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2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2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二.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三.《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

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

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四、其他要点——(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2)文化常识★【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 过:经过。

- 更:重新。

- 见事:知晓事情。

3. 重点虚词。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于)蒙母)4.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5.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6. 一词多义。

- 当:- 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

- 见:- 见往事耳(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7. 句子翻译。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户,门。

-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 惟闻:只听到。

惟,只。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二包含了多篇经典的文言文,这些篇目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这些文言文篇目以及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兰亭集序》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序文。

文学常识: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重点字词:1、群贤毕至:毕,全、都。

2、少长咸集:咸,都。

3、茂林修竹:修,长,高。

4、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

流觞,把酒杯浮在水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5、列坐其次:次,旁边。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盛大。

7、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

骋,放开、敞开。

8、信可乐也:信,实在。

特殊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文章主旨:文章描绘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赤壁赋》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重点字词:1、清风徐来:徐,缓缓地。

2、水波不兴:兴,起。

3、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4、白露横江:横,笼罩。

5、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

如,往。

6、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茫然,旷远的样子。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8、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世,遗弃尘世。

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文章主旨: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游褒禅山记》作者为北宋的王安石。

文学常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重点字词: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谓,称。

2、而卒葬之:卒,终于。

3、有碑仆道:仆,倒。

4、其文漫灭:漫,模糊。

5、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

文言文精选文学常识

文言文精选文学常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文言文精细复习《三峡》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三、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四、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六、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七、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急:急速)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6、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理解古代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初中必背的文言文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许多实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和儿女”。

2、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故”,可以表示“原因”“旧的”“所以”等。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名词“军队”,在这里用作动词“驻军”。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1、之“之”的用法多样,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作代词时,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指代学过的知识;作助词时,有“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用法。

2、而“而”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承接、修饰等关系。

例如,“敏而好学”中是并列关系,“人不知而不愠”中是转折关系。

3、以“以”常见的用法有“用”“凭借”“因为”等。

如“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是“用”的意思。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也”“乃”“为”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3、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

四、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愉快。

五、文言翻译文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准确,忠实原文;“达”就是通顺,表意明确;“雅”就是优美,富有文采。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例:所之既倦。

(2)代词,例:以之兴怀。

(3)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1)例:若合一契(2)例:其致一也(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三、词类活用少长咸集:映带左右: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四、通假虽趣舍万殊亦由今之视昔或悟言一室之内五、古今异义【其次】古义:今义:【斯文】古义:这篇文章。

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当其欣于所遇虽无管弦之盛【本课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

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
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贤臣)。
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就改(明君)。
《战国策》是我国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石潭记》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借以开拓胸襟,排遣苦闷,写下了《永州八记》(山水游记)。
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淳朴、和睦相处,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武陵人——向往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却言而无信,自己亲手关上桃花源的大门。
语言朴素,诗意盎然。
《捕蛇者说》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第二则:学习的方法。
第三则: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第四则:学习的态度。
(第五则:学习的态度。
第六则:学习的态度。)
第一则:(终身学习)学习使人终身受益。
第二则:(学思结合)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第三则:(不耻下问)勤勉好学,不耻下问。
第四则:(学无止境)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第五则:(专心致志)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以作者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幸运做对比。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宋)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告诉了我们一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使自己的人生充盈而美好。
第六则:(敢于质疑)学习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考古代文学常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二、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着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着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着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着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以下是一些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
1. 文学基本概念:了解文学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功能,如文学的艺术性、表现形式和社会意义等。

2. 文学流派和体裁: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流派和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3. 文言文和白话文: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特点、历史背景和使用场景,如古代文言文作品的特色和现代白话文的发展等。

4. 文学名著:熟悉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重要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呐喊》等。

5. 文学名家: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重要文学作家,如李白、杜甫、鲁迅、郁达夫、沈从文等。

6. 文学常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文学创作的审美标准、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等。

7. 文学史: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如文言文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现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等。

8. 文学文化:了解文学与其他学科、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如文学与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的交叉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具体考查的内容可能因考试要求和题目不同而有所变化。

建议平时多读一些文学作品,积累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和理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劝学》(1)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

家代表人,时人尊称为“荀卿”。

荀子一声“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2)《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时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答案】(1)战国末期儒家《师说》(1)韩愈,字退之。

朝代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代表作是《昌黎先生文集》。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轼称为“”,与柳宗元一同是的倡导者。

(2)唐宋八大家:。

(3)唐宋八大家是根据成就选出来的。

(4)古文运动: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5)说:的一种文体。

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答案】(1)唐代昌黎先生文集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2)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散文(5)叙事兼议论《赤壁赋》(1)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和之间,其特点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2)每月第一日为“”,农历十五日为“”,农历十六日为“”,最后一日为“”。

(3)斗牛:斗宿和牛宿,中国有宿(填数字)之称。

斗宿就是,呈勺子状。

【答案】(1)诗和散文(2)朔望既望晦(3)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登泰山记》(1)京师,即__________。

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朝代国都大不相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

(2)阳、阴:山之______为阳,山之______为阴;水之______为阳,水之______为阴。

(3)五鼓,即__________。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用鼓打更报时。

五更,拂晓时分。

【答案】(1)国都(2)南北北南(3)五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常】(1)《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__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______________辑录。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一、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3.《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4.《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5.《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

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义的关系。

二、通假字1.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2.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3.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三、一词多义1.坐①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在)②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③何坐?曰:坐盗。

(犯罪)2.都①何以都不闻消息 (总,竟)②都不哭 (全、都)3.乐①心乐之 (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4.清①水尤清冽 (清澈)②以其境过清 (凄清)5.曰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说)②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叫做)6.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由)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跟从,跟随)7.闻①闻水声《小石潭记》 (听说)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听到的)8.道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正确的方法)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③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道路)9.见①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看见)②才美不外见《马说》 (通“现”,显现)10.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上下、左右,表估计)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处所)1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大约)②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可以)12.居①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停留)②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岳阳楼记》 (处在)四、古今异义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

除以上三种情况外,词类活用的情况还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能”“可”“足”“欲”字后,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4.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5.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3.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4.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 故称顿首。
节令类
1.上元:正月十五日,为灯节。 2.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冬至后一百五十日,谓之寒食",古有禁火三 日的习俗。 3.七夕:七月七日,晚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有女子穿针乞巧的习俗。
其他
1.几项兼称 一般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例: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意思是: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 我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字平甫,字纯甫。
2.名、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是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 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礼时取字。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 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 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 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 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推荐18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推荐18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推荐18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一、一词多义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见面,动词)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我,代词)2、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名词)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复指你,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辅助,动词)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互相,副词)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辅助,动词)⑧胜不敢复相士(观察,审察,动词)⑨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她,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⑩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我,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3、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人_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迎娶,动词)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迎娶,动词)④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迎接,动词)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投降,动词)⑥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动词)⑦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动词)二、古今异义的词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①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②今义:离开床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古义:多多劝告。

②今义:谢谢。

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①古义:交错相通。

②今义:交通运输。

4、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①古义:可爱。

②今义:让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①古义:自作主张。

②今义: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第二遍阅读时再做题。

2、遇到生词不要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①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②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知道它的写法③有些名词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义④有的生词是故意不注意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学生要根据上下文指出表达该词在文中意义的选项。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的内容过于琐碎,且与中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经常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期望大家宠爱!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创造以前。

神话中布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宏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判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整理必修一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玉案·元夕》
《稼轩长短句》
(宋)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齐名)。
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盛况,反衬此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那人——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化身孤高自赏。
作者——自甘淡泊,安于寂寞,“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不愿随波逐流。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文学常识整理
篇目
出处
作者
作者信息
作品主旨
人物形象
作品价值或后世影响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民本”和“仁政”思想。
使君王意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
孟子——机智勇敢
观点正确,注意方式方法
齐宣王——胸无城府,治国无方
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情感悲愤而不消沉。堪称忧国忧己的名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稼轩长短句》
(宋)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齐名)。
与陈亮共勉,抒发了作者的抗金决心和壮志难伸的悲愤之情。
陈同甫——坚决主张抗金。
作者——满腔豪情,报国壮志难酬,只有无限感慨和悲情。
第二则:学习的方法。
第三则: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第四则:学习的态度。
(第五则:学习的态度。
第六则:学习的态度。)
第一则:(终身学习)学习使人终身受益。
第二则:(学思结合)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第三则:(不耻下问)勤勉好学,不耻下问。
第四则:(学无止境)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第五则:(专心致志)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公输》
《墨子·公输》
墨子及其弟子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墨家的创始人。
“兼爱”和“非攻”是其核心思想。
生动地表现出墨子的艰苦实践的精神和反对不义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子——不辞辛劳,为民请命。
反对不义战争。
公输——言行不一,冷酷奸猾。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秋水》
庄子及其后学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
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贤臣)。
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就改(明君)。
《战国策》是我国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石潭记》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借以开拓胸襟,排遣苦闷,写下了《永州八记》(山水游记)。
《天净沙·秋》
《天籁集》
(元)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作者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迟暮秋景图,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字。
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天净沙·秋思》
《东篱乐府》
曹刿——深谋远虑,有聪明的军事头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目光短浅,昏庸无知,但能不懂就问,用人不疑。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西汉)刘向
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诫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作者——有同情心,善良,敢于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但身上仍有其阶级局限性(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蒋氏——无奈。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记事、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登泰山记》
《惜抱轩文集》
(清)姚鼐
姚鼐,室名惜抱轩,字姬传,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刘大櫆等)。
描绘了自己在泰山顶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勤于政绩,与民同乐。
写景写人抓住特色,句法独特,音调铿锵,层次分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的鼻祖(唐代的“王孟”:王维、孟浩然)。
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滕子京——忍辱负重、勤于政绩。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将叙事、写景、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
《醉翁亭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
(宋)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第六则:(敢于质疑)学习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板桥家书》
(清)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表达了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选择精华、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黄生借书说》
《小仓山房文集》
(清)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自称“随园主人”。
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以作者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幸运做对比。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宋)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告诉了我们一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使自己的人生充盈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等。
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作者——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内心的凄楚、悲怆。
被称为“秋思之祖”。(作者层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最佳者”)
《水仙子·咏江南》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其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与儒家相左,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表现了庄子鄙视富贵名利,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思想,表达他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庄子——幽默机智,恪守准则。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曹刿论战》
《左传》
(春秋)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协助鲁庄公,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
(元)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
作者——对于江南的心驰神往。
江南水乡秋色,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作者情感: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无法排遣心中的忧伤凄苦。
《孔孟论学》
《论语》、《孟子》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及其弟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第一则:学习的作用。
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淳朴、和睦相处,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武陵人——向往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却言而无信,自己亲手关上桃花源的大门。
语言朴素,诗意盎然。
《捕蛇者说》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作者——赞美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记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书法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观点。)
《诉衷情》
《放翁词》
(宋)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
作者——年入迟暮,壮心不已,热爱祖国,对南宋统治者有强烈的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