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概要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
轴承游隙有哪些分类及如何检查?

轴承游隙有哪些分类及如何检查?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1、原始油隙: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2、安装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
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
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
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感觉法: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 mm。
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测量法: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
轴承游隙的名词解释

轴承游隙的名词解释1. 引言在机械设备中,轴承起着关键的作用,用来承受旋转部件的载荷,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而当我们谈及轴承时,轴承游隙这个术语经常被提及。
本文将对轴承游隙进行全面的名词解释,包括定义、分类以及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
2. 轴承游隙的定义轴承游隙,指的是轴承在组装过程中设定在轴上的一定间隙。
一般来说,游隙是指轴承内、外环的间隙,它允许轴承在旋转时产生一定的角运动。
轴承游隙的缺失或过大都会对轴承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3. 轴承游隙的分类轴承游隙可分为公差游隙和装配游隙两种类型。
3.1 公差游隙公差游隙是指由制造轴承元件的公差引起的游隙。
当制造轴承元件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尺寸偏差。
这种尺寸偏差会导致轴承内、外环的间隙,形成公差游隙。
3.2 装配游隙装配游隙是指在轴承组装过程中人为设定的游隙。
为了确保轴与轴承的匹配,合适的装配游隙是必要的。
合理的装配游隙可保证轴承与轴之间的相对定位,以及使得轴承能够适当地旋转。
4. 轴承游隙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轴承游隙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就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4.1 运动精度适当的轴承游隙可以确保机械设备的运动精度。
过大的游隙会导致轴与轴承之间的运动过大,进而降低机械设备的运动精度。
相反,游隙太小可能会导致轴承无法正常旋转,造成设备寿命缩短。
4.2 产生噪音游隙过大或者装配不当会导致轴承变形或发生异常振动。
这些振动和变形往往会引发噪音,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4.3 疲劳寿命适当的轴承游隙能够更好地分散载荷,在运转中减少磨损和疲劳。
轴承游隙不合适可能会妨碍适当的润滑剂流动,进而减少轴承的寿命。
5. 结论轴承游隙作为一个重要的术语,在机械设备中具有关键的意义。
它形成了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确保轴承正常运转,并直接影响了设备的性能和性能寿命。
因此,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轴承游隙设置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要求,以及轴承元件的公差和装配要求,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Word 文档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Word 文档Word 文档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Word 文档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Word 文档Word 文档Word 文档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Word 文档Word 文档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Word 文档Word 文档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umWord 文档Word 文档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Word 文档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Word 文档。
轴承游隙介绍

轴承游隙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游隙可分以下几类:轴承内部游隙是指一个轴承圈相对于另一个轴承圈径向移动的总距离(径向内部游隙)或轴向移动的总距离(轴向内部游隙)。
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游隙值根据大小分三组,一组是基本组(或者叫普通组)、小游隙组(C2)、大游隙组(C3、C4)。
日本的NSK、NTN等品牌还有专门的CM组(电机专用游隙)。
另补充一点日常应用的举例: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择基本组;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差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高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轴承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
轴承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后留下的内部间隙,通常用于衡量轴承的性能和精度。
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寿命、摩擦、发热和振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规范轴承游隙的测量和划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隙的测量方法。
游隙的测量通常采用测量器具,如千分尺、显微镜等,来测量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
根据ISO标准,游隙的测量应在轴承安装后立即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游隙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游隙的大小和轴承的类型来确定。
根据ISO标准,游隙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1. 微型轴承(Miniature Bearings):微型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代码A、B、C、D、E和F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小,轴承的精度越高。
2. 深沟球轴承(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深沟球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0、1、2、3、4、5、6和7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3.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圆柱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N1、N2、N3、N4、N5、N6、N7和N8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4. 圆锥滚子轴承(Tapered Roller Bearings):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1、T2、T3、T4、T5、T6、T7和T8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5. 推力球轴承(Thrust Ball Bearings):推力球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A、TB、TC、TD和TE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可能有不同的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游隙等级和型号的轴承。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的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量,即将轴承内圈或外圈固定,另一套圈从一个极限位置至另一极限位置的距离。
径向位移量称为径向游隙,轴向位移量称为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值e=R1-R2-d。
在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标准GB/T4604中,规定了不同工作组别下轴承游隙值,可以满足目前多数的工程应用场合。
以NSK为例,C2 < CN < C3 < C4<c5 cn(有的工厂称之为c0)是标准游隙,大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大游隙,小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小游隙。
CM游隙:电机专用游隙,游隙值在CN和C3之间,范围量比较小。
MC1 < MC2 < MC3 < MC4 < MC5 小径球轴承(微型轴承)径向内部游隙。
MC3为标准游隙。
E和EN:磁电机轴承径向内部游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的具体信息,建议咨询轴承生产商或查阅轴承相关标准规范。
滚珠轴承游隙标准

滚珠轴承游隙标准滚珠轴承游隙是指在没有安装在轴上时,内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
游隙是由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空隙造成的。
滚珠轴承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轴承在运转时的摩擦、转矩和寿命等特性,因此游隙的控制非常重要。
1.游隙的定义游隙是指安装时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也就是径向间隙。
径向间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偏差。
游隙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直接用单位毫米(mm)表示的游隙值,另一种是用轴向力所引起的弹性变形量表示的游隙值。
2.游隙的分类滚珠轴承游隙分为大孔径游隙和小孔径游隙两种。
(1)大孔径游隙: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在游隙内放置一支游隙环,这样就把游隙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内圈上,一部分在游隙环上。
(2)小孔径游隙: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没有任何物体。
3.游隙的影响因素滚珠轴承游隙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材料的热胀冷缩: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造成轴承内外圈的热胀冷缩不均匀,从而影响游隙。
(2)载荷大小:当载荷增大时,轴承内外圈的接触变形增大,游隙也随之增大。
(3)装配过程中的压力: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安装的力矩不同,会造成内外圈之间的位置偏移,从而影响游隙。
(4)转速和磨损状态:转速越高,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游隙也会增大。
轴承磨损也会导致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增大。
4.游隙的标准滚珠轴承的游隙有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控制。
国际上常用的游隙标准有ISO标准、GB标准和JB标准等。
(1) ISO标准:ISO标准是国际上最通用的轴承规范。
它将滚珠轴承游隙分为5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C1、C2、C3、C4和C5。
其中,C1为最小游隙,C5为最大游隙。
(2) GB标准:GB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
滚珠轴承的游隙分为4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CN、C2、C3和C4。
其中,CN为最小游隙。
(3) JB标准:JB标准是中国机械行业标准。
滚珠轴承的游隙分为5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P0、P6、P5、P4和P2。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着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轴承游隙分类作用及其标准值

轴承游隙分类作用及其标准值
一、游隙的分类及作用
轴承的游隙是指在无载荷的情况下,轴承内外环间所能移动的最大距离,作径向移动者称为径向游隙(ur),作轴向移动者称为轴向游隙(ua)。
它们分别表示一个套圈固定时,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由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
轴承的径向游隙又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通常,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大于轴承工作时的游隙。
游隙是轴承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载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使用寿命和机械的运动精度等技术性能。
严格来说,轴承的额定动载荷是随游隙的大小而变化的。
产品样本中所列的额定载荷(C和Co)是工作游隙为零时的载荷数值。
游隙过大,会引起轴承内部承载区域减小,滚动接触面应力增大,轴承的运动精度下降,振动和噪声增大,轴承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游隙过小,会引起发热升温,甚至会导致轴承在运转中发生“咬死”的现象。
因此,根据轴承的类型及工作条件选择不同同等级的轴承游隙是很重要的。
二、游隙的标准值及推荐值
轴承游隙等级代号的表示方法,在世界各主要轴承制造厂商及轴承标准中大体是一致的,如下表所示。
轴承游隙标准中所推荐的各种等级的游隙值均在轴承安装以前,处于无载荷状态下的初始游隙(即游隙的测量值)。
当测量轴承游隙值时,由于受测量载荷的影响,轴承的测量值会略大于初始游隙值,因此,在测量轴承游隙时要注意测量载荷的大小,同时应加上所规定的游隙补偿值。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
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轴承游隙是指在轴承内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
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轴承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轴承游隙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轴承的生产和使用,保证轴承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轴承游隙可分为零游隙、负游隙和正游隙三种类型,其标准数值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轴承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
零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没有间隙,适用于对轴承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精密仪器、高速机械等。
负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小于标准数值,适用于对轴承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高速车床、数控机床等。
正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大于标准数值,适用于对轴承运转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等。
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轴承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和负荷情况,以保证轴承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制造厂家应根据国家标准对轴承游隙进行严格控制,并确保轴承的游隙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用户在选用轴承时也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轴承游隙类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除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轴承游隙标准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对轴承游隙进行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标准。
ISO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国际间轴承产品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轴承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全球范围内的轴承生产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轴承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厂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轴承游隙进行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用户在选用轴承时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轴承游隙类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轴承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促进工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轴承游隙标准

精心整理
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荷。
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着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um
(1)圆柱孔轴承单位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um
轴承类型的选择
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
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 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发布时间:2013/7/18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一、游隙的选择原则: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
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1):配合的影响1、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2、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F(d) = d/h * [(d/d1)2 -1]/[(d/d1)2 - (d/h)2]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F(D) = H/D * [(F/D)2 - 1]/[(F/D)2 - (H/D)2]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注:△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轴承游隙标准

标准 (CN)
最小
最大
20
45
20
45
20
45
25
50
30
60
40
70
40
75
50
85
50
90
60
105
70
120
75
125
90
145
105
165
110
175
125
195
130
205
145
225
190
180
C3
最小 最大
35
60
35
60
35
60
45
0
75
110
85
125
100
color=#000000> 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
轴承公称内径
d mm
C2
游 标准
超过
到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2.5
6
6
10
18
10
24
30
18
40
50
24
0 7
0
0
7
0 9
1
1
10
1 11
1
13 2
13
2
18
20 3
20
5
20
23 5
28
隙
C3
最小
最大
8
23
8
23
11
25
13
28
13
28
15
350
305
385
370
4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
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
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轴承类型的选择
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
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
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
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
标准化了]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
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轴承游隙的分类及标准。