方法及作用;3、了解本文背景资料,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查字典解决。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评价任务:1、初读课文,理清文中知识结构;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极其作用;3、选读、研讨课文,学会结合实例,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认识细菌的特征和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3、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结合实例,赏析本课作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3、结合《科学家的数字武器》,谈谈数字对作者观点表达的作用。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认识细菌的特征和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一、导入:2003年的春天特别不寻常,“非典”病毒以流星飞电之势从南到北席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式迫在眉睫。

为应对这场疾病,北京紧急调动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7天建成,8天后,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非典”病人。

全国各地万众一心进行抗击“非典”的斗争,尤其是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可以说,非典时期那种同仇敌忾全民抗击非典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可贵精神!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真正含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一、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词。

二、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一、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二、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一、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三、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方法: 探究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 识记生字词。

(二) 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三) 梳理课文,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郑也夫,当代学者,北京人。

学术着作《西方社会学史》,《代价论》、《信任论》;杂文集《走出囚徒困境》、《游戏人生》、《被动吸烟记》等。

三、字词检测。

(见屏幕)四、学生速读课文,谈谈你读过此文的第一感觉。

五、分析课文一)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地球上的物种有几类,各物种有何作用?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动物(消费者);植物(生产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细菌有怎样的性质与特征?1、细菌是生物界元老; 2、细菌无所不在3、细菌发挥重要作用; 4、细菌有不可毁灭性;5、细菌的生存策略多。

(三)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

2、寄生是生物世界中最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六、理解作品的主题: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性质与特征,以及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七、拓展延伸:假如世界上的细菌被全部消灭,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八、作业:1、完成词语的品味和积累。

八年级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 3.细菌的启示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2.过程方法:在阅读探究中了解文章内涵,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养成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大家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通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本文结构特点。

教法选择讨论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多媒体展示细菌的照片)导入:假如世界上的细菌全部被消灭,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学习本文,探寻答案吧!(板书:《细菌的启示》)二、指导学生先学。

1.结合说明文特点进行学法指导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阅读说明文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法导航:1.走进作者及人物,利用课本及工具书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

2. 结合预习,快速浏览、回顾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3.为了准确的说明文章的内容,课文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概况总结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听导言,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产生求知的欲望。

2.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3.明确文体特点及学习任务、方法。

4.自主搜集。

5.快速回顾内容及生字词。

1.由细菌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作者。

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明确文体特点。

进行学法指导。

4.巡视督察。

5.巡视指导。

6.引导朗读,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评。

4.这篇演讲反映了怎样的主题?5. 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细菌的启示》导学案课件PPT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一、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词。

二、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一、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二、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一、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三、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方法: 探究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 识记生字词。

(二) 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三) 梳理课文,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郑也夫,当代学者,北京人。

学术着作《西方社会学史》,《代价论》、《信任论》;杂文集《走出囚徒困境》、《游戏人生》、《被动吸烟记》等。

三、字词检测。

(见屏幕)四、学生速读课文,谈谈你读过此文的第一感觉。

五、分析课文一)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地球上的物种有几类,各物种有何作用?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动物(消费者);植物(生产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细菌有怎样的性质与特征?1、细菌是生物界元老; 2、细菌无所不在3、细菌发挥重要作用; 4、细菌有不可毁灭性;5、细菌的生存策略多。

(三)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

2、寄生是生物世界中最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六、理解作品的主题: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性质与特征,以及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七、拓展延伸:假如世界上的细菌被全部消灭,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八、作业:1、完成词语的品味和积累。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册语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明白得文章的要紧内容。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积存词语,把握“豁免”“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砥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预习要求1.扫除文章障碍,积存字词,通读课文。

2.了解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要紧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要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名副事实上,得天独厚,一招鲜吃遍天,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砥砺。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爱好。

在“非典”的生活里,人们谈“菌”色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学者郑也夫的杰出演讲《细菌的启发》,让我们去看看细菌确实是那么可怕吗?(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要紧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

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四)学习“认识细菌”。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点。

1、生物界元老2、无所不在3、发挥重要作用4、不可毁灭性5、寄生学生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五)学习“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教师把握住重点突破文章的最后两段。

学生活动:1.朗读。

2.归纳要紧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大意。

(“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在“非典”期间……感谢大伙儿“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

)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

(六)布置作业: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明白得。

第二课时(一)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

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

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

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奇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爱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3细菌的启示教学课件北师大版_19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3细菌的启示教学课件北师大版_191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写一写: 读了本文,你会对细菌有了全
新的认识。请想像一下:假如没有 了细菌,这个世界会怎样?把你的 想像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 的10%是由细菌构成的。
细菌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竟如此紧密!从数量上看,细菌不知要比人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细菌的包围之中。当然,这种包围对我们并没有多
◆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在飞,那哪是一只鸽啊,那是一个飞行的动物 一只鸽如此,一个人何尝不也是这样。我们的头发里有细菌,我们
菌,我们的肠胃里有细菌,看到一个人在走,就好像一个动物园在走— 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悟读课文,探究难点
本文有对常识的颠覆和批判,有对话性的交流和雄辩的表 述,写出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以下面三句话为例,说一说你的 思考(任选一句)。
●我们走到最复杂的巅峰是偶然,只是偶然,连幸运都很难说。 ●复杂是它的幸运吗?进步一定能使物种长存吗?这要两说的。 ●尽管它看着不舒服,没有美感,没有尊严,恶心……你会觉得 这种策略真是鬼聪明。
第二单元 · 第3课
细菌的启示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走近作者
郑也夫:1950年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西方社会学史 困境》、《代价论》、《信 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 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
检查预习
砥砺 喷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峰 根瘤菌 反刍 豁免 发酵 繁衍 摄取 觅食 笨拙 唾液 束手待毙 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说说细菌对人 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些方面:

八年级语文下册2.3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3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

《细菌的启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3.把握本文的主题。

4.培养大家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

导入假如世界上的细菌全部被消灭,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作者郑也夫,1950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

文化大革命当中,北上黑龙江建设兵团852农场务农,当过农民,八年半后返回北京,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郑也夫马不停蹄,跳跃式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攻读哲学硕士,八十年代中期,郑也夫奔赴美国,攻下“丹佛”大学社会学硕士,取得双硕士。

他对社会生活的杂质,仍然不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文是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

内容分析1.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原核细胞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真核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2.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第一,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

第三,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细菌的不可毁灭性。

第五,细菌靠寄生生存。

3. 什么是寄生?所谓寄生就是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

4.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是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

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

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

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

解析: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时,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

5.生物进化有哪两个方向?一个是结构往简单化走,另一个往复杂化走。

6.作者认为对待寄生现象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细菌的启示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细菌的启示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细菌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知道细菌是什么,了解细菌的特点和分类;2.了解细菌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3.能够运用抽象思维,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良知”思想;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2.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良知”思想,体现对小事的认真和责任;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致良知”思想来解读文章;2.如何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准备1.阅读教材《北师版初二下册语文》;2.准备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设计1. 营造氛围在教学前,可以通过设立与主题相关的海报、快乐问候和读书的欢声笑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减少课堂上的分心现象。

2. 导入通过介绍细菌的特点和分类,引出此次学习的主题:“细菌的启示”。

3. 阅读文章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细菌有什么特点和分类?2.细菌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3.文中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4. 分析文章通过分析文章,探究文章中的“致良知”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讨论分享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致良知”思想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具体的行动和措施。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内容和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点:1.采用海报、音乐等多种手段,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分心现象;2.通过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和理解“致良知”思想,并能够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调整课程设计,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扩展1.细菌在食物加工、医药生产、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2.国内外知名微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成果;3.深入探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思想和理念,如“仁爱之心”、“天人合一”等。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设计】《细菌的启示》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设计】《细菌的启示》

《细菌的启示》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当代视线的第一篇《细菌的启示》,是一篇围绕“细菌”而展开的分析、议论及启示,是郑也夫在“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他通过对细菌的介绍和说明,把自己睿智、执着、从容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了,他振奋听众精神意志、同心协力共抗“非典”危机的鉴定意志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词;2.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2.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细菌的性质,学习课文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科学的发展的进步的观点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事件。

1.多媒体课件;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一)导入:PPT播放细菌图片,由细菌引入“非典。

2003年的春天特别不寻常,“非典”病毒以流星飞电之势从南到北席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式迫在眉睫。

为应对这场疾病,北京紧急调动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7天建成,8天后,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非典”病人。

全国各地万众一心进行抗击“非典”的斗争,尤其是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可以说,非典时期那种同仇敌忾全民抗击非典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可贵精神!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真正含义。

(二)介绍你所认识的“非典”时期。

1.“非典”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

2.2003年8月16日下午16时,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中国内地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349人。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细菌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菌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领域的认知兴趣,拓宽知识视野。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
2.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细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一、导入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细菌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细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细菌的已知知识,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为新课的学习营造积极的氛围。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细菌的启示》,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如细菌的分类、繁殖方式、生态功能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
5.教学反思:
a)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b)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微小的生物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精品】八年级下语文(北师大版)精品学案-第3课细菌的启示word版

【精品】八年级下语文(北师大版)精品学案-第3课细菌的启示word版

3 细菌的启示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唾.液()反刍.()发酵.()奶酪.()喷嚏.()豁.免()砥砺..()2.读准多音字(1)转.化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2)宿.主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__二、重要词语1.不计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可匹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天独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招鲜吃遍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以贯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卑不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瘟不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束手待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砥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者简介郑也夫,1950年生,当代学者。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细菌的启示_教学设计_教案_1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细菌的启示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细菌的知识,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课文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说明的方法。

3、学会运用科学的发展的进步的观点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事件。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课文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说明的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说明的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细菌的启示_》导学案【预习案】一、【预习检查】( 2 )分钟组长检查,汇报结果二、【预习自测】( 5 )分钟1、检查课本批注。

2、独立完成,组内订正答案,收集疑惑问题①、给加点字注音:砥砺(dĭ lì)巅峰(diān)反刍(chú)喷嚏(tì)细腻(nì)儒学(rú)吝惜(lìn)豁免(huò)笨拙(zhuō)奶酪(lào)3、看拼音写汉字:发jiào(酵) sù主(宿)shè取(摄)繁yǎn(衍 )一小cuō(撮)根liú菌(瘤)不卑不kàng(亢) tuò(唾)液②、解释词语并记忆: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和。

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观念把一切事物贯穿起来。

束手待毙:捆起手来等死。

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失败。

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

形容言行自然得体,态度恰当。

不温不火:形容人心情平和,待人接物不冷漠也不激动,不过火。

豁免:免除。

砥砺:磨刀石,引申为勉励。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正气。

魔,邪气。

原意为正气难以修得,后用来比喻事物兴起,又有事物超过其上。

砥砺:磨刀石引申为勉励。

不计取数:无法计算数字,形容很多。

当之无愧:一点也不惭愧。

不可匹敌:不能相当或不能等同。

匹敌:比得上,相配。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

【探究案】一、【导入】( 2 )分钟2003年5月,“非典”流行,引发恐慌,一时间人们谈“菌”色变,“菌”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如果我们懂得科学知识,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一定会在应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事件时更加从容,理智。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细菌的启示_教学设计_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细菌的启示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并记理解文中的生词。

2、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2、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价值: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教学重点/难点1、识并记理解文中的生词。

2、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2、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说明文的常识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总体常识: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准确、简明。

[来源:学科网]3、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二、解题,了解作者,检查字词郑也夫,1950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

本文是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

砥砺dĭlì喷嚏tì颠峰diān 根瘤菌liú反刍chú豁免huò束手待毙bì觅食mì笨拙zhuō唾tuò三、研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1、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原核细胞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真核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2、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第一、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

第三、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范例细菌的启示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范例细菌的启示

北师版初中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细菌的启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认识细菌的特征和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一、导入:2003年的春天特别不寻常,“非典”病毒以流星飞电之势从南到北席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式迫在眉睫。

为应对这场疾病,北京紧急调动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7天建成,8天后,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非典”病人。

全国各地万众一心进行抗击“非典”的斗争,尤其是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可以说,非典时期那种同仇敌忾全民抗击非典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可贵精神!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真正含义。

二、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介绍你所认识的“非典”时期。

A、“非典”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

B、2003年8月16日下午16时,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中国内地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349人。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C、2003年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她是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被患者传染而牺牲的医护人员。

D、2003年5月14日实验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非典样病毒,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非典样病毒。

科研人员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

2、介绍作者及背景资料:郑也夫,2003年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

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

2003年5月12日,郑也夫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报告会上发表演讲,今天所学的《细菌的启示》便是这次演讲的记录。

3、在读书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很多不会的生字、生词、易错字,你解决他们了吗?如果解决了,请将这些“拦路虎”写到黑板上和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细菌的启示》word学案1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细菌的启示》word学案1

细菌的启示试学案郑也夫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有关知识和有害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的表达的特点,学习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地面对危机、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

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是学习的本课的重点,文章的详略也是写作学习的好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学时课题导入1、复习旧知说明文的知识2、走近作者郑也夫,1950年出生于北京。

当代学者。

主要作品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

3、文本对话读一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你所喜欢的方式,标加本文的段序和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摄.取反刍.发酵.奶酪.繁衍.豁.免砥砺.巅.峰(2)、根据拼音写汉字不jì其数名fù其实当之无kuì得天独hòu不可思yì一以guàn之束手待bì军备jìng赛(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①便可望获得一种不卑不亢....、不喜不哀的态度。

....、不瘟不火不卑不亢:不瘟不火:②、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③、其实,一招鲜吃遍天......,要什么十八班武艺。

一招鲜吃遍天:(4)、文学常识填空《细菌的启示》作者,当代学者。

理一理(1)、读了《细菌的启示》后,你知道细菌有哪些性质特征?请分别用序号写下来。

(2)、、细菌对人类的挑战表现在哪儿?。

想一想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与,以及生物界中的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第二学时品一品(1)、精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并品一品其作用。

(2)、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①消灭体内细菌的战役开始于20世纪初叶,随着青霉素的发明,“抗生素时代”到来了,并且一度以为....已经大获全胜。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细菌的启示》word教案 (6)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细菌的启示》word教案 (6)

课题3.细菌的启示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过程方法:通过重点品读文章内容,领略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养成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大家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深入的朗读分析归纳,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语句的深刻内涵。

难点: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科学知识,领略作者的精神风貌。

教法选择引导发现法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2 课时备课总数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复习回顾:回忆上节内容概括说说细菌的主要特点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

1. 重点品读:(1)品读课文中说明细菌特性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培养科学观念。

提高人类的应对能力。

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

2.品味语言:文章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接通日常化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

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述的语言特点。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思考讨论:细菌有哪些特征,生物进化有哪两个方向,作者认为对待寄生现象应该有怎样的态度,作者运用数字时有何特点,.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特点?2.合作探究:讨论课后练习,深入理解文意,语言的特点。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1.细菌有哪些特征?(第一,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第二,细菌无所不在;第三,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细菌的不可毁灭性;第五,细菌靠寄生生存。

)2.生物进化有哪两个方向?(一个是结构往简单化走,另一个往复杂化走。

)3..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1.回顾文意,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2.看屏幕,听老师要求,明确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及先学方法。

3.学生看屏幕出示的问题,品读重点句段,自主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质疑问难。

1.引导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当代视线的第一篇《细菌的启示》,是一篇围绕“细菌”而展开的分析、议论及启示,是郑也夫在“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他通过对细菌的介绍和说明,把自己睿智、执着、从容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了,他振奋听众精神意志、同心协力共抗“非典”危机的鉴定意志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理清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3.了解细菌的特征以及与人的启示。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

培养勇敢面对危机、克服危机的精神品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03年春天的SARS,带给每个中国人的不仅仅是恐慌。

那段日子里,人们谈“菌”色变。

你觉得细菌可怕吗?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审视SARS、细菌,看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1、引导学生交流读到的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征;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即可。


2、帮助明确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

三、思路透析
(一)“认识细菌”部分
1、学生阅读本部分,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2、交流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生物界元老
无所不在
发挥重要作用
不可毁灭性
寄生
(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部分
1.朗读本部分,思考细菌对人类有哪些挑战?
2.交流见解
3.点析重点句段
(“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在“非典”期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

)
4.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

四、布置作业: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1. 学生小组交流
2.班内交流,帮助点析
(1)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包括通篇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用为数不少的
传神的口语词汇和明快的口语短句。

(2)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乃至传神的书面词汇。

(3)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

(4)由于简短、明快、风趣、设问、感叹等,使其充满对话、交流的语气。

二、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师生共同交流
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

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

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鲜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兴趣。

4.文中很多处运用数据来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
(1)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

“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

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

(2)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

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

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小结: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

(3)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挂在口头上。

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

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

(4)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

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

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

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
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

(5)“抗生素”的事例。

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

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

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

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

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

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

小结: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

三、品味本文精彩的句或词
学生精读课文,并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词语找出来,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说说这些语句或词语的精妙之处。

这个环节较为灵活,只要注意(1)学生言之有理(2)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泼冷水
四、小结
1、引导学生谈收获及学习本文后自己的启示
2、引导归结
(1)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

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

(2)这篇演讲让我们认识了“细菌”,也明白了”细菌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请同学们课外也就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一篇作文来演讲,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定。

五、探究本篇演讲的主题。

明晰:通过对有关病毒、寄生的科学知识的生动介绍,希望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以精神意志上的从容应对,对待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

六、拓展交流
当有如“非典”之类的灾害,你会怎样做?把你的想法告诉同伴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