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优质公开课组成物质的元素()

浙教版科学优质公开课组成物质的元素()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B C ),其 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有 (ABCD),
含有氧元素的有( ABCD)。属于单质的是 (BEH),属于化合物的是(ADF ),
属于混合物的是( C )。
A.水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E.氢气 F.氯化钠 (食盐) H.铜
2.贫血引起的原因一般是血液中缺少( C )
混合物
物质
单 质 :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你能说明上述分类的依据吗?
构成物质的元 素是否同种
提问:在生活中你接触或听说过哪些单质和化合物?
化合物: 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 硫酸铜、碳酸钠等
单质: 氧气、氮气、氢气、 氩气、氦气、氖气、铁、 铜、碳、硅、磷、硫等
一定是单质吗? 猜一猜:你知道世界上千变万化的动物、植物、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吗?
C、氧分子 D、氢分子 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同种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其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有 (
),
一定是化合物吗? 氯化钠 (食盐) H.
钙元素
B.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红磷与白磷 同素异形体: 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如“放疗”治癌症,也可以进行灭菌和消毒,如辐照食品。
A、氧元素 B、氧原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 属于单质的是————;
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氧气与臭氧 同种元素构成不同物质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物质、 元素、分子、原子间的术语关系如何表达呢? 1、地壳中的元素:主要由___、___、___、___、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的。 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2021年整理)(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2021年整理)(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和元素的概念。

2. 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 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3. 元素在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元素在物质中的具体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讲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讲解不同类型的物质。

3. 讲解元素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元素的基本性质,讲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

4. 分析元素在物质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功能和作用。

章节二: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定义及排列规律。

2. 常见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的性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介绍常见元素的性质。

2. 图形演示法: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的概念,讲解元素的排列规律。

3. 介绍常见元素的性质:讲解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的特点和用途。

4.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章节三:元素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2. 掌握元素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形成。

教学内容:1. 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2. 元素的化学反应: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化学键的形成。

3. 化合物的形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介绍元素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形成。

浙教版科学八下1.4组成物质的元素

浙教版科学八下1.4组成物质的元素

元素的化合物
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化合物

元素之间通过电子的得失或共享形成 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与离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 化合物,如硫酸铜、氯化钙等。
元素与离子之间的化合物
元素与离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 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镁等。
04
元素的应用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元素如铁、铜、铝等常用于金属冶炼,如炼铁、 炼铜等。
05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
铁钉、铜片、铝箔、食盐、白醋、水等。 酒精灯、烧杯、试管、滴管等。
元素周期表、实验手册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
步骤一
观察铁钉、铜片、铝箔的颜色和状态,记录下来。
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性质,化 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 化合物。
思考题与作业
思考题
为什么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 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与思考
本课重点回顾
元素的分类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性, 元素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 金属(或类金属)三大类。
化合物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 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其中氧、硅、铝、铁、钙、钠、 钾和镁等元素含量较高。
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
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电离能等
元素周期表

2022-2023学年浙江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同步精品讲义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生版)

2022-2023学年浙江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同步精品讲义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生版)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会描述物质形成的方法。

2.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方法,掌握从元素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初步分类。

3.知道人体、地壳、海水中含有的主要元素。

解读1 :利用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

解读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并能辨认具体物质的类别,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元素的种类(一)元素的种类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汉字常用“”为部首(汞和金除外),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常为固体,只有汞(通常状况下为液体)除外,金属单质由 直接构成。

(2)非金属元素:通常状况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有三种状态,一是用“气”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气态(如氮气 N 2);二是用“”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液态,一般是双原子分子(如溴一Br 2);三是用“石"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 其单质为固态,除碘(I 2)是双原子分子外,其余一般为单原子。

(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铜、氦气等。

(2)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3)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单质 化合物 宏观组成 同种元素 不同种元素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微观构成 同种原子或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 化学性质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 联系它们均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四)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只含有 组成①单质:只含有 组成: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②化合物:含有 组成酸:HCl H 2SO 4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SO 4 ...氧化物:H 2O CaO ...(2)混合物:含有2种或以上物质组成①溶液 ②合金 ③矿山 ④空气 ......【能力拓展】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说明 物质的描写过程中“宏观与宏观”对应,“微观与微观”对应,如宏观水由氢宏观元素和氧宏观元素组成;每个水微观分子由2个氢微观原子和1个氧微观原子构成。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1【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3.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及其意义;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教学难点】1.元素符号意义2.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3.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简单分类【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学生研读,教师引导点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课本涉及的器材和药品【教学流程】教师提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看书、实验并提问→教师分析讲解→尝试练习→学生自我小结达成学习目标1至3,分三步完成:A.达成目标1和2 B.达成目标3 C.巩固目标1、2、3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A.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看书→学生讨论→建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观点[引入]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早在几千年的古代,中外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万物是由气、水、火、土四种元素形成的。

我国早在战国末年就提出"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

这是朴素的五元素说,为元素概念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板书]单元2组成物质的元素请阅读,总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讲解]研究表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同学们熟悉的碳铵、尿素、硝铵之所以称为氮肥,是因为它们都含氮元素…… 思考问题阅读学习目标讨论和交流,归纳得出结论: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激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道学习要求,有的放矢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及能力,建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观点。

B.教师提示→学生看书、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达成目标1和2 元素是什么呢?请看课本表2-1引导归纳:[板书]一、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浙教版科学科目教学目录

浙教版科学科目教学目录

浙教版科学科目教学目录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第3节《生物体的构造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构造》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外表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二章《对环境的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产生》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转》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第6节《太阳系》第7节《探索宇宙》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别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风和降雨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四章电路探秘第1节点和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号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构造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响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构造第6节保护土壤第四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研究影响电磁弱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平安使用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开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与地球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地球演化生命的诞生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进化与遗传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与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安康与环境第1节安康第2节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开展第1节人类开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开展。

浙教版八下 科学目录(2014最新)

浙教版八下   科学目录(2014最新)

八年级下册目录(新)
第一章:电与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6节家庭用电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与氧气
第3节氧化和燃烧
第2节化学方程式
第4节二氧化碳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
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第1节土壤的成分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6节保护土壤。

浙教版新课标教材目录

浙教版新课标教材目录

七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化与凝华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七下: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折射和反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转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第6节太阳系第7节探索宇宙研究性学习课题一青春期的心理及保健二噪声污染及控制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观测当地的星空八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 节地球上的水第2 节水的组成第3 节水的浮力第4 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 节物质的溶解第6 节物质的分离第7 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 节大气的压强第4 节风和降水第5 节天气预报第6 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 7 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 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 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 节神经调节第4 节动物的行为第5 节体温的控制第四章电路探秘第1 节电荷与电流第2 节电流的测量第3 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 节电压的测量第6 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7 节电路分析与应用八下: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吸收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九上:第1 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 节物质的变化第2 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 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 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 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 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 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 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 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 节常见的材料第4 节材料的发展第3 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 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 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 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 节动能和势能第5 节物体的内能第6 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 节核能的利用第9 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 章代谢与平衡第1 节食物与摄食第2 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 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 节能量的获得第5 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 节代谢的多样性九下:第1 章演化的自然第1 节宇宙的起源第2 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第3 节恒星的一生第4 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5 节生物的进化第6 节进化与遗传第2 章生物与环境第1 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 节生态系统第3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 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 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 节身体的防卫第4 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 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 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 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 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 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科学》(7~9年级)1—6册章节目录介绍七年级上(初一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初一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力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初二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初二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初三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初三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

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第一章粒子的模型、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重点难点分析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引入】回忆以前学习中,曾用用过的符号(略)。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实物?【板书】一、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引语】除了符号,我们还使用模型,请举例。

如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模型呢?1、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2、读图: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通过读图,可知:一、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4、模型的不同表示方法:【练习】【补充】元素符号的记忆和书写。

【马龙老师备课】【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

例如:运动学:v t s 电学:R I U单位:m/s s m 单位:Ω A V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新授】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2、避免混乱三、模型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2.4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4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将教室分为讲解区、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讲解区用于教师讲解和演示,分组讨论区用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区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合理的教室布置,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元素的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课件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结合图片、图表等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元素分类:元素根据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元素通常不易导电、导热,具有一定的脆性;稀有气体元素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表格,其中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有助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预测新元素的存在。
首先,我在课堂评价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其次,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不够积极参与。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如物质的组成、性质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的组成元素,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从而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等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元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2)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其应用;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元素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组成物质的元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组成物质的元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组成物质的元素》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非常重要。

本节课将盘绕着“组成物质的元素”展开讨论,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元素的观点和分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元素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掌握元素的分类及特点;3. 能够举例说明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元素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元素的分类及特点3. 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四、进修过程1. 元素的定义和基本观点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是化学物质的最小单位,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它们分布在周期表上。

2. 元素的分类及特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铝等;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有导电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碳等;过渡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部分,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如铁、铜、锌等。

3. 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元素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氧气是我们呼吸的气体,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铁元素是制造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等等。

通过了解元素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元素的观点、分类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元素的知识,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六、教室练习1. 什么是元素?元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 如何分类元素?举例说明各种元素的特点。

3. 举例说明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查找元素周期表,了解更多元素的信息。

2. 请同砚们思考,元素的性质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元素的观点和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知道元素种类的分类。 2、知道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3、知道金属和非金属的大概区别。 4、知道元素在地壳、海水、生物体内的分布。 5、知道人造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作业:《精练》P10-11二、三题
3、说铁说钉下由列铁物元质素由组哪成些元素组成。 4、1、氯二化氧钠化由碳氯和元一素氧和化钠碳元素组成 5、25、 、氕水 氕、、氘氘、3、氚、氚由铁氢元素46组、、成氯氯化酸钠钾 6、氯酸钾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 有些是人造元素。而常见元素只有几十种。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精讲精练》P9 描述物质的构成 (1)从元素方面描述: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2)从粒子方面描述: 水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1个氧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P9范例1 练习:课本P23 2题 练习1做在练习本上
知识回顾: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二、元素的分布阅读课本P2来自-23,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地壳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
是 ,排第二的是 ,金属元素含
量最多的是
,排第二的是

2、海水中元素的分布有何特点?
3、生物中元素的分布又有何特点?
4、人造元素是怎样制得的?放射性元
素有何利害?
5、人体中元素分布有何特点?作用?
本课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用1. 2. 3. . 列举出来。
单质一般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观察金属铁和非金属硫(P21) 3、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占4/5)
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
大多数金属(如铁)很硬,有光泽, 很光滑。 大多数非金属(如硫)没有光泽,外 表暗淡,固体非金属较脆,导电和导 热性能较差。 稀有气体也叫惰性气体,稀少,稳定。
练习:《精练》P10填空题
复习:1、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所以它们统称为 钠 元素。
3、同位素原子的定义?
引入: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 构成的。元素有多少种类?地壳和人体 里含有哪些元素?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2、一水、由氢元、素氧的两种种类元素组成。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便在脑海中幻想着自己亲手 制作小木雕的场景,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们变成现实。 幻想着自己成了能工巧匠,一块木头不一会儿就被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 非常可爱的小狗。忽然感觉自己就 好像是"神笔马良"一样,也拥有一把神奇的 雕刻笔,相信任何木头都能让它变得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 我将去年暑假收集的雪糕棍全部找了出来,用铅笔和直尺开始了绘图,我 想要做一把 小木剑:用直尺量出了木条宽的中点,又在两边找到了两个合适的 点,平移做成了一个长方条,和刚才的点连接后,剑的大致轮廓就做出来了, 剑柄也在十分钟后完工。 这一切都进行的顺顺 利利,我便开始了雕刻,每一步我都小心让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掌握for语 句和repeat语句. v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循环语句的 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进一步体会 算法的基本思想. v 教学难点: 将程序框图转化教学重点——建立并合理解释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数学化过程 突破点:利用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实 现数学化过程。 图 26.2.4 3 2 题型分析: (一)抛物线与x轴、y轴的交点急所构成 的面积 例1:填空: (1)抛物线y=x2-3x+2与y轴的交点 3 2 坐标是___(_0,_2_) ______,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1,_0_)和__(2_,0_)___; (2)抛物线 y=-2x2+5x-3与y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_(0_,_-3_)____,与x轴的 交点坐标是______(1_,0_),_(_3 _,0_) . 2 例2:已知抛物线y=x2-2x-8, (1)求证:该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2)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B,且它的顶点为P,求△ABP的面积。 (1)证明:∵△=22-4*(-8)=36>0 ∴该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y (2)解:∵抛物线与x轴相交时 A Bx P x2- 2x-8=0 解方程得:x1=4, x2=-2 ∴AB=4-(-2)=6 而P点坐标是(1,-9) ∴S =27 (二)根据函数性质判定函数图象之间的 位置关系 例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ax+c和二次函数y=ax2+c 的图象大致为 y y y y O x A x O x O O x B C D 答案: B (三)由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 标求函数解析式 例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 0),(1,-3),(2,-8)。 (1)求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写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答案:(1)y=-x2-2x (2)对称轴:x=-1 顶点坐标(-1,1) (四)实践与探索题 例5:某企业投资100万元引进一条产品加工生产线, 若 不计维修、保养费用,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创利33万。 该生产线投产后,从第1年到第x年的维修、保养费用 累计为y(万元),且y=ax2+bx,若第1年的维修、保养 费用为2万元,第2年为4万元。 (1)求y的解析式; (2)投产后,这个企业在第几年就能收回投资? 解:(1)由题意,x=1时,y=2;x=2时,y=2+4=6,分 别代入y=ax2+bx,得a+b=2,4a+2b=6, 解得:a=1,b=1, ∴y=x2+ x. (2)设g=33x-100-x2-x,则 g=-x2+32x-100=-(x-16)2+156. 由于当1≤x≤16时,g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当x=4时, 即第4年可收回投资。 练习题: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 标为 (-2,-3),且图象过点(-3,-2)。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 点,O为坐标原点,求线段OA,OB的长度之 和。 作业 作业本(1) P 11--13 板书设计 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 二. 三. 四. 范例讲解: 常见数学思成功的必经之路。和他们相比,我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 么。 想到这里我又重新鼓起勇气,拿起铅笔从头开 始,计算、绘图、修改…… 开始雕刻时,我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仔细的雕刻着,顺着铅笔的痕迹, 一点一点的雕刻着
分析下列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有几种?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两种
(2)、铁由铁元素组成
一种
(3)、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两成种
(4)、氕、氘、氚由氢元素组成 一种
2、纯净物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两类。
说出下列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单质中哪些是金属?哪些不是金属?
氯气、高锰酸钾、氯化钙、金刚石、 石墨、硫、铝、镁、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